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航天日将以“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为主题,意在勉励广大航天人继续秉承“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该页是勤劳的编辑帮助大家找到的以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为题的作文(8篇),欢迎阅读。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我们中国在这蓝蓝的天上有一个梦想。它牵动着我们亿万人民的心,鼓舞着我们扬帆起航。
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一直有一个美丽的梦想。那就是插上洁白的翅膀,飞上蔚蓝的天宇,更高!更高!飞向远方。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聪明的中国人造出了火箭以及各种飞行器,等待着它把我们第一位宇航员送上天空,向未知的世界探索,去为我们中华民族圆梦。
终于,这一刻来到了,风儿轻轻拂过我们的脸颊,悄声为我们诉说:咱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我走出家门,仰望着美丽的天空。我感觉这一刻的天,比以往都蓝;这一刻的太阳,比以往笑得更欢;这一刻的中国人民大声唱出:我们的梦想实现了。
也是于此同时,那些视我们中国而不见的国家,现在正瞧向蓝天,妇女们停下手里的针线活,走出家门。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中国的梦想竟然实现了!”
这一刻,是一个震撼的时刻;这一刻,是为我们圆梦的时刻;这一刻,是使国外的华侨们流泪的时刻。
这一刻,更是刷新历史的时刻。
为什么中国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被鼓舞着?外国小朋友Bob也问过我,我回答道:“是因为我们爱中国,有亿万个梦想在向前推动,力量如此之大,是谁也改不了的。”他又问:“是什么精神?”
我笑着回答他:“航天精神!北京精神!”
在遥远的地方,有一座大山和一条溪流。它们是好朋友。大山因为有水的滋润,身上就像穿了一片绿皮袄;大山的动物也常来水中嬉戏,溪流里也充满着欢声笑语。可狡猾的狐狸可不高兴了,它早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于是找了好几个同谋,商量着怎样才能让溪水改道而行……
正巧山上有一块石头,大山想把它打碎来看看,可无论用什么方法,就是打不碎,只好先把它“寄存”在山顶了。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大山沉沉地睡着了,狐狸和几个同伙偷偷跑上去山顶,正想把石头搬走,不料被溪流看见了,溪流想叫醒大山,可大山睡得太沉了,溪流眼睁睁的看着石头被运走,推入河中……大山早上一醒,发现石头不见了,马上召集百兽询问。狐狸走上前,对大山说:“山王,是溪流偷的,昨晚我听见它推石头的声音了。”大山马上派兽下去一看,果然,石头静静地躺在水中,大山又去质问溪流,溪流有口难辩,只能改道而流。没有了溪流的滋润,山上的草都枯死了,食物来源大大减少。一个有参加同谋的动物实在忍受不住了,便向山大王说了前因后果。大王听完后,悲愤交加,一面派“百兽之王”狮子到远方找溪流,一面抓住了狐狸进行审问。狮子翻山越岭,终于在一个偏远的地方发现了溪流。溪流得知自己得到了理解,二话不说,马上折返回流,没过几天,就看见了大山。大山看见了溪流,热泪盈眶,动情地说:“溪流兄,我错怪你了,都怪我,我错了,请你原谅。”溪流高兴地说:“大山兄,你能理解我就好了,我俩永远是好朋友!”话音刚落,山顶那块石头就裂开了,形成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理解。
可见相互理解的力量巨大,足以击碎人与人心间的巨石。理解就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你需要别人理解,别人也需要你的理解,大家互相理解,才能使友谊长青!
小学的时候,我读到了钱学森的故事,懵懵懂懂间,对“航天”有种崇拜的认识。那个时候的“航天”之于我,是崇高、神秘而遥不可及的。当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机缘巧合的进入了“航天”这个大家庭,慢慢的理解了承载着国人对“航天”事业的光荣背后的厚重。
记得那年初到,单位的档案库里封存已久的资料需要整理,翻着那一页页年纪比我还大的发黄纸片,手都会不自觉的小心翼翼,生怕这些历史会被我的不小心撕破——在这片鄂西偏远的大山里,在环境条件恶劣、科技资源匮乏的年代,是什么样的信念,通过这一张张手写的图纸、设计文稿,生产、制造出一代又一代高精尖的航天产品。
翻开江河大事记中这样记载:“1970年3月19日,以七机部四院组成,以三八厂副厂长张星堂同志为首率领选点人员起程选点。成员有:……”我搜尽脑子里的历史知识,试图去想象那个若即若离的年代,却始终打不开时间的门。也许是这样一个热闹而艰辛的场面:勘探选址的队伍怀着一腔扎根三线为国防的信念,走进了莽莽大山,或许因自然所带来的挫折而有过艰难,但是始终陪伴的还是那颗燃烧着的拳拳之心。今天,俯瞰这“三道沟”,从蛮荒到因为来了勘探队而形成的阡陌,再到如今的整齐工房,闭上眼,只需静静的听,似乎风中就飘荡着永远流传着的故事。
“三线”虽然偏远而清苦,但是始终会有一种信念在激荡着每一个参与航天事业的人。现在再去读钱学森的故事,更能深刻的理解为何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他毅然决然放弃条件优渥的国外,回到了百废待兴的祖国(),信念能如此之强。
走在厂区,还依稀能在旧工房斑驳的墙壁上看到“请放心”、“一定要把三线建设好”……等标语。站在它们面前,觉得时空会瞬间转移,回到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它们并不是一行行沉默的文字,而是整齐的队伍在党旗下庄严的宣誓,铿锵有力、响彻耳际!有了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筑成梦想。
时过境迁,如今位于“三线”的远安,虽然地图坐标上依然偏远,但交通与社会生活条件较几十年前已是日新月异。新时代里,航天人依然会为了型号的研制,日夜加班加点的复查改进;会为了航天纪念币的诞生欢欣而抢先预约;会为了自己型号产品的试验成功而刷屏朋友圈;会为了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我曾问一位老师傅:航天精神是什么?他略作思索道:“我也说不清。我只知道一切为了型号,不然睡不踏实。”在这朴实的言语中,却能感受到那份厚重的责任与信念。有了笃定的信念,我们的梦还会远吗?
蓝色的天幕上嵌着一轮金光灿烂的太阳,一片白云像碧海上的孤帆在晴空飘游。今天学校组织了一次秋游——游厦门航天测控站。
厦门航天测控站位于集美灌口镇,那里环境优美,设备齐全,是一座高科技航天测控站。
一进大门,喧闹的队伍立刻安静下来,迎面而来的是幽静和严肃。我们先去看了一段录像,录像片主要介绍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以及测控部队建设情况,介绍航天测控的构成、卫星和测控设备的用途及工作原理。
看完录像片后,我们去参观了展厅。我们主要参观了火箭厅、测控厅、卫星厅、发射厅。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卫星厅。卫星厅中有一个庞然大物——卫星回收舱。回收舱是褐色的,像一座钟,上面有许多不难令人发觉的小孔。这是由我国“长征二号”火箭发射的返回式遥感卫星回收舱。1975年11月26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从地球轨道上第三个能从地球轨道上回收卫星的国家。这颗卫星的发射、回收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取得新的飞跃,证明中国在轨道控制技术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而且利用返回式卫星可以获取大量有价值的资料。这些资料对国土普查、地矿勘探、环境保护、农林水利建设以及海洋、地震研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还参观了“长征”系列火箭、“风云”系列火箭……
在游玩时,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便到了下午,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厦门航天测控站。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党从艰难中诞生,在艰难中生存发展。白色恐怖中,凡共产党员和追求共产主义的进步人士,都有掉头的危险。一次次武装起义,一次次反围剿,我们的党和军队,都是在付出了巨大牺牲后才生存下来的,当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数万人的红军仅仅剩下了两万多人,有名的、无名的,躺在雪山草地里的无数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托起了民族的希望,换来了我们今天的中国梦。
《筑梦路上》,上演着一场场共产党人的感动。陈铁军、周文雍一对革命情侣,在刑场上宣布正式结为夫妻,将反动派的枪声做为他们结婚的礼炮,陈铁军发表了最后的演说:为了革命,为了救国救民,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而牺牲,我们一点也没有感到遗憾!夏明翰就义前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英雄诗章,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江竹筠在共和国的黎明前含泪绣红旗、毅然走上敌人的刑场……
为了新中国,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视死如归,流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鲜血。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朱德、陈独秀、蔡和森、董必武等等,这些共产党的创造者、领导者和革命者,他们或清贫,或富贵,但为了砸烂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拯救灾难的人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选择了艰苦奋斗,不惜牺牲自我。
在革命战争年代,在新中国的各个建设时期,都离不开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他们是民族的旗帜、先锋队和脊梁,他们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筑路者,他们用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英雄无畏的牺牲付出,挽救了中国,建设着新中国,富强了人民,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筑梦路上》,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前进足迹,对全党、全国人民都是一堂最生动的教育课。只要用心观看,用心理解,我们就不难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高亢赞歌、这句人民肺腑之言的深刻涵义。吃水不忘挖井人,观《筑梦路上》,今天,无论党员干部、还是广大人民群众,唯有感谢党恩,坚定跟党走的信念,才能更筑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
宇宙有什么?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一眨一眨的?带着那些疑问,心中梦想着能够坐上航天飞船去看个究竟。这不是梦,我们的祖国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航天梦,中国梦,中国人民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已经实现了。
夜晚,抬头看见夜空:无数颗闪闪发亮的小星星,衬托着一轮圆盘似的明月。望着它,我不禁进入了睡梦中:
那是二十年以后的事了。祖国新研制出来的“月球一号”即将于8月18日晚九点整发射,而我荣幸地被选为了宇航员。每天,我都接受着残酷的训练,每天回到家后都是筋疲力尽,有气无力的。虽然我每天训练的很累,但是我一想到我是为了祖国,内心就会感到一种欣慰,一种自豪;但我依然盼望着“月球一号”早日发射。不过现在,我一定要坚持训练,为发射做好充足的准备。那一天终于来了“3、2、1!”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被送入了月球。只要我一想到我是代表13亿中国人民的,我就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不由得流下了感动的泪。当我经过长时间的“旅途”,终于来到了月球!据书上说,月球上的最低温度为100摄氏度,最高温为零下170摄氏度,但我穿着工作人员精心研制的衣服,感觉几乎和地球上的温度一样……
回想着旧时候的中国,受尽欺辱。但中国没有被打垮,反而强有力的反击了。我们的祖国一次次的向世界证明着我们的强大。航天梦,是一个从古至今的梦,是一个中国梦,这个梦想就在祖国稳步发展下一次次实现了。我为祖国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我相信很多人都在叛逆中与父母生气,也许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心中也总是会有忍不住反驳几句,这都是因为对父母的行为不能真正的理解造成的。
“你干什么!为什么关电视啊!”“写作业去,别天天看电视。”这熟悉的对话几乎我暑假每一天都能听见,之后总是不免一阵母子吵架的声音,明明只是一点小事,却如导火线一般引燃了炸药桶。愤怒、不服气充斥了我的大脑,一日的怨气也一次性地发泄了出来。
但今天那些伤人的话吼出来以后,我好像却感到了后悔。因为这一次妈妈竟然没有发火。甚至也没有反驳。但是叹气声却一个连着一个。我看出妈妈的伤心,让我不敢直视的是她脸上所表露出来的失望。前一刻还理直气壮的我,下一刻仿佛成了一个有罪的人。此刻,我的心里不知为何没有了愤怒,有的只是深深的愧疚。潜伏已久的叛逆,刚刚登上顶峰,又马上跌入谷底。
之后开始慢慢理解,妈妈每天辛苦地工作只是为了能撑起这个家。她平时的唠叨只是希望我可以好好照料自己,她对我学习上的喋喋不休也只是希望我能够取得好成绩,有个好的未来。我是妈妈的希望,而我却经常让她伤心。
我想到了我要对妈妈进行弥补,但是,我能做什么呢?我不再和同学疯玩,也不玩游戏,而是和妈妈一起到家门口不远的公园散步。每次散步,我总是和妈妈一边走一边谈,妈妈常说以前的我。
我很惊奇,我小时候的许多细微的小事,妈妈都记得一清二楚。我也跟妈妈谈学校发生的事情。就这样,和妈妈的距离就越来越近了,也很少跟妈妈斗嘴了。
妈妈也有烦恼,工作上的,生活上的。但我感觉她最大的烦恼都是有关我的,这让我感到很震惊。虽然从那次矛盾之后,我和妈妈之间仍有一些小小的摩擦,但是我总能在要爆发的情况克制自己,我理解妈妈的苦心,我不希望再次看到妈妈的失望。
原来让父母开心是如此之简单,只要理解他们的所做,听话一点,自觉一些,就可以让她笑容满面,让我们对长辈多一些理解吧,因为理解就是最好的回报!
从“神舟”二号开始,我们就成功进行了航天员系统和环控生保系统试验,取得了很大成果。后面的试验,主要是围绕航天员能否上天,增加了冲击测量设备和天地音话的模拟设备等。我们主要的问题就是怎样在无人的情况下证明有人情况下有效,所以必须增加拟人载荷、拟人生理设备、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来对载人环境进行验证。从已完成的无人飞行试验看,飞船载人环境是满足医学要求的。
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将来航天员训练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步,要突破载人航天技术,飞船顺利上天,安全返回,解决天地间的往返问题;
第二步,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完成飞船与轨道舱的交会对接,并发射长期自主飞行、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
第三步,完成载人航天的最终目标,建造大型空间实验室。
人长期处于太空的失重环境中对人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开始这方面的训练。另外,现在飞船内供航天员使用的氧气、饮用水都要带上去,将来就需要在太空中进行再生,把呼出的二氧化碳变成氧气,小便能净化成饮用水,这些都是环控生保的工作。我国搞载人航天这项工程,开发利用空间资源,中国很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我们通过正在进行的载人航天工程,建立起一支航天科技队伍,为将来建造太空站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来搞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中国的载人航天将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