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趣事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其中最有趣的要数放鞭炮。
热闹的除外之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阵阵鞭炮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我来到窗前,不禁惊叹:“好美啊!”五颜六色的礼花划破了天空,照亮了大地。看天上的仙女来为人间祝贺,撒下朵朵神花。再看地上,各种烟花争奇斗艳,时而翠绿耀眼,时而鲜红夺目,时而金光闪闪,真是美丽而奇妙。
我和爸爸妈妈兴高彩烈地走出家门,我先点燃一支“小导弹”,它的尾部喷射着火焰,直冲夜空,不一会儿,在空中炸开,变成许多小花瓣慢慢地飘落下来。紧接着,我又点燃了“天女散花”。引线“哧哧”作响,半天不见动静。我礼蹑手蹑脚地走上前去,它却蹭蹭地上了天,吓了我一跳。邻居小朋友高兴地拍着小手,大声叫着:“天女散花喽,天女散花了!”礼花瞬间“啪”地一声在空中爆炸,真像天女一样撒下数不清的花瓣。霎时,一个个花瓣又变成了一只只圆圆的红色降落伞,漂亮极了,越玩,我兴致越高了。
最后,我们又放了蹿天猴,地老鼠……
放鞭炮太有趣了,我仿佛看见,新春正载着人们的希望向我们走来。
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俗称过年,我们都很喜欢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谢,百草不生。年如何才能过去呢?人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需要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放鞭炮的习俗。
春节就是这样由来的,当新年来到时,我们会燃放鞭炮,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有的给家里的长者拜年祝寿,有的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有的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有的走亲访友,还有的相互拜年,说祝福的话语。小朋友们还可以收到压岁钱,这是家人们送给我们的平安祝福。
春节是多么热闹的节日,多么隆重的节日,多么欢快的节日。我期待明年春节的到来!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我又想哭又想笑。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大年初一的下午,真不知是好运还是厄运。
在大年初一早晨我吃完了汤圆,和哥哥去小店买了盒擦炮,准备到河面上去炸冰。擦炮是盐城的一种鞭炮,比一根火柴还要小,可是威力无比噢!
中午,爸爸把我带到了爷爷家里,起初我们和小朋友玩了一回擦炮,父母惊恐万分,禁止我们再玩。待小朋友们都走散的时候,我来到了爷爷家的厕所南边的一条小河边,准备用擦炮炸冰,想试试冰到底有多厚,起先我用一直脚去试探,谁知道,另一只脚没有站稳,就掉进了河里去。还好只是一只脚,我努力地上了岸。我带着哭腔找到了妈妈,对妈妈说:“我掉河里了。”妈妈问怎么掉的?我说:“一直脚没有站稳就掉下去了,在厕所前面的河里!”妈妈大概听明白了,随后,亲人都来了,妈妈轻描淡浅地描述了一下事情,大家哭笑不得。可是姑姑要刨根问底了:“你问什么掉下去了?”“玩冰”我想都不想就回答了,姑姑百思不得其解,冰有什么好玩的?但是对于冰有什么好玩的,我也不知道。
到了晚上我的右脚有点疼了,就是掉到河里的那只脚。后来泡了温泉才好点。
我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敢这种危险的事情了。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还有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画年画和守岁等等。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古书《吕氏春秋》中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习惯了,此外,扫尘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春联也叫对联、桃符,它以对偶、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
“福”字,指的是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是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的一种祝福。可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祝福,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了”。
现在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已很是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家家户户带去了兴旺和欢乐的喜庆场面。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对联:“焰火耀长空,色彩斑斓欢度除夕度,金龙腾大地,人声鼎沸喜迎吉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