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空白与心理思维的碰撞 ——读《从创作空白处与文本对话》有感

编者按:作者在阅读韩雪屏的《从创作空白处与文本对话》后,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了解,写出了自己的读书随感,引人思考。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篇创作空白与心理思维的碰撞 ——读《从创作空白处与文本对话》有感。

几天当中,每天都抽一点空隙时间,读一读这篇文章,理一理其中的细碎体悟。虽然没有能力将韩雪屏的《从创作空白处与文本对话》完全读通,但还是禁不住想去寻找到按语中提到的,分6期全文刊登的全部文刊。

因为此篇,确实丰盈了我对于阅读教学的认知。

文中谈到:“一篇文学作品,从阅读的教学的角度看,它又具有两种属性:一是创作文本,一是教学文本。创作文本的阅读需要从两个切口入手:一是文本的创作空白,一是读着生成意义的中介——对话策略。”

然后重点阐述创作空白。这一部分内容非常精彩。类型分为:预设、角色、省略、隐蔽、中断、冗余、隐喻、陌生化等。其中特别刺激关注的是“冗余”,举例《祝福》,“这几句话,却更让我们读出了我在面对祥林嫂的关于灵魂有无的质询之后,心理的不平静。为此,我企图转换思路,力求平静,压抑不安;但终于不可得,心绪极度焦躁和郁闷。”让我觉得原来文学和心理分析离得这么近,想到了余华,想到了大学时我考心理咨询师的初衷,想到了人物的心理描写也是有料可谈的。

人物的心理,首当其冲的是内心独白。用内心的表白能够解释出他的内心世界,并且揭示他的思想、性格、感情等。

第二种是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描写心理。比如《项链》:“她一个人坐在窗前,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作者就站在了观察者的角度,这样的角度会使得自我的情感倾向表达的更加鲜明。

第三种暂且叫做“白日梦”的写法吧,最为直观的是《阿Q正传》中的阿Q,他在土地庙中做白日梦,梦到革命党对他喊“阿Q同去同去”,觉得闹革命就可以“想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这一段的白日梦般心理描写,实在让人太心疼阿Q的可悲。

第四种,作文教学中比较普遍:神态的暗示。我们常常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细心观察人物神态,用表情、神态、心理的相连接性来反映任务内心活动。祥林嫂仍是鲜明显现:脸色变作灰黑,眼睛凹陷下去。分明展示出她内心的打击和崩溃。

还有一种,是大学心理课上学习感官感觉时留下的。

心理学中将人的感觉分成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几类。其实只要我们抓住其中任何一种感觉描写出来都可以体现任务的内心。比如高尔基的《母亲》,母亲看到肮脏的三等火车候车室的时候,听到的玻璃震动是那么刺耳,闻到的烟叶和鱼的臭味是那么刺鼻。这里用了视觉、听觉和嗅觉表现除了母亲的无限紧张。

作者:陈萨

公众号:细语漫步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