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包起了粽子。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细致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13篇端午节包粽子优秀作文,欢迎参考。
今天是端午节,中午我们吃了买的粽子,也想亲手包一下粽子。我们先在电脑上查查怎样包粽子和需要的材料,还有要煮多长时间。大概知道了怎么包粽子以后,我和妈妈买材料包粽子。
到了超市,我们先找到卖江米的地方,买了大约2千克的江米。找到卖粽叶的地方,买了3包粽叶。又去到卖豆沙的地方买了一袋500克的豆沙。
回到家,按照查到的方法把江米和粽叶洗干净后浸泡在水里。24小时以后就可以包了。
第二天中午放学后,我发现米上漂着一层白白“泡沫”。我问妈妈:“这米是怎么了?”妈妈说:“可能快泡坏了。”妈妈闻闻了,又说:“还没坏,但是,吃完饭要赶紧把粽子包啦。”
吃完饭,我们准备好粽叶、江米、豆沙和蜜枣。我和爸爸妈妈都想一试身手,爸爸先出手,可惜包了个四不像。爸爸包的第二个比第一个好点,可是还是一个四不像。然后爸爸就不包了,睡午觉去了。剩下的就是我和妈妈包了,包的方法是这样的:先把粽叶弄成一个漏斗形,再用切碎的蜜枣堵住口,然后往里面放米,快满的时候,在封口处再放几块蜜枣,保证煮的时候不漏米。接着用剩余的叶子沿着封口往下卷,卷的既要紧也不要漏米。最后,用线紧紧缠绕住,并且系紧。
下午放学后,我和妈妈立刻开始煮粽子。大约要煮两个小时,煮的时候要用东西压住粽子,以防漏米。粽子的香味儿“远道”而来,香气扑鼻。(雨诺在卧室写作业,因卧室离厨房比较远。所以他用了“远道”)
粽子煮好了,果然亲手做的东西就是好吃。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上上下下的包起粽子来。
早上,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一起床,就到楼上去了。我来到厨房一看,哇——奶奶正坐着包粽子,旁边一盆的米和一捆棕叶。我不含糊,立刻包了起来。
首先,我先把棕叶折成一个漏勺状,不过不会漏。然后,我拿了一点肉在旁� 我抓了一大把米,把它放入漏勺状的棕叶,再看看奶奶还在去米,我便得意起来。奶奶见了说:“呀……”我以为奶奶会夸我,谁知“米那么满怎么添肉,加外一半米啊,你真是太粗心了。”我的脸不禁红了起来,羞愧地说:“奶奶,我知道了。”我去了一半的米,把肉塞了进,再添一把半手的米,再把米捏得紧紧的。到包棕叶了,我把细绳围着裹好的粽子围转了好几圈。奶奶见了,又说:“够了够了,再多,线就要没了,里面的米也会从棕叶缝隙里跑出,吃的时候也难拔开……”“哦,奶奶,承蒙您高指。”
正在这时,爸爸起了过来说:“哇,好浓的米香啊,儿子,你想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想——”爸爸说:“在战国时期,秦国想霸占楚国,便破坏齐楚两国的关系,削弱楚国。当时楚国有大夫叫屈原,他主张齐国抗秦国,还主张实行政治改革。而楚王委昏庸,听了奸臣的话,不采纳屈原的主张,反而把他流放了。在流放中,屈原把他的爱国思想写成一部伟大的史诗《离骚》。后来他不忍心看到祖国灭亡,就跳汩罗江自杀了。楚国人听了,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可大江茫茫无处打捞啊,找不到屈原的遗体,又怕鱼鳖虾蟹吃了他,就用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目的是喂饱鱼儿,不让它们吃屈原的遗体。以后,每年端午节,人们都用包粽子来纪念他,你知道了吗?”
“我知道了。”我说道。我又埋下头去包粽子,心想:我要多包几个粽子让大家都知道,端午的由来,也让他们知道纪念和学习这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端午节到了,终于可以包粽子了!虽然平时也可以包粽子,但在端午节这一天来包更有特殊的意义。
我从爷爷奶奶家取了许多食材,有糯米、红枣、粽叶还有一捆绳子。回到家我便把糯米放进水中泡好,再把粽叶清洗干净后放进锅里煮10分钟。10分钟一过,我便取出粽叶放入盘中。但是我却不知道糯米泡好没有?
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便包起了甜粽子,首先我把一片粽叶卷成三角形,接着舀了几勺糯米(填满就行),然后把粽叶盖上,最后捆上绳子,一个小可爱的小粽子就完成了!后来爸爸妈妈也加入了包粽子的队伍,我们一直包到肚子都咕噜咕噜响为止。
开始煮粽子了,20分钟后粽子煮好了。一股清香从厨房里飘了出来,我迅速走进厨房,揭开锅盖,夹出粽子。小心翼翼地解开绳子,拨开粽叶,在糯米上撒上一层白糖,我便开始大快朵颐。那又白又嫩的糯米咬上一口,吃起来软软的、甜甜的,美味极了!
我敢说自己包的粽子是世界上最香最甜的!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可以观看划龙舟。或许有人问:为什么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呢?为什么这一天要包粽子呢?为什么端午节划的船叫龙舟呢?这其中可是有故事的哦。
在战国时期,总共有七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想统治其他六个国家,尤其是秦国,他们野心最大。而楚国的楚王,性格极为懒散,但他有一个忠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一天屈原得知秦国要攻打楚国,急忙前去王殿,告知楚王,并提出护国计策。然而,无能的楚王并不领情,还因为屈原影响他睡觉斥责了他。之后,屈原并未放弃,又去进谏了楚王几次,但结果都一样。无奈的屈原走在路上,看到百姓过着贫穷艰难的日子,想到战争即将来临,自己却无能为力,悲愤交加,心灰意冷之下投进汨罗江。人们得知心系百姓安危贫苦的爱国忠臣屈原跳江后,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他的尸体,也为了屈原的灵魂不挨饿,便纷纷把船雕刻成龙的样子来吓走鱼虾,然后往江里扔粽子,来祭祀屈原。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咸和甜。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前一天,我唱着端午歌谣,蹦蹦跳跳地提着包粽子的材料,满心欢喜地奔向厨房。
我先帮妈妈把糯米和干香菇泡在水里,再从袋子里拿出干贝撕成条状。与此同时,妈妈带上手套,把切好的五花肉放到大碗里,在上面加入料酒、老抽、五香粉,然后把它们混合起来,用手进行多次的揉搓,这样才能入味。接着盖上保鲜膜,放进冰箱里进行腌制,就等着明天拿出来包粽子。
“叮铃铃”我和妈妈早早地起床“工作”了。我们分工进行,我去收粽叶,妈妈炒干贝、虾仁和泡好的干蘑菇。妈妈炒东西的手法可熟练了,可以让锅里的菜不停翻滚,让我眼花缭乱,不禁佩服得五体投地。整个厨房香喷喷的,估计几十公里外都可以闻到这诱人的香味了。
过了一会儿,配料都制作完成了。要开始包粽子环节。妈妈包着,我在旁边边看边学,先把粽叶卷成勺子状,然后铺上一层糯米,再放上五花肉、虾仁、蘑菇等配料,最后再添上一层糯米。开始进行包粽子环节:先对折,用大拇指压紧,再对折,然后用芦苇草把粽子严实地捆绑起来。我和妈妈连续做了二十几个,最后一步就是把粽子放进锅里煮就行了。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整个房子都是粽子香,我顿时“口水直流三千尺”了。顺手拿起一个粽子,不顾形象地吃了起来。原本在楼上的爸爸妈妈和姐姐都被粽香“叫”了下来,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享受着香气四溢的美味粽子,整个房子也盈满了喜气洋洋的端午节节日气氛。
端午节让我感受到了屈原无私爱国的胸怀,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包出美味绝伦的粽子,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妙。
听妈妈讲,她们小时候的粽子都是自己包的。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一直让妈妈包粽子。今天,我们就要开始了!
原来,包粽子需要这么多步骤呀!要先把荷叶撑开,之后再洗干净,然后卷成筒状,把淘好的大米和红枣放进去,用线捆好,一个蜜枣粽就做好了!
妈妈跟我讲完步骤之后,就开始包了。因为我不会包,就帮妈妈拿包粽子用的线。忙活了一个上午,我们终于包好了,该煮粽子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随着“砰”的一声,妈妈把锅盖打开了,一阵清香飘进了我的鼻腔里。我连忙冲上去,一股热气迎面扑来。看着这些“战利品”,我开心极了。我约摸着粽子差不多凉了,拿起一个就想吃。妈妈阻止我说:“先别急,还没好呢!”我疑惑的看着妈妈,心想:“怎么还没好呢?”只见妈妈像变魔术似的从背后拿出来一个装着白砂糖的袋子,往粽子上撒了一些糖,说“你吃吃看。”我咬了一口,啊!真的很好吃!
我很期待每年的端午节,因为它会给我带来很多的欢乐。记得去年的端午节,我和婆婆一起包粽子的愉快往事。
那天,婆婆神秘兮兮地对我说,要和我一起做“米团子”,只见婆婆端来了一大把绿油油、长长、宽宽的叶子,和一大碗白盈盈、亮晶晶的生米粒,还有一根根彩色的绳子。婆婆高兴地说:“这些就是咱们需要用到的材料哦。”婆婆看着我笑呵呵的说:“这个绿色的叶子是粽叶,米粒是装进粽叶里,彩绳是用来固定粽叶的。你先看我包一个。”
我看婆婆轻而易举的包好一个,我得意地说:“包粽子还是挺简单的嘛,我会了。”说完,我学着婆婆的样子,第一步,把粽叶变成一个小三角,可是奇怪的是粽叶在婆婆手里是那么乖巧听话,可到我这,就像个调皮的小孩,不听使唤。婆婆说:“包粽子要有耐心,慢慢来,很快你就要成功了。”我终于给粽子穿好“衣服”。到了最后一步了系绳子,可绳子总是系不好,还搞的一团糟。在我即将失去耐心的时候,婆婆说:“先用绳子在粽子身上多裹几圈,然后多打几个结,拉紧一点。”在婆婆的鼓励下,我再次鼓起勇气,终于成功了。
我仔细端详着这个可爱的“米团子”,心里别提多自豪了,同时我的耳边响起了婆婆的话,坚持就能有最好的收获。
对于我们这种生在城市的小孩,难免有些活我们碰都没碰过,是一无所知的。今天,我就接触了我从来没干过的活——包粽子!
我来到奶奶家,只见屋子里挤满了人,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出来了:她们在干嘛呀?连忙挤到中间一探,哦!原来在包粽子。包的人很多是街坊邻居,她们可真热心呀!看着她们包粽子那熟练的手法,我还真想自己动手试一试!说干就干,我拿起粽叶,然后学着大人的样子,把粽叶卷成三角形,快速地把白米放入。因放的米太多,所以包起来时一挤压,三角形的粽叶变成了一个漏斗,白米全部漏光了。第一次尝试,失败!
我怀着沮丧的心情,再次拿起粽叶,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包个粽子起来!我一丝不苟地看着奶奶的方法,一点一点,开始行动,放入白米。可这可恶的白米,不是放得太多,就是放得太少。哎,这可真难呀!我不禁暗暗感叹道。
我抱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样的心态继续包着,一次,二次……再来一次,我拿起粽叶,卷成三角,放入白米,摆平,多余的粽叶把缺口补上,折好……噢,终于成功了!虽然它是那么“瘦小、干瘪”,但它也是我的劳动成果,让我真正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乐趣。
不管多累多苦,只要你去尝试了,在你的心底,我相信你会感到无比快乐的!
五月初五是中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包粽子是我们中国端午节的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于是,我和妈妈买了许多材料,准备包粽子。
奶奶真不愧是包粽子的高手,她先把两片长叶子并合在一起折出一个角,然后装上糯米,再放一些配料,接着把叶子卷起把糯米和馅封住,最后用棉绳绑起来,这样一个粽子被奶奶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我看了之后,心想:包粽子,简直是轻而易举嘛。我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去洗干净手,开始行动起来。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两片叶子并合在一起,可是叶子并合的地方老是有一个大洞,好不容易搞好叶子后,放上糯米和配料,可糯米和配料老是“逃跑”,妈妈和奶奶看见我的。“四不像”的粽子,便捧腹大笑。我气急败坏,把粽子扔到一边,说:“不干了,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奶奶停住了笑声,说:“琳琳,做事要有耐心,我来教你包吧!”听了奶奶的话后,我顿时又充满了信心,“来,看叶子要这样子合并起来,接下来就要放糯米和配料,但不要太多,要不又‘泄露’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包了好几个粽子,包的挺好的,我得意洋洋地说:“看,包的好吗?”“哈哈哈……”
这一次的端午节,我过得十分快乐、充实,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我期待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
看!那个小女孩正把粽子当漏斗玩呢!呵呵,你说得对,那个可爱又调皮的小女孩就是我了!
记得那天是六一儿童节,幼儿园在搞活动,有一项特别热闹,那就是包粽子了,“小朋友,你要学包粽子吗?”我听到了一个亲切的声音。“恩,大姐姐你教我吧!”“好呀!”说完给我示范了一遍走了。我在一旁包起粽子来,一勺,一勺,一勺,咦?米怎么越来越少呀?哦,我把叶子折的'太大了,下下面出了一个小洞,我还是觉得好玩一勺一勺的盛米。“丁丁丁”放学了,我才依依不舍得包好粽子,一步一步走出了幼儿园。
回想起来,我不禁抿起嘴,笑起来。
端午节的前两天,妈妈从集市上买回来几把苇叶和马莲,放到锅里煮起来。我问妈妈:”苇叶为什么要先煮一煮呢?“妈妈告诉我,苇叶一煮,就有香味了,也变软了,包粽子时不易折断。第二天,妈妈把准备好的苇叶、马莲、红枣、糯米拿出来,开始包粽子了。
不一会儿,妈妈就包出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粽子。妈妈的动作熟练,包出的粽子既美观又结实,我在一旁看得心里直痒痒。我对妈妈说:”妈妈,让我包一个吧!“”不行,你哪里会包!还是去一边玩吧!“”妈妈,我就只包一个嘛!“”好吧。“妈妈终于答应了。
我选了几片苇叶,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包呀包,包呀包,总也包不好。唉,毕竟是第一次学着包粽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难。最后,我一步一步跟着妈妈学,终于学会了包粽子。首先,将几片苇叶展平,左手四个指头放在苇叶一端的下面托平,大拇指放在苇叶上面压住;右手抓住另一端向左边旋转一周,呈漏斗形,同时左手由托压变成合拢,握住”漏斗“下部,抽出右手,往”漏斗“里装枣,装米。装满后,右手再把多余的苇叶折回来呈三角形,最后,用一根马莲一扎,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在端午节里,能吃到自己包的粽子,我很高兴。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来了,我跟妈妈一起学包粽子,品尝了美味的“五黄”,一起品味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这天我起了个大早,首先跟妈妈插菖蒲艾草。妈妈告诉我,过端午节的传统有菖蒲艾草、吃粽子、品五黄等其他风俗。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须在门窗上插上菖蒲艾草,它的作用是不让蚊虫进入屋内。迷信的说法是可以辟邪。
接着,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材料妈妈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有棕叶、糯米、肉等。准备工作是这样的:把粽叶放在清水里浸泡5~6天再洗干净;把绑粽子的绳子剪成大约两尺长的一段段;把洗干净的肉切成2、3厘米见方的肉块,放在酱油里浸泡一个晚上。包粽子之前,先把糯米淘洗干净,把水沥干后倒入盆中,放上调料拌匀;把粽叶和绳子用开水浸泡起来。下面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首先我取出两张粽叶一头一尾重叠,在一端叶子正面朝里折成一个漏斗状,放入一小碗糯米和肉块,把它们压实压紧,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后再用同样的手法完成另一端。然后用绳子把包成的粽子捆绑结实。这样,一个粽子完成了。
包粽子的时候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大诗人。当年他屡被放逐,便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自己怒沉汨罗江。人们心想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不被小鱼小虾吃掉,便向江中投放食物。渐渐地便演变成包粽子纪念屈原的节日。
绍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巧果的习俗,所谓“五黄”是指黄鳝、黄鱼、黄瓜、黄桃、黄酒。中午妈妈准备好了这些“五黄”,我们就开始品尝起来。当然我们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哦!妈妈告诉我,吃五黄的习俗是从神话传说《白蛇传》的故事中流传下来的。
端午节这个节日我过得很快乐。今天我品尝了美食,关键还学会了包粽子,增长了民俗知识。
端午节,我来学习包粽子。你不要小看这一颗颗粽子,原来包起来并不简单。首先要学会选叶子,色泽好的青绿色叶子煮出来一阵清香,另外要看叶子的大小,如果够大,两张叶子就可以包了,如果比较小,得要三张,然后就是学习包的手法了。
刚开始,我顾上不顾下,上面塞满了,下面却留出了下缝隙,练习了几次才包了一个迷你型的,接着要用棉线扎紧。你看,我包的是不是很有样子呢?
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人们也开始了“蓄谋已久”的行动,家家户户都包起了粽子,楼道里,飘满了粽子的香气。
我们家也加入了包粽子的行列。妈妈拿出泡好的糯米,又买回一些新鲜的`粽叶,首先,妈妈拿起两片粽叶,只见她在手里转了一下,粽叶就成了一个筒,放一个红枣在里面,再用糯米填满,最后用剩余的的`粽叶包起粽子,拿绳子捆几圈,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看着妈妈娴熟的手法,不禁让我也想尝试一下,我仿照妈妈的动作,也包了几个模样十分丑陋的粽子,由于总是漏米,我就多几圈绳子。“扑通”粽子相继跳入了锅中,大火煮了约有1个小时左右,终于出锅了。放在案板上,明显分成了两派:一种是棱角分明,有模有样的肯定是妈妈包的,另一种样貌丑陋,皮开肉绽,按一按还能喷水的,一定是我包的了。
看似简单的包粽子,从我手里出来的却是“四不像”,看来只有多加练习,才能做到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