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左右(精选三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左右 篇1

1936年,中国西北陕甘宁地区,“一个好打听的洋鬼子”在骡夫的带领下,穿行在黄土山崖壁间。他就是埃德加�斯诺。这位西方记者,怀着对中国革命的重重疑问,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当时被刻意曲解的革命根据地。他根据自己采访到第一手资料,以及自己在红色中国的所见所闻,用平实质朴的文字,把苏区的真实情况,鲜活地呈现在了这本书上——《红星照耀中国》。

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这些话语,都狠狠地驳斥了国民党一直对外宣称共产党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的谎言。与此同时,对于这位农民出身的领袖,斯诺没有任何美化和夸张,而是以平静的笔调记录下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在闷热的窑洞里研究军事战略计划时,毛泽东丝毫不避讳前来采访的记者埃德加�斯诺,而是松下了裤带搜寻身上的不明生物。用斯诺的话来说,与巴莱托相比,这似乎有些“粗鄙”了。就是这样一个细节描写,使得苏区艰苦的生活条件,展露无疑。就连领袖毛泽东也和苏区的百姓一样,过着同等艰苦的生活。而在谈到已死的同志和饥荒作文死人事件时,毛泽东的眼睛是湿润的;红军战士没有鞋穿时,毛泽东自己也不穿鞋。作为红军的最高领袖,毛泽东身上呈现出的农民的质朴自然特点,以及随便、不拘小节的习惯,无不体现得淋漓尽致,真实可感。

除此之外,斯诺的笔下还呈现了头脑冷静、不屈不挠的周恩来,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贺龙,还有彭德怀、朱德、徐特立等一批优秀的革命领袖,以及他们讲不完的英雄事迹。贺龙的轶事是通过红军指挥员李长林来转述的:“据说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贺龙在哥老会的声望举国皆知。哥老会的规矩和行话很特别,很难掌握。但是贺龙精通门中礼节和术语,据说曾几次将地方哥老会的武装力量全部收编至红军麾下。他能言善辩,能把死人说活了,爬起来打仗。”斯诺用讲故事的叙述方式,把贺龙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仅仅只是单纯的叙述,就已经引人入胜了。

这些革命先驱出身和经历各不相同,却都有一股刻在骨子里的救国救民意识,一颗爱国爱民之心。身为领导人,却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不摆架子,不计功名利禄,只为当时中国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斯诺用一支真诚的笔,让我们感受到了原来伟人和英雄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与普通人相比,他们和而不同,不同的是他们具有火一样热情的爱国情怀,用铁一样的坚定意志。

当斯诺听完李长林对贺龙的讲述后,两人在途中休憩一下,顺便在清新凉爽的溪水里洗个澡。这时“有几个农民经过,赶着一大群绵羊;仰望天空,晴空万里。四周一派和平、美丽的景象,几个世纪以来,这块土地都是如此,在这个奇特的晌午时分,我们只感受到静谧、美妙和满足。”在斯诺的眼中,苏区的百姓过着平静的生活,他们赶着羊群,经过山间溪流,让羊群在蓝天白云下,在青山绿水间悠闲地散步、吃草。斯诺倾注笔端的是对战争的极度厌恶,对和平的满怀期待和向往。他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安宁、祥和。在他的眼里,这块土地上本就该是和平的、美丽的,没有战火的,也应该把这份静谧、美妙和满足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埃德加�斯诺,以一个记者的专业和敬业精神,在平实质朴的文字中透露着真情实感。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画卷,没有浓墨重彩,不戴“有色眼镜”,没有提纯过滤,却让革命领袖们有血有肉地站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群有气魄、有力量、有风度、有抱负的领导者,知道了一个真实的、充满生活情趣和生机活力的苏区,了解了一段令我们骄傲自豪的历史。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左右 篇2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人物众多,从睿智的红军领袖毛泽东,到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创立苏区的贺老总,还有苏区的很多红军将领、普通红军战士、农民,以及国军将领杨虎城、张学良等等,无一不鲜活生动,真实可感。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红小鬼”。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过是十几岁,他们有一个在战火纷飞中度过的童年,有一个在长途跋涉中成长的青春。他们的自尊自强、坚定意志、忠诚责任、机智乐观等,无一不彰显着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红色中国的生机与活力。

西方记者埃德加�斯诺走进中国西北陕甘宁地区,第一次见到两个“红小鬼”,他连续喊了几声“喂,给我们拿点凉水”,却没有一个人理睬。经过李克农的提醒,斯诺对他们说“谢谢你——同志”。这个时候,“红小鬼”回答说:“没关系。你不用为这么一桩小事向同志道谢。”在“红小鬼”的心里,他们是革命者,在为革命而工作。他们现在是少年先锋队,未来是红军战士,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同志关系,没有人是听凭使唤的仆人。在斯诺的眼里,这些孩子拥有着强烈的个人自尊,他们兴高采烈、充满活力、忠诚可靠,身上散发着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和勃勃的生机。

和斯诺互称“同志”的两个“红小鬼”一样的少年先锋队员,在西北苏区一共有大约四万名,他们来自中国各地,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之间的少年。他们在红军里担负着重要的职责,通讯员、勤务员、号手、侦察员、无线电报务员、挑水员、宣传员、演员、马夫、护士、秘书,有的还担当了教员。斯诺曾经采访过一个十五岁的瘦瘦的少年,他是军队里最好的演说家之一。他小小的年纪,却对当前的政治形势,以及红军要停止内战,并同一切抗日军队成立“统一战线”的理由,都能简单而又充分地说得清清楚楚。新事物、新知识,在这些少年身上悄悄成长、开花、结果。

不仅如此,实际上,“红小鬼”们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孩童看待,他们拿起大刀长矛,扛起枪,和成年游击队并肩作战。斯诺见到一个小号手,以一个父辈的态度和他交谈时,却发现这位十五岁的“红小鬼”已经是参军四年的老红军了。在他的经历中,红军教他读书识字,赶跑了地主、放债的和做官的,给他家分了田地,不用再缴税缴租了。他亲身参加红军长征,跋山涉水,走过了六千英里。诸多类似的“红小鬼”,就是在这样的长途奔波中,逐步成长成熟起来,成为坚定的红军战士。他们的忠诚、勇气、担当和责任,正是红色中国的希望所在。

这些“红小鬼”在执行任务时,严肃认真,忠于职守,从不因为来人是将领而放宽。彭德怀因没有通行证而受到阻拦,“红小鬼”还发信号叫来了援兵,几个孩子立刻从路周边的田地里跑来帮忙,要把彭德怀抓起来。最终,彭德怀只好亲自写了一张通行证,亲自签字,拿给少年先锋队查看之后,才被放行经过。“红小鬼”们在检查行人时,没有一丝犹豫,尽职尽责,一视同仁。斯诺激动地写道:“红小鬼”身上看得到中国的未来。

“红小鬼”们在生活方面不是很富足,他们大都是穿着灰色的、不合身的军服,戴着大一号甚至大两号的帽子,一身脏兮兮的,但是他们吃得饱,每人有一条毯子,经常露着牙齿笑。对于当学徒受师傅打骂、做奴婢、挨饿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他们全都是自己做主参加红军的,他们生平第一次受到人的待遇,有自己的活动自由,有自己的组织保护他们。他们学会了体育运动,受到初步的教育。即便是整天的行军疲惫,他们依然是愉快而乐观的,精神昂扬的。

在红军队伍中,“红小鬼”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年纪不大,却跟随红军四处奔波跋涉,一路直面敌人的围追堵截。斯诺笔下的“红小鬼”是耀眼夺目的,他们从小跟定红军,坚信革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他们是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在跋涉中渐渐成长,用不寻常的童年、少年,谱写了生命的壮歌!有了他们,红星将永远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左右 篇3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优秀的纪实作品。作为第一个深入红色中国的西方记者——埃德加�斯诺,他真实记录了在苏区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和苏区的发展状况。书中许多引人注目、热血奋斗的场景,看得我惊心动魄,尤其长征期间飞夺泸定桥的情节,让我仿佛置身在其中,一种顽强进击、不怕牺牲的精神,久久萦绕心头。

为了防止红军过河,国军提前拆掉了泸定桥上的一半木板。谁能想到红军会“不可思议地”从空荡荡的铁锁上过河?“一名又一名红军战士站了出来……他们背着手***和毛瑟枪,即刻爬上铁索,摇荡在汹涌的河上,紧抓着铁索,一步一抓地往前爬。”红军战士们在炮火的掩护下,冒着敌军暴风雨般的攻势,攀爬着铁索,向对岸冲击。第一名战士被打中,跌落下面的激流中,第二名、第三名……有谁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红军!他们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血肉之躯!他们也是疯子,在四川军队看来,这是这种不要命的做法,无法想象。他们也是神,他们居然无所畏惧、无可阻挡、无所不能地进击!当敌军浇煤油、放火烧桥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突击队员勇敢地穿过火墙,将手***扔进敌军机枪阵地。突击队员顶着熊熊烈火,冲过板桥,跳入敌军碉堡。最终,白军全逃掉了。多么勇敢,多么顽强,红军这种不畏艰难、敢于拼搏、不畏牺牲的精神,深深地震惊了我、感动着我、鼓舞着我。

红军战士是自愿参军的,为了革命而甘愿献身的。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呢?红军将领彭德怀说:“红军是属于人民的军队!”红军战士说:“红军打鬼子”、“红军帮助农民”、“这里人人平等”、“红军军官的出身和我们一样,提拔全凭自己的本事”……针对“农民是否真正地喜欢红军”的问题,每个青年人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证,详细述说了农民给红军报信、送粮,红军受到农民帮助和保护的事,埃德加�斯诺记下了17种回答。每一个红军战士努力地为解放全中国进行奋斗。尽管他们生命有限,却将自己投入到了无限的人民解放事业中,为的就是给当时的红色中国和后来的中国人民创造一个幸福祥和的生活。埃德加�斯诺用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如今,这句预言已经实现了。

红军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力量是凝聚的,是无限的。无论是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还是农民相送相迎、送衣送物,无不彰显着红军的精神。读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让我看到了1936年前后那一段峥嵘的岁月,那一段光辉的历程,更使我得知了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作为青少年,我们将发扬红军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