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适应作文最新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不一样的想法,但是大家都能够理解这些信仰方面的东西,从来都跟现实不一样吧。
就好像现在的和尚好像都可以娶媳妇。
要是需要大学的本科学历,而且每个月的工资都很高,不管是主持还是普通考生都挺高的。
工作八个小时之后,私生活是不受干预的,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和尚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可是想想总是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顺应这样的时展潮流,想必已经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了吧?
【关键词】哈尼族;青少年;文化适应;学校适应
【作 者】胡发稳,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李丽菊,红河学院助理研究员,云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云南蒙自,661199;荀利波,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云南曲靖,655011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6)03 - 0094 - 011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问题的提出
早在1936年,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edfield)、林顿(Linton)和赫斯科维兹(Herskovits)就对文化适应概念有所论述。他们从广义上将其界定为“因由不同文化群体间连续而直接的接触,导致文化群体一方或双方的原生文化模式产生改变的现象”[1 ]149-152,后来被社会学、流行病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采用,其理论和应用研究也得以在不同的方向上获得发展与内涵拓展。在文化心理学看来,文化适应是指由于两个或多个文化群体及其成员间的相互接触而导致彼此文化和心理发生变化的双重过程 [2 ]697-712。这种改变涉及信念、态度、行为、价值观和文化认同等多个不同领域 [3 ] 163-200。
已有研究表明,适应一种新异文化既可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导致负面后果。作为一种文化融合途径,文化适应是在文化间的接触和传播中吸纳异文化元素的过程,此过程的早期易产生心理和行为适应障碍,甚至生理功能失调,集中体现为文化休克。在中后期,迫于生存的需要与选择,文化适应主体经由认同、接受、借用和移植他者文化特质而表现出原生文化的“偏离”或“越轨”,甚至替代了语言、习惯、生活方式等原生文化要素 [4 ]31-34。综合来看,研究者们主要采取相关研究和理论思辨两种方式来探讨文化适应的社会心理效应,但仅做了一部分,亦未达成一致观点。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开展相关研究来考察学校教育中非主体民族青少年文化适应的心理机制。
本研究认为,结构性是各种文化适应模式的共有特征,维度和领域仅是文化适应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二者兼容并互为基础,也即从测评实际操作来看,首先应根据环境要求和研究目的,确定典型的文化领域,然后依据文化领域内容,选取代表性的文化事项,编制相应的测评样例项目。为使项目符合测量学要求,需在抽样实测和统计分析基础上,确认有效项目及其组成成分,这些成分即为文化适应的各种维度。但从整体功能看,这些维度又具有某种结构特征。因此,为避免上文中被试族属划分的异质性,本研究拟探讨同一国境内原住非主流文化族群在国家主流文化教育情境中的文化适应机制,为此,综合考虑边疆、跨境、世居、人口、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因素,选取了云南省世居特有少数民族――哈尼族为个案,对其在校青少年学生进行问卷测查,考察他们的文化适应心理结构及其功能,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民族教育科学决策,为学校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和增强学校适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方法
根据哈尼族的地缘分布情况,本研究选取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阳、金平、红河、绿春4个哈尼族聚居边疆县作为测查地,然后,以随机的方式确定元阳、红河、绿春3个县为最终样本来源点。根据在校哈尼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父母均为哈尼族标准,采用随机整群取样和分层随机取样相结合的办法,并兼顾男、女生比例和学段比例,进行团体施测获得样本数据。
(三)调查对象
根据上述抽样方案,本研究抽取哈尼族青少年学生为测查对象。依据发展心理学的界定,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初中阶段相当于少年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的高中阶段相当于青年初期。两者合在一起,即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阶段,就成为青少年期 [5 ]48-56。但由于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适龄儿童的入学时间一般都有向后推移的普遍现象,大多数十一二岁的少年仍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因此,本研究以青少年期的年龄跨度为依据进行样本选取,拟抽取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初中和高中学段的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
遵照前文抽样方法,通过团体测试和筛查,回收得到869份有效问卷。这些调查被试的年龄11-20岁,平均年龄15.35岁,SD = 2.45。基本情况是:男生469人(占54%)、女生400人(占46%);小五107人(男59、女48)、小六105人(男51、女54)、初一84人(男42、女42)、初二72人(男38、女34)、初三83人(男49、女34)、高一136人(男77、女59)、高二153人(男88、女65)、高三129人(男65、女64);县城77人(占8.9%)、乡镇65人(占7.4%)、农村727人(占83.7%)。
(四)测查工具
1. 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定问卷
2. 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适应问卷
本问卷是借鉴胡兴旺等人关于文化适应的本质理解和维度分解[7 ]497-501,即文化适应是非主流文化群体中的个体对主流文化和代表着主流文化价值的学校教育的熟悉、理解和认同程度,具体包含: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对学校教育的认同、对教学语言(汉语)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并采纳和部分修改他们在《白马藏族儿童文化适应问卷》中的题目设置,延用各题目的因子归属,以及记分方式和分数解释,同时结合哈尼族青少年学生的特点编制而成。自编的《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适应问卷》保留了原问卷大部分题目,调整、更改了部分题目和选项设置,最终获得一份共12个题目,采用五点分法,即每个题目有五个选择项,总分越高,表明文化适应程度越高,用于测量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适应的问卷。
3. 哈尼族青少年学校适应行为问卷
(五)实施程序
首先,通过托人介绍或者进校自荐,预先征得拟抽样学校主管领导和师生的同意。
其次,经由教职人员根据抽样方案的要求抽取目标样本,并组织和集中安排以便团体测试。
其三,在测试过程中,首先由研究者统一向被试宣读调查问卷的指导语,举例说明作答方法,并进行提问-反馈以确保被试真正明白填答的要求和方法;然后,由主试现场巡视,答疑解惑,负责作答问卷的回收和初步整理。
其四,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样本,考虑到他们的班级民族构成相对单一,采用随机整群取样方法进行抽样测查,但由于他们的汉语言文字能力和书面理解力尚不完善,其测试由临时组织培训的班主任代劳实施,主要负责对本班测试学生进行指导语、题目要求和问卷条目的宣读释疑,并适当、客观地解释一些长条目所表达的意思,以消除歧义或疑惑。作答时间不限,完成后,现场收回。
最后,筛查和编码回收问卷,将那些有漏缺项的问卷再次交由被试补充填答完整;将那些有明显作答规律(如整面选择同一个答案,或所选答案呈“W”形波浪曲线)的问卷,视作为废卷;对有效问卷进行数字编号,并及时录入电脑,采用SPSS软件合并和管理数据。
(六)数据处理
首先,核查数据的登录质量。使用SPSS软件中的描述统计功能模块对人口学变量和问卷条目变量进行描述分析,审查这些变量的最小值与最大值是否在给定值的范围内,若有偏离或差误,即返回到数据表单中进行相应数值的查找(Find)、定位,然后找出对应的编号问卷,再对照被试的原始作答进行更正。经过变量取值的查找、修正,得到一份正确有效的问卷数据。
其次,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除了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采用团体施测、匿名作答、强调数据保密及仅用于学术研究等方法进行程序控制外,统计上,应用Harman单因子检验(Harman’s One-factor Test),即同时对所有变量的条目进行未旋转的主成分因素(Principal Component factor Analysis)分析进一步确认[9 ]171-173+177。结果显示,KMO =0.922,Bartlett 's Test of Sphericity中?字2(1035)=10535.56,p
其三,对有效问卷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考虑到改编问卷的测查对象和选项的变更,本研究使用LISREL 8.71软件对自编问卷进行了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并根据结构方程模型(SEM)中的修正指数进行相应的因子结构修正,同时依据各种拟合指数进行结构效度评定和模型选择。此外,采用内部相关法进一步检验修正问卷的结构效度,并计算它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作为同质信度指标。
其四,统计比较哈尼族青少年文化适应的人口学特征。应用SPSS软件,对修正后的问卷数据进行平均数差异检验、方差分析和H检验,以检验他们的文化适应发展特点。其中H检验,即Kruskal-Wallis H检验 [10 ]。该法是一种适用于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它首先将多个样本数据混合按升序排列,并求出每个观测值的秩,然后对各个样本的秩分别求平均值,再计算检验统计量H:
式中:K―样本个数;ni―第i个样本容量;Ri―第i个样本的秩和;N―所有样本容量之和。
通过χ2分布表进行样本差异显著性检验。
最后,建构哈尼族青少年文化适应的心理效应路径模型。采用SEM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索在哈尼族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文化适应、学校生活满意度与学校适应三个适应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模型。具体而言,在设置的理论路径模型中,文化适应为外源变量,学校生活满意度和学校适应为内生变量;为检查文化适应对于两个内生变量的作用方向、作用强度和解释能力,本研究假定哈尼族青少年学生的文化适应会直接影响其学校生活满意度和学校适应,学校生活满意度又会直接影响学校适应。因此,在该变量因果关系假设基础上,应用LISREL 8.71软件对被试数据进行全模型分析,并根据各种统计参数的临界值来评判上述模型建构及其路径系数的有效性。
二、研究结果
(一)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适应的心理结构
首先,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技术对胡兴旺等人报告的因子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一阶三因素模型(12个条目)的拟合度指数不太理想,尤其是绝对拟合指数RMSEA=0.09,仅达到边缘拟合水平。因此,在小步修正原则下,根据LISREL提供的修正指数信息,经过3次验证性因子分析,总共删去×4、×8、×12三个条目,形成了由9个条目构成的一阶三因子模型。删除条目后,剩余条目的因子归属未发生改变。修正后的各拟合指数较修正前均有显著提高,达到理想指标的界值标准 [11 ],见表1所示。
然后,为进一步探索哈尼族青少年文化适应的心理结构,在9条目的一阶三因素基础上,设置了一个二阶一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表1中的统计指数表明该高阶因子结构模型与实测数据的拟合较为理想,说明哈尼族青少年学生的文化适应心理模型存在层级结构,可选用一个单一的总分(总均分)统计量来评定他们的学校文化适应发展水平。
另外,对修正后的问卷进行内部相关分析,以进一步考察问卷的结构效度。表2统计结果显示,各维度得分与总分之间的相关高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所有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均大于。60的临界水平,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
综上统计分析结果,可以认为编修的《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适应问卷》(9条目)的信、效度较高,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相应的一阶三因素模型和二阶一因素模型可等价表征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适应的心理结构。
(二)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适应的基本特点
表3呈现了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适应的人口学特点。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哈尼族青少年的文化适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女生的主流文化认同(P =0.058,边缘显著)、学校教育认同、汉语熟悉程度3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男生。One-way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哈尼族青少年文化适应的学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事后多重比较Tukey HSD法检验表明,哈尼族高中生的文化适应总分及其三个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的;除汉语熟悉度得分无显著差异(P =0.533)外,初中生的文化适应总分及其余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小学生。另外,从家庭住地角度,将学生划分为县城、乡镇和农村三类,以考察社区环境因素对学生文化适应状况的作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三类地区学生的汉语熟悉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余因子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ukey HSD法检验显示,县城学生的汉语熟悉度得分均显著高于乡镇(P =0.019)和农村学生(P =0.011)的分值,后二者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此外,由于在年级变量上,文化适应及其各维度的方差齐性检验显著,均P
(三)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适应的心理效应
图3显示了哈尼族青少年学生的文化适应对其学校生活满意度、学校适应两个内生变量的作用路径模型,也即学校适应因果模型。SEM全模型分析显示,绝对拟合指数统计量中,x2(41)=238.52、P
三、研究结果讨论
(一)哈尼族青少年文化适应的心理测评结构
文化适应是由于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接触而改变信念、态度、价值观、文化归属感和行为的过程[13 ]9-25。狭义上,它专指人们学习和获得国家主导或社会主流文化特质的适应过程 [14 ] 687-706。正如前文所述,文化适应的维度论模型聚焦于人们如何取舍原生文化和他者文化,争议的是个体对待这两类文化知识的态度和方式。在理论模型构建中,单维模型基于文化适应的狭义界定,着力于评估移民人群在接触、参与、采纳所定居社会主流文化中的心理意愿和行为转变情况;二维模型关注的是在移民或多元文化社会中,人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策略来处理族群原生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为此,文化适应测评结构被预设由维系原生文化和适应主流文化两个独立维度组成。但在测评实践中,由于文化概念的丰富内涵及其结构的复杂性,研究者们并未得出一个普遍通用的文化适应心理模型,因而采用因子分析统计技术来建构的测评结构及指标体系,常常因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不同而大相径庭。
为了解决这种理论和测评的错位,领域特异性模型主张文化适应存在领域特异性,在不同的生活领域和情境中,人们的文化适应和文化保留偏好存在领域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5 ]27C48:上层公众-私人领域、中层特定生活领域以及下层具体情境。因此依据该模型观点,文化适应的测评并不需要追求一个大而全的通用因子结构,可根据研究目的的实际需要,专注于测量人们对某些层级领域内的具体文化事项的认同偏好作为评价指标。鉴于上述两种模型的优势与不足,本研究采纳狭义的文化适应概念,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测评分析了哈尼族青少年对我国的主流文化,以及代表着主流文化价值的学校教育的熟悉、理解和认同程度。
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学校生活情境中,哈尼族青少年文化适应的心理结构由主流文化认同、学校教育认同、教学语言(汉语)熟悉度三个要素组成。此结果与胡兴旺等人发现的白马藏族儿童文化适应心理结构一致,说明在学习和获得国家主导或社会主流文化特质的过程中,少数民族青少年发展出了一套相似的文化适应心理模式。这种共享模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体制的影响,即学校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教育目标要求,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向学习者教授和传播人类共享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体现国家意志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形塑公德行为模式,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因之,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受教育者易习得一套共享的态度价值体系、行为表达方式和文化心智模式。因此,他们在对待主流文化、学校教育和教学语言上展现出了一致的文化心理结构。另外,这种一致的文化适应模式可能与量表项目的取样偏差有关,虽然测量题目符合领域特异性模型主张的核心观点,但它们仅反映了与汉族交往意愿、汉语使用和学校教育效用判断有关的内容。
此外,从建构模型的拟合指标看,胡(Hu)和本特勒(Bentler)认为当RMSEA0.95,RMR
(二)哈尼族青少年文化适应的人口学特征
文化适应是一个长期的流变过程,期间,非主流文化群体往往需要通过学习新异文化,或者修改原生文化的某些方面来应对多元文化生活环境,如采取调整生计模式、生活习俗消解文化冲突压力。本研究探讨与认知、行为有关的文化适应,主要测评了哈尼族青少年对主体汉民族关系、学校教育效用、汉语言使用等文化领域的理解、态度及行为意愿。统计发现,在哈尼族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尽管整体上他们的文化适应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但女性的文化适应水平显著好于男性,这种性别效应与赵铭锡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6 ]207-209,可能与两性的社会性别认同和文化适应策略差异有关。在哈尼族梯田稻作文化模式中,社会性别的区隔较为明确,“男主外,女主内”成为建构两性社会行为及其价值关系的基本原则,由此衍生的生计劳作方式、社会事务管理、日常生活内容、宗教祭祀活动、伦理道德规范等传统文化体系,无不具有显著的性别区隔特性,正是这种区隔构建促成了两性隶属领域的价值差异,体现为哈尼族社会以男性为中心和主导,对男性的期待、要求和评价普遍高于女性,女性处于边缘、从属地位,主要被赋予生殖繁衍价值,其权利被限定在家庭范畴内 [17 ]62-66。
因此,经由家庭教育实践形塑的性别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可能背离于学校教育主导男女平等、机会均等的理念,造成学校生活情境中社会性别关系的“非连续性”,威胁到男孩的性别优越感,而对于女孩却是一种性别价值的解放或再认同,表现为女孩对学校文化的积极认同与适应[18 ]144-148。另外,从学校情境中的文化适应策略看,已有研究发现女生比男生更愿意、更倾向于积极地适应和融入主流文化,遵从相应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而男生在面对异文化冲击时,则会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趋向于通过疏离、排斥的方式来抵御异质文化的直接和潜在影响[19 ]45-48。此外,赵铭锡将这种文化适应的性别差异归因于女性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高于男性,同样地,也可将之解释为性格因素发展水平的差异,哈尼族女生的灵活性特征显著高于男生 [20 ]102-104。
哈尼族青少年的文化适应存在学段或年级变量差异,表现为哈尼族高中生的文化适应总分高于初中生高于小学生的得分,总体上,随年级递升呈曲折变化趋势,不同维度有升有降,较大的文化适应波动发生在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中学阶段的文化适应水平持续增强,主要表现在汉语熟悉度方面。这种年段效应与程科[21 ]79-83的研究发现有相似之处,可能与不同学段学生所处的心智发展水平和学校文化生态环境差异有关。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并在外部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以及内在生理因素、动作和言语发展水平的合力作用下形成年龄特征。正因为如此,尽管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中,学习都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但由于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各个学段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存在明显的水平和深度差异,具有渐进性、层级性。
因之,在学校教育主导的社会化活动中,学生的心智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即在教育和成熟的影响下,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个性发展呈协调性、过渡性发展,初中生的心理水平则具有矛盾性、半幼稚性,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和稳定;从思维发展看,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正是由于不同学段学生的心智发展呈现年龄特征,而使得他们在学校教育文化影响下的文化适应存在显著差异,且表现出非平衡性、波动性的发展特点。另外,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文化传承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教育学观点看,适应是个体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22 ]90-93。在边疆民族地区,因由族群的聚居和杂居,以及村落分散,使得学校文化生态环境呈现出单一性和多样性并存特点,即小学阶段,生源主要来自于单一的或某几个民族,校园文化生态环境相对单纯,加之民族语言和普通话混用的双语教学语用环境,使得小学生的汉语熟悉度得分较低;与之相比,中学阶段的学校大多数布局在乡镇或县城,生源的民族成分相对多元一些,文化生态环境呈现多样性,为克服人际交流障碍,教学用语主要是汉语普通话,为此,中学生只有积极调适学习行为和语用习惯,接纳代表主流文化的学校教育价值观,主动融入校园生活环境,才能成功地适应学校多样人文环境,获得更好发展。因之,随着年级递升,中学生的文化适应水平呈递增趋势,汉语言使用频率显著增多。
另外,从社区环境变量看,汉语熟悉度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县城学生的汉语熟悉度得分均显著高于乡镇和农村学生的分值,乡村学生的得分差异不显著。这主要与哈尼族生源地所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有关,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文化差异普遍存在已是不争之事,一般而言,因由城乡经济活动和社会管理模式的差别,导致县城的生活样态主要以国家社会主流文化形式展开,此境中的学生经由家庭社会化所习得的“语言与符号资本”,与学校教学用语及符号资本差距较小,因而表现出较强的学校文化适应能力和汉语熟悉度。与之相比,乡村学生则缺少这种文化资本优势,其思维模式、语言发展均受制于族群村落的文化生态环境,具有突出的民族色彩。
(三)哈尼族青少年文化适应的心理效应
前文统计显示,在学校教育影响下,哈尼族青少年产生的文化心理变化及其行为调整,对其学校生活满意度、学校适应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正向预测效应,表明哈尼族青少年的文化适应对其学校生活满意度、学校适应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从适应的概念界定看,各种适应的共同内涵是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23 ],经此互动过程,形成人与环境的和谐平衡。在学校环境中,这种和谐平衡体现在学业心智、情感发展、文化融合、人际交往、活动参与、自我意识多个方面,研究者通常将这些视为学校适应的核心领域或成分,进行计量整合分析,测量指标包括心理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 [24 ]659-677,学校态度、学业行为、社会行为、人际关系、学习适应、校园生活、择业、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行为问题、班级参与、环境适应性 [25 ]99-104。
显然,从学校环境中的适应领域与指标看,本文中的文化适应、学校生活满意度当属学校适应的重要内容,其中学校生活满意度是正向的情绪反应,属于心理适应的内容,而文化适应反映的是学校文化行为的吸纳程度,属于社会文化适应的范畴。全模型建构显示,文化适应是学校生活满意度和学校适应的有效预测因子,相关的研究表明文化适应对学校生活满意度的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两个维度上。因此,在模型解释水平,它可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变量。不过,这种因果关系模型尚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予以进一步的确认,毕竟已有研究发现,作为一个适应结果变量,学校适应的直接预测因子还包括宽恕倾向[26 ]51-55、社会支持[27 ]68-70、人格特征 [28 ]642-644、学校归属感 [29 ]237-239、积极心理品质 [30 ] 267-270、家庭亲密度 [31 ]617-624等内外在因素,其中起着部分中介效应的变量有积极应对、集体自尊、家庭责任感等。
此外,作为心理适应的一个指标,学校生活满意度可直接正向预测学校适应,直接效应β值为。13,但也有研究发现学校适应对一般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解释率为41% [32 ]77-81,因此,满意度和学校适应存在相关性是确定的,但还无法从现有数据统计中推论二者的因果关系,本研究的额外发现在于满意度可作为学校适应的一个积极促进因子,在文化适应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综合来看,增强文化适应、提升学校生活满意度,能有效地促进哈尼族青少年的学校适应。
参考文献:
[1] R. Redfield, R. Linton, M. J. Herskovits. 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J].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36 (1).
[2] J. W. Berry. Acculturation: Living successfully in two cultur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05 (6).
[3] D. R. Moyerman, B. D. Forman. Acculturation and adjustment: A meta-analytic study[J]. 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1992 (2).
[4] 刘鑫渝,沙彦奋。论新疆伊犁回族的涵化和文化适应[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5] 林崇德,李庆安。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6] 陶芳标,孙莹,凤尔翠,苏普玉,朱鹏。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定问卷的设计与信度、效度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5(12).
[7] 胡兴旺,蔡笑岳,吴睿明,李红,张志杰。白马藏族初中学生文化适应和智力水平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4).
[8] 胡发稳。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及与学校适应行为的关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7.
[9] 黄时华,蔡枫霞,刘佩玲,张卫,龚文进。初中生亲子关系和学校适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1).
[10] 韦义平。心理与教育研究数据处理技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 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2] 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13] J. W. Berry. Acculturation as varieties of adaptation [G]//A. M. Padilla .Acculturation: Theory, models and some new findings. Boulder, CO: Westview, 1980.
[14] H. P.Hazuda, M. P.Stern, S. M. Haffner. Acculturation and assimilation among Mexican Americans: scales and population-based data [J].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1988 (3).
[15] E.Rosch. Principles of categorization.[G]// E. Rosch, B. L. Lloyd. 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1978.
[16] 赵铭锡。内地班学生文化适应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2(2).
[17] 李云霞。哈尼族稻作文化中的社会性别角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18] 胡发稳,李丽菊。哈尼族中学生文化适应及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
[19] 托娅,夏增艳,杨京鹏,夏志兰。内地班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策略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
[20] 邓春暖。云南哈尼族学生性格特征发展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5).
[21] 程科。在蓉藏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自信的关系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22] 纪德奎,刘可心,郭彩霞。城乡教育一体化文化适应:进程与选择[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3).
[23] A. Arkoff.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M].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68.
[24] C.Ward, A.Kennedy. The measurement of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999 (4).
[25] 侯静。学校适应的界定和测量的综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26] 范超,胡金生。中学生的宽恕倾向及其与学校适应感的关系[J].教育科学,2013(2).
[27] 谭千保。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
[28] 董增云。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5).
[29] 彭丽娟,陈旭,雷鹏,邹荣。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和学校适应:集体自尊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
[30] 王中会,徐玮沁,蔺秀云。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与积极心理品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4).
[31] 刘世宏,李丹,刘晓洁,陈欣银。青少年的学校适应问题:家庭亲密度、家庭道德情绪和责任感的作用[J].心理科学,2014(3).
[32] 刘旺,冯建新。初中生学校适应及其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6(6).
工作措施:
一、分类指导、各有侧重
当前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现状、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明显优于农村,而且城镇工作与农村工作也具有较大差异性。鉴于这种情况,具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应大体分为两个方面:城镇和农村、要求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一)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纵横联动、全面推进。从横的角度讲,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文明办将与工青妇、科教文卫、综合治理、旅游等社会口单位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各单位服务基层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从纵的角度讲,文明办将带领街道、(镇)社区、文明单位开展创建工作。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考核标准不变,评分更加严格,检查更加常规性,通过文明办经常性的检查、指导、落实,使街道、(镇)社区、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重视性更加提高,工作更有成效。文明单位为社会的示范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全市300多个文明单位自觉地开展益民社会活动的较少,今年要求各级文明单位至少开展2-3次社会文明示范活动。
(二)城镇精神文明建设队伍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通过举办街道、社区文明专干、文明单位文明专干的精神文明综合知识培训,认真提高人员队伍的基本素质。
(三)动员街道社区联动辖区单位开展一系列活动,以活动丰富精神文明创建的形式和成果,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当前新农村建设开展的热火朝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迎来了一次大好机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实效、夯实基础、培养人才、形成氛围。
——抓队伍。落实乡镇、村精神文明建设人员名单,通过各乡上报精神文明工作计划及下乡调研对各乡精神文明工作现状进行评估。在充分吸收基层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调动各乡首先从思想上重视精神文明工作。
——抓活动。以“一乡一个载体”为目标,各乡主动挖掘本乡资源,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炼活动载体,以载体促活动,以活动聚人心,以人心促和谐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作出贡献。
——抓人才。深挖农村中的特色才艺人员,将他们组织起来,以浓郁的乡土文化活动传帮带,特别要突出体现当地民俗风情,传统的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形成体制,逐年提高。
——抓投入。各乡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每年要有一定的比例投入,逐年积累,使乡镇在活动中有器材,有服装。
二、加强管理,突出文明单位的社会示范作用。
当前,全市三级文明单位300多个,是我市丰厚的文明建设资源。在坚持过去验收的基础上,推行文明单位社会化服务活动。要求各级文明单位在较好完成本质工作的基础上,每年要承担两到三件社会性事务,为年终或届满验收的硬指标。具体事务由街道、社区列单,由单位选择承担。
“没有!”
“有人在追赶你吗?”
“没有!”
“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
那匹狼说:“狮子要来了。”
狮子要来?听了这话它放下心来,也禁不住笑出了声,“我以为什么了不起的事这么大惊小怪的,原来是狮子要来了,狮
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
“听说狮子跑得很快!”
“跑得快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追一只羚羊用不了多大力气!”那匹狼还要说什么,它却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行了行
了,你去跑你的,我要睡觉了。”那匹狼摇了摇头就走了,它却继续睡它的大觉。
摘要: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立足当今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新媒体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来到中国留学。来华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受到各国文化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跨文化适应问题。近年来新媒体迅速发展,为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跨文化适应是指参与者在新环境中发生转变,并形成适当的有效的交际能力的过程。①留学生离开自己熟悉的本国文化环境来到完全陌生的中国文化环境时,心理上很容易产生不适应感,需要一个文化适应过程,去适应与自己熟悉的本民族文化相差甚远的中国文化环境。
一、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面临的主要问题
研究表明,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留学生的语言水平、性别、国籍、气候环境、在华居留时间等,主要问题集中在语言水平、文化距离、价值观差异等方面。(1)语言问题。调查显示,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不高,只有不到20%的留学生处于高级水平。语言困难影响了留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制约了留学生的学术发展潜力,对留学生的人际交往适应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这一循环会导致来华留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挫败感,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跨文化适应问题。
(2)文化距离问题。文化距离是指由于地理和空间的遥远,文化共同点较少所产生的距离感和陌生感。②按照每种文化的社会文化特征,文化可划分为或远或近的一个连续体。③文化距离的远近影响留学生的心理感受,生源国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大,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就越困难,跨文化适应过程也就越漫长。
(3)价值观问题。StephenBochner提出了影响旅居者适应的“核心价值观差异假说”,认为产生文化距离的主要原因在于价值观差异,它也是造成文化冲击和引起文化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来华留学生的价值观与中国本土价值观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极易产生矛盾甚至是敌意。④
二、新媒体环境下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措施
近年来,新媒体对留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从日常联系到生活娱乐,新媒体对留学生的影响日益显示出立体、全方位覆盖的特点。在这一新形势下,留学生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超时空、超媒体等特性,有效提升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
(1)提高语言能力。解决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首先要提高其语言水平。语言培训除了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的形式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线上的“留学生汉字比拼”等趣味游戏。此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的超媒体和超时空特性,通过慕课等在线课程学习平台,让留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汉语。
(2)拓宽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由文化距离引发的价值观冲突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价值观念的冲突往往会导致更多的冲突和矛盾。留学生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超媒体性、个性化等特征,在留学生经常使用的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推出专门针对留学生群体的内容板块,如建立微信公众号、通过微博微视频等,以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辅之以文字的形式介绍中国的风俗习惯、节庆文化等,为留学生拓宽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帮助留学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减少由于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导致的矛盾冲突。
之前就有朋友说还有老师也有这么说,他们说自己是一个特别能够适应环境的人,自己在嘈杂的环境里面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自己想要学习的话,自己也可以全身心的去投入,自己可以刚从操场上跑到班级里面,立马就沉浸在学习的氛围里面,即便周围都乱哄哄的,他们觉得这就是一种适应能力,而且他们也觉得自己跑了那么些学校,其实适应能力确实是挺好的,我也因为这么觉得,只是没有想到自己在感情里面也是能有这么强大的适应能力。
你知道吗?我真的没有那一些想要回去的想法,也没有那么炽烈的想念,只是偶尔会很想念,一开始会想念一开始会觉得会想到自己失去他了,但是没有想到自己很想他就很少会对自己说,我好想你啊这一些话,但是别人在那一个我好想他的评论,下面评论了很多去看他们的心情,自己发现自己并没能感同身受,自己没能经历那一种我好想他啊的这种情绪,自己在失去之后就真的彻底放下了,就知道自己两个人不会回到过去,所以也就放下了那一些想法,放下了那些感性的烦恼,放下了对他的那些想念,毕竟自己是一个特别现实的人,不会做那些没有意义的想念。
一开始暗恋他的时候,所体会到的那一些感受反而比现在的还要丰富,那会暗恋他的时候会关注他的点点滴滴,会因为他的一些动态,然后去揣测各种揣测,然后也会想他现在究竟在干什么,也会想念他也会觉得自己好想他呀,可是在分开之后就没有这种我好想大家的感受了,就只是单纯的觉得那都是故人了,那都是旧人已经失去的人,不会再拥有了,也就没有办法让自己去想念,仿佛想念应该花在那一些值得的人身上,花在那一些会给你回应的人的身上,而不应该花在一个无法再次感受到你想念,无法在拥抱的人身上。
所以说自己也挺快就适应了这种状态的吧,就像当时自己期待的恋爱不是那样子的,他没有给自己理想的恋爱状态,可是自己也是很快就适应的那一种,不是理想的恋爱状态,包括现在分开的话自己也很快就适应了,没有他的这一些生活也不会说去打开他的聊天框,想要跟他聊天之类的,已经很久没有去这么做了,有这么做的话也只是一种习惯,不谈任何感情,像机器人一样的去重复那样子的举动,仿佛自己现在在感情上反而不会投入那么多的感情,那么多的情绪了朋友他们可以体会到一些暗恋的情绪,可是自己现在已经体会不来了。
关键词:体质;适应;应激;结构维度
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505-04
本研究力图建立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模型,为今后研制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奠定基础,为全面评价人体体质做出贡献。
1有关适应的研究背景
1.1适应的概念适应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在英语中有两个与适应意义很接近的词:adaptation和adjustment,我国心理学界通常把adaptation译为“适应”,而把adjustment译为“顺应”。在国外心理学研究中,有时这两个词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使用更为广泛的是adjustment。
1.1.1适应的生物学概念在生物学中,适应性是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或生活方式的能力。适应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性状)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张仲林,200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以有两种方式来完成:一为现象型适应(Phenotypic adaptation),也称非遗传型适应。一为基因型适应(Genotypic adaptation),也称遗传型适应。现象型适应对环境的反应规范,在自然情况下可以因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做出调节,这种在短时间内进行的形状和功能的适应并不具有基因遗传的特性。而基因型适应需经遗传特殊化来完成适应作用,基因型的改变可与新环境形成一种新的反应规范,原有的方式则无法适应这一环境。对于人类,不仅包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同时包括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
1.1.2适应的心理学概念对适应或适应性研究最多的是心理学领域。张宏宇(2000)在他的研究中将适应定义为:个体和他所生活、学习与工作的环境之间保持适当关系以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他将其解释为主体在与环境之间成功的、一贯的调和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并被社会认可的行动来缓解个体的紧张情绪、以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而适应性则指个体在环境适应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及结果。显然这个适应定义更偏向于心理适应,而忽视了个体对环境变化的生理调试和遗传因素在适应能力中的地位,强调成功的适应,忽视了个体在适应过程中也会有失败的适应方式。谭玉兰,宋玉兰(2002)则认为适应是一个促进生理、心理和社会完整性的过程,也是一种达到生存、成长、繁衍、主宰和自我实现的最终状态。生理方面的适应反映生理健康,自我概念方面的适应反映心理健康,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方面的适应反映社会方面的健康,而不适应则导致疾病。笔者更倾向于这一适应概念。
1.1.3体质研究中的适应概念日本体力学会测定评价专科分会对“体力”(相当于我国的体质)所下定义为:指人们为从容应付日常生活和偶然事件所必需经常保持的行动能力和抵抗力。所谓行动能力,主要由发动行为的能力(由肌肉力量、速度、投掷力、爆发力等素质指标反映)、持续行为的能力(由心肺功能、运动系统耐久力等反映)和控制行为的能力(由平衡能力、灵敏性、协调能力反映)组成,它们都是抵抗力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而日本学者所说的“抵抗力”即我们研究的适应能力。在陈明达和于道中编写的《实用体质学》一书中, 适应是指:人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采取的一系列被动性和主动性调整,包含机体内部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全部保护性反应。并具体指出适应能力的定义有以下3个方面:1) 对身体内外环境变化的调整适应能力;2) 对疾病和有害生物因素的抵抗能力;3) 对各种社会、心理紧张刺激的应激能力。
1.2适应的特征从理论上说,人类适应环境的良好结果是身心健康,但身心健康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量化的特点。所以很多适应性研究都关注适应过程,归纳适应过程的特征如下:1) 适应是一个全身性的综合反应;2) 心理反应是适应的中介过程,无论是什么样的应激源,都可以引起人相应的心理反应;3) 适应能力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同样的刺激对一个人构成应激,对另一个人可能就构不成应激,或应激反应的水平不同;4) 各种形式的适应均有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两个层面;5) 适应都有一定的限度,这种限度的高低取决于人的体质状况、人格特征、教育程度、和行为规范等因素。
1.3体质研究领域中适应能力定义的分析本研究所探讨的适应能力是在体质研究这样一个大前提下的,这就意味着本研究所指适应能力与生物学和心理学中的适应概念不完全一致。需要在体质研究领域内给适应能力一个更有利于操作、更确切的定义。自1979年起,我国各方面的体质专家和权威机构即对人体体质的概念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并就体质的理论基础方面大体取得了共识,认为:体质反映人体质量的高低,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1) 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体格、体型、姿势、营养状况以及身体成分;2) 生理功能水平,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与各器官系统达到的工作效能;3)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和走、跑、跳、投掷、攀爬、负重等身体活动能力;4) 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即人体的本体感知能力、个性特征、意志品质等;5) 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能力,对疾病和其它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源的抵抗能力等[4]。虽然在体质定义中没有直接说明适应能力,但在体质五因素理论中明确说明了适应能力的含义,体质五因素理论在体质理论研究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适应能力的解释也成为很多研究人员的参考依据。但这个对适应能力的解释并不能算是适应能力的正式定义,分析其中各因素之间关系,似乎存在着矛盾的地方:1) 社会环境一层含义应该指的是适应能力的社会性,即社会适应性。笔者认为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工作的适应,工作压力来源于日常工作任务、工作发展、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工作中的规章制度等方面;(2)对社会规范的适应,包括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法律规范 ;(3)工作之外的人际关系的适应,主要指工作以外的社会人际交往。各种生活紧张事件应该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事件,如升职、调动工作、失业、与领导或同事关系紧张、家人生病或去世、结婚、生子、与邻居吵架等等,在这些生活紧张事件中也包括了社会适应中的一些因素。即适应能力的解释中“对社会环境和对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有重复的因素。2) 对适应能力的解释中,“对疾病和其它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源的抵抗能力”所包含的内容与前述内容也有重复的地方。按照适应大师Selye的理论,应激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良性应激源(eustress),它可以给人振奋,增强动力,带来益处;另一类是不良性应激源(distress),如给人带来悲痛和苦恼的事件。不良性应激源可以来自于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是工作方面的,可以是家庭方面的,也可以是社会规范方面的。3) 前人研究表明:在生活中积累的生活事件得分越高,人们就越有可能感到压力,长期在压力下生活而又得不到缓解,可以导致机体健康状况下降,甚至引起疾病。给人们带来压力的不仅仅是不良性应激源,良性应激源累计得分过高同样给人们造成压力。因此,在适应能力的解释中,“对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源的抵抗能力”的提法似乎不妥。《实用体质学》(1993)中《体质与适应能力》一章再次对适应及适应能力作进一步解释,认为适应是指:人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采取的一系列被动性和主动性调整,包含机体内部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全部保护性反应。适应能力由3部分组成:1) 对各种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调整适应能力;2) 对疾病和有害生物因素的抵抗能力;3) 对各种社会心理性紧张刺激的应激能力。关于适应的进一步解释为我们了解适应能力奠定了基础,明确了:1) 适应都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2) 适应过程包含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层面;3) 强调适应是人体与外界环境关系发生变化时人体的一种反应。但当我们想对适应能力做深入研究时,发现还有一些不明白或不确切的地方:1) 这一解释强调人与周围环境间关系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的反应,忽视了人体对内环境改变的适应,人体内部环境条件的改变同样是一种应激源,对于这种内源性应激源的适应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机体内部的各种稳态系统如:血氧浓度、血pH值、体温恒定等是机体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础。2) “人体采取的一系列反应”句中的“采取”有主动适应之意,但人体的适应也包含着不知不觉的或无法控制的被动适应。3) 在研究适应时,总是强调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的反应。实际上,我们每天面对的各种环境并不总是改变,或者说我们需要努力适应的是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际关系等等,并不只是环境变化时才需要适应。
2适应能力的定义
综合有关适应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影响体质的适应能力包含内容非常广泛,一方面包括内环境的改变,其中有:正常生理性变化,由生物、化学致病因素引起的病理性改变,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变化;另一方面还包括对外环境的适应,其中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此,笔者将体质研究领域内所说的适应能力总称为人体适应能力,以区别生理学中提到的生理适应和心理学中提到的心理适应及社会适应。并给出了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定义和操作定义。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定义是:人维持身体与内外环境间平衡的能力。人体适应能力的操作定义:个体维持自身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生理环境间协调,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健康的能力。在理论定义中,只是笼统地说人体与内外环境间维持平衡的能力是适应能力,这样在理论上将人需要适应的内容全部包含,即包含对环境的动态适应也包括静态适应,作为高一个层次的理论研究是可以的,但具体研究适应能力时,受到研究目的、研究可行性的限制,无法完全按照理论定义进行。这就像任意一个测量值理论上都可以分解为指标真值与误差之和一样,真实值是永远无法得到的,只能用一些方法近似地得到,但这并不妨碍有关测量值的理论研究。人体适应能力的操作定义明确指出:人体适应能力专指个体对其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及自身的生理状态的适应,这样定义有利于后续研究中对人体适应能力结构维度的研究。操作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人体对日常生活中自然、社会及生理病理的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与相对稳定的环境间的协调能力;第二,当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调节自身,努力与环境协调一致的能力。
3人体适应能力理论模型的建立
3.1理论模型的初步建立体质研究中早已明确地指出,体质包括五个方面: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因素和适应能力。为方便起见,本研究将此称为体质五因素理论。五因素理论中与体质适应能力平行的一个因素就是心理因素,在适应能力的研究中,无法回避心理因素对人体适应能力的影响,人对自然、社会、乃至生理的适应或多或少都包含了心理因素的影响。但笔者认为,可以把心理因素对人体适应能力的影响看作是适应过程的一种中介机制。本研究的重点是确定测量个体适应结果的主要维度,并非研究适应过程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将精力集中于人体适应能力的评价上。我们以人体适应能力的操作定义为基础,从成年人生活中所接触的环境入手,参考陈建文(2001)和杨兴国(1997)对社会环境的分类方法,提出人体适应能力六因素模型(图1)。
3.2专家访谈访谈专家有邢文华教授、季成叶教授、于道中研究员、江崇民研究员、蔡睿研究员、王梅副研究员、贾志勇副教授、廖文科司长、张芯、林婉生教授、张一民副教授、周琴路研究员。笔者就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初步形成的人体适应能力理论模型向上述专家进行了一一访谈,访谈时间为2003年8月初至9月底。整理访谈结果为: 1) 以上几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成年人的全部生活环境,可以反应适应能力的各个方面;2) 笔者所列人体适应能力的六因素不在同一分类水平上,建议调整。
3.3面向专业人员的开放式调查在向体质研究专家进行访谈后,为了更广泛地了解人体适应能力的结构维度,笔者采用开放式问卷A于2003年10月在北京老山向参加全国成年人体质监测培训班的39名学员进行调查,这些学员主要是各省市体委群体处具体负责当地体质监测工作的人员,他们是比较熟悉体质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的目的是:向体质研究专业人员了解他们对体质适应能力结构维度划分的看法。在39名被调查对象中有87.2%的人认为适应能力影响人体体质,说明了体质研究专业人员对适应能力有初步的认识。有79.5%的人认为笔者按照成年人生活环境分类,将适应能力划分为六部分是合理的。其余受试者认为划分不合理,原因主要是分类不平行,与专家访谈结果一致。该调查结果说明作者从成年人的生活环境入手对适应能力进行的分类还是比较全面的,存在的问题是将现有分类在相互关系上再理顺一些。
3.4人体适应能力模型的修改综合专家访谈结果和对体质研究专业人员的调查结果,将人体适应能力理论模型调整为:人体适应能力(一级指标)的结构维度划分为3个二级指标:1) 对自然环境的适应;2) 对社会环境的适应;3) 对自身生理性改变的适应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又续分为4个三级指标:1) 对气候的适应;2) 对地理位置的适应;3) 对环境污染的适应能力;4) 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适应。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又续分为3个三级指标:1) 对家庭环境的适应;2) 对工作和学习的适应;3) 对其它社会环境的适应。
对自身生理性改变的适应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又续分为4个三级指标:1) 患病及恢复情况;2) 生活习惯;3) 耐饥渴及适应其它生理性改变的能力;4) 抗疲劳能力(图2)。图2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模型-2人体适应能力理论模型的的进一步解释:1) 有关应激研究中的一类就是人体对寒冷、高温、缺氧、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外界自然环境的应激反应,作者将其归为一类,作为适应能力的一个方面。2) 在成年人的生活中,家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30~49岁年龄段的人绝大部分都已组成自己的家庭,并且育有子女。养家糊口是该年龄段人的重要压力来源,同时也担负着对父母及亲属的照顾责任。但家庭也是其获得支持的重要来源。在有关生活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应激研究中,许多生活事件都与家庭有关。3) 在工作方面,30~50岁年龄段的人往往是所在部门的中坚力量,与工作有关的事件产生的应激是此年龄段人应激的主要来源。4) 社会环境包括除家庭、工作环境之外的所有社会因素。5) 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包括了个体对生物、化学应激源及生理病理性应激源的抵抗能力。6) 人在适应环境变化时都会产生一些心理反应,这些反应与个体的性格有关,心理反应反过来又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我们可以将心理反应看作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中介反应,它存在于人对各种环境变化适应的过程中,心理反应可以体现在个体对各种环境变化的认知和行为上。同样一个应激源,由于个体心理反应不同,最终带来的压力也不一样。本研究关注的是个体适应的结果,我们研究如何测量人的适应能力,而不探讨适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此外,在体质五因素理论中,心理作为一个与适应能力平行的因素影响着人体体质,关于心理因素是如何影响体质的,以及如何测量人的心理素质将是另外一个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张仲林。例析生物的应激性与适应性[J].甘肃教育,2001,3:42.
[2] 张宏宇。应激、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贫困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关系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
[3] 潭玉兰,宋玉兰。运用ROY适应模式管理护士职业压力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2):95-97.
[4] 陈明达,于道中。实用体质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
[5]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6] 杨兴国。初职大学毕业生在企业中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理工大学硕士论文,1997.6.
[7]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1.
[8] 徐斌。心理应激,见杜文东主编医学心理学(第三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69-80.
[9] 许锋。社会心理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127-128.
摘要】文章详细分析了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企业联盟现象,分析了房地产企业联盟产生的原因及联盟形式,重点阐述了联盟中企业的合作内容,同时也指出了在房地产企业联盟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于房地产企业适应形势的变化,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联盟竞合
2005年3月万科集团下属的上海万科公司,万科浦东公司与南都集团下属的上海中桥基建公司在上海签订协议。万科集团以总计18.58亿元人民币受让南都集团通过中桥持有的在上海、江苏的70%的权益和在浙江20%的权益。这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呈资源整合趋势以来的标志性事件。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峰。但是房地产投资的急剧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政府部门从土地政策以及金融信贷两个方面加强了对房地产企业的宏观调控。在此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企业如何应对宏观政策环境及市场环境所带来的挑战,是关系房地产行业进一步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企业联盟战略是当前许多房地产企业谋生存求发展的合众连横之道。
房地产企业联盟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房地产企业之间出于对共同市场的预期和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经营风险的考虑,为了达到共同拥有市场、交换互补性资源,各自达到特定的战略目标和最后获得长期的市场竞争优势等目的,通过各种协议而结合的优势特长,风险共担的利益联合体。企业联盟的核心是联盟中的各个企业从事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通过合作取得比单个企业更高的市场竞争效率。换而言之,参与企业联盟的重要原因是在合作之中取得分工利益。房地产企业走联盟之路也是房地产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必然产物。
一、房地产企业联盟的必然性
企业联盟已经成为企业之间图谋发展壮大的重要组织方式。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不断向纵深领域发展,房地产企业也将不得不走企业联盟之路。
1、房地产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是促进房地产企业联盟的外在因素。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房地产企业为了降低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冲击,分散发展过程中的系统风险,不得不走联盟之路。此外,房地产市场的区域性也是企业寻求联盟的重要因素区域性是房地产行业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而言,本土企业在公共关系及市场理解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从而给房地产企业的跨区域扩张设置了较高的竞争门槛。这样,不少房地产企业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之中选择了与本土企业合作联盟,以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
2、房地产企业自身的经营因素要求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之中必须走联盟之路。首先,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角度而言,房地产市场区域性的特征决定了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当集中,受制于区域市场的发展。房地产企业必须通过与其他企业不同形式的联盟,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另外,房地产企业存在优势互补的合作要求,许多房地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如有的企业土地储备丰富,有的企业现代化的管理水平高等。这样也为房地产企业的联盟创造了合作空间。
二、房地产联盟的内容
企业联盟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创造了一个框架,在此框架内联盟的成员可以针对一定领域采取协议或股权等方式进行合作,如为促进销售以及获取市场资源等进行合作。企业联盟存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合作各方具有其他合作方不具备的比较优势或能够形成多赢的利益格局。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企业之间联盟采取的形式是多样的,合作的内容也是十分广泛的,包括融资、销售、开发等领域。从合作的形式来看,房地产企业联盟分为战术型联盟与战略型联盟两种不同形式。
1、房地产企业在局部领域合作的战术型联盟。房地产战术型联盟包括行业商会、联合采购、联合融资拿地、合作开发及合作推广销售等。在此类联盟中,联盟成员提供的是各自的资源优势,通常包括品牌、土地、资金、人力等。此类联盟主要是合作各方在局部职能或部分企业资源上的整合,它从事实上并未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联盟各方的直接关系及自身的股权结构。联盟的合作各方仍然保持较大的自,在合作框架以外不受有关协议及合作方的约束。房地产是资源性十分强的行业,资金、土地以及建材等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市场资源。在当前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通过不同形式的资源性联盟解决企业在资源上的危机。房地产企业之间的横向资源型联盟。房地产企业为了降低市场风险,弥补自身在某方面的不足,可以为了取得特定的资源进行行业内部的合作联盟,如联合采购、联合融资拿地、合作开发、整合营销等诸多方面。通过行业内企业之间的联盟,房地产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整合企业之间的资源,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纵向一体化联盟。房地产行业是产业链十分长的行业,涉及金融、建材、建筑、销售等诸多领域。因此,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结成联盟,在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巨大的房地产市场取得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的竞争力。
2、房地产企业以股权为基础进行战略型联盟。北京万通房地产与天津泰达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以股权为基础的战略型联盟,深圳万科巨资购买杭州南都房地产公司的部分股权等行为在房地产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战略型联盟在合作层次上要高于战术型联盟。房地产企业战略联盟指房地产企业通过债务、股权、人事及关联交易等方式建立一定网络,从而,在产权结构及治理结构等深层次方面改变房地产企业的行为约束,将联盟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联合体。当然,这些网络以股权为基础界定了各个企业在联盟中的地位及相关的行为约束,也把联盟各方连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联盟主要的推动力来源于房地产在资源及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性能力的差异性,也就是房地产企业在区域市场或者特定价值链上的核心竞争力的差异性。房地产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突破自身在持续发展中的瓶颈,通过与其他房地产企业在核心竞争力上的整合,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三、房地产企业联盟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1、房地产企业联盟内部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房地产企业联盟内部成员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竞合关系,各成员在局部职能或者局部领域通过合作取得共同的市场利益。但是另一方面,各成员之间不可避免的在面对特定市场时存在竞争关系。例如,房地产企业在特定区域上实行市场的联合推广,但是也要面对在销售上的激烈竞争。如何处理好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呢?关键是在联盟合作的范围内通过有关协议严格规范联盟成员的行为,并且建立独立的组织来完成合作的任务,避免相互干涉,影响联盟的工作效率。
2、房地产企业联盟内部的文化融合与冲突。企业联盟必然要求成员企业在人员、管理以及组织等各方面产生交流。这里必然涉及到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冲突。企业文化的融合程度必然影响企业联盟的合作效率。如果联盟内部不同的企业文化产生强烈的冲突,不仅影响联盟的合作效率,也可能导致联盟产生不可调解的矛盾,最后导致联盟的破裂。因此,在联盟的过程中,房地产企业应该考虑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
关键字:层级适应;目标分层;模仿创新;递进指导;评价分层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56-01
缘于偶然,接触到有关适应性教学的论文,拜读思忖,我认为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适应性教学是(美)加涅著的《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到的,他认为"适应性教学这一术语通常指恒定地监控着学生的进步,并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变换教学内容的材料和管理系统"。①我们对学生分层次、递进式的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具体到一堂课中就应该体现作文教学层级适应性,结合新课标的主体差异性,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教学法来实现:
教学法一、目标分层 兼顾积极情绪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常常疏于动笔、善于感性,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也要及时适应充分利用网络异彩纷呈、图文并茂地积极调动学生的写作情绪,选择趣味性素材。以情感为灵魂;以智慧为核心;以儿童心理为基点;以快乐为磁场;产生赫磁共振,开发孩子的潜力。
在一堂作文教学课中体现目标分层,学生分类的原则,兼顾情绪,积极备教法。也就是教师要建立一个调控所有学生的磁场。比如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的指导中,由于现代家庭婚姻的不稳定性,以及很多留守儿童的心理孤寂,不同心理因素的主导下让这类作文指导课陷入困境,很难兼顾整体。因此教师要指导不同类别的学生留心体验生活,对于家庭幸福的学生,教师可将作文选题目标1定为:写家庭成员的相亲相爱,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对于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的孩子可以从家庭成员忘我工作的入手,写出他们在各自的战场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突出人的精神面貌或回忆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光,以感怀为层级目标;对于无心恋家叛逆成性的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梦中的理想家@,找寻一些爱的依稀,在朦胧中鼓励这类学生,把回忆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经历,父辈对长辈的孝顺,家庭成员的爱好等作为层级目标,这样"家"的概念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选材时眼界也会更开阔。
教学法二、模仿为基础促成创新 分阶段递进指导
"不同层次的学生同吃一锅饭,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实施作文分层次教学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分层办法。教师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按2:5:3的比例将他们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②
分层教学作文时,教师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 力,要以模仿为基础促成创新分阶段递进指导。例如,根据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模仿时根据高层次从简、中层次详略适宜、低层次详尽的原则分别施教。如低层级学生从仿词造句模句式成段开始,中层级的学生模仿时以谋篇布局为主借鉴其谋篇布局技法。高层级学生,在模仿时要打破思维定势,从鉴赏语言的角度创新借鉴与吸收。
在分阶段递进指导时,可参考作文模块法的训练。如果一开始就让刚上中学的学生写一个完整的"长篇"他们当然会感到手足无措、望"文"生畏了。"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经过小学六年的序列训练,已有一定的基础,但要使他们作文能力有点起色还得从一点一滴做起。如果对他们的作文能力估计过高,就会使他们产生迷茫与恐惧。"③所以教师安排模块训练内容时,要有分层级训练,在一堂课中将学生按层级分成几个写作合作组,教师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设置模仿写作模块,学生可以按自身能力选择层级加以挑战。例如人物对话描写,低层级学生完成 人物具体对话内容,再一层级完成人物对话时的动作和心理修饰,而高层级学生可以合作探究如何使说话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将人物细腻化。
平时的训练中,也可以找一个共性的话题,写出变化如《他变了》、《我心中的榜样》、《对一件小事的思考》学生可以天天写,每天看到的东西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每天的写法也不同。然而,写作的任务还很远,更主要的是"有创意的表达",要让学生在多写的过程中找到他自身独特地组合文字的方式,找到自身语言内码,能够更多层次的引导不同的学生模仿和训练。
教学法三、评价分层适应 一个不能少
教学评价从功能的角度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而按照性质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而这里我要提倡的是对评价除了要分好对象,更要注重一个评价的分层适应,使每一个动笔写作的孩子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肯定,在积极情绪的营造中体会写作的乐趣。
"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是很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评价,"评价要根据各阶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等等,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结果评价,应当持宽容的态度,多鼓励。"④
多样性宽容性的评价是重中之重。它是学生写作兴趣、合作主流意识、联想想象的动力催化剂。如果一堂课只是学生默默写作,教师巡回指导,那么这节课如死水般静寂,而有了评价和掌声,自然可以达到"吹皱一江春水"的效果。
为了适应层级教学,相关的评价也应该分层级,不能简单重复才会保证一个不能少。如:对于作文只是局部或个别句子、词语精彩,那么老师在评价的时候,就要抓住这些闪光点,来激发写作兴趣。表达老师的个人喜好,"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很美妙,独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很喜欢。对于高层级的学生写出来的隽永深长的文字,教师则不能个人主观全面评价,而是巧借这一样板学生互评赏析。教师的评价应该具有建设性的,促进高层级学生写作技巧和能力的双重提升。
综上所述:在一堂作文课中,高效全面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一个磁场合力,教师就要精诚思虑,确保每一堂课的层级适应性。
注释:
①出自《教学设计原理》226页(美)加涅著,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11月1版
②《湖南教育》99年11期《怎样实施作文分层次教学》郑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