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作文(优秀10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追忆似水年华作文(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追忆似水年华作文 篇1

如流水一般的似水年华,很值得追忆。——题记

在往事的记忆碎片中,一片片的碎片像流水一样从身边流过,伸手抓去,抓到了我最不愿意想起,可也最怀念的一片碎片。

那片碎片的起始是一棵参天古树,那年的我六岁,他也同样是六岁,这个年龄的我们正是疯玩的时候,每天放学写完作业都要被他拉着玩,平时不是爬树,就是去摘野果,偶尔就会拿着空竹到空旷的地方一起抖空竹。

“云辰,你快点来,我找到了一只小狗。”一向爱狗的我里面跑了过去,仔细一看,果然是一直白色的小狗。我把它轻轻的抱起来,和九言给它做了一个狗窝,做好后便把它安放在我家的后院里了。

不知不觉中,我俩已经九岁了,还是铁哥们,就是有时候九言拉着我乱跑还是让我有些无语,但还是一直跟着他。他闯祸了,我就收拾烂摊子,我有时考砸了,他就帮我混过去,或许我们的默契就是这样产生的吧。

那是一个夏日的夜晚,我和他在楼顶铺上席子,躺在上面夏凉。那晚点月亮很亮也很圆,深蓝的夜空犹如一块深蓝色的锦缎,上面点缀着无数的星星。“云辰,我要是不见了,你会怎么样?”我想了想回答道,“那我掘地三尺也要把你找出来。”

第二天早上,当我再去找九言时,敲了很久的门他都没有回应,妈妈看见我这样,说:“别敲了,他们一家早上四五点就搬走了。”我听完妈妈的话立马跑回家了,拿起手机打开QQ就给他发消息,结果才发现他把我拉黑了,他从我的世界里面走的干干净净,没留下一点痕迹。

手中的碎片挣脱开了,它和其它碎片一起化成了一道流光,消逝在我的世界中,不再出现,或许那段往事已随风而逝了。

追忆似水年华作文 篇2

那些年的往事,好似流水一般涌过,可也有很多值得追忆的似水年华。——题记

在如流水一边的记忆碎片中寻找过去,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抓住一片随波逐流的碎片,那些碎片有欢喜,也有哀伤,可还是有很多值得追忆的似水年华。

而在随波逐流的碎片里,我抓住了一片,那片承载着我太多的欢喜。或许可以说,我的童年就承载在这片碎片里。

这片碎片是由一碗甜甜的药开始的,那时我的身子骨非常弱,总是三天两头的要喝中药,可是年纪小怕苦的我哭着闹着不喝,爷爷也是毫无办法。又一天,爷爷再次端来药,我还是紧紧闭着嘴不喝,爷爷就给我灌了一小口,想象中那苦苦的味道并没有传来,取而代之的事甜甜的糖味。

从那以后,每天的中药都是甜甜的,直到后来我才得知,那是爷爷每次在我喝药前几天都要加上几大勺的白糖。后来身子渐渐养好的我开始胆大起来,爬树翻墙,反正只要是那些男孩子干过的事情一定有我参与,而爷爷也只是笑着,慈祥的摸着我的头。

奶奶早在几年前就去世了,是爷爷一手拉着我长大,那时的我就像一个跟屁虫。爷爷去转,我就很在他身后学着他的样子和他一起转,爷爷下地除草,我也拿着一个小铲子学着爷爷的样子有模有样的除草,与其说是除草,还不如说是翻蚯蚓。

爷爷总是会满足我的要求,因为我说想吃草莓,爷爷专门种了一片草莓地,那时的夏天,四方的小院有着葡萄藤遮太阳,有着被井水浸泡的冰凉的草莓,还有那个对我无限慈祥的爷爷。

每当到了繁星漫天的夜晚,爷爷把席子铺在地上,我和爷爷躺在上面,那时的我总是会幼稚的数着天上的星星,“爷爷,你看天上好多星星。”“羽儿,如果有一天爷爷不见了,你看到的最亮的星星,爷爷就在那里。”当时的我不懂爷爷是什么意思只是懵懵懂懂的点着头。

而记忆的碎片再次汇聚成流,我却找不到那甜甜的药,四方的小院,漫天的繁星,爷爷那慈祥的笑容,以及那声“羽儿,慢点跑。”剩下的只有似银河般,有着零星碎片的记忆的河流。

追忆似水年华 篇3

岁月不待人,我那梦一般的童年,就在不经意间流逝了。

——题记

花开花落,我回忆那美好的、承载我梦想的摇篮。

回忆,那留下我足迹的学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我美好的回忆。还依稀记得,我和同学们一起奔跑,一起挥洒汗水,一起欢笑,一起流泪的操场;还依稀记得,我们书声琅琅,充满书香气息,一起学习的班级;还记得我们一起生活的校园;更记得我们那美丽年少的时光。不过,这一切都已逝去,那似水的年华,我,追忆。西下流水,狂奔大海。那段美好也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

小学毕业的最后一天,我们开了一个毕业会。当时,只觉得好玩,却殊不知,那更是我们告别童年的毕业会。我们小学的班主任给我们讲话说:"孩子们,今天你们毕业了,那就意味着,你们向成熟又迈进了一满分作文网步,你们是我教出去的第一个毕业班,是我最难忘和满怀期盼的,我相信你们,你们的人生一定是闪耀的,辉煌的,老师不求索取,只希望你们考上大学给老师通个信,那是老师最大的欣慰。老师祝贺你们小学毕业了,也预祝你们在新的学校,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加油!"说完,他躲在我的身边,我没有看错,他的眼圈红红的。突然间我仿佛意识到,这一次的离别,不仅仅是指离开了这个曾经的小校园,更是意识着我们走向了更广阔的空间,走向更充满向往的新集体。

那一刻,我哭了,同学们也哭了,我们的班主任,引领我们六年的班主任,为我们的成长付出多少心血啊!那时候我们都不懂事,没少惹老师生气,现在想想,真是后悔。但是,那一刻,老师的泪,却让我突然间长大了。

这似水的年华匆匆即逝,为何不让我再多停留一刻。

追忆似水年华作文 篇4

有一些事竟然会刻骨铭心到化成灰也难遗忘,有一些人仿佛前世注定今生要回眸相望……

米米诺用粉红色笔帽的黑色墨水笔在偌大的一张白纸上写下:追忆似水年华,静待青春在生命中的下一次乱舞……

二年前,米米诺还是个外向的女孩子,左臂上的三条横杠也让人除了对她的外貌“唏嘘不已”外,又多了几分妒意,但米米诺从来没有介意,她依旧左手拿着白米粽,右手拿着豆浆在早自修开始的前一秒进入教室,依旧在秋天穿着那件黑白相间却款式老旧的羊毛衫……

米米诺有一本日记,封面上那只小船好像在黄道十二宫上滑行,隐约着一丝繁星,当米米诺第一次握笔无言,欲语先流的时候,她在日记本的封面上写下:“谨以此书献给我的青春,我的第一次幻想!”

其实,这都是由于一个叫奈奈安的女孩。奈奈安是在初二上半学期转学来的!不知怎的!像有万有引力突然“发作”一样,米米诺和奈奈安成了朋友!

“你说,天上哪颗星星最亮?”米米诺问着!

“米米诺!”奈奈安向她睁了睁双眼,“聊什么天象嘛!该聊点别的了。”每次奈奈安都叉开话题,米米诺也无可奈何,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说话上句不接下句的习惯。

直至米米诺精神消颓的几天为止,奈奈安转学的消息也已经被全校同学知道了,大家还是照旧生活,只有米米诺没有了粽子,没有了豆浆,也遗忘了那件毛衣……

米米诺继续写道:“以为生命就是一个容器,不断地往里面充填着什么,却会被忽然从中抽离一些东西,一个人的成长,不是说充盈得越丰富,而是剥离得越痛苦。”

世上最宝贵的,是得不到的和已经失去的,后来奈奈安来了一封信,她说,最亮的星星是狮子座的……

追忆似水年华,生命中,有一个过程叫青春,那时很傻。现在才会成熟。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篇5

普鲁斯特的雄心和他的天赋是对等的。在这部浩瀚长卷的《追忆似水年华》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构筑起一座宏伟大厦,不仅它的外观气势夺人,而且它内部的每一处细部又是如此精致灿烂,以至于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这座圣殿是由无数精美片段搭建而成,只需注视其细节而可以忽视其宏伟构架。然而,这部作品却有着极其精妙与宏大的结构,宛如一座高耸入云的教堂;而支撑起这座教堂的材料又是如此飘逸、脆弱、细微、纯洁,犹如空气般轻盈地托着它漂浮在空中。

然而对于我来说,真正令我惊叹的是普鲁斯特在作品中呈现出来的诗学意义。这份诗学是奉献给心灵的圣餐,是抵达灵魂福社的航船,是对美的一种迷恋的优雅的呈现,是坐在记忆河畔的一次沉静的冥想垂钓。这份诗学意义同时也是一次艺术史上的特例,是普鲁斯特花费一生孜孜以求的以自己赢弱的生命展现出来的震惊世人的恢弘篇章。它的谨严是以铺张的方式来编织的;它的神秘是以日常琐事来揭示的;它的深不可测是以绵延的句子来建立的;它的包罗万象是以有限的经验来展露的。它对人物或细节的描绘,不是单纯的状写,而是一种满怀深情的触摸,一种潜人,是点燃印象的火把,然后沿着意识的隧道缓缓前行,深人内心幽深的殿堂,将睡美人唤醒,让她翩翩起舞。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篇6

《追忆似水年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文学创作上的新观念和新技巧。小说以追忆的手段,借助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叉地重现已逝去的岁月,从中抒发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普鲁斯特的这种写作技巧,不仅对当时小说写作的传统模式是一种突破,而且对日后形形色色新小说流派的出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是一部意识流小说,在这本小说中,“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如一连串在海中跳跃的浪花。《追忆似水年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文学创作上的新观念和新技巧。小说以追忆的手段,借助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叉地重现已逝去的岁月,从中抒发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

有一点可以肯定,作者是个天才!他的文笔之深邃,灵感之丰富,描写之精彩,议论之深入,纵观诸多文豪大家,鲜有人企及。他笔下的人物难用美丑善恶来定义。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复杂的、丰富的、多面性的。

这部著作,一直是被大众视为阳春白雪,敬然后远之。即便是在小众读者群里,也是被谈论得多、被阅读得少——坚持读到最后一页的更少。

在小说中,叙述者“我”的生活经历并不占全书的主要篇幅。作者通过故事套故事,故事与故事交叉重叠的方法,描写了众多的人物事件,展示了一幅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这里有姿色迷人,谈吐高雅而又无聊庸俗的盖尔芒夫人,有道德堕落,行为仇恶的变性人查琉斯男爵,有纵情声色的浪荡公子斯万等等。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

读普鲁斯特,心情也会随之似水一般,平和,偶尔泛起涟漪。这是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回忆录,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当你真正用心去读,你会发现人类的共性,这是国界、时代、阶层无法改变的。多年之后,不再年轻的时候,你坐在椅子上发呆或遐想,也会猛然记起普鲁斯特书中的某段。

追忆似水年华作文 篇7

似水的年华里,有太多的故事,如田野间扬起的蒲公英,纷纷扬扬,却透露着最耀眼的光芒……我追忆着,追忆那飞扬的忘记,追忆那似水的年华。

“喂!超线啦!快退回去,这是规定!”“哼!小气鬼!不就是你规定的吗?”幼年的同桌之间,似乎总存在着一条“三八”线,美好的回忆其实常常从这样的斗嘴开始。“你要不要饼干啊?”“好啊!看在你今天那么好的份上,就让你超一点点吧!”在一阵清脆的咀嚼声里还能看到那稚气与天真的笑脸。朝阳般温暖的岁月中,我们渐渐长大。

只不过一眨眼工夫,时间老人又收了收包裹上路了。温暖的下午,寂寞的“三八”线,寂静的教室里一切如旧。在这亲切的校园里,有联欢会的欢歌笑语,有嬉戏时的追逐打闹,有争执时的面红耳赤,有挨批评时的屏息敛气,有被表扬时的骄傲与荣耀……老师,同学,我成长的伙伴,生活了六年的地方!就这样分别了吗?

双手接过六年级最后一个学期的成绩单,打开大红的封面,感到的竟然不再是喜悦,成绩是优异的,但离愁是止不住的。只听老师轻轻地说道:“放学。”声音轻得像幽远的记忆。心中空荡荡的,从前的友情,欢乐的时光像花朵一般在一瞬间无声开放,却拥堵在心头,花瓣纷扬,泪珠晶莹,一双双哭泣的眼睛在互相寻找、询问:“你会记得我吗?”为何分离总会出现?为何泪水总把离别的句号变成点点的省略号?抹了抹脸颊,我微笑了,我们必须学会告别,因为我们要学会成长,因为即使分离,我们的心却依然在一起……

很多时候,总以为会有时间去做这做那,转眼才知道:芳草依旧,碧水依旧,蓝天依旧,却已是物是人非。想想命运的绳索把我们维系得如手心手背,这份友情,早已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

真的,我感谢这似水的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篇8

读完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这本书花费了我很长时间,因为我一直都没办法深刻的去理解这本书的寓意,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读后我沉思良久,仍难理清心头的感觉。

作者要表达到什么?书中的人物如:斯万、夏吕斯、希尔贝特、阿尔贝蒂娜、盖尔芒特夫人、罗贝、安德烈、奥黛特等到底有什么寓意?他写这部书的滋味如何?等等。我脑中的问题缠绕成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 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是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也是法国意识流作家,这本《追忆似水年华》其实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质,由于作者从小体弱多病,便被“逐出了童年时代的伊甸园”,这也更加使他能专心从事写作,而《追忆似水年华》中那些出色的心理描写可能也正源于此吧。《追忆逝水年华》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令我过目难忘。 其次,《追忆似水年华》也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文中的“我”从一个“非常神经质和过分受溺爱的孩子”不断成长,渐渐地“意识” 到自己周围人们的“存在”。而这也正提醒了我们对于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一个人无论再卑微,再弱小,首先他不能否定了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才是前进路上最大的动力,因为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别人的评论可以影响到我们,但是绝对不能左右我们对于自己人生的判断,对于人生的每一个抉择。在若干年后,我们回过头去,或许会笑自己当初的青涩、莽撞,但是自己所做的决定是绝对不会后悔的,因为了解自己,因为“我”就是“我”。

作者写出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上流社会的变迁。两个不可调和的族群——斯万和盖尔芒特,最后结合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在这部书里得到最好的诠释。传统贵族的没落所溅起的浪花,在这部书中被写成了美丽而丰富多彩的落日景观。一曲旧时代文明的挽歌唱过之后,人们还要生活,于是富足的希尔贝特变成了盖尔芒特家族里的媳妇。这部书对法国上流社会旧时代文明的全方位的回光返照式的描写,让人很自然地想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作者要用回忆的文字无限留恋地再现出来而永存之。我知道作者在咏叹整个族群失去的“似水年华”,难免有些伤感和悲哀。

这部书的语言极其吸引人,不仅文字极度细腻典雅,而且长长的感性长句带有典型的普鲁斯特风格,读这部书需要高度集中,心浮气躁根本融入不了其中的气氛,一般我都是半夜夜深人静之际,打着台灯,聚精会神地读,这样才能领会其中优雅的语言和唯美的文字,我读着甚至敬佩起那些译者了,因为我看的只是译文,就已经如此程度了。可想我的文学修养还有待提高。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真正的乐园是已经逝去的乐园,人只有生活在回忆中,对曾经的生活进行加工,再创造,才是真正的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在时间的镁光灯下,斯万,奥黛特,希尔贝特,圣卢等人细微而又明显的变化,印证了流逝的时间对人无时无刻的侵蚀。因而“现在”是一个难以琢磨的东西,我们很难把握,很难判断它的真实程度,只有失去了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最有意义的。因此我们要把握好能把握的所有,不要让青春徒留遗憾。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篇9

本世纪法国文学贡献给当代世界文坛的最有力量的作品大概非《追忆逝水年华》莫属了,这部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对心灵追索的描写和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并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多卷集长篇巨著《追忆逝水年华》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的代表作,全书共七部,十五卷,从1905年开始创作,至作者逝世前全部完成。小说的第一部《通往斯万家的路》于1913年问世,但反应冷淡,一些有名的出版社都不愿出版,作者便自费印行。后来《通往斯万家的路》逐渐获得文艺界的赞赏。于是,各大出版社竟相与普鲁斯特签订合同,以求取得出版这部多卷集的其余几部作品的权利。

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出版工作被搁置下来。战争结束后,小说的第二部《在花枝招展的少女们身旁》于1919年出版,获龚古尔文学奖,普鲁斯特名声大振。此后,小说的第三部《盖尔芒家》和第四部《索多姆和郭穆尔》相继于1921和1922年出版,最后三部《女囚犯》(1923),《逃亡者》(1925),和《昔日再现》(1927)则是普鲁斯特逝世后才出版的。《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

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在小说中,叙述者"我"的生活经历并不占全书的主要篇幅。作者通过故事套故事,故事与故事交叉重叠的方法,描写了众多的人物事件,展示了一幅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这里有姿色迷人,谈吐高雅而又无聊庸俗的盖尔芒夫人,有道德堕落,行为仇恶的变性人查琉斯男爵,有纵情声色的浪荡公子斯万等等。

此外,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于上流社会有关联的作家,艺术家,他们大都生前落魄失意,而作品却永世长存。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下层的劳动者。《追忆逝水年华》这部长篇巨著通过上千个人物的活动,冷静,真实,细致地再现了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习俗,人情世态。因此有些西方评论家把它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提并论,称之为"风流喜剧"。《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有独特风格的长篇小说,他不仅再现了客观世界,同时也展现了叙述者的主观世界,记录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

作者感兴趣的不是叙述故事,交代情节和刻画人物形象,而是抒发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感想和分析。例如,叙述者参加了盖尔芒公爵家的一次晚宴,这使他长期以来对贵族的种种幻想顿时破灭,他意识到过去对他有魅力的只是名称,而不是真实的世界。整部作品对外部世界的描述同叙述者对它的感受,思考,分析浑然一体,又互相引发,互相充实,从而形成了物从我出,物中有我,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追忆逝水年华》这部长篇,除了第一部中关于斯万的恋爱故事采用第三人称描写手法外,其余都是通过第一人称叙述出来的,叙述者"我"的回忆是贯穿全书的重要艺术表现方式。小说开卷,"我"从床上醒来,在梦幻般的状态中千思百想集于心头。

这时,由于一杯茶和一块点心的触发,使他回忆起小时候在姑妈莱奥妮家生活的情景。这不仅引出了叙述者的家庭身世和个人经历,还引出了盖尔芒和斯万两大家族,引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事件,整部小说的内容就是通过叙述者的回忆向纵深发掘,逐步推进,最后完整地呈现出来。《追忆逝水年华》象一支如痴的梦幻行板,款款地滋润着读者的心灵,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追忆逝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篇10

普鲁斯特认为,人必须有艺术审美欲望和能力,那才是真正意义的生活,才会赋予情感和乐趣。他把文学、绘画和音乐归结为主要的艺术形式,并认为音乐是最高级的,它要求欣赏者,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

一般的音乐美学文章,在描述某种音乐时,大多数在乐理知识方面说来倒去,云里雾里,一会儿声调,一会旋律,这个意境,那个象征,有时甚至把同样意境的诗歌都弄上,还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普鲁斯特是如何描写音乐的呢?在第一部《在斯万家这边》,斯万在一个晚会上,听到一首钢琴和小提琴的奏鸣曲,他用了七页(207—213页)的篇幅来叙述。真的为难了那些音乐评论家们了。

“在细声细语地进行抗拒的小提琴密集的主导音响构成的短线下面,他(斯万)突然看到钢琴的雄浑音调如波浪拍岸一般跃起,其形状千姿百态,却浑然一起,平滑坦荡,但又互相冲撞,犹如淡紫色的波涛,在月光下显得妩媚,又如降音后那样平静……这乐句以缓慢的节奏,领他到这儿,然后又领他到那儿和别的地方,引向一种难以理解和确实存在的高尚幸福。她到达了某一点,他正准备从那里随她而去,她却在短暂的全休止之后,突然改变方向,以一种更加迅速、细微、忧郁、连续不断和温柔的新旋律进行,把他带向陌生的情景。然后,她消失了。”

在345—353页中,他又把樊特伊的奏鸣曲小乐句,第二次描写斯万参加圣欧韦尔特侯爵夫人府晚会,听到的同一首奏鸣曲,唤起了他过去恋爱的种种回忆,无意识记忆,其小乐剧跟对奥黛特的爱情一起消失。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