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以回报为话题的作文(优秀6篇),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前副刊作者队伍面临的困境
1.副刊作者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目前,中国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受这一趋势影响,副刊作者队伍呈现出老人多、青年少的格局。老年作者的稿件多以回忆过往为主,手写居多,在现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新的现象和观念较少触及。如此,副刊受众面也受到影响,老年人喜欢读,而年轻人由于从中难以寻找到与自己年龄相匹配的兴奋点,逐渐疏远报纸副刊。
2.认为副刊高不可攀的错觉阻碍作者队伍的扩大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本地作者写了稿件,不是直接寄给我们,而是借报社领导或同事之手送过来。其实,其中不少稿件题材鲜活,文通句润,根本无需找人打招呼。而有的作者被编辑枪毙掉几次稿件,就会心灰意冷,便停笔不写了。作者认为副刊门槛过高,其实是一种错觉。
3.版面设置保守单一,难以吸引新作者
风格不同的版面适合风格不同的读者。如果报纸副刊版面长期没有变化,内容陈旧保守,就会仅仅局限于原有的作者群,难以吸引新的作者加盟。因此,尝试开拓一些新栏目、新版面是报纸副刊始终保持时代感和鲜活力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网络思维在报纸副刊中的实践
网站人气兴旺,并能牢牢吸引住一批铁杆网民,因为其内在的运行模式和平台搭设等拥有独特的优势。报纸与网络同属于媒体,具有共同性,对于报人而言,网络思维在报纸副刊实践中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1.微博的启示:言不在多,有理就行
微博,是当下网络中比较时髦的互动平台,寥寥数语,点到为止,符合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在报纸副刊中,就可借鉴微博的特性,搭设一个便于与读者互动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报纸。从这个设想出发,海门日报副刊部于2010年年初在《家务事》版面中新增栏目“家政互动话题”。
我们从开展“有奖征集家政活动话题”入手,在《家务事》版面上刊登了征稿启事,向读者征集家庭生活中最为关心、具有代表性的话题,话题一旦采用,予以奖励。启事刊登后,读者来稿络绎不绝。两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先后收到150多位读者的来信和电子邮件,征集到家政互动话题1300多条。来稿读者分布于各行各业,有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女,也有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
2.版主的启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版主是网站论坛的组织者,对活跃论坛,带动人气,起着“带头大哥”的作用。把版主的作用借鉴到副刊实践中,成效也相当显著。
海门市人民医院有一位文学女青年,经常向海门日报《伊甸园》投稿,文笔不错,但内容有些空泛。2007年,在一次交流中,她感叹,似乎没有什么内容可写。我们了解到,她是一名泌尿科的护士,平时接触的人很多,听到涉及家庭婚姻方面的故事不少,便给她出了主意:搜集采录这方面的故事。海门日报在《伊甸园》版面上为她开辟了一个专栏:“泌尿科的故事”,先后刊登了十余篇稿件,效果极佳。不少有婚姻家庭问题的女人主动找她倾诉,又有了后续故事。在这次策划的带动下,其他作者的来稿内容也一改以往风花雪月的文风,以生活中不断变化的家庭婚姻为题材,使《伊甸园》版面的内容精彩纷呈。
在以读书为主题的《悦读吧》版面中,编辑为了活跃版面内容,邀请一名在银行工作的音乐发烧友,也是某网站的音乐版主,开辟音乐鉴赏专栏。一年下来,这位作者撰写了50余篇稿件,使《悦读吧》成了“有声读物”。
3.博客圈的启示:以圈会友,集群开发
浏览网站博客,不难发现,博客是以圈来划分的,诸如军事圈、理财圈、时尚圈、体育圈等,五花八门。每个圈中都会聚集一大帮的铁杆迷,对圈内涉及的一些大小事务都了如指掌,一些圈内重量级人物,就其知识面而言,称其专家也不为过。
近年来,社会上自发组织成立的民间团体协会也层出不穷,比如摄影协会、民俗协会、棋类协会、书画协会、收藏协会等,每个协会都藏龙卧虎。从众多协会中挖掘和培育副刊作者群,是博客圈给予我们的启发。
网络中,以圈会友,一回生,二回熟,不仅可以结交不少朋友,还可以增进交流,增长见识。这种方式运用到工作中,让副刊编辑活跃在各个民间团体协会中,为报社副刊网罗人脉资源。
清朝末年,实业家张謇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常乐镇。为了弘扬张謇“父实业,母教育”的思想,海门组建了“张謇研究会”,由一批从文化界退下来的人士作为中坚,吸纳众多民间人士加入。该研究会除了研究张謇以外,还广泛涉猎海门乡间俚语、古迹遗风、民俗考古等众多领域。以这个研究会为智囊,反映海门本土文化的版面《东布洲》相继开设了“发现海门”、“民俗海门”、“记忆海门”等名牌栏目。报社集腋成裘,对这些文化资源二度开发,出版了反映海门地方历史演变的书籍《发现海门》,获海门市“五个一”工程奖。此书首发后,不仅本地人士争相收藏,甚至不少移居海外的祖籍海门的人闻讯后,也纷纷来电来函,求购此书。
4.热词的启示:捕捉热点,因势利导
新闻热词,是网站中汇集了一段时期人们所关注的热点新闻的代名词。从新闻热词中,可以发现许多百姓感兴趣的话题。围绕这些关注点,我们选择相关的栏目,因势利导拓展成版面,在热点探讨中寻找和培育一批副刊作者。
2007年,是中国股市最红火的一年。寻常百姓的嘴边多了一个话题:“炒股票、买基金。”我们把《家务事》中的栏目“投资理财”拿出来,开辟《理财》新版,为广大股迷、基迷设置一个交流平台,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和参与,来稿络绎不绝。2008年北京奥运之年,我们把“体育评论”栏目拓展成四个版的“奥运特刊”,为读者献上体育饕餮大餐,全方位解读奥运盛会。随着城乡有线电视向数字电视逐步更替,电视节目和影视热片在百姓生活中的影响开始提高。为此,我们专门开辟《影视周刊》,除介绍下周电视节目和影视热片外,还为影视发烧友开辟评论栏目“影视回声”,畅谈电视剧和电影的观后感,许多青年读者来稿热烈,一批新作者应运而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下的国际传媒企业合作愈发深入,跨国或跨境媒体收购行为接连不断。一方面,大资本企业通过投资、收购、合作等方式,迅速进入了国际传媒的主战场,带来国际媒体产业中的资本流动。另一方面,在市场和资本因素之外,地缘政治因素同样构成跨国传媒收购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探讨国际收购中如何处置社会争议、言说收购行为正当化乃至进行危机传播管理等问题。
同样是在地缘政治背景下,不同于跨国媒体收购,跨境媒体收购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地域关系。二战之后,部分被殖民地地区重新回到原来的主权国家,但因其长期受到殖民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的影响,使其较难在短期内完全融入原属国家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活,这些地区还因此成为国际政治角力的舞台。作为长期受到资本主义制度影响的前英属殖民地,香港就是这种地区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香港本土主义思潮有所崛起,不同政治意识形态光谱的媒体尤其新兴的网络媒体对于港人的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内地企业与香港传媒合作发展呈现出特殊的张力关系。阿里巴巴集团收购香港《南华早报》就是观察这种张力关系的典型案例。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不能把该收购过程仅仅看成是收购双方符合两地社会制度规范做出的市场行为,而是要将其放在社会公众的普遍利益和国家或地区的意识形态中去考察。在阿里收购《南华早报》前后,媒体和社会各界主要聚焦于收购行为的背后意图、可能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相关讨论逐步聚焦在关于收购行为正当性(Legitimacy的质疑和辩护。正当性是理解国际收购过程中的各方话语表达的重要内涵,收购双方通过话语实践将其收购行为正当化,以此回应社会公众的质疑。它本身既是一种契约的宣示,又在建构收购行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从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探讨收购双方如何通过其声明或公开信等话语行为建构其正当性。同时,本研究还要讨论在收购行为过后,不同类型的媒体行动者是如何理解和阐释这一收购行为的,由此检视收购双方话语表达的可能影响。具体来说,文章的研究问题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阿里巴巴集团、南华早报作为收购双方,通过何种话语方式以及在何种层面建构收购行为的正当性?其次,内地媒体和香港媒体是如何表述和理解这一收购行为的,其话语实践的特征和背后的社会意涵是什么?最后,本研究针对跨境媒体收购正当险的难题与挑战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二)文献回顾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是国际媒体收购的第一次浪潮,那么,当下以世界互联网科技企业引领的跨国或跨境媒体收购则开启了第二次浪潮。前者是传媒业发挥规模效应的媒体集团化实践;后者则是在“资本和科技拯救传统新闻业”框架下进行的企业优势互补行为。谢耘耕认为,“传媒业作为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规模效应和强者为王是传媒经营的铁的定律”。为此,通过并购可以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资源共享,是“效率比较高的方法”。近年来,学者们围绕亚马逊收购《华盛顿邮报》、日本经济新闻社收购英国《金融时报》和阿里巴巴集团收购香港《南华早报》等媒体收购案例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以经济学视角探讨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传媒产业价值优势、中国企业如何拓展海外传媒市场等问题。
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跨国或跨境收购行为是企业在空间中的制度和权力延伸过程。如传媒大亨默多克通过跨国收购已经控制欧、美、亚、澳等几大洲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并由此影响部分地区的媒体话语权。此外,在探讨跨国媒体收购过程中,不少学者们都注意到收购行为引发的意识形态争议问题,跨国媒体收购被视为所在国向输入国或地区进行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双向输出行为”。事实表明,输入地区社会民众尤其担忧媒体成为他国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警惕该行为背后引起的对所在地区和国家进行意识形态占领、思想控制以及文化入侵等消极后果。如在2010年,南方报业集团和成都博瑞传播组成的中方财团竞购美国《新闻周刊》遭到拒绝,向熹认为,竞购失败的原因“可能在于竞购者的国籍,而不是给出的价格”。
目前,已有部分学者从话语分析角度研究国际收购中的正当性构建。Sally Riad等学者以中国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为例,研究发现,媒体通过散漫的主题(安全/和平崛起威胁)、情感修辞(恐惧/快乐)和意识形态(冷战/全球主义)来建构中美之间的国际关系。可见,媒体对于国际收购当中的正当性和国际关系塑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Vaara和Tienari认为,在国际收购中,话语策略和身份叙事会影响到组织变革以及行业重组的文化构建,也正是通过对身份和利益的故事讲述来正当化或抵制国际收购行为。如在一项关于中国国有企业收购澳大利亚一家公司的案例研究发现,理性主义(rationalistic)的话语、民族主义( nationalistic)的话语和政治意识形态(political-ide-ological)的话语等三种话语与国家利益并不相符,这些话语将会有损并购的正当险0。彭长桂和吕源研究发现,话语在重大战略选择之后组织正当性的构建和沟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语言层面上的组织行为,而且是构建组织正当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企业战略实质行为的有效识解途径。本研究中,我们也将具体考察中国内地媒体和港台媒体的话语实践,看他们如何吸纳收购双方的正当性话语或重新建构了其他正当性话语。由此,可以比较媒体与收购双方的话语差异,把握两类行动者的话语互动过程,进而对其话语表达的效果做出评估和阐释。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什么是秘书?
答:在我国现阶段,通常是指党政机关、部队、社会团体或企业、事业单位领导的助手,这一职业的工作具有辅助性和服务性。
2、秘书部门的职能性和工作特点?
答:(1)综合性。(2)辅助性。(3)门面性。(4)机要性。
3、秘书工作的主要内容?(风险题)
答:(1)处理文电。(2)撰拟文稿。(3)办理会务。(4)调查研究。
(5)查办、催办。(6)根据领导意图协议本单位的有关工作。(7)安排礼仪活动。(8)处理来信来访。(9)组织机要交通。(10)档案的管理。(11)其他日常事处及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
4、秘书工作的作用:
答:(1)枢纽作用。(2)助手作用。(3)参谋作用。(4)协调作用。
(5)耳目作用。
5、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
答:一是为直接领导服务;二是为与本系统有关的部门及其成员服务;三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6、秘书工作的原则:
答:(1)准确。(2)迅速。(3)求实。(4)保密。
7、秘书工作者的政治素质:
答:(1)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2)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政策观念。
(3)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4)严于律己,遵守纪律。
8、秘书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答:(1)基础知识。(2)社会知识。(3)专业知识。(4)业务知识。
(5)辅助知识。
9、秘书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答:(1)调查研究能力。(2)收集资料的能力。(3)文字表达能力。
(4)口头表达能力。(5)组织协调能力。(6)办事能力。(7)管理事务的能力。(8)文字书写的能力。(9)操作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
10、信息的作用?
答:①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②为实现科学管理创造条件。③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主要内容。
11、现代秘书部门信息工作应遵循两条原则?
① 全面服务。②实事求是。不夸大缩小,既报喜,又报忧。
12、值班记录电话记录应包括五个要素?
答:a来电时间。b来电单位、姓名及职务、电话号码等。c来电内容。d领导批示和处理意见。e接电话记录人。
13、值班日记四要素:
答:值班员、值班时间、记事内容、办理情况。
14、打电话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答:(1)打电话就应对电话内容拟出腹稿或拟出文字提纲,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写出通话全文。(2)电话接通后,先问明对方是否就是要通知的单位或当事人,然后先通报自己单位名称、职务、姓名,再问对方姓名、职务,最后再说通话内容。(3)向下级打的电话比
较重要的,需要记录的电话,打完后应要求对方复述一遍,确保对方记录无误。下级人员在接完上级的重要电话后,亦应主动复述。(4)要找的人不在时,可要求对方转告或安排回电话。
15、回电话接电话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答:(1)回答电话要迅速,尽可能在铃响第一遍后就接并立即打招呼。
(2)问清对方单位、姓名、职务后,通报自己的单位、职务和姓名。 (3)所接电话一般都应有记录,必要时使用录音电话,并时常检查自己对所接电话的处理情况。
(4)来电话者要找的人不在时,问清是否需要代为转告,不清楚的事情不盲目回答。
16、电话记录有哪五个部分?
答:一是来电时间、包括年、月、日、时、分;二是来电单位、姓名及电话号码;三是来电内容;四是处理意见和领导批示;五是接电话记录人。
17、什么是文书?
答:指个人、社会组织、政党集团、国家政权在社会活动中为了一定目的而形成并使用的特定格式的文字资料。
18、什么是文件?
答:通常所说的文件,是指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制发使用的具备一定格式的公务文书。
19、什么是会签?
答:两个及两个以上机关联名行文,须经各联名机关的领导同志联名签署。联名签署文件的过程称作会签。会签本身也是一种会商,但大量的实质性的会商工作应在会签之前进行。
20、什么是传达范围?
答: 指可以听到宣读文件的人员范围。文件需要传达到哪个范围,一般都是根据临时情况确定的,文件中应当注示清楚。
22、密级一般划分为哪几级
答: 一般划分为秘密、机密、绝密三个等级,
23、会议报到有哪几种方式?
答:①与会者本人持会议通知或单位介绍信亲自报到;②委托他人代为报到;③电话报到。
24、内宾接待工作原则是什么?
答:1、热情相待。2、按政策办事。3、简朴大方,不搞形式主义,不要铺张浪费,尽可能少花钱多办事。4、节省时间,努力提高办事效率。
25、握手的技巧是什么?
答:同性之间特别是男性之间的握手应当有力,以示热情友好;反之,如果有气无力或者若无其事,就会使对方产生冷漠、疏远的感觉。异性之间、特别是女同志对男同志的握手,无需用力,只要轻轻地握一下就可以了。与领导同志或者身份较高的人握手,要视具体情况而论,如果他有意与你握手,就应当主动把手伸过去;如果他无意握手,就不要勉强。
26、为别人作介绍时应注意哪几方面?
答:如果双方的地位不同,应当先把地位低的人介绍给地位高的人;如果双方的身份相同、年龄相近,应当先把男性介绍给女性,把主人介绍给客人;如果双方的地位相近、年龄有别,应当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如果一个人会见几个人,应当先把一个人介绍给几个人。在为别人介绍时,秘书工作者应当事先熟悉双方的情况,以便介绍。
27、听讲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答: ①要专心致志认真听讲,以示注意和尊重对方,而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以免影响讲话人的情绪。②不要随意打断人家的话题。③遇到说话噜苏,或者有意无意纠缠你的人,不要厌烦,更不要露愠色,而应当有礼貌地中断对方的话题或委婉地回绝他,可以委婉地说“我们是不是长话短说?”或者说“对不起,我还有急事。咱们是不是以后再细谈?”
善于调研
在涉外采访中,记者必须坚持正确的立场和观点,特别是在一些涉及我国政治和敏感问题上,不能受被采访者观点的影响和误导,违反外宣报道方针。同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从事对外报道记者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之一。因此,记者要重视政策理论学习,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外交政策和对待国际问题的根本立场有较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另外,记者还要不断提高调研能力,加强对国内时事和国际热点的日常调研、跟踪调研☆☆和深度调研。
笔者从事的对外报道主要辐射西班牙和拉美加勒比地区,为了使稿件能更具针对性和贴近性,与其他外媒面向这些受众的报道相比更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笔者认为,既要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又要坚持调研西语国家的国情、历史、社会、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形势。
2009年,得益于平时的跟踪调研,笔者注意到中国和拉美经贸关系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出现了新趋势和新问题,随即采访了来华访问的智利、秘鲁、西班牙、墨西哥等国官员、企业代表和相关国家驻华大使以及社科院专家,根据访谈素材撰写了《中拉关系发展面临重要历史机遇期》、《中国和西班牙中小企业共商金融危机应对之策》、《中秘自由贸易将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跃上新台阶》和《智利官员乐观积极看待未来智中经贸合作》等一系列稿件,厘清了中拉经贸关系主脉,为未来双边合作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的建议,受到西班牙埃菲通讯社、拉美和海外华文媒体的关注。
准备充分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布雷迪曾说过,采访前宁可准备过头,也不要准备不足。如果采访前不查阅相关背景知识,对采访对象一无所知,也没有拟定一些问题,采访时就会匆忙上阵,结果不是和被采访者无话可说,就是发问时无法切中要害,因而搜集、整理、分析背景资料和制定采访提纲尤为重要。
例如专访驻华大使或来华访问的外国政府官员,使馆新闻秘书一般都要求将拟定的题目报给被采访者。此类问题要以两国关系为中心,并提出当时的国际热点焦点,但题目宜粗不宜细,不要提得太具体太专业,只要对方说出立场就行,当然,也可以根据对方的回答,接过对方的话题临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但切忌提“刁钻”问题和给对方设“陷阱”,涉及两国关系的,应努力求同存异,和我们的总体外交相配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成功的采访取决于了解对方多少。由于中外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存在差异,从事涉外新闻采访的记者面对采访对象时可能更觉陌生和无所适从。事先了解一下采访对象的个人情况及其涉及的相关领域,记者与对方的心理距离就越近,共同语言也就越多,对方也愿意与记者交谈、合作。
2011年6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著名作家略萨访华。笔者采访前就详细了解他的教育背景、性格特点和文学创作经历,还读了一两本他的经典小说。访谈过程中,笔者提到他15年前曾经来过中国,萨特和福克纳对他的写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就他的文学作品谈了自己的感想,略萨感到很惊讶,随即与笔者畅谈起来。
新闻采访离不开提问,好的提问有助于记者挖掘新闻事实,“窥探”和“捕捉”到更为鲜活的素材,撰写出最有价值、最具独创性的稿件。
笔者以采访新闻会、专访和其他采访等为例总结出以下几点与采访对象沟通的技巧:营造轻松自由的环境,耐心倾听做好听众,采访中要随机应变,随时调整提问的内容、形式和节奏。
驻华外国机构举办的新闻会和记者招待会是涉外采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同行们在会开始之前往往要索取相关材料并分析各种情况。这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积极参与交谈,一定要“凑热闹”,不能有半点“绅士”和“清高”。交谈中要注意互补互惠,当然,独家的东西在未发出去之前不能随便提供给其他媒体。
在新闻会上,记者不必刻意回避敏感话题。因为在这样的公开场合,新闻者既然给记者机会提问,就有义务并有准备回答记者的任何问题。遇到比较“难缠”的问题,被提问者一般会采取避重就轻或转换话题的方式,但这样的回答也算回答,记者也能获得一定的信息量。
而对于专访来说,应避免问过于尖锐的问题,以维护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融洽关系。另外,记者不能“直来直去”地直切主题,而是要“用心良苦”地为采访对象营造出一个“不设防”的氛围。
新闻采访要顺利进行,前提是采访对象乐于作答。不过一些被采访者由于特殊的顾虑不愿意接受采访,即使为了完成任务而答应记者采访,也往往少言寡语,应付了事。面对这种情况,记者不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而是变换思维,巧妙地从侧面迂回提问。
记者注重提问技巧的同时也要学会做一个好听众,即使在闲聊的时候,不要急着问自己的问题或讲太多自己的见闻,而是让对方有更多的说话机会,特别是遇到性格开朗、表达欲望强的采访对象。
另外,不能过度依赖录音笔记录采访对象谈话,要多用心、用脑。被访者在回答问题时可能有意或无意透露一些新闻,记者提问完毕并不是万事大吉,而要始终认真聆听,并迅速从大量信息中鉴别、筛选、总结,从而立即调整原有的问题或设计出新的问题,这样被访者谈得意犹未尽而记者或许会得到更多的鲜活素材。
注意事项
“外交无小事”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涉外新闻采访。记者要谨记在交谈中不要涉及对方的私人问题,如年龄、薪水,和家庭情况等。谈话内容最好避免涉及宗教、种族、政治等比较敏感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记者本人及所属新闻机构的信息。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很多在华外籍人士的真实身份和背景我们并不知晓,这一点绝不能掉以轻心。
记者说话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提问的语气要平和,对被采访者的称呼要正确、礼貌,态度要委婉。
一
众所周知,中英两国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从1982年9月至1984年9月,进行了整整两年,分为秘密磋商和正式会谈两个阶段。正式会谈的时间是l4个月,共进行了22轮。中国与英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迟迟达不成协议的焦点是“国家”问题,英国步步为营,我国寸步不让。
在多次谈判中,我方坚持“香港回归后,国防、外交必须由中央直接管理”。英国说:“不要驻军,驻军了以后,老百姓就吓坏了,都要移民了。”参加过谈判的中国代表团团长、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说:“哪有这样的事,你们能驻军,我们为什么不能驻军?”英方说:“我们不一样啊!英国离香港十万八千里,万一有什么事,我们来不了,可你们就在旁边啊!你们不需要在香港驻军。你们在广州、深圳有军队就行了,万一发生香港受到外国侵略的事情,得事先征求港府的意见,立法会同意了,你可以暂时来一下,没有任务了就马上回去。”周南气愤地说:“这简直是荒唐逻辑!”
在驻军这个问题上,邓小平的态度始终是坚定的、一贯的。早在1982年9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的福建厅面对来访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提出:“我国政府有权在香港驻军。”并强调,这是中国政府在香港恢复行使的象征。他还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不能做李鸿章。”1984年4月,邓小平对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十分明确地讲:“1997年后,我们派一支小部队去香港。这不仅象征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对香港来说,更大的好处是一个稳定的因素。”同月,邓小平在审阅外交部《关于同英国外交大臣就香港问题会谈方案的请示》报告上,又在关于香港驻军一条下批示:“在港驻军一条必须坚持,不能让步。”
在这个高度敏感、高度关注的问题上,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耿飚却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结果引发了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
二
1984年5月15日起,耿飚参加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此这前的3月12日,他参加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按照这次会议精神,耿飚对参加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认真进行了会议发言准备,对需要审议的提案拟好了建议。此后就忙于出席世界议联大会和接待“议联”会员国来华访问的代表团。然而,在六届二次会议上一次突如其来的采访,却使耿飚陷入了一场严重的政治事件中。
事情的起因是关于香港回归后是否在香港驻军的问题。在当年的两会期间,香港记者到处采访,打探中央关于香港问题的立场、决定。据时任香港回归中方谈判代表团团长的周南在2007年出版的《周南口述:遥想当年羽扇纶巾》一书中回忆说:“1984年5月,香港一些大的传媒派了一些女孩子来当记者。这些女孩子很难缠,有的还是奉命来摸底的。”前外交部长、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黄华持同样的看法,他在《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中说:“被邀请来的香港记者极想捕捉到一点有关中央对香港回归问题谈判的信息,其中焦点之一就是回归后人民是否进驻香港问题。香港记者趁人大会议期间香港各界人士同中国高层人士聚集的时机,见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劈头盖脸地提问。”
耿飚就是在劈头盖脸地提问中出了纰漏的。据时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刘振敏回忆:
有记者问耿飙副委员长:“香港老百姓怕驻军,你们中央是不是一定要在香港驻军?”耿飙副委员长作了含糊其辞的回答:我们可能不一定驻军吧。第二天,香港报讲香港不必驻军,是“中国政府的意见”;“中共前国防部长说,香港恢复后,中国将不派军队进驻香港”。一时间,满城风雨。有的认为,关于香港是否驻军问题,中国的政策变了,邓小平说的不算了。
耿飙是著名将领,解放后长期在外交战线工作,后担任国防部部长、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外交、国防工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他一句含糊其辞的话,被香港记者作了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诠释和报道,因而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5月25日上午,六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的闭幕大会结束后,邓小平接下来就要与参加两会的港澳代表和委员见面,并安排了记者现场采访。邓小平先来到福建厅听取港澳工委负责同志的汇报。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姬鹏飞、外交部部长吴学谦、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等在场。会上,许家屯向邓小平报告说,耿飚副委员长曾答复香港记者说“可以考虑不派军队进驻”。旁边主管香港交涉事务的副总理插话说:“还有黄华同志!”
邓小平一听就火了,立即对在场的人说:香港的报纸报道,耿飚同志对香港记者说,中国不会向香港派出驻军,还有黄华同志向记者说,将来香港可以派代表参加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他们根据什么讲这些话?
邓小平越说越激动,到后面简直就喊了起来:“他有什么资格对记者说那样的话?”“以后,有关香港问题,我说了算,总理说了算,姬鹏飞领导的那个港澳办说了算。”
他决定要在港澳代表和记者面前说清楚这件事情。
会见开始了。在严肃、紧张的气氛中,大家陪同邓小平慢慢走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港澳同胞立即站起身来,热烈鼓掌。5分钟后,警卫人员按照惯例,请站着的其他记者退场。邓小平突然对记者说:“哎!你们回来,等一等,我还有话讲。”
中方谈判代表团团长周南也回忆说:“本来按照规定,邓小平接见各界人士,前边拉着一条红线,记者站在那里拍照,也不许说话,拍完了就退场,然后宾主就谈话了。这次他们拍了照,正退场的时候,邓小平把他们叫住了。”
邓小平第一次公开谈到在香港驻军的问题,而且采取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方式。
邓小平说:“趁这个机会,我要对记者们说几句话。你们出去给我发一条消息,就说耿飙,耿飙讲这个(可以考虑不派驻军队)是胡说八道。你们给我辟个谣。”香港记者抓住这个场面在报纸、电视上大肆炒作,闹得不亦乐乎。
邓小平显得柔中有刚,他特意对记者郑重其事地说了下面一段话:“我国在恢复对香港的以后,中国有权在香港驻军。这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象征,是国家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
接着,邓小平的语调提高了八度:“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不能驻军?没有这个权力还叫什么中国领土!”
稍等片刻,他面对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同胞,又平和地解释:“我们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只要按照我国政府的政策办事,香港问题是会得到圆满解决的,真正爱国的、爱香港的人是不会失望的。”
在场人士对邓小平这一番话无不感到突然。坐在邓小平旁边的中国记协副主席、香港《大公报》社长费彝民曾插话说:“5分钟了,够啦,够啦!”意在请记者离场,制止邓小平再往下说。但邓小平此时显得很激动,似乎不吐不快的样子。
当港澳记者退场之后,邓小平又对港澳代表和委员详细论述了驻军的必要性,还就中英谈判的进程、过渡时期的问题等作了重要讲话。他说:“我们明确讲了,中国要在香港驻军,耿飚讲的有一条是对的,就是香港不负担军费,费用由中央负担,不用香港负担。这在会谈中我跟豪外相讲了,我说,为什么要在香港驻军?香港以后实行最广泛的自治,驻军象征着中国的领土,象征着我们的。”
有人问:“香港有雇佣兵,廓尔卡兵,是否可以留在香港?他们不到一千人。”邓小平回答:“这个不行。将来大陆派去,因为象征问题。”
三
邓小平大发雷霆的时候,耿飚还一无所知。大会结束后,他按计划去万寿宾馆会见外宾并准备共时午餐时,突然接到通知,彭真委员长要他立刻赶回人民大会堂。司机和警卫参谋到另一个地方就餐去了,耿飚来不及找自己的车,就近抓了一辆便车,只身赶到大会堂西南门,被告之彭真已经到北门等他了,看来事情十分紧急。耿飚疾步穿过大会堂,脸色严峻的彭真低而急促地告诉耿飚:小平同志发火了。
彭真对耿飚说,香港的报纸发表了关于香港驻军问题的言论,引起小平同志发火。彭真要求耿飚严肃对待这件事情……
当彭真把这一情况告诉耿飚后,他第一个表情就是陷入了“努力回想中”。他与彭真说了十来分钟的话,这时,闻讯赶来的警卫参谋已经带着耿飚的座车赶到大会堂北门广场。耿飚与彭真告别,招手示意把车开过来。耿飚上车后,司机问:“去哪?”因为司机知道,首长是在会见外宾的场合下赶过来的,还没有用餐。耿飚说:“回家。彭真同志叫我这几天哪里也不要去了。”
黄华也在当天知道了邓小平对他的批评。据他回忆:
事后,一位在场的同志告诉我上述情况。我当天晚上打电话给小平同志的秘书王瑞林同志说:请你转报小平同志,我以我的党票担保,我没有向香港记者说过不驻军的话,希望小平同志查核。小平同志是个正直讲信义的人,他随后向香港船王包玉刚先生郑重说明,黄华没有说过香港回归后不驻军的话,并说:我错怪了黄华同志了。包玉刚先生与我甚为熟悉和互相信任,他亲自向我说了小平同志对他讲的话。小平同志还向陪同他会见外宾的外交部的同志作过同样的说明。
原来,黄华在此之前确实接受过香港亚洲电视台的采访,谈论香港问题,但是他并没有就驻军的问题发言。邓小平批评黄华时,采访过黄华的亚洲电视台的一位女记者就在场。她说,她听了邓小平那段话,害怕得连麦克风都举不起来,以为邓小平四川口音很浓的那番话,是指他们发播的新闻“胡说八道”。
邓小平的讲话起到积极的作用。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播出了,它澄清了中央关于香港驻军问题的立场,让“炒作”耿飚答话的香港媒体不得不重视报道。26日,香港各报均以《邓公宣布在港驻军》为通栏大标题,在头版消息。
对于邓小平的讲话,英国人相当震动。在邓小平发怒的第二天,英方谈判团的首席代表、驻华大使伊文思紧急约见了中方谈判团的团长周南。
周南回忆说:伊文思那天表现得挺紧张,说话都有点儿磕巴。
伊文思说,听说昨天邓主任在人民大会堂说某某先生胡说八道,英方很关注。伊文思不敢讲出具体人的名字。他说:邓主任的讲话在香港各界引起很大的震动。港英当局还是很害怕这个问题,希望你们中国政府慎重考虑,是不是不一定要在香港驻军。我说:你不要再讲了,我们讲了已经多次,这是恢复行使。国防要中央管,就必须在香港驻军。邓主任已经发了脾气,你还讲什么!他说:我是奉政府之命来表示这个态度。我说:你回去就说中国这个立场是坚定不移的,没有谈判的余地!他就灰溜溜地走了,从此不敢再提了。
5月28日,经过反复的回忆和思考,耿飚为此写出了检查。写道:“费了两天时间,仔细考虑,我确实讲了‘不需要进驻香港,港人也可以不付军费’。这是毫无根据的。一点也没有考虑后果,是一次严重的失言。由于我说了错误的话,政治上影响很坏,使党和国家蒙受严重损失。小平同志对我的批评,是完全正确的、必要的。我真诚地拥护。今后一定从头学起,提高政治水平,兢兢业业地工作,把小平同志的批评当做座右铭。请丕显同志转彭真同志。”
没有任何解释,没有一句赘言,也没有强调客观因素,耿飚的自我批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风亮节的品质和知错就改、勇于认错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外交家的风度,令人肃然起敬。
由于邓小平的公开表态,记者的及时报道,耿飚承认失言的坦诚,使这场“轩然大波”真相大白,瞬间平息。中英双方在谈判桌上关于驻军问题的“争吵”戛然而止,这是耿飚最希望看到的。
5月30日和31日,第十五轮“正式会谈”开始,英国方面不再坚持“反对中国方面‘1997年收回香港’以后行使‘驻军权’”。但是,英国方面提出希望在拟订协议正文附件关于防务问题的条款时加上“驻军主要目的和任务限于对付外来威胁”。中国方面表示“不能同意”。最后,形成的协议正文和附件,关于防务问题的条款表述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部队不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内政事务,驻军军费由中央人民政府负责。”
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会上再次谈到香港驻军问题,他说:“我们的同志,主要是耿飚同志讲,中国不会派军队去,这就讲走火了。这个问题已经过去了。”
专访名人名家,权威阐释《讲话》的核心观点
文艺所服务的主体与方针、创作的源泉与原则、呈现的特质与功能、表达的内容与形式、评判的责任与标准等问题构成了文艺的原点问题。这些原点问题决定了文艺存在状态和发展态势,是人类对文艺实践活动最核心、关键、根本的认识,对文艺发展具有决定意义。《讲话》的巨大价值,就在于它明确地、科学地、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些原点问题。本系列报道确定的主打任务,就是结合崭新的文艺发展实践,重申《讲话》关于文艺原点问题的科学论断。据此,全部六期报道都牢牢抓住这些文艺原点问题,分别邀请中国作协副主席廖奔、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著名批评家雷达、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和文艺研究杂志社社长方宁等六位我国文艺界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访。先后发表了《
这些访谈深刻体现了《讲话》的核心思想,既坚守文艺原点的论述又饱含极富新意的真知灼见。鲜明地揭示,《讲话》作为一部经典文献,其指导意义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反而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理论活力,仿佛是带着读者参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高端论坛,引导人们在反思当前各种文艺发展取向的得失成败中廓清迷雾、坚守正途。
精选要闻要论,准确呈现《讲话》的贯彻实践
关注《讲话》的读者,必然会急于知道《讲话》有哪些著名论断,贯彻《讲话》精神的脉络是什么,哪些大师的言行卓越地体现了《讲话》精神,党在《讲话》基础上又形成了多少重要方针原则,以及怎样在《讲话》精神指引下走好中国文化强国之路等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为此,系列报道积极迎合了读者的心理预期,开辟“视点”专栏,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阐释。报道首期即摘发了《讲话》的重要观点,用比任何解读和注脚都具说服力感染力的原著精彩语录打动人心、引发共鸣,使读者直接感受了《讲话》的巨大魅力。“视点”专栏刊发的《历次文代会速览》一文,提纲挈领地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在以《讲话》指引下不断发展进步的基本脉络和实践过程;《不同时期党的文艺政策的提出》一文,清晰地阐明了文艺“双百”方针、“二为”方向以及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三贴近”、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等重要方针政策的科学内涵;《文艺界风云人物》一文让人们重温起鲁迅、郭沫若、矛盾、巴金等文化巨匠们的生平与成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艺发展的主要论述》一文,紧贴当前实际,让人们更加感到从《讲话》到《决定》、从强调发展人民文艺到号召建设文化强国,就是一个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伟大历程,就是方向与原点的高度统一。这样的设计,从不同侧面把贯彻《讲话》精神的实践历程述诸报端,不仅使报道内容更加厚重,也让我们更加明确落实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对《讲话》最好的纪念。
巧配网语网言,鲜活表达《讲话》的时代诉求
思想理论的力量,只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任何人的质询才更令人信服。正是由于《讲话》紧紧抓住和科学回答了文艺的原点问题,不惧任何拷问,才能够成为促进当今中国文化繁荣的精神动力。系列报道在策划之初就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认真收集整理了网民及群众对当前各种文艺现象的诘问与困惑,又组织发动网民进行回答。以此为基础,系列报道创造性地开辟了“报网互动 刁问妙答”专栏,每期都刊发两组看似刁钻极端却又见仁见智的问答。“现在文艺院团演出都在极力追求高票房、高回报,有的不惜靠大打色情、恐怖、暴力的‘球’来吸引观众,这哪里是为人民服务?分明是在为自己服务,为‘人民币’服务嘛!”,“有钱人、有闲人、有专业水准的人才会去看文艺作品,你下大气力搞创作反映农民工、反映商场服务员、反映最普通的老百姓,那还能有人看吗?”“小说专注‘那些事儿’、‘这些事儿’,荧屏热播戏说剧、穿越剧,这是历史题材文艺作品争市场、赚眼球的必然选择吗?”,“有些人和作品就巴望着有人批呢,你越批它就越可能‘红’,越可能在市场上‘火’,这可咋办呢?”
这些问题既妙趣横生又一针见血,的确代表了一些人的内心感受,引发了更多人们的深思。“文艺作品应该接受市场的检验,作者们不能再陶醉在自己营造的氛围里了。但这绝不代表着为‘人民币’创作,有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都知道应该怎么做。”“《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金婚》《乡村爱情》不都火了吗?能写出让普通老百姓都爱看的文艺作品,那才叫真牛!”,这些回答又是如此地朴实自然、真实可信,完全契合了用《讲话》精神指导文艺发展实践的理念,不可谓不精彩。 这样的设计,既很好地调动了读者的参与意识,也极大提升了报道的可读性、趣味性,让更多的人在静水深流中领悟到了贯彻《讲话》精神的时代诉求与实践意义。
图示经典热点,重新唤起《讲话》的感知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