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优秀10篇】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1

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就有它自己独特的风俗。就先说除夕夜吧!在这个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们可以打着灯笼,到处去玩。不仅是小孩出来玩,有的大人也会忍不住出来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场面,好不热闹!除夕过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连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对了,这三天还不许动针线、剪刀呢!听那些年老的人说,这是为了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放了三天假。可见这是多么公平!

大年初一这一天,大人们就领着小孩去长辈家拜年,拜完年,长辈们会发红包的!这红宝是给小孩子们的,小孩子们可以自己攒起来,自己支配,比如买点书了,买点文具了。对了,这一天,大家还得放鞭炮呢!有兴趣的人们还可以在家里打开VCD,插上话筒,尽情的唱一番。到了元宵节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们可以买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

哦,对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屋里,院子里,还有大门外面,都点上了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十五过后,到了十六,就开学了,人们有各忙各的去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进行扫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除尘迎新,把一切“破旧”、“晦气”统统扫出门。

还有两天就过年了,家里要进行大扫除。一家人便开始忙得团团转。

“孩儿她爸!快去拖地!”“得嘞!”爸爸拎着拖把就起劲地忙了起来。“你!去扫地!”妈妈用手敲了敲我的脑袋。我得到了命令,抄起扫把就像个陀螺一样,在家里转起了圈。“妈!”“哎!”“你和我一起贴对联。”妈妈竟然连奶奶都不放过!

不知不觉地,到了中午。太阳散发出耀眼的锋芒。虽已是寒冬,可我们家里的人早已汗流浃背。

爷爷拎着一大袋子东西,一脚踩到了爸爸刚刚擦好、一尘不染的地面。“爸!”爸爸停下手里的活,他面色通红,浓密的头发上沾满了汗水。“抱歉啊,我先过去。”爷爷面带歉意地走在爸爸刚擦好的地上。“爸!”我从厨房里冲了出来,“吧唧”一声跳到了地板上,留了一双脚印。

完了!怎么办!我抬头望着爸爸:“额……那啥……嗯……拖完了吗?”

“没有……”爸爸摇了摇头,语气充满了无奈。

“那您继续加油,我先走了!”说完我咧嘴一笑,一溜烟地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辞旧迎新,是我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欢乐而又喜庆的日子,这份欢喜就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刻在我的心中。

扫尘迎春——带着对新的一年寄托与期盼,开始新的一程。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3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叫“五月节”。

过端午节时,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

那么要怎么制作粽子呢?分三部。1。要准备好宽胖的粽叶,把头部剪掉,再用水泡,确保粽叶不会太脆。

2。再准备豆子、红枣和糯米,取两片粽叶,尾巴和尾巴相叠,翻过来折成锥形。3。之后放入糯米、红枣或豆子,把它们压紧实。然后把粽叶盖过去,把四周包住,最后扎线即可。

做好以上准备,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煮个大约六小时。打开锅,一阵白白的滚烫的烟喷出,香味沁人心脾。

咬上一口,香甜软糯的感觉浑然一体,让你百吃不厌。棕色的粽子看上去好吃极了,黏黏地让你忍不住再吃一个。

传说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便有了端午节赛龙舟一习俗。

而且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因屈原投江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这个节日——端午节。

我们中国有许多许多习俗,端午节就是其中之一。尽管端午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渊远流长,但还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一般的色彩。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4

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地域广阔,每地的风俗不尽相同。在我的老家,祭祀是最重要的风俗习惯。

每年都会有好几次祭祀。大年三十祭天地,正月初一祭祖宗,清明节祭亡亲,八月十五祭各路天神,小年祭灶王,除此之外,去世亲人的生辰忌日也都得祭祀。各种祭祀名目加起来足有十天半月。

这些五花八门的祭祀中,最隆重的,当然是祭天地。

从腊月二十五六,卖黄纸、纸元宝、蜡烛和香棒的就多起来。一开始赶集,人们就迫不及待地挤到摊子边,将这些礼器哄抢一空。从远处看,摊子上人挤成堆、礼器摆成山,在阳光下成了一片耀眼的金山金海。

三十下午,当第一声炮响在天空中传开,地上就摆好了神位。一叠折成宝剑头状的黄纸上书“天地人三界之灵位”,用竹签固定于香炉内。旁边摆着色泽鲜艳的橘子,花样新奇的花馍,还有一碗刚从锅里盛出的饺子,摆在素净的小木桌上供天帝享用。

接下来,焚起三柱香,点两根烛,跪在地上磕三个响头。在暮色中,温暖的橘色烛光,带着对来年的祈福,燃烧在这新年的夜里。烧着的纸灰翩翩起舞,像一群黑蝴蝶,飞入新的一年……

“国家大事,唯祭与戎。”祭祀,难道不是家乡最美的一道风景吗?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5

每逢过年,家家都会吃饺子。饺子,原名“娇耳”,传说有一年冬至,张仲景在白河岸边,见很多老百姓都忍饥受寒,甚至连耳朵都冻烂了,他就在冬至那天向穷人舍药治病,药名就叫做“祛寒娇耳汤”。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所以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还保持着吃饺子的习俗。

“小祎子!过来帮忙!”瞧,我们家正在包饺子呢!“你有硬币吗?”因为我们家过年包饺子放硬币,所以爸爸一脸期待地问我。“有啊!我有两个五毛的还有一个1块……的。”我突然感觉我的硬币要没了!果然爸爸放心的说:“那就好,你拿来洗一洗。”我眼珠一转,“行,那你得还我5块钱!”“行!”我高兴的想:嘿嘿,赚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床就闻到了饺子的香味,迅速收拾妥当,坐到了饭桌旁。我听哥哥说吃到硬币代表着吉样如意,财源滚滚。我决定专拣大的吃,因为我估计大饺子里才可能会有硬币……一家人火速“光盘”了一多半的饺子,最后只剩一枚一元钱硬币饺子没被“咬到”。

晚上经过我们的努力,就只剩四个饺子了,我夹了一个饺子,只听“咔嚓”一声,我牙好像被什么东西磕到了,我激动的定睛一看,“我中奖啦!我吃到硬币啦!”妈妈笑着说:“嗯,那你今年可要财源滚滚了!”爸爸则是一脸羡慕的看着我,爷爷说:“大孙女就这么幸运!”

我满心欢喜的去洗干净硬币,装到了我的小包里。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习俗很多,可我最爱这个习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6

今天晚上,我非常开心,因为可以在家门口看跳火堆。跳火堆是我们后湖村的春节习俗,是一家一家轮流的,走到谁的家门口就在那一家门口跳火堆。当然,各家要提前准备草堆燃火。轮到我家时,我很激动。

跳火堆的人都穿着黑衣服,全身都是黑色的,只露出一双大眼睛。我猜想这样的穿着应该是为了防火吧!只见他们用绳子把神像紧紧地绑在椅子上,再把两根长长的木头插在椅子的孔里。准备就绪后,四个人抬着神像开始跳火堆了,一共要跳四个来回。不过,在他们跳之前,旁边的人已把一堆稻草给点燃了,待火逐渐变小时,他们才急忙抬起神像,开始助跑,然后飞快地跳了过去,就像一只猎豹向一只鹿扑过去的样子。我屏住呼吸,有点担心,毕竟是在火上跳,但看他们跳了几个回合,好像也没事。火快灭了,人们不断地往草堆添草,他们的速度越来越慢,因为他们已经耗尽体力了,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但大家都笑得很开心。跳火堆结束后,妈妈把一些烧剩的稻草拿回家,说是可以让神明保佑我们家平安顺遂。

跳火堆真的好刺激!那熊熊燃烧的大火,那一张张喜气洋洋的笑脸,可谓是红红火火过新年。希望明年可以再次看到这么精彩的跳火堆。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7

老家的人们全爱唱戏,更爱听戏。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请个豫剧班子,在家门口搭个戏台,这么唱下去。一般持续三天左右,这三天里,可忙坏了人们:一大早儿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个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飞也似地赶去看戏,只怕耽误了剧情。

看戏时,人们把整个戏台“包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就像蚕吐出的丝,裹得紧紧的。若是你来晚了,那就站在外面竖着耳朵听吧,这人群是任凭你怎么挤也挤不进去的。

豫剧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马金凤等,她们可是诸多戏迷心目中的偶像呢!姥姥喜欢听常香玉的戏曲,她的声音变幻无穷,有时如大海的涛声般浑厚,有时又如小溪的流水声般恬美,有时候喜气洋洋的,有时候又使人感到无比的忧伤。

出门在外的游子听到这熟悉的乡音是全会禁不住潸然泪下,想起幼时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听她哼唱着豫剧才能入睡。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说并不会留太长时间。我非常惊奇,问:“难道北京不好吗?”姥姥摇摇头,说:“这里没有使我魂牵梦萦的豫剧!”

我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8

今天是元宵节,晚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把工人文化宫和附近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因为这里要举行白城市第三届烟火晚会。

六点三十会,十多米长的鞭炮点燃了,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烟火晚会开始了,只听一声巨响,脚下的大地在颤抖,一颗火球直冲夜空,随即在人们头顶上炸开了,夜空中出现了一派雄伟壮观的场面,无数个绿色的小球形成了一个“大伞”,而每个小球又炸出了黄色的“珍珠”,

像一棵绿树开着黄花,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好一个“春色满园”,真美极了!我不由发出一声赞叹。再看那边,一颗颗五彩缤纷的“彩珠”,拖着长长的尾巴,带着叫声在空中钻来钻去。有的转着圈,像一条条蝌蚪在找妈妈;有的头朝下,像一只只小鸟在觅食,十分有趣。

与此同时,又一簇礼花直入云宵炸开了,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粉的……把天空映得五颜六色,像一只美丽的凤凰拖着长长的尾巴,与地面呼应,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百鸟朝凤”。它把晚会推入了高潮。突然,一串紫里透黄的“葡萄”从天而降,令人垂涎欲滴。

这时,皎洁的圆月也钻出云层,欣赏这人间奇景,时而又迅速躲藏起来,大概是害怕人们笑话它此时暗淡无光吧。

不知不觉地,快一小时了,我回头问爸爸:“为什么用这么多钱来买礼花呢?”爸爸说:“现在人民富裕了,家乡繁荣了,这是在祝贺昨天的成绩,也是祝愿家乡的明天像礼花一样美好。”

我心里默默祝愿:“家乡啊!祝您前程似锦,盛世如花!”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9

除夕,是辞旧迎新的一天,在这一天里,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

下午,厨房就开启了小灶,火候不断。奶奶和大妈在忙着做年糕,是把糯米磨成沫,和上面粉揉匀,掐成一段一段的放入大蒸笼里蒸熟。高级点的里头带红枣或是伴一点桂花。妈妈忙着配菜炒菜,锅灶上的汤发出“噗噗”声,锅灶与锅发出了一串交响乐,弟弟妹妹们不懂事,在厨房里窜来窜去,其实只不过是想闻几口菜香。妈妈自顾自地嘀咕着:“汤、凉菜、海鲜……”

到了晚上,忙碌了一个下午的大伙终于可以坐下来好好大吃一顿了。妈妈们的腿上抱着弟弟妹妹,夹几口菜喂进他们的小嘴巴里。爸爸和爷爷谈论着今年的收获。妈妈和婶婶聊着八卦。弟弟妹妹们吃了个半饱,就张罗着放鞭炮。

放鞭炮,这么好玩的事谁愿意错过呢?爸爸和爷爷点燃了鞭炮,鞭炮“嗖嗖”的窜上天空,绽放。弟弟妹妹仰起那小小的脸,烟花把他们的小脸照的像一面小太阳。

不知谁提起的,说是要打牌,大伙三三两两地进屋,团坐在一起开始发脾,妈妈和其他婶婶坐在一旁观望、指点着。小孩们坐在地上画起了跳房子。

天黑得出星星的时候,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告别,天空中的烟花照耀他们的背影。我想着,下一个春节会是什么样的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0

我家的人们都爱唱戏,更爱听戏。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请个豫剧班子,在家门口搭个戏台,这么唱下去。一般持续三天左右,这三天里,可忙坏了人们:一大早儿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个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飞也似地赶去看戏,只怕耽误了剧情。

看戏时,人们把整个戏台“包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就像蚕吐出的丝,裹得紧紧的。若是你来晚了,那就站在外面竖着耳朵听吧,这人群是任凭你怎么挤也挤不进去的。豫剧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马金凤等,她们可是诸多戏迷心目中的偶像呢!姥姥喜欢听常香玉的戏曲,她的声音变幻无穷,有时如大海的涛声般浑厚,有时又如小溪的流水声般恬美,有时候喜气洋洋的,有时候又使人感到无比的忧伤。出门在外的游子听到这熟悉的乡音是都会禁不住潸然泪下,想起幼时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听她哼唱着豫剧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说并不会留太长时间。我很惊奇,问:“难道北京不好吗?”姥姥摇摇头,说:“这里没有使我魂牵梦萦的豫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