《第七天》读后感(4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第七天》读后感(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第七天》读后感 篇1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匆匆地来,倏忽而至;匆匆而去,不惊变换。世间所有发生的一切都像是精心编排过的一场场悲喜交加的闹剧。哭过了,笑过了。一切还是依旧,不悲不喜。——题记

我想我是正在看我出事之前的场景,因为我看见我前面正走着一个左手拿着冰激凌的、右手正拿着一个手机的女孩。而那个女孩不是别人,就是我。我记得当时我是要穿过马路到对面去买东西。但是因为手里的手机一直在震动,里面的人一直都在热火朝天的聊天,我当然不能放下手机不管,所以丝毫没有注意到我正在过马路,而路对面的信号灯是红灯。我不知道自己正在过马路,所以还在玩手机。正玩到一半,手机竟然没电了。我暗在心里骂了一声,便抬起头四处看了看。不料右面一辆汽车疾驰而来,我傻站在那里,不敢动了。结果那辆车的司机也许是喝醉了,连刹车都没踩就直接把我撞了出去。我想我是被撞飞出去至少有十米远,不过落在地上的时候,我竟然还没有死,还自己摸出手机说是给120打电话。我想我也是很拼。

不过后来来说到一半,我就晕了,医务人员也没听清楚是在哪里。所以只有在那片地方找了很久,时候他对我父母说当时那么多路人在现场,竟然没有一个肯施手相助的,才使得了他们救助失败。所以导致了我的死亡。

我没有再看下去,因为我怕我禁受不住我妈妈那一双哭肿了的眼睛,和我爸爸绝望的眼神。所以我请求老者说我能不能再回去看看我父母。

他深吸了一口气对我说:“孩子,你已然和你父母阴阳相隔,就算你会去,他们也看不见你啊。”我想了想说:“那有没有办法让我暂时先回到我原来的身体里面,重新回到我爸妈身边,然后再陪他们一段时间,等到我再回来的时候,消除他们的记忆,就是我已经死了的这段记忆。”老者站起来,把长布衫的袖子一甩说:“此事万万不可,你可能再回到阳身,因为你一旦回去便会使得你魂飞魄散,永不超生啊!”

我想了想说:“就算那样我也不在乎。我就只是想再陪陪我爸爸妈妈,我没有别的要求啊。”那老人想了想说:“也许我还有一个办法。”我一听,开心极了,便站起来扯着他的袖子说:“是什么!爷爷快告诉我!”他看了我一眼,说:“也许你可以有七天的时间作为一个鬼回到你家,而这七天之内你父母可以看见你,但是你不能被其他旁人所看见,不然你就会永不超生,做一个孤魂野鬼。”我一听,大喜!问爷爷说:“那我应该怎么做?”那老人一笑,对我说:“那就让我领你回去吧。切记只能见你的父母,千万不可被旁人看见!”我顾不得那么多,拉着爷爷就往回走。

《第七天》读后感 篇2

怀着好奇的心理,我阅读了一度销量排行第一的《第七天》。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被作者余华所讲述的故事情节震撼到了,故事内容的荒诞和绝望是我没有预料到的,这些故事又都似曾相识,很多来自于曾引起媒体和网络广泛关注的新闻,只是作者通过以这样虚幻的手法集中编排出来,还是让我一下子感觉透不过气来。

《第七天》故事取材于一些当今荒诞的社会新闻,很多人在各种悲剧中受伤或死亡,而这些人在这些事件之后有怎样的。经历和想法?余华的这部《第七天》就是来写这部分内容的,从鬼魂的角度、死后的世界来讲患难与救赎。和余华的《活着》相比较,从故事的取材上来说,《活着》写的是历史,《第七天》写的是现在,人对当下的绝望肯定要比已经过去的更深。《活着》里面死去的人都还有个地方安息,而《第七天》里面却是“死无葬身之地“。

《第七天》读后感 篇3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看余华的书,需要做好直面现实的准备。

书的腰封上如是说:“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的确如此,这本小说里夹杂着太多新闻事件,事件都是真实的,只不过余华为他们安排了圆满的结局。这是一本绝望之书,也是一本希望之书。

我时常思考,现在的社会和以前到底有什么不同,依然存在着贫富差距带来的不公,富有者过着你想象不到的自由生活,贫苦者过着你想象不到的绝望日子,无钱无权无势之人只能如蝼蚁一般苟活,而那些钱权两得之人却能享受一切特权,将人三六九等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吗?社会的文化趋势越来越向着拜金而去,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也意识到金钱带来的快乐,身边的同学朋友每天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网络上的大V也在引导人们走向金钱之乡。如果我有钱,我可以在面对奢侈品时不眨一下眼睛,如果我有钱,我可以让父母不再斤斤计较物价的跌幅,如果我有钱……我似乎意识到自己被金钱异化的灵魂,我不想屈服,可我真的能不被屈服吗?

生活为我们带来的无力感,在“死无葬身之地”被消解。

“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死而平等。”

“那是什么地方?”

“死无葬身之地”

人生而得不到平等,死后才能得到,看上去圆满的结局,却透露出残忍。

原来这个世界已经不公到不奢求现世的平等了。

《第七天》读后感 篇4

下起了磅礴大雨。淋得浑身湿透。

菱讨厌在这个学校实习。三四年级的孩子,敢当着她的捉弄她,不听她讲话,反而一副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的样子和她说话。她耐心地想去解释一道数学题,但那孩子却根本不接受,只认识自己是对的,还无比肯定的,认为是菱的问题,那样子是怎么说都不能和她交流似的。总是要顶嘴,动不动就没礼貌的大喊大叫,菱真的觉得这帮孩子让她受够了。和作为实习老师,又很难去展示自己的权威,况且在这所充满了穆斯林,印度,非洲人的学校。菱真的真的觉得内心很委屈。

去厕所呆着,是她唯一能找到的安全和私人的地方。

菱知道自己天生就不是那种爱孩子的人。她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幻想过结婚,生宝宝,养孩子,这一部分好像从来不是她向往的生活。她不会像别的女孩子一样去幻想自己的婚礼是在哪里举行,穿什么样子的婚纱,将来的孩子,家庭生活是什么样。菱从来没有希望拥有这些东西。这也无可厚非吧。为什么要去做自己并不真心喜欢的事呢?

现在她更坚定了自己不要孩子的想法。大概很多有了孩子的人并不会和别人哭诉自己的生活是如何被孩子毁掉的吧。菱最不理解的是那些因为觉得宝宝可爱而打算生孩子的人。又没有宝宝是一直停留在婴儿阶段的,那十岁了呢,十五岁了,二十岁了呢,终有一天他们不再‘可爱’,不听你的话,年少无知,爱和你顶嘴,让你心情不快,让你的生活没有宁静。菱在实习学校里听着九十岁的孩子讲话,觉得那分贝足以让她烦躁。

为什么要生孩子,让自己的生活不得安宁?既然,没有你的生活比有你的要好。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