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十六岁的梦中,我感到我的面前延伸着一条春天的道路—那是通往梦想的地方—众兴中学。
众兴中学,它没有与众不同的校园,有的只是最普通的教室操场,有的只是最常见花草树木,有的只是最淳朴的老师学生。在高楼林立灯火辉煌的城市里,实在是少了一份奢华和光彩,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校园却将承载着几代人甜美的回忆,放飞着几代人的憧憬,还怀揣着希望与激情,梦想与憧憬,我踏上了梦中那条春天的道路,与你——众兴中学,初次相遇在一年前。在你的怀抱中我总能感觉到风的缠绵以及未来那似锦的前程。在你的世界里,风是绿色的,辛勤的老师是绿色的,一切都呈现着绿色的味道,它淡淡的,清凉的,它充满生机与顽强,盎然与拼搏。众中,你叫我怎能不对你一见钟情呢?
众兴中学的同学们珍惜时间,热爱学习,充满自信,“勿谓寸阴短,即过难再获”是同学们的座右铭;“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是同学们的学习方法;“不自信而人孰信之”是同学们的个性。众中学子们仰望天空,大声吼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学习中的一次次探究,书海中的一次次泛舟,综合实践活动的一次次发现,绿茵场上的一次次拼搏,与老师、同学的一次次心灵碰壁,成长中的一次次自我反思顿悟……我们的知识在众中得到积累,能力在众中得到提升,意志在众中得以坚强,情感在众中更加融洽。我们的生活因众中而得丰盈而精彩,我们的青春因众中的美丽而绚烂!众中,是你给了我展示自信的舞台,是你让我体会到师生情意重,同学友谊浓。众中,你叫我怎能不对你尊进爱戴呢?
众中的老师们拥有“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的高尚情操,拥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曾记否,老师们在灯下为我们批改作业,预备课件;曾记否,老师们轻轻弯下腰为我们解开紧锁的眉头,驱走心中的困惑;曾记否,在我们骄傲自满、心浮气躁时,老师们轻声抚耳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他们是园丁,他们比园丁更辛苦;说他们是蜜蜂,他们比蜜蜂更勤劳;说他们是蜡烛,他们比蜡烛更无私;说他们是父母,他们比父母更伟大。众中,是你让我遇到这样的好老师,让我在你们的精心呵护下,吮吸着知识的甘甜,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众中,你叫我怎能不对你欣喜若狂呢?
历经三十年,众中刻满沧桑;历经三十年,众中不断创新;历经三十年,众中数创辉煌!
我沿着春天的道路,通往梦想的地方——选择众中,走向成功!
“丫头,快尝尝奶奶做的面线糊!”热腾腾的香气氤氲着奶奶幸福的笑靥,那暖融融的面汤下肚,却直淌进我的心田……
——题记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古厝红墙,炊烟袅袅。踏上家乡的土地,记忆中熟悉的味道再次扑面而来……
小时候,老家的小院有着太阳一般的颜色,金色的阳光,古厝灿若朝霞的朱红,似乎永远四溢着温馨的味道。调皮的我总喜欢没日没夜地和姐姐们打成一团,喜欢看着厨房中奶奶忙碌的身影,当然更喜欢奶奶亲手做的“人间美味”——面线糊。精心熬制的猪骨汤加上雪白的面线,再配上猪血、香菜、油条等各种小食,怎能不让年幼的我馋涎欲滴呢?尤其是每年除夕的年夜饭,一大桌的山珍海味外往往还不忘加上一大锅美味的面线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馨也伴随着面线糊的味道永远地留在我的心底。
时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浓了岁月的念想。长大后,我对父母离开了家乡的小镇,住进了钢筋水泥的城市,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我对面线糊依然情有独钟,西街的面线糊,西安的面线糊,老北京的面线糊:天南地北的美味,却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终于再次踏上了阔别已久的家乡,远远的望着老家的老房子,眼睛突然湿润了。“爷爷奶奶,我回来啦!”走进小院,奶奶正弓着腰在菜畦里摘菜,一听见我的声音,连忙惊喜地抬起头,苍老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快来,丫头,奶奶给你做面线糊!”奶奶带着我进了厨房,“你瞧,一听说你要回来,我就赶紧炖了猪骨汤,忙着给你做面线糊呢!”闻着熟悉的味道,我不由自主地笑了,赶紧帮着奶奶洗菜、下面。奶奶的脸上尽是抑制不住的喜悦,一丝不苟地做着每道工序,仿佛是在精心雕琢一件巧夺天工的作品。骨汤煮沸了,再加入面线,轻轻搅拌,放进猪血、虾仁和香菜,然后细细撒上胡椒粉……奶奶小心翼翼地端起面线,颤巍巍地走到饭桌前招呼道:“丫头,快过来趁热吃了!”看着我细细品尝、一脸陶醉地馋样,奶奶不禁笑了:“好吃么?”“好吃……奶奶做的最好吃了!”话一出口,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原来,记忆中的味道是那么甜,那么幸福。奶奶的白发在朦胧的热气中若隐若现,我的心头掠过一丝酸楚,这样的幸福,我还能拥有多久?
时光无情地染白了奶奶的白发,在她饱经风霜的额头上刻下了岁月的痕迹。奶奶,我只想牵着您的手,陪您慢慢变老……
一碗面线下肚,暖暖地涌遍我的全身,嗯,是奶奶的味道,是爱的味道……
酸甜苦辣咸所谓人生百味,爱的味道,也许是酸涩的青果,也许是香醇的奶茶,或者是浓苦的咖啡,或者是清凉的薄荷……而姥爷对我的爱,则是像那块香甜的红薯一样,咬一下,满口甜如蜜。
自我记事起,就总是好奇地望着姥爷从黑黢黢的烤箱里变魔术似的抽出一托盘的烤红薯。姥爷仔细地剥下那烤出汤汁的红薯皮,轻轻吹几口,不一会,红薯就被吹得温热正好,然后满面笑容看着我一口一口地吃进嘴中。等我吃完,他更是一脸幸福和满足的样子。我也望着姥爷,用一双小手把嘴边的残余红薯摸得整个脸颊都是,那时,我感觉姥爷的爱,比那块如红薯还甜。
长大之后我与姥爷分开了,但每周末去到姥爷家,虽然依旧能吃到那依旧热乎的香糯的红薯,满足感依旧充斥在心间。但在心中似乎少了一种新鲜和迫切了。
去年春天,无情的疫情使我不能每周都去姥爷家了,姥爷亲手烤的红薯香,渐渐成为了味蕾上的回忆。突然有一天,姥爷打电话时又说起了烤红薯:“宝,好久没吃我烤的红薯了,今儿我又给你烤了几块红薯咯!你来一楼拿,门口那个保安死活不让我上去哟。”起初,我还在心里有些埋怨他,几块烤红薯而已,非要这个非常时期过来吗?但当我走到小区门口,看到姥爷早已等候在那里,他仍旧穿着那身老行头,倒背着手,像个孩子一样望眼欲穿的等着我出来。姥爷看我出来,有些激动,嘴里喏喏着,似乎不知道说些啥好,脸上却是乐开了花。当姥爷把一兜红薯塞在我的手里时,我心里一热,下楼时的寒冷,似乎被这热呼呼的红薯驱散了。姥爷问候了一下我的最近状况,然后转身走了。
望着姥爷离去的背影,我的眼眶湿润了。姥爷在特殊时期来为我送红薯,那糖汁扑鼻的香甜似乎隔着厚厚的纸袋都能闻到,它又一次唤醒了我味蕾上的记忆。
原来,这就是最普通,也最深厚的爱,爱的味道,就是我眼前这一袋红薯的香甜啊。
岁月的浪潮,时涨时退,涨潮的地方是新的自我,退潮的地方是心灵的回忆。怀念、惆怅似酒愈酿愈稠,浓浓的糊在心头。
岁月翻章,寻找那爱的味道。
那时的我,还未满10岁,和奶奶待在乡下体验生活。晨曦惊扰着陌上新桑,清风卷起落花穿过回廊。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树枝,落在奶奶的脸上。我转过头,对奶奶说:“奶奶,我想吃你亲手做的圆子,可以吗?”奶奶刮去我鼻尖上的灰,笑着对我说:“好啊!奶奶现在做给你吃,但你要乖乖的听话哦!”我笑了。
奶奶领着我进了菜园子里,拔了几个红薯,放在篓子里。我抱起红薯,凑在鼻子边狠狠地吸了口气,嗯,真香,这红薯带着青草味儿和新翻泥土的气息,清香扑鼻。接着,奶奶把红薯磨成了粉末,安置在一旁。然后,奶奶从冰箱里取了一捆晶莹剔透的粉条和一块猪肉,她用猪油把粉条炖开、炖熟。待粉条熟了,入了味,便盛起,放凉。她又拿刀把猪肉切成末,用料酒和酱油腌好,与粉条一起炒,炒好盖上锅盖焖一会儿,待满分作文网揭开锅盖时,我便会凑上前去,狠狠吮吸着那香味。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她就用水和着淀粉,一点一点洒进红薯粉,然后把红薯粉揉成一个个小小的圆子,压扁,把猪肉粉条一点点盛进被压扁了的圆子里,包起来,揉搓成一个球形,放入蒸锅里蒸上半小时。奶奶做完了,身体已被汗水浸湿,可每每蒸好后,她并不是自己先尝,而是夹出一个,放在嘴边吹了吹,递给我。每每这时,我会笑得如花一般,抓起就往嘴里塞,那美味,是难以言喻的。每每此刻,奶奶总是看着我吃完,笑着,那眼里满是慈爱。她笑起来的样子,似菊花盛开,似波纹粼粼。
可是,她终究留不住我。我挤进繁华的大城市,吃尽了山珍海味。我也曾想过寻找奶奶的做法,虽找到了,却总不是正确的味儿。老家里的锅,是大锅;老家里的火,是柴火;老家里的红薯,充满了乡土气息……这一切的一切,城市里都没有。
时光静好,岁月青葱。愿落花仍有意,愿流水亦有情,我愿借一缕阳光,回味那段最美的时光,回味那爱的味道。
母亲节到了,给妈妈什么惊喜呢?奶奶给我出点子,妈妈平时最爱吃面了,就为妈妈下碗面条吧。
说干就干,奶奶帮我从冰箱里取出面条,我穿上围裙,来到厨房。拿了一口锅,往锅里倒上小半锅水,“啪”地一声打开煤气灶,蓝色的火焰舔着锅底,不一会儿,锅里的水发出“嘶嘶”的响声,又过了一会,水开始“咕噜咕噜”地冒着水泡。一个个水泡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像小花炮一样绽开了,真有趣!
我将面条小心翼翼地放进锅里,面条慢慢地浮了起来,锅里仿佛盛开了一朵美丽的菊花,我把面条捞起来,放进碗里。赶紧喊出正在房间里写字的妈妈,妈妈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哇,她吃得好香,那津津有味的样子,就像熊二看到了蜂蜜一样。
看着妈妈吃得如此开心,我也很得意!我提议妈妈让我尝一口,天哪,淡而无味一点也不好吃,原来我忘记放调料了。
“妈妈,这么难吃你怎么还吃得这么香?”
“因为妈妈在面里吃到了爱的味道,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味道!”妈妈搂着我,摸着我的头。
我依偎着妈妈,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开心的孩子。
风说:爱是陪伴,是落叶与我一起浪迹天涯,但我不知道爱是什么味道。草说:爱是呵护,是路人有意的抬起他们的脚,但我不知道爱是什么味道。鸟儿说:爱是放手,是妈妈忍痛给我自由,但是我不知道爱是什么味道。现在,我想说,爱的味道就是饭菜的味道。
在医院住了十几天,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我无所适从,早上吃完饭就要打针,一直要打到一两点才可以去外面吃饭。刚开始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了一家路边摊,里面的老板挺和善的,笑眯眯的招呼我们。我妈对我说:“女儿,以后我不在这边,记得打完针到这来吃饭啊!”我点了点头。
每天,打完针后的我,睁开了睡眼,瞧了瞧手表,现在已经是一点多了,整个人一点劲也没有,不想走那么远去吃饭,但还是经不住肚子的咕噜噜的响,便费力的下床了。拖着疲惫的身子,在阳光的照耀下,不断前行,似乎这就是爱的味道。
走进了饭店,叔叔急忙的走了过来,望着他那白了一半的头发,那眼角的皱纹,干涩的嘴唇,岁月似乎没有对他包容过,“姑娘,吃点什么啊?”我过了一会儿才醒过来,惊慌失措的用手挠了挠头“我……我看看菜单……”我不好意思地回了他。他热情的把菜单放在了我的旁边,看着他那粗糙的手,心里一阵心酸,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然会对一个陌生人那么心疼,对一个陌生人那么亲切。
从那以后,不管我什么时候去饭店,他和阿姨都在店里,并没有像旁边的店一样过了饭点就收了摊,所以,不管我打针打到几点,我都会去那吃饭,慢慢的,我点的盖浇饭旁多了一碗紫菜汤,叔叔笑着对我说:“姑娘,这是我们免费送的,你放心好了。”我也以为是他们看我经常在他们店里吃饭免费送的,也就没在意。
记得一个三点半的下午,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这么晚去吃饭,“反正他们也一天到晚不关门的,去多晚也没事。”我也当成了理所当然。
当我慢悠悠的走到店门时,不经意间听见了叔叔与阿姨的对话:“我们还是关门吧,总不能每天等那个小姑娘吧,家里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呢,晚上回家又要忙到很晚。”叔叔回答说:“你看那个姑娘也不容易,人生地不熟的,她又要打针,肯定找不到地方吃饭了,我们再等等吧。”阿姨没好气的说:“你看你,还每天送她紫菜汤,这些都是要钱的啊!”顿时,听到这的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一直没收摊是为了等我,原来紫菜汤不是免费赠送的,原来……我的泪珠早就滴滴答答地掉了下来,在阳光的照耀下似乎显得格外耀眼,眼角的泪水不会儿就被蒸发了,他们似乎发现了门外的我,我急忙走了进去,“叔叔阿姨,现在还有饭吗?今天打针有点晚了……”叔叔笑着说:“有有有,你什么时候来都有的。”听到这话的我,鼻子更酸了,喉咙已经哽咽了。我急忙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偷偷地用袖子抹眼泪。
叔叔炒好了我的菜,接着向往常一样帮我断开了一碗紫菜汤,我连谢谢都说不出来了。只好一头不断往嘴巴里塞饭,饭里面好像倾注了叔叔无限的爱,似乎我品尝到了叔叔爱的味道……是多么美味与令人难忘啊……
风说,爱的味道是没有味道的,草说,爱的味道是新鲜的,鸟儿说,爱的味道是感动的。我说,爱的味道,是细致的,是精心准备的,是令人难忘的味道……
那是一个炎热的正午。
收拾好琴包,走到门口,远远地望见妈妈向我招手,坐在电动车上,妈妈递给我一个塑料盒:“儿子,打开吃了,这刚切好,水分很好。”
打开盒盖,水灵灵的水蜜桃正在其中,精致的白糖均匀地的铺在上面,让人垂涎欲滴。
电动车行驶在银杏大道上,路两旁的花草散发出淡淡幽香。慢慢叉起一块,轻咬一口,清脆而多汁的果肉在口中迸开,浓浓香味弥漫至全身,真舒爽。
再叉起一块,果肉的美味,汁的清爽在口中荡漾,香气更加浓郁,太甜了!
叉子的频率加快了,叉一块,放进嘴中,又叉一块……甜甜的水蜜桃比得过三月的春风,盛得了冬日的暖阳!
夹杂着水蜜桃淡淡香气的风缓慢吹过发梢,路旁的银杏树微微摇曳着,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儿子,好吃吗?”妈妈转过面含微笑的脸。
“好吃!”
“好吃以后再切。”妈妈的脸漾满了笑容。
水蜜桃渐渐地被吃完了,轻轻盖上了盒子,头紧紧地贴紧妈妈的后背,一股暖流,温暖脸颊后顺着脖子暖到胸与背及至全身。在这股暖流中我似乎听得到每个毛孔都在张嘴巴欢呼,心也温暖起来了。
有人说母爱如水,我说,妈妈的爱就像水蜜桃,甜在嘴里,融化在心中。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味道,香如花,甜如蜜,咸如泪,而酸、苦、辛皆如生活。
爱的味道是酸的?是甜的?是苦的?是辣的?还是咸的?似乎这一切味道都不能形容爱的味道,因为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美好的情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形容爱的味道!
那是我从书上看到的一个故事,一对母女在阿尔卑斯山滑雪,母女在雪山滑雪中,由于缺乏经验而迷路了,又遭遇了雪崩。母女在雪山挣扎了两天两夜,几次直升机经过,只因她们穿着银白色的滑雪服,而没被发现,终于女儿因体力不支而昏迷了,醒来的时候,她躺在医院,医生告诉她:“你的母亲已经不在人世了,是你的母亲救了你,她割断了自己的大动脉,在雪地里爬行,血染红了一片雪,引起了直升机的注意。”
这位母亲用牺牲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女儿的性命。
还有一位父亲因为爱而创造了医学的奇迹。
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一位父亲带着小女儿要去和在美国波士顿的妻子会合。在一天早上,这位父亲在船舱里用水果刀削苹果,船突然剧烈的摇摆,刀子插进了胸口,他浑身抽搐,女儿看到吓坏了,这位父亲告诉他的女儿,只是摔了一跤。然后,他不引人注目的擦掉血迹,这三天他依然给女儿唱摇篮曲,陪女儿做游戏。船到岸的时候,女儿一眼就认出母亲,向母亲跑去,就在这时候,很多人向船里看,那眼神中充满着恐惧,女儿回头一看,父亲迎面倒下,父亲的胸口血如井喷,染红了整片天空……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刀无比精确的刺穿了心脏,而他却不引人注目的多活了三天。
爱的味道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是震撼心灵的味道,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味道!
在我们这个小家庭,每个家人都会做出让人食指大动的拿手菜,其中最厉害、最会做菜的人,就是——妈妈。
一阵阵的香味从厨房传了过来,原来妈妈又在做她的拿手菜,妈妈的拿手菜之一就是“橙汁排骨”。上菜了,“ 橙汁排骨”的香味让我和妹妹都快流口水了,大口的吃下一块后,简直就像进入了人间天堂,这“橙汁排骨”实在是好吃极了!因为柳橙味好浓好甜,吃一块就想再吃第二块,欲罢不能。这可是一道一定会成功的菜,要失败也很难。
“橙汁排骨”的做法其实非常简单,妈妈都先将小排加入腌料拌匀,再放进冰箱1小时 ,然后热油锅放进小排炸到金黄色,小排的部分就先完成了。第二步骤就是制作橙汁酱,先爆香蒜末和姜末,加入柳橙汁和冰糖煮到沸腾,这时就可以把准备好的小排放进锅子里并盖上锅盖,转小火煮到汤汁收干,最后当妈妈洒上白芝麻时,就表示……大功告成。很简单吧!我可是妈妈的料理小帮手,看着妈妈做这道菜已经看了千百回了,这道菜我早就学起来。
妈妈还有拿手菜之二,就是“竹笋汤”。每次看妈妈都是拿两支又大又胖的大竹笋切成许多薄片,然后再准备一锅水,等水沸腾后,把准备好的排骨肉放下去,切好的竹笋片也丢下去,转小火慢慢熬煮,熬到竹笋香味四溢时就可以上桌了。竹笋的香味扑鼻而来,喝起来就不用说了,真是美味可口,香脆的竹笋配上浓浓的排骨汤,这可真是妈妈的精心杰作啊!这道菜我也一定要学起来。
妈妈的拿手菜实在是太好吃了,每道菜里都有妈妈满满的爱心,我也常常跟妈妈说:“妈妈,你煮的菜比任何人都还好吃,谢谢妈妈,您辛苦了,您那美味可口的菜色中,充满了浓浓的爱,让我深感无比的幸福!”这时,妈妈也会笑得合不拢嘴,笑脸就像绽开的花朵一样,笑得非常的灿烂和满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中,最让人激动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春节里除了声声爆竹让人印象深刻外,香甜可口的饭菜,想必也让人记忆犹新吧。
春节的年夜饭,总是那么的丰盛,平常难以尝到的珍馐美味,在那日却如家常小菜一般,被一一端上了桌,看着一道道美味摆在眼前却不能吃,也属实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煎熬”。早已垂涎三尺的我,既想吃却不敢先吃,一想到大人们的警告,我只得把流出来的口水再次吸回去。
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为何我不敢先吃,莫非连偷偷吃一点的胆子也没有?不,你错了,与其说不敢先吃,不如说是不愿先吃。因为先吃必是不让人发现,那就很有可能会囫囵吞枣般地吃下去。也许一时在舌尖上有了快意,但那只是表面的味道,更深层的味道却没尝到。要我说,更深层的味道便是隐藏在食材之下的长辈们深深的爱与亲情,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得以年年有年夜饭。
细品菜的味道,那是对食材的尊重,吃了菜之后能“喝水不忘挖进人”,那才是品出其间的爱,所以不愿先吃,只恐负了菜中的那一片心意。
再者,退一步来说,即使不品心意,那由长辈们先动筷,也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不容破坏。
也许很多人并没有参与过年夜饭的制作,不懂一顿饭下来的不易,然而我却参加过一次,尽管我并没有全程参与,可耗时之长也属实罕见,虽然我没全程参与,但任然觉得很累,这不由得让我想到年年皆是如此,因而不由得越发珍惜起其中的心意来了。
爱是个很大的话题,一个微笑是爱,一句安慰也是爱,帮助他人是爱,保家卫国也是爱,生活中的爱无处不在,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正如不过一顿饭中也是爱,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菜的味道,也许并非最好,但是爱在其间,我想这也便是世界最美味的了!
Copyright (C) 混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