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读物,是教育子女的经典名书,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著。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初二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这是一本呕心沥血的教子名作,一封封家书中透露着傅雷夫妇对儿子深深的爱意,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他与傅聪既是父亲也是老师,更是朋友。其夫人朱梅馥是一个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由于好奇,我还查了第一篇书信背后的故事:一九五三年正月,傅雷先生和傅聪争吵,后来在傅雷勃然大怒的情况下,傅聪离家出走,住在傅雷的好友家中一个月多。傅雷先生也因此事一直自责,可见他对儿子的爱之深!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那篇《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里面写出了傅雷先生对儿子的鼓励,对儿子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与欣慰,并且教导儿子不要因为胜利而冲昏头脑,以及让儿子放宽心,人生没有完美,这些生活中的细节,无处不体现了父爱的重量,一个作为父亲的矛盾。
文中说“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这是一种父亲对孩子的认可,也是孩子们所期待的!“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遇事沉稳,胜利而谦虚,不骄傲;这便是一种坚强,然而这些全做到了虽是实属不易,但哪怕孤军奋战也无碍,如若做到,便一辈子放了心。
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赤子之心是最为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年岁渐长就知道孤独经常萦绕于心,与其在孤独中自怨自艾虚度光阴,不如在孤独中看向内心,进行自我的对话。这足以让他不惧身边的孤独,永远感觉不到精神的孤独!这句话,既是傅雷先生的墓志铭,也是他一生的缩影。
他也希望傅聪可以成为一个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并从小教育,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只是父爱不同于母爱温柔细腻,更多的是深远而广阔……
思念,就像钟表,只有嘀嘀哒哒的呼唤,没有日夜与四季的流转。
——题记
“音乐会的成绩未能完全满意,主要是因为根基问题。”这似乎是对傅聪的批评,但又何不是一位父亲对孩子的叮咛与爱呢?傅雷对傅聪用最直接的言语,叮咛着傅聪。这也是傅雷望子成龙心切的表现啊!
是啊,望子成龙是全天下父母的心声,总是表现在那声声叮咛。
圣人的父亲也是这样。王阳明的父亲王华看到王阳明被嘉靖皇帝封为新建伯、光禄大夫、上柱国,兼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对王阳明说:这未必会有好结果,你要小心。最后,王阳明听从父亲的叮咛,终没有跳进朝臣的圈套。
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父辈们总在信中叮咛我们:曾在给我的一封信中,父亲写到:“你这个年龄是一切往前的,但不要太过浮躁,偶尔回头看看过往,其实也是一种策略。”写这封信时,我正遇难关,只想硬着头向前用蛮力开道,只是不能成功。爸爸用这句话提醒我看看克服过的困难,总结经验。最终我渡过难关。
“朋友对我们的帮助、照应与爱护,不必一定要报以物质,而往往只需几封亲切的信,使他们快乐,使得人生充满温暖。”
傅聪这时远在万里之外,遇到了友谊问题,向傅雷请教是否一定要以物质报答。傅雷的这句叮咛如清澈的雨露灌溉给了如久旱般的傅聪。友情是很重要的,但友情重情,心到比赠予更重要。
父辈对我们交友时诚恳的叮咛,可能逆耳,但哲理丰富。
我小学时与我的一个同学交朋友,有一次他帮了我,我认为应以重礼相谢,爸爸告诉我:“朋友需要真情,而不是金钱。”我定要买个什么礼物,他不给钱,只好作罢。
上了初中,才明白,友情是像素丝一样纯洁的情谊,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
的确是,页页家书,浓浓父爱。密密字迹,个个叮咛。
父辈对子女的爱和叮咛,是悠长、深切、却又不溢于言表的,是发自内心、却又不言回报的。这种爱,无需明言,却又从不急于表白,甚至不需要子女去理解,只是默默奉献着。
是的,父辈的叮咛,随时光荏苒,愈显睿智!
在《傅雷家书》中,我不仅看见属于一个父亲对孩的严厉的教导,还看到游离于信纸中的丝丝铁汉柔情。游子离家远了,父母不想让他忘记他还有个家,在遥远世界的另一头,在他的祖国——中国之中。
傅雷夫妇在书信中都有提到让傅聪多练中文,多看古书,多写文章,多悟诗词,这是希望他勿忘深邃优美的中华传统,谓之:心有“国家”。信中还多次提出两人对傅聪的思念和关怀,让离开太久的孩子不和家人产生隔膜,不忘亲朋好友。谓之:心存“小家”。
无疑傅雷夫妇都很在意“游子之家”,的确游子游于四海,但心中必须有家。李白浪子,无羁无绊,但总有“低头思故乡”的情愁,因为家毕竟是他心中的一种寄托,一份依靠。在外总会有风雨交夹,也有不少的阳光明媚,只有心中有家,才有了力量,才能会遇见最初的样子,遇见最初的美好。
生活中就是如此,当少年从小学到中学,最后离开家乡在外求学,很多的东西都会改变,唯有不变的是他离开是身后的家、是熟悉的人和熟悉的房间,而这些也正那游子在外一人逆风而行,在社会或是学校中不被打败的力量,他们知道在那个地方一一家中还有人在望着他、盼着他、鼓励着他、支持着他。
书中亦有此情,余秋雨《乡吴何处》一文之中画了他归家后发现他原先记忆中心中的家已经物是人非,在世间消散了,但是他依然将那沉重的心收好,在火车中重返都市,开始了他新的“行者无疆”。此文体现了游子心中有家而且精神上的家并不会随着真实的沧海桑田的变幻而破碎,它一在在那,等待着你的回忆。
也许人是生来却此罢了,在离开或放下,放不下或离不开东西时,就会狠狠的将东西印在心上,就算没印好,也会有人时常勾起你对它的回忆,提醒你完善对它的印迹,有些人的印上了一生都会珍惜,有些人印上了一生都因此而遗感痛苦甚于故意将它忘记。但无疑,每个人的心中都曾有过一个难以忘怀的家。
初识《傅雷家书》,是在这学期开学初,它是八年级下学期的必读书。乍一听书名,我本以为这书肯定是枯燥无味的。但在老师的引导下,我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去阅读这本书,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了傅雷的良苦用心,真是:父爱慈恩如海,父爱影响一生。
《傅雷家书》是由一封封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信摘编而成的书籍。通过这些跨越万里的书信,父母与儿子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即使儿子身处海外,孤身一人,也能感受到父母就在他身边,时时刻刻给予他指导和鼓励,使他有勇气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
傅雷在给儿子傅聪的家书中,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习惯、恋爱,谈做人、修养,甚至儿子写错别字,他也会细心地、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由此,读者清晰地感受到了傅雷先生做人及其做学问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与傅聪一样受到了有益的影响。
在人生规划方面,傅雷要求儿子做一个爱国之人、正直之人、真诚之人、坚强之人,他还希望儿子做身心健康、淡泊名利之人。这对我们的人生追求,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与借鉴。
在对这本书大有裨益的阅读学习之外,我十分欣赏傅雷先生对孩子不厌其烦地指导、培育,我更渴求父母也能学学傅雷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因为,一个优良人才的脱颖而出,其背后的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很难想象,优秀的人才,却脱离了优秀的家庭教育而独自存在。可是,目前在中国,许多家庭的教育并不恰当。相当多的家长,欠缺正确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更没有学会用心与孩子沟通,只是一味地逼迫孩子学习。没有正当地去引导孩子,只会让孩子步入痛苦的深渊,身心受到伤害,逐渐变得叛逆。
父母们应该通过《傅雷家书》去学习如何用合适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而我们子女,则应该努力感受、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懂得感恩父母。父母子女之间的双向奔赴,才能最终营造出一个幸福、和谐的亲子关系,托举出一个阳光、健康的少年儿郎。
《傅雷家书》只是一部父亲写给儿子的普通家书,没有惊天动地的盛大举措,没有华丽富贵的惊奇辞藻,只是在朴素温和关切的话语中传递出深厚的父爱,但它却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父母教育孩子的一面最明亮的镜子,会产生受益一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