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整理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读后感(优秀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我避免了解任何背景资料,用完整且空白的心态读完这本书。每一次不由自主地收紧内心,每一次毫无意识地攥紧十指,是在读到塔拉一次次地遭受暴力和胁迫,一次次地被重新拽回到巴克峰,一次次地形成内心极大的落差以及无数次的被否认。
塔拉在开始接受教育后的很多年里获得的那些光环和知识依然无法覆盖和治愈原生家庭的痛,所以,令我们受到震撼的不是那些熠熠生辉的光亮,也不是原生家庭的荒诞与戏剧。是一次又一次的争取、无法理解、失败,见证了她不凡的勇气,不懈的坚持。这些词,在她身上有了光环。
“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荒诞不代表冷漠和无情,这也是塔拉一直相信并且坚持的—爱,“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这份爱在很长时间里被所谓的“信仰”打败了,最终它还是出现了,但是要在战胜自己之后。
主题是“教育”,教育给了塔拉生命无限的可能性。但这不是我们被要求去学些什么,也不是被要求去明白的理论和定义,是“一千个哈姆雷特”般的理解,是感知和思考的无限循环。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这本书大概讲得是作者他们一家人住在爱达荷州偏远山谷中的一个农场,父亲是一个冷酷固执的极端教徒,母亲是勤劳懦弱永远不会反抗的女人,童年是破铜烂铁的垃圾场,整个家庭充斥着宗教,原始自然信仰,从小就被父亲灌输不能去学校,不能去医院,不能穿着暴露,不能化妆等等,这些条例作为家里的一员必须严格遵守,同时父亲不希望她们有自己的思想,不然就是对信仰,对上帝,对家庭的背叛。作者16岁考进杨百翰大学,后面获得去往剑桥交流的机会,回到杨百翰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继续去往剑桥求学,并去哈佛访学,最后获得剑桥博士学位,这一路走来真的是非常艰辛,作者自我怀疑过,自我否定过,一度精神崩溃过,就在作者决定放弃挣扎,自我沉沦的时候,他的哥哥泰勒抓住了她的手,拉她上岸。
说实话看完这本书到现在我仍不可理解,像这样的家庭,作者为什么还如此恋恋不舍,对哥哥肖恩的残暴一次又一次的怯弱原谅。看书本的封面,一个女孩站在一座山峰上,前面是山谷,女孩看着远处,她看向的地方应该是她成长的地方,她的家。至今作者每年还会回巴峰山,但只通过泰勒、查尔斯他们讲述山谷中发生的事情。可能作者心里清楚永远都回不去了,与家人的裂痕已经扩大到无法修补,她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十六岁的自己,是一个全新自我,这个自我作者称之为教育。每次看到书中作者因为这样的亲情这样的家而做出自我怀疑和让步,我真的好想冲进书本里去摇醒她。但每当我这样想我都告诉自己你根本没办法切身体会和换位思考,因为我与作者的童年相差太远了。
书中有几段内容,我感觉父亲是爱女儿的,只是她的爱,是女儿接受不了的,这种爱伴随的是失去自己对思维的掌控权,失去对世界的正确认知。在作者计划去往英国求学,父亲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在美国,无论你是在哪角落,我们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仑汽油,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但是你去了大洋彼岸。
有句话说“幸福的人都是一样的,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而我们所遭受的不幸,大多都可归结为两类,一类是来自于家庭内部的不幸,另一类是来自于社会或自然灾难的不幸。美国作家塔拉在她的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讲述了她来自于家庭的不幸遭遇和她通过努力接受教育重塑自我的经历。遭遇不幸时,每个人的内心都会产生恐惧、彷徨、怯懦和自卑等消极情绪,如何让自己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怯懦,塔拉博士通过她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通过接受教育、读书和思考,一个人完全可以重塑自我,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当然,你需要足够努力。
出生在大山里的美国女孩塔拉,在专制的父亲的影响下,17岁以前完全没有上过学。年幼的她就开始在父亲的垃圾废料厂工作,童年时期的塔拉感受着家庭生活的贫困和信息的闭塞。出生于1986年的塔拉,童年时期没有电视和收音机,有的只是父母为了生计劳苦奔波和自己帮父母干活儿的记忆。这跟同时期的中国农村孩子的遭遇很相似,甚至还不如中国农村,那个时期我们农村的很多家庭都是拥有收音机的,虽然大多也没有电视。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完全没有想到在美国这样的国家,也有这样贫穷闭塞的家庭。
作为7个孩子里面最小的一个,塔拉拥有爱护她的三哥,也有欺负他的二哥。然而最爱他的三哥却早早的离开了家,常常欺负他的二哥却一言不合就对他施以暴力,一直在给她的身体和心灵带来伤害。父亲反对他上学,一直到她拿到盖茨剑桥奖学金,去剑桥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父亲都是反对他接受教育的。偏执的父亲一直都企图控制她,年幼时的塔拉也一直都屈服于父亲,直到三哥泰勒鼓励她走出去上学。有了上学的念头做出要去上学的决定之后,塔拉便通过学习重启了自己的人生。虽然这个过程也是异常艰苦的,但塔拉从未放弃。就像一只小鸟,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山峰,便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飞到了那里。
又是一个关于拥有不幸原生家庭的女孩的故事,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国内流行的电视剧《都挺好》。然而与明玉最终与原生家庭和解的大团圆结局不同,塔拉最后完全与原生家庭脱离,走出了自己的路,飞往了自己的山。和解也好,脱离也罢,都是走出原生家庭阴影的一种途径。文化背景不同,走出来的方法不同,但是追求自我成长的本质相同。原生家庭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固然很重要,但只要我们不放弃自己的追求,遵循我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走出限制自己的那个环境,接受外面大千世界的信息,读书学习,接受教育,相信自己,一定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你应当像鸟儿一样,奋力飞往自己的山。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相比《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样隐喻生动的中文译名,我更偏向直观深刻的原书名《Educated》。作者塔拉,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是父亲荒谬宗教观忠诚的信徒。“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教育,让塔拉开始怀疑父亲编造的历史。无论是鲁比山对峙事件还是肖恩恶劣的行为,教育带给塔拉不同的视角,她开始审视历史的真相,最后她写道,“历史是由谁书写的呢?我想,是我。”
我突然想到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话,“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现代社会隔绝的巴克峰,滋养了塔拉的童年,是她生命的底色。父辈思想的桎梏,使其成为父权下的附属品,这时属于大山的塔拉尚不是“自由人”。作为研究生,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又该如何追求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大胆存疑,小心求证。我们不仅应有推翻前人理论的勇气,更应有坚持自我见解的信心。施一公院士在一次演讲中说,“我希望大家能够问为什么,不要简单地接受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你需要挑战过去,要有批判性思维。”学术研究,不是数百甚至上万文献的简单堆积,不是深谙套路后的高产出,是不断思考不断尝试的创造性活动。做科研上的“自由人”,让教育成为固化思想的溶剂,听得多、想得多,仍保有独立见解。
教育,冲破巴克峰的禁锢,帮助塔拉在自我怀疑和背叛家族的罪恶感中自我救赎,最终逃离了大山。“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而研究生生涯,是我们的无限可能。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提到宗教与战争,让我不假思索的想到读过的另外三本书。它们分别是:阿富汗第一位女议长法齐娅。库菲写的《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卡勒德。胡塞尼继《追风筝的人》之后的又一部颇具影响力的作品《灿烂千阳》,还有克利斯朵夫。雪莉邓恩在《天空的另一半》这本书中所提及的在亚非拉国家的性别歧视、性暴力、厌女价值观、家庭暴力、处女情节等现象,也看到那里的女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以及如何一点小小的帮助就能改变她们的命运。
这本书的作者塔拉·韦斯特弗 Tara Westover是一位美国历史学家、作家。1986年生于爱达荷州的山区。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xx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xx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xx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xx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xx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xx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一部新人处女作,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至今已累计80周,仍高居Top1,全美销量破百万册,比尔·盖茨年度荐书 第一名 美国亚马逊年度编辑选书 第一名《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畅销书排行 第一名 Goodreads读者票选超越米歇尔《成为》。当我读完后,让我脑海中立马想到一部电影《风雨哈佛路》里那个生长在美国贫民窟的女孩丽兹。当我看到作者动辄就去图书馆借阅半打图书,熬夜啃书,我想这看起来轻松,实则需要天赋,更离不开吃苦和勤奋的意志力。这是一个穷苦人家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可以在任何艰难的环境里迎难而上。一个没有教育背景的人读取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除了一路有贵人相助外,更多是自己的能力使然,很励志的一本书,读完很受用。
这本书放在黑色帆布包里近一个月,会在上班前下班后看,终于在昨晚两倍杯加浓美式的作用下结束了。
作者塔拉从17岁前从未上过学,生活在废料场,到杨百翰大学文学学士,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学博士,既现实又梦幻。
我生活在90年代的中国农村,我相信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中国,以及世界的各个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如作者塔拉年少经历的人太多太多,但是能有她今天成就的人却少之又少。遗憾的是,本以为能从书中收获一些摆脱平凡的思维方式又或者是自学成才的方法,我还是太过于功力,做一件事情的目的还是要得到收获些什么。
塔拉在整本书中对于她个人在求学路上的所有努力和付出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及,更多是在记录和表达新旧观念和认知的碰撞冲击以及亲情情感上的失与得。意外的是,我未曾有过塔拉的年少经历但是却能感受的她字里行间流露的迷茫,恐惧,纠结,自卑和坚强。
塔拉的父亲是一家之主,父亲的信仰便是母亲的信仰,而父母的信仰便是整个家庭的信仰。一切都理所当然,而塔拉对于父亲近乎疯狂的偏执从最初的相信,顺从到恐惧到后来的逃避和反抗改变的心路历程也伴随着她的求学之路。
爱达荷州到杨百翰,杨百翰到剑桥,爱达荷州到剑桥,塔拉与爱达荷州的物理距离便是塔拉与父亲及家人心的距离。
塔拉在飞往她的山却与自己曾经熟悉的地方和家人渐行渐远。可能这是很多人已经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着的,生活中不断地面临选择,选择意味着舍弃,不管我们给出什么理由放弃些什么,选择拿起什么,最终都是忠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也许之后我们会重拾起曾经放弃的东西,没关系,这也是忠于我们内心的选择。
很久没有碰到这样一本让人想熬夜的小说了。读完这本书的我有种想流泪的冲动。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在无数情绪积累的量变后产生质变。就像一个心里突然嘎吱一声,可能当时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但改变已经发生。
塔拉的原生家庭很糟糕,偏执的父亲,懦弱的母亲和哥哥姐姐,有暴力倾向的哥哥。在塔拉成长的过程中,周围人在她身上投射的消极的影响一点一点的积累。如果选择懦弱顺从,一切都会平安无事,逆来顺受,放弃自己,完完全全成为父亲的女儿,这会很轻松。因为这和塔拉从小耳濡目染被根植在心里的价值观是匹配的。但塔拉选择了后者,不知道是对音乐的憧憬还是哥哥的拳头,让她选择了抗争。背叛家庭,等于否认了过去的自己。塔拉无法直接谈论自己的成长环境,把这些经历都当做羞耻。幼年被迫承载的恐惧,压抑现在占了上风。塔拉无法做到和父母和解,更无法做到和自己和解。接受教育离开家乡只是为了和父母对抗,而不是为了自己。所以当父母宣布放弃塔拉的时候,她失去了动力。
人总是怀揣着各种希望,对未来的某种期待让我们赋予当下意义。塔拉想和父母真正和解,她想让废钢场和剑桥和平共处,无论是她努力学习还是对肖恩屈服都是希望可以重新拥有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当在无数次努力都失败后,塔拉放弃了。失去希望,丧失动力,让电视剧填满她的脑子。心理治疗让她渐渐明白,除了这个目标以外人生还可以有其他期待。得到父母认可不是必须要做的事。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因为基因还是后天环境熏陶,都可以从一个人身上看到她的家庭背景。塔拉抹掉这个痕迹,用了十几年。从最开始进城打工,到最后离家,这个倔强的女孩做了太多同龄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对父亲的反抗也逐渐明显,送肖恩去医院而不是在家治疗,回家偷报税单,去英国读书,拒绝为父亲工作,到最后,终于对父亲说了不。拒绝了父亲的净化仪式。
作者的情节设置很巧妙,节奏紧凑,连接顺畅。塔拉和家人的矛盾在一点点的积累,她的勇气在一次次抗争中被磨练。但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穷人逆袭成学霸的故事。学业上的成就并没有缓解塔拉内心的痛苦。和家人关系的裂痕在扩大,终于有一天塔拉坠入黑暗。成为博士,去了哈佛的确是了不起的成就,但当塔拉最后终于心平气和的接受了自己的过去,接受了和父母是两类人的时候,我最为她感到高兴。
不知道educated为什么会被翻译成这个名字。我理解这个中文书名有两个意思,第一是物理上塔拉彻底的离开家,第二是精神上,塔拉克服了心理障碍和自己和解。人为了希望而活,有希望就会有失望。他们像双生子一样相伴相随,无法拆开。有期待是好事,但是和失望和平共处更重要,必经对大多数人来说,失望是大多数。
樊昌仪
过去只是一个幽灵,虚无飘渺,没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题记
沉睡沉淀积了千百年光阴的火山,或许会在某一刻喷发;风雨中受寒的梧桐,也不知哪片花瓣即将坠下;挽刀能否留住落樱,又或是以秒速五厘米落下。
因不被确定,所以才显得有意义。
凡是人的目光所至,处处充满不确定性。所以当我们抬眼去望自己的人生,人生也就充满了意义。
所以我想,塔拉的人生是充满意义的。她从一个父亲偏执母系懦弱兄长暴力的扭曲家庭中能够走出来,坚持思想奋力挣扎地站起来,不被同化。从扭曲的价值观废墟上重建自己的人生,逃出大山,逃出旧世界的思想。
被困住,被束缚,失去灵魂甚至开始给自己洗脑。人们只能看见表面的熠熠生辉,可真正的腐烂只有自己知道。
这是她的父亲,也是束缚她的恶魔。即使她儿乎贾被哥哥肖恩杀死,她的家人也始终认为是她的错,她是个所谓“背叛上帝、被魔鬼控制”的人。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仍抱有期待。
这段有爱与恨的情感会比单纯的爱意或恨意更推消除。它会缠绵一个人一生,让他直处于离开的痛苦和忍耐中。
没有任何人能用任何一种方式去囚禁另一个人的灵魂。心灵的加锁一旦上锁,取下就如刮骨疗伤。
塔拉还是挣托脱出来了。而这种“挣脱"被她称之为“教育”。是不再被心灵的枷锁禁锢;是不再被指控为恶魔;是逃出大山,在不确定的未来破云开日。
陈家琪
江南初夏的清晨,没有烈日灼阳的闷燥,却是怡人的清凉。微风习习,柳枝轻摆,在奶奶家的小院里,照例:一桌、一椅、一书。我打开塔拉。韦斯特弗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伴着树叶轻舞,慢慢地阅读,渐入佳境。
朝阳在葡萄藤叶间透出些许光点,斑驳了一地。奶奶给我拿来水果和点心,望着她忙碌又轻快的背影,我感到非常温暖,不禁为塔拉的不幸童年叹息---塔拉成长于全家信奉摩门教的环境,她的父亲经营着一个汽车废料厂,是一个有极度控制欲(躁狂症)的家长,同时也是虔诚而偏执的教徒。他不相信现代科学,反政府,反学校教育,生病不去医院,汽车不上保险,四个小孩都没有出生证明。他相信世界末日将要来临,修建地下室,并在其中储存大量食物与枪支弹药。塔拉就在这样疯狂的环境下生活了17年,她“无知、无畏”,无条件地相信父亲构建的乌托邦。而这也为后来塔拉的情绪崩溃埋下了隐患,以至于她在接触到外部世界后长时间的自我怀疑、自暴自弃,对友情、对爱情的不信任。塔拉严重的心理问题,无疑与这样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有极大关系。更糟糕的是,她的哥哥肖恩继承了父亲残暴、癫狂的性格,也拥有强烈的控制欲,常常虐待塔拉。面对这样的困境,塔拉该怎么办?
终于,一束光射进了黑暗。在塔拉八岁时,她蒙在眼前的迷雾被哥哥泰勒房中唱片里传出的旋律击散。她在担任唱诗班的领唱的日子里,获得了初次看清现实的能力。泰勒是她少年时代的引路人,指领她寻求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事物,考取杨百翰大学的学位,离开巴克峰开始新生活。塔拉小心翼翼、时有迟疑地抓住一团萤火虫般的光芒,她融入校园、融入外面的世界,顺利完成学业。导师斯坦伯格也十分欣赏塔拉的才学,坚持让塔拉继续深造,并帮助塔拉获得盖茨奖学金,得到在剑桥深造的机会。就这样,她接触到了父辈明令禁止的东西——学校教育。她震惊,怯懦,崩溃,渐渐对原生家庭产生怀疑,将她束缚的厚厚外壳慢慢瓦解并开始醒悟。这是教育带来的改变,是教育一步步塑造出全新的塔拉。
可见,教育给身处黑暗的人们一丝光亮:它为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赋予我们生命的无限可能。
塔拉用另外的十多年完成了对自己生命前十七年的救赎。而这动力的来源,便是教育。教育让她走出大山,发现了更大的世界;也是教育让她推翻了以前那种根深蒂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点亮了塔拉的生活。
看完塔拉的故事,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教育的意义。纵观当今社会,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缺失所引发的系列恶果,尤其在大山深处和穷困地区,孩子们因从小没有受过知识的洗礼而变得满目呆滞,愚昧落后。如今,我国对教育问题非常重视。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脱贫路上,唯有教育先行才能彻底走出贫困的泥沼,通过种种努力,让孩子们拥有闪光的明天,才能打开通往未来的希望之门。
那么,谁能给孩子带来光明呢?塔拉人生中有很多“领跑者”,为她点亮一把火炬,使她有勇气寻找更好的道路。我们生活中,也不乏有这样的人。在中国云南的贫困山区,有一位名叫张桂梅的教师成为了1800多名大山女孩的“生命领跑者”,帮助她们圆梦高等学府。张桂梅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她坚持用红色文化引领教育,用爱心培养高中生和华坪儿童之家的孤儿们,让他们铭记党恩,回报社会。张桂梅虽年逾花甲,身患多疾,但仍日夜操劳,为学生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而不懈努力。她如同暗夜烛光,燃烧自己,照亮孩子们的追梦旅程。
“若从未睁开双眼,我以为世界本是黑色;若从未感受阳光,我以为我喜欢的是黑暗。”不论是哪次偶然,让我们遇见光;不论是哪个人,让我们开启新世界之门,请攥紧光芒,跟随引路人向前,奔向属于自己梦想的彼岸!
殷若芸
这是一部新人处女作,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比尔?盖茨曾评价:“《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每个人都会喜欢。它甚至比你听说的还要好。”
文中讲述了一个叫做塔拉的女孩的故事。一家人在塔拉父亲的偏执的思想下恐惧不安。塔拉为自己受到的对待感到愤怒,她站出来与父亲对峙。她决心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塔拉试着走出大山,从非理性的恐惧与信仰中解放出来,直到这时,她才发现了外面世界的美好。多年后,塔拉与父母不再见面,这种分离,却给塔拉带来了平静。本书的最后,塔拉原谅了父亲,用知识和理性创造出自己的世界。
“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每个人面前都有一座大山,有人一生在山脚仰望,有人在半山腰徘徊,有人登上山顶上后止步不前,有人在山的那边,遇见了新的山。
生命是自己的,只有自己说了才算。塔拉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拽了自己一把,终于走出心中的山,来到山那边——心中向往的地方。
“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两句都是塔拉对她的家庭的态度。面对摩门宗教的束缚和父亲分裂的精神,在这种双重压迫下,塔拉坚持自己的思想和信念,获得剑桥和哈佛的双学位,使自己和自己的思想走出大山。
就如同未睁开眼睛,我本以为这个世界是黑色。
如果没有见过阳光,我本以为我喜欢的是黑暗。
塔拉就像一只鸟,飞往她的山。
最后引用塔拉的一句话:“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
“而我称之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