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巨婴国读后感【精彩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很早就读过这本书,作者武志红是我国国内目前比较厉害的心理咨询师,有着不一般的经历和思想,这本书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很大的关注和话题讨论。
书中指出,在当今社会,“巨婴症”似乎成为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通病,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中。在本书中“巨婴”是指“没法面对失控的,失控会引起他们巨大的无助感”的一种心里感应,他们外表看起来成熟,但心智方面却依然像婴儿一样极其不成熟,无法独立面对和承担,情绪不懂得自控,言行举止不懂得分寸。
这样的心理按理来说应该只出现在婴儿身上,婴儿都想做为所欲为的龙。因为这个时期的婴儿分不清你我,他与母亲是共生的,认为俩人为一体,然而当这种心理出现在婴儿之外的人身上时,那么便是所谓的巨婴,这是一种病态的共生。
巨婴国这本书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从整体上概括了我们中国人普遍的心理状态是婴儿期的状态;
第二部分,巨婴心理:共生,则是具体解读一下我们化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就是婴儿找妈,寻求共生;
第三部分,中国式好人,则是解读了中国式好人的内在心理及其产生的根,实质是压抑封闭自己需求讨好他人;
第四部分,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则通过现实现象具体分析了婴儿期的全能自恋在国人身上的具体表现。
第五部分,孝就是顺,则是分析了中国的孝顺化;
第六部分,无回应即绝境,则对中国人的巨婴心理进行了解读;
第七部分,从龙成为人,则告诉了我们如何从神魔成为人。
再次读这本书,结合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又有了新的感悟:生命就是一场修行,更多的是修炼自己的内心和行为,在文中我们看到巨婴和成年人的区别:巨婴觉得,我一发愿,事情就会立刻按照我的来,否则就会感到挫折。发生意外,巨婴体验到失控,为了解决失控,他们会试着立即找一个责任人或一个原因来,这样,他们的心就可以安定一些。而成年人则知道,好好沟通,在时间上持续,在空间上延伸,事情会逐渐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周围,时常会遇到“巨婴”,尤其在工作岗位中,所以更需要我们在招聘、人才选拔时倾向于选择心理上的"成年人",更确切地说,要选择心智成熟的人。管理心智成熟的人对管理者而言会很轻松,在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这类人的明显特征是能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驱动,自我认知可以不断提升,同时也能够发挥正能量带动身边的人,在困难面前能愈挫愈勇。但是对心智不够成熟的人,就需要管理者扮演「大人」的角色,要持续付出额外的管理成本,去「取悦」他们,不断的发「糖果」让他们满意,因为他们不满意不但不出活儿,还会产生各种无端的怨言。
如何才能面对困难消除巨婴症呢?这个也是我读完本书这两天一直思考的问题,直到我看了另外一本《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试着找到了一些答案:
1、延迟满足其实就是先苦后甜,它让我们对痛苦的程度进行排序,先解决痛苦大的,然后解决痛苦小的,最后解决容易的。从心理感受来说,这是痛苦带来幸福、还是幸福带来痛苦的问题。因此,如果我们越善于使用延迟满足这个原则,就越能控制自己和使心智越来越成熟。
2、承担责任分清楚哪些问题是自己的,哪些问题是别人的,勇于承担面对问题并想办法自己解决,不要推卸责任。
3、尊重事实世界不停变化,我们得及时调整自己的观念,实事求是。
4、保持平衡保持平衡的关键是放弃,很多人无法保持平衡,是因为无法承受放弃带来的痛苦,比如放弃抱怨、熬夜、依赖他人以及根深蒂固的观念等,这些都会带来痛苦,但是回避这些痛苦,心智就无法成熟。
最后,我也希望自己成为优秀的「成年人」,在实践与磨练中会成长为不折不扣的一流人才。
俄狄浦斯阶段是接受嫉妒和竞争,接受自己的嫉妒,也接受别人的嫉妒。嫉妒和竞争也是性能力的代表。简而言之就是能接受三角关系,接受复杂关系的处理。如果是占有欲极强,嫉妒心极强,控制欲极强,这实际上是心理没有完全发育好的表现,因为没有办法接受竞争,有非常强烈的妒忌心,那么个人的边界,个人和伴侣的边界,其实是非常模糊的。这个阶段可能会要求全身心的,甚至是一方的意识被消灭,没有办法接受复杂关系的存在,没有办法接受第三方的存在。
发展到俄狄浦斯情结的这个期间,就意味着人不再单纯。她能接受一些复杂关系的存在,而且可以变得更加的微妙,也更加的开放和包容,但是在俄狄浦斯情结之前,其实是有边界的,那这个边界是非黑即白的,如果是完全的控制,可能产生的后果就是完全的毁灭。而心理学上呢,不仅有个人的心理学,集体的心理学,民族的心理学,还有国家的心理学,而这些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其实是一样的,如果一个国家它发展到了俄狄浦斯的这个时期,也意味着对于嫉妒心和竞争有更高的包容度,首先就是在性关系上在开放程度上的表现。
如果是发展到了前两期,那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心理学和一个个人的心理学的发展阶段是一样的,这个时期就是非黑即白,有非常强烈的控制欲望,这个可能是双方之间的边界是非常非常不明显的,正如孩子和母亲之间的边界一样,认为母亲跟他是一体的,孩子,母亲跟外界的世界是一体的,所以就会有很多的对于控制上的要求,对于权限上的要求。
再发展到俄狄浦斯情结之前的这个阶段呢,他可能是正常的一个婴儿,口欲期或者肛欲期。正常5岁之前,所有的心理发展就应该已经健全了成熟了,那如果没有发展到俄狄浦斯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意味着他要么停留在口欲期,要么停留在肛欲期,所以对于食物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食物,可能会给他带来非常充分的安全感,能够满足他的欲望,那么一个民族如果停留在这个时期,就会有非常发达的吃的文化。
而共生巨婴是因为其实已经到了要发展到分化的阶段,应该接受复杂关系的阶段,但是不能接受,那这个过程中就是共生,它其实是病态的巨婴,他有5个特点,这5个特点是人格的不独立,所以会想方设法找妈妈,就是我要依附于谁,我要跟谁一起,所以第1个特点是我要抱大腿,第2个特点是抱了这条大腿后我们要一起生活,第三是不仅要一起生活,还要统一思想,我们要想的一样,第四式不能有异心,那也就是反对竞争,完全的嫉妒,第五是彼此之间不存在界限,但是彼此和外界之间有非常明显的界限。
所以中国很容易出现的一个特色是,关系如果不好的情况下,妈妈就会把所有的精力投射到儿子身上,在此基础之上孩子往往会被妈妈的'爱淹没,妈妈的爱的方式就是全方位的,孩子呢,就只能围绕着妈妈的感觉给予回馈。爱情在正常的关系里也会分为三个阶段,比较常见的最开始是1+1=1,这是第一阶段,两个人非常的要好,要好到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彼此之间没有界限,但是彼此和社会之间和世界之间是有界限的,第2个阶段是1+1等于0,因为完全没有界限了,反而可能有很多的负增长,会产生很多的消耗,会变成都是因为你,我才一无所有,都是因为你我才会有今天,那这种情况就是1+1=0,在这个阶段会充满憎恨埋怨,无可奈何而熬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变成1+1=2,彼此都是独立完整的人,会真正发展到俄狄浦斯时期,彼此有彼此之间的界限,加起来和世界之间也有界限,在这种情况之下,是属于两个完整灵魂之间的爱情。
为什么中国是一个盛行巨婴的国家,实在是因为有巨婴就会有巨婴的母亲,巨婴的母亲是怎么样的?很容易从身边找到原型,因为我们是强调集体文化的,所以在同步生长同步共生的情况下,也会失去同步发展,会没有个性,这一类优秀的母亲的特征可能是在内心无比的去崇拜这个孩子,在生活上对孩子有无微不至的照顾,只有遇到这样的母亲才会产生更多的妥协,比如说至少还有一个人能照顾她,至少饮食起居是不需要担心的,所以在无微不至照顾之下会做很多的妥协和勉强。中国人是非常担忧表现出攻击性的,因为这样就会跟大家不一样,但是真正的攻击性又很难被压抑,结果就是在该表示攻击性的时候并没有表示攻击性,在不应该表示攻击性的时候反而一览无遗,什么叫做该表示攻击性呢?这指的是用生气愤怒反抗的方式,在边界不明显的位置,去画清边界,不该表示攻击性的是,本来我们不应该对服务员,对安保人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生气,但是偏偏在这里遇到一点小小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命运,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付出更多的时间,但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情况之下,如果经济上比较匮乏,比较缺钱,那么要去赚钱就会没有这么多时间来陪伴所爱的人,他可能是配偶,可能是父母,还可能是孩子,如果没有足够的陪伴孩子,他在发育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很可能是他的心理发育没有办法从两人边界发展到三人边界,也就是他很可能没有办法过渡到能够接受开放、竞争、攻击性这样的关系,而是停留在共生,需要抱着大腿去依靠,需要有一个跟他差不多的节奏的人,一起来生活相互扶持,那么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控制欲和攻击性。
不否认作者的巨婴国理论是有一定逻辑的。但是全书想传达的逻辑就比较乱了。除了最后一章节外。其他章节要表达的观点就是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套进他的巨婴国理论中。实证说服力着实有限。而且作为心理咨询师,用词用力过度。感受不到作者的善意。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作者特别喜欢引用“中国式xx”。说实话。我并不能苟同。如果你和我父亲属于同辈。我可能会同意的多一些。但是我们这一代绝大大数并非如你举例里那样的存在普遍性。
我为什么硬生生在不赞同作者理念的情况下看完。是因为前面的所有章节都在阐述巨婴概念的合理性。却没有实质性的解决落实或修正方式。看到最后却得到的答案是爱,而且要真爱,真实的真爱即可。觉得收尾太单薄。说服力不够。也不应该是系统巨婴理念的终点,希望可以有更多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