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农村,谈及土地,不知你会绘起一幅怎样的画卷?是“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的讯潮扑面,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泥土清香,还是“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的土地战歌?
有这样一本书,如同深厚的土地,为我们带来文化的传递与社会变迁,文理兼融、学贯中西,将一幅中国农村风貌的画卷徐徐展开,那,是中国的乡土啊。
这是一个蛙鸣不断、知了声缠绵的夜晚。土庙前搭的戏台,立着几位华发已盛的老人,吟着方言,一曲老腔赞颂着土地,浑厚而长久地回荡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是看戏的人们。一曲末,掌声响起,正如平地惊雷般激起层层波澜……
不知不觉间,夜更深了,厚重粗犷的嗓音却依旧没有停,那有些迟钝的双臂缓慢挥舞着,坚定的眼神透出浓浓的乡土情。从这曲老腔中,我们寻到了归属感与乡土情结悄然露头的痕迹。
人们世代依赖土地生存,好似依赖母亲。而对母亲,我们始终有着依恋之心。乡土社会,有赖于母亲,便有赖于泥土。归属的幼根正向地底深扎,结出乡土情结的果实,丰收于故乡。无论是“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还是“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又或是“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醉”;无论是于国还是于家,都难逃一席话——“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中国乡土文化的一大特点便是具有局限性。这其中有地域上的局限,亦有思想上的局限。地域局限体现在祖辈们都生活在同一个村落中,每户人家都把聚集住宿这个习惯深深烙印在心底,共同守护一方土地。人们有着不解的情怀,那是难以忘怀的乡土情。思想局限体现在观念上。人们下意识地逃避离开土地、离开家乡这件事。如若把一个村落比作一个国家,那么离开村落,就如同离开自己的国家,此时,就会引发孤独伤感之情。
乡土啊,这幅万物交融的画卷上既有情感的迸发,也有智慧的多元渗透。历史学、社会心理学等知识见解如同老友般,将一个个社会现象向我们娓娓道来。例如在书中《差序格局》这一篇章,作者将中国的社会结构与西方的社会结构进行比作文较,来更清晰地解释中国的农业生产格局——发生在亲属关系与地缘关系上的格局。“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会发生联系。”由这句话我们不难理解,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我们对于这个社会,对于这个国家,对于整个天下的理解总是从自己开始的。然而,在亲属关系的背后,便有着地缘关系影响的影子。地缘关系指以地理位置为联结纽带,由于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共同生活活动而交往产生的人际关系。亲属关系便是这种人际关系的反映。也就是说,同心圆的波纹构成网织般的社会群体,又延伸出种种现象,周围环境互相影响,又对社会群体产生影响。于是,在这种差序格局的影响下,以宗法群体为本质,人与人因为地缘关系与亲属关系,使乡土社会有愈加紧密的联系。
除此之外,书中有关社会心理学篇幅较大,讲述了有关权力的存在。一说权力可以解决社会冲突,此种权力是从上而下压制的权力;二说权力可以促进社会合作,此种权力基于社会分工而形成,通过它,人们分担要务,减轻负重。
赏读完书中有关于社会学的部分,我们就会发现,不止如此,书中的历史学知识也称得上让我们读史明智,鉴古知今。“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事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由《礼治秩序》、《无为而治》、《长老统治》等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涉及到的一些儒、法、道家的思想。无论是法治、礼治还是无为而治,于一些古代思想家的观点中,作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出了“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等观点,引人深思。
用双手合上画卷,细致摆放,闭目沉思。如今,文明发展的基石已从土地转向人民,华夏民族新时代的荣光正如耀眼的太阳般蓄力升起。人民不仅需要知识,更需探究。于画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与浓浓的乡土情,还学习到多元探究的智慧。例如比较西方与中国,我们便能从差异之中发现更深层次的学问。若知识为土,那么探究就能让土堆变成高楼。脚踏实地,扎根土壤,于地深处的本源,筑起华夏之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