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400字(精选23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张纸能折几次?你想过这个问题吗?我们在一次有趣的作文课上找到了答案。
上课了,老师拿一叠厚厚的纸来到课堂,神秘地对我们说:“一张纸可以折几次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看看一张可不可能折了超过9次?
“当然能。”同学们象约好似的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不一定哦!让我们开始做实验吧!”
老师给我们一人发了一张大卡纸,并让王熙石先到讲台上实验一下。
王熙石拿着他的卡纸走到讲台上,开始折纸,“大家跟着他一起做好不好?”“好!”
他折的第一、二、三次都很轻松,到第四次时,有点困难了,第五、六次时他用牙咬,我们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纸折六次的。第七次时,他花费了许多时间,用牙咬了好多次,卡纸上沾满了囗水。而他怎么也无法折第八次。
我们不服气,偏要来第二次,这次老师发的是面巾纸。
老师请了徐文瀚上去做,只见徐文瀚左一折右一折,眼看要折到第九次了,可他怎么也折不上去,只好宣告失败。实验结果出来了,我们心服口服。“一张纸折不到九次”是真的。
做了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要大胆质疑,小心求证。
听说往清水里加盐就可以使鸡蛋浮起来,这是真的吗?
我先准备好材料,一个生鸡蛋、一个杯子(倒半杯水)、一袋盐、一把勺子和一根筷子。
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实验,先把鸡蛋放进杯子里,只见鸡蛋像溺水了的人一样沉入了杯底。我把鸡蛋拿出来,加了一勺盐,再把鸡蛋放进去,鸡蛋又沉下去,我又加一大勺盐,用筷子搅拌均匀,再把鸡蛋放进水里,可是鸡蛋还是没有上来,这下我可急坏了,心想:这蛋是不是浮不上来了?真是急死我了!难道我放的盐还不够的吗?这一次我加大力度一连放了三大勺盐,拿起筷子使劲地搅拌,我一边搅一边想:这次应该可以了吧?我顺时针搅拌了好一会盐才完全溶化,就在我再次把鸡蛋放进水中时,哇!鸡蛋终于浮上来了!鸡蛋像漂在水面上的皮球一样,我成功了!高兴的同时也有了疑问,咦!鸡蛋为什么在足够多的盐水里才会浮起来?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当往清水里加入盐时,溶液的密度增加了,浮力也变大了,当放入溶液中的鸡蛋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便可以浮起来。
我恍然大悟,这是浮力的力量呀!小小的实验暗含着科学道理,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都可以见到。
昨天上午,我们来到了久违的实验室,每次来此,我们都很兴奋,因为要有一些实验在等着我们。
上节科学课老师就在讲细胞,这次不会是让我们观察吧?果然不出所料,老师推来一些显微镜和细胞切片,让我们前后位组合观察。刚拿到手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调试起来。我们先拿起一个人体骨骼细胞切片观察起来,我们的位置没有阳光,又没有灯光,反光镜得不到光源,我们就看不清楚。还好移动之后有了亮光,不然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虽然看到了,可看到的只是一条线,原来倍数太低了。
后来,我们转移到了窗台上,可李煜泽还是调不准,还是路过的王凯风帮了我们,这种学生用的显微镜他家里就有一台,他对此了如指掌。在他们观察时,我看了看另外几片切片,用肉眼也能看到不太清楚的纹路,我怀疑这是人造的。想着想着就轮到我了,我看到许多清晰的细胞,有圆球状的血液细胞、方格状的洋葱表皮细胞……形态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小。看完几个我们还不罢休,又折断松针看了起来,这就看不清了,看来真的如我想的那样,那些切片是经过特殊加工的吧。
科学课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我们都很喜欢。
我的好伙伴曾经告诉我,生鸡蛋和熟鸡蛋旋转时,形态不同。我听了很好奇,想用实验来证明一下。
我端来两个盘子,每个盘子上各放一个鸡蛋。一个是生蛋,一个是熟蛋。
实验开始了,我先把熟鸡蛋竖起来,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熟鸡蛋。鸡蛋立即飞一般转动起来,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而且持续的时间也很长,直立旋转过后又横卧旋转,直到停止。
接下来,该试一试生鸡蛋了。生鸡蛋旋转时形态又会是怎样的呢?我迫不及待地试了起来,转法和刚才的熟鸡蛋完全相同。可是,鸡蛋刚开始转动就立即横卧在盘子上,而且横卧旋转的速度也没有熟鸡蛋那么快,看上去有气无力、软绵绵的。没过一会儿,鸡蛋就停止了下来。看来,生鸡蛋和熟鸡蛋旋转时的形态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是为什么呢?为了弄清楚原因,我请教了不少人,最终在《十万个为什么》中找到了答案。原来,生鸡蛋和熟鸡蛋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生鸡蛋里的蛋黄是液体,鸡蛋转动时,里面的液体蛋黄就会不断摇晃,以至于鸡蛋重心不稳定,因此无法直立旋转。相反,熟鸡蛋里面的蛋清蛋黄是固体,所以转起来如陀螺一般。看完我恍然大悟。
这次实验真有趣!我为自己又明白了一个科学道理而高兴。
今天,暑假作业完成后,老师拿出一块方糖,我们心里想难道要给我们泡咖啡。接着老师又拿出一盆清水,两根牙签,一块肥皂。我们疑惑不解,泡咖啡还需要这么多东西?老师看我疑惑不解,就说:“我们要来做一次实验。”
接下来,实验开始了。老师把水盆轻轻的移了一下,水面开始晃荡,老师让我们把水面平静下来后,再做实验。这是我们关掉电扇,远离桌子,屏息凝神,我们连呼吸都有困难了,,终于水面平静下来了。
接下来,老师先轻轻地放一根牙签,然后再加入方糖。我们观察到牙签正缓缓地向方糖移动,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又把牙签放进去,然后把肥皂轻轻地放进去,这是我们看到牙签竟然远离肥皂,慢慢向脸盆边缘靠近,这又究竟是为什么呢?
因为肥皂放进去时,水面的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往外推。老师又把方糖放进去,我们看见牙签往方糖的方向游去。原来,当你把方糖放进去时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把很小的水流往方糖那边流,而牙签也会跟着水流移动,所以就会慢慢地向方糖靠进。
如果将方糖和肥皂换成其他物质,牙签会往哪个方向移动。
我听老师说,把鸡蛋放在咸水里可以浮出来,于是就怀着好奇的心,迫不及待地想做这个有趣的实验。
我从厨房里拿出一个大瓷碗,装了满满一碗水,小心翼翼地端到餐桌上,又飞快地从冰箱里拿出一只鸡蛋拿出一只鸡蛋,还拿了一根大筷子,一切准备完毕后,我就开始实验了。
我把鸡蛋放到水面,“扑通”一下,鸡蛋就慢悠悠地“漂”到水底,大头部分向上,小头部分紧帖着底,竖在那里,我把筷子在水里搅拌了几下,鸡蛋的头部到处乱晃,还是被那沉重的“尾巴”拖了回来。
开始,我一勺一勺的加盐,用筷子一个劲的搅,蛋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我把筷子放到蛋的底部,发现蛋已经悬空了,开始慢慢往上浮,这时我非常兴奋,拼命往里面加盐,可是它好像变重了,一直上不去,我看见急了,就抓起一袋盐,往水里倒了大半袋盐,我不断地搅拌,希望盐赶快溶解,好让蛋快点浮出水面,水越来越白,蛋的边框也变大了,奇迹终于发生了,蛋很快浮出水面,我注意到了,不管怎么漂,大头总是朝上。水里的盐有许多了,我不断地搅拌着,蛋就始终浮在水面上。尽管我把蛋压到水底,它还是会浮上来。
原来,一开始的时候,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小,所以蛋一直在水底,一加盐,水的密度就会变大,蛋就被“挤”到水面上了。
在这次有趣的实验中,让我懂得了许多知识。
“嘭,嘭,嘭……”老师端着一杯水和一个罐子走进教室,最为奇怪的是老师手里还拿着个鸡蛋!等这些东西一上桌,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问老师想做什么。“老师不会是要做黑暗料理吧?”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问老师,老师神秘地一笑:“我们今天来做个试验!”
老师拿着水杯让我们摸了摸,我们惊讶地发现水居然是温的,而那个神秘的罐子里装的是盐,老师手里的是一个生鸡蛋,看到这些材料,我们一个个都惊讶得把嘴巴张了“O”字形。就这样,我们开启了实验之旅。
老师先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入温水中,鸡蛋慢慢地沉了下去,老师加入第一勺盐,鸡蛋在杯底纹丝不动,老师接着放入第二勺盐,同学们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鸡蛋,可是鸡蛋只是细微地晃动了一下,又趴在那了。老师加入第三勺盐的时候,水开始变得浑浊了,就在那时,鸡蛋开始剧烈地晃动,可鸡蛋依旧未浮上来,老师用勺子将杯底的盐搅拌了一下,鸡蛋慢慢悬浮在半空!同学们都议论纷纷,问老师是不是还要加,老师又加了一勺盐,这时鸡蛋慢慢浮出了水面,同学们惊奇地望着杯子,满脸的不可思议!
从这次的实验,我们学到了新的知识:在杯子里的水没加盐时,水的密度小于鸡蛋的密度,所以鸡蛋会下沉,随着水中盐量的增加,水的密度越来越高,最后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所以鸡蛋就慢慢往上浮起来啦!
真是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科学公开课上,我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
实验即将开始,多媒体教室一改往常的整齐,桌子分成了多个小组,桌上摆放着白醋、小苏打。火柴还有牙签。同学们个个期待着铃声的响起。
终于,上课了!科学老师满脸笑意地一一介绍这次实验的工具,并让我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在一番准备之后,实验开始了。
根据老师的指导,我们把小苏打按1:3的比例和白醋混合,在小苏打接触白醋的一刹那,奇迹发生了:本来“水平如镜”的白醋竟泛起了白沫,随着小苏打的逐渐加入,那股“白沫力量”愈发强大,五六秒便窜至杯口,持续了二三秒又逐渐下降了,形成了一些沉淀物。这时的杯壁湿乎乎的,却没有了醋的味道!用耳朵听,一阵“嗤嗤”的声音,如一大群孩子在蹦跳,又好似点燃爆竹引线时的声响。留住瓶内的气体,准备下一次实验!
我们用火柴把竹签点燃,竹签上的火越燃越旺,揭开瓶盖,准备把牙签放进去,可没想到的是,牙签刚伸入杯口,火就灭了!这是怎么回事?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老师揭晓了谜底:“火会灭,是因为这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哦……”同学们恍然大悟。
真是一节妙趣横生的科学课,真是一次有趣的而难忘的实验啊!
今天上科学课,老师要让我们研究食物里的营养,每个同学都带来不少的食品,有肉、青菜、面粉或者面包。上课铃一响,我们带着材料激动地来到实验室。
开始做实验了,姚老师帮我们点着酒精灯,蓝色的火苗在跳动,我拿着一根吸管穿过一块肥肥的猪肉,开始“巴西烤肉”。渐渐地,猪肉发出霹雳啪啦的响声,火星四溅,还能闻到一股奇怪的气味,闻着什么都像,但就是说不出来。我们把猪肉取下来放在纸上擦,纸上有一层薄薄的油脂,摸上去有点粘,我们继续烧烤,猪肉没有太大变化,可能是时间不够,我把猪肉交给一个同学,让他继续烧烤着,我又去做淀粉的试验。
我拿出馒头块,把碘酒滴在上面,碘酒开始渗入馒头、四处散开,并且变成蓝色。
我又去看美味烧烤,猪肉已经变黑了,并发出食物被烤焦的的味道。我们熄灭酒精灯,翻来覆去地看着这块又黑又焦的猪肉,就像看着一盘美味的红烧肉,有个同学嘴馋,从里面啃了一小口,他脸上浮出自然的笑容,却马上把肉吐出来。我真想提醒他烧焦的不能吃。
这节课过得真快,时间不知不觉就从酒精灯和烧焦的猪肉中流过去了,我们盼望着下一节科学课的到来。
科学课上,老师让我们带上盐、白糖、面粉和油到实验室去,我们问老师去干什么,老师却卖关子不肯说。
到了实验室,我迫不及待地坐了下来,想赶快揭开这个谜!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个烧杯和一根玻璃棒,让同学们往烧杯里倒入150毫升的自来水。老师先指导我们把盐放进水里,盐很快就沉底了,我用玻璃棒轻轻地搅了搅,呀!刚才还挨挨挤挤的盐粒,一眨眼就不见了,可是水还是清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又让我们把白糖也放入水中,和盐一样,糖也很快融化了。就在同学们疑惑的时候,老师说“同学们,盐,糖都是能被水溶解的,但是面粉和油,是不能被水溶解的!”我心想“那可不一定,说不定面粉和油也能被溶解呢!
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迫不及待的将面粉倒进水里,咦?我还没有搅拌呢,水已经变成了乳白色的了,过了好长时间,它也没有变清,看来面粉不能被水溶解。不过我并没有灰心,因为还有油没被实验过呢。不死心的我又把油倒进清水里,可是任凭我怎么搅拌,油始终浮在水面上。看来,油也是不会被溶解的!
通过这次实验我知道了,做事情仅凭感觉是不行的,要相信科学!
“哇塞!太神奇了!”究竟发生了什么?跟我一起来吧!
今天,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杯子,一个鸡蛋,一些盐和一些水,我心里暗暗地猜测着,难道老师要给我们炒鸡蛋吗?可是没有锅啊,只见老师往准备的杯子里灌了一半多的水,把鸡蛋放了下去,我们看到鸡蛋一下子掉进了水底,我又猜测,难道老师在洗鸡蛋?老师大声说:“现在每个人发一些盐,一个水杯,水杯里呢,有一半多的水,还有一个鸡蛋,要求你们用眼前的东西,让这个鸡蛋升上来。”我想,这哪能升上来啊,我用手提上来了,用了不到三秒钟又掉下去了,在我灰心丧气的时候,老师说:“试着把盐放在杯子里。”老师这样说着我赶紧往杯子里加了盐,鸡蛋浮了上来了,老师说:“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异口同声的说:“想。”老师说:“因为清水的密度小,浮力就小,所以鸡蛋就会沉下去,加了盐的水密度变大浮力随之变大,所以鸡蛋就浮起来了。”哇塞!太神奇了,真是学无止境啊!
多么有趣的一个实验啊!
老师今天给了我们一个任务,把鸡蛋放入清水里,撒上盐看看有什么变化?老师说会孵出小鸡,我有点不相信,同学说蛋壳会变软的,我也半信半疑,我想做个实验,看看到底会有什么结果。
回家我就去找妈妈要了几元钱,急匆匆地朝菜场跑去。买好了鸡蛋,就把它放到杯子里,倒上清水,发现蛋是沉下去的。按照老师的要求,撒上一大勺的盐,便用筷子迅速的搅拌起来。做完了这些,我就目不转睛地盯着鸡蛋,希望能看出什么变化来。可是观察了好久,鸡蛋还是没变化,我气得火冒三丈,正当我要把它敲碎时,妈妈来了说:“孩子,做事要有耐心的,像你这样会半途而废的。”听了妈妈的话,我就继续静下心来,慢慢的观察,居然发现鸡蛋像风筝一样,在水里飘来飘去,上下浮动着。
我觉得很奇怪,就跑去问妈妈,妈妈说:“因为鸡蛋密度比清水大,放入盐就增加了水的密度,当盐水的密度比鸡蛋重是,鸡蛋就可以漂浮起来。”
原来鸡蛋和水也有这么多的知识,我要努力学习,多看课外书,让自己的知识更加的丰富!
实验能让人们不断进步,实验能让人们不断创新,实验能让人们不断开拓。
一天,我正在津津有味的看书。忽然我眼前一亮,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吸引了我的眼球。书上说:端来一盆清水,拿一盒火柴,用“万能胶”涂满火柴头,然后把火柴放在水盆里,不到五六分钟,火柴便会在盆里“跳舞”。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准备开始做实验。
我按照书上说的,把所需的材料准备就绪,开始实验:我小心翼翼得用“万能胶”涂在火柴头上,并把它放在清水盆里,然后静静的等待——怎么没有反应啊!不对,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哦!原来“万能胶”抹的太少了。哈哈,这一次,我一定成功。我重新开始,这次我可不“节约”了,过了五六分钟,火柴在水面上“跳起舞来了”,因为跳动引起的水波形成了美丽的水环。我望着跳动的火柴,开心的笑了。忽然,我的脑海里浮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火柴抹上“万能胶”之后能在水面上“跳舞呢?”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抹上“万能胶”之后的火柴头与空气隔离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动力,使火柴跳起舞来。
这个实验让我懂得了:遇到问题首先要思考,如果有不懂的,就要去书中寻找答案。
昨天,老师们布置了一项作业,最少找两只蜗牛。我们又高兴又惊讶,带着疑惑回家了。
吃完晚饭,我和爸爸赶紧下楼去捉蜗牛。我们看了看树上,没有找到蜗牛,瞅了瞅小河边,没有看见蜗牛的影子。忽然,我想起老师说蜗牛会在阴凉潮湿的地方,我就到特别潮湿的土堆上和叶子很多的地方去找,还是没有找到蜗牛,我难过地回家了。
第二天,我又到院子里的草丛里找蜗牛,我小心翼翼地扒开草丛,竟然看见了两只蜗牛,一只在津津有味地吃早饭,一只还在呼噜呼噜地睡大觉呢!
课堂上,老师说:“我能把蜗牛变成水,你们信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信。”只见老师先拿一张纸,接着把盐放在纸上,然后把蜗牛放在盐上,蜗牛好像触了电一样,使劲往壳里钻,想逃避危险。过了一会儿,蜗牛壳里往外冒泡泡。
老师问:“蜗牛真的变成水了吗?”同学们疑惑不解,老师们:“蜗牛没有变成水,只是盐让蜗牛脱水变干了。”我们这才豁然开朗。
这个实验真有趣呀!
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科学课。
一上课,老师就说:“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个科学实验,实验的题目是:《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一听到要做实验,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有的说这个,有的说那个,有的干脆什么也不说只是高高地举起了手,都希望老师请自己上去。可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老师竟然叫班长上去——也就是我,大家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我高兴极了!我飞快地跑上去,小心翼翼地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去做,酒精灯点着了,接着,老师又递给我一个装有浓盐水的蒸发皿,我紧紧抓住蒸发皿,生怕它会掉下去,我抓得手都酸了,浓盐水才烧开,刚开始只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很快就开始冒气泡,过了一会儿,蒸发皿内的水越来越少,我仔细看着蒸发皿里的水,突然有一个很烫的东西刺痛了我,原来是已经蒸发出来的小盐粒,不知为什么,它拼命地往我手上跳。老师知道这很危险,就让我吹灭酒精灯,并把蒸发出来的盐粒分给同学们看,有的同学尝了尝,连忙说:“咸死了!咸死了!”,尝过盐的同学不时向我大喊:“这就是你做的盐呀!咸死了!”,我一看,开心地笑了。
这节科学课真有趣!
我喜欢做试验,做实验给我带来了快乐。
我做过让鸡蛋浮起来的实验。也做过让水倒不出来的实验,还和老师一起完成了色素扩散实验。
今天我拉着爸爸一起跟我做泡腾片实验。这次实验需要准备的工具有:透明水杯、清水,还有最重要的vc泡腾片。
实验即将开始,首先我们把温水倒入玻璃杯中,再把泡腾片放入温水里,只见泡腾片迅速沉入水底后又立刻浮到水面上,水面上源源不断的冒出许多大大小小的气泡。
水也慢慢的变成了浅粉色,泡腾片正在一点一点的变小。过了一会儿,玻璃杯里没有再产生新的气泡,泡腾片也不见了。只见准备水都变成了淡粉色,这可真神奇呀!我赶紧尝了尝,味道酸酸甜甜的,像汽水一样美味。
后来我查了一下。泡腾片之所以会冒气泡,是因为泡腾片里面含有泡腾崩解剂,当泡腾片放入水中再泡腾片分解剂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碳)。使片剂迅速的崩解溶化,有时崩解产生的气泡还会使药片在水中上下翻滚,加速其崩解溶化。片剂崩解的时候产生的二氧化碳部分会溶解于水是水,喝起来到嘴里有汽水般的味道。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啊,我喜欢做实验,在写实验中获得学习,获得进步,获得快乐。
一天实践课,语文老师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手里还拿着一些实验用具:有手帕、小半杯酒精、一盆水和一根玻璃棒。大家好奇地看着语文老师,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着什么药。我心想:语文老师改行了吗?来教我们科学吗?老师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的名字叫——烧不坏的手帕。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似的,同学们都交头接耳,纷纷议论起来。我又心想:手帕哪有烧不坏的呢?老师肯定在说谎。我一定要揭开这个骗局。老师好像看懂了我们的心思,向同学们抛来一块手帕,我们争先恐后地观察这块神奇的手帕,用手摸了摸,仔细地看了看,发现这块手帕和普通的手帕没什么两样。
实验开始了,老师先给手帕洗了个澡,然后轻轻地拧干,接着洒上一点酒精,再用打火机小心翼翼地点了一下,最后用玻璃棒挑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手帕烧着了,冒起了阵阵青烟。老师把烧着了的手帕给我们看了看,我们立刻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热气和浓重的酒精味。我想:这块手帕肯定完了,命丧黄泉。大概过了两三分钟,火渐渐熄灭了,手帕竟然完好无损,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然后老师提问说:“手帕为什么没有烧坏呢?”几个博学多才的同学回答来了,可他们说得太深奥了,我们都没听懂。于是,老师就讲解给我们听:“干手帕浸了水后,就会形成一层水的保护膜。而刚才燃烧的是酒精本身,水火是不相容的,所以火碰到水自然就灭了,而手帕正好被水保护了所以手帕才没烧坏。”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给手帕洗澡是别有用心。
有些事情看起来十分复杂,十分难,但用科学的方法来解答的话,那就变得十分简单。啊,科学世界真奇妙!
“叮咚叮咚……”上课了,实验老师带着神秘的微笑走进了教室,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神奇又有趣的实验。”一听到这话,同学们马上议论开了,此起彼伏的声音回荡在教室里。
老师笑而不语,从包里拿出一块土豆和一根吸管,神采奕奕的说:“土豆同学们一定都吃过吧,吸管同学们也都用过吧,诶!问题来了,吸管和土豆,哪个更强呢。”“那当然是土豆啦!”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说:“你们都是这么认为的吗?是真是假,看我做实验,再给出答案吧!”
说着,老师拿起了土豆和吸管,同学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把吸管向土豆刺去,吸管像穿了一身金甲,拿着刺刀,竟然穿过了土豆!同学们各个目瞪口呆,瞠目结舌,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吃惊地议论起来。
有的同学不服气,仍认为吸管怎么可能比土豆还坚硬呢!老师给大家发了一块土豆和一根吸管,但在自己动手实验之后,结果还是一样的,吸管还是奇迹般的穿过了土豆。
“叮咚叮咚……”悠远的钟声送走了有趣的一节课,在这节课里,我们知道了吸管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柔弱的,它竟可以穿过那看起来那么坚固的土豆。
这节课中我不仅学到了有趣的科学知识,还知道了我们不能仅凭表面来判断事物,要经过我们亲手实践后才能得出值得信服的结论。
“加油!你能行!”“我相信你!”这是哪儿的声音?原来是小桔灯教室里传出的。
只见小黄同学在前面满头大汗地折着一张大报纸,底下的“观众”们给他加油,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今天早上,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大报纸,神秘地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把报纸对折,看看能不能对折9次!”
底下立刻炸开了锅,小绿同学说:“竟然是这种实验,简直是侮辱本人的智商。”小蓝同学一脸不屑:“不去!简直so easy!”只有小黄同学跃跃欲试道:“我来!我来!”老师说:“小黄同学,你请。”
实验开始了,一折,两折,好像很轻松嘛!三折,四折,小黄同学皱起了眉毛,似乎在想:“它怎么和我叫板?”五折,眉毛绞了起来,大家一起喊道:“加油!加油!”六折,小黄同学脸涨得通红,好像在想:“咦,怎么变得如此硬?如此厚?小蓝同学担忧地看着他,小绿同学依旧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还有一些同学幸灾乐祸,一脸坏笑,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小黄同学用力地把那中指粗的纸往下压,满头大汗地折起了第七折,便坚持不住了,小蓝同学连忙跑了上去,把那纸又用力往下折,纸纹丝不动,我们也束手无策了。原来纸真的折不到9次呀!
古人说得好:“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实践,怎么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呢?
只见他在台上面目狰狞,两手紧紧捏着一张“冒牌报纸”。告诉你,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超级实验”——一张纸能折九次吗?让我们开始实验吧!
老师给每人都发了一张长方形纸,听完老师的规则,我们早已跃跃欲试了。“开始吧!”一声刚出口,我们就将纸对折、对折、再对折……等到第六次时,我们开始紧锁眉关、咬牙切齿,显得格外吃力。但最后,还是以第八次为失败告终。
真理不是千万次实践行动揣摩出来的吗?因此我们没有放弃,开始继续实验。
这次,老师换了一张大报纸,请了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只见他的脸上挂着自信的目光,用手指轻轻将报纸对折,那种神态,好像这次必胜无疑,十成把握。
随着纸的厚度增加,硬度也在增加。同学已不像以前轻松了,眉头开始微微皱起,嘴开始“咝咝”地抽着凉气,好像在想:嗯?这咋回事儿?这不符合逻辑思维!
经过又捏又捶一番折腾,终于折到第七次,可同学说:“兄弟们,我尽力了!”我们顿时一齐“唉!”
这时,一位“绿衣使者”上前拿住报纸用力用手上的肌肉用力一按,顿时,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我们期待着……
“耶!第八次成功!”我们欢呼着。可,第九次没希望了。
真理是靠多次实验取得的,实践,是取得真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今年,我在少年宫学习,那一次实验,我至今也望不了。
那是今年暑假的一天,我还是向往常一样乘11路去少年宫,那天上的是科学课。
上课了,我们安静的坐在教室等老师来上课,王老师是我们的任课老师,她今天给我们讲的是“怎样用纸锅烧水”,当老师把这几个字写在黑板上时,我们在下面就议论纷纷了起来:“纸锅怎么能烧水呢?”“这个实验肯定做不成功!”“怎么可能呢?”……正当我们议论纷纷的时候,老师发话了:“由哪位同学想来试试?”“我来”我的同桌说道,只见他把“纸锅”下面的酒精灯点燃,刚想去拿水的时候,那纸锅转眼间就变成了纸灰,同学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王老师也笑了,过了一会儿王老师打了个安静的手势我们纷纷安静了下来,随后又说:“还有谁来?”我报着侥幸的心举起了手,老师便让我上去做实验,我蹑手蹑脚地走了上去。
我已经从我的同桌那吸取了教训,些一只手把水到进“纸锅”,然后速度地点燃酒精灯,可是几分钟过去以后,那“纸锅”中冒出了白烟,同学们齐声说道:“又着了。”王老师赶忙把我们的话赶了过来:“那不是‘纸锅’烧着了冒出的烟,而是水蒸气呀!”大家都不信,“纸锅”里的水到进了玻璃杯中,一边到一边说:“这是因为水在湿润着‘纸锅’的底,所以火烧不着‘纸锅’,火把‘纸锅’,底部的水给烧干,所以水打湿不了‘纸锅’就这样火把水烧干,还剩下来的水又可以继续把‘纸锅’给湿润,火还会继续把水给烧干,就这样,一物降一物直到把水给烧开为止。”
我们就像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一般。
朋友们,我们身边有许多秘密没有揭开,我们要大胆地去推测,大胆地去实践。我们一定要时时牢记这样一句话,要勇于探索,敢于实践!
听说,气球里无论灌多少水,只要有一点点空气,就不会沉下水,会一直飘在水面上。这是真的假的?我不知道。
为了弄明白事情的真相,我决定自己动手看个究竟。我拿了一个气球,先把口撑开,接着往里面灌了很多的水,并且留下一点点空气,最后找根绳子把口处系好。做完这些后,我提来一桶水,把气球扔进了水桶里。这时,我看见装有水的气球快速地向下沉了。怎么回事?不是在水漂啊!看来,听说的是假的?
于是,我便和我的小狗点点玩了起来。可是,玩耍时,我还是想着气球的事情,我就转身去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气球正在慢慢地向上浮起来。我惊奇地睁大我的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气球,直到气球完全浮到了水面上!“气球浮到水面了!”我开心地大叫着!
它是怎么浮上来的呢?噢!我知道了,原来是气球里那一点点的空气拼命的使气球向上浮,直到气球漂在水面上。真是神奇!
我高兴地把我做的这个试验告诉了妈妈,妈妈摸着我的头说:“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要能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总会搞清楚,弄明白的。你做得真棒!继续努力!”
通过这件小事,我也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自己动手试一试。只有亲手做了,才能寻找到正确的答案。
今天早上,刘老师为我们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
刘老师先端来一个蓝色的盆子,里面装着一大半盆水。然后,刘老师又拿来一个黄色的乒乓球,乒乓球浮在水而上。刘老师说:“谁能让乒乓球沉到水底?”同学们冥思苦想,终于有同学知道了。刘老师问这位同学,他说:“把水倒完了,乒乓球不就沉下去了。”刘老师说:“不对!”刘老师又请李晓帆,李晓帆说:“把钢笔的盖子粘在乒乓球上,乒乓球就沉下去了。”刘老师说:“这个有点道理,但是还不对。”说去说来,没一个是对的。刘老师又再请王敖佳,她说:“拿手把它按下去。”可如果把手放了乒乓球会怎么样?乒乓球又浮起来了。刘老师又问:“谁能不用手让它乖乖地沉到水底?”教室里没有一人举起手来。“居然这样我就告诉你们吧。”
刘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报纸,里面包一个玻璃杯,她把玻璃杯拿出来。同学们纷纷议论,为什么刘老师要拿一个玻璃杯呢?刘老师叫了一声:“停,看我来做!”
刘老师先把杯子倒拿着,然后,再把杯子快速向乒乓球盖去。乒乓球被杯子盖了以后,就沉到水底!真叫人不能相信!
这个实验让我知道了乒乓球是不可能自己沉到水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