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优秀10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优秀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200字 篇1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逐渐在自己的脑海中扎下根的时候,我开始试图将自己的课堂转变为我理想中的开放的、个性的、多彩的课堂,但在许多次的尝试中,我发现:相对低、中年级而言,高年级的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教室里能自主参与小组讨论交流的同学不到四分之一,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有想法,却不愿交流,另一半同学表现出观望、漠然的态度,那神态让人看不见他想交流的意愿。这样寂静、沉闷的课堂,让我茫然,疑惑。。。。。。我不知老师们是否也在这样的茫然、疑惑中发奋地探寻着、摸索着--如何去引领学生的个体参与?如何去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如何去构建一个异彩纷呈的课堂?

打开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我看到了,原来诸多的困惑并不是我一人所有。“日本的教师也在边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这一切与我国教育的现实状况是何等的相似!”

读着此书,文中的许多话语引发了我的共鸣,现择取部分话语,与大家共赏之,共析之:他流连于无数个学校的校园、站在一个个教室前的窗口边,坐在一间间教室里,将一切收纳于胸,以他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发生在教室中的静悄悄的革命,并精辟地论述:“静悄悄的革命,即使透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正因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效果。”读着这些充满睿智与思考、信心与执着的文字,就像喝一杯极品冻顶乌龙茶,甘甜隽永、回味无穷。

从《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我发现佐藤学先生在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就是透过在学校实施“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如,本书中对“学”的描述个性的意味犹长。“学”的简体字上的“三点”互不相连,道出此刻教育的症结所在,以前的“学”的繁体字的上边,道出了学习就应是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这正好话中的新课改下学习方式的伟大转变。他还在书中谈到: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关联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互相探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即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互相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也就是说,就是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回到到个体的学习。令我吃惊的是,他居然透过自己的实践,将这种理想在学校的实施变成了现实,并取得丰富的经验。能够说,这是我读到的最有可操作性的教育专著。

阅读《静悄悄的革命》,给困惑中的我带来了许多思考、启示。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2

最近我读了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乍听这一书名,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轰轰烈烈”、“血腥”、“战争”等这些词汇,心想难道是因为庆祝建党__周年,要求多读一些有关革命历史的书。拿到此书,认真读来,实感惭愧。《静悄悄的革命》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先生在考察了日本各地不少不同类型的学校后写下的,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学校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引发一场教室里的教和学的“静悄悄的革命”。这种“革命”“即是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创造以相互倾听为基础的教室里的交流;是那些力图实现创造性的、合作性的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也是让家长参与学校改革,使相互合作得以具体化的联系载体”。此书论述了许多新的观点,更多的是许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在积极推进“课改”的今天阅读本书,真是受益非浅。

对于文章中提到的贴近我们学生教育的观点,联系我的教育实践,我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关于“主体性”神话。

佐藤学先生说“要看到教室里的风景,就要看到课堂中主体性的发挥。”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在这四个要素中,最近的倾向可以说都集中在“学生”这一要素上。就像在我们学校的活动中,学生的兴趣、需要始终是我们教师最关注的。但考察当前的学生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的主体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主要表现是:不少教师仍然以教育活动“主宰”者的身份出现,与孩子不是朋友关系、知心人的关系,而多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仍然以“权威”的身份出现,在孩子的学习活动中与孩子不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多是“我说-你听”的关系、“我要求-你来做”的关系;在教育、教学目标达成上,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师道尊严”,不是根据孩子的需求去确立标准,而是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发展,等等。上述种。种,突出地反映为孩子还没有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更没有成为发展的主体。

二、关于课堂中的倾听习惯。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在活动中,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动的效果也是不全面的。课堂常规的养成也是极其重要的部分。而倾听习惯正是体现一个班级常规好坏的重要点。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听”,“听”是孩子直接获得信息的最为重要的实践,并且“听”与语言是同时产生的,一个人语言的习得和运用能力的提高,首先从“听”开始。《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这实际上就是说从小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的语言交流奠定基础。倾听就是细心地听取别人说话。因为有效的倾听能帮助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触类旁通,萌发灵感。

三、改变教育从改变自身开始。

佐藤学先生以他丰富的经验、执着的追求和获得的成功提醒了我们,要改变教育,必须从改变自身开始。在落实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任何好的教育思想都必须首先由教师吸收、掌握并且转化为教师自身的理念,然后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转化为具体的教育策略和教育行为。高素质的学生要靠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孩子,以优秀的才能教育孩子,用优秀的教育方法吸引孩子,以真挚的爱感染孩子,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孩子。因此,教育的关键在教师,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佐藤学先生在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它就像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深入人心,改变了一些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我们的现代教育作出了很大贡献。

带着好奇和收获我读完了这本书,而扎根在我心中的却是佐藤学先生的这种钻研务实的精神,它深深的鼓舞着我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3

《双城记》被誉为描述法国大革命的最杰出的代表作,我想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的与众不一样。和其他的作品,比如卡莱尔的《法国大革命》不一样,狄更斯更注重的是底层人民的喜怒哀乐。虽然人物和主要情节都是虚构的,但却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深切地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读完后的震撼、愤怒、感动、欣慰,一时间充斥了我的心。我为革命群众奋起反抗爆发出的大力量而震撼,也为他们在革命进一步进行时不分黑白的复仇行为而愤怒;为卡顿对露西真挚无私的爱而感动,也为小说尾部卡顿的美丽憧憬,为他生命的延续而欣慰。

然而这部小说最能打动我的部分却是卡顿对露西珍贵的感情。它虽然闪现于一时,却持久了一世。感情,是什么是包容,是索取是单纯的占有,还是博大的宽容这个话题如此陈旧却依旧没有答案。在此刻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我们总是在想到底有没有长久,有没有无私"为了你,为了你所亲爱的任何人,我愿意作任何事情。倘若我的生涯中有值得牺牲的可能和机会,我甘愿为你和你所爱的人们而牺牲。"卡顿在《双城记》中给了我们答案,给了一个人应当有的对于感情的信念。

太多的分离让我们这一代人丧失了对真爱的追求,丧失了很多信心,很多梦想。然而卡顿牺牲式的死亡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也唤回了我的很多期望,很多畅想。卡顿对露西的爱是专一的,更是坚定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用自我无私的爱和生命给予了露西一个完美的未来。当他作为查尔斯的替身,平静地理解本不属于他的死亡,安详地走上断头台时,这杯具的故事便拥有了充满期望的结尾。他崇高的爱,拯救的不只是一个生命,更点亮了自我碌碌无为的一生,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他一向渴望拥有的果断、坚定的形象。

露西是幸福的,她不仅仅拥有了父亲的爱、丈夫的爱、仆人的爱,更重要的是她还拥有卡顿那份只属于她的感情。卡顿爱她,却并不要回报。在她生活无忧的时候,他只是默默地看着她,祝福她;在她的生活出现困境,爱人被囚时,却挺身而出,代替"情敌"走上了断头台。只要爱人幸福的活在这个世界上,自我就能够了无牵挂,正是怀着这样简单而满足的愿望,卡顿能够没有难过和忧伤的观望露西的幸福,能够离开得那么从容。相信很多女孩和我一样羡慕露西,羡慕有那么多人用心用生命来爱她。

查尔斯是幸运的,从第一次法庭上的转败为胜到最终的成功逃脱,卡顿--这个本该同他针锋相对的情敌,却一次又一次的帮了他,表面上看是因为卡顿爱露西,而露西又深刻的爱着查尔斯,但事实上查尔斯出色的人品也是卡顿愿意帮他的原因之一。因为他明白露西在他身边必须能够得到幸福,必须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开心欢乐,他认同露西的选择,同时也作出了自我的选择。也许会有人觉得卡顿傻,为卡顿不值,但我想,为所爱的人奉献一切应当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吧。

爱常常比恨更为强有力得多,这话很对。看完《双城记》,我突然醒悟,发现原先世上本没有真正的恨与爱,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所有的事都没有固定的性质,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重要的不是这件事本身怎样样,而是一个人应当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就像卡顿对于查尔斯,本该是恨的,因为是他使得卡顿失去了拥有露西的机会,是他使得露西眼中再无他人。但卡顿却选择用博大似海的爱来化解这种恨。也许在他眼中查尔斯已经不是查尔斯,而是露西的一部分,是他所爱的人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所爱的一部分。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没有查尔斯,可能还是会出现查三斯、查四斯、查五斯的,卡顿如果选择了恨,岂不是要恨很多人,要恨一生、恨一世、恨在每一天了么卡顿是聪明的,所以他没有选择恨,而是将恨升华成了一种最最伟大的爱。即使他死了,即使他不能再亲眼看到露西的幸福,相信他也能在天堂感受到爱人的笑,感受到爱人的欢乐。卡顿会活在每个人的心中,不止是露西、查尔斯,还有更多的读者,更多的后人。他的精神会永存,他会得到永生!

有人说感情是自私的,爱别人甚于自我的人都是傻子。但在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我感受到的却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最纯洁、最崇高的爱。这种爱纯得像冰、热得像火,是人性中最完美的、最悲壮的行为,是一种梦想化的美。它能够默默的悄无声息,也能够爆发出无限的力量和勇气。为了情人的幸福牺牲自我的生命,哪怕这种牺牲是因为拯救自我的情敌。这样的故事不可思议,也超出了一般人的承受本事。但它传递给我们的却是作者对于人性、对于感情的思考。爱一个人,就是要给他幸福,哪怕这种爱会伤害自我,哪怕这种爱会让自我消失…

卡顿的牺牲是一种重生,他之所以能够坦然得应对死亡,正是因为他看到了期望,看到了未来。他明白自我的离去能够带给所爱的人更多的欢乐,也能够换来更多人的幸福。他没有怨恨革命者,也没有埋怨任何人,他所做的只是尽自我的本事完成自我爱露西的心愿,实现自我的誓言。

常听人说:"爱一个人要爱他的全部。"爱她的好,她的坏,甚至是她的爱。爱上情敌,不可思议,但卡顿却诠释得很好。对于一般人来说那么恐惧的死亡,在感情面前却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活着也许会完美,但如果看着所爱的人每一天悲痛流泪,相信那便会变成一种巨大的煎熬,所以卡顿选择了欣慰的去死,那是一种安详的无畏,一种沉静的离开。

同卡顿相比,当今的感情似乎被强加了更多的东西。金钱、权力、地位、利益…这些本不该成为感情的影响因素的东西却占据了越来越重的份量。人们不是为了爱而爱,而是为了生存而爱。很多情景下,虚伪代替了真诚,物质凌驾于精神。也许我们是一群理性的动物,也许我们所做的是的选择。但我们是否应当感到惭愧,是否应当正视自我的每一段感情呢难道人活着只是为了吃好喝好睡好么媒体上报道出的一个个为情仇杀的事件,应当为当今的人们敲响警钟了,大家应当仔细想想,他们,究竟是为爱而杀还是为恨而杀呢如果我们不能博大的活着,世界就会了无生趣,失去色彩。

转而回到《双城记》,卡顿的伟大赋予了他太多的光芒,但就这个人物本身来讲,他还是有杯具的性格。他太小看自我,能够说是有些自卑,所以放任了自我,又因为放任而感到绝望。最终他没能尽力的追求露西,而只是把对她的爱隐藏在内心,默默地承受着煎熬,无私地付出,却不求一丁点儿回报。这种爱凄美而崇高,但却过于低调。如果卡顿能够努力,如果卡顿愿意争取,露西未必不会选择他,而他同样能给予露西很好的幸福。总之,《双城记》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和感悟。关于爱,关于恨,关于复仇,也关于重生。当小说尾部卡顿看

到期望的时候,我仿佛也从整部书有些阴郁的情绪中看到了点点星光。所以,卡顿的存在不仅仅是作者对爱的渲染,更寄予了狄更斯对未来的信心。不错,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恨,当所有的恨都升华为爱的时候,没有复仇,没有血腥,有的只会是幸福的欢笑,灿烂的阳光。

再次感动于狄老的良苦用心,感动于卡顿至死方休的梦、沁人肺腑的情,更感动于这份人世间最崇高、最永恒、永不退色的爱,那么难得,那么完美,也必将永存!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4

一、“小林老师的初衷”有感

第一天读《静悄悄的革命》,被一句话打动,“每位都是富有个性的、彬彬有礼的、诚实的教师。”细细品味这句话的分量,真的有些涩涩的味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个性”已经成为一个人的缺点,好像不符合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诚实”也已经不再是成年人的基本品质,只是用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便于管理罢了。在教师队伍里也有着自己的潜规则,所有的事情都要整齐划一,所有人的课都必须多说优点,甚至看人评课的时候也多,有点背景的老师,怎么上课都会得到表扬,刚刚出道的年轻人或者没什么背景的老师怎么努力也是徒劳。正因为有太多的不正常,许多老师开始每天抱怨甚至谩骂,“彬彬有礼”也就成了理想的境界。

对一个团队而言,每个人的品质都非常重要。犹如做出一道好菜,必须每种原料都是最好的一样,一个优秀的团队也应该是每位教师都具备上述三个品质,多么希望我们的团队能像这些教师一样真正做点教育教学的实践!

随后认识了小林老师,从他的遭遇,可以推想他平日和学生的交流是很少的,所以出现了如此尴尬的局面。也很欣赏他的学生,他们认为“教师太严厉了或者太温和了都是不够格的。”这充分说明“温和和严厉”是孩子们都需要的教师品质,“温和”给他们爱,“严厉”给他们约束。就像小羊必须在羊圈里喂养一样,如果没有约束,孩子就没有安全感。

如果说这件事情是契机,小林老师一定是反思了自己和学生的关系,希望孩子们在他的课堂上是快乐的,在他的班级中学习不再感到讨厌。但是究竟是什么理论使得小林老师开始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的实践,书中并没有说明白。为什么小林老师要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我想他一定是认为只有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改变学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真的很佩服小林老师的创新精神,他把课堂向所有人敞开,把学生放在了教学的首位,以学生为本,“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现在在教室里,让学生位于前台,自己退居其后,也不再觉得痛苦了。”这些朴实的语言给了我深深地启发!

教师的创造性是需要保护的。小林老师幸运的遇到了好学校、好校长,学校并没有要求他凡事必先汇报,得到大家的允许,大家同意一致行动,才能开始实践;也没有对他的课堂实践进行无谓的评价,而是给了他足够的空间和自主权,其实也是给与了一位教师起码的信任和尊重!

二、“教室里的风景”有感

在这一章节里,佐藤学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向创造性学习迈进。首先批判了两种课堂教学的弊端:主体性神话和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我认为这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从教育发展的主流思想来看,大家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教育的不断进步。我们小时候的课堂教学就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完全是老师说了算。“主体性”应该是针对早期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大家还不明白究竟什么是主体性的情况下,教育专家提出观点,老师们开始纷纷实践。记得8年前,区级教研活动,教研员专门做过语文综合实践课的示范,当时的课堂就是完全交给了学生,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完全是配角,学生很兴奋,课堂很热闹。我们当时也很激动,学生能够完全主宰自己的课堂,应该是一大进步了。

但是自己操作起来,却发现了一些问题,能说的使劲说,不爱说的始终沉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教学评价不好实施。于是没多久,专家又提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要在课堂中体现。

佐藤学认为“主体性神话”,是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也就是“我行我素”。自己在教学中也深有感触,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导,没有教学目标的引领,一节课会在好表现的几个学生的争论中成为一期散打节目。现在所倡导的一节好课,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能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而且二者结合得天衣无缝。应该不会再有“主体性神话”的担忧。

关于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在中国也是有的,比如规定鼓掌的节奏,公开课规定学生必须举手等等。我想回答佐藤老师的一个问题,“教师为什么自己不实践”?首先在教师会议上,传达的内容基本上是操作性的,不需要征求意见。如果在家长会上需要统计某些内容还是会请家长举手示意。这是最简单最迅速的统计方式。其次,在研讨会上,不用手势的原因是此时手势无法反映发言者的思想。但是,如果有必要,研讨会上有每人发言的时间。如果不是教学目标的规定,教学评价的限制,老师也不会考虑这些简单的、节约时间的手势。如果一个班只有10人左右,我可以轻轻松松在课堂上询问每个孩子的感受,不用手势的辅助!

佐藤老师对我们当头棒喝:“在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师的意识深处,有着与学习的活动或内容无关的、想轻松方便地控制教室、维持秩序的欲望。”扪心自问,我真的渴望轻松方便地控制教室、维持秩序,但是这些真的与学习的活动或内容无关吗?良好的教学秩序难道不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吗?

我认为,如果一位教师在课堂上为追求虚假的热闹效果而使用了不必要的形式,那的确是应该反思的。但是某些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如果能够产生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为什么不能用呢?比如我们课堂上的分段坐立式朗读,就是老一辈语文教师智慧的结晶。通过这个形式,我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既让学生读书,又了解学生掌握课文分意义段的情况。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篇5

“读一读佐藤学先生的著作吧,肯定你们会受益匪浅的。”译者李季湄教授在序中这样建议。于是,《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悄悄地走进我的视线,它到底叙述着怎样的教育故事?到底对我们有怎样的指导?这是一场怎样的革命?为何是静悄悄的?……带着诸多疑问,我静悄悄地读起来。

可爱的小林老师跳入我的眼帘,当看到彻也在教室外哭闹,觉得“学校不快乐”而不进教室时,他感到十分吃惊;当听到全班同学大声应答“学校不快乐”时,他深深地震撼了;当得知学生认为自己太严格或太温和时,他没有火冒三丈,也没有垂头丧气,而是以这一件小事为契机,开始自己的研究……这大概就是日本教师所具有的专业精神吧,遇到问题,能够跳出自己的情绪圈子,寻找问题的根源,争取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小林老师认为,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的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我想,有这样思想境界的老师,工作起来还会感到累吗?他把教育当作自己真正的事业来做,以一种研究者、探究者的姿态在工作,每天都会有新发现,每天都会有新希望,教室里有这样的老师,学生不会改变吗?每个学生在静悄悄地改变,学校不会改变吗?学校在静悄悄地改变,社会不会改变吗?

读着读着,“润泽”一词揪住了我的心。佐藤学教授说,我们一味地要求学生用手势表示赞成或反对,把那种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同学认为是根本没专心听讲;我们总是让学生大声清楚地回答问题,对那些慢慢思考的学生,都会“善意”地撇到一边……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倾听的教室”,这样的教室才是“润泽的教室”,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不过,“润泽”的程度深浅,我认为与老师的评价倾向有直接关系。读到这里,我不由得会想起自己刚开始的“生本课堂”,努力想实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学习,最后汇报学习成果并互相补充,可结果往往是发言的学生始终在先发言,不发言的学生最多是学着别人发言,在热热闹闹地学习过后,很少看到各种看法和想象相互碰撞激荡,回响共鸣的现象,也许有的同学是带着多少知识来到课堂,又带着同样多的知识回到家,这可能和倾听不足有关吧。没有认真地倾听,就没有认真地思考,没有认真地思考,就没有切中要害的发言,从而也不会产生“交响乐团式的教学”。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室变成“润泽的教室”呢?可能首先需要我们自己成为“春雨”,能及时、准确、细致、无痕地滋润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才会出现“花重锦官城”的景象吧。

读着读着,“学习共同体”、“综合学习”和“参与学习”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头脑,拓宽我的思维,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似乎正在我的内心静悄悄地开始。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6

以“应对”为中心的教就是要求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那么,教师怎样倾听学生才是真正与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发生了共振,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静悄悄的革命》第四节“应对的教师的身体和言语”将给我们揭开谜底。

带着问题开启本周的阅读,然而,要想解惑却不是那么容易。作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表述方式让人初读时不能捕捉住其观点的。反复阅读数遍,似乎才触及到作者表达的意图,也许这就是阅读经典的不同之处吧,它绝不会供手托出明确的观点,需要人进行脑力加工方可获得真知。本节作者首先给我们提供了教师倾听学生发言的一种方式,那就是对学生的发言不断附和、帮腔、评价和概括,或者将学生的发言板书下来。在作者看来这种倾听方式看似师生对话互动得很热闹,实质上是教师害怕沉默、维持教学进程的一种应对方式。在教师心底,关注学生的发言是为了推进教学的过程,而不是真正关注学生发言背后的思考与情感投入。“下一步该做什么”折射出来的是教师对教学失控的一种焦虑,操纵学生服务于教学,控制教学的进程才是教师真实的意图。细细剖析,我们终于发现这种倾听方式并不走心,不是真正的倾听学生。

那么,走心的倾听学生又该是怎么样的呢?作者指出,真正的倾听是要理解学生的发言。不仅要“理解”学生说话的内容,还要理解话语背后潜在的复杂的想法和情感,即学生为什么会这么说,他是怎么想的?只有挖掘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发生共振。对于精彩的发言抱以真心的欣赏和赞美,对于不完美的发言,也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包容学生。然后,找到认知的症结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完善认知与理解。就如文中那个形象的比喻,师生对话交流就好比打棒球,老师既要能接住学生传过来的好球,也要能接住学生传过来的“坏球”,能接住传过来的“坏球”对学生而言是莫大的鼓舞。只有这样师生的“传球之旅”才是令人愉快的。

联系到当下的课堂教学,师生这种愉快的“传球游戏”究竟该如何实施呢?以围绕问题驱动的课堂教学为例,当老师提出问题任务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讨论的时间与空间。当全班交流时,老师要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作为组织者,教师进行穿针引线组织生生之间的互动,如:这是他的想法,你是怎么想的呢?让大家都参与到讨论交流中。作为合作者,当学生交流出现分歧时,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发表自己的观点为学生提供讨论的话题。作为引导者,当学生的交流误入歧途时,教师采用追问或质疑的方式把学生引入正途。教师只有充分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适时地进行引导和点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当然,老师在倾听学生发言时,除了眼中有人,尊重学生接纳学生与学生产生认知和情感的共振,还要心中装着目标,将学生引向目标的彼岸,实现深度学习。这需要教师教育的情怀与智慧。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7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滋养心灵的书。

读完此书后,我并不试图转述此书的资料,只是提议每个人都去认认真真读它一遍,相信你必须会有所收获。

人生苦难重重。

在必须意义上,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程度的心理问题,出现问题,我们就要去勇敢的应对和解决,而不能逃避,因为越逃避,随着时间的积累,问题就会越大。

心理疾病实际上比身体的疾患更严重,它不但影响自我的生活质量,还严重的侵扰自我周围世界,让自我的亲人也因你生活在痛苦之中。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我的命运,但每个人都要有改变自我命运的念力。念力越大,你能实现的可能越大。

我最喜爱本书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是获得自身解放和成长的方法论。爱则让我重新认识真我,找到完善人生的原动力。

人生就是不断地寻找平衡的过程,我们永远不能放弃寻找认识真我的可能,我们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也在发展自我。不要轻易地向命运妥协,应当是在不断地抗争中去寻求心灵的解放。

自律的原动力是爱。作者给出爱一个与众不一样的定义: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爱是自我完善的需要。这让爱不再是狭隘的和自私的,这让爱不再以占有为目的,这让爱能够全然的去理解。

爱不是纵容,但也不是出于善意的约束和纠正。它一方面是自我完善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经过改变自我去改善别人,是渴望滋润对方的心灵,让对方获得成长、因自我而逐渐完善。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8

“革命”?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革命?为什么又是静悄悄的?刚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时不禁让我产生这样的疑问。在仔细读完《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后,我感觉它像一股清泉从我的心灵流过,如此真切、动情,细细想想,现在我们所进行的教育改革不正是这样静悄悄的革命吗,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场面,有的只是润物细无声的日常教学,而这些正是我们在这场革命中所要思考的问题。

文中深刻地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我更多的把我自己定义为这场革命的主体,尽管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书中有如下问题给我了比较大的触动。

第一:一个好的工作习惯

“小林老师决心从一年做一次法国大菜的教师,变成每日三餐过问柴米油盐并能做出美味佳肴的教师;他决心把那种期待学生会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教学转变为不间断的可持续培育学生的教学”,是的,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细致的持续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可是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希望一两次耐心的谈话,几次认真的辅导,就把一个特殊儿童变成我们所希望的好孩子,而忽视了他在过去养成的习惯不是在短短的时间就可以改变的。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常认为好的活动是上给观摩者看的,也只有他们评价好的活动才是好活动,只要认真准备了我们的水平也就上升了,于是在接到开课任务后会精心准备“法国大餐”款待客人,他们走了,法国大餐也不再做在普通的家常教学中,事实上我们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平时教学的积累,而不是在单单的一次公开课钻研,听听别人的评价就可以提高的,学生的营养也决不是一次法国大餐就可以猛补上来。在班级管理中,也是同样如此,平时要求不一致,一会紧、一会松,但是在学校的各项活动评比中,又是那么奢望自己的班级能出类拔萃。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状态静悄悄地,默默的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去,并且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它应当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不是简单的一次几次孤立的活动,当厚积而薄发。

第二:一个好的教学——交响乐团式教学

所谓交响乐团式教学就是让各种学生的看法和想法相互碰撞激荡,回响共鸣的活动。佐藤学先生认为,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以学生的应对为轴心,教师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与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认识相互激荡碰撞和回响共鸣。这时的课堂,好像不同乐器的声音相互协调的鸣响而产生了交响乐一般的教学。那么在教室里,如何让各种各样的意见、想法相互呼应,来产生如同交响乐一般的教学呢?

首先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引起幼儿群体争论、探究的思维点,接好孩子的“每一个球”。活动是变化的,活动中的孩子是有各自思想的独立的个体,这就使得我们的教学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活动并不一定照着你预期的目标走,有时可能会偏离了轨道。最为常见的就是幼儿的回答。佐藤学先生将师生之间的这种交流形象地比喻成了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使不说什么,心里也肯定是愉快的,学生投偏了或投得差的球也能接起来的话,学生今后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平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幼儿发言时,总要一一帮腔、一一评价,将其发言的内容竭力吸引到自己的教学轨道中来;在幼儿发言时,脑子里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办”,只注意了赶教学流程,并没去很准地“接住”每个幼儿的发言,长此以往,那些投偏球或投差球的学生就会讨厌投球,甚至还会讨厌他们自己。结果,只有,那些擅长事先了解老师棒球手套状况的学生,才会瞄准老师准备好的手套将球投进去。不擅长接球的教师,应当专心一意地正面面对学生,去接住他们的每一个球,重视他们的每一个球,而不要以为只有按自己的教学计划上课才是上课。

其次需要教师用心地倾听“异向交往”。人与人的交往决不是预成的、调和的、平平静静的。教室里的“交响乐团”也是如此,不可能总是和谐的声音,常有不和谐的声音伴随着,才是自然的。然而平时的课堂中,我们更多重视的是“双向交往”,也总是容易按自己的思路来听孩子的意见。对与教师的思路相反的“异向交往”,特别容易被忽视。耐心地倾听“异向交往”的话语,教学的情景才可能更丰富而深刻。因为这是与老师思路岔开的、意想不到的、老师难以了解的发言。试想课堂上常见的“钓鱼”式的问答教学,教师对不同思路的话语不敏感、不喜欢,千方百计的牵着孩子顺着预定的教学思路走,不允许发生一点点意外,这样的交往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陷入肤浅和单薄了。这时,仁慈的宽容、连接性的询问和耐心的等待,往往能使孩子把自己的独特想法完整的表达,完美的呈现,使教学中的交往丰富而深刻的展开,形成一个妙趣横生甚至是震撼人心的交响高潮。

我觉得在教学活动中:对孩子而言,无论什么样的发言和行动,都有其自身的“逻辑世界”;对教师而言,让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和头脑中的表象都相互碰撞、呼应起来的“交响乐”本身,乃是教学的最大妙趣。

第三:一个好的学校——学习共同体

从《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我发现佐藤学先生在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就是通过在学校实施“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走向“学习共同体”的改革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要把学校建成学生相互学习成长的地方,而且也要成为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门互相学习成长的地方,成为家长和市民参与学校教育、相互学习成长的地方。

首先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佐藤先生在书中谈到: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互相探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即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互相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也就是说,就是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

其次教师间要形成“合作性同事”的关系。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开放自己的教室,互相观摩教学、互相“批评”。研讨教学的目的不是对教学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教学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因此,互相谈论这个活动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幼儿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幼儿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

最后在教学活动中要大力开发利用家长的资源、社区的资源,学生、教师、家长、教育委员会、使学校成为大家的学校,都热心于教育和学习,共同参与,真正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静悄悄的革命”是对教师“心灵的革命”,虽然来势并不凶猛,却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种革命的力量,正如该书最本质的阐述 “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静悄悄的革命》的读后感 篇9

朋友,当你读到如下内容: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此时你会怎样来想想我们的工作了吗?

我真诚地想,工作的目的必须彻底地发生变化,由关注少数的优胜这的应试教育,彻底地扭转为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的个性化教育是我们当前工作的目标和核心,如果还不发生转变,你就“敖拓乐”。这场革命从哪里开始呢?通过上边的那句话,就知道该如何转变了吧?从我们日思月想的课堂开始,这是我们工作的方向,是不可动摇的力量,课堂不能改变,这场革命就不能彻底,就不能服务于我们的时代,就不能服务于我们的每位学生,就不能服务于我们的社区每位公民。由此可知,悄悄的革命必须从教室开始,从每位同学开始,从每位老师和每个课时开始,这就是“悄悄的革命”开始了。

“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尊重,打开心扉,每个人的学习活动都得到关注。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自主学习的进行中,获得独立的自主学习知识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获得知识,有充分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尽力互相关注学生间的知识交流和只是感情的交流。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当我读至此处时,才真正理解到课堂学习的内容“用心倾听”而不是相互排斥,不是敷衍了事,这是非常关键的内容。如何教育学生倾听,这需要我们做足功课,慢慢地养成习惯。

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室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传统的“阶梯型”课程之外创造“登山型”课程。在教学中,我想既要保证大多数的同学学会内容,做到普及教育,又要像登山一样,让学生朝上追赶,力争逐步提高,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共同体中,教师处在首席之中,适时引导,适时讲解,适时点拨,让学生有逐步获得适时提高的机会,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日常的学科学习的改革才是中心课题。这项改革是非常关键,把“国学课程”

变成中心的工作,才能保证所有的、悄悄的革命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才能保证教学革命的长期性、经常性、彻底性,才能让每位同学收益,才能让革命成功。

来自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革命开始了,勇敢地面对,把课堂教学革命进行好,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10

20xx年4月13日,我市在景范小学文峰校区开展了“学习共同体”课堂建设推进会。早在20xx年我就接触了“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当时的我还从张晓骊校长那得到一本关于“学习共同体”的书——《静悄悄的革命》。

初看《静悄悄的革命》,我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不适合我国的教育。国情不一样,教育的思考方向也不一样。可经过上海的学共之旅,我的想法变了。回到家中的我第二次阅读了这本书,细细品味着佐藤学的教育理念,发现我的想法错了——注重德育、想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我忽略了学生是否真的在思考、倾听、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现在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都提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可是有多少教师真的理解怎么做才是尊重学生呢?这本书启示我们老师应该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的需要,接纳孩子的不同,理解孩子的语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思所想,孩子们也不例外。如果你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那么你必须改变高高在上的先知先觉者的姿态,走到学生中去,蹲下身来,与孩子的双眸对视,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在我们现在的教学课堂中大多数老师早已经设计好每个问题所应该有的答案,从而引导学生望自己所希望的方向上走。这就违背了学生的主体性、全面性,根本听不到孩子内心的想法。

这本书告诉我,佐藤学走进了学生的世界,自身深入教育的实践中。他的思考和实践值得我们反复回味,跟着佐藤学教授的教学案例,走进他的教育天堂,审视自己的课堂,让我产生了新的教育理念——静则思,思则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