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犯焉识读后感精选10篇

《陆犯焉识》读后感 篇1

陆焉识这样,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独立思考,追求自由平等,不喜欢束缚,为人谦和有礼,这样的男人,即使犯起错误来都看上去有点儿美丽,容易让人为他心软。这样一个打小从来没吃过一点苦头的富家子地,留学,四国外语,各种风流韵事,看上去再正常不过了。这样的男人,他具备风流需要的各种家底,他不风流,倒奇怪了。他从小到大,顺风顺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学富五车,随心所欲,衣食无忧,无所不能的样子。

这样的一个穿惯了羊皮拖鞋的男人,在大荒漠上劳改了二十年。在这孤独寒冷的仿佛只有冬天没有春天的二十年里,他有了相当富裕的时间去一遍又一遍回味自己的前半段人生,一遍又一遍在沙子里淘金,最后猛然一看,竟然剩下的是那个他一直没怎么正眼瞧过的婉喻。他是在这二十年里慢慢体会到她对他的爱的。在这二十年里爱上了这个女人。甚至为她越狱,跟踪她,下定决心一定要见她一面才肯死。那么多狱友,熬不住了各种自杀,可是他不能死,这个信念开始还是个小火苗,到后面就在他胸腔里强烈得烧起来了。在他终于重获自由,想用自己余下不多的人生跟婉喻把他们的小日子认认真真地过起来的时候,婉喻失忆了。这个女人用尽了一生去等待的人,曾经远在天涯,相隔万里,如今近在咫尺,却已成路人,相见不相识了。就像这个世界上我们犯过的多数错误那样,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怎么找也找不回来。

于是陆焉识就这么陪着她,像个亲切的老朋友那样,把前半辈子从来没给过她的耐心和等待攒够了一样都给了她。即使她看上去再也记不起他是谁,他也没有显出半点急躁来。他为什么要着急呢?他早就打算好了,他余下的时间早就在那二十年里盘算好了,都是她的,他是把命给她了,如此一来,反而有了知足的淡然。他们可以就那么静静地像一对平淡无奇的老夫妻,坐着看看书,聊聊天,看看猫,打打牌。如果你看到那样安静安详的场景,你绝不会把他们和旷世恋情联系在一起。绝不会猜想到眼前这个又丑又老指甲永远洗不干净的糟老头,曾经为了这个天真似孩童的老太太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你甚至还会觉得这对老夫妻的生活沉闷得可以。可假如你知道他们付出了一辈子肝肠寸断的思念,肉体精神的倍受煎熬,最终才能够在这样和煦的阳光下,在这样美好恬淡的下午,就这么静静地坐在一起,坐在同一张桌子的两边,如果想拉住对方的手,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这样去做,可能就会忍不住落下泪来。原来旷世恋情中,真的是少不了旷世的等待。就这么一点一滴,从旷日持久里熬出头来。

然而,很意外的,这个一直让人觉得苦涩心酸唏嘘感慨的爱情进行到这一步,竟因为婉喻的失忆,陆焉识对失忆的婉喻的重新追求和陪伴,带来了一丝丝的甜蜜,美好的一如初见,淡淡的,带着最初的爱慕和温馨。直到婉喻在陆焉识重新按照旧的格局布置的家里,从床下摸出她珍藏了一辈子的盒子,她守护的爱情,她懵懵懂懂的脑海里,杂乱无章,永远连不成线的记忆,终于在这一刻顺从了直觉,跟着直觉,跟着眼前这个她认不出来的陆焉识走了。那一刻,陆焉识心里在想些什么。不管他在想什么,这一次,他再也不离开了。再想想儿女们一心想撮合二老复婚的时候婉喻推翻桌子,再想想婉喻因为陆焉识动了她宝贝盒子的时候给他的那个巴掌,再想想……再想……不管再想什么,这份照亮了时光,温柔了岁月的爱情,一切都值了。

婚后的第二个星期,婉喻在那么美好的一天里表演了一出天人一具。太美好的爱情,美好到了儿子都觉得尴尬的爱情。他们的爱情,从来没有死过,更像是沉睡过后补偿似的,一下子又焕发出活力。过去我总觉得那些没走完半路残废的爱情是最刻骨铭心的。现在我觉得那些走到最后的爱情,如果到最后发现它还是爱情的话,那种我就在这里等着你,一如往昔的画面,会让自己禁不住再感动一万遍。

《陆犯焉识》读后感600字 篇2

严歌苓将人物置于社会历史演变的大环境中,在展现不同人物本色、命运的同时也还原了一个时代的真相,特别是小说的开篇,境界宏阔,颇有史诗的气魄。

关于时代和具体的历史事件,过于敏感的话题,不好言说,但确实是一个帮我们较好地还原本真的一个窗口,通过小说中很多的事件和人物可以帮我们窥探到当时的历史,或者说一个知识分子眼中的时代之殇。其中的太多东西,比如关于人性与看客,人物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知识分子与大众,情感与自我的救赎……值得我们去反思。

除此之外,小说对于人物的塑造颇为成功,恩娘、冯婉瑜、丹珏、冯子烨等人的形象都刻画的深入人心,甚至连戏份不多的韩念痕也都刻画脱俗惊艳,让人在心动之余不忍忘怀。婉瑜则让人看到了圣母的影子,恩娘的精明让人在反感的同时也不由得心生佩服,而丹珏与子烨的存在也让人看到了时代给人的创伤,特别是丹珏的结局让人不由得心生悲凉,那个孤独倔强、唯一保留焉识气质的小女儿最终也没抵得住时代与世俗的洪流,最终被刘家以外来者的姿态架空,成了又一个“无能”的陆焉识。

就叙事本身而言,看得出作者也是颇费心思的,其有意将时间打碎穿插在不同的事件中展开叙述,或者索性将完整的事件打碎穿插在不同时间进行事件的还原。以孙女的视角展开故事的叙述,深入其中,出于其外,显得自由灵活且不失本真。而老辣纯熟的语言、深刻的讽刺和比喻都无不看出作者高妙的艺术表达力。当然,由于完整的时间和事件被打散,所以叙事难免会显得凌乱,个别的人物和细节的处理略显烦琐,但这都不影响这本小说整体的艺术价值。总体而言,它是一本可读性较强、值得我们欣赏玩味的书,值得推荐。(杨思思)

《陆犯焉识》读后感 篇3

《陆犯焉识》,是随着《金陵十三钗》一起买的。寒假里完完整整的,就算是看了这一本书。

其实买书回来时,两本书都先让同事看了。看《十三钗》的大叔不断地感慨电影不如原著好;而看《陆》的大姐没有评论过太多,只是因为我与某领导在公开场合强硬对白时,说“你也学学人家陆焉识,为了保护自己装结巴都能装二十年,你倒好,压了两天火了,最后还是爆了。”她顺便叹息了一下陆焉识和冯婉喻最后的可惋结局。

也就是这个冯婉喻,成了我读后最大的感慨。她是最幸运的人,无论陆焉识是否爱他,她的一生都是平顺的,平安的。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她与生俱来的那种平静,静的让人佩服。她又是我所喜欢的上海女人,委婉雅致却不失力量--陆焉识由死刑变成无期,是她毅然出卖了自己换回来的结果。

当然,这是陆焉识一辈子都不知道的现实。

跟着作者一点一点进入那个时代,画面在服刑农场与旧上海之间缓缓切换,我一直就假想着这是严歌苓本人家庭发生的事情。那个时代该有多少的荒谬呀,谁都有可能瞬间失去一切,没有预兆没有来头,无缘无故成为历史的牺牲品,且没有谁能够保护你,比荒谬更多的是无奈。

而留洋的博士陆焉识的脑筋一直没有转过来,下场可想而知。对于他这样“不识时务”的人,进监狱判无期好像真的是迟早的事情,能够活下来才是奇迹。20年的囚徒生涯,让一个留洋的知识分子变成了善于察言观色,在夹缝中生存的“狱油子”。监狱是能改变人的,文人风骨,自尊,在监狱里都一文不值,生存才是第一要务。老几装结巴,贿赂邓指,不救梁葫芦,都是为了生存。此时的陆焉识和玩世不恭的陆博士天壤之别,判若两人。他在农场又满怀了厚重的希望,看电影上的女儿,逃跑探望妻子最后一面,他谋划着并付出着,一路是常人无法面对也走不过的艰辛。这一段一段的时间过去了,正当自己觉得要被执行时,他被释放了。

他学术上没有建树又做了时代的牺牲品,只有妻子婉喻的爱是他生命中的一抹亮色。当他日益感觉到他对阿妮头的这种厚重的爱情时,绝望和无处逃生却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他。也是这份厚重,伴随着他陪伴了失去记忆的冯婉喻四年,直至妻子终老。

那么,有多少婚姻都是没有爱的悲剧。陆焉识起初那样的风流倜傥,从国外到国内的拈花惹草,而又有几花几草能够像阿妮头一样平静,一样自我安顿,一样不患得失,一样无怨无悔?如果没有那场大灾难,陆焉识是否一辈子都无法触及心底深处对于阿妮头的爱,无法感受无法回报?人呀,总是在失去之后总是在失意之时,才能领略那份纯朴和厚重,这是生命的戏耍。

作者让我们我们目睹了那个农场的黑暗和不堪,却又让我们在最后邓指的三儿子放弃外面的世界回到农场时,恍然。在那个时代的农场的外面的世界,是否有更多的不堪入目,有更多的蛇龙混杂,有更多的无法面对?陆犯焉识也回去了,带着婉喻的骨灰。

也许,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那二十年的囚徒生涯也是一种幸运。

《陆犯焉识》读后感 篇4

当孩提时的陆焉识挺身而出把即将被送回娘家恩娘冯仪芳留在陆家时,就注定了他与冯婉喻一生一世的苦难因缘。

放荡不羁的才子陆焉识虽然不情愿娶冯婉喻,但终因抵挡不住恩娘的眼泪而不得不屈服于娘;而自幼倾心于陆焉识的冯婉喻满心欢喜的嫁入陆家,对新婚后即刻出国的陆焉识毫无怨言,满怀期盼地在家中苦苦等待。四年后陆焉识博士学成归来。

已掌握多种外语的陆焉识回国后在与婉喻共同生活上的几年里虽然与她共同孕育了一儿两女,但在内心深处也并没有完全接纳冯婉喻,恩娘与婉喻的“争风吃醋”,处处都要占婉喻的上风。(也恰恰因为有了恩娘这个主角夹杂其中,婉喻误将陆焉识对自己的冷淡理解为时陆焉识的不得已,从而更加坚定了婉喻地陆焉识的深爱。)

这时的冯婉喻是个可怜的女人,让人同情。之后,连他自己也不明白是什么罪行让他获刑十五年,因他的伶牙俐齿他不断被加刑,直至死刑。钟情于她的冯婉喻得知后,为能给他减刑不惜出卖自己,最终使他的刑期改为无期,而这直到冯婉喻死了陆焉识都不明白。

但陆焉识明白冯婉喻是深爱着她的。他是在高墙内、在荒无人烟的大西北,在冯婉喻从不失约的探监中一点点感受,一点点回味,一点点醒悟到的。为了爱,他不惜冒真生命危险越狱,潜逃回家准备向冯婉喻表白;为了爱,他没有打扰他们的生活,只是默默地来到冯婉喻的身边,默默地跟随,默默地注视,然后默默地离开;为了爱,他毅然自首又回到了大西北,回到了那个让他生不如死的地方,承受这非人的待遇。

这次回去,他开始提心吊胆的熬着每一个日子。他不想自己在劳改期间因死于自杀或是因逃跑被击了毙而连累冯婉喻,连累孩子们,因此他务必学会与管教们“斗智斗勇”。之后他最后想明白了,对妻儿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与冯婉喻离婚,他忍痛做出了艰难的抉择。

被特赦陆焉识,几经周折最后回到了家,但年过七旬的冯婉喻已经得了老年痴呆,已经不认识他陆焉识了。再相聚后的四年里陆焉识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冯婉喻,他陪伴冯婉喻一齐等待着冯婉喻心中陆焉识,直到冯婉喻生命的最后一息。

那时那刻陆焉识对冯婉喻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是心无旁骛的;冯婉喻陆焉识的爱是始终如一的,是坚毅执着的。他们对这份爱的执着,他们对这份爱的坚守让人感动。这时的冯婉喻是幸福的女人,令人羡慕。

陆犯焉识读后感 篇5

在这本《陆犯焉识》中,我看到了陆焉识的浪子回头,但没有看到冯婉喻的变化。

冯婉喻,自始至终,对陆焉识有着几乎信仰一般的爱。在他心中,自己与孩子都远比不上丈夫——他带着孩子省吃俭用,却用半个月的工资给丈夫买螃蟹;他不容许旁人说陆焉识的坏话,即使他当时有些神志不清,即使说那话的人是他的儿子。我看他对待陆焉识,就像是在敬神。陆焉识尽可以对他粗暴,对他冷漠,他已经在心里为陆焉识找好了借口——他的陆焉识是完美无瑕的。

在这本书的后半段,冯婉喻极其粗暴地对待想要包办父母的大女儿。我阴谋论一下,他是不是几十年前就想这么对包办他婚姻的姑妈了,然而直到现在,没有了礼仪的束缚,他才这么肆意地做了。冯婉喻真的爱陆焉识这个人吗?如果是,他为何对包办婚姻有这么强烈的怨恨,为什么对陆焉识本来不爱他没有丝毫的反应?我想六年的时光和陆焉识回国后的态度足以让他认识到这一点。

因而,我倾向于认为,冯婉喻爱的是一个他理想中的陆焉识,一个爱他的好丈夫,也许是现实中的陆焉识留美时产生的。现实中陆焉识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被冯婉喻理解为是爱他的表现,因为“陆焉识”是不会不爱他的。如果连对方反馈的爱都没有——尽管我觉得这可能是他想象的——他还有什么理由这样无怨无悔地对陆焉识好呢?

陆犯焉识读后感 篇6

在不忍释卷的同时,脑海中一直过着画面。两天时间看完了严歌苓写的三十六万五千字的小说《《陆犯焉识》》。当看到一半时我己为书评取好了题目“人性的韧度”。

人性是艺术永恒的主题。人性的韧度如同坐标系,在正反两个方向上到底能延伸到什么刻度,这也是永恒的话题。小说选取了四个极端的环境来展示人性的韧度。我们知道只有用极端这个平台才能将事物的特质完全暴露。而我们的历史是完全符合极端这个词的所有含义的。

从抗日战争前小布尔桥亚氛围中营造的风流倜傥的浊世翩翩佳公子到抗日战争中坚持品格、德义而坐牢的卫道士式的绅士是第一次蜕变,从解放战争时期的半理想半现实主义者到解放后入狱二十年劳改中的蟑螂式生存者是第二次蜕变,从政府特赦出狱后的不适应者到最后归属时的领悟者是第三次蜕变。三次蜕变四个场景,我们看到了在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中,人性象过山车一样从正无穷向负无穷飞速滑落的过程。好在,最后回归了原点。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的感悟。因为这部小说交织了爱恨情仇的所有元素。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直觉,深刻刻画了历史大变革中各种人物的面貌,画出了一幅生动而各具特色的人物群像图。通过个体人物的命运在极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度,镜像印射了这个种族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技法是高超的,意识流的写法在时空交错中呈现出一种黑白分明的强烈对比,让人的情感冷热交替,在冰火两重天里感悟极致。我想这可能得益于旅美作家的身份和好莱坞专业编剧的职业训练。

如果说有缺点,我觉得是主角陆焉识出狱回上海后的生活叙述得有些罗嗦,可以精简一些。

这本小说好看,耐看,值得看,看后忘不掉。我想这应该是一名读者对作者最好的褒奖了吧。

《陆犯焉识》读后感 篇7

我本来根本不会看这样一部小说的,陆犯焉识,嘛意思?陆是大陆还是姓陆?犯是侵犯还是罪犯?还有焉,我去文言体?那个识是认识吗?就连《霸道总裁爱上我》,《穿越千年来爱你》这样言简意赅,醒目露骨的标题尚且不能吸引我(咳咳同类看太多),更何况一个四字标题每个字都不能确定明白的长篇小说,且不说我已经被长腿偶吧以及美剧大片长期浸淫,此刻看这本书仿佛装满大葱的菜篮子里躺进一支玫瑰一样触目惊心不伦不类,就算我有意识的想提高一下自我修养,周杰伦有个曲子怎么说《给我一首歌的时间》我觉得已经足矣。但刚巧前两天回家,刚巧前两天的前两天下载了这部书,刚巧在车上百无聊赖翻到。刚巧啊刚巧,不,是万幸!

两次长途汽车的距离加两天在家的空闲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想要写些什么必定要像书中陆焉识给婉喻写信一样腹稿盲稿来回打来回润色才不算亵渎,可是我等不及了,我曾认为等待爱情如杨过小龙女一般16年即是人类巅峰,我曾认为越狱如《基督山伯爵》一般九死一生之后便是快意恩仇,我曾认为苦难如《活着》富贵一家父死母死儿死女死妻死孙死已达变态极限,我曾认为父母子女之间如龙应台《目送》所说你们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样纯粹。可给这所有情感加个大环境——中国,加个大背景——文革,一切就都不明朗了。从十七八岁嫁入陆家就开始间或等待的婉喻,她与陆焉识一心相伴而不得的跨度不是杨过小龙女的16年而是将近六十年。比西天取经还难千万倍的越狱成功之后没有能像伯爵一样策马奔腾快意江湖,而是尾随了心上人几次之后便毅然决然的自首。再见面,妻女儿子都在,孙子孙女也有了,有人说物是人非是世上最残酷的形容,那么,物非人是呢?或者物非人非?

陆犯焉识,讲一个老囚犯陆焉识的。他是精通四国语言的留洋博士 ,是上海大户人家的大少爷,写一手好字,会打马球、板球、弹子,在外有意大利女郎爱得死去活来归国有红粉知己倾尽一切相救。是啊这样的人谁不爱,1米83,风流倜傥,还会盲写。你知道盲写吗,就是草稿初稿润色稿校正稿什么都在脑子里,写好一册当然也在脑子里装订,随时阅随时从脑子里调出。跟腹稿不一样哪怕是20年后想阅读也可以轻易从脑子里调出,这是盲写,也是这篇小说出来的途径,陆焉识朗诵着,他的孙女誊写着。不是陆焉识20多年的牢狱之灾无所事事才练就了这项本领,而是他天生过目不忘,天生而来的还有他的傲气,清高,见不得窘迫和可怜,这种气度给他带来了无数是非恩怨,20载牢狱,九死一生的磨难,但他仍然要感激这份气度,因为这气度为他赢得了冯婉喻的心。

冯婉喻,这是一位怎样的上海女人啊!和以前所有影视作品或读物不同,我没有奔着男主去,也许我 一开始是奔着男主去的,但是后来我却被冯婉喻深深地,深深地吸引了。简单来说就一个字,静。往深来说分层次来说我就黔驴技穷了,最后看到她的篇幅是在来学校的车上,我的泪掉得跟恩娘一样——“她直直地坐在那儿,眼眶里像是有两把断了线的透明珠子,掉下来不是一颗颗的,是成串地掉,又急又快,一眨眼把面前的八仙桌面就落满了。”旁边的乘客一点眼力见也没有以3秒一次频率转头看我,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防晒霜被冲掉了泪滴成了石钟乳吗!掉泪因为太委屈了,我觉得自己又在找虐,在视听极其方便的时代,我想看什么画面就有什么画面,想看几遍就能看几遍,唯美的感人的大团圆,快意的潇洒的报仇雪恨,我能让简。爱不经历磨难就找到罗切斯特先生从此幸福一生,我也能让镜头掠过傲慢和偏见直跳到他们敞开心扉互诉衷肠的那个大雨滂沱的早晨,我甚至能让金燕西和冷清秋在铺满百合的房间一遍又一遍结婚,但这些没有一点经历的大团圆看过之后让人疲惫且转瞬即逝,万幸啊 ,我抑制住了一直想快进的躁动不安的手,从头到尾旁观了陆焉识和冯婉喻的人生,所以他们小小的见面那么弥足珍贵,那么让人喜出望外,那么忐忑不安受宠若惊。婉喻爱陆焉识从来不能痛痛快快的,先是焉识5年的海外留学太平洋隔着,归国后婆婆处处要占上风压制婉喻,接下来是漫长的遥远的牢狱之墙隔着,最后,陆焉识回来了,记忆却阻隔了他们。儿女子孙全不认得的婉喻却记得她在等一个人,名字都忘了,只临终前颤巍巍问:他回来了吗?陆:回来了婉喻:来得及吗?陆:来得及,就在路上;婉喻:恩,路好远的。她一生都只用行动为陆焉识辩护,最后她有点急了,但还是要护着自己的心上人,即便他赶不回来也不是他的错,是路途太遥远了。婉喻小心翼翼的说:我不去好了,婉喻一口一个说:蛮好蛮好,婉喻紧跟着焉识应声虫似的说:对的呀,婉喻试探着说:侬不要睬伊了。我脑子里都是婉喻,美丽的善良的痴诚的婉喻。婉喻一生不认为受到了什么冤屈,也不觉得有人害苦了他们,她一直把家整理的井井有条,大开门户,等着她的爱人归来。

《陆犯焉识》读后感 篇8

当孩提时的陆焉识挺身而出把即将被送回娘家恩娘冯仪芳留在陆家时,就注定了他与冯婉喻一生一世的苦难因缘。

放荡不羁的才子陆焉识虽然不情愿娶冯婉喻,但终因抵挡不住恩娘的眼泪而不得不屈服于娘;而自幼倾心于陆焉识的冯婉喻满心欢喜的嫁入陆家,对新婚后即刻出国的陆焉识毫无怨言,满怀期待地在家中苦苦等待。四年后陆焉识博士学成归来。

已掌握多种外语的陆焉识回国后在与婉喻共同生活上的几年里虽然与她共同孕育了一儿两女,但在内心深处也并没有完全接纳冯婉喻,恩娘与婉喻的“争风吃醋”,处处都要占婉喻的上风。(也恰恰因为有了恩娘这个角色夹杂其中,婉喻误将陆焉识对自己的冷淡理解为时陆焉识的不得已,从而更加坚定了婉喻地陆焉识的深爱。)

这时的冯婉喻是个可怜的'女人,让人同情。后来,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罪行让他获刑十五年,因他的伶牙俐齿他不断被加刑,直至死刑。钟情于她的冯婉喻得知后,为能给他减刑不惜出卖自己,最终使他的刑期改为无期,而这直到冯婉喻死了陆焉识都不知道。

但陆焉识知道冯婉喻是深爱着她的。他是在高墙内、在荒无人烟的大西北,在冯婉喻从不失约的探监中一点点感受,一点点回味,一点点醒悟到的。为了爱,他不惜冒真生命危险越狱,潜逃回家准备向冯婉喻表白;为了爱,他没有打扰他们的生活,只是默默地来到冯婉喻的身边,默默地跟随,默默地注视,然后默默地离开;为了爱,他毅然自首又回到了大西北,回到了那个让他生不如死的地方,承受这非人的待遇。

这次回去,他开始提心吊胆的熬着每一个日子。他不想自己在劳改期间因死于自杀或是因逃跑被击毙而连累冯婉喻,连累孩子们,因此他必须学会与管教们“斗智斗勇”。后来他终于想明白了,对妻儿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与冯婉喻离婚,他忍痛做出了艰难的抉择。

被特赦的陆焉识,几经周折终于回到了家,但年过七旬的冯婉喻已经得了老年痴呆,已经不认识他陆焉识了。再相聚后的四年里陆焉识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冯婉喻,他陪伴冯婉喻一起等待着冯婉喻心中的陆焉识,直到冯婉喻生命的最后一息。

那时那刻陆焉识对冯婉喻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是心无旁骛的;冯婉喻的陆焉识的爱是始终如一的,是坚毅执着的。他们对这份爱的执着,他们对这份爱的坚守让人感动。这时的冯婉喻是幸福的女人,令人羡慕。

《陆犯焉识》读后感 篇9

如果不是阅读了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我会一直觉得老谋子的电影《归来》已经拍得很感人了,从老戏骨陈道明、巩俐的演绎到剧本剧情的设置,再到画面、音乐的渲染,都很好的诠释了陆焉识和冯婉瑜延误了几十年的沧桑爱情。但在看完原著以后,我才知道,电影讲述的那个等待的故事,不过是小说中的沧海一粟。电影里没有邓指、梁葫芦,没有恩娘,也没有凌博士、大卫·韦,而小说中不只有爱情,还有被电影一笔带过的亲情,老几和梁葫芦、邓指的友情,还有凌博士、大卫·韦的文人相轻。

小说的最后,我是听着歌《Drenched》和《莉莉安》看完的,耳畔却一直响起韩磊大叔的《跟着你到天边》的调子。我喜欢严歌苓式的叙述,她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用第三人称的倒叙和回忆,讲述了上海富家公子兼知识分子陆焉识命途多舛的一生,在历经千万磨难后,才幡然懂得他的真爱,才放弃了一直苦苦挣扎追求的所谓自由和尊严。活着,就是为了重新相爱与继续相守。正如书名,陆犯焉识的“犯”,不止是西北流放的“无期”囚禁,也是在探索爱与自由的过程中对他的牵绊和禁锢。小说细腻的内心描写,丰富的情感,让“自由”“爱”与“珍惜”三个词一直在脑子循环,自由与爱是永恒的话题,书中揭示的人性与情感,我想是为了告诉我们,自由的身后需要的是一份责任;同时,也警示我们,要学会珍惜。

命运,一段惶惶不安的岁月

陆焉识的生活,并不像外表看上去的那样光鲜亮丽,大户人家的少爷,才貌过人,留美博士,能过目不忘,精通马术球类。然而,命运最初展现的美好很快归于颓败,只剩下千疮百孔蛀洞般的人生,就像张爱玲说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陆焉识的生活就是徒留几只虱子不甘寂寞的爬过。他的婚姻由不得自己做主,因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而成为xx,又由于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为无期,在西北大荒草漠上改造了二十年。如果换做是我或是我们呢?我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许有别人值得艳羡的一技之长,成为了别人眼中拿“铁饭碗”的公务员。但现实可能却是,我们所学的专业与铁路公安工作不对口,特长没有用武之地,还要在沿线小站驻守很长一段时间……也许有的人会失落后悔,有的人会郁郁不得志,有的人会接受不了或是堕落或是另寻出路。可是,对比陆焉识呢?面对苦难人生,他没有被打败,为了活着,为了见到婉瑜,他挨过了可以说是生不如死的日子,他也因此看清楚了自己想要的爱和自由。我想,每个人的生命中总会有一段惶惶不安的日子,可以迷惘,但不可以迷失。所有的际遇和磨难,都是为了让我们看清楚并成为更好的自己。

守望,一份姗姗来迟的爱情

爱情恐怕有无数张脸,这些脸都同样会说“我爱你。”当然,有的听不见,有的太响。陆焉识的一生中有4个女人。首先就是“红如鹦鹉舌,黑似蝙蝠翅(《金瓶梅》)”的恩娘。恩娘总让我想起小时候的爆米花,一个黑漆漆的炉子转着转着“砰”的爆出一片香,但吃着却不解馋,所有的好似乎都在一声响里没有了。恩娘便是如此,但对陆焉识的掌控,也算是不枉一生。“像春风轻轻柔柔吹过我身边(《罗大佑》)”遇见望达对于陆焉识而言,最特殊的头衔是“初恋”,但望达对陆焉识颇有我可以不要你,你却不可以如此放弃的态度,这也是唯一我认为陆焉识丝毫不存在爱的一段关系。“我不会怜悯别人家的树木(《我是凤凰,只在烈火中歌唱——茨维塔耶娃诗选》)”韩念痕对陆焉识的爱,是周详没有退路的,就算是千夫所指之下,她也笃定地跟陆焉识过日子,陆焉识一辈子所谓的好日子也就那段日子。但她就像送给陆焉识的那枚蓝宝石领带夹,货真价实却没有用处。在她看了陆焉识给家里的书信后,便干干净净撒手而去。她的爱是有条不紊的,放下的时候也是斩钉截铁。“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红楼梦》)”冯婉瑜是那种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如此静的女人。作为恩娘巩固家庭地位的牺牲品,她经受了太多的不公平。她知道陆焉识不爱她,可她从不埋怨。反而是苦难使陆焉识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爱。婉喻曾是他寡味的开端,却在回忆里成为他完美的归宿。冯婉瑜最后的日子陆焉识悉心照料,如果真有因果循环,真有命数,陆焉识算是一点一滴还了回去。婉瑜全然忘记了自己做过的那些事情,也全然不知他最后做过的事情,她受苦太多,最后落得白茫茫一片干净。

如果要问陆焉识爱谁,其实我还是有所保留的。陆焉识和4个女人的爱,就如当下很多人的爱一样,已经少了些许纯粹,多了现实和利益色彩;如冯婉喻那样把对方融入自己生命,把对方作为一种信仰的爱,更是没有了。“我爱你”这句话的爱中,有多少情在里面?这不禁让我接出下半句“我爱你。那又有多久?”尽管如此,还是要相信爱情啊,即便是来得晚一些。

信念,一场遥遥无期的等待

书中讲述的那个年代,是比我们祖父母还早的时代,精神的匮乏、政治的严苛、犯人间的相互围猎与倾轧,终使陆焉识身上满布的旧时代文人华贵的自尊凋谢成一地碎片。曾经春风得意的漂亮男人陆教授到了那泯灭人性的监狱里成为了一个极其卑微的罪犯,为了生存,曾经一双写文章、小拇指拿来挑蛤蜊的手去扣大粪、刨垃圾,能说4国语言流利的舌头装了二十多年的结巴,为了活命屈尊就地从高傲跌倒一丝一毫都见人脸色行事。而能让陆焉识改变的,是他在流放中一遍又一遍回味自己的前半生,最后竟然慢慢体会到了婉瑜对他的爱的,这份爱甚至让他下定决心要见她一面才肯死,成为了一份活下去的信念。对于婉瑜又何尝不是,因为在她的心里,只要是陆焉识活着,就是她活下去的希望,所以即便是陆焉识被判了“无期”,她也觉得是可以庆祝的,她理解的“无期”是不定期,说不定哪天她的丈夫就会回来。我们的生活莫不过如此,当下也许有些事情会觉得很难,熬不过去,这个时候扪心自问一下,当初为何而来,如何出发,是怎么走到现在,寻回一片初心,重拾信念,继续前行。

珍惜,一生默默流转的人事

陆焉识,不问政治,却难逃“凌博士”和“大卫·韦”之间的骂战,最终被搅入xx的泥潭。身着粗砺的囚服,在难抵的饥饿中,他珍惜了年少时积累的学识,在服刑期间用玩味语言精妙,来隔绝监狱里那些肮脏的念头。他的前半生,不懂珍惜家中温顺的妻子、膝下的幼儿,享受家庭和睦,反而是多年的囚禁,在这位隐忍、贤良的妻子多年的守候下,让他最终品味出爱情的厚重滋味。妻子是他唯一持续的外界联系,每次的接触,都让他多一丝活下去的信念,也慢慢让他开始了忏悔。也因此,他学会了珍惜流放中和邓指、梁葫芦的革命情谊;让他几乎以生命为代价,在雪地荒原中步行几天几夜,就为了在记录片上看一眼小女儿丹珏的脸。然而,醒悟来的太晚,身体的不自由也束缚了爱的能力。一心想要忏悔和弥补的陆焉识历经千辛成功越狱,却在远望了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一个清晨,遵从了女儿在电话里的劝告,为不拖累亲人而再度自首入狱。待暮年出狱回归家庭,却依然逃不脱儿女的政治惶恐,爱怨纠结;妻子也因病失去了记忆,人在身边焉未识,妻子已经不需要焉识的忏悔。小说结局,焉识和婉喻没有真正相认的悲剧,在我看来却很美。一生太长,长到等不来一次重来的机会;一生又太短,短到不能弥补所犯下的错误。正如陆焉识用尽一生,才读懂了爱和自由,带上自己的爱,向着自由的归来,却没有换回昔日的温情。它教会我们要珍惜当下,无论好的、坏的,都是我们应该承受,也要欣然接受的,因为你不会知道下一刻将会发生什么?如果未来不尽如人意,这一刻就是美好的回忆;如果未来日新月异,这一刻也是我们的一次经历,何尝不去用心感悟身边的人和事,感受这个过程带给我们的不同体验

《陆犯焉识》读后感 篇10

也许对严歌苓的记忆还停留在《第九个寡妇》那本书上,平铺开来的故事总是在情节上比其他作者略胜一筹,这也是我对于她写的书都有种想拥有的冲动是为何。

陆犯焉识,一出来,似乎就成了有别于她以往小说的一部,虽然名字让人有点摸不清头脑,但还是兴致勃勃买来看完。

这是两个月以来完整的一本小说阅读,睡前看书睡醒翻两页的习惯又找回来了。今晚饿着肚子看完最后一页后,整个人并没有松了一口气,这对于我来说不是个好的结局,只能说是一个无奈但其实对于所有人都有利好的结局。

陆焉识,曾经的风流少爷,因为当初被人追捧的才华,在中年成为了xx的无期犯人这就是他书名的缘由。书中以插叙的方式,讲述着,作者的祖父,这位老人从大草原劳改犯到年轻时留学的风流人生阶段,也检视了残酷岁月里生命可能达到的高度。生命就是在这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经历过许许。

跌宕起伏,不能说明这些故事给他们带来的内心烙印,但其实我能体会到,在那些熬不过去的日子,是什么支撑了这样一位老人,回到自己的老宅。

可更多的,是他的无奈,与社会命运给人们开的玩笑。

他无奈源自于自己生来想要不能要的自由;来自于为了见一眼妻子,向她忏悔自己两桩风流史,在途中当了逃兵吃尽苦头;他的无奈,还在于最终获得政府释放可依然顶着抹不去的污点度过晚年,更让人接受不了的是,彼此为对方付出,盼望着再次见面的老两口已经不能像刚结婚时那样,相知相爱,等待已让一个人比另一个更早的活在了回忆的等待里,老年痴呆症,比任何绝症,都让人绝望。时好时坏,愈演愈烈的病情,根本不会可怜,你在她心中的地方。我也害怕自己的晚年会这样,宁可先老去,先走,也不想一个人黯然。

回到故事中,有很多是我接受不了,或者不能够理解当时的老几(陆焉识在监狱里的代号)。

在年少的时候,没有察觉到自己对于婉喻的爱,认为那是恩娘对于自己的一种束缚,在国外、在重庆,他都自由的恋爱,顾不上自己以为人夫,可为何到头来他在困境时,才发现了自己如此深爱着婉喻,是因为婉喻送来的蟹黄罐头?还是因为转移监狱时婉喻在监狱外的那一眼?

还是后来得知的婉喻在外的种种艰辛?

我最痛恨的就是不能够在当时领悟到这些,而往往要在失去后,以另外一种方式去回味,可人生总是这样玩弄着人们看似高级的智商,让人性与环境掩盖了一切内在的东西。

还有,老几,为什么要在自己逃离大草原成为通缉犯的时候不名正言顺的见上婉喻一面?一路上的苦头不就是要及那面吗?

为什么要出现在婉喻的生活中,却不能够直接的告诉她,还好事后得知,其实婉喻都知道,她爱她爱得连他的那种气味,都记得一清二楚,也知道他的用心,也许有时候,只要两个人彼此都知道,自己是爱着的,深爱的,就够了吧。

可对于读者的我来说,多么可惜这不是一个美好的见面啊,哪怕只是正视对方一眼。

作者在结尾还要往这完全不能够看下去的小说上,撒盐,婉喻也曾经为了给陆求情,成为了戴的六小时情人,这个在她老年痴呆后最不想想起的事情,还是在她死前清晰的记起了。

命运怎么能够逼迫人们做出那么多迫不得已、舍己求全的事情呢?

其实为什么写这么多,还是因为,结尾。陆焉识在婉喻走了之后,在见到了邓指的第三个儿子之后,发现大草原也许才是他最该去的地方。

多么无奈啊,被释放之后,却依然还是回到了当初受尽惧熬的地方。

也许人生有时候会发现,苦尽甘来之后,那个所谓的“甘”,已经不是个滋味了。

那可能才是另外一个苦的开始。可是经历过的,永远都会在那里,不管物是人非,还是洗尽铅华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