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写的一部作品。下面是整理的读书笔记读国富论【优秀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作者亚当·斯密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创立者。该书初版于1776年,与美国的《独立宣言》同年发表。
亚当·斯密被奉为“经济学之父”。而《国富论》在其成文之后的200多年时间里,先后赢得了无数荣誉:“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等。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克勒在其名著《文明史》中,甚至认为“从最终效果来看,这也许是迄今最重要的书”,“这本书对人类幸福做出的贡献,超过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所做贡献的总和”。
更为众多经济学家所“迷惑”的是,亚当·斯密200多年前所做的这本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仍然涵括了我们今天经济活动和经济研究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结构严谨,无懈可击。
在《国富论》里,亚当·斯密在否定重农主义和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说明了分工和贸易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并界定了君主或国家的职责和收入来源。全书分为5篇,作者在《导论及全书设计》中说,“本书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说明广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样构成的,并说明供应各时代各国民每年消费的资源,究竟有什么性质。第五篇即最后一篇所讨论的,是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具体而言,第一篇讨论的是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第二篇讨论的是资产的分类、性质、储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罗马帝王衰落之后,欧洲农业发展所受的制约及其农村的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富增长的不同路径。第四篇则在此基础上,从当时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开始,论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第五篇则讨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
亚当·斯密在论述所有问题时,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个前提总是被他或隐或显的提及: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经济的出发点是利己心(这应该就是现代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来源)。斯密在全书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
1、“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每一个行为的动机,主要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而且利己性并不是值得反对或摒弃的,这是人性的一面,是一种自然现象。个人自私可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福利。
2、劳动率增长的关键在于分工协作。
斯密在书中第一篇第一章以制针业为例子,来说明分工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巨大改进。分工以及劳动的划分促进了专业化作业。而对专业化作业的追求,导致了工厂制度的诞生。
3、劳动价值论。
作者在第一篇第五章论述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值(应该就对应于马克思经济学观的价值和价格)时,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作者开篇就说道,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但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各人所需要的物品,仅有极小部分仰给于自己劳动,最大部分却须仰给于他人劳动。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说来,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斯密同时否定了旧重农主义所谓土地是价值的重要来源的论点。
4、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作者在第四篇“政治经济学体系”中,讨论了两种经济制度(重商制度和重农制度)的原理和弊端。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自由放任。作者极力论述了无论根据重商主义还是其他原则,对几乎所有商品的进口实施限制都是不合理的,他认为,“为阻止进口或减少进口而设立的关税,则显然是既破坏贸易自由也有损于关税收入的。”(第339页)。他极力倡导自由贸易。他还主张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像个人与个人之间那样实行分工。他认为国家不应对商业(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加以任何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充分发展和繁荣。
5、政治经济学的目的。
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在于协调社会中人与人的利益,并避免牺牲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是使人民和君主都富裕起来”。
6、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
斯密主张限制国家干预经济。国家的职责应该是维护国家安全、环境的和平安全、个人公平竞争,并避免各种垄断。换言之,国家应充当的是守夜人的角色。
7、政府的开支。
政府的开支体现着政府的责任,政府的开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防、司法、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维护国家尊严。在论述“建立和维持不能为个人带来利润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时,斯密还特别详述了“为社会商业提供便利”和“促进人民教育”的开支。
8、国家有支出就要有收入,收入主要来自赋税。
斯密否定了旧重商主义所谓国家应该储存大量金币的做法,也否定了国家靠经营专属于自己的公共资本或土地以获取收入的做法。他认为那样“看似对人民个人无损,但其实是对全社会造成了损害。”他主张为社会全体利益考虑,“不如拍卖王室领地,分配给人民”。而君主的收入则由人民提供其他收入来替代。换言之,“人民必须从自己私有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上缴给君主或国家,以弥补公共收入。”
9、赋税四原则:
公平、稳定、征收便利、遵守经济原则,避免妨碍人民经营和给人民增加更多负担。
读罢此书,我最深的感受,是亚当·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严密论证,开创了经济学科的理性思辨传统。真不愧是经济学科的“奠基”之作。国内经济学家,哪怕是一些权威学者(诸如张维迎、樊纲之流),都应该好好的首先继承这个传统,其次才是其思想和观点。
当然,国内也有一批斯密忠实的学生,仍然在世的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秦晖、人大农发学院院长温铁军,天则经济研究所创办人矛于轼,以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刘吉等,他们脚踏实地搞研究的精神是值得人尊敬的。
《国富论》共分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加劳动生产力的手《国富论》共分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加劳动生产力的手——分工。因分工而引起交换,由交换而产生交换媒介——货币。再由货币解分工。因分工而引起交换,由交换而产生交换媒介——段——分工。因分工而引起交换,由交换而产生交换媒介——货币。再由货币解析商品价格及商品价值,以及价格的构成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进而联系析商品价格及商品价值,以及价格的构成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进而联系整个政治经济体系,阐述其内在联系。整个政治经济体系,阐述其内在联系。《国富论》作为现代经济学开山之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理论,也正因《国富论》作为现代经济学开山之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理论,也正因为如此,它有许多发人深思之处。而笔者对于《国富论》中“分工”观点尤为感为如此,它有许多发人深思之处。而笔者对于《国富论》中“分工”的观点尤为感兴趣。因此,本文也是笔者对于《国富论》中分工观点的有感而发。兴趣。因此,本文也是笔者对于《国富论》中分工观点的有感而发。“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这是亚当·斯密在第一章的开头语。为了
使读者决定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这是亚当·斯密在第一章的开头语。为了使读者亚当更加明白分工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亚当斯密进而举了扣亚当·更加明白分工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亚当·斯密进而举了扣针制造业的例子来加以说明。由此,我们也明白因为有了分工,同数量的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点:第一点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点:第一点,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工作量。其分工而日渐进步。劳动者熟练程度的增进,势必增加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第二点,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要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能够免除这种损失。第三点除这种损失。第三点,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从分工开始,亚当斯密接下来谈到分工的缘由:人类的物与物交换。因为亚当·从分工开始,亚当·斯密接下来谈到分工的缘由:人类的物与物交换。因为人类有物与物交换的意愿、需求,继而产生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又引起更大范围的物与物交换。在那里亚当斯密谈到亚当·谈到“的物与物交换。在那里亚当·斯密谈到“例如,在狩猎或游牧民族中,有个善于制造弓弩的人,他往往以自己制成的弓弩与他人
交换家禽或兽肉。结果,他发觉,造弓弩的人,他往往以自己制成的弓弩与他人交换家禽或兽肉。结果,他发觉,与其亲自到野外捕猎,倒不如与猎人交换。因为交换所得却比较多。为他自身的利益打算,他只好以制造弓弩为业。于是,他便成为一种武器制造者。另有一个人,因长于建造小茅房或移动房屋的框架和屋顶,往往被人请去造屋,得家禽兽肉为酬。于是,他发觉,完全献身于这一工作对自己有利,因而就成为一个房屋建筑者。同样,第三个人成为铁匠或铜匠,第四个人成为硝皮者或制革者。这样一来,人人都必须能够把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的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拿来换得自己所需要的别人的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得自己所需要的别人的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这就鼓励大家各自委身于一种特定业务,使他们在各自的业务上磨练和发挥各自的天赋资质或才能。”
在那里笔者注意到,亚当·斯密谈到的这种生产力分工中,分工得以进行的在那里笔者注意到,亚当·斯密谈到的这种生产力分工中,分工得以进行的亚当一个必要条件是人们感到他从事这一份行业更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发展。简单的讲,即他从业于此行业,必须有劳动剩余部分同大家交换。从那里,笔者联想到当今社会青年择业的现实问题。据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折射出的择业观,我们亚当·当今社会青年择业的现实问题。据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折射出的择业观,我们也许能得到一种正确的引导。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其中,职业的多种多样更是充分地佐证了这一点。职业的多样性正体现了分工的精细程度。的多样性正体现了分工的精细程度。人们对职业的选取正是其对社会生产力分工的用心参与。与分工之初人们选取的目的一样,此刻,人们择业也是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满足生存的资料。类似的,现今人们择业也得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进行选取。这样,不仅仅有利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整体进步。这样说不免泛泛而谈,从而陷入泛泛论。我们不妨假想,如果爱因斯坦没有选取他擅长的领域:物理,那这天物理学的发展会是怎样一个局面,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对于世人又是怎样一个名词。这一切让人让人不可想象,或许
物理学较现今而言倒退对于世人又是怎样一个名词。这一切让人不可想象,或许物理学较现今而言倒退百余年,又或许没有根本性的差距,或者比现今更加进步。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今更加进步。但是,有一点我们百余年,又或许没有根本性的差距,或者比现今更加进步。但是,有一点我们能够确定的是,如果爱因斯坦没有选取他所擅长的物理领域,那么以确定的是,如果爱因斯坦没有选取他所擅长的物理领域,那么在现今物理学中的是,如果爱因斯坦没有选取他所擅长的物理领域,那就不存在这样一个近乎疯狂的名词“爱因斯坦”这样一个近乎疯狂的名词就不存在这样一个近乎疯狂的名词“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成就和他对世界的贡。献,这些种种无论对于爱因斯坦又无论是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整个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献,这些种种无论是对于爱因斯坦又或者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伟大的成就便得益于其发展了自身擅长领域。那里,还有一个人或许更具有说服力,那便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众人皆知那里,还有一个人或许更具有说服力,那便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众人皆知还有一个人或许更具有说服力李白在年少的是,李白在年少时一心想要考取功名,从而入朝为官。幸而李白最终未能了愿。正是这样
,他得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造就了一代诗仙。这对于李白,对于社会都是一种更好的结果。试想,如果李白顺利考取功名,并且顺利入得仕途,社会都是一种更好的结果。试想,如果李白顺利考取功名,并且顺利入得仕途,据李白的性格或许便会被埋没在滚滚仕途之中,整日蹉跎岁月。世上也就那么依据李白的性格或许便会被埋没在滚滚仕途之中,整日蹉跎岁月。世上也就没有“诗仙李白”一说。他所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没有“诗仙李白”一说。他所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就不复存在。而李白在文学上对于社会的贡献是极其重要的。幸而李白发扬了他所擅长的一面。的贡献是极其重要的。上对于社会的贡献是极其重要的。幸而李白发扬了他所擅长的一面。因此,择业对于一个人甚至整个社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根据分工论来择业尤为重要。
以上是笔者从亚当斯密《国富论》分工思想中感悟到的一丝拙亚当·择业尤为重要。以上是笔者从亚当·斯密《国富论》分工思想中感悟到的一丝拙见。诚然,从《国富论》中笔者还看到许多如星点般璀璨的思想,时时发人深思。这令笔者怀着更加崇敬之情,结束了这一次的旅程。
在经济危机波及全球的当下,人们不断的在迷茫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经过一次又一次迷失,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人们终于想起了从传统经济大著《国富论》中寻找真相的答案。可见国富论对现代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非同一般,对引导人们走出经济危机大有裨益,这也正是经典的永恒魅力。
《国富论》一书分为;论劳动分工及分配,论财富的性质、积累和使用,论各国财富的增长方式,论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论国家财政这五大部分。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第一章:论劳动分工及分配。
在第一章中,亚当斯密不断的从提高劳动生产力高着手,再经过深入研究后他认为劳动分工能使生产力成倍提高,并首次提出了劳动分工这一重要概念,同时,劳动分工也促使劳动生产专业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打破,劳动产品的交换迫在眉睫,而交换需要的媒介货币也呼之欲出。产品的最终归宿为劳动资本、劳动利润和土地地租三项。
劳动分工是的同样数量的人,但生产的商品大大增加,这要归于三个原因:第一,每个人只从事一种工作,能够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在书中作者亚当斯密都不断强调。第二:节约了从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第三:发明了一些机器,大大提高劳动效率,那么造成分工的原因是什么,那是因为在人类正在族群中是禁止盗窃和抢劫,所以某个人想要获得某种物品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自己劳动获得,另一种是通过交换获得,在族群内,某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比如善于制造弓箭的人发现自己专心制造弓箭比自己打猎更有利,同样的,善于造房的发现比专心造房比种田有力,于是分工产生了,交换引起了分工,分工的程度必然受到交换能力即市场范围的制约,因为市场太小,劳动者无法用他们自己消费不完的剩余劳动产品来随意换得需要的别人的劳动产品。
在后面的内容中,作者又阐明了分工能促成这种作业量提升的原因。依作者所言,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工人技巧的改良;第二:由于从一种工作到另一种工作,对通常会损失掉的时间的节约;第三:适当机器的利用,可以大大地便利和节省劳动。
其实这部分内容又可归于分工的意义之中去。分工的情况下,自然界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规律便会开始发生作用分工使得生产力提高,且易于掌握操作的技巧,反过来这种经验的积累又是推动再发展的力量。是进一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们虽明白分工之意义,然而真正要使得分工得以充分的实现,却并非易事,因为这需要社会的合意。
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一章:论分工
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进步:源于分工。
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及劳动者的技能、熟练程度、判断力的提高皆为劳动分工的效应。
劳动分工在制造业的表现尤为明显,尤其是小微企业,因为生产时间、地点都比较集中,很容易观察劳动分工现象。大型制造业的劳动分工因为涉及分工较多,且地点分散,不易观察,但也是存在的。
劳动分工极大的提高了产量、生产效率归因于三种情形:
1、 技能提升,必然使他们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增加。 由于实施了分工,各个工人的业务变成了单一操作,终其一生重复进行,使得每个特定工种的熟练程度提高;
2、 不同工作衔接的转换时间大幅减少,提升了工作效率。 (当工人经常需要更换工作地点或工具时,在衔接过程中工人可能偷懒,造成劳动效率低下,因此此处对于公司而言,即发现人性的弱点,在管理中如何克服,并提高生产效率,为公司创造更多利润);
3、 机器的发明减少了劳动力或提高了劳动效率, 使一个人可以完成之前需要很多人完成的事情。
与将精力分散到很多不同的事情相比,当一个人全神贯注致力于一个目标或者一项专业工作时,往往更容易发现找到更容易且便捷的方法。因此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尽量努力成为自己所在领域专家,专注而投入、协同合作,达到效益最大化。
作者举例说明火力发动机的开关操作工,为了获得更多的与同事娱乐时间,找到了不需其协助的自动控制系统。是否技术发明都是人类为了将自身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比如洗衣机、洗碗机等解放了家庭主妇,因此使家庭妇女有机会走出家庭,进入职业工作。或者有时间思考、享乐创造出更先进的发明、技术、思想。
在劳动分工的过程中,当机械制造演变成一种职业,制造机械的人常常也是改进各种机械的人,而非使用机械的人。开始出现一些哲学家或思考者,其主要任务不是做事情,而是观察一切(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专业都要给自己留出观察思考的时间,所谓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治人?)因此这些哲学家或思考者也变为一种职业。每个人都变为其领域或行业内的专家。
劳动分工使各行业的生产力大幅增加,在一个运转良好的社会,即使最底层的人民也能享受到富足生活。因此在欧洲最勤劳俭朴的农民所享受的生活质量也比主宰一万名奴隶的生命及自由的非洲王子更高。
第二章:论分工的起因
交换引起了分工
劳动分工带来很多益处,但不是人类智慧预见或引导的,而是源于人类天生的交易的倾向。
这种倾向只有在人类中才存在,在其他动物中偶有发生,但也只是偶然现象。当动物欲从人和其他动物获得什么时,除了讨好他们之外,没有任何说服或者劝诱的手段。人类有时也对其同胞采用相同的方法。但是,在文明社会,一个人会需要大量的协作和协助。几乎所有其他的动物个体,当其成熟时就都可以完全独立,不需要其他生物的协助。但人类一直都需要其同胞的帮助,并且如果只期望于他人的仁慈和施舍是徒劳的。若能够让他人的帮助处于自爱或出于其自身利益,这个人才能获胜。给予他人所需才能获得自己所想要的,这是任何一个给予(交易)的意义。 我们生活中日常所需,大抵都是通契约、交换、购买获得的。源于他人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而非他人的仁慈。
所以,人类从这种相互交换的倾向中产生了分工。
劳动分工有助于每个人成为其行业内的专家,其才能在从事这种特定的工作中臻于完美,可以生产超出自身所需的各种产品。不同的人天赋并无多大不同,由于劳动分工每个人从事不同的职业,也导致了个人才能的不同。这种不同多是由于习惯、习俗及教育不同造成的。动物之间的不同对于彼此并无多大用处,但在人类中间,各不同的天才之间对彼此都有益处,我们常受益于那些有才华的人所创造的各种物品。
第三章: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分工程度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也就是受到市场范围大小的限制。
交换的力量为劳动分工创造了机会,因此这种分工的广度一定总是受这种力量范围的限制。当市场很小时,没有人会有勇气将自己全心投入一个职业。
有某些行业(职业),即使是最低级的,也只能在一个大的城镇存在而不是其他地方。例如一个搬运工,也不能在大城镇之外的其他地方找到供其生存的稳定职业。在一些偏远的小村庄,每个农民都是全能的,即同时是屠夫、面包师或酿酒师。我们在此可以联想到人口的聚集是繁荣的重要原因,在中国的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劳动分工最为彻底,很多家庭没有背景关系的人也能谋得较好的职业,而这种人口聚集带来的广阔的大市场是以高房价作为代价的,人类历史上还未有过如此大人口的工业化城镇化国家,因此中国一线大城市的房价在繁荣不中断的情况下将来会是世界第一。
交通的便利也是影响市场大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水运比陆运的成本低很多,为各行业打开了广泛的市场,因此在海岸边和可航行的河岸线附近,各种工业自然开始分化并不断进步,通常不须很长时间在这些进步之后就将其扩张到该国家内陆市场。在亚当斯密时代,若两个地方出了陆运之外没有其他的交通方式,没有货物可以承担其重量相对应的运输成本。在世界上相隔遥远的地方就几乎没有商业贸易。交通成本的降低,使得不同地方开始互通有无,各自交换商品,互相扩大对方的市场。 当今的互联网购物、跨境购物是在交通、通讯技术发达的情况下发展繁荣起来,而这些最本质的技术不是中国人发明的,网购在中国的繁荣发展让很多人以为中国已经在某些方面非常领先,而实际上中国的领先只不过是巧妙的利用了先进的技术,而非真正的创造发明。而当今政府所提倡的一带一路,其实从本质上讲也是改善交通环境,使中国与其他更多未工业化的国家连接起来,为中国制造的产品寻找一个更大的市场。
鉴于水运的优势,很自然工商业最初是在为其劳动力生产的产品打开整个世界的市场提供便利的地方产生改进,之后再不断渗入内陆市场。在北美殖民地,种植园一直都是沿海岸或可航行河岸,很少有离这两个地方距离很远的地方。当然,美国后来的铁路建设,使得这一障碍被克服,欧洲人不断西进,最终将印度安人赶出了他们自己的土地。
根据真实的历史记载,最先文明化的国家是在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在地中海沿岸国家中,埃及是在农业和制造业首先发展进步到一定程度的国家。尼罗河及其支流将埃及国内大城镇及小村庄都连接起来。内陆航运的延伸和便捷可能是埃及早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古老的东印度孟加拉声及中国东部省份在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非常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埃及、印度或者中国都未曾鼓励商业,所有这些国家的富裕似乎都源于内陆航运的发达。
非洲内陆、亚洲的黑海及里海北部,古代塞西亚,当代鞑靼、西伯利亚,在不同时代都一直是野蛮未开化之国家。鞑靼是不可通行的冻海,河流之间距离太大,大部分都不适合进行商贸往来。非洲大陆也是如此。在任何国家,若其通过水运方式进行商贸往来而未分成许多支流或运河,在到达海之前彼此交汇,其商业发展不会很好。因为拥有其他领土的国家有权力阻止上游国家与海的互通。
第四章:论货币的起源和货币效应
劳动分工使得人以交易为生,货币作为交换媒介随之产生。
劳动分工的建立使得人人都以交易为生,或者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个商人,社会也逐渐演变成一个商业社会。(每个人、每个公司都是商业社会劳动分工的一个服务或产品提供者而已)
交换的力量常常受阻,因为人们找不到合适的媒介作为货币。从最初的以物易物到用牛、盐、贝壳、香烟、糖及钉子(金属的利用)等作为交换的媒介。最终由于金属的稀缺性、易保存、耐久、可分割性等特征作为交换媒介。铜、铁、银在不同国家作为货币使用,最初使用原生态的铜棒、铁棒等,后来在上面标注数量及精度等。但金属的称重也是一件需要很高的精确度的难事,有些人在重量上或精度上作假,最后在金属上盖上公共的印章以显示其精度,直到后来铸币显示其重量。
最初铸币上显示重量即为其所含金属的实际重量。但在世界上的每个国家,我相信君主及君主国家的贪婪和不公,滥用了其子民的信心,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铸币中所含的金属的数量,通过这种方式,君主及君主国家能够以要求较少数量的银偿还债务、履行承诺。这种方式对债务人极为有利,对债权人非常具有破坏性,有时与公共灾难比较,对私人财富产生了更大更普遍的革命性危害。
货币逐渐成为商业社会通用的工具,交换的媒介。那么交换的价值由什么决定呢?
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有很大使用价值的东西经常没有交换价值或很小,相反有些东西没有使用价值但交换价值很大。比如水的使用价值很大,但用水几乎买不到什么东西;钻石使用价值很小,但却可以用来交换很多其他物品。
作者将在以后的几个章节中致力于探讨三个问题:
1、 可交换价值的真实衡量是什么?商品的真实价格包含什么?
2、 这是价格组成的不同部分是那些?
3 在那些不同情况下,时而其价格提高,或价格降低到正常水平之下?是那些原因导致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其内在价格不完全相等?
(国富论是巴菲特最经常读的书之一,我想这里真的也是价值投资的原理发源处)亚当斯密先生特别提示这些概念非常抽象,他将尽力将其生动形象,但读起来难免还是晦涩难懂。
第五章:论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和货币价格。
劳动价值显而易见地在任何时间和地区,成为唯一普遍的而正确的衡量标准。
劳动是第一性价格,是一切货物最原始的抵偿形式。所以世界上任何商品,在最初都是用劳动购买而不是金银购买的。
虽然粮食的实际价格是被监视的,但是一个世纪到另外一个世纪也会多多少少受租价的影响。劳动价值不会因受粮食价格的波动而波动,这看起来在每个方面都适用,并不属暂时或偶然,但是达到平均或普通的生活必需的价格。
粮价也被规定好了,但是但是银的价格很少逐年变化,而经常保持一致。所以粮价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变或几乎保持不变。这时劳动价值也会在粮价上下浮动的时候保持不变。所以,劳动价值显而易见地在任何时间和地区,成为唯一普遍的而正确的衡量标准。
但是尽管在建立永久的租金,甚或非常长的租约,可能在名义或者实际价格上有些分别,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的买卖无关。在同一时间地点,所有商品的名义和实际价格是相互恰好有一个比例,而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价值所决定,所以当货币诞生后,在同一时间地点,货币则成为了(劳动价值的代表)所有商品交换价值的确切标准。
虽然在偏远的地区,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之间没有明显的规律和比例可寻,但商人仅仅从钱上考虑,和他们所买卖的银的量上考虑。
由于商品的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决定了所有的买卖有利于否,所以在所有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考虑价格(名义价格或者货币价格)是不是比价值多出很多。
随着工业的进步,商业(发达)的地区发现用金属铸币非常方便,金币作为更大面额,银币中等,铜或其它金属作为更小面值。然而人们把其中的一种用得更多超过其它两种。罗马人在次布诺战争之前,铸造银币之前,只有铜币。所以铜币在那时被用作价值衡量的标准。
我相信刚开始时在所有国家,一个合法的支付方式被作为标准的衡量价值的金属的只有那一种。在英格兰,金子在被铸币之前都没有成为合法的支付物。金子和银的价值是被市场所决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人们逐渐地对用不同的金属货币习惯,和因此更好地接受他们预期价值的比率,我相信在很多城市确定的比率非常方便,而且被法律声明。但在改变的作用下,这个规定好的比率又会演变为名义价格。
事实上,在规定不同金属铸币发展的过程中,最贵的金属决定了整个币值。金币的改革也明显地增加了可以交换它们的银币的价格。
第六章: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地租、劳动和利润。
劳动数量最初是价值的唯一规则。在早期和原始社会,在积累货物(stock)和占有土地之前,用来购买不同物品必要的劳动数量之间的比例是唯一可以支配其交换的规则。
若一种类型的劳动难度更大,这种较高的难度应该获得一些额外补偿。难度较大的劳动一小时的产出可以交换难度较小的另一种劳动两个小时的产出。
若一种劳动要求高度的灵巧性和独创性,拥有这种才能的人获得的尊敬自然会给他们的产品/产出增值,为超出其所花费的时间所应得的。这种才能不易获得,是长期应用的结果,其产品/产出的高价值经常只是对其花费大量时间获取此类才能所付出的时间和劳动的合理补偿。在社会高级阶段,对于较高难度及技能的补偿通常以工资形式体现。在早期和原始社会也有类似的补偿。
原始社会状态下,全部的劳动所得都归劳动者所有。一切物品能够交换或者支配的劳动量,只取决于它所需要的劳动量。
随着原始社会的结束,劳动者大多数情况下须和雇佣他的资本所有者分享劳动所得,此时劳动已经不再是决定价值的唯一因素。这些劳动生产物被用以交换后获得的货币、劳动或者其它货物除了支付劳动工人工资以外,还有一部分剩余,这就是纯利润。
当物资集聚到某些特定的人手中时,他们之中的某些人自然会雇佣勤劳的人,为其提供材料和生活必需品,目的是通过销售这些人的工作产出以获得利润或通过其劳动对材料增值。在为了钱、为了劳动或为了其他产品而交换完整的制造品时,在足以支付材料费用及工人工资之后,剩余部分是给予那些冒险使用其物资而承担这类工作的人的利润。工人对材料增值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工人的工资,另一部分是其雇主对其所有物资及其支付的工资的部分所获取的利润。他本来毫无兴趣雇佣工人,除非其从销售工人产出的产品中所获得超过替代其所拥有的物资所需;他本来也毫无兴趣投入大的物资(可否理解为投资),除非他所获得的利润与所使用的物资多少成一定比例。
有人认为,利润可能被认为仅仅是某一特定形式的劳动,即监督和指导劳动的工资。这种监督和指导形式的劳动受不同的原则所指导,并且与特定监督指导劳动的数量、难度、或独创性不成比例。 他们受所投入的物资价值决定,并且与所投入物资的价值大小成比例。(作者举例假设制造业利润率都是10%,材料和工资投入为1000英镑的制造产品监督指导工作的年利润为100英镑,材料和工资投入为7300英镑的制造产品监督指导工作的年利润为730英镑)。虽然利润如此不同,但其监督指导劳动可能几乎相同。监督指导劳动大多数主要是一些文职工作。他的工资是对其监督指导劳动价值的体现,不仅仅是对其劳动及技能的认可,也是对他的信任。但这种劳动人员的工资与其监督管理的资金并不成比例。资本的所有人,尽管他不用付出任何劳动,仍然期待获得与其资本成比例的利润。因此商品价格中,利润成为了与劳动工资不同的组成部分并受不同的原则指导和支配。
一旦任何国家的土地已经全部变为私有财产,则地主和其他任何人一样,喜欢不劳而获,并对即使是土地的自然产出也要求收租。因此,当土地全部变为私有财产时,地租就成为大多数商品价格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前面谈到的两个是劳动和利润)。
商品价格的三个不同组成部分的真实价值是由其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衡量的。
在进步的社会中价格组成的所有三部分都是普遍存在的
在最进步的社会,有些商品的价格只有两部分组成即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还有一小部分商品,其价格只由工资组成。比如海鱼,其价格一部分是支付渔民的劳动,一部分是捕鱼业利用的资本的利润。比如苏格兰某些地方一些穷人自海岸沿岸收集卵石,那些石匠付给他们的钱仅仅是工资,没有任何地租或利润含在里面。
但是任何商品的全部价格最终必定分解为价格三要素中的某一部分或其他或全部三部分,但是在支付土地租金及在支付种植、制造及带到市场上的劳动者的工资之后的剩余部分必须对某人来说是有利润的。
由于每一种特定商品的价格或可交换价值分解为价格三要素中的某一部分或其他或全部三部分,所以组成每个国家劳动者的全部产出的所有商品也一定分解为同样的三部分,并在国家的不同居民之间分配,或作为劳动工资,或作为资本利润,或作为土地租金。
劳动工资、利润及租金是所有收入及所有可交换价值的最初来源。所有其他收入最终皆来源此(即工资、利润、租金)
来源于劳动的收入称为工资,来源于通过管理或使用资本的收入称为利润。将资本出借给他人获得的收入称为利息。利息是借方给出贷方的补偿,因为借方通过使用这些钱获得赚取利润的机会。利润的一部分自然属于借方,因为他承担了使用这些钱的风险并付出努力;利润的一部分属于贷方,为借方提供了赚取利润的机会。利息总是一种派生性收入,如果利息不是通过使用贷款赚取的利润偿还,那么一定是通过其他收入来源支付,除非借方可能是个挥霍无度的人,通过再度借债来支付第一笔借款的利息。来源于土地的收入叫租金,属于地主。所有的税收及所有基于此的收入,所有的工资、抚恤金及各种年金最终都来源于三种最初收入来源的某种或全部,并且通过劳动工资、资本利润或土地租金支付。
不同的收入来源有时混合在一起,例如,农场主的租金被称为利润,普通农民的工资被称为利润,独立制造商的工资也被称为利润。花匠培育自己的花园的租金和利润被认为是劳动收入。
物品制造,越接近于完成(more manufactured),其价格中工资利润部分,和地租部分比较,占比越大。随着制造的进展,不仅利润的项目增加,而且后一阶段制造者,比前一阶段制造者得到利润更多。因为,后者比前者需要更多资本。
由于在文明国家内,交换价值仅由劳动构成的商品极少,大部分商品的交换价值,利润和地租是大多数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所以,社会全部劳动年产物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远远超过当年生产制造乃至运输所需要的劳动量。假若社会每年所能购买的所有劳动量,每年都被社会雇用,这样,因为劳动量将年年大大增加,后一年度的产出将比前一年度的产出具有更大的价值。可是,无论那一个国家,都不是用全部年产出来维持勤劳阶级。无论那一个国家,每年都有大部分生产物归游惰阶级消费。一国年产出的普通或平均价值是逐年增加,是逐年减少,还是不增不减,要取决于这一国家的年产物每年是按照什么比例分配给这两个阶级的人民。
第七章: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一)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是什么?
每一个社会或(邻近)地区,不同行业的劳动工资以及资本的利润,都有普通或平均水平的价格或利率。工资或利率水平通常部分是由社会的整体状况支配的,即社会的贫富或社会的进步、停滞或衰退状况;部分是由每种行业的特定性质决定的。
与之相似,每一个社会或(邻近)地区,土地的普通或平均租金价格,部分是由土地所处的位置决定,部分是由土地的自然或改进的肥沃性决定的。
在当时当地通常流行的工资、利润和租金的普通或平均的价格即为其自然价格。
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正好和它生产制造和运输过程中按照自然率支付的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那么此商品就可以说是按它的自然价格出售的。
商品出售的实际价格,通常就叫做市场价格。商品的市场价格,有时高于它的自然价格,有时低于它的自然价格,有时恰好和它的自然价格完全相同。
每一种特定商品的市场价格由市场供给数量及有效需求量支配。有效需求者是那些愿意支付商品自然价格的人,他们的需求为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同于绝对需求,一个穷人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需要一辆六马拉的大马车,但他这种需求并不是有效需求,因为穷人并不能支付得起这个商品的自然价格。
当市场上的商品数量少于有效需求量时,市场价格就会上涨,高于自然价格。
(如果您想给自己的产品卖个高价,可以在国富论这里得到启发:商品价格上升程度的大小,要看商品的缺乏程度及竞相购买者的富有程度和浪费程度所引起的竞争的急切性。但在同样富有和同样奢侈的竞相购买者中间,缺乏程度所能引起的竞争程度的大小,却要看这商品对购买者的重要程度。所以,在都市被封锁或饥荒时,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就会偏离正常轨道。)
当市场上的商品数量多于有效需求量时,市场价格就会下跌,低于自然价格。
价格下跌程度的大小,取决于供应过度的程度是怎样加剧卖方的竞争,或者说,要看卖方是如何急于抛售商品。同样的供应过度程度,易腐败的商品比耐久性商品会引起卖方更大的竞争。例如,柑橘进口过多就比旧式铁器进口过多会引起卖方更大的竞争。
市场上商品的供给与有效需求量处于合理状态时,对于买卖双方都是有利的。
当供应量大于有效需求量时,市场价格的下跌会使其低于自然价格,导致商人无利可图就会减产,是供应量与有效需求量基本匹配。
当供应量小于有效需求量时,市场价格会高于自然价格,由于较高的利润会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资本或土地等投资于生产短缺商品,随着供应量的增加,市场价格也逐渐降低并接近于自然价格。
自然价格是中心价格,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会受到其吸引。各行业供应的商品数量会与市场有效需求量匹配。
(二)那么什么类型的超额利润可以永久保持呢?
然而在某些行业,相同数量的劳动在不同年份里会生产出不同数量的商品;而在其他行业产量总是相同或几乎相同。例如在农业行业,不同年份相同数量的劳动力所生产的玉米、酒、油、啤酒花等产量也不同。但同样数量的纺织工所产出的麻布和呢绒布量,却年年相等,或几乎相等。
与农业类似的行业(相同数量的劳动在不同年份里会生产出不同数量的商品),只有商品的平均产量可与有效需求匹配;因为其实际产量经常会大幅高于或低于平均产量,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数量有时大幅超过有效需求量,有时大幅低于有效需求量。即使需求保持不变,市场价格也有大幅波动的倾向,时而上涨高于自然价格,时而下跌低于自然价格。在这些行业,商品价格不仅随需求变动而变动,而且也随着市场上所供应的商品数量的频繁及大幅变动而变动。
而其他行业,相同数量的劳动在不同年份产量总是相同或几乎相同,因此其产量可要更为准确地满足有效需求。当需求保持不变,则商品的市场价格也不变,总体可认为其与自然价格相同。在这些行业,商品价格只随着需求变动而变动。
任何商品价格的偶然和暂时的波动,主要对价格中工资部分和利润部分发生影响,而对其中地租部分则影响不大。以货币形式确定的地租,在价格或价值方面,并不是受影响最小的。包含在原产品中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量的地租其每年价值毫无疑问受到原产品价格的偶尔或暂时的波动影响。但是租金很少在某一年的价格中受到影响。在确定地租合同时,地主和农民根据他们的最好判断尽力根据产品的平均的或通常的价格调整其价格,而不根据暂时的或偶尔的波动确定地租。
这类波动,根据市场上商品存货不足还是过多,劳动力不足还是过多,是成品不足还是过多或是未成品不足或过多,而对工资或利润的价值和价格发生影响。对于商场价格高的原因需要有正确的分析,才能找到赚钱的正确方法。比如有国葬时,黑布价格上涨,这种情况属于成品不足,而不是未成品,是商品不足,而不是劳动力不足。
每种特定商品的市场价格,虽可以说有不断地趋向自然价格的趋势,但有时特定事件,有时自然的原因,有时政府的特殊监管,会让很多商品的市场价格能在相当长时期内大幅高于其自然价格。
当某一商品因有效需求增加而其市场价格比自然价格高很多时,投资资本供应商品的供给者普遍都小心翼翼地隐瞒这种变化。若被大众知道,其丰厚的利润定会诱使许多同行竞争者。结果,有效需求完全得到供给,此商品的市场价格不久就降低到自然价格,有时可能甚至降低到自然价格之下。如果供给者居住地距市场很远(而在即时通讯的互联网时代,这种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了),有时能保持秘密数年,而在这数年内,就可以在没有对手时享受超额利润。不过,必须承认,这种秘密很少能长久保守,超额利润能持续的时间不会太久。
制造业方面的秘密,比商业方面的秘密,能保守得长久些。制造业的这种额外利得是来自掌握了特定技术或专利的高定价权,重复的资本投资积累到一定规模,则成为资本的超额利润。
市场价格的这种提高,显然是起因于特殊的偶发事件,但有时能够持续好多年。
有些天然产品的生产,需要特定的土壤与地理位置,在一个大的国家适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土地即使全被使用,仍不够满足有效需求。因此,所有在市场上销售的此产品数量,会卖给那些愿支付的价格高于其自然价格的买家。 这种商品可连续数世纪以高价出售。高价格主要是由于地租成本较高,而非劳动工资或资本利润比其他行业高。生产这样奇异珍贵产物的土地的地租,例如有优良土壤和地理位置的法国某些葡萄园的地租,和其邻近同样肥沃和同样培育良好的其他土地的地租,不保持通常的比例。
这类型的市场价格的提高,显然是天然的原因的效应,这可能会永远阻碍有效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这种类型的超额利润或将永久持续。
(三)垄断所带来的价格提升又能维持多久呢?
个人或贸易公司被授予的垄断权与贸易或制造业中的秘密有同样的效应。垄断者通过保持市场一直处于供应不足,永远不充分满足有效需求,以高于自然价格出售商品。并使生产这些商品所使用的劳动的工资和资本的利润稍微超过其自然价格。
垄断价格是各种情况下的最高价格,相反自然价格或自由竞争价格,虽不是每次都价格最低,但长期来看是最低价格。
公司的独家特权、学徒法规及在特定行业限制其从业人数为一小部分人的法律,与垄断有同样的倾向,尽管程度较小。是一种扩大的垄断,使某些行业所有商品的市场价格能长期高于自然价格,并使生产这些商品所使用的劳动的工资和资本的利润稍微超过其自然价格。
此类型的市场价格的提高,只要政策监管允许,就可能一直延续。
市场价格很少长期低于自然价格。市场价格的下跌会使其低于自然价格,导致商人无利可图就会减产(裁员、撤资、土地厂房闲置),使得供应量与有效需求量基本匹配。市场价格又回到自然价格。至少在有完全自由的地方情况是这样
制造业繁荣时,学徒法规与其他各种公司法规,虽能使劳动者的工资提高到自然价格之上,当制造业衰退时,却使劳动者的工资降低到自然价格之下。因为,这些法规,在繁荣时期,妨阻他人进入他们的职业,在衰退时期,也排挤了其进入其他行业。
不过,这些法规,与将劳动者的工资降低到自然价格以下相比,使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到高于自然价格之上更为持久。将劳动者的工资降低到自然价格以下的法规的作用可持续很多个世纪;而使劳动者的工资高于自然价格之上的法规,当那些在产业繁荣时受过职业训练的劳动者有一些离去的时候,这些法规的作用便不能继续下去。在他们离去以后,学习这一职业的劳动者人数自会与有效需求匹配。
印度和古代埃及,每人依据宗教规定,都有继承父业的义务,变更职业,即被定罪为亵渎神灵,则无论任何职业,其劳动工资或资本利润会很多代都低于自然价格或自然利率。
第八章:论劳动工资
劳动的自然报酬或自然工资有劳动生产物构成。
原始社会状态下,全部劳动生产物都归劳动者支配。所以当伴随着社会分工带来的劳动生产力的增大,劳动工资也会不断提高,但所有商品的价格也会越来越低廉,因为生产它所需要的劳动量变少了。
随着土地私有以及资本积累的出现,这种劳动者独享全部劳动生产物的原始状态宣告结束。农民依附需要地主和农场主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劳动者的工资不再是劳动者全部生产所得,地租和雇佣者利润逐渐从劳动所得中相应扣除。
然而不论何时何地,劳动者工资是由劳资双方订立的契约规定。虽然双方对于规定的工资数额的诉求刚好背道而驰,而且雇主往往在争议中处于优势地位。但劳动工资通常具有一定的标准,那就是:满足劳动者最基本维持生活的需求。
对那些以工资为生的劳动者需求,会随着一个国家的收入和资本的增加而增加。收入和资本没有增加,对以工资为生的需求绝不会增加。而收入和资本的增加,就意味着国民财富的增加。所以,对以工资为生的劳动者的需求,自然也会随着国民财富的增加而增加。国民财富不增加,对以工资为生的劳动者的需求也当然不会增加。
丰富的劳动报酬是国民财富增长的必然结果,又是国民财富增长的自然表征。
劳动的货币价格必然受到两种情况的支配:第一,社会对劳动的需求;第二,生活必需品与便利品的需求。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份,对劳动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因此劳动的货币价格上升;而在物质突然极为匮乏的年份,对劳动的需求量减少,因此劳动的货币价格下降。例如1740年大饥荒年份,许多人为了能生存只要雇主管饭就愿意工作,而在以后的几个丰富年份里,雇佣劳动者却别的极其困难。
食品价格的上涨会使劳动的价格抬高,而在物价高涨的饥荒年份,社会对劳动的需求会相应减少,因而会使劳动的价格降低。反之,食品价格下跌会使劳动价格降低,但物价低廉的丰足年份,社会对劳动需求会相应增加,因而使劳动的价格抬高。在食品价格波动不大的情况下,促使劳动价格升降的两种因素就会相互抵消。这也是各个地方劳动工资始终比食品价格更为持久稳定的一个原因。
第九章:论资本利润
和劳动工资一样,资本利润的增加或减少都取决于社会财富的增减。
资本的增加,一方面使工资提高,另一方面使利润减少。 如果许多富商投资同一行业,那么他们的相互竞争会促使这一行业的利润减少。
一个国家资本的一半利润,必然会随着市场一般利率的变动而变动。利率降低、利润也会降低;利率升高,利润自然也会随之升高。
此外与在乡村想比,在大城市经营某个行业就需要更多的资本。城市中各行各业都投入了庞大的资本,而且竞争的富商众多,这也就导致城市资本利润率普遍低于农村资本利润率。但是城市的劳动工资通常要比农村高。在繁荣的城市,拥有大量资本的人往往不能如愿雇佣到自己所需要的劳动者,他们相互竞争的结果就是提高劳动工资,并使资本利润降低。在偏僻的地方,由于缺少充足资本来雇佣全部劳动者,为了获得职业,劳动者必然互相竞争,这就会导致劳动工资降低,并使资本利润增加。
然而,也会存在英国北美殖民地和西印度殖民地的劳动工资、货币利息和资本利润要明显高于英格兰的情况。劳动高工资与资本高利润并存可能是新开发殖民地的特有现象,其他地方鲜见。
新领域的开拓或新行业的经营,可以提高资本利润,进而增加货币利息,即使在财富正在快速增长的国家也是如此。
社会财资不足,就会减少指定用于维持产业的资金、降低劳动工资,但同时也能增大资本利润,提高货币利息。事实证明,贫苦地区存在着极低的劳动工资与超高的资本利润同时并存的现象。
最低的一般利润:
必须满足在补偿投资遭遇的意外损失以外还有剩余,这个剩余就是纯利润,或者说净利润。人们说的毛利润,不仅包含这种剩余,还包含为补偿意外风险而准备的提留部分。借款人支付的利息仅仅与其净利润成比例。
最高的一般利润:
它将商品价格中应当归为地租的那部分全部站去,只剩下足够支付商品生产和运往市场过程中所需的劳动最低工资,也仅仅够维持劳动者生存的工资。
通常市场利率与一般纯利润率的比例随着利润的增加而变动。英国商人认为,一般利润两部于利息是适中合理的。在某个国度,如果一般利润率为8%或10%,在经营业务过程中借用他人资金,拿出一半利润来支付利息,这应该是合理的。在大多数行业4%或5%的利润率已经足够补偿借款人的风险,并且也足够报偿他在运用这笔自己时付出的劳动。
第十章:论工资与利润随劳动与资本的用途不同而不同
在不同用途中,劳动和资本的收益有所不同,但大体上说,在同一地区,劳动与资本收益是基本相等的,或者说不断趋向相等。 同一地区中,如果某种用途的收益比其它用途明显有利,劳动合同资本就会朝着有利的用途蜂拥而至。反之,则会竞相离去。结果,这种用途很快就不再明显优于或劣于其它用途了。
事实上,在欧洲各地,不同用途的劳动所得的货币工资,不同用途的资本获得的货币利润都是大不相同的。这种不同,一方面是由各种用途本身的性质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欧洲各国施行的限制市场完全自由发展的政策造成的。
第一节 基于职业本身的性质的不平等
某些职业虽然收益微薄却另有补偿;某些职业虽然利益优厚却另有减损。影响劳动者工资和资本利润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 令人愉快的职业和令人不愉快的职业。 比如:铁匠会比煤矿工人收入高;屠夫和刽子手虽然是令人厌恶的职业,但是他们的报酬远高于普通劳动者。
2、 从业前学习有的难,有的较为容易,而且培训费有高有低。 例如:在欧洲机械师、技工一般都要先做学徒获取相关资格,他们的工资一般比农村的普通劳动者工资略高。
3、 工作本身有的很安定,有的则不安定。 例如:泥瓦匠或者砖瓦匠每逢酷暑或者恶劣天气就会无事可做。因此他们的工资一般是普通劳工工资的1.5倍乃至2倍。
4、 职业中的工作职责有的很重,有的很轻。 例如:金银珠宝匠人的工资不仅高于同样技巧的其它许多职业劳动者,甚至高于技巧性更强的其它职业劳动者。这是因为他们承担着贵重材料的托管责任。
5、 有的职业容易成功,有的职业很难有所成就。 例如:律师、诗人或者哲学家、艺人等
各种资本投向的一般利润,会随着收益的确定性与否而多少有所不同。导致各行业劳动
工资存在差别的物种原因中,影响资本利润的只有两种,那就是工作是否愉快是否存在风险。上述物种情况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劳动工资与资本利润的较大不均衡,但是在不同用途的劳动或资本中却没有造成任何真实或者想象中的不平等。
但如果想要使劳动和资本所有用途的利害在总体上趋于平等,即使是在自由的地方,也必须具备下面三个条件:
1、 这些用途只有在当地确立很久并广为人知,平等才会产生。
2、 自由出于自然状态下的时候,劳动和资本的所有不同用途才会总体上趋于均等。
3、 劳动合同资本这些用途,必须被经营者当做唯一或者主要用途,才会产生这样的利害均等。
第二节 起因于欧洲政策的不平等
欧洲政策造成上述的上述不平等主要有一下三个:
1、 限制某些职业的竞争,使一部分原本有意愿加入这些职业的人无法加入。
例如:欧洲许多同业联盟组织的行业,只允许特权所在城市的那些有经营权的人相
互竞争;建立了学徒制,同业联盟还限制每位师傅所带的学徒的人数且规定了学徒年限。这两项规定就限制了行业中竞争的人数,使一部分有意愿加入的人无法加入。同业联盟的排外特权以及大部分联盟规则之所以存在,目的就是通过限制自由竞争,避免出现这种价格下降,进而组织工资及利润的下降。
2、 人为增强某些职业中的竞争,使这种竞争超越自然限度。
例如:所有__国家的大部分神职人员的教育经费都来自于各类公告团体护着热心人士设立的基金会,他们中完全自费的人很少见。这样一来,那些自费学习所花费的功夫、时间、费用,可能就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因为教会中愿意接受地报酬的人比比皆是。
3、 组织劳动和资本从一种职业转向别的职业,或从一个地方向其它地方转移。
例如:《学徒法》阻碍了劳动自由移动,同样也妨碍了资本的自由移动。
所以,劳动合同子恩在不同用途上的不同工资率与利润率的比例,受所属社会的贫富、进步退步或停滞状态的影响不大。一般来说趋于保持不变,至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因上述变化而变化。
第十一章:论地租
第一节:论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不管是哪里的土地,其所生产的事物在维持它上市所需要的劳动以外,都会有所剩余。这个剩余部分,不但足够偿付为雇佣劳动所预支的资本及利润,还能余下一部分作为地主地租。
一般来说,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改良,天然牧场的地组合利润某种程度上开始受经过改良的牧场的地租和利润的支配,而经过改良的牧场的地租和利润,又受农田的地租和利润的支配。每年都可以收获谷物,可是需要四五年才能收获牧场的地租和利润。也及时说同一亩地的肉类产量比谷物产量少很多,而肉类的低产量必须以高价格作为补偿。如果价格的补偿超过合理限度,就会有更多的农田被改为牧场;假若价格的补偿低于合理限度,那么已改为牧场的那部分徒弟又恢复为农田。但必须强调的是,只有在那些大多数土地已经完成改良的国家里,牧场与耕地---也就是用来生产肉类食物的土地和用来生产谷物类食物的土地——在地租与利润上才会出现这样的平等。
在某些特殊的地方情形则完全不同,模唱的地组合利润要远高于农田的地租和利润。在古罗马辉煌的时期,古意大利大部分土地都是种植牧草的。老加图曾说:“在私有土地经营里,善于饲养的人所得收益是最多的占第一位;水平稍好的饲养者占第二位;不善于饲养的人占第三位;”把农耕得到的收益只列在第四位;例如:比起谷物和草场,种植啤酒花、果树和蔬菜的那些土地属于特别用途,其地主的地租和农场的利润想比相对较高;还有例如适合某种特殊作物生长的土地面积太少、产量不足以供应有效需求的。比如说能够生产出较好的普通登记葡萄酒的葡萄园,能够产生相对于谷物和牧草较高的地租和利润等。
结论:生产人类食物的那部分耕地的地租支配者其它耕地的地租。任何一种特产所能提供的地租、必定不会长久低于多数耕地的地租,否则种植特产的土地很跨就会被改作他用;而任何一种特产所能提供的地租,如果长期高于多数耕地的地租,必定会因为生产处这种产物的土地太少,无法满足相应的有效需求。
第二节:论间或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在各种土地生产物中,粮食似乎总是能提供地租。而别的生产物则会随着情况的不同。间或提供地租。
比如说原始状态下,衣服和驻扎原材料总是过生,所以几乎没什么价值;而社会进步后,这些材料开始短缺,其价值逐步显现并不断增大,全部的材料都会有人以超过其生产、制造和上市总花费的价格来购买。所以这些材料在后者这样的情况下能为地主提供若干地租。
如今在全世界同上的状态下,比如苏格兰高地的大部分牲畜为内部丘陵地带人们所消费的时候,兽皮也成了主要输出商品,人们用它来交换所需要的物品,这使得高地土地的地租也有所增加。
房屋材料大部分无法像衣服材料那样轻易运往遥远的地方,因此也不太容易成为对外贸易的商品。即便在现今的贸易状况下,房屋材料多的国家,那些多余的材料也无法为地主提供任何地租。伦敦附近的优质石矿能提供非常可观的地租,而苏格兰与威尔士多数地方的石矿却不能提供任何地租……
一个国家的人口与国内所生产的食物供养的人数成比例,而不与国内所生产的衣服、住房材料所供养的人数成比例。
由此看来,土地所产食物是地租的原始来源。而后来那些提供地租的其它土地生产物,其价值中属于地租的那部分,都来自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但是后来那些提供地租的其他土地生产物并不总能提供地租。这类土地生产物是否能提供地租,应视不同情况而定。
例如:煤矿是不是能提供地租,不仅看它的产量还看他所处的位置。
有用、稀缺、美观的这些特质,构成了贵金属高价的特征,即在各处都能大量交换大量的其他物品的根本原因。而宝石由于它的美观和稀缺,采掘难度大、费用高而显得弥足珍贵,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工资和利润几乎构成了宝石的价格的全部,地租只是一个极其微小的部分或者说根本不含这部分。
各地贵金属和宝石的价格,是由世界上产量最丰富的矿山出产物的价格决定的,所以出产贵金属或宝石的矿山能为其所有者提供地租,和矿山的绝对产量不成比例,而和它的丰富程度成比例,也就是取决于它相对于其它矿山的优越程度。
地面上的地产情况就不同了。土地产物和地租二者的价值,不与土地的相对生产力成比例,而和其绝对产量成比例。
食物不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财富,而且只有食物丰富了,其他各种财务才会被富裕其价值。
第三节:论总能提供地租的生产物与间或提供地租的生产物二者价值比例之变动
无论社会处于何种状态,也无论其处于哪一发展阶段,谷物都是人类劳动成果。我们可以确信:在社会的任何状态下和任何改良阶段,等量的谷物要比任何等量的土地生产物更能代表或购买等量的劳动。
谷物比任何其他的一个或者一种商品都能更准确地反映金银的真实价值。因此金银的真实价值,也就是金银搜能换得或支配的真实劳动量,不由金银所能购买的畜肉量或其他土地生产物的量来支配,而在基本上由金银所能支配的谷物量所决定的。
不管矿山的状态怎样,富裕国家的金银价格总是比贫国的金银价格高。应该牢记,支付所有商品价格的说到底还是劳动。在那些对劳动支付优厚报酬的国家里,劳动的货币价格和劳动者生活资料价的货币价格,存在一个合理的比例。 但是金银在富国所能购买的生活资料肯定要比在生活资料匮乏的贫国多,也就是说金银在生活资料充裕的国家所能购买的生活资料,肯定要比生活资料匮乏的国家所能购买到的多。
《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作者亚当·斯密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创立者。该书初版于1776年,与美国的《独立宣言》同年发表。
亚当·斯密被奉为“经济学之父”。而《国富论》在其成文之后的200多年时刻里,先后赢得了无数荣誉:“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等。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克勒在其名著《礼貌史》中,甚至认为“从最终效果来看,这也许是迄今最重要的书”,“这本书对人类幸福做出的贡献,超过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所做贡献的总和”。
更为众多经济学家所“迷惑”的是,亚当·斯密200多年前所做的这本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仍然涵括了我们这天经济活动和经济研究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结构严谨,无懈可击(张五常和郎咸平都曾如是说)。
在《国富论》里,亚当·斯密在否定重农主义和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说明了分工和贸易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并界定了君主或国家的职责和收入来源。全书分为5篇,作者在《导论及全书设计》中说,“本书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说明广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样构成的,并说明供应各时代各国民每年消费的资源,究竟有什么性质。第五篇即最后一篇所讨论的,是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具体而言,第一篇讨论的是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一样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第二篇讨论的是资产的分类、性质、储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罗马帝王衰落之后,欧洲农业发展所受的制约及其农村的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富增长的不一样路径。第四篇则在此基础上,从当时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开始,论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第五篇则讨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
亚当·斯密在论述所有问题时,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个前提总是被他或隐或显的提及: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经济的出发点是利己心(这就应就是现代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来源)。斯密在全书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
1。“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每一个行为的动机,主要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而且利己性并不是值得反对或摒弃的,这是人性的一面,是一种自然现象。个人自私能够有助于整个社会福利。
2。劳动率增长的关键在于分工协作。斯密在书中第一篇第一章以制针业为例子(第7—8页),来说明分工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巨大改善。分工以及劳动的划分促进了专业化作业,而对专业化作业的追求,导致了工厂制度的诞生。
3。劳动价值论。作者在第一篇第五章(24—36页)论述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值(就应就对应于马克思经济学观的价值和价格)时,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作者开篇就说道,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但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各人所需要的物品,仅有极小部分仰给于自己劳动,最大部分却须仰给于他人劳动。因此,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说来,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斯密同时否定了旧重农主义所谓土地是价值的重要来源的论点。
4。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作者在第四篇“政治经济学体系”中,讨论了两种经济制度(重商制度和重农制度)的原理和弊端。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自由放任。作者极力论述了无论根据重商主义还是其他原则,对几乎所有商品的进口实施限制都是不合理的,他认为,“为阻止进口或减少进口而设立的关税,则显然是既破坏贸易自由也有损于关税收入的。”(第339页)。他极力倡导自由贸易。他还主张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像个人与个人之间那样实行分工。他认为国家不应对商业(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加以任何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充分发展和繁荣。
5。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在于协调社会中人与人的利益,并避免牺牲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是使人民和君主都富裕起来”(第309页)。
6。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职责。斯密主张限制国家干预经济。国家的职责就应是维护国家安全、环境的和平安全、个人公平竞争,并避免各种垄断。换言之,国家应充当的是守夜人的主角。
7。政府的开支。政府的开支体现着政府的职责,政府的开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防、司法、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维护国家尊严。在论述“建立和维持不能为个人带来利润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时,斯密还个性详述了“为社会商业带给便利”和“促进人民教育”的开支。(第495—582页)
8。国家有支出就要有收入,收入主要来自赋税。斯密否定了旧重商主义所谓国家就应储存超多金币的做法,也否定了国家靠经营专属于自己的公共资本或土地以获取收入的做法。他认为那样“看似对人民个人无损,但其实是对全社会造成了损害。”他主张为社会全体利益思考,“不如拍卖王室领地,分配给人民”。而君主的收入则由人民带给其他收入来替代。换言之,“人民务必从自己私有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上缴给君主或国家,以弥补公共收入。”(第588页)
9。赋税四原则:1公平2稳定3征收便利4遵守经济原则,避免妨碍人民经营和给人民增加更多负担。
读罢此书,我最深的感受,是亚当·斯密建立在超多的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严密论证,开创了经济学科的理性思辨传统。真不愧是经济学科的“奠基”之作。国内经济学家,哪怕是一些权威学者(诸如吴敬琏、张维迎、樊纲之流),都就应好好的首先继承这个传统,其次才是其思想和观点。当然,国内也有一批斯密忠实的学生,仍然在世的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秦晖、人大农发学院院长温铁军,天则经济研究所创办人矛于轼,以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刘吉等,他们脚踏实地搞研究的精神是值得人尊敬的。
《国富论(全译本)》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该书发表于1776年,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为经济学确定了完整的架构,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它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因此,该书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的百科全书”、“西方经济学圣经”。200多年以来,经济学家的任务就是在《国富论》的架构上做一些修补工作,完善、细化其分析,基本是沿用斯密的方法分析经济发展规律的。同时,《国富论》还是一部将经济学、政治理论、哲学、历史和实践计划奇妙地结合在一齐的综合性著作,不同的人读《国富沦》会有不同的收获,而且往往还会有意外收获。
作为投资于理财为专业的大学生,首先要读一读这本惊世之作,了解经济方面的有关知识,有助于以后的学习。拜读了这本书后,我有了自己的一些留意得和认识。也让我联想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此刻最需要的是一个真正根植于社会的自由和法治传统,而亚当斯密的新思想“看不见的手”开启了我们的思想,告诉我们市场体系的基础是自由和法制,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两手抓,既要给空间市场,政府也要适当地宏观调控。纵观历史,我们出现的一个错误就是“大跃进”活动,政府全面掌控市场,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政府规定的,最终压抑了人民的工作热情,使当时的经济停滞落后。我们从文中能够感受到他并没有一味地强调市场的万能,而是不经意地点出,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设计,市场也会变成“万恶之源”。没有以自由和法治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渐失去它的魔力。纵观西方自由市场的发展,无不是伴随着个人自由的不断延伸和扩展。读了《国富论》,让我更加确定这一点。
第一篇;生产力提高的原因和产品的分配。
首先讲到的是分工,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分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我们可能不擅长某一方面,但我们能够用我们擅长的某一方面来换取别人擅长的那一方面的服务。这就是绝对优势理论。分工能够极大地增进劳动生产力,正因为人们有不同的擅长,而又有错综复杂的各样需求,所以就有了交换。交换提高了社会有效需求和社会福利,它就需要流通中更多的产品,而分工的原因,不用说,最有力的解释就是“制作扣针”的例子。分工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再接下来就是货币和商品的价格的探讨。价值,我觉得它表示的是物品的效用,而经济学研究最多的是物品的边际效用,因为正是这个边际效用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不少有关经济的著作都会提到“馒头是最后一个才吃饱的”,在馒头并不缺乏的状况下,就是这最后一个馒头的价值决定了它的价格。高中的政治课本上讲,价值中包含的是劳动,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它体现的就是商品的真实价格,产品一经生产,其真实价格就会必须,变化的只是我们此刻的货币衡量。
而下面讲到的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就是社会分工创造的财富的分配问题。根据宏观经济学的观点,这是财富的原始分配。社会分工必然导致劳动者在从事生产过程中从最终产品的贡献的不同,也就是书上讲的劳动者的职业性质差异,最终导致劳动者工资的不均等。第十一章讲到的地租,其实就是土地的使用价格,即资本使用土地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也即经济租。
第二篇,资产的性质和积累以及使用。
资产的性质就是资产的分类。其实《国富论》探讨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国家财富和社会福利。增加国家财富就务必要走一条路,那就是增加实际的就业量和生产用机器设备,那个时候还没有虚拟经济这个概念,就是增加实体经济中的劳动者和劳动工具,这就需要资产投入,资产的投入和运营就是资产的积累和使用的过程。
第三篇,不同国家财富增长的不同方式。
这一篇翻来覆去讲的其实就是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资料也比较少,我是觉得没什么意思。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体系。
这一篇中所讲正式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宏观控制下的市场经济的一个写照,我是这么认为的。我觉得我国此刻明显存在着重商主义,一切东西以金钱来衡量,钞票立刻都要代替感情的地位,成为现代都市男女结婚的条件了。”“钱不到就不能救人,挟尸要价”的丑恶,上课时老师讲到的某些“有钱钱坐牢,没钱人坐牢”的现象等等,这就是重钱重商的教育教出来的。如果我们的教育中多参杂一些“道与义”的教育,也许很多事就不是此刻这个样貌了。
但是也不能否认经济的发展需要重商主义的推动。斯密认为就应对国内能生产的商品予以进口限制,这其实就是我们前几年的贸易壁垒,为保护国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实在经济全球化的这天,哪里还有100%的国货、哪里还有100%的进口货几乎没有了。
在退税、奖金和通商条约方面,都是为国家进出口贸易带给的一些策略。我们国家也在实行出口退税。通商条约其实就是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署的协定,当然不排除不公平的,比如***战争等近代史上我们耻辱的割借租让条约。殖民地就是这些强势国家进行资源掠夺的根据地,增加自己的财富不顾别人的死活。
斯密是批判重商主义的,在对它作结的时候,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我看过有关书籍,“看不见的手”全书只提及一次,而实际上影响着全局。正是透过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看似自私自利的行为最终居然会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第五篇,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国富论》其实是反对政府干预的。他认为政府的主要任务就在于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不受欺侮、建立并维持公共事业。在此他谈论了教育的重要性,我觉得这是他十分伟大的地方,另外他还提出了著名的税赋四原则:平等、确定、便利、节省。我们此刻所使用的教材,税收的三性被定为“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不也有相似的地方吗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第一篇第八章《论劳动工资》中提到我们国家,他说,中国是世界上土地最肥沃、耕种得最好、人们最勤劳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他还说我国最下层人民的贫困远远超过了欧洲最贫穷国家人民的贫困状况。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甚至这些话在这天来说都不为过。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国家富有了,老百姓却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这是为什么
斯密所著的《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书初版于1776年,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国富论》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论说:"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齐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
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本事,能对他的笔记本中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本事,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斯密对他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他像之后的马克思一样,不是一个关在自我房子里的与世隔绝的学者,他仿佛全身装着天线,能收到并吸收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欧洲解体之末、近代世界开始之时写作,在这个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的顽固性在坚持。他正是为反对这种利益集团而写作的。结果是,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架藏而写的,它对经济意见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构成了我们今日住在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
斯密在《国富论》中要回答的最终问题是,感情与"公平的旁观者"之间的内在斗争,在社会的长期演进中究竟是怎样在历史本身的大舞台上发生作用的。这个问题的答案见第五编,他列举了社会发展的四个主要组织阶段,除非由资源的匮乏、战争或政府的坏政策予以阻止,否则这些阶段是会连续进行的。这四个阶段是:猎人的最初"野蛮"阶段,原始农业的第二阶段,封建或庄园"耕作"的第三阶段,商业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阶段。每一阶段伴有与它的需要相适应的制度。
例如,在猎人阶段中"没有任何财产。所以,也就没有任何确立的行政长官或正规的司法行政"。随着牛羊群的出现,产生了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不仅仅包括"可怕的"军队,并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垒。
斯密思想的核心是:这种制度是保护特权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为之辩护。他说,"文官政府是为了财产的安全而设立的,实际上是为保护富人反对穷人而设立的,即为了保护有些财产的人反对根本没有财产的人而设立的。"最终,斯密将演进描述为从封建主义走向一个需要有新制度的社会阶段,这种新制度是由市场确定的而不是由同业公会确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这在之后称为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斯密称之为完全自由的制度。这种物质生产基础的连续改
变,将带来的上层建筑的必然改变,这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可是也有一个重大的差别: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最终动力是阶级斗争,而在斯密的哲学史中,主要的推动机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欲望所驱使,由理智所指导。
《国富论》远远不是一部通常所认为的学术论文。虽然斯密也劝说放任自由,但他的论证却更多地是反对政府干预和反对垄断;虽然他赞扬贪欲的结果,却又几乎总是鄙视商人的行为和策略。他也不认为商业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赞美的。
《国富论》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交换时的经济行为,认为经济行为的出发点是利己的出发点是利己心,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人性的自然想象。茅于轼先生曾举《镜花园》里的君子国里的故事加以说明人的利己行为,小说第十一回里描述了君子国里的一名隶卒买物的状况:隶卒…手中拿着货物道:“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低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卖货人答道:“既承照顾,敢不低本,但适才妄讨大价,已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了?况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俗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令老兄不但不减,反要增加,如此克己,只好请到别家交易,小弟实难遵命。”只听隶卒有说到:“老兄以高价讨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怒之道”?凡事总要彼此无欺,放为公道。试问哪个腹中无算盘,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谈了许久,卖货人执意不增。隶卒赌气,照数讨价,拿了一半货物。刚要举步,卖货人哪里肯依,只说“价多货少”拦住不放。路旁过两老翁,作好作歹,从公评定,令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这才交易而去。茅于轼先生讲完这个故事给我们两点思考。第一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都是各方
偏袒自己利益引起的。因此,我们常常的错误认为,如果关心别人的利益胜于自己的利益,争论就不会发生。而君子国里发生的事情。恰恰说明了把关心别人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同样会有争论,我们同样得不到一个和谐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现实的商业交换中,买方和卖方透过讨价还价,最终会达成协议。而在君子国这个人人为他的社会里,讨价还价根本不可能存在。小说不得不借助两个过路的老翁来调解矛盾。那里包含着一个极重要的道理:以自利为目的谈判双方同意的均衡点,而以利他为目的谈判则不存在能使双方同意的均衡点。因此利己是能够到达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利他则是一个纠纷不断的社会。从动态的变化来看,它最终必定转变为“小人国”。正因君子国是最适合专门利己,毫不顾人的“小人”们生长繁殖的环境。当君子们吵的不可开交时,“小人”跑来用君子吃亏自己得利的办法解决了矛盾。长此以往,君子国将消失,被“小人”国替代。从这一点看,人是利己的生物实在是人类社会的大幸。第二,只要是交换都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环境,使自己活得更舒服体面,如果没有这点动机我们为何要交换?我们有过交换经验的人都知道,交换的双方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产生交换,而君子国有了市场,而透过市场的交换却是“利
他”行为,这种动机显然是矛盾的。借用茅于轼先生搞笑的例子,我们明白了亚当·斯密的理论为何是建立在人性自利基础之上了,只有人人自利,交易双方才能有均衡点,才能构件一个和谐的社会。
《国富论》全书共分为五篇,主要资料如下:
第一篇1。2章,讲合作分工优点。亚当·斯密举了制针的例子,把制针这个职业分成大约18种不一样的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由专门人才从事。因此,一个10人的小工厂每一天能制造48000枚针。如果他们独立工作,不专门从事一种工序,他们谁都不会每一天制造20枚针,也许连一枚都制造不出来。因此,凡是能采用分工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便能相应地增加劳动生产力。第一篇5章,讲的是劳动价值论。斯密说,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货币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正因金和银像其他商品一样,价值是变动的。任何金钱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商量,或所交换到的其他商品数量。取决于已知金银矿藏的丰富程度或稀缺程度……作为衡量尺度,自身价值不断变化的商品,决不能成为其他商品价值的精确尺度。而同等数量的劳动,在所有时刻和地点,能够说和劳动者具有同等价值,按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技能熟练程度,他必然总是牺牲相同份额的安逸,自由和幸福,无论他得到汇报物品的数量如何,他所支付的价格必然是相同的,诚言,这种劳动所买到的物品的数量有是多此,有是少此;然而,变动的是这些物品价值,而不是用来购买他们的劳动价值。在任何地方,稀缺或是耗费许多劳动的物品价格就是昂贵,反之则低廉。因此,只有本身价值绝对不
变的劳动,才是最标准的,一切商品的价值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能够用劳动来衡量和比较
第二篇1章,讲的是资产的性质。斯密认为一个人的资产足够维持他生活几个月或几年,他自然期望用这笔字厂中的大部分来获得收入。为两部分:他所期望用来创造收入的部分被称为资本;另一部分被用来消费。资本又有两种:第一,资本能够用来生产,制造或购买产品,然后将产品销售出去,取得利润……此种资本被称为流动资本;第二,资本能够被用来改良土地,购买生产用的机器或工具,也就是来购买不需要告便所有者,或不需要再次流通,就能够创造利润的东西。这种资本被称为固定资本。第二篇3章,主要是论资本积累。斯密说,有一中劳动资本到劳动对象上,能增加此物品的价值;另一种劳动却不能。前者正因能够成产价值,因此称为生产劳动。但有些非生产性劳动者有十分必要,例如:军队,律师,医生,牧师,等等。如果要缺少这些非生产性人士,社会将不稳定……与穷国比较,富国雇佣生产性劳动的基金当然要大的多……斯密认为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俭,而不是勤劳。诚然,没有节俭以前务必先有勤劳,节俭所需的东西多是由勤劳得来,但只有勤劳,而没有节俭,有所得而无所留,资本则不能增加。
第三片1章,论财富的自然增长。也是体现了合作分工的精神。斯密认为城市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生活资料和加工资料,城市向乡村居民回到一部分加工产品作为回报……两者的收益是共同和相互的,那里的劳动分工也和在其他场合一样,对从事分工中不一样行业的所有不一样人都有利…城市为乡村的剩余产品带给市场;乡村用剩余产品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城市居民收入和人数越多,为农村居民带给的市场也就越大;这种市场越大,对大多数人的好处越大。斯密的意思也就是说,透过分工合作,然后交换,这样双方的财富都有所增加,这也就是他所谓的财富自然增长,第三章,斯密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论点,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逐渐建立了秩序和良好的政府,进而在乡村居民中建立了个人自由和安全。正因,在一个没有商业和制造业的国家里,大地主的剩余产物没什么能够交换,他就会将其部用在款待宾客上。
斯密说,如果这种剩余产物足以维持一百或一千人之外,没有其它的用途,因此会被许多人依附与围绕,只能靠地主的恩惠来生活,就必然服从他,如同士兵服从支付粮饷的君主一样……因此,导致贵族势力的强大,上弱下强,国王无法约束大贵族的暴力行为……最终会导致一幅暴力、抢劫和混乱的画面。但是,封建制度的所有强制力量绝对办不到的事情(阻止贵族势力与战争),却由对外商业和制造业做到了。它们渐渐为大地主带给了能够用来自己剩余产物来交换的东西,他们自己能够消费这些东西,不必与其他人分享,一切都归自己所有,这在世界的每个时代似乎都是人类主子们的卑鄙格言……因此,他就不再和他人分享了,自然而然地依附于地主生活的人员就会脱离他们,地主的势力也会被削弱,最终暴力,混乱也会停止。
第四章,论政治经济学体系,这是全书最重要的一篇,斯密在第二篇说道,社会每一个人……通常他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而他管理产业的目的在于使其产品的价值能到达最大程度,所想到的也只有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状况下有一只“无形的手”引导着他去尽力到达一个他并不想要到达的目的——也就是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状况下更有效的促进社会利益。关于把资本用在哪里能够生产出最有价值的产品这一问题,斯密认为,显然一个身临其境的人能做出比政治家或立法家更好的决定;斯密在贸易方面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商业上的垄断与限制(包括退税和出口奖金)斯密认为,享有这种国内市场上垄断权的各种产业,往往受到极大的鼓励,并且使社会较大部分的劳动和资本转到这些产业上来。但这样做能否增进社会总产业,并引导其朝着最有利的方向发展,也许并不十分明显,由于垄断提高了商业利润率,从而妨碍了土地的改良相对高的利润。因此,垄断阻止了土地改良…………垄断确实提高了商业利润率,从而略微增加了商人的所得。但是由于阻止了资本的自然增加,不会增加国民资本利润总额,而是减少了这一总额。正因大资本小利润(薄利多销)比小资本大利润能带给更多收入,垄断虽然提高了利润率,
但肯定比没有垄断时候少由于垄断,所有收入的来源,劳动力的工资,土地利润,都不如没有垄断时候那样充裕。因此,垄断是为了一个小阶层的利益,而伤害了其它的所有阶层的利益。因此任何一种学说,如果试图透过个性的鼓励,违反自然趋势将更多的社会资本吸引到一特定产业,或试图透过个性限制,将本来能够投入某一特定产业的资本抽走,实际上都有悖于他要促进的主要目的。这将阻碍而不是加速社会真正富强的进程;降低而不是增加其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真正价值。
《国富论》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亚当’斯密把人的自利心与公利心做了和谐的统一,让我们知道了自利与公利并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利于整体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自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着我们做出有利于社会与个人的最佳选取,没有任何政府和个人会代替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要代替这只“看不见的手”是什么斯密没有直接表达但是全书已经告诉我们,那只“看不见的手”正是人类的利己之心。斯密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政府所就应做的是1,保护国家不受其它国家侵犯。2,维护司法的正义3,建立和维护特定的社会工程和公共制度。即使政府在履行这些职责时,政府也要思考引入竞争机制;在目前社会转轨其间,老百姓们切不好对市场经济失去信心,如果我们抛弃市场经济,我们将回到更坏的计划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关心自己的利益的人们推动,而不是政府。
《国富论》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著作之一,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译作,是经济学的必学篇目,也是会计领军班推荐的研修文献。这本书早买来摆在我书柜很久了,一直没完整仔细地读完。近日得空仔细捧读了此著作,自觉收益匪浅。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富论》,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全书共分五篇,总计32个章节。第一篇讨论的是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第二篇讨论的是资产的分类、性质、储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罗马帝王衰落之后,欧洲农业发展所受的制约及其农村的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富增长的不同路径。第四篇则在此基础上,从当时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开始,论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第五篇则讨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全书基本涵盖了古典经济学派所讨论的所有问题,并对各个问题进行了最基本的理论阐述,对后世经济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关于经济学的目标。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标,即政治经济学到底是干什么的。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目标是“富国”和“裕民”。其中,“裕民”是第一位的,没有民众的富裕,“国富”就成了无源之水。而无论是富国还是裕民,皆有赖于国民财富的增加,即首先是把蛋糕做大。要想实现国民财富的增加,就必须解决如下互有联系的两个问题,即什么是国民财富以及如何才能增加国民财富。前者涉及的是国民财富的性质问题,后者涉及的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原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标是富国裕民,那么如何才能增进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加主要有两条途径和一个保障: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主要依赖于分工的深化和市场交换过程的顺畅;二是增加劳动者人数,而这又依赖于资本积累和适当的资本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坚持经济自由、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取消政府的不适当干预、让经济活动依其天然秩序运行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第二,关于劳动分工的论述。亚当·斯密认为,分工通过提高劳动者技能、促进技术进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民众的普遍富裕,这是市场经济不同于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的重要特征。关于分工,他举了一个制针的例子给我印象很深刻。一枚小小的针的制作,竟然需要十八道工序。如果让一个人从头做到尾,一天恐怕连一枚也完成不了。但是,如果分工协作,每人负责一、二道工序,一人一天却可以做4800枚。分工何来如此神力?其实,道理很简单,分工可以使劳动专业化,可以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
第三,关于交换的问题。有了分工,就会涉及交换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必须通过平等自愿互惠的市场交易,才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交换产生的原因,亚当·斯密认为,主要源于人们的利己心,希望把自己不用的物品去换取别人的对自己有用的物品。既然有了交换,那么就必须有交换的媒介。这时亚当·斯密介绍了各种交换媒介,如牲畜、贝壳、烟草、鞣皮等,当然还有贵金属。那么这些媒介与交换物之间的交换价值比例是如何确定的呢?斯密把这个问题分成三点进行阐述:第一,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即构成一切商品真实价格的,究竟是什么?第二,构成真实价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么?第三,什么情况使上述价格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有时高于其自然价格或普通价格,有时又低于其自然价格或普通价格?换言之,使商品市场价格或实际价格,有时不能与其自然价格恰相一致的原因何在?
第四,关于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认为,交换是人与生俱来的倾向,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由于交换而产生了分工。那么,商品的交换价值如何确定呢?亚当·斯密明确地指出:“劳动是衡量一切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这就等于说,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劳动。但是他同时声称,这个理论只适应人类社会的野蛮时代。一旦资本积累起来,投入到企业,或是土地变为私有,情况就要另当别论了。因为此时的劳动产品,不再全部归劳动者所有,其中一部分作为利润和地租,被雇主和地主收入囊中。由此,亚当·斯密又得出了一条结论: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发生之后,决定商品价值的就不光是劳动了,利润和地租也得算上一份。这样一来,工资、利润和地租,就不仅是一切收入的来源,而且还是“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如此,亚当·斯密就不知不觉地由劳动价值论,转到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理论上去了。马克思把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理论,叫做的“斯密的教条”,后来的西方经济学的不少理论,如生产费用论、节欲论等,都可以从它那里找到思想源头。亚当·斯密揭开了商品价值的神秘面纱,的确功不可没,但另一方面,在价值问题上他又含糊其辞,举棋不定,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模棱两可的答案。
第五,关于市场经济的密码。政府干预和管制的主张在重商主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亚当·斯密以七章的篇幅对重商主义的学说和各种干预措施加以鞭挞。在抨击重商主义的过程中,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观点。亚当·斯密认为,重商主义就其性质与实质来说,是一种限制与管理的学说,是实现国民财富增进的最大阻碍。矫正和克服这种弊端的出路,在于实现真正的自由放任,确立“最明白最单纯的自然自由制度”。对于自然自由制度的后果,斯密持有十分乐观的态度。在亚当·斯密看来,在自然自由的制度下,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受“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自然自由制度和经济自由主义,是令“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效力的重要保障。
第六,关于资本的利率。亚当·斯密认为,资本在农村的利率要高于城市。这是因为农村金融市场没有形成规模经济的效应、资本借贷成本较高、资金市场供不应求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用于农业的资本虽然对社会贡献很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利润较小。因此,对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总是不能得到满足,这样,也就出现了农村发展的两难问题:一方面是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日趋扩大,一方面是金融机构追逐高利润而不愿在农村从事放贷业务。亚当·斯密认为,可以通过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限制来发展农村业务,通过自由浮动的适度利率来弥补各种借贷成本,最后通过竞争者对市场的争夺逐渐回归到正常的利润水平。这一点对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利率究竟保持在怎样的水平就可以称之为适度呢?在这一过程中,我认为政府的干预必不可少。另外,政府在财政支持力度上仍然要给予一定的重视,鼓励金融机构进驻农村,这不仅仅是指一些农村金融信用合作社之类的组织,也包括一些商业银行,鼓励其在农村多设网点,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其实,结合社会上小额贷款、民间借贷的盛行等不规范金融行为的发生和清理的必要性来看,我在《国富论》中也可以找到答案。
经典就是经典,名著就是名著,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部对人类的发展进程产生着深远影响的经济学著作,其中提到的经济理论还有很多,比如:公平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地租理论、货币理论、分配理论、公债理论、资本理论、赋税理论等等,这么多经济学理论和观点,对我个人来说,显然不是读一遍两遍就能全部弄懂学通的,还需要反复地研读和仔细地体会。个人的切身感受是:能真正静下心来仔细研读经典书籍确实是一种享受,静静地去感受大师的思维和历史的气息,感受其思想的深邃与思维的缜密,往往会对现实有一种顿悟之感。因此,研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对深刻认识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发生的一些社会状况,无疑是极其有利和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