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轼游赏西湖后所发出的感叹。今日,当我站在柳浪闻莺下时,我也感受到了那番情趣。
诗词的第一句描写了西湖晴天的水光,第二句描写雨天西湖的山色。这水光山色,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苏轼眼中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奇妙。“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把西湖写活了,突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是因为西施无论是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而西湖,不管是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每当我读到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心中总是一阵激动。苏轼只用了寥寥数字,却将西胡写的如梦如幻,突出了西湖的神韵。我读着读着,不禁与苏轼产生了共鸣。我仿佛乘着小船,我来到了湖的中央。耀眼的阳光洒在微波粼粼的湖面上,倒映出一棵棵高大的柳树,一座座连绵起伏的群山。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宛若神妃仙子,美丽极了。过了一会儿,天空中竟飘起了牛毛细雨,那丝丝雨滴滴落在湖面上,溅起一层层的涟漪。雨越下越大,竟有了倾盆之势。那雨中的西湖更加美丽动人,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雨中的群山若隐若现,山峦迷蒙一片,为西湖平添了另外一番神秘。雨中的西湖,是另一番奇特的美。
诵读过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生活在杭州的我不禁感叹:西湖真美妙啊,杭州真美好啊!怪不得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生活在这如梦如幻的西子湖畔,又有谁不为之倾倒呢?西湖如此多娇,我愿大家能珍惜身边的这一份美好,愿诗中的美景常在,愿我们的西湖更加婀娜多姿,愿我们的家乡永远美丽动人!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中优美的文字,无不显示着中国人的历史与智慧,它灿烂似繁星,芬芳似花朵,悠远如长河。然而,在千千万万的千古绝唱之中,我最喜欢的是明代于谦写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灰,把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粉身碎骨也不怕,只要能把自己的高尚情操留在世界上。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诗人托物言志,用石灰来比喻自己,充分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末句表现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作者用这寥寥数十字,就深刻地反映了忠心报国的。高贵品质,为人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每当我读起这首诗,不禁心潮澎湃,被这种优秀品格所吸引,所震撼。我感受到了诗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立志做一个纯洁清白的人。
诗人于谦出生于1398年,字廷益,号节庵。明代政治家、军事家。浙江钱塘人,于谦少年立志,12岁时便写下明志诗《石灰吟》。永乐十九年进士,任监察御史。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后,从兵部侍郎升任尚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他调集重兵,组织指挥了历史上有名的京城保卫战,因功加少保。
学习古诗,常常让我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承载着重大使命;吟诵古诗,就仿佛来到智慧的源头;我们的中国人的智慧在古诗里,我们中国人的美在古诗里,我们中国人的历史也在古诗里,中国的古诗是传统文化中一朵永不凋谢、瑰丽的奇葩。而这首《石灰吟》成为我最喜欢的古诗,它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充分表达了诗人的高风亮节。
漫长的寒冬,被一阵卷着绿叶的春风吹去——春的脚步,已经到来,积雪覆盖的大地,迎来了新的生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确实如同诗上说的一样,它没有脚步,悄悄地落下来。它不同于夏季的暴雨那般豪迈。一颗颗宝石似的小雨珠是那样柔顺,被春风吹着、卷着,似牛毛,像花针,交织起来仿佛一片白雾。落在地上,还像个淘气的孩童似的。,故意跳起,形成雪莲似的水花,玩累了,才返回大地母亲的怀抱。望着这样的春雨,我不由得想到在生活中默默无闻地“滋润”我们的老师,老师也不和春雨一样吗?我们不就如同那株株茁壮生成的幼苗一样吗?我们哪儿少得了老师如同雨露般的“滋润”呢……
回过神来,那场雨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停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那墙边的花儿不知是不是红杏,但颜色都十分鲜艳,粉的像霞,蓝的似天;还有刚长出来的,还没开始,绿的如同一块无瑕的翡翠。经过寒冬的考验,它们顽强地存活了下来,不但没有凋零,还争奇斗艳地开着,它们靠的是什么,是存活下来的决心?还是那少得可怜的养分?或是我们凡人无法达到的忍耐?我觉得以上都是,它们那依然勃勃生机的生命确实是叫人难以置信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虽然它们不是草,也没有被火烧,但它们没有和那草一样的坚强的信念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一点儿也没错,原本冰冻住的小河,已在春阳温暖的光照下,流动起来。鸭子们也是最先知道这事儿的,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上游泳。小鸭们都跟在鸭妈妈身后,还时不时,你泼它一点儿水,我用嘴含水扑在你身上。它们玩的真是热火朝天,享受着春天的味道。你想知道是什么味道?那你自己体会下吧……
春,它不同于夏的热情、豪放;不同于秋天的丰满;也不同于冬天的冷酷。春是柔顺的,它在大地上奏起了美妙的音韵——独一无二的春之曲。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转眼间,圣洁而美丽的冬天就来临了。捧起诗集,迎着漫天飞雪,去寻找冬的足迹,品味她那样独特的美。
冬,是寒冷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谷中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天的到来来为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衣,鸟儿们都躲进了暖和的巢穴里。人们坐在家中静静地观赏漫天的大雪,平时热闹的大街冷冷清清,不时只有小孩子滚着雪球跑过。世界一下子寂静了很多。只有树儿们披着雪白的披肩,静静地伫立在雪中……
冬,是寂寞的。放眼望去,雪地上一片银白,只有几颗被雪压弯的树,在风中呻吟着,摇摆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在一堵断墙边,一树梅花树上缀满了无数粉嫩的花儿,微风拂过,扬起星星点点的花苞,一股幽香悄然而至,这股幽香,是空旷雪地上唯一的精灵呀!
冬,是多姿多态的,看!“昨夜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雪,在天空中,在云彩里,在田野中,在花园里奋起勃飞,乘着风,驾着雨在天空中旋转着,腾飞着,像一位纯洁的少女,在天地间跳跃着,舞蹈着。尽情展现自己肆意飞扬的青春,雪地上披着白衣的歪脖子树,花园中悄然盛开的的白腊梅,都和雪一同舞蹈着,原来寂寥的冬天,此时已成为婀娜多姿的少女,引人深深沉醉其中。
雪是活泼可爱的,“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冰梅花。满身香雾粗找下。”花园中,一颗颗梅花树盛开着,迎接漫天的飞雪,在风中扭动着自己轩柔的身躯,和雪花一同跳舞。“梅花欢喜漫天雪。”雪地中,洁白的雪兔蹦蹦跳跳,一会儿扒扒雪地中的。胡萝卜,白球似的,可爱极了。
冬,是充满希望的,“去年之雪今安在?”在啊!看那雪,用自己的身躯滋润幼小的麦苗,哺育着花草树木来年的生机,她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啊!有了雪的无私奉献,才有今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啊!
冬,一个纯洁的少女,一个荡满希望的季节,她用银装素裹装点大地;她用来梅朵朵迎接来年;她用洁白的身躯哺育万物,我爱这充满诗意的冬!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无疑是古代艺术的巅峰代表,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古诗文就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宝库中最有意境的美文。
爱读古诗文,因为它虽短小但内容丰富,寥寥几行字却勾勒出一幅美景,一篇写实,一怀愁绪,一丝喜悦;爱读古诗文因为它韵味无穷,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琅琅上口;爱读古诗文,还因为它或清新脱俗,或豪放洒脱,或婉约动人,千姿百态,文中极品。
还记得幼时牙牙学语时,跟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爷爷在庭院纳凉,看着皎洁的月亮,爷爷便低声吟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便跟着溜唱,后来又跟大哥大姐学“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后来上小学了,学校举行古诗文背诵比赛,那时候虽不能尽然理解诗里面的美,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自此进入了诗的殿堂。
喜欢李清照的婉约“莫道不销,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情真意切,思意绝美“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伤春惜花,用语精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重叠的词句美致!
当我遭遇挫折时,我安慰自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懈怠畏难时,我激励自己“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使得金”;当我成功时,我又会提醒自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把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告诉我高瞻远瞩,胸怀大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告诉我艰苦奋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告诉我奋斗后终会迎来成功。
古诗文提高了我的修养,交给了我许多处事道理。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记得三年级时,我们的班主任侯老师让大家学习《论语》,不过她的方法非常特别,当同学们愁眉苦脸的想着不知道会多么枯燥时,侯老师一边拍打桌子一边说:“同学们,跟我一起来唱吧!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桌子被有节奏地的拍打着,同学们忧愁的眼神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在那一刹那,我莫名其妙地对古诗词有了好感。
有一次,学校进行“经典诵读”比赛,我们班的节目是《千字文》,一开始,侯老师只是让我们跟唱,但慢慢地,越来越熟练,大家几乎都会背了。接下来就该排练舞蹈动作了,当然,一定要细致。两名鼓手的位置、动作,六个舞蹈演员的衣服、动作,后排同学的阵型、动作等等,一一搞定。比赛时,有节奏的鼓声,个性的舞蹈,再加后排同学们的衬托,固有感情的诗词,美轮美奂,仿佛身临其境。从此,我懂得了感情的重要性。
老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重视古诗词了,这一次,她又借机趁热打铁,让我背唐诗。而我老妈的方法也与众不同,就是先读译文,再去背诵,当然我也挺喜欢的。
还有一次“经典诵读”比赛是四年级的时候,节目是《梅兰竹菊》。首先,要有四个主持人,我才是其中之一,后面有四个方队,分别是“梅”“兰”“竹”“菊”,右边的同学写四个毛笔字,左前方是弹古筝的同学,一应俱全,别有一番风情。而我,也懂得了:只要沉醉其中,会发现不同的新事物、心理解、新观念。
这时,老妈又发现了一种新颖的`背唐诗的方法,就是“录音”,这个需要喜马拉雅听,先读三遍,然后背一遍,录一遍,复习的时候可以给诗词配译文,可以在评论写原文或者译文。这种方法我最喜欢了,还可以检查对错呢!
每一次成长经历都会给我不同的启示,点点滴滴记录了很多的“王国”,比如:正直王国、奋斗王国、友谊王国……,古诗王国只是其中的一个,这些小王国就是带领我们走向目标的台阶,而我,会永远感谢古诗“王国”这个尽管小,却不失乐趣的王国!
古诗是古人情感的表达,而古人的情感可多了去了,有思乡之情感恩之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人的思念之情等等。而古诗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还能体现作者当时所在的朝代的习俗生活以及状况。所以我喜欢读古诗,但相比较之下,我还是觉得边塞诗更符合我的胃口因此,我读过许多边塞诗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王维的使至塞上,卢纶的塞下曲,李贺的马诗23首……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王昌龄的从军行了。
从军行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边塞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这首诗非常现实的描写了边塞战场的景像。把战士们的艰苦和条件的恶劣描写的。淋漓尽致,还以戍边将士的口吻发声表达了戍边将士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古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青海,长云,雪山,孤城,和玉门关等景物,长云暗雪山表现了边塞一带阴云密布风烟滚滚,连皑皑雪山都显得黯淡无光而孤城遥望玉门关,边塞的遥远。儿黄沙百战穿金甲让人感受到边塞调将恶苦呃苦到什么程度呢?连战士们身上穿的铠甲都要被风沙给磨破了。而最后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激情澎湃地展现出将士们不打胜仗决不回家的豪情壮志让人不禁热血沸腾,敬佩之心油,然而起。
读这首诗,我的眼前不禁浮现了边塞的雪山和孤城以及站在孤城上望着玉门关的将士们紧接着,我又看到了将士们身穿铠甲迎着风沙向前前进,以及那一声声誓死杀敌报国的喊声。让人产生对将士们无限的敬佩和崇敬。
将士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称呼,他们杀敌报国守卫家园不惜与他们的妻子与孩子分别他们承受着艰苦的环境奋勇杀敌,用他们的血和汗守护他们的国家,坚守着那句不破楼兰终不还!我们应当敬佩他们向他们致敬。
从军行这首诗,让我感触很深。他向我展现了将士们守卫家园地赤心,让我感受到将士们的崇高精神,让我学会了责任是什么,还让我产生了保家卫国的决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着这首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望岳》,我仿佛也体验到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中国古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是祖国的文化瑰宝。特别是唐诗,我对它情有独钟。读着“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我仿佛来到春日的江边,在和煦的春风中与诗人共同欣赏这难得一见的美景;读着铿锵有力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又感受到女诗人李清照“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读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我又好似嗅到寸草不生的边塞气息。
当然,宋词也有它独特的魅力。我特别喜欢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多么气势磅礴的诗啊,想不到在战场上势不可挡、所向披靡的一代大将军岳飞竟也能写出这种撼人心魄、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来。读这首词,我感受到岳飞那赤胆忠心的报国情怀。要知道,岳飞生在一个国破家亡的时代,昏君的愚蠢、宦官的横行霸道,让岳飞从小就有为国家洗雪耻辱的理想。最后,他实现理想,带领百万雄兵在沙场上拼死杀敌,为国家建立不朽的'功勋,可是国家不幸、百姓不幸,宦官秦桧用阴谋诡计蒙骗皇帝,把正在拼死血战中的岳飞召回,岳飞悲愤欲绝,写下这首惊天地、泣鬼神的《满江红》。
其实,每一首诗,每一首词,每一首曲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这正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之所在。
古诗中蕴涵着的花 “古诗”,虽只有两个字,却包含着无限的情怀,无尽的美景……其实,你要是仔细寻找,还会发现,古诗中还蕴藏着一片大自然!
要说花,就必须得说说花王——牡丹。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那句“天下真花独牡丹”更是证明了牡丹百花之王的地位。唐朝,牡丹更是王室中的“宠儿”,刘禹锡就曾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瞧,小小一朵牡丹花开花时节竟能震动京城。牡丹的雍容华贵,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贵妇,古时的美人杨贵妃就最喜欢北平稀有的绿牡丹,怪不得唐朝的罗隐在《牡丹花》中写到: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与牡丹相比,桃花就像一位小家碧玉。虽羞答答的却有股清秀非凡的感觉直逼而来。桃花妹妹可真爱美,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技招展,艳而不妖,恰到好处。我现在终于明白什么叫“每对春风竞吐芳,胭脂颜色更浓妆。”***彩缤纷,红似火,粉似霞,也有素面美人,白似雪……每种桃花都让人爱不释手,真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从古至今就是诗人名士所赞诵的对象。荷花凭借婷婷玉立的姿色,心旷神怡的芳香,吸引着无数人,荷花,哦不,就是花蕊,含苞欲放的花骨儿躲在茂密的荷叶中,可那尖尖的头儿藏不住,就成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像水一样清嫩的`荷叶就如一池无暇的翡翠,绿得沉迷,绿得心醉。绿叶陪红荷,好一幅“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那楚楚动人的花瓣,新雨后梨花带雨的脸蛋,婀娜多姿的身材,亭亭玉立的气质,无不在诉说“出污泥而不染, 清涟而不妖。”岁寒三友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
先说梅吧!《梅花》中立在墙角迎着严寒盛开的梅花,有股高洁坚强的意志。《墨梅》中只愿留下清香的梅花,抒发了梅与世无争的高尚品德。《红楼梦》中“千红万紫,终让梅花夺魁”的诗句,同样写出了梅花与世无争的品德,却隐约流露出一种自有专长的傲慢。有些梅花却平白无故地遭受百花的嫉妒,就似“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喔,这朵梅花却又是这样的傲骨,这样的无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再说说竹!民以食为天,可大诗人苏轼却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听,多有趣,吃饭时可以不要吃肉,可居住时却不能没有竹子。《竹石》中写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把竹子不畏风雨,不怕困难的顽强品质,描绘得淋漓尽致。
古诗是一个放大镜,帮助我们仔细寻找大自然中的美。古诗奇就奇在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不平凡的情操;妙就妙在能借用普通的事物,抒发出不平凡的感情;美就美在使人意犹未尽,回味悠长!
野芳发而幽香“春”;佳木秀而繁阴“夏”;风霜高洁“秋”;水落石出“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诗中的“春”是春意盎然,诗中的“夏”是生机勃勃,诗中的“秋”是雁过留声,诗中的“冬”是寒雪纷飞。我则尤为喜欢诗中的“冬”。
在冬天,爷爷抱着我坐在火炉旁的摇椅上教我一首首的背诵唐诗。我清晰的记得背诵的第一首诗是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多美的一首诗呀!我爱梅花,爱它的高洁,爱它的谦虚,更爱它的坚贞不屈。冬因梅而傲,梅因冬而俏。
渐渐地,接触了描写冬的古诗。王维的《四气歌》“鸣笙起秋风,置洒飞冬雪。“陶渊明的《四时》“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中我最喜欢柳宗元的《江雪》他把冬天的气氛,景象都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诗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在这一次综合学习中我又开始接触元曲。元曲中的神秘促使我走近它,元曲中我最喜欢关汉卿的。《大德歌(冬)》:雪粉花,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揽着钓鱼槎。诗的意境真美!在诗中没有人迹却不缺少热闹,寒冷却不缺少生气,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开始读白朴的一曲《天净沙。冬》:一声画角谯门,门庭新月黄昏。刚开始读时它让人揣摩不透,我正要去翻诗意,老师拦住我说:“诗就像茶需要细细品味,需要在一次次的揣摩与品读下才能得知它的含义。”
我轻叩开了诗歌的大门,也对诗人和更多的描写冬的诗有了兴趣。古诗虽然离我们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在我们细细的品味下,古诗好像摇身一变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现在我还会比较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在学习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知识。我愿意牵着你的手,再次轻叩古诗的大门,走进诗的国度。
小时候,爷爷是教师,总是教我一字一句地朗诵古诗。见爷爷读诗时,很奇怪,总会边读诗边摇头,声音还顿挫抑扬。我问爷爷为什么,爷爷大笑起来,还说:“边读诗边摇头,这才能读出诗的韵味。”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诗的韵味是什么,只是一知半解地点点头。
还记得我读的第一首也是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是《春晓》。我想,第一次和《春晓》做朋友,一定是始于春天。“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我问爷爷“闻啼鸟”是什么意思,爷爷说,闻就是听,当你每天清晨起床时,不是时常会听见鸟叫声吗?这就是“闻啼鸟”。哦,懂了。
我就这样一首首读了下来,读了很多描写春天的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哦,这句诗我懂得。一团团野火在燃烧野草,但怎样也烧不完还留根,当一阵阵春风吹起,野草又重生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我也懂得,我不喜欢这样的景象,国家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满城,荒木满街。读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眼前就出现了一幅清淡的`墨水图,诗人最后一句还用了疑问的句式,又让我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可看出诗人王安石是多么思念家园啊!
朱熹有一首《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渐渐地,我读诗读出了韵味,增长了不少知识。
春,在我的诗歌旅途中,一路相随。它占据了我所学的诗歌中的重要地位,给我无穷的启发和感受,使我读出诗的韵味。
记得刚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爷爷奶奶就教我背古诗,像“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等。当时还弄不懂其中的意思,但朗朗上口,只觉得挺好玩。
上了小学以后,我认的字多了,读的古诗也越来越多,已经能较好地了解诗中的意思。这样,我越发喜欢古诗了。
早上起床穿衣服的时候,会经常不由自主地背起:“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走在上学的路上,也会摇头晃脑吟上几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活脱脱一个潇洒的小诗人;吃饭的时候,还忍不住和妈妈对诗,我说上句,让妈妈接下句。由于我背的诗越来越多,妈妈现在都快招架不住啦!我是不是很厉害啊?
当然,也会遇到一些不懂的地方,我就去看书上的'注释、译文和诗文的背景介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再通过反复的阅读和背诵,我就更能理解诗句的含义了。我的这个学习方法不错吧?
现在,我已经把《古诗108首》熟读,并且大部分都能背诵出来。从这么多古诗词中,我认识了浪漫豪迈的诗仙李白、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博学多才的唐宋八大家等许多著名的诗词作者。读着他们的诗,我好像与他们一起走进了美丽的大自然,欣赏到了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湖光如镜的洞庭山水、水光潋滟的西湖;我仿佛穿过了历史的长河,看到了兵戈铁马、硝烟弥漫的古战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真佩服奇袭龙城的名将卫青和英勇善战的李广将军;从诗中我还感受到了诗人们浓烈的思乡之情、深厚的兄弟之情、慈爱的母子之情、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还有一些古诗能激励我们奋发向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一直把这些诗�
古诗,让我陶醉;古诗,让我入迷;古诗,激励我不断前进。我爱古诗,真想以后
“清明节断雪,谷雨断霜”,清明节、谷雨节气的来临代表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南端的小麦将要孕穗期,油菜子早已开花,东北和西北地域麦子也进入现蕾期。关于清明的民间谚语许多。如“清明节高粱米注射谷,谷雨棉絮再种薯”“清明节麻,谷雨花,小暑栽稻点白芝麻”。清明时节,在忙碌的员工来看,这时田里的伴奏音乐便是布谷鸟的叫声。“当季过清明,朝朝布谷鸣。”这时布谷的声响,针对农民而言,是“催耕”信号。也有宋朝蔡襄的《稼村诗帖》“布谷声中到大雨满篱,催耕其亲原始人知。荷锄莫道春耘早,恰好是披蓑叱犊时”,这首诗便把布谷的催耕和农夫的勤快写得很亲近。在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耕作,两千年前《荀子·王制篇》说:“耕作、夏耘、丰收、冬藏,四者无失时,故五谷绵绵不绝。”朴实无华的员工,在春季土壤上,运用自然的馈赠,用不辞辛劳与智慧将希望的种子撒下。在众人很了解的'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这首诗含有几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挂在牛背上偏向杏花村汾酒动作,可爱又有喻意。它使我们想起了清明时节水牛的出现及其身后暗含的耕地的含义。“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接清明的古诗。秋处露秋寒霜降,冬寒雪冬小小寒。”这一首小歌谣里含住的“二十四节气”,代表了古时候中国人民聪慧清明的古诗。
只有掌握自清明的古诗然界尤其是太阳运转规律性,才可以获得丰收年,才能更好的接纳自然的馈赠。
街灯已上似游龙,忽逢一夜月光寒。前尘过往,明月照亮天涯,独看一场繁华!泪伴月,思念随风,潸然泪下。
常说,须臾间,流光易老,红颜易憔,岁岁年年人不同,花似花落影何从,年华虚晃,徒留人间沧桑。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一曲浅词,述一世伤悲,凝聚千言,难识道离别。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想让自己去思念,可却难以话离别。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紫衣青衫挽,相拥泪雨下,痴看红颜去,再也不复返!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有何处,可与她诉说那几经离愁,那凄凉悲伤,徒留一人独自细细酌尝。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千载万载如影,万代春秋随风,又有谁知相逢不相识的痛,那时,早已灰尘满面,鬓发如霜,你我相隔两望,只不过徒增悲伤罢!
“夜来幽梦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湿了眼,湿了裳,湿了孤城的彷徨。没想到还能入梦还乡,你,独坐窗前,食指绕红线,抬纤纤玉手,为已梳妆,涂胭脂香气,“我”,早已迷惘。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两人静静守望,万语千言,千言万语,却不知该如何道诉,只有相对无言,望那泪落千行。恍若那无垠大海的平静,却实则早已在无尽的埋藏。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时光如水,永远承载着看不穿的回忆,如微波荡漾,最美不过夕阳红,最美在折柳离别后,可在那皓月当空,坟山松下,却是与妻子思念年年,肝肠寸断的地方。
那所谓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山盟海誓,等到的是什么,不过是一曲离愁罢!
微波浅荡,赏一轮明月,叹古往今来,一地相思两处闲愁,落花飘入蝶池,剪不断思念,数不尽哀愁,倾然而下!留一人伤悲……
诗词,成长的种子
纵横千古,畅游诗词。在一开一合,一颦一笑中,我发现,诗词,你竟是成长的种子。
悠然晋诗,陶潜之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循着踪迹,见一桃花林。花草鲜美,落花缤纷,宛若仙境。男耕女织,鸡犬夜鸣。黄发重垂于腰间,有如绝世美人,落花纷纷,佳人倾城一笑,煞是美丽。桃花源之人热情好客,杀鸡宰羊,欢迎渔人。在这与世隔绝之地,不知早已过了汉和魏晋,却是悠然自居,自得其乐,与世无争。
一品晋诗,原先,你竟是成长的种子。
豪迈唐诗,太白之诗你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满脸是对腐官权臣的厌恶,是对他们的鄙夷。你明白,这肮脏之地容不下你的忠贞,你的抱负。你”仰天大笑出门去”,远离朝廷,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你举杯邀月,对影独酌,一阵孤寂,却又有几许豪迈。也许孤独,也许惆怅,但友人相随,宝剑相伴,美酒入肠,便也驱尽了忧愁,换来了传得几世的豪迈。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放荡不羁,千百年一晃,你的'鞋仿佛依旧在高力士的手上;贵妃的手上,还是你的墨锭。时间定格,你一摆双手,头也不回地离开朝野。
一品唐诗,原先,你竟是成长的种子。
豁达宋词,东坡之词你本该是朝廷重臣,但乌台诗案,却让你一贬再贬。皇帝昏庸,臣子奸佞,你能够趋炎附势,但你不会。”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州冷。”即使是官再小,再卑微,你终不会忘记初心,不忘人生之价值。”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你早已看透人生,世人终会灰飞烟灭,但精神,却能传唱千古。世事难料,但谁怕,一蓑烟雨任平身。”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也曾涕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忧愁,但终会豁达。
一品宋词,原先,你竟是成长的种子。
开卷,合卷,一品香茗。我发现,诗词,你正是成长的种子。
记得儿时,妈妈很少给我讲故事,给我讲的几乎都是古诗。一开始听起来觉着乏味,但慢慢地,我越来越觉得有趣。
听到杨万里的“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我便在家中撑起一把大伞挥来挥去,寻找风的方向;听到杜牧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我便会仰望星空,寻找银河里的牛郎织女星……古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好多的乐趣,读古诗,我会去还原诗人的场景,找到好多乐子。
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从小就喜欢。打从听到这个后,我就对落花情有独钟,我特别喜欢去捡落花,用落花制作各种香水,残留的花便拌入泥土。妈妈每次为我在干嘛,我就会堂而皇之地回答:“我在帮掉落的花瓣找回家的路。”妈妈便笑笑,还会和我一起玩。
渐渐地,我长大了。我不再玩落下的花瓣,但诗句经常萦绕在我耳畔。我开始感受古诗给我带来的诗情画意和无穷力量。诗人赋予落花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花儿凋零,落入泥土,这个再寻常不过的自然现象,被诗人发觉了,认为花儿是不忘自己的'使命,宁可把自己渗透进泥土,也要去完成自己的心愿,去呵护来年新绽放的花朵。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诗人是把落花比作自己,借落花来表达自己虽然辞官还乡,但也要立志为后代出力。
古诗是梦幻的,是神奇的,是给人启迪、给人力量的。它让我憧憬“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友人之情,让我震撼“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之情,让我共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伟大的母爱,让我期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豁达之情。
学古诗、爱古诗,诗人们的爱恨情仇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我骄傲,古诗给我的光明,会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大唐的风烟早已逝去,大宋的曙光照亮了天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诗人从西蜀的山水间缓缓走来,着一身青衫,留几缕美髯。目光深邃,自信俊朗,他就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山鼻祖——苏轼。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书、画”五绝天下,诗词文创作更是千古一绝,难以为继。在他的诗作之中,我们能够看到许许多多的美景与哲理。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无穷理趣,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清丽美景,有“惊起却回首,有恨无人醒,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不屈不饶,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挥洒;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阔洒脱;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对美好事物的绵邈情意;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劣境中的豁达和泰然;有“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的兄弟情深;有“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纯情婉约;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真挚和相思……
纵观苏轼一生,他屡屡遭受朝廷排挤,却屡屡用超然的态度,不抛弃,不放弃,在恶劣的环境中用自身的精神力量和心灵光彩让苦难变得黯然失色,仍然积极的从容地做那个豪迈、豁达、朴素的自己。林语堂说他“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的确,同样是面对风雨挫折,浮沉宦海,他没有选择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田园,没有像柳宗元那样意志消沉,更没有像屈原那样投江身死。同样是面对人生风霜,颠沛流离,他不是逆来顺受,也不是随遇而安,而是用超然豁达的心灵、用更积极地处事、用和诗词歌赋相依来对待这个无情的世界,“一蓑烟雨任平生”,书写着他独特的丰富与深沉,气度与风骨,铸就了让后人久久仰视和神往的传奇!
时光流转,苏轼的背影已然渐行渐远,然而这位青衫磊落、独树一帜的`旷世大家带给我们的心灵撞击仍然历久弥新。他如歌的生命画卷,筑成了一道亮丽的永不褪色的人生风景。让我们积极的,慢慢体会……
秋天无处不在。秋天在金黄的稻田里,秋天在积满落叶的小道上,秋天在争奇斗艳的菊花里……然而,秋天还在诗歌里。什么?你不信?那就跟我去瞧瞧吧!
秋天的天空碧蓝碧蓝的,像一块冲洗干净的蓝宝石,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倍加纯洁。在秋天,秋风可不像夏天一样仿佛有一股热浪袭来,也不像冬天那样冷得似乎钻进了骨头里,而是很舒服的。看!调皮的秋风在跟云朵玩耍,那一朵朵白云,有的懒洋洋地趴着,看着地上发生的一切。忽然,风儿掠过,天变成了一个个大拇指,因为,它们要为秋姑娘点赞。有的白云看见了秋姑娘,立刻红了脸!因为它从没见过那么美的秋天。有的白云变成了一座大火山,看见秋姑娘,竟然喷起了“火焰”……一群群大雁时而组成“八”字形,时而变成“一”字形,在湛蓝的`天空中飞翔……这不正是“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中的景色吗?
“榈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出自晋代陶渊明的《酬刘柴桑》。是啊,落叶是秋的使者。秋天到了,一片片碧绿的树叶就逐渐地变成了金黄色,再由金黄色的落叶变为一片片枯黄的叶子,我拾起一片落下的银杏叶,它比我的巴掌小,可还没有完全枯黄。它是扇形的,远看,许多银杏叶铺成了一张黄黄的地毯。
秋天的果园也十分美丽。苹果是果子中最害羞的啦,因为它们整天低着头,而且红着脸。石榴是水果中最喜欢笑的了,它们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笑得撑开了肚皮,露出了晶莹剔透的果实。正所谓“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啊!
秋天的稻田很美,一个个饱满的稻子,组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风吹稻田,“稻海”漾起了波澜。许多农夫欢笑着走进稻田,欢乐地收割着稻子,又满载而归。正如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我爱秋天,我更爱古诗里的秋天!
古代诗歌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传世杰作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而且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但曾几何时,诗歌开始堂而皇之地占据我的生活,影响我的性情。
少时,“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告诉我不要重蹈别人的覆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告戒我人应该知错能改,不可妄自菲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教导我不要将自己的爱好强加给别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训诫我对朋友要言而有信,不可食言而肥。小小而薄薄的《论语》竟教给我一些父母、亲人为曾教给的道理,从此诗歌就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长大了,接触面扩大了,我也认识了更多的杰出诗人。豪放的“酒仙”李白大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婉约愁苦的李清照低吟“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思贤求才的曹操振臂一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人们的豪放耿直,文婉爽快让我心仪,但他们的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浓烈的爱国情怀更让我折服和震惊。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流露出诗人的伤时悯乱的感情。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寄寓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忧愤。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昭示着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急切呼唤。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昭示诗人有诸葛亮的心迹,但无路报国的`愤恨和指斥。
如今,诗歌不仅陶冶着我的性情,还在铸造着我的灵魂。当诸葛孔明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懂得了修身养性的真义;当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当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体会了快乐的内涵;当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我领悟了拼搏的意义。诗歌在神州大地上相继。
在记忆里,我在懵懂之中便已开始读诗、背诗了,只是并不懂的诗人暗含的心情。
小的时候,我背诵唐诗仅仅为了好玩,并在押韵的四句诗中联想出一幕幕的情景来:当读到“飞流直下三千尺”后,便想去见见如此之长的瀑布。也许父母不让,但我还是想找找“手可摘日月星辰”的危楼,如果“天上人”愿意,我还想找颗星星当作收藏品呢!
当我跟父亲说这些的时候,他的一阵哈哈大笑却将我从梦境中拉回了现实,“这些都只是夸张的修辞手法罢了。”听了这些,我大失所望,从此便对浪漫主义诗人置之不理。但是,当我长大了,懂得了修辞手法,了解了诗人的时代、经历,才从心底体会到了唐诗宋词的优美意境和诗人眼中的美,知道此时,才明白了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南山,龚自珍的片片落叶护春泥。
然而我最爱的,既不是韵致高远的田园诗,也不是抑扬顿挫的杜诗,而是气势悲壮的边塞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每当我读到王翰的凉州词时,总能体会到将士们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豪迈凄凉。因此我最喜欢的便是这首诗了,每读一次,都能读出不同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童年的我与诗的故事仍贮存在心灵深处,每到寂寞时便想一想,想起儿时天真幼稚的误会,也只能莞尔一笑。
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就是一首诗,又长又短,有的大起大落,有的平平淡淡、有的轰轰烈烈,有的默默无闻,但无论如何,这首充满哲理的人生之诗,都将是最精彩的一首诗,永远都是最精采的一首诗,因为它独一无二!
诗歌犹如一股清流淌入心扉,流入记忆,响彻云霄。
——题记
一步踏入凄苦中
我喜欢读符合我性格的古诗词--孤独,凄凉。我不知为何,总会有一种情愫在其中,使我无法自拔,总有种回家的感觉。读李煜的诗,更加浓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又如李清照的诗: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让我在其中读出了久违的重逢感。再譬如杜牧《阿房宫赋》中:“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百姓被压迫被剥削,这又何尝不是诗人的一种孤独?
我从磅礴中走来
每当看到豪放派的古诗词,我都忍不住要去吟诵几遍。它不仅带给我气势上的雄伟,还有精神上的冲击,让我为之着迷。每当读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时,脑海中都会情不自禁的浮现出豪气壮阔的'画面;每当读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时,都会感觉置身于北国之中,体验君临天下的感受;每当读到“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时,总会有一种冲动要去战场杀敌,报效祖国的壮志酬心。
使命召唤我
忧国忧民,是从古至今一直被诗人传承的主题。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说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让我为之震撼!作者的爱民之情使我热泪盈眶。白居易在《卖炭翁》中所写: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这种为百姓疾苦呐喊的诗人是我由衷钦佩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一逆天绝句,让世人从此尊称他为“诗圣”!他把忧国忧民这一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风范,叹为观止!
我在阅读古诗中成长!它伴我长大,余生很长,我要陪古诗慢慢变老。
今天,我在学校里参加了致远上连说感受到了中华古诗词的无穷魅力,不由得想到了以前老师教过我们的一首诗,这首诗也让我想到了一种植物——柳树。
我低低吟诵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首诗的名字叫《咏柳》它是一位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他出生于公元659去世于公元744,字号“四明狂客”,他住在今天的浙江省萧山县人。37岁考取进士,一直在朝廷做官。
我心想:他这么年轻就考取进士还一直在朝廷做官呢,我觉得他很厉害,因为37岁是一个人年轻时他这么年轻,有些人也考不进去呢。
可惜的是他80多岁才回到故乡,诗作仅留后世20篇。这首诗是其中之一,这是一首描述柳树的诗。通过对溜的形象描述,传递了春天的气息,表现了春的生机盎然,同时也表达了诗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
从“碧玉妆成一树高”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图画:如玉石般青绿色的嫩叶把柳树装扮的多么俊俏。“从万条垂下绿丝绦”我们可以想到。工人签条六只像丝绸一样随风舞的分外妖娇。我想:作者就用一句简短的语写出柳树的妖娆,不愧是年轻的官,因为进士是好成绩的。
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以想象中一个问题:是谁剪出那样信任的柳叶?作者在这用了一个社会自己问自己,也给了读者很多的想象空间。后一句还用了一个比�
在诗的前两句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柳树被打扮得像碧玉一样美丽,进一步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的婀娜多姿,万千柳枝像披拂的彩绦。全是热情的赞美了春天。语言清新,设喻奇巧,想象与结尾丰富。
我在学校里参加了致远少年说的活动,感受到了中华古诗词的无穷魅力,不由得想到了由柳这首诗。
在我们身边,我们经常接触许多的文章,但我们接触最多的仍是古诗,从我们小的时候已经接触了,不知大家是否记得第一首学的古诗呢?我记得我学的'点一首古诗是《关雎》,这首古诗在我小的时候已经给我定下了爱是什么。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男子追求一个女子的故事,男子为追求心仪的女子睡觉睡不着,辗转反侧。为追求女子想尽千方百计,最后追求到了。但是听老师说追求到是假的,我有一点失落,但是我仍相信这是真的,到现在我仍沉醉在古人的爱情,一生一世,永不分离,相较之下,我们就是与古人的思想相背而行,现在的人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说分手,离婚。我觉得他们只是为了结婚而结婚,不是因为爱而结婚,我希望现在的人可以学习古人的精神,让爱情长长久久。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在屋里琅琅背诗,爸爸在旁边亲切地鼓励我:“孩子,背得真好,争取10分钟内背会。”我背得更起劲儿了,好像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必须在10分钟之内完成,然后得意地背给爸爸听,获得他的赞扬和奖品。我仿佛已经看到爸爸乐呵呵的神情和他手里的一大把巧克力……
几年来,爸爸一直鼓励我背古诗。我总是问他:“你天天让我背古诗,有什么用啊?”爸爸语重心长地说:“背诵古诗有助于你了解祖国的优秀文化,有助于你健康成长,将来肯定会有用。”
起初,我只是不情愿地背着记着,然而,在一次社会课上,我意外地体会到了诗词的妙用。记得那节课,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人类滥伐树木的文章。正为文章结尾绞尽脑汁时,我猛然间想起背过的古诗,写了这样的结尾:“‘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们和树木拥有同一位母亲——地球,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急迫地砍伐、伤害树木呢?”真没想到,老师把我的作文作为范文读给大家听。
这对我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震动,没想到古诗会派上这么大的用场。从此,不用爸爸催着我背诗了,我主动买了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一有时间就读就背。开始只是背,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后来背得多了,我竟然能品出一点儿味道来。看到春天细细尖尖的柳叶,我会想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看到深秋红红的。树叶,我会想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看山,会想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水,会想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爬楼,会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过桥,会想到“小桥流水人家”……在古诗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幻想着自己也能做一个诗人。
就这样,古诗伴着我一天天长大。我逐渐学会怎样学习,怎样做人,还想着长大成为李白那样的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