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一等奖【优秀11篇】

成功的教学往往在于细微处见精神显功力。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一等奖 1

一、背景

新课标要求,应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用各种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的解答、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些多数教师都注意到了,但要做好,还有一定难度。

二、教学片段

在刚过去的这个学期,我上了一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出示例题: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高高地跷起。猜猜看,小宝的体重约多少千克?

我问学生:“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先看看题,一会请同学复述一下。”学生复述后,基本已经熟悉了题目。我接着让学生思考:他们三人坐了几次跷跷板?第一次坐时情况怎样?第二次呢?学生议论了一会儿,自主发言,很快发现本题中存在的两种文字形式的不等关系: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一副哑铃重量

我引导:你还能怎么判断小宝体重?学生安静了几分钟后,开始议论。一学生举手了:“可以列不等式组。”我给出提示:“小宝的体重应该同时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怎么把这个意思表达成数学式子呢?”这时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都抢着回答,

我注意到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紧锁眉头,便让他发言:“可以设小宝的体重为x千克,能列出两个不等式。可是接下来我就不知道了。”我听了心中一动,意识到这应是思想渗透的好机会,便解释说:“我们在初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解决,比方说前面列方程组”不等我说完,学生都齐声答:“列不等式组。”全班12小组积极投入到解题活动中了。5分钟后,我请学生板演,自己下去巡查、指导,发现学生的解题思路都很清楚,只是部分学生对答案的表达不够准确。于是提议学生说说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分几步,应注意什么。此时学生也基本上形成了对不等式方法的完整认识。我便出示拓展应用课件:

一次考试共25道选择题,做对一道得4分,做错一道减2分,不做得0分。若小明想确保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那么他至少要做对多少题?

设置这道题,既有调查本节课效果的意图,也想巩固拓展一下学生的思维。没料到相当多学生对“至少”一词理解不准确,导致失误。这正好让我们的“本课小结”填补了一个空白——弄清题目中描述数量关系的关键词才是解题的关键。

三、反思

本节课讲完后,我感到一丝欣慰,看到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学习劲头,突然领悟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至关重要,成功的教学,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能帮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本节课我有几个深刻的感受:

1、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我就觉得不等式组的应用是个难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几个台阶,这也正好符合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例题贴近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有采用了更亲近的教学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采取灵活适宜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教学才更加有效。

4、学生在学习后,确实感受到“不等式的方法”就像方程的方法一样是从字母表示数开始研究解决的。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2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三学制)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多边形内角和。

1、知识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数学思考: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猜想、推理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重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

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

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

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

接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活动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问题再分组讨论。

关注:

(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五边形的内角和)。

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的和是540。

方法2: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结果得540。

方法3: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4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结果得540。

方法4: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加上360,结果得540。

师:你真聪明!做到了学以致用。

交流后,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并验证得到的方法。

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之后,同学们又认真地讨论起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类比四边形、五边形的讨论方法最终得出,六边形内角和是720,十边形内角和是1440。

(二)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师: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知道多边形内角和吗?

活动三: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思考:

(1)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

(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关系?

(3)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

学生结合思考题进行讨论,并把讨论后的结果进行交流。

发现1:四边形内角和是2个180的和,五边形内角和是3个180的和,六边形内角和是4个180的和,十边形内角和是8个180的和。发现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

发现3: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n存在(n-2)的关系。

得出结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

(三)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口答:(1)七边形内角和()。

(2)九边形内角和()。

(3)十边形内角和()。

2、抢答:(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它是几边形?

(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且每个内角都相等,则每个内角的度数是()。

(四)概括存储。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五)作业:练习册第93页1、2、3。

八、教学反思

1、教的转变。

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展示,激发学生自觉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2、学的转变。

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层面,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3、课堂氛围的转变。

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文档为doc格式。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一等奖 3

教材分析

1.这节的重点为:去括号。因此,本节所学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和深化,要突破这个重点,只有在掌握方法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练习来掌握。

2.去括号是整式加减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今后继续学习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方程,以及分式、函数等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1.去括号法则是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时会经常出现错用法则的现象。实验表明:完全可以用乘法分配律取代去括号法则。这是由于:(1)“去括号法则”,增加了记忆负担和出错的机会,容易出错;(2)去括号的法则增加了解题长度,降低了学习效率;(3)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的学习是同化而非顺应,易于理解与掌握;(4)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是回归本质,返璞归真,且既可减少学习时间,又能提高运算的正确率。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

2.能正确运用去括号进行合并同类项;

3.理解去括号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

难点

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符号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问题

青藏铁路线上,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形式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

请问:(3)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冻土地段比通过非冻土地段多用0.5小时,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小时,则这段铁路的全长可以怎么样表示?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多少千米?

解:这段铁路的全长为100t+120(t-0.5)(千米)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100t-120(t-0.5)(千米)。

提出问题,如何化简上面的两个式子?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索新知

1.回顾:

1你记得乘法分配率吗?怎么用字母来表示呢?

a(b+c)=ab+ac

2-(-2)=(-1)*(-2)=2+(-3)=(+1)*(-3)=-3

2.探究

计算(试着把括号去掉)

(1)13+(7-5)(2)13-(7-5)

类比数的运算,去掉下面式子的括号

(3)a+(b-c)(4)a-(b-c)

3.解决问题

100t+120(t-0.5)=100t-120(t-0.5)=

思考:

去掉括号前,括号内有几项、是什么符号?去括号后呢?

去括号的依据是什么?

三、知识点归纳

去括号法则: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注意事项

(1)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

(2)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四、例题精讲

例4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五、巩固练习

课本P68练习第一题。

六、课堂小结

1.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2.你觉得去括号时,应特别注意什么?

七、布置作业

课本P71习题2.2第2题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 4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函数的基础知识在数学和其他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函数与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等内容联系非常密切;函数是近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函数的概念是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等观点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函数概念及其反映出的数学思想方法已广泛渗透到数学的各个领域,《函数》教学设计

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首先应通过与初中定义的比较、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以及不断地应用等,初步理解用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的函数概念。其次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基本初等函数,引导学生以具体函数为依托、反复地、螺旋式上升地理解函数的本质。

教学重点是函数的概念,难点是对函数概念的本质的理解。

学生现状

学生在第一章的时候已经学习了集合的概念,同时在初中时已学过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那么如何用集合知识来理解函数概念,结合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入今天的课堂,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达到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有益有效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是在教学设计中应思考的。

二、教学三维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重点和难点)

(1)、通过实例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到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并且在此基础上学习应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不但让学生能完成本节知识的学习,还能较好的复习前面内容,前后衔接。

(2)、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等等。

(3)、掌握定义域的表示法,如区间形式等。

(4)、了解映射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函数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点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学习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出实例,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运用猜想、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概括等方法,探索发现知识,找出不同点与相同点,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面向全体学生,根据课本大纲要求授课。

(3)、加强学法指导,既要让学生学会本节知识点,也要让学生会自我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多媒体给出实例,学生小组讨论,给出自己的结论和观点,加上老师的辅助讲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和大胆创新意识,

(2)、让学生自己讨论给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和小组团结能力。

三、教学器材

多媒体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函数》课题的引入(用时一分钟)配着简单的音乐,从简单的例子引入函数应用的广泛,将同学们的视线引入函数的学习上听着悠扬的音乐,让同学们的视线全注意在老师所讲的内容上从贴近学生生活入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中进入函数的世界,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从知识走向生活

知识回顾:初中所学习的函数知识(用时两分钟)回顾初中函数定义及其性质,简单回顾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定义及简单作图认真听老师回顾初中知识,发现异同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更深的内容探索、求知。即复习了所学内容又做了即将所学内容的铺垫

思考与讨论:通过给出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用时四分钟)给出两个简单的问题让同学们思考,讲述初中内容无法给出正确答案,需要从新的高度来认识函数结合老师所回顾的知识,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思考老师给出的问题,小组形式作讨论,从简单问题入手,循序渐进,引出本节主要知识,回顾前一节的集合感念,应用到本节知识,前后联系、衔接

新知识的讲解:从概念开始讲解本节知识(用时三分钟)详细讲解函数的知识,包括定义域,值域等,回到开始提问部分作答做笔记,专心听讲讲解函数概念,由知识讲解回到问题身上,解决问题

对提问的回答(用时五分钟)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开始所提的两个问题,然后同个互动给出最后答案通过与老师共同讨论回答开始问题,总结更好的掌握函数概念,通过问题来更好的掌握知识

函数区间(用时五分钟)引入函数定义域的表示方法简洁明了的方法表示函数的定义域或值域,在集合表示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另一种方法

注意点(用时三分钟)做个简单的的回顾新内容,把难点重点提出来,让同学们记住通过问题回答,概念解答,把重难点给出,提醒学生注意内容和知识点

习题(用时十分钟)给出习题,分析题意在稿纸上简单作答,回答问题通过习题练习明确重难点,把不懂的地方记住,课后学生在做进一步的联系

映射(用时两分钟)从概念方面讲解映射的意义,象与原象在新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知识,映射的学习给以后的知识内容做更好的铺垫

小结(用时五分钟)简单讲述本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做笔记前后知识的连贯,总结,使学生更明白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

为了使学生了解函数概念产生的背景,丰富函数的感性认识,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体验,本课采用"突出主题,循序渐进,反复应用"的方式,在不同的场合考察问题的不同侧面,由浅入深。本课在教学时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逐层深入,这样使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也逐层深入,从而准确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引入中的三种对应,与初中时学习函数内容相联系,这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三种对应既是函数知识的生长点,又突出了函数的本质,为从数学内部研究函数打下了基础。

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本课也进行了整体设计,通过探究、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通过揭示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能力;通过案例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

虽然函数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是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基本上能很好地理解了函数概念的本质,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课改的教学理念。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5

全期共有六章。新授课程主要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多项式的运算、轴对称图形、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学期。通过上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有像陈琦、严细毛、瞿俐纯等同学更是对数学探究活动情有独衷。上期期末考试中,0901整体水平稍高于兄弟班级,但有两极分化的趋势。0902班的及格率稍高于兄弟班,但低分段学生高于10%,而且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自信,有自暴自弃之嫌。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优秀率3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一等奖 6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

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直线的平移法则简单应用。

5、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

难点:对直线的平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过程:

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对于 y=kx+b,当b=0, 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2.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1)从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数)是一次函数;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数,显然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推广。

(2)从图象看: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

基础训练:

1. 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 3)的函数解析式为: 。

2.直线y = - 2X - 2 不经过第 象限,y随x的增大而。

3.如果P(2,k)在直线y=2x+2上,那么点P到x轴的距离是:。

4.已知正比例函数 y =(3k-1)x,,若y随

x的增大而增大,则k是: 。

5、过点(0,2)且与直线y=3x平行的直线是: 。

6、若正比例函数y =(1-2m)x 的图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x2时,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

7、若y-2与x-2成正比例,当x=-2时,y=4,则x= 时,y = -4。

8、直线y=- 5x+b与直线y=x-3都交y轴上同一点,则b的值为 。

9、已知圆O的半径为1,过点A(2,0)的直线切圆O于点B,交y轴于点C。(1)求线段AB的长。(2)求直线AC的解析式。

四、教学反思:

教师认真备课,查阅资料,搜集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学生只要课堂上能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做就很高效了。课堂训练以竞赛的形式进行,似乎有一定的刺激性,但缺少后续的刺激活动,学生没有保持住持久的紧张状态。

课前先把所有的复习任务都交给学生完成,教师指导学生浏览教材、查阅资料归纳本章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方法,并收集与每个知识点相关的有针对性的问题,也可以自己编题,同时要把每一个问

题的答案做出来,尽量要一题多解。再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汇编,在汇编过程中要去粗取精。课堂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是主角,在这个舞台上学生可以成果共享,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收获着自己的收获。台上他们是主角,台下他们也是主角。

从另一个角度体会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深刻含义,不单指减少学生课后学习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效率,我的这节课失败之处就是过分的注重了前者,而忽略了实效性。那么在今后的复习课教学中我要多思多想、多问多听(问问老师、听听学生的想法),力求在真正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打造高效课堂。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一等奖 7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对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复习和对比,也是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本课时的学习是学生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个再知的过程,由于初二学生是首次接触双曲线这种函数图象,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有一个形象和直观的认识。

根据二期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激活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精神。在教学设计上,我设想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在掌握反比例函数相关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

因此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学会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掌握图象的特征以及由函数图象得到的函数性质。2.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及想象,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本堂课的重点是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特征以及函数的性质;。

难点则是如何抓住特征准确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并制作了能动态演示函数图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手操作,积极参与并主动探索函数性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鉴于教材特点及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设想采用问题教学法。

和对比教学法,用层层推进的提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同时注意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减少学生对新概念接受的困难,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时间。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组织学生参与“探究——讨论——交流——总结”的学习活动过程,同时在教学中,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启发学生,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对比、归纳的思想方法。在对比和讨论中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去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要采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感知数学的奇妙。

(一)复习引入——反函数解析式。

练习1:写出下列各题的关系式:

(1)正方形的周长c和它的一边的长a之间的关系。

(3)矩形的面积为10时,它的长x和宽y之间的关系。

(4)王师傅要生产100个零件,他的工作效率x和工作时间t之间的关系。

问题1:请大家判断一下,在我们写出来的这些关系式中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问题1主要是复习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为后面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给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打下基础。

问题2:那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其余两个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吗?

通过问题2来引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请学生对比正比例函数的定。

义来给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这不仅有助于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对比和探究能力。

例题1:已知变量y与x成反比例,且当x=2时,y=9。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当x=3.5时,求y的值。

(3)当y=5时,求x的值。

通过对例1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来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在。

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在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时用到的“待定系数法”,先设反比例函数为,再把相应的x,y值代入求出k,k值的确定,函数解析式也就确定了。

课堂练习:已知x与y成反比例,根据以下条件,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1)x=2,y=3(2)x=,y=。

通过此题,对学生掌握如何根据已知条件去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的学习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反馈。

(二)探究学习1——函数图象的画法。

问题3:如何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通过问题3来复习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主要分为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为学习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画法打下基础。

问题4: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应该怎样去画呢?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仿照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的画法。

设想的教学设计是:

(3)随后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画好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步骤,展示正确的函数图象,引导学生观察其图象特征(双曲线有两个分支)。

初二学生是首次接触到双曲线这种比较特殊函数图象,设想学生可能会在下面几个环节中出错:

(1)在“列表”这一环节。

在取点时学生可能会取零,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代数的方法得出x不能为零。也可能由于在取点时的不恰当,导致函数图象的不完整、不对称。在这里应该要指导学生在列表时,自变量x的取值可以选取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数,相应的就得到绝对相等而符号相反的对应的函数值,这样可以简化计算的手续,又便于在坐标平面内找到点。

(2)在“连线”这一环节。

学生画的点与点之间连线可能会有端点,未能用光滑的线条连接。因而在这里要特别要强调在将所选取的点连结时,应该是“光滑曲线”,为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打下基础。为了使函数图象清晰明显,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尽量选取较多的自变量x的值和对应的函数值y,以便在坐标平面内得到较多的“点”,画出曲线。

从而引导学生画出正确的函数图象。

(3)图象与x轴或y轴相交。

在这里我认为可以埋下一个伏笔,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为后面学习函数的性质打下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学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不过,尽管多媒体的演示既快又准确,我认为在学生第一次学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过程中,老师还是应该在黑板上认真示范画出图象的每一个步骤,毕竟多媒体还是不能替代我们平时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巩固练习:画出函数和的图象。

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再次动手画出函数图象,改正在初次画图象时出现在一些问题。老师使用函数图象的课件,用屏幕显示的函数图象验证学生画出的函数图象的准确性。

(三)探究学习2——函数图象性质。

1、图象的分布情况。

问题5:请大家回忆一下正比例函数的分布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提出问题5主要是起到巩固复

在这一环节中的设计:

(3)组织小组讨论来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一条性质: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内。

2、图象的变化情况。

问题7:正比例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提出问题7主要是起到巩固复

问题8: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否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呢?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是:

(1)回顾反比例函数和的图象,通过实际观察;。

(2)根据解析式对进行取值,比较x在取不同值时函数值的变化情况;。

(3)电脑演示及学生小组讨论,请学生给出结论。即这个问题必须分成两种情况讨论即当k0时,自变量x逐渐增大时,y的值则随着逐渐减小;当k0时,自变量x逐渐增大时,y的值也随着逐渐增大。

(4)对于学生做出的结论,老师应该要给予肯定,同时可以提出:有没有同学需要补充的呢?若没有,则可以举例:当k0,分别比较在第三象限x=-2,第一象限x=2时的y的值的大小,则以上性质是否依然成立?学生的回答应该是:不成立。这时老师再请学生做小结:必须限定在每一个象限内,才有以上性质成立。

问题9:当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无限延伸时,它与x轴、y轴相交吗?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结合刚才学生所画的错误图象,引导学生可以通过代数的方法分析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由分母不能为零,得x不能为零。由k≠0,得y必不为零,从而验证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当两个分支无限延伸时,可以无限地逼近x轴、y轴,但永远不会与两轴相交。随即强调画图时要注意准确性。

(四)备用思考题。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2、

(1)当m为何值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2)当m为何值时,y是x的反比例函数。

(五)小结: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一等奖 8

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科研力度,认真开展《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个性化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以学生为本,探索课堂练习的个性化设计模式,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实效为目标,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学习和评价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

(一)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以深入学习理论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练习对课程改革适应力,努力搞好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等日常工作。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加强数学教学质量的监控。

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师徒结对等方式,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重点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与指导,特别要提高新教师的语言素质和教学技能,通过学习思考,实践探索,研讨交流,总结反思等途径来提高教师学科素养;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心得、案例或论文。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育科研质量。

要进行扎实的专题或课题研究,从而加强教师的研究意识,提高其研究能力。

1、制订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课题计划。

2.认真研究教材,备好每一课,重点设计好课堂练习。

3.建立好博客,按时上传各级各类的资料。

1、认真贯彻执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加强理论学习,撰写学习心得。

2、积极配合相关老师做好观摩研究课的准备,利用教研时间进行集体备课。

3、交流典型的课堂练习设计案例。

4、认真准备迎接教科室对本课题的抽查工作。

1、教师解读教材。

2、认真开《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个性化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坚持每月积极参加例会工作和与课题组其他老师每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做好学习笔记工作和反思。

3、积极准备迎接研讨课,并认真听其他老师的研讨课、认真评课。

4、参加教学评价课题培训活动。

1、学习有关综合课堂教学的理论书籍,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推进课程改革实验。

2、准备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并到各年级进行学习。

3、建立学生练习的档案。

4、准备好课题组的课题资料,以迎接检查。

1、讨论有关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师工作的综合评价方式,填写评价表,做好评价工。

2、做好自我小结,撰写案例、教学反思、活动总结。

3.做好学生的期末复习工作,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期末考试。

1、文献法。通过专题辅导、培训学习、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学习现代课堂教学有关理论,指导课题研究,为课题组成员夯实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了解教师对待数学课堂教学固有的方式,分析成因,寻求实验的突破口。

3、个案分析法。通过课题组教师结合自身和对其他教师数学课堂教学实例的反思分析,制定解决的方法,最终形成有效的反思途径和方法。

5、经验总结法。在对反思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将课题研究中形成的经验,进行梳理,撰写有价值的专题论文,课题研究报告,让课题能够得以推广。

6.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包括阶段时间划分、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

1、对教材的理解、对基础的掌握、对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案例研究。

2、课堂教学中发生意外情况处理的案例研究。

3、新课导入、课堂问答、范例演讲、课堂反馈、归纳小结等案例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一等奖 9

在我参加骨干教师学习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自我提问。

自我提问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教学诊断。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与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交流对话。

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分”时,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鱼、分饼干、分苹果等。在交流对话时有的教师提出,仅仅围绕“吃”展开教学似乎有局限,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进行分配,可以适当扩展教学设计面。这样开放性的讨论能够促进教师更有效地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案例研究。

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课桌价格的5/7,椅子的价格是多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用多种方法算出了椅子的价格为20元。正当教师准备小结时,有学生提出椅子的价格可能是10元、5元……这时,教师不耐烦地用“别瞎猜”打断了学生的思路。课后学生说,假如一张桌子配两张椅子或三四张椅子,那么,椅子的价格就不一定是20元了。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对照案例检查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们认识到,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喊“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很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观摩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遇到偶发事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总结记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一等奖 10

我在这次国培中学习了“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虽只有短短的时间,却让我受益匪浅。

数学概念是数学命题、数学推理的基础,数学学习的真正开始是从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开始的,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我也常常在思考,如何进行概念教学?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45分钟,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通过这次国培,给我们今后的数学概念教学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教学模式:即“创设问题情景,归纳共同特征——建立数学模型,抽象出概念——在交流中深化概念,辨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巩固、应用与拓展。”概念教学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的每一个概念都是一个数学模型,老师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了许多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现实背景与材料,极大的鼓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概念的得出注重了探究过程、分析过程,体现了活动主题。

通过一组实例,分析共性,找共同特征。

3、铺垫导入恰当,让预设与生成合情合理。

课堂教学的优秀与否,既要看预设,又要看生成。做到了新知不新,新概念是在旧概念的基础上滋生和发展出来的,她们这样的引入,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教师适时搭建了一个新旧知识的桥梁,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学生就会印象深刻。

4、注重了数学陷阱的设置。

把学生对概念理解中的易错点、易混淆点列出来,让学生判断、研究可以让学生对概念理解更深刻。

5、注重了学科间的渗透。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正确的理解和掌握概念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之一。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要注重联系生活原型,对概念作通俗解释,体验探究数学问题的乐趣;二要注重揭示概念的本质,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三要注重概念的实际应用,实现知识的升华。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11

忠实地执行教材,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即使发现教材的内容有不合理的地方,也不敢随便处理。虾米事小编整理的关于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1、 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下第九章《轴对称》中的重点部分,是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节课,由于小学已经有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故此节课应该是在加深对等腰三角形从轴对称角度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着重探究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定理及其应用,如何从对称角度理解等腰三角形是新教材和旧教材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应该重新认识,把好入门的第一课。

2、 等腰三角形是在第八章《多边形》中的三角形知识基础上的继续深入,如何利用学习三角形的过程中已经形成的思路和观点,也是对理解“等腰”这个条件造成的特殊结果的重要之处。

3、 等腰三角形是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在今后的几何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构成复杂图形的基本单位,等腰三角形的定理为今后有关几何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4、 对称是几何图形观察和思维的重要思想,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常用出发点之一,学好本节知识对加深对称思想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5、 例题中的几何运算,是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初步体验,如何在几何中结合代数的等量思想是教学中应重点研究的问题。

6、 新教材的合情推理是一个创新,如何把握合情推理的书写及重点问题,本课中的例题也进一步做了示范,可以认真研究。

7、 本课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8、 本课内容安排上难度和强度不高,适合学生讨论,可以充分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竞争的意识。

1、 授课班级学生基础较差,教学中应给予充分思考的时间,谨防填塞式教学。

2、 该班级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气氛,可以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兼顾效率和平衡。

3、 本班为自己任课的`班级,平时对学生比较了解,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兼顾不同能力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两个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技能目标: 理解对称思想的使用,学会运用对称思想观察思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思想整体观察对象,总结一些有益的结论。

情感目标: 体会数学的对称美,体验团队精神,培养合作精神。

重点: 1、等腰三角形对称的概念。

2、“等边对等角”的理解和使用。

3、“三线合一”的理解和使用。

难点: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具体应用。

2、等腰三角形图形组合的观察,总结和分析。

主要教学手段及相关准备:

教学手段: 1、使用导学法、讨论法。

2、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分组学习和讨论。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调动学生动手操作,帮助理解。

准备工作: 1、多媒体课件片断,辅助难点突破。

2、学生课前分小组预习,上课时按小组落座。

3、学生自带剪刀,圆规,直尺等工具。

4、每人得到一张印有“长度为a的线段”的纸片。

教学设计策略: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在此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了以下的设计思想和策略:

1、 回归学生主体,一切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当堂的反馈程度安排教学过程。

2、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既要完成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又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安排问题的难度,体现一些灵活性。

3、 教学的形式上注重个体化,充分给予学生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机会,注重学习的参与性,努力避免以教师活动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