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这样也好
窗外林立的楼群,把纷扰躁动锁在了都市当中。那楼下梧桐最后的一抹绿意牵引着我的思绪回到了僻远的小院。
小院,是奶奶的小院。奔波忙碌的都市生活里,有着这么个地儿能回忆。这样,也好。
最爱小院的是夏夜,犹记得那夜的月下景——
简朴的院落里,那抹绿得惹眼的是院篱边的梧桐,叶隙间有微风流过,梧桐叶儿轻轻在摇。不知是谁落了一地碎银,原只是那月柔柔的光透了叶隙,照拂了大地。同在月下泛光的,可不正是那一片浅塘。荷叶睡了,荷花也入了梦,不知她可是梦见那恋人,白净的脸蛋上露出一缕粉嫩。月光明闪闪的,点亮了漆黑的夜。与其一并照耀世间的,还有满天的萤火之光,是什么?还不就是那小巧可人的萤火虫。
良辰美景、人间仙境,早已形容不了此番景致。如今的都市,似此之景恍若是天方夜谭,记忆里,还有小院能回忆,这样不也挺好吗?
小院里的景,叫人留恋;小院里的人,惹人思绪。
小院中,一把破落的藤椅,一位老妪倚坐着。一泻千里的青丝已化作了白雪三千丈,面容上的皱纹写满了岁月的痕迹。没人知道这皱纹中藏了多少故事。
老妪伸出手招了招,嘴里说道:“乖孙儿,过来!”言罢,只见一个五六岁大的孩子蹦蹦跳跳地来到老妪身边。而这孩子,可不就是我吗!
“奶奶,外面那棵大树是什么呀?它的叶子好奇怪。”我小手指着院篱边的那棵梧桐,好奇地问道。奶奶只往我手指的方向一瞥,莞尔一笑,回答说:“那棵树叫梧桐,关于梧桐,还有好多故事呢。”
“原来叫梧桐呀。”我正琢磨着这个名字时,听见奶奶说有故事,一下子就兴奋起来,摇着奶奶的手,撒娇地说:“奶奶快讲,我要听嘛。”
奶奶顿时笑靥如花,说:“好好好,我乖孙儿要听,奶奶就讲。”她顿了顿,接着说:“梧桐,那可是一种神树。有传说梧桐可引得凤凰落其枝头,只要谁家的梧桐引来了凤凰,那这家人可就有好运了……”
一声喇叭声硬生生地将思绪扯了回来。再望向楼下的梧桐,又难免感慨。当初搬来这大都市时,奶奶说这儿太单调了,这棵梧桐就是她种的,说是要招来好运。
小院如今怕是已化作了尘土,但记忆里依旧保留着它的过往。这纷扰的都市里,还能想想小院,这样也好。
花终因岁月而凋零不再绽放,蝶终因年华而落地不再起舞。当岁月夺走了那些美好时,我们的记忆里,依旧定格了那些美好得以回忆,这样,不也挺好吗?
篇二:这样也好
撑一把油纸伞,踩着古朴的青石板,踏着蒙蒙细雨,站在朱红色的木门前。
驻步,回首,斯人已逝。(中国作文网 )
“吱呀”一声,推开厚重的木门,记忆随着氤氲起的水汽扑面而来。
迈步,跨过门槛。几缕白绫不再像那天一样飘扬在凄清的庭院里,而是被雨浸得湿答答地贴着房柱,灰蒙蒙的样子像是被孩子随手丢弃的洋娃娃,失落地藏在阴晦的角落,细数着这深宅大院里的时光。
我走进堂屋,正对门的黑白照片刺进了我的眼睛,我抬起手,轻抚掉照片上的灰尘。照片中的老人带着亘古不变的笑容,眼角细密的鱼尾纹漾着柔情,像极了门外那碧波荡漾的江南春水。
照片里的人,是外婆。
外婆是地地道道的江南女子,从小成长在这韵味十足的江南。
每天清晨,河上的雾霭还未散去,就已有一只只乌篷船在穿梭来往。船上的艄公披蓑戴笠,悠然自得地撑着船。船桨每划动一下,总发出“咿咿呀呀”的声响,古朴的江南小镇便在这声音中苏醒过来。于是,河边热闹起来,陆陆续续来了浣衣的姑娘,银铃般的笑声伴着哗哗的水流声回荡在一片烟雨迷蒙中。
外婆,便是在这一片祥和中成长的。
我年幼时住在外婆家,总能见到外婆与一群邻居安静地坐在院子里的梨花树下,说着一口吴侬软语,聊家常,话桑麻。当时便觉得奇怪,这么一群老人坐在一起竟也成了一道养眼的风景。
江南女子,果真是糅合在骨子里的似水温良。
我走出堂屋,庭院里梨花如雪似的落满了枝头。清风皱下眉头,携走了一树芬芳。暗香浮动间,仿佛又看到那飘起的银发。
外婆依旧会在月夜娓娓讲着动人的.神话,依旧用沙哑的声音唱着江南丝竹,也依旧会和好友唠嗑。但曾几何时,那树下的身影变得稀疏起来,衣袂飘飘、银发飘飘。
外婆的浅笑终渐渐化作一声叹息:“落叶归根……这样也好……”看着她的脸,我似乎明白了戴望舒所说的“丁香般的惆怅”。
我回过神,凝视着满地的梨花,似乎明白了晏殊所说“无可奈何花落去”中的无奈与怅惘。
外婆,终是去了。
母亲说,外婆走时,眼中一片清明。她喃喃地说:“这样也好……”
岁月的骊歌余音绕梁,听得人心下戚然。
直到现在,似乎才有些明白了外婆的话: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地离去,预算着自己所剩无几的日子,毕竟能静看庭前花开花落、天边云卷云舒的人只是极少数罢了。倾世的韶华被淹没在这古朴的深宅大院中,守着一树梨花的轮回,在无尽的孤寂和等待中香消玉殒。
或许对外婆来说,化为这江南水中的一捧,才是最好的归宿。
这样,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