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一种常见的事物,我们写作文,写作业时,都离不开它,今天就借写作文的时间,讲讲我们和汉字的故事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我和汉字的故事作文800字10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依然相信,字所带来的那种文化传承。
——题记
大概是不在书香门第出生,儿时少有大人提起练书法这回事儿,自然是错过了开始练字的最好时期,往后再提到练字,已经是小学三年级了。
可能是我“颜值至上”的要求对我的字有一点影响吧,虽然不算很好看,但也算是保持在一个女孩该有的水平上。三年级后,班上开始使用钢笔了,从铅笔换到钢笔跨越了大半年才适应了一些。初开始时我的字不堪入目,但假期作业中强制要求的练字,也算帮我适应了。只是到了那个浮躁的年纪后,便再也静不下心来临帖了。
从小学到现在,字是变了又变,始终未定下型来,但自从接触到网上那些好看的江湖体后,渐渐开始嫌弃自己大小不一,风格不定的字了。
幸运的是通过几次机遇,在网上浏览到许多大佬,自此便走上了模仿的道路。见到好的字型,便会在草稿纸上拼命的练,直到有几分相似了,才肯停下来。又或有时见到一个比之前更入眼的字,我又会把前段时间写惯的字换成新的。
记得自己练得最多的就是“的”字和“女”字了吧,直到现在都还在不停的换写法呢。但如此反复,好像也有了一些进步,但随之又暴露出了“字体结构”和“稳定性”这两个大问题,交流学习后,归根结底还是没临过贴的原因,导致了时好时坏的飘飘字体。
我的临帖如今还停留在视觉上,有人认为我的字还不错,但仔细瞧便会发现漏洞百出,再不济就两眼,便可知好坏。我只是单纯的停留在“相似”这一阶段罢了。
但正如蒋勋先生所说,汉字书写,是一种修行,它是与自我相处最真实的一种模式。
“字如其人”不是空穴来风,静心练字的人,有着那种谨慎、谦虚、端正的气质,他们对字是充满敬畏的,他们知道字儿时文化的传承。每一笔都不会马虎,每一次握笔都是一次修行。
我依然相信,字儿所带来的那种传承,只是时至今日,我都还无法做到,用简朴素雅的心完成每一次的“隆重仪式”。
愿之往后,静心拾笔。从汉字中学到,那包含了一生做人做事的“规矩”。
你是我的生活,我的唯一。
——题记
不知从何时认识了你,发现了你,就把你放在了心里……
小时,看到路边的商店上黑乎乎的汉字,就对你产生了好奇,我拉着妈妈温柔的大手,一眨不眨地盯着你,那个方块形的字,就这样,发现了你。
七岁时,我上了小学。你就像多年不见的好朋友,又一次出现在了我眼前,你活泼地刻在黑板上,连粉笔都余留着你的体温。你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连我的名字都是你雕刻成的。等了好久,爸爸才同意教我写名字,你龙飞凤舞,却又整洁干净,我只是喜欢你,但并没有爱上你,依赖你。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的生活开始离不开你。不管是课本,书面,都有你的印记,我终于懂了,你也有你的名字,叫汉字。我不再对你好奇,因为我发现了你的秘密,但在我伤心难过时,你才是我心灵的解药。我可以拿起一只笔,记录我的烦恼,我可以捧起一本书,聆听你的故事。你无处不在,谁都不可以失去你,不论是明星,小说翻来覆去,不过是一个你。
汉字,多么诱人的名字。3岁发现你,7岁喜欢你,十二岁了,已经认识你,依赖你了。我想,我们的故事得有个结尾了。但不知道,你是喜欢甜蜜,失去还是拥有,但爸爸一次为我买的书,才让我明白,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十三岁的我坐在沙发上,一手翻着林汉达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一手领略万千诗人的文化墨客,一边背着孔子的《论语》,我的脑子里全是你,还没有睡醒,又要见到你,我烦透了你。但赛场上的我常常是满分佳作,走在路上的我常常有羡慕的目光投向我,因为你,汉字,我的心曾为你踏起片片血水;也因为你,汉字,让我走向光明灿烂,前景一片辉煌。
我爱你,我喜欢和你并肩作战,出口成章;我爱你,我想和你一起探究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我爱你,我愿拿最后一丝残阳与你自由驰骋!
汉字,你是我的生活,我的唯一。
汉字,是中国文化笔墨的结晶;汉字,是中国独特的象征;汉字,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中华上下5000年,汉字便屹立在文化史的顶端,它结构不一、形态各异、内涵丰富。快跟上我的步伐,一起追寻我与汉字的故事吧!
幼儿园毕业时,我画了一幅画,为了使我的名字更均匀的分布在画面上,我就把“叶昊坤”三个字平均分在画的每一个角上,可万万没想到我居然把“坤”分家写成两个字,结果写成了“叶昊土申”。当时我便觉得,汉字真是有趣,加加减减、拆拆分分便能形成另外一个字,表达另外一种意思,汉字的神奇,让我自幼就对汉字有着极大的兴趣。
上了学前班,老师讲给我们了一个小故事:一个猎人上山捕到三只鹿,回到家中,十分激动,又十分为难,这么多肉我要怎么吃呢?他灵机一动,想要告诉远方的朋友,便写信给他说“今天我捕到了麤!邀请你一起共享!”猎人朋友收到信后十分疑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从附近的路人那里打听到远处有人捕到了三只鹿,便回信道“是三只鹿吗?那你就要写完整嘛!不要叠起来呢?以后不要光顾着打猎,也要多学习汉字呀!”通过这个小故事,我对汉字的热爱程度更加高了,想要研究更多奇妙的文字!我认识了越来越多的结合字体:例如一个火字是“火”,两个是“炎”,三个是“焱”,四个就是“燚”,随着“火”字个数的增多,火也越来越大,这些字体非常吸引我的思绪。一个字“木”,两个字“林”,三个字“森”,随着树木的增多,占地面积也越来越大。还有一个字“又”,两个字“双”,三个字“叒”,四个字“叕”……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啊!
学习汉字时,老师教导我们说:“中国的汉字就是这样有趣,形近字、形声字、同音字……”我之所以喜欢汉字,是因为它的变化,它的奇特,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精灵,那样有趣、那样活泼,随时都能表达一种欢乐的心情,表达自己想要说的事情。中国汉字的种类也是极其繁多: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甲骨文架框平行、笔画均匀,也有绘画一般的字样,这横亘古今的文文字真是奇妙啊;金文又被称为钟鼎文,它的字样方正,看起来似剑锋那尖锐的棱角;草书偏像人们常说的绕笔字,笔画有着狂野之气,十分潇洒,仿佛每一个笔画都有着灵魂,这样的草书既好入手又便捷,可谓最佳之字……中国汉字的历史,渊源流长,可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说完,发展到现在,汉字已经综合了以上所有字的全部特点,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生命和意蕴,这种气息需要你细细去品、认真去写,才能写出每一个字的风格。
中国汉字奥妙无穷,普普通通的几个笔画,就能蕴含出每一个字的深刻意义,简简单单的方格里,就能描绘出美妙的生活乐章。我为中国拥有汉字这奇妙的瑰宝而感到自豪!
我很庆幸自己出生在一个拥有汉字的国度。在我的心目中,汉字就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的身边,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和汉字小精灵之间 还 发 生了很多小故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比别的小朋友更早一点接触汉字,因为我的妈妈是位初中语文老师。妈妈告诉我,我原本是个好动的胎儿,平时在她肚里“拳打脚踢”的,可一到妈妈的课堂上,就立马安静了下来,似乎也在认真倾听妈妈讲解汉字的奥秘呢。哦,难怪我那么喜欢汉字,原来是还未出生就接受了汉字启蒙教育啊!
慢慢地,我长大了。妈妈忙于上班,没有太多时间照顾我,更多的时候是把我放在椅子上,让我独自捧着一本本精美的汉字读本咿呀学习。我看到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汉字,“大”、“小”“田”“地”,有的是方方正正,有的像龙飞凤舞,有的似层层包裹……他们犹如可爱的小精灵,从读本里跳下来,闪闪发光,还牵着我的手,和我一起唱歌、跳舞,我们欢笑、尖叫,别提多高兴了。它们陪着我走过那一段懵懂的、无忧无虑的时光。
上小学的时候,我对汉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汉字是令人敬畏的。世界五大文明源地中的其他四种文字,早已退出社会舞台而进入历史博物馆,只有汉字这“东方魔块”显示出日益强健的生命力和无以伦比之美。因此,每学习一个新的汉字,我都会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横平竖直,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去写,生怕亵渎了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字。
我最喜欢的是语文课。在课堂上,张老师经常带领我们去领略汉字的魅力。记得有一次张老师教我们写作文,她说:“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是音美、形美、意美的综合体,读来抑扬顿挫,看似变化多端,意蕴回味无穷。”她举了很多的例子:当我们看到“温暖”二字的时候,仿佛冬日暖阳照耀着大地,万物尽享太阳的光泽;“清澈”使我们有如看到潺潺流水从眼前流过,游鱼细石,尽显无遗……我专心致志地听着,心里感慨万千:汉字不是生硬呆板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韵味和生命力的小精灵。他们组合成一首首动听的诗、一曲曲感人的歌、一篇篇精美的文,告诉我一个个传奇故事,为我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汉字还带给我无限的惊喜和骄傲。读小学以来,我不仅语文成绩在班上居于前列,而且 还 发表过很多的文章哦。我越来越喜爱这些汉字精灵们,期待自己能学得更好,写出更多的好文章来。
汉字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心血,正一步步走向新的时代。我相信:汉字精灵们将青春不老,我们的故事将精彩不断。
汉字,大家天天和它打交道。它也是我的好朋友,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与它发生了许多故事,它时时刻刻地陪伴在我身边。
从我懂事起,我就开始接触汉字了。刚开始的时候,妈妈教我认识了“一、二、三”这样简单的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多了,到幼儿园毕业,我认识了上千个汉字呢!并能流利地读出一篇篇短篇的童话故事。
写字可没有识字那么容易,刚开始妈妈教我一些简单的字,例如“大、小、人、天”等汉字,又为我买字帖练字,为我在批发市场买了一大堆白纸让我练字。记得有一次妈妈教我学写名字时,我记得老师说过写字要写得工工整整,还要写得美观。我就开始认真地学写名字,怎么才能写得美观呢?于是我把名字“林欣静”三个字平均分在田字格的四个角上,我居然把名字写成了“木、木、斤、欠、青、争”这几个字,我自豪地把本子交给妈妈看,本以为妈妈会表扬我,可是妈妈却捧腹大笑。我不解地问妈妈:“您怎么了,我写得不对吗?”
妈妈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这样写是不行的,因为你这样写名字后同学们叫你‘木、木、斤、欠、青、争’,你觉得好听吗?”“不好听,我叫‘林欣静’,不叫‘木、木、斤、欠、青、争’。”我着急地说道。因为这个原因,我改掉了把汉字的部首与字分开写的坏习惯。
现在,我们学习的汉字越来越多了,难免会出现一些错别字或形近字分不清的情况。只要你清楚字形,清楚字意,就不会出现错别字了。因为每个汉字都是一位位可爱的小精灵,它们都有不同的风韵,都有独特的性格。像“乌”容易写成“鸟”,像“太”容易写成“大”,像“拆”容易写成“折”……生活中往往同学们会分不清一些错别字的读音,例如:“已”跟“己”读音分不清;“哀”和“衰”读音分不清……这些同音字、形近字写错、读错后,不仅会引来笑话,甚至还会引起难以想象的损失。比如:课文中的《一点值万金》这篇课文写的就是因为工作人员一点之差的失误使18万付之东流了。
当然,这些字只要你细心,清楚字形,清楚字音,清楚字意,就不会写错、读错了。这些文字给使用他的人带来了作诗的灵感,这些具有色彩、声音、气味的字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文字的情绪啊!虽然我现在写不了诗,但我现在已经开始在写短篇小说,也开始调动这美妙文字描写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自己的作文也常常在班上被当作范文朗诵。
我爱汉字,因为汉字给我们带来了创作灵感,使我们更好地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我们天天与它打交道,但从不感到厌倦,它永远是我的知心朋友,时时刻刻地陪在我身边。
什么是在你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什么是我们中华名族的古老文化?——是汉字。
在生活中,汉字无处不在,你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作文、商店名、物品等等地方都有它的影子。它方便好记,人们非常喜欢它。它给中国的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因为生活中到处离不开它,所以错别字就多了。
喏,你看——在大街上,你可能会看到“旦糕点”“油七批发”“零售小商品”……等等这些错别字,你不仔细是观察看不出来的。我也有一个爱写错别字的坏习惯,所以闹出的笑话就更数不清除了。
“叮铃铃!”下课铃声发“疯”似地响了起来,我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因为我的作文还没有写完。手中的笔不知不觉慢了起来,潜意识里我想休息一下,不行还没写完呢。于是手又渐渐快了起来“唰唰唰”几下,看都不看一眼,便交了本子哼着小曲走开了……
过了几天,本子发下来了,我心想肯定没错!快速地翻开本子,一看,什么?竟然有错别字!同桌过来一看,便捂着嘴巴不停的笑,这一笑可不好,大家呼啦一下全部围上来啦,哈哈大笑起来,干嘛呀?有哪么好笑吗?我带着疑惑的心情一看,竟然也忍不住哈哈大笑。妈呀!原来我一不小心把“迈克杰克逊写成了迈克杰点逊”,随便看看还真看不出来的,只有睁大眼睛仔细看的话才知道有错。我不禁羞红了脸,把头埋得低低的。哎!早知道就好好检查一遍啦,可世上没有后悔药,要怪也只能怪自己,谁叫我如此粗枝大叶呢?我垂头丧气地想。
汉字虽然简便但是我们一不小心就会经常闹出笑话。在这里,我想提出几点和同学们共勉:
1、做事情一定要认真再认真;
2、写完任何东西一定要仔细检查几遍;
3、要勤翻字典。
让我们努力做到这些,和错别字说bye-bye,做一个真正会写汉字的中国人吧!
最能代表中国的事物莫过于汉字!
汉字是一种相当古老的文字,在商出现甲骨文时,已为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汉字在不断地演变着,中国也在逐渐强大。如今汉字已经成熟,中国也会变得成熟。
汉字并不像英文一般直截了当,还是十分含蓄的。一个词语,包含好几种含义也不足为奇,就从意思上来说,足以把人家老外绕得团团转,这也就拉大了中外文化的差距。西方文化要说什么就说什么,直接了当;我们要说什么,还要一套公式一般换一个词来表达,更加内向含蓄。所以,汉字便是一种文化的基础,可以通过汉字去折射出一种文化。也许,就只有中国人的智慧才能铸造出如此多元化的文字吧!
汉字文化还拥有一些哲理,比如“明”,就是日月交辉,太阳和月亮拼在一起就是明亮了;比如“聪”,有耳有心,还能学到更多知识,更加聪明;又如“好”,一子一女,一直生活更美好……这一个又一个汉字,哲理也是十分有趣的。汉字也被叫做方块字,因为形状如同方块,也代表着方正,更代表我们中国人乃至我们整个华夏民族刚正不阿的气魄。
汉字最不可缺的便是拼音,四种语调,并非不做改变。就说“一”吧!大家都知道读音,可有的时候它还会变音。所以说,当老外按照正确发音读时,我们反而会发笑,这使得老外更会一头雾水。汉字的魅力真是大呀!
如今,汉字的影响已经遍布全球,许多外国人都了解了方块字,最近的《汉语桥》是最大证明,汉字被富商老外学习,甚至去探究中国文化,有些老外对中国文化熟悉程度丝毫不亚于我们。这便是中国富强的象征。中国文化早已漂洋过海和外国人打交道,在街上看到老外在讲中文,心中便会油然而生出自豪感。
汉字被传承至今,可谓是千辛万苦,中国无数次的挣扎却依旧没有断绝这份文明,这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如今,让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大的义务便是保持这种智慧,传承这份文化,向世界宣告中国文化是强大的!
中国文化早已烙印上的汉字,汉字早已象征着了中国。
“八百标兵奔北,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把炮兵碰。”这就是汉字,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还是使用最久的语言。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汉字来源于6000多年前炎黄的仓颉根据动物发明的甲骨文,继而演化成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八种字体。
每当走进校门听见一年级教室里那朗朗书声,便会勾起我的回忆:“小时候,老师拉着我们的手教我们读拼音写汉字,那稚嫩的童声,那长长的音调,和写字时一笔一画的认真……”想起来,以前还真是甜蜜无比。
一年级时有一次老师要我们用“马上”造一个句,写在作业本上。我回家坐在桌前绞尽脑汁也想不到答案,便焦急地走来走去,似乎想在这其中抓住一些灵感。经过我前思后想以后一阵,突然灵光一现,我在本子上写下“我和爸爸妈妈坐在马上玩。”结果第二天发下本子,看见了那鲜艳的红叉,拿回去给爸妈一念,屋顶都快笑塌了。我莫名其妙,当时觉得这难道错了吗?后来妈妈给我说了“马上”的意思不是指坐在马上,而是立即,很快的意思。现在一想,羞愧到无地自容了。
那时,刚进学校,学习的汉字不多,但是因为妈妈经常在家教我,所以我就比同学们相对认识的字多一点点,每次有新生字,我都得意的举手认读。老师也经常表扬我,我可高兴了,有时候经常得意得偷偷笑。但是有一次我可真是丢脸了,那次语文课老师布置了作业,回家写几句话给家人。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看我明天又要得表扬了。想着嘴角都翘起来了。第二天上课,我的习作被老师展示出来,结果全班哄堂大笑。我给舅舅写的信:亲爱的老 。(舅字不会写,画了个圈。)听说您生了 ,(病字不会写画了圈。)希望您能好好养 。(病字还是不会写,又画了圈。)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自以为是的得意了。
不知不觉中我长成了大孩子,我学会了读诗看报,写作文,现在我可以灵活的运用汉字而不怕出错,这可真是让我开心啊。
现在生活中,我们时刻和汉字打交道,汉字已成为我们的一种不可缺少的东西,如果没有它,生活从此枯燥无味了。这就是我和汉字的小故事,有趣吧。
一笔一世界,一字一乾坤,我愿长醉于汉字之美。
——题记
玛雅文明沉没了,楔形文字消匿了,唯有汉字千年来承载着华夏文明流传至今。从兽骨到青铜器再到简牍、纸张,从甲骨文到篆字再到楷书,从上古传说到秦汉再到如今的中国。汉字方正的一笔一画,优美的一捺一撇,尽显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生机活力与博大精深。
汉字,记历代王朝之兴替。
古朴多姿的甲骨文镌刻商朝之神权色彩;严谨斑驳的钟鼎文铸西周之雄浑壮丽;圆幼庄重的小篆镌秦朝之大一统;蚕头燕尾的隶书诉汉朝之儒家修养;飘逸洒脱的草书尽显唐朝之繁华壮阔;方正端庄的楷书彰显中华文化之昌盛繁荣。于汉字中阅历代王朝的浮沉更替,感中国历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之浩瀚波澜。
汉字,寄文人雅士之情思。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漫一船愁绪于纸上;“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洒一腔热血,感万千中国男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一曲别离,许万千壮志豪情;“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咏一番往事,醉一人赤壁。在汉字中领略古人之辗转情思,悟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
汉字,传亘古不息、逾千年而不朽之华夏文明。
汉字,它记录着生旦净丑的登场与落幕,它婉转着戏腔中的幽邃曲折,它铭记着一段段难以遗忘的历史,它也倾诉者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祈望。若无汉字,古今文人墨客如何会被我们所熟知?若无汉字,又如何得知历史往事之详实?若无汉字,中华文化又岂能源远流长?
书中看世界,字里有乾坤。太初有字,于是古人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杏花、春雨、乌篷船,短短几字却把江南的似水柔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若单写下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淅淅沥沥,滂沱瓢泼,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再写下一个“婉”字,温柔美好,女子娴静,和顺谦恭,一切恬静温柔,便融入其中了。一个汉字便有一份美好。它在泛黄褶皱的信纸上应和着陈年旧事,它在粉色稚嫩的彩笺上承载着青春的甜蜜与羞涩,它在你我之间牵连着思念和情愫,它在华夏儿女与华夏文明之间传递着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
汉字,飘过上古,流过商周,路过秦汉,看过魏晋三国,记过隋唐五代,写过宋元明清,走到今天。记历史更替,传墨客风流,显书法飘逸,现华夏荣光。字里藏乾坤,曼妙韵无穷。
浩瀚烟海,历史长河。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开端,上至王侯将相,下接芸芸众生,纵贯五千年,只要笔墨纸砚仍在,汉字的美丽依旧,那摄人心魄的魅力将流芳百世以至万世。
吾愿长醉于汉字的点、横、竖、撇中,一笔一画,意蕴深远;吾愿久痴于中华文化之古老绚丽中,一点一滴,鲜明独特,博大精深。方方正正的字,是一个个精妙的世界,载情亦载理。轻轻踏入汉字文化,犹入桃花仙境,步步皆是曼妙风景。
我愿长醉于汉字之美!
与书法的故事,要从画画开始谈起。
发小的爸爸是个画家,顶楼又恰有一个画室。二三年级时,几个家长看着整天风风火火,四处玩耍的小孩,凑在一起叽叽咕咕一商量,便拍板决定在发小爸爸的指引下学习画画。她家的顶楼修缮的很是漂亮,植物环绕,鸟儿轻啼。春时,花儿竞相开放,秋时,可以偷偷摘两颗葡萄,亦或一个酸涩的石榴。我们端上一个小小的板凳,手持一根毛笔,对着植物,在宣纸上毫无章法地写写画画。人常说:“书画同源”,既已画画,不如将练字也一并加上。我的书法之路便由此展开。
细细的毛笔握在手中,看着面前工整的小楷,我轻触墨汁,顺着砚台理顺笔尖,在宣纸上小心翼翼写下汉字。却困难地发现自己不能如意地控制笔尖的走向,七拐八弯的汉字与字帖相差甚远。或许爸妈本也只是想培养一下兴趣,加之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每次上课,临摹一篇字贴即可,毫无其他要求。虽明知写得不好,却也没有刻意要求。最终,毛笔字练习了一年也无甚进步。现在唯一记得的,只有每周课前我们分享的书法小故事。我们从王羲之,聊到赵孟頫;从毛笔用那种动物的毛最好,到哪家的墨水可以入嘴。天南海北,无所不谈。一个个书法家的故事虽已基本忘却,但那时的情景回想起来,仍觉愉快。
上了五六年级,学校来了个书法老师。一只小巧的0。7的中性笔书写下的汉字让我大为震惊:“这个难道不是打印的吗?!”或是那次被所看见的震撼太深,后来妈妈提议让我去练字,我欣然同意。
但每次近三个小时的练习让我大为痛苦,磨灭了最初的兴趣之后,我开始找各种理由不前去练字,并深信自己的书法已小有进步,可以不用再进行练习。久而久之,就真的没有在去练习过书法了。
偶有一天,班主任兴冲冲地握着一卷纸走进教师,缓缓展开,是一副书法作品。黑色墨迹在纸页上翩然舞动,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中,老师说道:“这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妹妹写的。”震惊、赞美之余,我突然发现自己还需要继续练习。
断断续续又坚持了一年,我看着自己的字迹逐渐变化,定型。我似乎也可以成为别人口中那个写字不错的人。但随年岁不断增长,课业增多,我也只有寒暑假可以前去练习,虽然练习的过程仍是那么无聊,虽然我的字经常会被一些弟弟妹妹的字秒杀,但练字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一个生命中不可舍去的东西。
一以贯之的努力,加之一点点的兴趣,这就是我与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