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褐的地板上,映着藤椅与黑褐小桌的影子,地板上闪着一个光点,惹人的眼,仿佛在说:“这是外婆的房间。”
外婆房间的墙上也有光点,闪着微弱的光,在这些微光下,墙上纹着的淡蓝色小花,也越发楚楚动人了,一朵朵摇曳着,抖落些阳光。阳光落在洁白的床上,落在几朵浅红的小花上,落在几只衔着小红果的小雀上,它们从哪儿来,又回哪儿去?谁也不知道。走入房间,只感到简朴与舒适。从小,我便是在这里长大的。
小时候,我经常到外婆房间去,尤其喜欢到外婆房间里去晒太阳。走进房间,顺带把外婆的鞋踢到床底下、小桌边,接着便坐到床边,坐到那暖洋洋的阳光下,有时困倦了,就两手一张,腿一伸,像个“大”字一样躺在床上。现在想想,依旧觉得有趣。有时无聊了,就趴在床上,数数花瓣,数数小雀,数数小红果。一直到外婆发现鞋不见了,直接嘟嘟嚷嚷地慢慢俯下身去,捡床底下的鞋,到时候她又会说我的不是了,现在也还常常说呢,我已改掉不少坏习惯——毕竟现在,我可不会踢鞋了。
曾记得,我捡到过一只小麻雀,它从窗口飞入了走廊,却飞不出去了,我双手托着这小生灵,感受着它的心跳,打算喂养它,外婆洗完菜,在一旁看着我把小麻雀放入小笼,微微俯下身说:“把它放了吧,这样养不久的。”于是,那天中午,阳光把外婆的房间烘得暖洋洋,我与外婆在房间里,打开窗,放了小麻雀,看着它越飞越远,我倚着窗台想,它会衔着小红果回来吗?以前对这事不以为意,现在想想,才知道我那时学到了多么珍贵的品质,那是善良。
仔细想想,在外婆房间里,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在应该吃午饭时,我躲在房间的窗帘后,笑嘻嘻地听着外婆喊我。天空打雷时,我紧紧握住外婆的手,那是粗糙的、温暖的手,当握住那双手时,心里就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待到我长大了,专注于学习,不再躲在窗帘后,而是站出来担起一些责任,外婆依旧每天见得到,房间却不常去了。学业越来越紧张,责任与梦想鼓舞着我前行,也就不再去外婆房间了。
现在再走入房间,也只有我一个人了,外婆又在不停做家务,时间的灰白也一点点攀上了她的发,待到我再见她时,却又出了房间……不知不觉地,过去那情景却已成了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
外婆,请放下家务吧,到房间里和我聊聊天吧,我愿意和你慢慢聊,让我再入一回桃花源,可以吗?
我心中的桃花源,莫过于此。
滨海镇中学林海莉点评:浅浅的文字,淡淡的失落,忘不了的是外婆对“我”的沉沉的爱,“我”对外婆的浓浓的思念。外婆房间的阳光是温暖的,外婆的数落是温暖的,外婆的善良是温暖的,外婆的手是温暖的,甚至与外婆的迷藏也是温暖的。虽然文章并没有运用太多优美的文字来描写这一切温馨的回忆,但是,作者运用的特写方式,恰恰带给了读者身临其境之感,一分一秒,一点一滴,甚至连在阳光中飘舞的尘埃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放大文字的身影,放缓阅读的速度,情更真切,意更浓郁。
童年时的老市场,是我的桃花源。
那时候家里还没买房,我,爸爸,妈妈都住在市场里。哥哥在老家念书,大姨看着。我才刚上幼儿园。
老市场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家是卖大料的,家门口总是很呛,因此我总喜欢往家外跑。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到处跑,无忧无虑。在我家对面的是馨馨(化名)一家,馨馨的妈妈总是很忙,我和馨馨还有哥哥一起玩。市场里有条胡同,地上坑坑洼洼,下雨时最喜欢和小伙伴一起跳水洼,谁激起的水花最大,谁跳的最多。那时候家里生意很好,母亲和父亲很忙,连饭都顾不上吃,更别说有来时间来管我了。有时候玩疯了,总是会弄得一身泥,也挨了母亲不少骂。
不论什么季节,最喜欢吃门口那家卖的盒装红豆雪糕,为此要跑很远。现在只记得名字里有个仓字,五毛一盒。小孩总喜欢一些新鲜的玩意,我也不例外。市场上有家卖本子的大爷,当然也会卖小玩具,我总会去那里买玩具,也和大爷很熟。一想买玩具,不管母亲忙不忙,就拽着母亲去,又不知道买什么,就在那挑好久,最后什么也不买。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不懂事了。一次母亲正忙着,我上窜下跳,撒娇耍泼,母亲就是不给我钱。因为那个小玩意只有一块五,我便趁着人多的时候,偷走了。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偷东西,没有任何人发现,事后我十分后悔,也是从那时起,我知道了,偷东西是一种极其不好的行为。直到现在,我仍然无法原谅那时的自己。
五岁的时候,我终于有了新家,那是一种极大的幸福感,有了真正安定的居所。
时间过得多快啊,你还没有感受到它,就已经偷偷地溜走了,从指尖,从脚下,就像捧在手里的沙子一样,攥得越紧,它便流逝地越快。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也该上小学了。
那时母亲与父亲眉头间的焦虑,紧张的气氛笼罩了我们一家,我却浑然不知。好在后来,父亲母亲到处找人帮忙,几番波折后,我终于上了小学。当然,和上幼儿园一样,放学之后仍到市场里,只是几乎很少和朋友一起玩了,或坐在电视机前,或捧着爸妈的手机。我那时不明白友谊的珍贵,手机对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后来再也没有像那时那样纯粹而珍贵的友谊了。
直到那年,济南到处拆,老市场也被拆了。从那时起,我的童年便结束了。
那几个月里,家里一直处于失业状态,没有经济收入,哥哥正好上高中,要不断寄钱。父亲和母亲终于有时间陪我了,可他们的眉头都深深地皱着,总是吵架,我也不是小孩子了,也开始懂得了父母的忧伤。
幸运的是,我们又找到了新市场,只是那些伙伴和卖本子的大爷已经不在这里了,我本来就有些内向,不善言谈,在学校里更是没什么朋友。家里的生意也不如以前了,好几个客户都走了,生意不太景气。
童年里最喜欢的雪糕早就已经不卖了,跟卖雪糕的打探才知道这种雪糕因为成本太高,利润太少,被放弃了。自那以后,我也再也没有跟伙伴们联系过。我曾不止一次地埋怨过那个拆老市场的人,打破了我的童年。可我早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知道,这是必然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容不下像老市场这样的地方了,时代在进步。人总要学着长大,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但在我的心里,老市场仍然是我的桃花源,它承载了我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是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也教会了我学着长大。我仍怀恋着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但早已回不去了。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在公园中徘徊,幻想着正处“世外桃源”;在阡陌间流连,痴望着能偶遇桃花林;也在竹林里踱步,祈祷着真有这样一处“绝境”。
自古以来,众人皆追求美好快乐的生活。但或许是道不同,有人享受于荣华,有人沉溺于名利,有人沦陷于地位,于他们而言这便是美好的生活。人不同,想法自然有所差异,我向往的便是似陶渊明笔下纯澈的生活——那片唯美的桃花林。
如今虽不是兵连祸结,但多了几分繁华喧嚣。很多人的心早已随波逐流,甚至淹没其中。“桃花源”别说找,甚至人们早已被蒙上追求美好的心灵,连想都未曾有人想吧。
恐只有我这一幼稚小儿才会这等痴心妄想吧!我心中一直存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它“不食人间烟火”,它“悠然见南山”,它“深林人不知”。我没有陶渊明大济苍生的情怀,只想平平淡淡地生活;我没有陶渊明那样忧国忧民的德性,我的桃花源中没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景象,这儿只有我一人;我没有陶渊明那样细腻如丝的心意,我的桃花源中不必耕作——考虑如何生存,倒想回归原始,“今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你或许会问我是否会孤单。虽是一人所想,但有花草相伴,树木为依,如何孤单?怀揣自然,便能体味自然的真切。气恼时,在山顶大喊喧泄,听耳边回响,心里着实舒畅;浮躁时,凝望湖水的波澜,用水打湿脸颊,心里也逐渐平和;寂寞时,躺在草地上,听耳边鸟鸣唱又或者某小动物的足迹,一个人可独享这美好,何乐而不为?
我心中的桃花源四面是陡峭而高耸的山峰,只在有一条小径可往来。小径上遍布荆棘,如此才能隔绝里外,且让人明白“仙境难求,美丽不易”的艰难——一切美好生活都有代价。里面有竹林,池塘,百花,草地……数不胜数、美不胜收。我并不希望这儿四季如春,只祈求四季都有各自风味,春花秋朋,夏日冬雪,遵循自然规律。我想在里面建一个小木屋作为家,我钟爱作画,想取“桃花源”的景为图,用“桃花源”的花为料,描绘心中唯美画面。
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不得而知。但它可以存在心间,任指导你暇想,任你探访,任你畅游。只要心中有梦,它就不是梦。祝愿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梦”!
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从此有了漂泊,有了远方。异乡安置不了灵魂,从此有了归乡,有了故乡。
——题记
春天过去,夏天激进。留在半山的回望与那时时光,在夏的弥漫生长中,不哀戚,不踱步。一半山满是绿色,一半山花香杂陈。
儿时,与爷爷一起生活。爬树,玩泥,斗蛐蛐儿而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夏日里那片插满秧苗的稻田。
走在乡间小道上,闻着满地泥土的芳香,映入眼帘的便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和一望无际的稻田。爷爷,我来给你送水啦!话音刚落,爷爷便放下手中的秧苗,朝我身旁走来。
我呆坐在旁,望着那一片片的水田和鲜绿的秧苗,绿意满地,泥土飘香,好似一幅泼墨山水画。一阵阵微醺的暖风吹来,惊起一阵阵绿波,那些秧苗好似在跟我招手,在悄无声息间便把我想尝试的念头勾起了。
你想去尝试插秧吗?爷爷慈祥地说道。我好奇地点了点头。便学着爷爷的样子,挽起裤脚向稻田里踩去。我目光紧紧地盯着爷爷,生怕遗漏了哪个动作。该你了。我一边回想刚才一边拿着小秧苗,小心翼翼地插种在稻田里。回过头便看见爷爷肯定的目光,顿时充满了干劲
日落西山,不知不觉间,我们爷孙俩已经干了一下午了。我们坐在田头歇了歇脚。望向田间,那秧苗一大片一大片的,在和风的吹拂下,好似一幅毛茸茸的地毯,真想在上面打个滚。
爷爷,为什么我们不去买粮食,要这么辛苦的来栽种呢?我不解地问道。爷爷笑了笑,说道:只有辛勤劳作后,方知水之甘甜;只有大汗淋漓后,方得心中欢乐;只有经历一番彻骨寒,方可闻见梅花香啊!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水波在荡漾,江畔的垂柳在轻柔的挥着手,夕阳恋恋不舍地挨近了西面的大山,余辉落在被晚风吹皱的水面上,碎成了一片片清晰的银箔,轻盈地在水面上漂游着。
那就是我的故乡。
故乡是什么?是屈原的秭归,那里是楚国宗祖,洞庭波兮木叶下;故乡是卡夫卡的布拉格,虚幻又现实,欲说还休;故乡是木心的乌镇,五十年未闻乡音,听起来麻痒痒的亲切感。当我不知疲倦,山一程,水一程,渐行渐远才发现:那片山,那片一望无际的稻田,便是我心中最美的桃花源。
桃花源,顾名思义,自然就会想起一片片的桃花林,宽广无垠的碧空,以及萦绕在舌尖令人回味的甜蜜。那是一片花的海洋,一个清香的天地。
可是,从幻想中会过神来,看看今天的城市,你就会发现,哪里还有桃花源的影子?简直就是个大垃圾场。
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生存的环境却日益落后。马路上尘土飞扬,伴随着阵阵河水腐臭的气味,以及到处是狗狗的粪便,遍地黑色的口香糖和烟头,我们还能问心无愧地说生存环境很好吗?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人们在喊这句口号的时候,却随手丢着垃圾,这句口号,只是在污染完环境后的一个虚无缥缈的幌子,一个掩饰自己的罪行的借口,以此愚昧而天真地慰藉自己。仅此而已罢了。
天空原本是鸟儿的游乐场。那里,白色的云朵荡漾在蔚蓝的天际,就像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中渲染,一丝一丝的,仿佛触手可及。鸟儿在云间嬉戏,清脆的歌声回荡在天地间,在空中绽放,飘进每个人心中。大自然的东西,无需雕琢便是最好的。
而现在呢?天空中飘荡的,常常是一个个的塑料袋;空气中弥漫的,是浓浓的尘烟。小鸟不再歌唱,即使偶尔哼上两句也显得有些凄凉悲伤。
我心中的桃花源便是久远的记忆,记忆中,天空依然是蓝得一尘不染,小河依然清澈见底,鸟儿依然歌颂美好。
这样的记忆,也许只存在少数人的心中了吧,它依旧是个遥远的梦。
我背着书包在钢筋水泥的迷宫中穿行,工业扬尘使我咳嗽连连。车辆如一头头野兽,刺耳地咆哮着穿行,我只好喘息着往家里赶。
昔日长着青苔的石板路已被粗犷不平的沥青覆盖,小区那曾立着树的地方已然只剩下一座低矮的树墩。看着它,我不由得又陷入了回忆
踏上一级台阶,泥灰的痕迹尚可分辨。那时,这里还略显古朴,房屋老旧、单一,石板路的缝隙中总会探出野草倔强的头;门口的井台上爬满了青绿可人的苔痕。最显眼的,莫过于那棵玉兰树了。
它的枝干粗壮而光滑,叶片光滑坚韧,雨水一浇便好似要渗出水来。到了开花之时,便爆满了一树白花,好似树上停满了雪白的鸽子,让人不禁驻足仰头欣赏。它虽已年纪不小,但仍似少年般意气风发,挺拔的躯干穿戴上整齐翠绿的披挂,轻扫着头顶的蓝天白云。
复走上几步,来到一处窗台,一眼撞见我当年观察昆虫的“乐园”。那时的我对这些生灵充满了好奇,经常蹲上几个钟头来观察它们。暑假,带一个放大镜,往树下一蹲,我便走进了一个有趣的“新世界”:蚂蚁们忙碌地搬运着粮食,触角有节奏地摆动着,仿佛在喊着号子;瓢虫慵懒地趴在叶上,享受着这暑日的清凉;不时几只黄蜂飞来井边,痛饮甘甜的井水,头顶传来蝉儿们欢快的笑声。阳光无论怎样毒辣,这棵巨树都会留下一片清凉,为昆虫和人们提供一个夏日避暑的去处。
又走上一层,瞥见一把残破的竹椅,又忆起了那些夏日的傍晚。老人们搬来一把把椅子,大家坐在一处,谈论生活、时事。我们这些小孩最喜欢听张爷爷讲故事了。每当他把折扇“扑啦”地一展,清清嗓子,我们便都围子过去,屏息敛声,听他用低沉的声音讲述一个个神话故事。配上徐徐拂来的晚风;从叶缝中漏下的月光与蛐蛐的轻唱,有着如魔法般的吸引力。
想着想着,我已走到了门前。打量着周围这灰色单调的世界,我不禁疑惑:我们砍去树木、赶走昆虫,将世界通通改造为无趣暗淡的样子,究竟值得吗?
我不由得放下包,快速地奔下楼。我想,我还可以为那棵被砍去的树做些什么。
聊聊几笔,一个仙境的框架已在我心中形成,原来勾勒桃花源竟是这么容易。
一条小溪流向在画面的右下角。小溪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河床上的石子。溪水两岸会有桃林。桃花开着,在茂密的林中玩捉迷藏。有些花瓣玩的开心了落了下来,在地上铺成了垫子,盖在了青草上。几小鹿踩在垫子上,小心翼翼地走到河边,俯下身,喝着甘甜的泉水。
山峰会蜿蜒的向前跑,直到跑到画面中央,在身后留下了一个个小山岳。在这里,水与山峰交界,露出了一个豁口。小口前有一条小路,顺着小路一直走,视野豁然开朗。这就到了桃花源了。
桃花源的左上角是一片屋舍,规规矩矩的排列着。屋舍间离的都不远,站在屋门口便可互相问候。顺着小路,又经过几间小屋,便来到了屋舍的中央。这是一个广场,平坦的地面上铺着白砖。白砖的层头有一口井。井不深,水却不断冒出,充满了环绕在周的池子,几个小孩在池边玩耍,溅起的水花变出一道道彩虹。
屋舍的右边有一片树林。几棵竹子夹杂在其中,显的更加翠绿。老人们坐在树阴下,望着远处的群山和近处的彩虹,开心的笑起来。
画面的右上角是一片田地。土地是深褐色的,显得刚出芽的油菜分外嫩绿。几个人站在其中,正开垦着新的土地。一阵风吹过,吹走了他们心中的炎热,也吹活了整个画面。
“呀!”一个老人叫道,跑过去,欣喜的望着土地上涌出的泉水。
人们坐屋中出来,相互问候着,走向广场。
一个小孩跑的太快了,扑通一声掉进了水池。他把头从水中抬出,露出了牙齿,笑了。
一笑,笑亮了整个桃花源。
我家楼下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型笼式足球场。这,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初次见它,约是一年前吧!这里没有交错相通的小路,没有遍地的鲜花,没有热情的人民—甚至都没有人,没有良田美景桑竹,但,这里绿草如茵,四季如一。整齐排布的草绿、墨绿,白得透亮的门柱,完美分割的白线。记得那天,我正享受着周日午后的阳光,眺望窗外,虽不算晴朗,但仍属于北京春天里的好天气了。忽然,一片单调的砖瓦色中,一抹淡淡的新绿映入眼帘,定睛一看,一个北京城中不多的小足球场!就像那废墟中的一株嫩芽,充满抵抗外力的生机。
我飞奔下楼,冲向那桃花源,卸下被打开的锁,推开虚掩的门,真是个世外桃源。设备齐全,草地平坦,没有踏足过的痕迹,但谁在乎呢?我度过了最愉快的120分钟,直到妈妈在窗边的呼唤声响起,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第二天,我早早写完作业,只为与它会面,飞奔到门前,我呆住了:另一行人正焦急地通着电话,神情有些愤怒、无措、紧张。我忙上前询问,却得知:昨日打开的锁,是他们砸开的,今天便换上了更加牢固的锁,根本打不开。他们指了指门上的牌子,上面印着管理员的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牌子上的四个大字“免费开放”更加使人疑惑,无奈大家败兴而归。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随着上千次的通话失败,我失去了耐心。某天,终于有一次,电话竟然接通了,我详细地说明了情况,并真诚希望得到帮助,心中燃起了一颗火苗。对方却将我打断,一句“这不归我管”完全刺透了我的心,像一桶冰水灌入心脏,火苗灭的很彻底,连灰烬都没有留下。忽然感到自己很可笑,满腔怒火涌上心头,一脚将球踢得老高,没有原因,没有目的,它像只自由飞翔的鸟,在天空中尽情享受着周身金灿灿的阳光,叼下一片片白云,眺望这夕阳美景。却发现有一条钢索绕在足上,被无情地拽到地面上。球落到地上,落在了桃花源里,也把我的记忆留在了那里……
“免费开放“这四个字对我来说是无价的,但也是没有票价的,这一张无法回到桃花源的票啊!
四季交替,杂草丛生,已经没了通向桃花源的路,但武陵人还在寻找着,因为他们相信去过的桃花源一直在那里,他要回到桃花源找回自己的记忆,找回那段时光,找回那无法找回、存在于那里的桃花源。
我不会再回去,我会学会忘记,
忘记……
忘记我心中的桃花源,忘记那个13年的天真的、似有实无的足球梦……
总想着去找一块属于自己的净土,轻轻地播种下一粒花种,等待着那朵小小的桃花静静的绽放。——题记
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人间的仙境,在鸟语花香的地方,在纤尘不染的明净天空和澄澈河水中,一望无垠的壮丽的花海和华美的麦浪,一切唯美得心醉,让人忍不住遐想——上天在雕琢这件作品时,该倾注了多少心血。许是上天太过于怜爱才将它悄悄藏起来,以免沾染尘器。
在这个桃花源中,山峰是多么的独特,既险峻陡峭,但又秀美壮观,山峦起伏,好似绿色的波澜,令人赏心悦目。山峰高不可攀,似一把利剑直指云霄,且山上有一条瀑布直奔而下,飞流万丈,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它如同一条堆了霜雪的白练,飞珠乱溅,令人叹为观止。溪流两岸长着娇媚的桃花,花瓣被风吹落在脸上,深吸一口气,仿佛清香萦绕在我周围,如同被春雨洗礼了一般,是那般的清新自然。沿着岸漫步走上几百米,跨过小桥,走上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如同到了神话的彼岸。
走进村庄,这里的人们是那样的热情好客,他们美的泉水赠与你,将香气扑鼻的点心给予你。他们在村子中的生活无忧无虑,好比天仙。世人几乎无一不想去那里生活。可是这个地方是很难找到的,只有你的心是善良的,才可以进去,但是如果心不善良的人即使知道洞口在哪里,也不会进去。在这里没有战争,没有争吵,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猜疑,一切悲剧都不可能在这里发生。在这里,只有人们的欢歌笑语,,只有人们的善良真诚的心……
现代生活中,人再也不像桃花源里的人那么热情好客;再也没有桃花源里的舒适生活。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高楼大厦的“诞生”,忙碌的生活节奏,紧张的学习(工作)压力……
我心中的桃花源,我曾多少次为你梦回牵饶:我心中的桃花源,我曾多少次为你吟唱!
桃花源,你是镜中的落花:你是水中的透月;你是我遥远的梦。你如此的缥缈,我该怎样将你拥抱呢?
回忆我心中的桃花源,那颗流星会飞到何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