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母工作繁忙,没有多余的时间陪伴我,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前的那条小溪中度过的,是在与门前的花狗玩耍中度过的,当然还有外婆,以及她特有的清香。
依稀记得,每次外公外出回来都会给外婆带回一盒玫瑰雪花膏,我喜欢那种香,香香的,甜甜的,像村口小贩手中的棉花糖,那时外婆特有的气味,渐渐从外婆身上流淌至老屋中每一个角落,如纱的蚊帘,窗边的老式收音机上,甚至连外婆碰过的碟缘碗壁,到处都弥漫着淡淡的清香。也是它在每个夏蚊成雷的夜晚伴我入眠,我喜欢这淡淡的清香。
后来被父母接回喧嚣的都市,离开那清幽宁静的小村,失去了聆听叶片在唇间被奏起的美妙,每天面对重金属的生活,都市的灯红酒绿让我渐渐淡忘宁静小村的那缕清香。堆积如山的作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被我用来填补试卷上无止尽的空白,但不知为何,心中的缺口无论怎样也无法填补,反而越来越大。
再一次回到童年中的小村已是五年前的事,门前的小溪污秽不堪,花狗死了,树间的叶片不知喷洒了什么,面露病态,恐怕再也吹不出记忆中的清脆了。一切都变了,我忘记了儿时迷恋的清香,还未体会,便踏上了返城的'公车。再见了,我梦中的小村,我梦中的童年,梦中的棉花糖。
书包范文后来,外公走了,外婆再也没有打开那盒尚未用完的玫瑰雪花膏,我也再没有回去,外婆被接来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更没有了回去的理由,不知那条小溪是否还会变清澈,叶片是否还会再次奏起清脆,不会了,它们再也无法像记忆中那样,即使一切恢复原样,我最迷恋的淡淡清香也回不来了,伴着混乱的思绪,我睡着了,梦中我似乎又闻到了那缕清香,甜甜的,淡淡的。
时光袅袅,在莲花的幽香中缓缓淡去,附在青蝶的指尖上渐行渐远。
可不论时光老人走多远,带走了多少东西,记忆深处的那抹淡淡莲子香,依然挥之不去。花开花落,又是一年。在这个忽冷忽热的季节,很多同学都生病了。
天黑了,匆忙回家的我把钥匙落在了教室,无奈之下只能回去拿。
喧腾的校园静寂了下来,我装着胆跑向教室,突然,“啪”的一声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定下神来,发现原来是办公室传来的声音。我好奇地走近了,却见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明亮的光线从中射出。
透过门缝,暖橘色的灯光下,一张熟悉的侧脸映入眼帘,几缕乌黑的秀发随意地散落。微风拂来,似乎飘来一阵淡淡的清香,什么味道?我纳闷着。咦?不在批作业?老师这是在……剥莲子!
“哎呀~~”老师叫出了声,一个不慎,划破了手。只见老师用纸巾胡乱地擦拭了几下,微微皱了皱眉,又低下了头细心地剥莲子。隐约间,空气中萦绕着淡淡的莲香,直入鼻翼,嗅一嗅,香香的。
第二天一早,老师抱着一只大瓶子来到班上。一打开,教室中弥漫着一股幽幽的薄荷香。老师说怕我们不习惯莲子的味道,特别加了薄荷一起煮。
我突然对昨天的事释然了,却莫名升起一股情愫,如蜻蜓点水,在河面上泛起阵阵涟漪,荡漾在我心里。
老师小心翼翼地把汤挨个倒进我们的杯中,右手食指上方一寸处,那一抹伤痕却刺痛了我的眼,心中好像浪花击打着礁石,惊涛骇浪的感动涌上心头。
我捧起桌上的杯子,莲子汤还冒着热气,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浓郁的莲子味伴着清凉的薄荷味,散发出的香味是如此的馥郁。我知道,里面蕴含着着老师的真情。喝着莲子汤,甜甜的,那是爱的味道。闻闻空气中弥漫的莲子香,清新幽雅,那是爱的香味。
微抿一口,沁人心脾……
教室中飘散的淡淡的莲子香味,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我会将老师的这份爱,珍藏于心底。
阳光透过树叶,斑斑点点地洒在地上,也洒在了我的心里……
每当我看到,那颗粒饱满,穿着绿色裙子的黄皮肤的玉米姑娘,闻到那,香甜的玉米味儿,我就会想起——小时候,我最爱吃的玉米烙,和那声声吆喝。
那缕缕阳光,打开了我的记忆大门……
每当街头响起卖玉米烙的声声吆喝,我总是一个箭步冲下楼,生怕卖玉米烙的人走了。
卖玉米烙的那位老人,一见到我,不等我说,她自己就先说起来了:“一份玉米烙,对吧?”“嗯。”我点点头。
只见她将玉米的绿衣裳脱去,露出那金黄金黄,颗颗饱满的玉米。随后,她拿起刀,在玉米上刮了几下,动作十分娴熟。不一会儿,玉米粒全部都滚落了下来。她将玉米粒倒入锅中滚动的开水中。玉米粒在开水中跳起了舞蹈。
过了一会,她将玉米捞了上来,筛干。我经不住这美食的诱惑,着急起来,在一旁踱步,一边问道:“奶奶,好了吗?”她则不慌不忙地答道:“快了,快了,你别着急呀!”说完,她又把玉米和面粉拌在一起。
“嗞,嗞。”锅中的小精灵——油,在锅中跳起了舞。当玉米下锅时,一股香味猛然地朝我钻来,钻进我的鼻子里,这香味让我更加着急,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慈祥地对我说:“快了啊,不急。”
终于,玉米烙做好了,刚出锅的玉米烙金灿灿的,怪不得它有这样一个名称——“黄金”玉米烙。
玉米烙刚拿到手里,我就尝了一口,奶奶慈祥地问道:“怎样,味道不错吧?”我立起大拇指,赞叹道:“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奶奶脸上很愉快的样子,说:“路上小心。”我点点头,朝家里走去。
太阳已经落山了。那玉米的那股清香,环绕着我记忆的最深处,那童年的快乐回忆也环绕在我的心中。
下午刚放学,豆儿大的雨滴便铺天盖地袭来,风夹着泥土的芳香迎面吹来。路上有奔跑的行人,有撑着伞漫步的情侣……但是我无心欣赏这雨中的风景,只能没命地狂奔着。
一辆公共汽车停了下来,有人问我是否要乘车。这么大的雨,即使跑到家也被淋成落汤鸡了,于是我上车了。车里静悄悄的,乘客们都默默无言,仿佛各怀心事。大家一致往外看,看雨落在干净的柏油路上,溅起的朵朵水花。
“好香啊!”一个眼中闪烁着纯真、面带着微笑的小女孩惊讶地说。那充满渴望的目光正四处搜索着,终于她找到了那股香味的来源,那是车上的一盆含笑花散发出来的。她用手轻轻地摸着含笑花的花瓣,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美的花啊!像含笑的娃娃脸。”
正当我陶醉于这幅美好的画面时,一只手搭在我的肩膀上:“请买票!”哦!光顾享受,却忘了买票。我连忙打开书包,从容地拿出钱包——啊!怎么一分钱也不剩了呢?明明带了钱的!我努力地回想着,哦,想起来了!我把钱都借给同学了!现在该怎么办呢?我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车上的乘客都向我投来异样的目光。
“到底有没有钱?”售票员不耐烦地催促着。我窘迫极了,眼巴巴地向车内扫了一眼。倏地,我捕捉到一个笑脸,就是刚才那个赞美含笑花的小女孩。她对我浅浅一笑,这是一个亲切、友善的微笑。在唇边,在眼角,无不显示着纯真。
小女孩问我:“姐姐,你到哪一站下?”接着,她欠着身,向我伸出手,手心里是一枚亮晶晶的硬币。含笑花的清香又幽幽地袭来,沁人心脾。“拿去呀,姐姐!”她见我没有反应,便向前探了探身子,偏着小脑袋,眼睛亮晶晶地闪着。
“谢谢,真是太谢谢了!”我感动得都不知说什么才好。深情厚谊知多少,尽在嫣然一笑中啊!小女孩那柔柔静静的微笑不就是一朵美丽的含笑花吗?
如今想起,那淡淡的清香依然如故。
我还记得这样的情形。
一边是溢着恬淡虫鸣的村庄,站着你。一边是溢着嘈杂汽笛的城镇,站着我。我们彼此面对着。时间的薄纱轻扬而过,阻下了我迈向你的脚步。
被父母牵上汽车的短短光景,耳边送来了微风捎下的话语:我会等你回来。
一同滑入血液的,除了对方软糯的嗓音,还有浅浅的稻香。这些都只存于记忆深处了。
只存于记忆深处的东西终于慢慢清晰明澈起来。阔别三年,我们仍是孩子的模样。
大人们聚在院中说笑着,我们却早已溜去了后山。那是块坟地,族里的先人都葬在那里。早先祭祖的时候母亲给我的红包落在了此处,便借着夜间来寻,顺便比比胆子。只是到那里时,银涩涩的月光冰冷地覆在前方林立的数十块墓碑上,有些坟头边还立着作祭的纸人,白面殷唇,毫无生气的瞪着眼睛。一时间顾不得红包面子,只顺着山路拼命往回跑。待到醒过神来,可怖的坟场是不见了踪影,我们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我嘴一撇要哭,你却拉着我去追萤火虫。
我始终记得那一年的那个夜晚。十二岁的你拉着十岁的我。不要哭,让萤火虫带着你逃跑。
明明是个胆小的女孩,明明自己怕得手心里全是汗,却仍然牵着我,追寻着萤火虫的光亮。
再次见面的时候,天空一片澄明,空气中暖意融融,恰似五月的清晨。我们并排躺在青葱的草坡上,不远处暖色的稻田轻摇着,浅浅的恬淡清香柔柔拭去了夏日的焦躁。我侧头看你,你正在仰望着,仰望着那没有边际的湛蓝。小巧的蜻蜓点过你微噙的唇角,你一把抓住,却又轻轻放手,偏头向着我:我们去追蜻蜓!
仍然是你牵着我的手,随着青空下散落如丝雨的稻香奔跑着,为了一时的兴起赤着脚与田间的蜻蜓追逐着。
那是我们的最后一次奔跑。
这些记忆,仍旧只存于深处,但那淡淡的稻香,却一直在表面浮动着,不肯在归于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