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民国政府在内务部呈文中提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故,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这次为您整理了家乡的春节600字作文(优秀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的国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人们尊老爱幼,还有许多传统节日: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我的老家在萧县的一个小村庄,每到春节是最热闹的。
在春节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家家户户都开始贴春联,紧接着包饺子。在那天晚上,家家户户都在院子内烤火,火烧得越猛越好,寓意着在这一年人们的生意是红红火火的。一般在八点钟人们都会钻到屋内去看春节联欢晚夜。而我们小孩在院内放炮,把买的炮放完后再去看春晚。一夜都不睡觉,这天晚上大家都要守岁。
到了大年初一早上五点多钟,就有人去到村里的长辈家拜年,到了七八点钟,大人、小孩成群结队地去拜年。嘴上说是拜年,我们小孩其实去讨糖吃的,去拜一上午的年,讨的糖,所有的口袋都装不下了。
拜完年,小孩则是去向爷爷奶奶磕头要压岁钱,小孩们都是小财迷,一听爷爷说:“发压岁钱喽!”大家都一窝蜂地跑向爷爷的怀里讨好爷爷,把所有的祝福都一股脑地说出来,把爷爷乐得合不拢嘴。
到了中午,每一家的男人都会端一碗饺子到各家各户,给自己的长辈每人一个饺子吃。
下午时,每家的大人都要去祭祖,而我们小孩也不能闲着,大一点的烧锅,烧锅时自己的妹妹或表哥都要往我脸上抹锅灰,一人一下,烧完锅,脸被抹得像花猫。然后我们比谁抹的多,谁的脸上少,在玩“老鹰抓小鸡”时,她就要当“老鹰”。大人们祭祖回来,我们也玩得差不多了。
晚上我们还要烤火,但这次不光只是烤火,剩下的死火,还可以烤红薯呢!
春节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但时光过得飞快。这一天又这么过去了,这一年希望大家都快快乐乐、万事顺利。
学了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让我想起了家乡的春节美食——腊肉
过年,贵州家乡的每家每户都要把养了一年的猪杀了,把猪肉切城一大块一大块,在中间戳个洞,用绳子穿过,把一块块肉拴起来,再往肉块上抹盐、撒花椒、擦大蒜和生姜,之后拿到院子里晒几天,然后把它们放在火上烤,直到流油出现黑斑,发出一阵阵幽香就行了。每逢春节,乡里会举行“腊肉大赛”,各家拿出腊肉切成小丁装在盘子里,评委们每人吃一块,把参赛的腊肉都尝个遍,最后评出腊肉冠军,做了冠军腊肉的家庭就特别有自豪。
裁判也会考孩子们一些问题,大人不能帮忙,否折扣一块腊肉,如果小孩答对了,就奖励一块腊肉。比如裁判会问:“为什这种肉叫腊肉。”记得有个小女孩说:“因为它是肉,而且是猪肉。”“那如果是鱼,我们是不是叫腊鱼啊?”裁判接着说:“因为在以前,我们粮食少,两三天才能吃上一顿,有一天,山上起了大火,烧死了许多动物,那时候在十二月多,十二月又称腊月,这些烤熟的动物肉,让村民们挨过了寒冷的冬天。所以,我们要在腊月做腊肉。”
大年初一,是我们小孩的节日,那时,我们便是强盗,要抢爸爸妈妈以及亲人们的钱,不给红包不许走。到了下午,我们会偷偷割下一小块一小块的腊肉,聚在一起烤腊肉,拿着一个小碗,里面放了胡椒粉、辣酱等调料,把烤熟的腊肉放进去蘸一蘸,就可以享受另一种美味了。
现在,在绍兴过年,老妈也会跟我们做腊肉,一样是猪肉,一样的做法,可为什么我就是吃不出老家的味道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我吟起这首诗,就不禁想起家乡的春节来。
在除夕的那天晚上,父母会为大家精心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面对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可有口福了。吃完年夜饭,就是我们一群小孩子的欢乐时光了。我们捧着一堆烟花爆竹跑到院子里。手拿着烟花,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随着炸裂声一次次响起,只见一丝火星冲上天际,一朵朵绚丽的七色花在夜空中绽放开来,像彩虹一般,五彩缤纷;又像仙女撒花,给人们送去祝福。家家放烟花爆竹,家家灯火通明,好不热闹。
吃了可口的饭菜,放了美丽的烟花,我们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看春晚。看着里里外外热闹的场面,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好像所有的压力和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第二天一早,我们会穿上漂亮的新衣,随着父母一齐到亲戚朋友家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然后就会得到寄寓着长辈关爱的"新年礼物"——红包。
元宵节到,家家做汤圆,寓意家家团圆,生活幸福和睦。这一天,处处都能闻到汤圆甜美的味道。
春节悄悄地到来,又随着我们的欢笑声悄悄溜走。年复一年的春节送给走了过去的不满与遗憾,它永远承载着我们的期望与欢笑,为我们开启崭新的一年,让我们仰望美好的明天。
指导教师——马梓菁
金句摘抄
我们捧着一堆烟花爆竹跑到院子里。手拿着烟花,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随着炸裂声一次次响起,只见一丝火星冲上天际,一朵朵绚丽的七色花在夜空中绽放开来,像彩虹一般,五彩缤纷;又像仙女撒花,给人们送去祝福。家家放烟花爆竹,家家灯火通明,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