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孝顺演讲稿(精选3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下午好: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走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十分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可是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十分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
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日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我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明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读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则小故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吴郡有个人叫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母亲喜欢吃饭锅巴,陈遗在做主簿的时候,经常准备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回家时送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等叛军流窜吴郡,太守袁山松即日出兵征讨。当时陈遗已经收集了几斗锅巴,来不及送回家,便带着它随军出征。双方在吴淞江下游一带开战,袁山松兵败,部队溃散,逃入山林沼泽之中,多数人被饿死,唯独陈遗依靠锅巴活了下来。当时的人认为这是他纯厚的孝心获得的善报。
读了这故事,我感触很深。陈遗的母亲喜欢吃锅巴,他就经常收集给她吃;而且,出去打仗时,他锅巴来不及送回家,陈遗便带着它随军出征。这是一种多么纯厚的孝心啊!而我们,不仅不帮母亲的帮,还老是问母亲要这要那的,现在想想,那是多么羞愧啊。
最终,部队溃散了,唯独陈遗依靠锅巴活了下来。是啊,如果当初陈遗不收集锅巴,不带它随军出征,那他也不肯能活下来。从这里不难看出,你的一举一动上天都看在眼里,陈遗孝顺母亲,老天也绝不会让他离开母亲。
百行孝为先,我们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
天地间,有一种奔腾不息的力量,叫爱,来自父母;人世中,有一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来自父母。
当我们第一次睁开眼凝望这个多彩的世界,是母亲的双眸、父亲的臂弯让我们温暖满怀;当我们咿呀学语,能喊出的第一个字眼,是我们的爸爸妈妈;当我们蹒跚学步,直至独立行走的背后,又是父母多少的担惊受怕;当我们迈入学堂,吮吸知识的甘露时,又是父母为我们包上一本本的教科书。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永远站在我们身旁、倾其所有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时,能耐心倾听我们哭述,安慰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下错误时,能毫不计较、包容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时,衷心为我们祝福,与我们分享喜悦的人,是父母;当我们远在他乡、独处异地时,思恋我们、牵挂我们的人,还是父母。
同学们,我们的的生命里有多少成功与喜悦都是父母默默支持、付出才取得的,我们成长过程中有多少失败与苦涩是父母与我们一同承担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没有父母数十年如一日的点滴,怎么会有今日朝气蓬勃、书生意气的我们!
可是,我们都扪心自问一下,面对父母,我们真正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吗?我们绝不能当父母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时,选择与顶撞父母、摔门而去;
不应该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不应该因为羡慕同学家庭条件好,而埋怨、嫌弃自己的父母。
毕淑敏曾言:“孝心无价。”“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只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者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等价的。
是的,孝敬父母不是要轰轰烈烈,而是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例如,情绪失落时聆听听父母的一句劝告;与父母发生分歧时,不赌气,多沟通;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向父母要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东西;节假日不能回家时,给父母一声电话里的问候等等。
最后,我想向全体同学倡议,在明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拿起手中的电话向我们的父母说声:“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