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誉。这次为您整理了岳阳楼记读后感500字【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国家风景区、世界地质公园、也是西游记拍摄地点之一——嵖岈山。
嵖岈山是一座石头山,土壤极少,但是有很多怪石,不亚于怪石嶙峋的黄山。我们来到山脚下,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座怪石林立的山峰,山上的石头很奇特,最典型的要数“猴子望月”和“醉八戒”了。你看那“猴子望月”:一只聪明机灵的猴子抱紧双臂,望着远方的月亮,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再看那“醉八戒” :他肥头大耳,张嘴垂舌的躺在一块大石头上昏昏欲睡,把他那又傻又可爱的模样表现的惟妙惟肖,让人看了不禁哈哈大笑。
沿着石阶,我们来到了嵖岈山九大名洞之一的黑风洞,《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大战黑熊精那一集就是在这里拍摄的。黑风洞是自然形成的地下岩洞,里面洞套洞,洞连洞,黑漆漆的,每隔三米就有一个照明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进去探险,真想和黑熊精会上一面……
接下来我们又来到了有名的“一线天,”它的形状是两块大石头中间有一条缝,像是被巨灵神用斧子劈开了一样。我越往里面走越觉得窄,这时,妈妈提醒我:“儿子!快看天空!”我一抬头,看到昔日无边无际的天空今日却变成了一条细缝,这时我终于知道了它为什么叫“一线天”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天磨湖,美丽的天磨湖在群山的环绕下显得更加柔美。湖水真静啊,静得像一面镜子;湖水真绿啊,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湖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湖底的石头和小鱼……
夕阳西下,我们结束了一天的快乐旅行!望着晚霞中的嵖岈山,我留恋往返……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素有“五岳之首”之称。传说泰山为盘古开天辟地后其头颅幻化而成,因此中国人自古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相传泰山神主管生与死的神权历史,可上溯至先秦时期。据顾炎武《考古录》云,泰山自周末便有了神仙的传说。春秋战国出现阴阳学、五行学之后,泰山就成为阴阳交替、万物发育的地方了。
据传,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顶天立地生活着。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溘然长逝。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脂膏变成了江河。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的祖先,而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司马迁从父亲的言谈话语之中看出参加封禅泰山的大典对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即使在受了宫刑之后,仍矢志不移,决心忍辱完成父亲未竞之业。他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表达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见,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一个庄重、威严、雄伟可亲的象征。后来,人们使用“泰山”、“鸿毛”这两种轻重反差极大的物体来比喻轻重悬殊的两种事情。
“有眼不识泰山”是经常挂在人们口头的成语,关于这个成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传说:
很久以前,泰山岱宗坊附近住着一对年轻夫妇,小两口很恩爱,婚后一年他们生下了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可是儿子不到一岁就病死了;又过了一年,他们生下了个女儿,可是刚过三天就夭折了。孩子接连夭折给了这个家庭巨大打击。一位过路人听说了这件事,对他俩说,立子不住是名字起得不吉利,今后如再添丁,孩子父亲要在当天深夜到外边走走,碰到什么东西便起个什么名字。一年后,这对夫妇又生下了个儿子,当天夜里,丈夫就走出家门,从王母池走到斗母宫,却什么也没碰到。回家后,丈夫失望地对妻子说:“除了脚下踩的和眼前看的泰山,什么东西都没碰到。”妻子是个聪明人,她忙说:“泰山不是最吉祥的东西吗?我看孩子就叫泰山。”于是两口子商定孩子叫泰山。
泰山长到10岁就去和鲁班学木匠活,泰山除学习木匠外,心思主要用在雕版刻石上。一年后,鲁班见他木工长进不大,就提早解除师约,让泰山回家。泰山回来后并没有气馁,自学成才,雕版刻石遂成拿手好戏。几年后鲁班到泰山买柏木做云梯,在岱庙前看到卖雕版刻画的,深为折服,当他看清眼前之人正是自己的学生泰山时,禁不住脱口感叹道:“我真乃有眼不识泰山!”
这个传说广泛流传在泰山一带,故事曲折,引人入胜,先是泰山的。父亲不识“泰山”,后是鲁班不识自己的徒弟“泰山”,“泰山”在这里被人们巧妙化用。“有眼不识泰山”见于民间传说,着实别有风味。
泰山,带给了是人无限的遐想,又有多少诗词歌赋源自于她?
泰山作文
欲爬泰山半欲坠,
万步拾级皆显贵。
万丈山巅人为峰,
夜幕降临星海醉。
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爬泰山。
我们一会就到了泰山脚下,望着那陡峭的山峰,我不由的害怕起来。
“轩轩,敢爬吗?”爸爸一脸坏笑。
“当然敢,谁……谁说我不敢?”我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呵呵!”
为了保存一些体力,晕车的我也不得不去坐车到中天门。到了中天门后,我像个小猴子一样乱蹦乱跳,哈哈,看来也不是很陡嘛!
过了一会儿,我爬累了,坐在地上拿出火腿肠、可乐,吃了起来。爸爸妈妈也坐了下来,欣赏着路旁的风景。腿都坐得麻了,一下子站了起来,走路都有点摇摇摇晃晃,差点摔了下去,幸好爸爸眼疾手快,一下子抱住了我。
走了大约两个小时,就到了十八盘。听说十八盘的路最陡了,今天我可要验证一下。事实果然如此,十八盘的路真陡啊!看上去就向一个稍微倾斜的天梯,摇摇晃晃。让我必须拉着爸爸妈妈的手,稍一松手我就吓出一身冷汗。望着走过的路,我心中不免有些自豪。
又过了几个小时,我们登上了南天门。
南天门可真热闹啊!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我从泰山顶上极目远眺,大大小小的山峰都隐隐约约在我们的脚下了,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呀!
再向左边一看,有一座庙,爸爸说那就是玉皇庙,上面就是玉皇顶了。我们在玉皇顶上玩了几个小时,才恋恋不舍的下了山。
爬泰山虽然很累,但磨炼了我的意志、开拓了我的视野,收获很多啊!
山连着山,路环着山。
树吸泉水,泉水乘阴。
相依相连,美丽人间
以其古老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了世界的一座大宝库。
在泰山的种种景色中,我最喜欢旭日东升。
早上,随着太阳的升起,东边的天空转化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光,最后,一个大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射出万道霞光!
整个过程像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表演自己的魔术,瞬息间变化出千万种绚丽多彩的画像,令人叹观为止。
泰山不但风景优美,而且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呢。
相传, 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顶天立 地生活着。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溢然长逝。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脂膏变成了江河。
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的祖先,而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泰山还有许许多多的美景和动人的传说,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尽,希望你能有机会去细细欣赏。
我们一起走进泰山,开始走过一家家卖工艺品街,卖一些小玩意儿,还有卖登山拐杖和遮阳伞的。很多人都买了拐杖,估计山高路陡,提前做好准备。我的身旁走过一个大胖人,头上紧紧地扎个红头巾好像下了决心,再难也要登上泰山!泰山,真有这么难登吗?
一行人中,我是最年轻气盛的,我充满信心地窜上了好几段阶梯……
我有大家介绍一下泰山吧:泰山壮观、雄伟,主峰高1545米,环绕主峰的山峰有112余座,崖岭90余座,溪谷102条,名泉72处,如玉液泉、王母泉、来鹤泉等等,所以泰山的水系十分丰富。泰山山脉由东向西有东、中、西三条大谷;北麓自东而西有天津河、扫帚峪、桃花峪三条大谷。六条大谷溪流各向六个方向辐射,分成六个区域,形成了著名的幽、旷、奥、秀、妙、丽六大景区。
就这样一边说一边走,我们走一会,歇一会,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泰山最险处---泰山十八盘。这里是泰山最陡的地方了,仰望山顶,直插云霄,所有的人都在头顶了。远远望去都能看到玉皇庙了,我真是兴奋极了,一下子忘记了疲劳,飞快地跑了起来。真想快一点目睹泰山极顶,欣赏玉皇顶上的美丽景色。可是跑了一小段,我的腿脚便不再听使唤了,脚酸酸的,腿痒痒的,既舒服,又有点儿难受!喉咙里有点干涩,呼吸急促,这时我又有点退缩了。“但是不能半途而废”我对自己说。于是我又一次鼓起了勇气,咬着牙,弯下腰,手脚并用,往上爬,这才是真正的爬山呀!就这样,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信心,我终于登上了玉皇顶,看到了玉皇庙。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真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这就是泰山……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
“岳”在东周春秋前是掌管大山的官吏职称,尧时分掌四方外事的部落首领就叫“岳”。后来把主管方岳的官吏与岳官驻地的大山名称统—起来了,便出现了代表四方大山的“据道教典范《洞天记》云:“黄帝画野分州,乃封五岳。”黄帝远在五千年前,其疆域版图不出中原黄河流域,黄帝是否封岳无正史可查,但到唐虞三代出现了四岳是无可置疑的。
历史上各朝京都虽屡有变迁,均不出豫、晋、陕、三省范围,其所封四岳都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
春秋产生了“五行”之说,战国时颇为流行。由于阴阳学家邹衍等人的大力宣扬,“五德终始论”越来越盛。“五岳”之说才应运而生,故《诗话》曾说:“唐虞四岳,至周始有五岳。”
中国岳山称名始见于《尚书》。《尚书》有东、西、南、北四岳,而无五岳。四岳山名见于经书者唯有东岳岱宗。《周礼·大宗伯·大司乐》始言五岳,而不言为何山。
后来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才对名山大川较翔实可靠地总结了自五帝至秦代的演变过程:“因为夏、商、周的国都都在黄河与洛水之间,所以嵩山为中岳,其他四岳各随其方,四渎都在山东。至秦称帝,建都咸阳时则五岳、四渎均在东方。自五帝以至秦,名山大川或在诸侯,或在天子,不可胜记。及秦并天下后,才有了明确规定:自河南省崤山以东为名山五,即嵩山、恒山、泰山、会稽、湘山;大川二,即济水和淮河。”《史记·封禅书》记载:”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中岳,嵩高也。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
综上所述,汉之前五岳之制因势而异,各有不同。西周建都于丰、镐,以华山为中岳:东周周平王东迁洛邑(洛阳)以后,又以嵩山为中岳,华山为西岳。只有东岳泰山和北岳恒山称呼未变。至汉武帝时,才正式创立五岳制度,并登礼天柱山封为南岳。据《汉书·郊祀志》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发诏书,确定以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即天柱山)为南岳,恒山(河北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后,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诏定湖南湘江之滨的衡山为南岳,废霍山为名山。北岳恒山在汉、唐、宋、明时,皆在山阳的河北曲阳登礼,遥祭恒山(河北恒山)。明代中后期浑源利用河北恒山人文景观损坏严重之际,伪造历史,附会传说,称浑源玄武山为恒山,向朝廷提出改祀,到清代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改祀北岳于浑源。这就是五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