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母爱成海。
一个深沉的伟大,如同夜里的黑幕,席卷整个世界,包裹,散不出的余温,一点点积聚,堆成稻草堆里唯一的温柔乡。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那盏灯塔上不灭的烟火,我在他乡,颠沛流离,回首处,却依然找得到回家的路。谢谢您。
纯真年代的不懂事,直出胸口的话语,在那个童言无忌的时候,却让关爱的心蒙上了一层灰埃,被遮蔽住的光,暗淡无彩,气愤不满的心理却天然的开始反感这种无光的光,蓦然回首,徒留一背的苍老。对不起。
反叛躁动的青春期,我知道你说的是对的,或者是错的,但对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逆你而行,就好了。你在背后失望的目光像片海,我在身前暗兴的表情是小人。抱抱您。
走在远方的路,即使脚底涨开了水泡,磨出了瘀血,也不要低下头颅一无所有回到家里。高傲的我们,把软弱毫无保留的展现给陌生人,把色厉内荏完美的诠释在父母面前。可是啊,我们忘了,在母亲安静而美好的肚子里十月,我们的一举一动,一思一行,她都了如指掌,却只是心疼的做我们爱吃的菜,放我们爱看的节目,不言语。我想您。
路还很远,我不知道该去哪里,但是一定得离家远点,因为看到家乡的屋顶,我会莫名湿了眼眶。请您原谅我的自私,私自去了遥远的地方,这样,留下的泪才会变成行走的汗。我爱您。
什么是孝道?我不能给出一个完整的诠释,只知道传统意义上的赡养父母、善悌兄妹。还能怎么诠释,我想仁者见仁。
今早五点多,梦见我奶奶,十几年来少有的几次梦见她。还是奶奶终老前的样子,还是她终老前的性格。那书香门第的大家风范,还是生前印入我心灵的和蔼。
爸爸说,奶奶的前四十年是在动荡和漂泊中度过,好不容易在南京居住,偏偏碰上南京会战;好不容易荡平日寇,又碰上内战和亲人间的生离死别;好不容易盼上爸爸的人生顺途,偏偏碰上上半生的遗留的胃疾;天天盼着我们兄妹四人成长,偏偏是垂垂暮年的'天命难违……
爸爸说,奶奶生前把治病的钱全部留作我们读书的费用,不忍门第的断续。那时我在高中,校长转达了噩耗,我不敢相信她硬朗的身体竟日渐式微。直到在回家的路上碰到我哥,才知道那是不争的事实。
爸爸五岁的时候不知道哭了什么,而四十年后的那天却晕倒好几次。相依为命四十年,却在有能力让奶奶享福的日子,把时间铺在工作上,只能迁怒老天不全忠孝。
同样是今天,办公室的一位老同志中午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下午却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唏嘘不已。他想起成长的历程,历历在目,感恩父母的哺育却不足赡孝父母的年迈。-
五月份,公司召开陕西片区项目质量与市场的会议,晚餐宴毕,一位四十多岁的王姓科级干部急于告别。他说,中学以后就基本远离父母,工作长年远驻西藏,不容易在回迁内地之后,父母从东北过来探亲,得认真安排父母的旅行,侍奉父母得以安心。
他说我们年纪小,不懂得亲情与赡孝的分量,每每在电话中问候父母,他们总说工作要紧;每每说到节假要回家探望,他们总说劳心伤财;每每电话中问及身体,他们总说康宁。他们付出了毕生心血却从来不索回报,明明年老体迈却常说硬朗,常常思念儿女却独揽寂寥……
我们才多大?同龄的最多初为父母,很多人还孑然一身。我们还不懂什么是父母,我们可能也不知道为人父母的滋味,甚至我们常常厌倦父母的念叨,常常驳斥父母的守旧,可我们却不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的父母也曾和我们一样,意气风发过、风华正茂过,也曾想过得风流倜傥、无忧无虑,可是有了我们之后,岁月在他们的额头上镌刻着他们为生活、为哺育我们而努力奋斗的痕迹,却从来不在他们寂寞的时候、病疾的时候想牵累我们,从来不在我们快乐的时候惊扰我们,还常常在我们无助的时候毫不保留地鼓励、帮助我们……
我们常常能在网上搜索到《二十四孝图》,也常想学习那些孝感天地的范例去反哺为我们劳累一生的父母,却常常疏于现实,甚至连一个问候的电话也忘记了。而父母心里,不在乎我们能为家做多大贡献,能为家分多少忧愁,只希望和我们见面聊叙时能笑语盈盈,只希望能了解我们路途坦顺,只希望我们能身体健壮。这就是他们一生的追求和企望。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可能只能远远地牵念自己的父母,也许只能默默地期许父母福寿康宁,其实我们可以适闲聊家常,我们可以顺从慰操持,我们可以分担表赡孝,只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就可以谱写心与灵的善举、承接血与魂的壮歌。
弘扬孝道文化,汇聚中华孝道。浩瀚如云,那一首首绮丽的诗篇撩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而今,曾记否,孝的真正含义。
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有多少人还记得孝的蕴味深长?泱泱华夏,是否记得“百善孝为先”的真正令人思考的美德?古人云:孝,乃中华的文化,不可遗忘的资产。何为孝?学子们不停地思索着:孝乃孝心,给亲人沏一杯热茶,一句暖心的话,一次对父母的报答等乃是孝。
曾几时,一个人独自倚于窗头,望着那天空,思索着,在记忆的深处翻找着,什么是孝?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孝是泱泱大国的传统美德,是民族复兴的根源。一个“孝”字蕴含了多少希望!孝是落叶对大树培育它的感恩,化作春泥又护花。只有孝心的人才会理会孝道之深远。
孝于尊老而扶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老人一声关心是一句孝心,千里之外送暖心,孝是做人之本,道德之首,根源之处,感恩之地。孝道文化,汇于心头,是否孝对于老人的一声关爱的话,在二十四孝图中,多少感人肺腑的画面,撩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点点滴滴的感恩汇聚而形成了孝道,一件不曾关怀的事,也曾汇成了一道孝的风景线。
孝心,孝道,做人之根本,无论是一句安慰关心的话,还是对长辈、亲人的关心,那都是孝的表现。不知几时,“孝”已经逐渐在我心中生根,现已经形成了一颗大树,那是用感恩的泪水凝聚形成的一片苍穹。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做人之本。朋友,请让我们携手去寻找,传承孝的文化,弘扬孝的谐和。孝道已在心中逐渐汇聚、升华……
2下一页@_@我是分割线@_@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是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孝老敬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古人又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他人的父母,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营造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古往今来,人们传送着许多关于孝老敬亲的故事:古有花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的佳话;今有最美女孩孟佩杰赡养父母、北京小伙樊蒙推母徒步旅行等感人肺腑、润人胸襟的故事。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告诉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孝敬社会上所有的父母。而在如今的时代,我们很少能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来。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孝”这个简单而重要的字眼,那我们就算是一个孝老敬亲的好孩子了。
孝老敬亲,温暖人心。当你看到街头那蜷缩的身影,难道你会熟视无睹吗?当你听到空荡的房屋里回荡着为你担心的叹息,难道你不会感到心酸吗?当你看到那弯曲的身体还驮着沉重的书包,难道你不会上前驮着吗?那些终日在垃圾箱门口徘徊、等待捡拾垃圾的老爷爷、老奶奶路过时,难道你就没有同情之心吗?老人对我们的爱,博大而无私;而我们对老人的关心,渺小而稀少。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个中学生,你又是否做到孝老敬亲了呢?
老人,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劳了一辈子,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孝敬老人,既是对老人的关心与爱护,又是继承先辈们精神财富的体现。老年人犹如一座活生生的图书馆,敬它爱它,会让我们受益无穷。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如果我们人人都敬老,社会就会更美好。
孝老敬亲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献出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送上去的一句亲切的问候。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生活的老人,才能感受到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也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
让我们都争当践行“百善孝为先”这一美德,相信孝老敬亲的美好品行定会在全社会发扬光大并蔚然成风!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百善孝为先。此刻的社会潮流变化得越来越快,有的人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因为各种理由不孝敬老人,许多老人被子女抛弃、虐待。可是这些不孝顺老人的人有没有想过,你的父母不仅仅生了你,还辛辛苦苦地把你们养大,他们用无尽的母爱来包容你,指引你,帮忙你,而此刻他们老了,你们连基本的关心和抚养都做不到吗?
我以往看过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主要讲:有一个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他儿子和儿媳妇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明白后,明白自我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齐吃饭。第二个故事讲:一个男人很厌恶他的父亲,让他的父亲带着一条毛毯出去闯闯。这时他不会说话的儿子居然说:父亲,你不必给爷爷一条毛毯,给他半条就行了。剩下的半条请你好好收藏起来,等我长大后能够把它给你们,让你们到外面闯闯。孩子的父母认识到错误,赶紧留住了老父亲。
从这两个故事能够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范,所以父母在做各种事情时都请研究一下:我这么做会不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例外还可看出,父母是必须受到尊重的。
我在《今日说法》的电视节目中以往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人把他80岁的老父亲赶进了一个小木房,不给吃,不给喝,老人全靠邻居的帮忙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后很生气,长辈们都应当被尊重,何况是自我的父母呢?此刻为了维护老人的合法权利,已经有许多相关的法律出台了,可是,我相信,老人更期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的亲情。
老师今天下午留作业“家风”。“什么是家风”?边回家,边想。
到了家,我把书包放下,就立即去问妈妈:“妈妈,什么是家风呀?”“你自己感受!”
写完作业后,该吃饭了,我见妈妈先是给奶奶盛饭,然后是再给爸爸盛饭……最后才是给她自己盛饭。在妈妈盛饭的过程当中,弟弟都去帮妈妈拿筷子、勺子,“我应该做点什么了”,我帮妈妈把菜都端到了桌子上,等把晚饭摆齐,我就开动了,可是,妈妈阻止了我,说应该让长辈先动筷,然后晚辈再吃。我吃完饭后,妈妈看我的碗里还有米粒,妈妈就总是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看人家农民伯伯多么辛苦,你还不珍惜人家的劳动成果……”没等妈妈说完,我就抱起碗,把米粒都吃光了。
晚饭过后,我让妈妈给我检查作业,可是妈妈说:“奶奶的腰不好,让妈妈给奶奶捶捶腰,再给你检查作业,好吗?”我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妈妈经常讲,“百善孝为先”,孝,字义是儿女来支撑老人,只有这一辈人孝敬老人,下一辈人才能传承家风,去孝敬自己的父母。
我们的父母言传身教,用他们的行动传承了优良家风,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是我们受用一辈子,值得继续传承的优良品质。作文
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人便以孝为先,重温《二十四孝》又重新给了我不同的感受。 如:《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等等,各种各样的孝行故事中最使我感动的是《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看了这个故事,我和闵子骞的父母一样感动不已。面对继母的虐待,闵子骞没有抱怨,更没有报复。相反,在父亲要休逐后妈的时候,首先想到了两个幼小的弟弟:“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恳求父亲饶恕继母。要换做是我,我肯定无法做到。宁可自己受苦受冻也要为两个弟弟着想,为继母着想。
这是一种多么宽广的胸怀,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德。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对自己不好的人,怎么办?记仇?报复?那都是胸怀狭窄的表现,我们要学习闵子骞的高尚风格。不抱怨,不报复,用德来回报母亲,可谓是以德报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孝行故事也有很多。前些日子在电视上看见一个现场直播。有一母亲需经行肝移植手术,能给这位母亲捐肝的只有她的儿女。女儿自幼身子弱,能捐肝的只剩下了儿子。儿子正在美国留学,得知母亲病危后他马上退了学,匆匆回国记得儿子进手术室以前说过这么一句话:“她是我母亲,没有她就没有我。因此无论为她做什么,付出什么,都是值得的!”
《二十四孝》让我受益匪浅,我要学习闵损的品质,寻找生活中的孝。我会记住百善孝为先!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子女的应做的本分,无论是谁,都有自己的父母,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应该时刻体谅父母的难处,体谅他们的艰辛,孝敬他们,而不是他们让你往东你往西,觉得父母没什么了不起的,其实你想错了,父母的确了不起,他们把我们从羔羊般大小养到了这么大,难道不值得我们孝敬吗?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我是怎么孝敬父母的吧。
有一个星期六,我起了个大早,准备给父母做早餐,想给他们一个惊喜。我蹑手蹑脚地走到他们的房间:我的老家在贵州,现在租用两间房,爸妈的房一房两用,既作卧室,又当厨房。我想先把饭悄悄地煮好,不料被他们发现了。妈妈问道:“这么早,你干什么?”我吞吞吐吐地答道:“我饿了,我要吃饭。”爸爸困意绵绵的说道:“嘿,你这兔崽子,早上吃惯了,每天这个时候都要吃,自己做吧,我再睡一会儿。”说完又睡了,我把饭煮好后,就开始做菜了,我先洗好土豆、大白菜、番茄、肉,把它们统统切好,并把鸡蛋打好,搭配好,嘴里念着;番茄鸡蛋汤、土豆炒肉丝、干锅大白菜。
过了一会儿,我刚做好菜,他们就起床了,当他们闻到菜的香味儿,才知道是我做的菜,就夸我说:“我儿子炒的菜真是不一样,吃起来就是香。”我听了心里像喝了蜜似的甜。我炒的菜虽然有点糊,但见它们吃得津津有味,我也觉得满足了。
同学们,现在知道怎么孝敬父母了吗,来吧,让我们一起孝敬父母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说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我家的家风是:“百善孝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爷爷奶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爷爷在棉纺厂上班,单位离家远,骑电动车还得一个小时;每天站着工作八个小时,尤其是上夜班,更是熬人。奶奶、爸爸、妈妈体谅爷爷年纪大、上班辛苦,家里的大事小情从来不让爷爷费心,每次爷爷上中班、夜班,他们都教育我小声说话,不要影响爷爷休息。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爷爷奶奶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听爸爸讲,爷爷的妈妈瘫痪在床长达八年,爷爷和奶奶那时上着“三班倒”,他们一边忙着上班,一边抚养年幼的爸爸,还尽心尽力地照顾瘫痪的奶奶。爷爷一共兄弟四个,轮流照顾老人。轮到爷爷奶奶照顾老人,他们无论饮食起居、增减衣物,还是陪老人说话,都无微不至;轮到别的兄弟照顾老人,爷爷奶奶也常去老人那里看看吃饭了没,饭菜可不可口,有没有别的需要。
爷爷奶奶的孝行教育、影响了爸爸妈妈,而爸爸妈妈又用自己的孝行教育、影响了我。看爷爷下班回来累了,我主动帮他按摩;每周末的晚上,我都陪奶奶下楼遛弯,锻炼身体;爸爸妈妈生病了,我帮他们端水、拿药,并送上贴心的问候……
从古至今,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孝行天下,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我们作为现代的少年更应该懂得孝敬长辈,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效祖国,振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界无处不充满“孝”。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以孝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这样才能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好的发扬下去。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的佳话。对于少年来说,孝可能不那么完美的表现出来,但是我们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诠释它,让它变得更具有意义,而不是徒有虚名。
孝,是父母干完活回到家后我们送上的那一杯热茶;孝,是父母累的时候我们一句话安慰的话;孝,是父母晚上回家后我们端上的洗脚水;孝,是父母看到我们成绩进步时的笑脸;孝,是父母从我们嘴里得到的那一句体贴的话;孝,是我们能够健康的成长,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父母的期望,不奢求我们能够给他们买多少东西,不奢求我们有多少钱,而是我们能够在伤心的时候给他们打个电话,是我们在外上学对他们报的那一句平安,是他们在期中、期末考试时对我们的鼓励。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
想想父母在家拼命地挣钱,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能够让我们过上好日子,能够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我们有出息,能够让我们健康成长。
为了父母,为了我们这个家。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应该付出多倍的努力去孝顺我们的父母。不要求我们给他们买多少东西,就只希望我们,在学习上努力地进步,努力地向前。大休回到家后给父母洗上一次脚,给他们捶捶背,说说这段时间的进步,聊聊这星期发生的事。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是孝了。
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历史的佳话。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感化父母,孝顺父母。端上一杯热茶,对父母嘘寒问暖,洗洗脚,捶捶背,报上一句平安。
虽然我们不能够把孝表现地淋漓尽致,但是我们一定要努力地去诠释它,不要让它从我们这里不再是佳话。
孝,是我们永不会忘记的传统美德,是感化心灵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