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薄》读后感1000字(精彩4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浅薄》读后感1000字(精彩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浅薄》读后感1000字 篇1

现在的事实是,每天会看很多内容,各种信息,各种公众号推送,我们可以很确定的一点是,我们被互联网的信息包围了,并且快速地被信息推着往前走。

想要吸收的话,势必要花时间和精力,信息一条一条地进来,于是,我们的注意力就这样被撕碎了。大脑在这样的过程中,似乎会逐渐习惯这种被“打扰”的方式,甚至不会觉得是打扰,反而会感觉有点热闹,信息自动向我们跑来,好多免费的资料。于是在打开一个又一个信息的同时,时间便这样被一点一点分解了。

猜想古人应该不会有这样的烦恼,至少和现在比起来,没有那么多分散注意力的方式。互联网好像真的有让人无法置身轻易抽身的感觉,总有些东西会把我们吸住,然后似乎在上网的这段时间注意力是集中的,尽管这个过程中又是被各种信息牵制住。网页,是被浏览的,可见原本互联网就只是信息搜索摘录,本就不是一个容易让人深入的介质。“现象式思维”,看到的更多的是现象,而非本质。

不同信息、介质之间互相切换,让集中注意力花费的时间更多了。也许大脑在这个过程中,倾向习惯切换,而非就一点深入下去。速度的加快把一切都拉着往前走,来不及好好停下来消化某一点的内容,也许我们可以讲出一些名词,知道一些,但是真要深入的话,恐怕就词穷了。

往深处思考,需要时间,大脑需要时间去沉淀。这样看来,方便也许有时候并不方便,古人没有上网,查资料并不方便,于是可能就会花时间去看书,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现在查资料确实方便,这一点绝对是本应如此,搜集资料的过程就是快速提取的过程,我们只需凭着关键词找到就行了。照理说,这样本也无妨,找到资料再深入就好了。但往往我们若是把时间都花在搜集上,而没有好好停下来看这些资料,也许就是之前有说过的,纯粹为了保存而保存,只是填补了硬盘里的空间,却天不了大脑里的空洞。

也许这就是种“浅薄”,我们只是把时间花在了表面,而且还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连贯性,大脑无法产生迭代的效果。而我们也不知被什么力量牵引, 竟然在这样做的时候不自知。这也好像在微博微信上转发,转发的一定是我们觉得有用认可的,或许也是想之后有时间的时候看,但往往转发了之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似乎就终止了,因为很少会主动想要去看了。好像只是为了发而发,因为转发实在太容易太方便了,点击一下的事情。转发的过程中总是会花时间去浏览的,往往想要深入的时候在转发过后,也许也就停止了。那这样就等于刚刚转发前浏览的那段时间也没有被好好用起来,不过退一步讲,看了总比没看好,至少有了概念。

好在认识到“浅薄”的存在,至少这点,是不浅薄的吧。

《浅薄》读后感1900字 篇2

对于活在当下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变速度是从前的人类不可企及的,这一切,取决于电脑与“互联网”携手领我们进入的这个时代——信息时代。

对于上述的两位“人类大恩人”,背地里说他们的坏话显然是不够地道的,然而,本书的作者就“扮演”了这么一回“忘恩负义”的人。

其实,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都具有两面性,这是普遍规律。在电脑与互联网的问题上,我们大多数人都看到、享受到了好的一面,而作者则提出了由此产生负面影响的一面,他的观点并不是要我们砸了电脑、切断互联网(他承认他对它们都有依赖),而是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警示,让广大当代人有一定自制与戒备之心,就像我们从前读书时间大大超过前人,因此,为了弥补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发明”并要求我们要做眼保健操与课间操,同理可证。

作者基本观点其实很简单,犹如书名——“浅薄”,他认为互联网的产生并让大多数人们乐于其中,却丧失了从前读书所拥有的深度阅读、深度思考的脑力活动,由此可能导致大多数人知识碎片化、注意力分散、思维浅薄而跳跃,其实,沉迷于今天电脑、软件、智能设备、互联网的我们,心知肚明,这是有几分道理的。

作为一名日常与互联网和书籍形影不离的人,在这方面,我或许有一定的发言权。形象通俗表达就是:“互联网”是“肉”、书籍是“蔬菜水果”,对于人类营养来说,两者应是互为补充、协调同存的关系,但大多数人却往往喜欢吃肉,却不爱吃蔬菜水果,所以困扰今天大多数人的是肥胖及其引发的相关病症,却鲜有只喜欢吃蔬菜而不爱吃肉引发营养不良的情况(当今时代)。

同理,我们今天大多数人依恋互联网却对阅读“力不从心”,那是因为,互联网更存在于我们的“舒适区”,我们蜻蜓点水的上网、打打游戏、刷刷朋友圈,感觉很舒适安逸、随意自如,而让我们排出干扰、腾出整块时间、集中注意力的阅读,显然令人感到本能排斥与抵触——即便个人也觉得应该多读书少上网。作者担忧的问题就在于此,他担心大多数人就像喜欢吃肉一样迷恋互联网、造成思维的“病症”,而却将书籍像蔬菜那样置之于踏出不顾、造成思维的“营养不良”。

简而言之,电子书或许可以取代纸质书、电子搜索或许可以取代去图书馆查阅,但阅读独有的贯注精力、深入探索、沉静思考的意境,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用碎片化时间在互联网上看些消息所不能企及的,这可不是计算器取代算盘、自动挡取代手动挡、手机取代BB机那么简单的事情,因为他们的职能并不能相互覆盖,这一点,我想具备一些知识与理性的人基本是认同的,当然,认同是认同,是否能够“少吃肉多吃蔬菜”又是另外一码子事儿了。

另外,作者提出另一个观点就是,知识的存放问题。我们今天由于电子搜索的便利性,很多知识信手拈来,感觉带着一个手机,就带着了世界各大图书馆到处走,而作者认为,知识存在你可以随时拿到的他处,还是存在你自己的思想与记忆当中,那是两码子事儿,对此,要分开来说;

1、我们看到很多大学问家,饱读经典、读书万卷、记忆超群,却有着巨大的书房与书架,摆放着比板砖还厚的工具书,也就是说,他们的知识存在与两处,一处是自己的脑子中,用于提升认知、熏陶智慧、融会贯通的,而另一处存于书架上,用于查阅、引用、实证、复习的。学海无涯、人生苦短,谁不愿意在后脑勺开个USB插孔,将知识数据海纳百川于自己大脑?他日可否做到尚不知晓,今日肯定望尘莫及,因此,将知识堆放两处,是无赖也是合理的;

2、今天我们爱说:“有问题,找百度”,这种便利与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对于我个人来说,突然遇到一个感兴趣的话题、人物、事件,如果没有手机搜索功能,想必也就不知就不知、一过了之了,而现在可以信手拈来将这个小知识通过极低的成本归于自己的“知识库”,这种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是互联网这个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工具给予我们的,它为我们“无知”开启了一扇“便携通道”,通往水落石出,这是从前不可想象的。

3、然而,我们今天获取“书架上的知识”越来越便利,是否就可以少放些“知识”在大脑、多放些在“书架”上呢?很遗憾,不行,这就像我问你,你去餐馆愿意吃一盘子炒好的菜,还是将所有的炊具、原材料、佐料让你自由发挥?我们这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最明白这个道理,你说说,平时不学,数学考试让你翻书能行吗?英语考试让你翻书能行吗?甚至语文考试让你翻书能行吗?一言以蔽之,在脑子里面的知识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领悟事物的内在联系与达成目标的方式方法,这是“书架上”的知识所不能取代的,而我们今天阅读也好、学习也罢,就是不断的将“书架上的知识慢慢倒入脑子中,放在我们大脑这个世界上最为精妙的仪器中,产生精妙的化学反应!”,创新来源于此、智慧来源于此、认知来源于此!

最后,引用《罗辑思维》罗胖子说的:“不是互联网让我们越来越浅薄,而是大多数人在面对互联网这个新工具时,让自己堕落得越来越浅薄。”

《浅薄》读后感2500字 篇3

读完《浅薄》,并没有意料中的欣喜和激动。原因之一是以前已经零零碎碎地接触过关于注意力碎片化的信息,并且很讽刺的是这些信息都是从互联网上读到的;原因之二是,总感觉这本书写得有些“不够特殊”。这本书以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为主纲,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的是“媒介”以及媒介对人类社会和对人的思维模式的几乎是决定性的影响,后半部分讲的是“信息”以及不同的信息接收方式是如何影响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模式的。在最后的部分尼古拉斯卡尔提出了“记忆外包,文明灭亡”的观点,虽然从中可以读出作者对淹没在爆炸式的信息中的人类社会的担忧,但我个人感觉这种说法有些投鼠忌器的意味。

之所以感觉《浅薄》写得不够特殊,是因为作者关于媒介的观点几乎全部是引用的他人的,而关于信息接收方式对人脑的影响也是如此,况且我个人对生物学意义上的大脑结构实在提不起兴趣。作者在一定意义上只是一个搬运工,将两个学科已有的知识“拼凑”在一起,不能让人产生读到新鲜观点时的兴奋感。当然,也或许是因为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只是警示现代人不要迷失在信息的浪潮中,而非提出一个新颖的,有争议的观点。个人感觉这本书的意义是:用现有的知识论证了一味依赖互联网会对现在的人类文明和人类自身造成很大的影响。

书中提到的许多观点我都认同。比如谷歌所遵循的智力伦理是泰勒主义,并且有着强烈的机器崇拜心理;比如书中提及的人类发展的机械化,人塑造了工具,同时工具也在塑造人,使人类越来越依赖工具,因而麻木了自身的某些功能;比如个人人格的建立与阅读习惯有很大关系;同时,我也有一些疑问没有找到答案。这些疑问是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产生的,但是它并没有告诉我答案。比如为什么当我们浏览网页时,往往会觉得自己聪明了起来?为什么上网成癖比读书成癖要容易得多得多?为什么我们的大脑越来越喜欢网络喂食的方式,并且喂得越多却越感觉饥饿?或许是因为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满足了我们的求知欲,或许是网络信息太过肤浅,或许是其他的原因,但这只是我的猜测,很多问题在书中也有所提及,但是我没有在书中找到答案。

书中最能引起我的共鸣的一个观点是:印刷品时代,书籍质量好坏的评判标准是时间;网络时代,这种评判的权利交到了大众和媒体手上。而稍微了解点历史常识,读过类似《乌合之众》一类的大众心理研究的书的人估计都不会对大众抱有太大的好感。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文化的深厚程度和它被传播难度是成反比的。文化越深厚,越不容易学习,越不易传播;文化越浅显,则越容易传播,也就是所谓的“大众文化”,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一件好玩的事情。“三个代表”中写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传播方向,同时,和谐社会要求党建设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这一前一后,一唱一和,一深一浅,恰恰说明了我们党代表的是浅显的,粗俗的文化——到中国广袤的农村随便走走看看,谁都能体会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是什么。

吐槽完毕,言归正传。当一种精神变得普遍时,这种精神也就变得肤浅了。比如当起初饱含理想主义的“犬儒哲学”发展成为门徒众多的时候,便变成了“无赖哲学”。在这期间,精神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大众因为理解不了,对精神进行了扭曲。这是一种很糟糕的情况。如果将一种精神或者一种文化的价值评判权交到了大众手里,那将会是一种更加糟糕的状况。而网络时代,这样的事情正在发生。

受大众喜欢的作品,以韩寒的作品为例。我没有读过他的书,但是他的博客我常看。他的文字风趣,犀利,在D所能容忍的范围以内言人所不能言,读着会感觉很痛快。但是,当痛快过后,回过头来看他的文章,你会感觉他写的其实很肤浅,没有什么深度。他所倡导的,或者至少他给人的印象是在倡导宽泛意义上的民主自由,独立人格。但是更深层次的,运用理性进行的辩证,他没有。这便是他的肤浅之处。我感觉他所倡导的和“LS”中学生失去理性时所呼吁的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因为他缺乏理性和辩证。而正因为此他才会被大众所喜爱,因为大众喜欢的只是读起来痛快的东西,大众没有耐心听复杂而深刻的辩证。当然,或许我错了,韩寒一类也许是故意选用了大众所能接受的形式,只是为了以文字的力量最为广泛地告诉大众不要失去希望,做着诸如“启发民智”之类的艰苦卓绝的工作。

书中最骇人听闻的结论是“记忆外包,文明灭亡”。读完书后我的第一感觉是作者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仔细想想,哦,原来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作者整本书的悲观和担忧都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上面:网络对信息的分类是不科学的。因为谷歌公司奉行的泰勒主义,人们的头脑越来越机械化;因为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人们只能通过粗略阅读以期不被时代抛下;因为网络各种功能强大,各种通讯软件,人们的注意力变得分散,从而引发深度阅读危机,作者又通过一系列对脑部的叙述(反正我没看太明白)说明了这会影响人的人格和人类文明。在这样的种种叙述下,唯一正确的做法是重新找回失去的深度阅读习惯,在深度阅读和信息超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可是,作者为什么不考虑另外一种可能性——即使是海量的信息也可以被科学规范地分类,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打开网页,看到无时不刻不从你眼前经过的海量信息,谁都知道这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任何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所考虑的都应该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科学合理利用这些信息,而非在信息的洪流面前吓得退缩,只肯墨守成规,不敢设想一个无法思意的未来。媒介形式的任何一次变革都会带来一段时间内的不适,在印刷术初期,人们肯定也会对书籍这种媒介感到恐慌,可是,慢慢地,我们在深度阅读中形成了线性思维模式。现在,我们正身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媒介革命,按照历史经验来说我们这一段时期内的不适是正常的,如果历史有指导意义的话。作者提出的线性思维模式已经遭受到网络的打击,却没有进一步,更加积极地提出线性思维模式只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思维模式,它遭受打击或许是另外一种更加科学先进的思维模式形成的开端。当然,思维模式转变过程是漫长而困惑的,身处其中的人感到恐慌也是人之常情。在思维模式转变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偏差,身处其中的人提出科学合理的担忧和困惑也是必要的。作者面临这种挑战时提出了必要的担忧和困惑,但是他却没有能够看得更远些,没能够为未来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所以,我读完这本书后没有感觉到欣喜和激动。

《浅薄》读后感3300字 篇4

先来说说书名。通常看到“浅薄”这个词,如果脑子里飘过的是另一个词:“轻佻”,但此“浅薄”非彼“浅薄”,此处不再含有贬义意味,它仅表示一种思维状态,一种与工业思维相反的思维方式,即信息化思维。我们学哲学时,对“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浅入深“这句话再熟悉不过,我们的思维也是遵从这种方式;但今日是信息大时代,每个人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所包围,我们甚至无法深入去阅读,所以我们的思考似乎只能停留在浅层,即本书所说的信息化思维—透过本质看现象,由深入浅。

再看看书的副标题—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看着是不是耸人听闻。这本在告诉我们互联网改变了我们什么,而这些改变却是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的,及因为这些改变我们又付出了哪些代价,互联网式思维究竟有哪些好处。读了本书,我是对不少观点震惊了,“因为互联网在向我们呈现信息盛宴的同时,也把我们带回了彻头彻尾的精神分散的天然状态”。

书内容主要包括:人类的思维正处于向浅薄的阶段转化,算是直接给出结论;接着作者进行分析了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浅薄思维,比较了两种思维的不同和联系,列举了互联网式思维的好处,讨论了未来世界是人or机器;最后作者结合现实对“浅薄”进行了思考。书中引用了大量关于实验研究,相关术语也很多,我只能作一般性地去了解我们的大脑发生了什么。

人类思维经历由原始的浅薄到文明时期的深刻,至今日,似乎又回到了浅薄阶段,在这过程中媒介工具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互联网这个革命性媒介。当今,很多发现自己很难去集中专注力地阅读了,尤其对于长篇书;尤其是网络上的文章,很多是以浏览代替了阅读,而且在各种类似阅读的过程中还会时不时被各种消息提示打断,所以有了今日人们提出的戒各种社交软件之说,为什么呢?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便利,我们是以失去专注力为代价,我们的精力被大大地分散了,我们花了时间却不知道都干了什么,原来发现我们的很多习惯被悄悄改变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没法只能选择舍弃或浅尝。使用电脑越多,互联网对人施加的影响越大。

既然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很多习惯,那人类的。大脑是否被改变了呢?答案是肯定的—人脑具有可塑性,举个简单例子来说明,如聋哑人,虽然他们的听力or视力受损,但他们别的感觉会增强,借一句话来说“上帝是公平的,他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窗。”书中用了很多神经科学解释了这个例子。了解了大脑是可塑的,便为某些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如脑中风,因为脑具有可适应性,所以通过强制性恢复,人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生活的。但是,可塑并不全是好处,因为这种可塑不具有回弹,当达到一个状态时,变回保持这个状态,而且这个状态也许并不是人们想要的,如抑郁症到强迫症的发生。另外,脑功能具有“用进废退”的特点,即忙者生存,所以通常说的“脑子长时间不用都生锈了”的说法是正确的。

知道了大脑是可以被改变的,那么是什么使得这些改变发生的呢?是技术,尤其是智力技术,它一直在塑造着我们的大脑。从长久来看,是技术最终改变着我们的大脑;短时来看,似乎是工具在改变着我们的大脑。另外从人类的语言史可以窥见头脑变迁史,尤其是读和写,因为读和写是非自然行为,是需要后天习得的;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相应的神经通路之间又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说到读和写,自然会想到读写的载体,那么久从这个方面来说说我们的大脑。书写载体经历了早期的陶片,到纸莎草,到羊皮纸,到蜡版,到手抄,到印刷,到如今的电子媒介。从载体演变来看,可以想见早起的书写只能个别人才能拥有的技能。另外早期的书写单词之间是没有空格的,那是语言起源于口头讲话的反映,而这样的书写让读书成了件费力的事情,所以当时没有人会无声默读。到罗马帝国崩溃后,书面语言才开始适应阅读者的独特需求,阅读也开始成为个人接受教育和实现进步的手段,书写发生了很大改变,也正是这些改变才使得阅读(深度、无声读)成为可能。如今的屏幕,它展现的阅读世界是不同于书本的世界的,书本阅读要求对单一、静止目标的关注持续不变,需要抵抗把关注点从一个感官信号调到另一个感官信号上的强烈欲望,所以屏幕却很难抵抗那些欲望。

阅读媒介从纸面到屏幕,改变我们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它还影响着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中的深入程度。互联网用途的扩展,似的我们投入其的时间越来越多,自然阅读印刷品的时间减少了。同时互联网融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于一屏,进一步加剧了内容的碎片化,因此在能够轻易获得信息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喜欢简短、支离破碎而又令人愉快的内容,在这点上纸质书是提供不了的。作为同样提供信息的报纸来说,面对互联网的强力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所以其不得不作相应改变,如缩短篇幅和改变设计风格,甚至直接制作电子报刊。改变似乎在悄悄中就发生了,“互联网没有违背我们的意愿去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而是在顺应我们意愿的情况下,改变了我们的思维习惯”,人制造出了互联网,互联网却在改变着我们。

既然我们的阅读被互联网改变了很多,那么作为图书是不是就失去了它的优势了呢?相比计算机,图书还是保留了一些竞争优势的,如随时随地阅读,不用担心书会摔坏和弄脏,且不累眼睛。尽管如今的电子阅读器发展越来越满足人们的阅读体验,但最终还是不能替代纸质阅读的享受。阅读媒介的改变也改变了写作的方式,在这个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写作者,缺少了出版时的压力感。在这个时代,深度阅读仍是需要的,所以图书依旧会存在。

如今人们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作为我们的大脑无可避免被互联网重塑和折磨着。我们的精力被分散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深入思考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在减低,我们的大脑变成了简单的信号处理器,不断把信息迅速转变为意识。这里有个很好的比喻来说明读书和上网获得信息的过程:信息流如水龙头流出的水,读书时,流出信息的龙头有稳定水流,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节奏来控制这股水流,当专注于书本时,我们能把大部分信息转化为长期记忆;使用互联网时,我们面对着许许多多个信息龙头,每个龙头都开到最大,水流喷涌而出,而我们无从控制,只能匆匆从一个龙头转到另一个龙头,就这样仍是无法接收大部分的水流,我们接收到的也是从不同龙头流出的混合信息,也无法将其转为长期记忆。随着互联网的使用,我们的某些技能被降低了,当然也有部分技能被强化了,如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杂乱任务的能力,但此消彼长,深入和创新的能力受到了损害,或者可以说如今我们是在以思维的深度换取思维的维度。甚至上网时形成的些许习惯也影响了不上网时的习惯,比如阅读。在互联网时代,有人说人类变聪明了,其实呢,我们只是换了个大脑而已,且在互联网的标准下定义的聪明。关于知识,通常分为两种:“我们自己知道的”和“我们知道从哪儿可以找到关于某个主题的信息”,自然就决定了两种不同的获取方式。

谷歌是如今较大的一个引擎搜索,一直以来我挺好奇它的盈利方式的,从本书我得到了答案—营业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广告业,“谷歌公司做的是彻头彻尾的分心生意”,它愿意让人们免费使用信息,是因为信息使用成本的降低,人们愿意把更多时间用于电脑屏幕,结果就是谷歌公司的利润随之扶摇直上,广告为免费信息买了单。谷歌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图书馆,尽管曾因为书的版权出现了争执,但如今在网络上我们可以轻松找到你想找的书的电子版本,而这些书籍对谷歌而言仅是一堆有待挖掘的数据罢了。

面对互联网,似乎我们能记住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借今日人们说的“找度娘”,我们的记忆已外包给了互联网这个人工记忆。关于记忆,书中给出了很多生理学上的解释。我们的大脑记忆是一直处于更新状态的,永远不会被塞满,而互联网似乎不是。

不得不说,互联网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丧失了很多,如技术带来的麻木效应,我们的工具“增强”了人体的哪个部分,哪个部分最终就会“麻木”。同样,我们越来越依靠计算机作为理解世界的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自己的智能黯然失色,最终沦为人工智能,但那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不应该允许技术的荣耀蒙住内心的双眼,完全无视我们自身某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将陷入麻木状态的可能。所以对标题提出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首先要认识到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之后对于如何使用互联网,我想这个每个人要思考的问题。

尽管“浅薄”是如今的主要思维模式,但我们也不应丢弃“深刻”这个思维模式,毕竟我们不光需要信息,更需要知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