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孔子》电影观后感(优秀10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今天按照老师的安排,观看了央视拍摄的纪录片《孔子》。在战国年代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孔子希望把自己修身、齐家之术扩而冲之,用到治国平天下上面。孔子和他的弟子周游列国吃尽千辛万苦,最苦一次被人围困七天七夜没有吃的,差一点饿死在荒郊野外。
还是在四百年后的汉朝,儒家思想才得以应用推广,从此成为历朝历代主流文化。孔子的思想是帝王之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培养帝王人格潜质。孔子看透人性自私自利的局限性,希望人们通过自身修炼突破人性局限性,内存孝悌外行忠信,通过利他来实现利己目的,通过利他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别人的和谐。
行文至此,我忽然想起一个天堂与地狱的故事。在地狱里每个人都拿着一把长柄勺子,勺子里的饭无法够着自己的嘴,所以地狱里的人每个人都饿得面黄肌瘦。天堂里面的人同样也每个人拿着一把长柄勺子,他们用自己勺子里的饭喂别人,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吃上饭过得红光满面。天堂和地狱的差别就是有无爱心,对别人仁爱就会得到别人仁爱的反馈。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提倡仁爱,就是希望别人通过修炼突破人性局限性,用利他的手段来利己,如此实现和谐社会和得到自己幸福生活。
今天的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现象却日嚣尘上。我们需要经过几千年磨炼的传统文化来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世;我们需要继承几千年文化孕育精神成果;我们需要传统文化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一次看露天电影,而且是在自己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共享,我异常兴奋。晚风微凉,我坐在爸爸腿上却觉得很温暖。电影《孔子》长达两个多小时,我看得津津有味,只嫌时间太短。爸爸不时给我讲解电影的历史文化背景,使我能顺利欣赏电影故事情节,更深地了解这位大名鼎鼎的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令我印象深刻,就是孔子和弟子们顶风行进在结冰的湖面时,冰层突然断裂,一辆满载书籍的马车瞬间沉入湖底。这时,孔子的弟子颜回不顾一切迅速跳入了刺骨的冰水中,原来他是想打捞已散落水中的书简,因为那些书简记录的是孔子的所想所说,都是孔子思想的精华。颜回死了,也许有人不解,诧异,也许有人觉得不值。但我却看到了一种为理想为信念不惜生命的精神。
电影中描绘的孔子和弟子的流浪生活是那么地艰难困苦,有时甚至十多人饿了几天只能喝一碗马肉汤。可我觉得他们却很团结、很坚强,从未有逃跑退缩,为什么呢?爸爸说因为他们都坚信孔子的治国治世的思想能使国家强盛、百姓幸福。我虽然对孔子的思想还没有更清晰详细的了解。但至少我知道孔子的内心很强大,甚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爸爸说:“作为一名中国人,你应该更多了解孔子。我想,这也许是学校第一次电影活动就选择了《孔子》的缘由吧。
前几天,听老师说我们学校同学们也要进行一次军训。
今天早上八点左右,学校门口真的来了一辆大巴,从车上走下来大约二十几位武警叔叔,他们是来教我们军训的。八点半左右,我们全校老师和同学都来到操场上集中,首先武警叔叔表演给我们看,我认真地看着他们的队伍报数,行走等等,都非常地整齐,看的我们眼花缭乱。接着每个武警叔叔到每个班级队伍中,武警叔叔把我们三年级的同学聚在一起,教我一首歌,名叫“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还每个班比赛,看哪个班唱的好,后来就开始训练了,武警叔叔教我们立正、稍息、正步走等等,下午又训了一小时左右。最后武警叔叔给我们带了摔跤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今天的军训。
武警叔叔谢谢您们,您们辛苦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活到老,学到老,”以前我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当我看了《孔子拜师》这个故事后,我全明白了。
故事是这样的:一天,孔子和他的学生在行走时发现两个孩子在争论,便上询问。当两个孩子从孔子学生口中得知自己面前的就是孔子时,就请孔子回答他们争论的事。可孔子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老老实实说不知道。两个孩子讥笑大学问家也有不懂的地方。孔子的学生问孔夫子,他为什么要说不知道?孔子告诉他做人要好学,不懂就是不懂。过一会儿,孔子问一个孩子许多难题,都难不倒他,可孔子却答不上他的问题。孔子甘败下风,决定拜他为师。
故事就是这样简单,就告诉我们做人要虚心好学,不能不懂装懂。对啊,人就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你看,孔子那么大一把年纪,人们还把称作大学问家,可他呢?遇到不懂的地方,还是要请教人,还向刚出茅庐的黄毛小子拜师,多么值得人学习,佩服啊!想想现在,有的同学成绩特别好,可体育呢?德育呢?动手能力呢?有许多人会超过这些佼佼者,那些好同学,是否也应该向他人学习呢?别人出色,你可以学习,补你的不足呀。而不该在别人有了进步,作出成绩,得到荣誉时就不高兴。孔子不是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吗?
总之一句话,世上的学问是学不完的,我们要虚心好学,活到老,学到老。
他,是鲁国人仰慕的国相,也是游历各国的乞丐,更是东方的智者。这是孔子。
在战乱年代,孔子的才干为各国所推崇,但他却一直保持不变,一直为国家效力,直到今天。很遗憾,孔子被奸人所害,被迫离开鲁国,开始了一次十四载的游历。看着这里,我不禁感叹上天竟如此不公正,如此对待这位圣人。
孔子是一个平凡的人。孔子四处奔走,途经卫国,见到南子,说了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斯好德如好色之人。”孔子对南子也很欣赏,但她始终是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最后南子一改跪拜孔子的轻浮态度,孔子也拘谨地回礼。
孔子一生奔波十四载,饱尝人情冷暖,经历离别之痛。寒冷的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行人在冰面上行走,突然,冰块裂开,竹子掉进湖中,孔子的弟子颜回奋力跳下湖中去捞竹子。遗憾的是,颜回最终与世长辞。在颜回被其他弟子抬走之前,孔子只是一声不吭地抱着他的尸体呆了好几个小时。孔子对颜回的爱远大于对儿子的爱,因为儿子只能继承他的血脉,而颜回可以继承他的大道。
最后,以前在鲁国陷害孔子的人,把孔子送回鲁国。孔子在回鲁国之前说过:“我可以回去,但是我只能专心讲学,不要用政治来打扰我。”
今天,在没有战乱的年代,像孔子这样有高尚品德的人可说是寥寥无几。要达到孔子这一境界实在不容易,如果你心无旁骛,坚决不做“礼”的事,遵从礼义仁和。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华夏文明的创造者——孔子中华文化的伟大英雄。像一杯美酒,越饮越醇厚,像一轮明月,越久越清;像一缕火光,照亮整个华夏。
孔子,一身衣裳成名传奇,一部《论语》流传千年。那是孔子。
谈到儒学,人们无不想到孔子。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辉煌,是因为孔子;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辉煌,是因为孔子;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辉煌。
天不生仲尼,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我读过《孔子》,深思许久…
当你被迫离开鲁国时,磅礴大雨敲打你的身躯时,你在想什么呢?是在怨恨吗?你似乎知道这是大司徒的阴谋,可又似乎不知道。看着手中的‘决玉’,你是否心酸不已?大雨中的大笑声,是你的心声么?努力,不让眼泪流下,你的心,也变的沉沦了么?是否后悔当初说的那句:“我的道,在人间。”……
你在想什么呢?孔子。
望着茫茫无尽的沙漠,你额前的几缕发丝轻轻的在飞舞。此时的你,在想什么呢?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么?是在诅咒那姓季的么?还是在担忧自己的未来……颜回来了,你却不愿他跟随与你,你望着无垠的沙漠,说:“前面的路不平坦,也没有荣华富贵,你怎能走呢?”殊不知,颜回的的话,却让你改变了主意,“如果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内心吧。”这,曾是你对颜回说过的话……
你在想什么呢?孔子。
你弹琴数日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弹琴,成了你唯一的事情——在这荒凉的山谷里。指尖抚琴,一个个音符飞舞出来,这是否是你想说的话,你那紧锁的眉头,是在思考吗?在抱怨命运的不公,在伤心自己的遭遇,还是在……就像南子说的:“人们都只是领悟了孔丘那痛苦,却未真正体会他那痛苦的境界……”
你在想什么呢?孔子。
抱着颜回那冰凉的身体,听着子路战死的消息,你,落泪了。你曾经面对齐国几百乘战车,没落泪;在武子台上面对血流成河,你没落泪;自己被迫离开鲁国,你没落泪……可如今,你却落泪了。你在想着颜回拼命救回你的书的样子吧,在想子路浴血奋战的样子吧。他们在你的教导下,是那么的善良,勇敢……
你在想什么呢?孔子。
重回到鲁国已数年的你,已满头白发。靠在门柱上,清风吹起你那白发,望着门外那座山,你是否会忆起你年轻时候的事情?你身边的《春秋》静静的看着你,你也望着它。终于,你说出了你心中所想:“后人理解我,都因此书;后人误解我,也因此书……”。
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割据,社会不太平,孔子颠沛流离却不得志的一生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之中。
安静地看完《孔子》,浏览孔子的一生。如导演胡玫所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长达125分钟的《孔子》其实就是一个个孔子故事的组合,由开始的孔子在鲁定公支持下对鲁国进行改革,到孔子改革失败离开鲁国,到孔子及其弟子14年周游列国不断碰壁,再到孔子耄耄之年被迎回鲁国,他一生就在这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当中走完。可是,回顾这个电影,我捕捉到的不仅有故事,更多的是孔子圣人的形象——动荡破碎的山河,一个挺拔的身影带领着一群文弱的书生,步履蹒跚地向彼岸走去。
周王室衰微,诸侯为了称霸相互征战,狼烟四起。出身鲁国没落贵族家庭的孔子,对国家和黎元深感忧虑,提出“仁”“礼”的思想主张,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来解百姓于水火之中。可是就像春秋战国其他的圣贤那样,诸侯需要的是霸道的思想、强硬的权势和坚锐的军队,孔子的思想主张不被采纳,在诸侯国辗转如丧家犬。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虽曾受诸侯礼遇,并在诸侯国推行主张有所成效,但政治理想最终敌不过霸道。
14年里孔子和弟子一起奔走列国,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曾卷入政治阴谋而身处旋涡,于晚年返回鲁国,不懈教育弟子众人及整理文献。最后,孔子在失意中逝世,理想空付东流,还是达不到彼岸。然而,孔子逝世之后,其言行及思想终为后世所认同并推崇,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孔子被尊谥“大成至圣先师”。
电影《孔子》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有很多,其中孔子为救要陪葬的小男孩在朝会上与人激烈争论,随鲁定公赴齐国会盟的斗智斗勇,“子见南子”“好德如好色”一话,都反映出孔子坚守内心世界,坚持政治理想,无畏困难险阻,无畏美色权贵。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孔子,要想懂孔子还是要读《春秋》,靠电影简单的镜头和浅显的对话是不足够的。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孔子圣人的形象无法抹杀。
这个寒假,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对此,我很是感触。
对于孔子,我们也已经对他的了解很少了,我想,我们这些后代,也正是需要去了解这些中华民族上曾经的历史。
影片中感触最深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冲撞。孔子从政,希望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却被现实无情地抛弃。孔子一心只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对可能的困难估计不足,最终只能黯然离去。
孔子到了晚年,认清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他最能影响社会的,是教育弟子,而不是从政。他的弟子有各种各样的才干,可以将他的思想传播到更多的地方。孔子把精力放在讲学上,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意义要远大于参政。
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抱怨身边的事不如自己所愿,不完善,不合理等等,还喜欢去描绘一个理想的情境。可是,这些都于事无补。
现实摆在这里,我们也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亲自去行动,不要总依赖于别人。不要只是替别人着急,看到自己应该做的,才最重要。这样,把握好方向,有步骤、有计划、从实际出发,理想才会越来越近。
这部影片人物刻画的生动形象,也能让人深受教育,人们能在这种场景中得到知识。孔子面对贵族与恶势力不低头,面对困难不畏缩,面对孤苦不冷漠,我想,他的精神会激励我永远向上。
所以,我们这一代新世纪的幼苗,一定要铭记这位开创教育先河的人物——孔子。
时光流转,两千年只是弹指一挥。论语,让我的心穿过时空的隧道,感受到你的智慧。通过这部电影,我更加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魅力。
爱默生对孔子有这样的评价: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司马迁也有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叹。虽不能至,却十分向往。我们从影片中不难看出,孔子的言行举止间透漏着智慧。在救漆思弓时,他凭借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驳的公山大人无话可说。在于齐国会盟之日,又凭借自己的智慧打破了齐国的阴谋。可见他过人的本领,及其在政治上的深谋远略。
孔子的一生简单而复杂。简单,是因为他只有一个简单的目标。他终其一生只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他不贪图能够荣华富贵,不追求功名利禄,淡泊明志。复杂,虽志向宏大却因鲁公的胆小,懦弱而不受重用。一句不要太看得开,像我一样装疯卖傻多好,也使孔子遭受了不少打击。玉珏送到他手中后,他明白诀别之际的到来。他不得不抛弃妻儿,独身一人前行。至此他周游列国数十载,过程颠沛流离,丧失爱徒,可见其艰辛。
离别后,下起的倾盆大雨似乎也在为孔子感到不公,途中,马车陷到了一个泥坑里,但他用尽力气想把马拉出来的时候,自己却不小心摔倒了,但这并没有是他崩溃,反而他大笑了起来,也许,在这时,他已经释然了。他的笑,是那么爽朗,震撼了我的内心。孔子是幸运的,他有一群愿随他同甘共苦的弟子。最后一碗的马肉汤,他没有独自一人喝掉,而是与周围嗷嗷待哺的弟子共享,最后,自己倒在地上。这么样一位老师,又怎会不受学生爱戴那。但在途中,冉求在卫国的战场上离开,颜回的溺水身亡都给孔子带来沉重的打击。我想,这比不受鲁国重用更为难过吧。
玉环到来之际,意味着孔子即将返还鲁国。但他早已对战乱的时代绝望,他不在热衷于政务,只想投身于教育,教授更多的学子,让教育发扬光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流传下来的至理名言,是孔子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这部电影,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终其一生,孔子虽没实现他的政治诉求,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学财富。他注重的礼,穿越千年,穿到了我们的眼中,穿进了我们的心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
电影业发展至今,数不尽的风云人物被搬上了银幕,在那黑白的方寸之间重领风骚,却少有人问津儒家始祖孔圣人。一则是孔子已不是单纯的一个名字或是一个人物,而是代表了一种精神与思想;再则该角色实在是难以驾驭,我们可以天马行空的去想象神怪仙魔,可以凭着照片与文字去模仿伟人的风范,可对于这位孕育出了现今华夏数千年文化于思想的孔圣人这一角色,令多少影视人望而却步。
不得不承认周润发的精湛演技,不愧是在演艺界的顶尖大师,他将孔子对世间生灵的珍惜,对家人的慈爱,对知识的求索,均展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孔子的强大智慧生出了对人世苍生的悲悯之心令人刻骨铭心,那眼神中所透出的忧伤与智慧之光,让人过目难忘。
遗憾的是,《孔子》也存在着些许瑕疵。比如在前期宣传时力捧的南子与孔子的感情戏份反倒是枯燥乏味,饰演孔子的发哥与饰演南子的周迅只有一场对手戏,且台词只有寥寥几句。南子乃孔子红颜知己一说根本就站不住脚,整个剧情发展下来,南子一角完全成了“鸡肋角色”可有可无。还有片中出现了像是连环弩这样的大汉朝以后才有的“高科技”武器却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多少让人有点接受不了,好看是好看了,可还是注意点尊重历史吧。不过该片的可圈可点之处也颇多,时不时的插进一些典故如“朽木不可雕也”、“苛政猛于虎”,颇有教化人心的意思。
《孔子》从总体上来看还是不错的,也得到了孔圣人后人的认可。当然,跟历史较真的观众也大有人在,指出了片中各人的称谓不合情理等细枝末节的问题。我奉劝各位,切莫计较这些,就当这又是一场豪华的商业巨片又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