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
到端午节了,但是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因为过端午节是纪念楚怀王的一个大臣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伟大的诗人。
我们今天吃粽子和鸡蛋;买了艾蒿和葫芦,把它们挂在门上。妈妈给我买了一条五彩线,第在我的手腕上。早晨我们去时代广场踏青。今天真开心啊。
我家乡的端午节是有很多讲究的。包粽子,粽叶有要求,新鲜的竹叶;碧绿碧绿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红豆,花生仁,都早已泡好,或是切好的五花肉块,都早已用作料淹制好。五月初五的这天早上,勤劳的女主人把糯米炒香,用一些新鲜的粽叶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种配料,然后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绳子层层缠绕,很快一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包好的粽子放在锅上蒸,等满屋飘着粽子香的时候就可以吃了。煮熟了揭开锅,屋里顿时都弥漫着竹叶和粽子的香气。
吃完粽子,便来到河堤上观看龙舟赛。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你们看呀!那些龙舟多么威风呀!
像凯旋归来的胜利者。挠手们分别穿着红短衣、蓝短衣、黄短衣、白短衣、青短衣……头上绑了块白布,上面写了几个字——”奋斗!奋斗!努力奋斗!战胜困难!“他们如同军队一样威风”加油呀!加油呀!“在人们的呐喊助威声中,伴着急促的鼓点和响彻云霄的响锣,龙舟好手们斗志昂扬、奋力挥舟,冲向彼岸。好一副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的景象。
一年中的节日有很多,对于我来说,最喜欢的不是春节,不是圣诞节,更不是儿童节。我最喜欢的是那最“自然”的节日——端午节。
知道我为什么说端午节是最“自然”的节日吗!那是因为我们老家的一个习俗——采艾蒿。
每年端午节时我们这些小孩兴了!在那一天,我们村的一帮小孩很早就起来了,那是天还没有亮呢!起来后我们便十分迅速地穿好衣服、鞋子,背着小筐,拿好专用小刀,个个打扮得像村姑一样但却有着战士般的气质。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大军”就出发了。经过“长途跋涉”,我们到达了村子后边的山——双顶山。我们是从山的背面上山的,从背面上山的路十分缓,而且那条上山的路是片草地。我们去时,那片翠绿的小草路上还满是露珠,走上去柔软而又湿润。在炎热的夏天里感到十分凉爽而又轻松舒适。我们一边感受着小草轻抚我们脚背和脚底的柔软,一边寻找着艾蒿。走在路上,不断的有小草和树儿向我们弯腰问好,当然,有时还侧着身子暴露一下艾蒿的所在地。让我们去突袭,可见,小草们和艾蒿是多么不团结啊!那些被“出卖”的艾蒿们使劲地摇晃着身子,表达着极度不满的情绪,但,小草们视而不见,他们也就失落的低下了头,认命了。哎!可怜的艾蒿们!
不一会儿,天就大亮了。我们的艾蒿也采了一大筐,当然其中也还包含着蒲公英之类的一些野菜。没办法,我们必须回家了。一踏上水泥路便觉得心情差了一大截,那脚下的柔软不再有了!我又恋恋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草地,他们也恋恋不舍的向我们道别!我们告别了草儿,树儿们,便回家了。
到家后,把艾蒿交给大人们,我们完成了任务,开心地在院子里玩耍。大人们把艾蒿插到房子上后便把桌子搬出来,大家一起围在桌边包粽子!大家分工合作,其乐融融。大人们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八卦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包完后还有人负责煮,一锅又一锅的饺子出锅了。有些调皮贪吃的孩子偷偷去“拿”了“一些”粽子过来,到了后方还有人接应,待观察好四周情况后便开吃了,一个个吃的不亦乐乎!但若是运气不好被“敌人”发现了可又免不了一顿骂。就这样一天就过去了。到晚上时,我们还会去草地上看星星,高兴极了!身下是柔软的草儿们,天上是美丽闪耀的星辰!一切都是如此美好、梦幻……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了,这个最“自然”的节日你们喜欢吗?我相信你们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现在这个节日已经变得十分遥远了,那片草地,那片星空都离我那么远!我何时能再抚摸一下那片柔软?遥望一下那片闪耀呢?
过端午节,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
包粽子一定要有准备的,原来姐姐已经准备好浸泡了3个小时的糯米,同时也买好了粽叶,这样的准备就让我大吃一惊。
我把米放在叶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气极了姐姐对我说:“你要把叶子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在把米放进去啊!
于是,我按照姐姐说的步骤做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边那个盘子中间放的是什么?原来是肉哦!我在糯米中间按了一个小洞洞,把肉馅弄成圆状,塞入糯米中,让它们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翘起来得一片叶子按下来,并用绳子用力的扎紧。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个。现在就要下锅了,先是把水烧开,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绳子解开,正想把叶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烫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来。我吹着吹着,把热气吹走了。我在次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吃起了自己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来,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一团鲜汁可口的肉馅,放入口中,不油腻,又有嚼劲,感觉太好了!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句:宫衣亦有名,端午贝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今年的端午节又快到了,每当到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那值得让人纪念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我从书上看到过介绍屈原,屈原一生坎坷,他把自己心中的爱国主义写成一首又一首的诗,直到后来国家灭亡,他也不屈服为国投江自杀。从此,人们便把他投江的这一天五月五 ,定作端午节来纪念他。
在我的家乡,这一天人们要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一大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起床,忽然,一阵清香扑鼻而来,咦,是什么呀?么这么香呀,出去一看,原来门头上插着碧绿的`艾叶,怪不得,十分清香,听老人说;这样可以辟邪,其实,艾叶的清香中有点辛辣,这下蚊虫们闻到这种气味就远远地躲开了。我最爱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气可香啦,让人闻着心旷神怡。我最喜欢吃的是粽子。妈妈请我们的邻居姥姥帮忙包粽子。那些粽叶经过开水煮过,有一种清香散发出来,妈妈把它们捞出来放在凉水桶里,那绿绿的叶子在水里一漾一漾的好可爱。姥姥把三张粽叶叠在一起,卷成一个漏斗状,在里面装上一大勺白花花的糯米和一个大红枣,然后包扎好,一个粽子就好了,她包的粽子小小的,玲珑可爱,像一个立体的三角形。
我爱家乡的粽子,爱家乡的香囊,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师范附小三年级4班周馨雨
我的在安铺镇,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家乡的人们都举行赛龙舟和吃粽子的活动。
有一年的端午节,妈妈和我到九洲江边观看人们赛龙舟。到那里观看赛龙舟的人很多,一到处都是人,真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呀!江上大桥上的人也有很多,但一座旧桥上的人却很少,而且有守着。这是因为旧桥比较小,而且有些栏杆也不见了,还有些桥墩也断了。因为人比较多,我和妈妈花了很长时间才挤到前面去。
赛龙舟开始了,有黄队和蓝队还有红队,龙舟是长长的,可以坐很多人。随着一声哨响,运动员一起划桨,隆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飞去。这时,两岸的观众大叫起来“加油!加油”。这时鼓声越来越大,运动员越划越起劲,各支队伍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互相追赶。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终于结束了,结果是红队第一,蓝队第二,黄队第三。
我们随着人流离开了江边。这时街灯已亮了,我越想越觉得龙舟很好看。
我爱我家乡的龙舟比赛,更爱我的家乡。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几大传统节日之一,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还是在长城内外,都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家乡的人们也过端午节,我们这里的习俗和其他地方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些不一样。
包粽子是端午节必须的。为什么要包粽子呢?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政治主张。人们为了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都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
除了包粽子,我们还会在江上赛龙舟,我也去看过,可精彩了!那一条条舟像神龙般飞驰,舟的前端有一个人在奋力击鼓、呐喊助威,后面的人用力地划,谁第一个到终点就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品。
我们家乡的人们为了避邪,在家门口都会放上几株艾叶来讨个吉利。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
通过对端午节文化的了解,我才知道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看来,对我们这群正在长知识的小学生来讲,多了解些祖国的传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午节等等,在我们慈溪民间称为冬红节。
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早晨起来,就闻到淡淡的竹叶香,弥漫整个房间,这是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包的粽子,奶奶把它们煮熟了。粽子种类有很多,有白糯米粽,红豆粽,绿豆粽,肉粽,咸蛋黄粽,冬菇粽。早餐是丰盛的粽子和买来的花糕。吃好后,奶奶给我一个香袋,我把它挂在胸前,很香很香的。爷爷采来了菖蒲和蕲艾,奶奶让我拿大蒜头和桃枝条,我们用红线把它们捆绑在一起,插在大门上。把大蒜头比作铜锤,菖蒲当令箭,蕲艾当红旗,桃条保顺风,其意主要是去恶避邪,严防邪气恶魔进门侵入。
中午时,奶奶让我和爸爸把雄黄粉洒在房子周围,防止有毒的动物进家门。在房间内要熏蒸一次蕲艾叶和麦冬须,俗称“熏闷烟”,可以把房间内的蚊子、苍蝇、虻飞等虫子全都熏死掉,可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听老人讲,在过去还有许多习俗。我收集了一些谚语:五月冬红吃抄面,苍蝇弗罩面;冬红杨梅挂篮头,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今天冬红节,蚊虫门外息,若想进门来,等到重阳节。这就是我们慈溪的端午节——冬红节,过得很有意义吧!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可大家知道吗?端午节并不是各个民族都过的节日,只有在汉族、壮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等民族地区才有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叫端五、端阳、重五节。正当麦子成熟登场、旷野飘来阵阵新麦香的时候,我们也就迎来了民间的端午节。
在我的家乡,最主要的风俗是插艾叶和包粽子。到了五月初五这天,家家户户的窗户和大门的门楣上便插上艾条和菖蒲,用它们的香味来避邪,保佑天天平安。小孩子戴上用彩色丝线缝制成各种形状的香囊,以求吉祥。包粽子、吃粽子更是必不可少的习俗。可为什么要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呢?这还和楚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呢。传说,五月初五是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汩罗江的日子,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悼念屈原。而渔夫们则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发展成棕子。
今年的端午节和往年的不一样了,我学会了自已包粽子。在我们家,包粽子高手算得上是外婆了,只见她拿起事先泡好的粽叶,把粽叶卷成圆锥状,把糯米放进去,中间再放上肉、红豆、蜜枣、花生等馅料,一会儿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看着外婆熟练的手法,我也学着她的样子拿出两片粽叶,先卷成圆锥形再在角筒上放入一点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上面再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外婆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包好了以后,放进锅里煮,清香四溢。我一边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香喷喷的粽子,一边暗暗地想:这个端午节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这是我过得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一次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