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我的岳父作文(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我的岳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广州郊区农民,一辈子生活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过着简简单单的乡村生活,他曾经抽过烟,后来因为患上肺部疾病就戒了,他对酒没有什么“交情”,至于他一生的乐趣,在我的记忆里,除了收听收音机以外,那就是对报纸情有独钟。岳父的生命里没有半点的风光和传奇,他以老实敦厚、忍辱负重的品格铺就了他平平淡淡、与世无争的人生,或许正是这样,岳父才成了我妻心中最真实且最可以膜拜的父亲。
我与妻生活在广州城区,逢年过节,我都会带上妻子、女儿去我看望我的岳父,可惜的是我与不懂普通话的岳父之间存在有语言的障碍,总是难以让我单独的与岳父拉拉家常,我认识我岳父已经十八个年头了,但我感觉岳父的心离我还是很远很远,我和他见面,有时我会问起他的生活,淡淡的几句话结束后,就是大片的沉默,但我从他的眼神中还是能察觉到他对家人团聚的那种满足与幸福感。其实我岳父是个极重感情的人,他经常都会带着自己买的礼品走访在广州的亲人,唠唠家常,说说生活,让亲情得以渗透。我与妻刚结婚那年的春节前,岳父还打发他的两个儿子从四十里外的乡下骑单车到广州为我们送来年货,什么煎堆、年糕之类的,还有我非常爱吃的油角,当时,我的眼泪都涌了出来,岳父啊,要是我的父亲还在,他对他的儿子也不过如此吧?每次我去岳父家,岳父还会亲自下厨,让我有机会品尝他老人家手艺下的佳肴,我对他制作的香芋焖鸭更是情有独钟,岳父做的香芋焖鸭油而不腻,色香味俱全,据说还能养胃理气,增强抗病能力。由于岳父以自己心灵、行为给我们做晚辈的以耳濡目染,让岳父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慢慢地渗透到我们的生命中来,让我们也都能用亲昵的态度去善对亲人。
妻舅还在求学的时候,我们为了减轻岳父岳母的经济负担,我与妻经常从经济上给予他们一点点支持和帮助,待小妻舅大学毕业后,我就在想:“岳父岳母也该享享清福了!”而且我们做大女儿大女婿的,也应该给弟弟妹妹们树立起孝敬父母的榜样才对!于是逢年过节我就会提前与妻商量:今次要给岳父岳母买点什么样的礼物?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去岳父家拜年,当老岳父穿上我们带去的衣服和皮鞋时,岳父满脸灿然。在午饭上,岳父还破例的与我们喝了两小杯红酒,听着他难得的话语,开心的笑声,我心里在想:以后要好好孝敬岳父岳母才是。如今,岳父岳母的子女都已成家立业了,他再也不必为了孩子下个学期的学费操心,他可以静坐在太阳底下看孙子顽皮,孙女嬉戏了,可是,我的岳父—他却要走了,他是带着满身的癌症走的。
今年春节后,我们突然发觉岳父身体不适,去市肿瘤医院一检查,确诊为肺癌,而且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脑、淋巴,医生明确地告诉我们:最多还能活半年。平时无痛无病的岳父癌的这么平静,没有一点征兆和痛苦,这真是太突然了,突然得连我都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和岳父感情甚笃的我妻,想起父亲之前的点点滴滴,禁不住潸然泪下,平时,她就常在我面前忆起小时候生日时父亲买给她的一包饼干、几颗糖果,她还会想起扎着小辫的她被父亲带着在镇上照的一张黑白照片……岳父大人发病后,大小便靠“尿不湿”,回到了婴幼儿时代,却丝毫没有婴幼儿那样的生机与希望。面对岳父,面对病魔,我们都在留泪、伤心,面对医了病救不了命的结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孝了。
家人四处求医问药,竭尽全力医治,我妻那当医生的表哥也给我们推荐了一剂中药,据说对肺癌病人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中一味药却没能配齐,后来我去韶关去差时竞意外地找到了这种药,第二天,我便放弃登丹霞山的机会,驱车将药送到岳父家,岳父听说那味稀缺的中药找到了,立马走了过来,他用双手捧起那味中药,眼里喷射出惊喜的亮光,好象看到了上天再给他一次生存的希望,让站在一旁的我内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喜悦。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总是苦中作乐,逗他开心,天气好的时候还开车到附近的飞机场、公园去转转,让他适当的运动运动,希望给他多留一些快乐,给我们多留一份美好的回忆。
那天我去看岳父,望着病床上的他,我感觉岳父真的倒下来了,曾经的家庭权威已经不再,身体明显地消瘦了。我关切地对他说:“阿叔,你知道自己的病情吗?”老人家立马说:“知道”?。躺在老式木床上的岳父,一行浑浊的老泪从他那微闭的眼眶溢出,滚过清癯的脸颊。想起老岳父昔日的点点滴滴,一股热流在我胸中流动,让自己全然忘却了情感上固守的坚强,鼻子一酸,眼前竟模糊了。虽然我与岳父语言沟通有些困难,但我是一个讲究孝道的人,对于病床上的岳父,我深深地理解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我接着说:“阿叔,你放心,我和弟弟妹妹们一定会竭尽全力来救治你的!”只见岳父嘴角微微颤动了几下,我仿佛听见岳父在说:“孩子,我这次就全靠你们的了!”。当我起身要离开的时候,我看到岳父的眼眶里,已经是满满浑浊的泪水,我无法知道:那是他对女婿的期望?还是他对女婿的等待?
我早早地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我固然知道一个没有父爱的人只能享受残缺的爱,但我从岳父疼爱和关心妻舅的言行中,时时想起我的父亲也曾是这样爱我,也曾是这样甘心的为我付出一切!岳父的爱也是我的期盼和希望!我不希望妻舅们重蹈我的覆辙:过早地失去他们的父亲。我会与妻舅们一起,尽一个做儿女的孝道,尽一份做儿女的责任,给岳父以呵护和鼓励,让他的心里辟出了一方净土,令他气定神闲,让他战胜茫然、恐慌和绝望,让他安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红薯是一种农作物,每年的春天,家家户户都会在地里中上几分土的红薯,红薯全身都是宝。红薯叶在过去是用来做猪食的。而今,在繁华的都市里,因为原生态绿色食品相对少了,红薯叶却成了人们口中的美食。红薯,在1963年大跃 进年代,田里稻谷产量不高,几乎还不到第二年春天,很多农户家就没有米下锅了。大山里的苗族人就将红薯切碎,晒干,做成红薯米,在做饭时将红薯米一起煮来吃。
我出生来七十年初,那是还没有分田到户,爸妈都是靠在生产队争工分来养活我们,那时候,每当吃饭时,爸妈就把红薯挑出来他们吃,把米饭留给我们姐弟吃。由于我在家里是最小的,有时候淘气时将红薯丢了,哥哥,姐姐便会换来爸爸的责骂。想想那时候,确实太不应该了,为何我做错了要哥哥,姐姐为我承担。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吹遍神州大地,苗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慢慢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以前作为生活中主食之一的红薯也开始被人遗忘,种的人越来越少了,偶然能吃上一顿,还是尝试新鲜口味了。
在我的记忆中,最好吃的红薯干还是第一次去岳父家吃的。那时候,岳父家还没通公路,也没通电。要走10多公里山路。勤劳的岳父,岳母每年都还会种大量的红薯。每年红薯收获的季节,岳父会把红薯进行精挑细选,哪哪种适合打红薯粉。哪种适合做红薯干,哪种适合做红薯米。秋天,岳父把红薯放在阴凉的地方凉枯,待红薯水分褪干,把红薯煮熟,去皮,再用炭火熏干,这样熏出来的红薯干香甜,金黄三色,晶莹通透,让人爱不释手。
每到冬天,岳父和岳母就围坐在火塘边,边烘红薯边拉家常,每当聊到远在外地工作的哥哥,嫂子,他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出生在城市里的嫂子也特别喜欢吃岳父做的红薯干,所以,每年岳父都要做很多红薯干,留给嫂子和我们吃。而他们自己却舍不得吃。
自从岳父去世后,就再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红薯干了。现在回家,有时妻子会偶然做一些红薯干,在儿女们都觉得味道很美时,我却吃不出岳父做的红薯干那个味道。这让我更加怀念岳父,因为他为我们的付出,而没享受到一点清福。如果现在岳父还在,我们是多么幸福啊。让我明白“家有一老,胜过一宝”的道理,老人就是我们的财富,无论精神上,物质上都能让我们大丰收。为人子女,由其是八零后,九零后出生的人,没有吃过过去五十年代,六十年人那么多的苦,以前的主食,现在是品味。让我们趁老年人健在时,传承中华民族美德,尽自己的一份孝心,让老人安享晚年。
岳父离开我们十多年了,但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为岳父没有享到清福而内疚。虽然这十多年因为工作很少回家,但是,岳父的音容笑貌却时常在脑海里。每当看到卖烤红薯的人,唤起了我想吃红薯干的胃口,也唤起了我对岳父的怀念。怀念岳父那份似女婿为亲儿一般的情怀。
80多岁的老岳父突然患了脑血栓,家人不知所措。
几天过去了,稍微有了一些头绪,晚辈们腾出手来,七手八脚地张罗开了。大哥为老人做了一根拐杖;二哥买来了坐便椅子;爱人连忙赶制了几个小棉垫子,垫在老人的身下;大侄女为爷爷买来了夜壶;在市内一家大医院工作的二侄女把爷爷用来通血管的药品带回家。
大哥,二哥每天轮流着为老人端水煎药,洗脸洗脚,接屎接尿。爱人不停地拆洗着老人污染过的衣被。信奉佛教的姐姐整日为老人祈祷。侄女定时给爷爷输液,测血压,带上采好的血样,到医院去做化验。为了老人的康复,一家人全力以赴。
刚刚患病的岳父,情绪极不稳定,总是认为自己以及84岁了,治不好了。每天少言寡语,消极易急躁。不过儿女们对老人的康复且是信心十足。
岳父6岁就去山上放羊,没有读过一天的书。15岁做学徒,18岁去工厂做工。每月仅有的几十元工资,养育了我们6个儿女。历尽过无数的艰辛与坎坷···
岳父每一次讲述,儿女们的肩上就多了一份责任;每一次回忆,儿女们又一次增强了为老人驱走病魔的决心。
为老人进行言语康复很简单,但肢体锻炼就没那么容易了。大哥,二哥把老人架起来,一步一步地向前挪着。如果父亲偷懒,儿女们就逗他开心:“不认真锻炼,就把你送养老院去。”
这时岳父就会沉着脸:“谁送我去养老院,我就拿刀剁他。”
“你的手根本握不住刀把,怎么剁呀?”
“那我就去投江!”
“你连楼都下不去,能走到江边吗?”
“我打车去!”
“没有哪个司机送你去江边。”家人你笑成一片。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多月过去了,岳父竟然扔掉了拐杖,完全康复了,家中又找回了往日的祥和与平静。岳父逢人便说:“多亏了孝顺儿孙,我才能好得这么快。”
岳父今年八十有—,古铜色的脸上写满了人间的沧桑,硬朗的身子骨、硬朗的牙齿与同村同龄的老者比判若两人。让人惊讶的是他还居然长着一头乌黑的秀发,颠覆了人们对这把年纪老人的想象。让岳父最纠结的时候是他去年的八十岁。经过了几十载的艰辛,从几十年前每天1.5元的工钱增长到前年的150元,每年基本保持约280个泥水工日的他,吃了岁饭过了正月初六,正准备又要开始一年的劳作时,工头(农村人建房子的头人,俗称“成桁”)突然宣布不要他干了,理由很简单:都80岁了,你就歇歇吧!这件事让岳父郁闷啊!岳父找成桁论理:“80岁怎么了,我那一点比你们少干了?说不要我就不要了,谁砌的清水墙比我好?我可以要少些的工钱……”
岳父说得好可怜啊!可工头就是铁了心不要他了。刚开始的那阵子,村里和邻村有人建猪舍、伙房、围墙什么的,有种田需要请人犁牛的,岳父还能找些零星的活干干,自从工头不要他干活的消息传开后,人们都知道外父是80多岁的人了,渐渐地人们就愈来愈少上门来找他干活了。习惯每天从早晨五六点起床一直干到晚上七八点的岳父,一下子轻松了,身体却象散了架似的,变得六神无主坐立不安。其实,这些年以来,岳父除了做着农村建筑这个正业,一个人还兼顾耕了三亩多的地,养了一头耕牛。
每年一造稻谷一造蕃薯,作为岳父的副业,轮植着他人生的春夏秋冬。我的岳母长年累月患有风湿骨痛,行动有些不便,帮不了他的忙,也就负责煮着一日三餐。他的五个子女也只有最农忙的时候,我妻子帮他一把,其余四个已经成家立业的子女各忙各的,没有一个愿意耕田,哪一个肯帮他?尽管如此,岳父大前年还开荒坡地收获了三百来斤的鸭脚粟,以为卖给人做枕头会得个好价钱,可是5元一斤都没人要,这事也让岳父纠结了好一会。按常理,一个人对付三亩地也已经够忙碌的了,可是这几十年来,外父都是利用干建筑时的朝头晚早、中午的短暂休息,以及偶尔的停工来完成这三亩多地耕作收获的。
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妻子是这样形容她父亲的一天劳作的:“朝早五点多钟,他就起来担着粪箕耙子到海边的防风木麻黄林带去耙柴,六点多钟的时候已经是满满的一担柴草回家了,赶紧三下五除二吃了两碗稀粥,就骑着那部上个世纪70年代卖的永久牌自行车往开工的邻村赶,中午休息的时间,这时候或者已经出现在他的田头上喷禾虫了。晚上收工,他还要割上一粪箕的牛草……”岳父就是这样周而复始不知疲惫地劳作着。
自从工头不要他干了,这三亩多地就成了岳父的精神依托,也成了他不想依靠子女生活的主要收成。今年的农历五月十一,是他八十一做寿的日子,也是他人生中过得最为高兴的生日!面对着满堂的儿孙、岳父对着前来贺喜的每一位亲人唠叨着:“今年的蕃薯卖个好价钱,蕃薯掘了将近两万元哪!”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如果一个80岁的人还能干着高强度的体力活(泥水匠)不算什么稀奇的事,靠种蕃薯一造就收获2万元的80多岁老人在全国范围内又能有几人呢?这一切都是真的!
“风物长宜放眼量”,80多岁的岳父一生贫寒劳累、与世无争,做过的工有第十次投世的人那么多,历尽沧桑依然老当益壮,也不失是人在福中的另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