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双龙洞游记作文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金华双龙洞游记作文6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华双龙洞游记作文1

周五,爸爸跟我说周末可以带我去我盼望已久的金华双龙洞游玩,我高兴得整夜合不拢眼。去之前,我还特意在网上百度了双龙洞,作了些了解:双龙洞位于金华山双龙风景区中心,是整个双龙名胜区的象征,洞形成于约一亿年前。海拔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洞口轩朗,两侧分悬的钟乳石酷似龙头,故名”双龙洞“。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来到洞口,我就看见了蜿蜒在洞门口的龙头和龙爪,但看来瞧去,却只找到了一条。走进洞里,就像来到了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果然像叶爷爷所说的在这里能聚集一千多人呢!

排了队,坐进了小船,那小船最多能坐进六个人,再也容不下其他人了。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和爸爸妈妈弟弟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开始移动,眼前突然昏暗了,左右和上方的山石好像一个劲儿地向我挤来。我又感觉要是稍微把头抬起些,准会撞伤额角,擦伤鼻子。可这刺激的旅程不到一分钟就结束了。

来到了内洞,靠着手机上手电筒那微弱的灯光看着那些栩栩如生的钟乳石,有”海龟望海“,”老寿星望桃“,”倒挂麒麟“等,我最喜欢的就是”老寿星望桃“了。瞧!那老寿星慈祥地笑着,手里拿着一根拐杖,眼里露出一种令人信服的眼神,逼真极了。顺着老寿星的眼睛望去,果然看见了一个又大又香的仙桃,令人垂涎欲滴!

在洞里转了一圈,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泉水缓缓地流着,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那么轻,那么脆。

我一定会再来的,下次来时,一定要找到那传说中的另一条龙。

金华双龙洞游记作文2

今年寒假,我被叶圣陶老先生“游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文章中的美景所吸引,想来一探究竟。

1月23日,我和妈妈来到金华游双龙洞,出城一公里,就来到山区,汽车在山里盘旋,因为是冬天,山上并没有开出如叶老先生所说的种类繁多、颜色鲜艳的花朵,但是,这里的景色依然美丽无比,天蓝地阔、山清水秀。

几公里后,就来到了目的地――双龙洞,下了车,我看见了一条小溪从景区流出,溪水时宽,时窄,时急,时缓,我们顺着溪水向上走去,不一会儿,就来到双龙洞口,洞口很大,这里是双龙洞的外洞,外洞高约十米,洞顶有两条龙的尾巴,一条是黄色,一条是青绿色,我们往前走,一条小溪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里的岩壁离水面只有不到一米,我们必须躺在小船上进洞。躺在船上,头离岩石只有十厘米不到,如果稍有抬头,肯定会撞破头皮,我躺在船上正想好好触摸一下鼻尖上的岩壁,可惜一声“到了”,就抵达了对岸,这水程真是史上最短,回头估摸一下大概也只有两艘3米的船身加在一起那么长,让我实在意犹未尽。

下了船,就到达了内洞,我抬头仰望,看见了两条长龙的身体和头曲折蜿蜒在洞顶。再看看内洞,足足有一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沿着小溪向前走,晶莹剔透、形态各异的石笋、石钟乳围绕在我们身边。突然小溪不见了,我们开始往上爬,不一会儿,一条数十米的瀑布出现在面前,瀑布的流水声很响,水花飞溅在我的身上,这里温度比较低,不像前面那么热,我从上往下看,就像一道水帘。我们继续向上爬,眼前又出现了一道从天而降的巨瀑,高约30米,壮观无比,这条瀑布是双龙洞最大的瀑布,因为有灯光的照射,瀑布变得五彩缤纷,美丽极了。叶老先生写的双龙洞,和我所见差不多,但因为时代不同,现在洞里装上了许多彩灯,显得更加五彩斑斓、神秘梦幻。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从山下爬到了山顶,俯视山脚,整个双龙景区呈现在眼前,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犹如奔流不息的河水,双龙洞的美景将永远伴随着我。

金华双龙洞游记作文3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我们一家来到了小有名气的金华双龙洞。

一路上,我们沿着群山环抱的山路行驶,一眼望去,远处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来到了人间仙境。

一到洞口,抬头就看见两条石龙头,再往里看,两条龙身和几只龙爪被大自然塑造得栩栩如生,双龙洞因此而得名。

再往里走,只听到隐隐约约的哗哗流水声,原来洞中有洞,要到洞中洞,只能平躺在一叶扁舟上,穿过又窄又扁的洞。我们都感觉到了肚子和岩石擦肩而过呢!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览泉源卧小船。

穿过了洞中洞,我们来到了洞内。哇,洞内气温好冷啊!连平时怕热的我也不由得打起了哆嗦。我们还看见了巨大的岩石,听爸爸说,这岩石是被水滴“滴”出来的,因为长年累月所以就形成了这个样——长长的冰梭形。我们还望见了洞中的小溪,洞中的水很冰很冰,但是很清凉,听说这条洞中小溪的源头至今为止还没找到,仍是一个谜。

我们又来到了仙瀑洞,仙瀑洞很高,有海拔702米,因洞内巨大的瀑布而得名,是中国最高洞内瀑布。我们一路走一路经过了“石树伞”,我还和“它”拍照留念了呢!仙瀑洞真奇啊!一块块光滑的钟乳石,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接着,我们还参观了冰壶洞等等。那里的大瀑布,漂亮的小石头都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金华双龙洞,你的景色,你的奇观,使我流连忘返。

金华双龙洞游记作文4

大家去过双龙洞吗?没去过的,就跟我来吧。

双龙洞位于金华北山西北麓,与它一起的还有冰壶洞、朝真洞、桃源洞、二仙洞(双龙古堡)、金华观。我和老爸买了票,爬了一会儿台阶就到了双龙洞口。走进双龙洞就好像走进了一间天然空调房,越到里面越凉快。哈,这儿的温度常年15摄氏度,难怪这儿那么凉快!

这时老爸把还在享受清凉的我拉上了一艘小船,我们俩并排躺在小船里,小船一会儿就到了洞里。我们下了船,迎接我们的则是一个奇石组成的奇妙世界。我们慢慢地走着,忽然一滴水珠滴到了我头上。我抬头一看,一只钟乳石在滴水,这说明它在生长。不过在我看来它倒像在垂涎一顿美味大餐……嘻嘻。

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龙宫”中。“宫顶”上的两支花状钟乳石仿佛是水晶灯。还有北京烤鸭、金华火腿……我们“大饱口福”。之后又到了“老寿星望寿桃”这个老寿星头发长,胡子长,眼睛、鼻子清晰可见。据说有一天,老寿星把寿桃放了下来,但他一直守在寿桃旁,渐渐地,他和寿桃都石化了,就成了这个样子。

接着还有“黄龙吐水”“倒挂蝙蝠”“彩云追月”“天马行空”“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等,让你应接不暇。我们又到了“冰壶洞”。冰壶洞里有一个瀑布,高达20多米,水从上面飞泻而下,雄伟而壮观。

从冰壶洞出来,迎接的是温暖的阳光。我们喝了点水便继续出发。这回可好,这路好像跟没有尽头似的,还好我们准备了足够的水。就在我要手脚并用的时候,朝真洞终于到了。走进朝真洞犹如又走进了一座空调房,刚才的热啊汗啊,全都跑了个光光。最好玩的还是“双龙古堡”。这里的石花、石笋、石钟乳、石幔、瀑布、大峡谷等国内罕见,而且有许多造型逼真的奇石,让你拍手称快。

其它的东西很多,我就不讲了。你自己去看吧,说不定会觉得更好玩呢!

金华双龙洞游记作文5

上个周末自己给自己放假,不过还是经过同意,才是带着阿诚和同学一起去了金华双龙洞,说真的小时候读叶圣陶的这篇文章时,就想如果哪一天能去那里一游真是不错啊。

好几年前有经过金华转车,可是学生时代的我们根本不敢拿着父母省吃简用的钱去游玩的,自然而然一搁再搁了,这次想想冬天还没肆虐之前,赶紧去吧!

于是就星期五出发,出发啦!一路上还可以啊,车上不是很挤,到金华已是10:30分了,同学早已在等啦。真的挺高兴的,小学的同学,十几年没有见面啦。以前还是小孩子,现在都已成家立业了。想想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了。趁现在还年轻要好好的抓住机会博一博,此时不博更待何时呢!也像同学所说,现在要抓住青春的尾巴,让自己过得开心过得充实一点。

第二天一早就上风景区了,路上的风景也不错,沿途和山上的树叶被秋霜已打成红红的,煞是好看,到了景区,先从双龙洞出发,经过冰壶洞。经过好长的路程,我们到了最高的溶洞,仙瀑洞。最险的应是这个洞了,里面好几个地方是垂直的铁梯,还有一个地方是360度旋转梯。

25层楼那么高的瀑布倾泻而下,挺雄伟状观的。出来之后,我们没有去爬有一千多个台阶的朝真洞了,直接去了桃源洞,最后的景点是双龙古煲,这个景点真的很不错,可是我难以用我的简陋的言语表达了。我们还是听一下导游是怎么介绍的。

金华双龙洞游记作文6

今天是大年初二,我和家人一起去金华的双龙洞游玩。早上,我们开着车向金华山出发,由于游玩的人比较多,路上很堵,一直到了中午我们才来到了双龙洞景区。

停好车后我们就拿着事先买好的门票向双龙洞的入口走去。一到洞口就看到了,在一个有十多米高的洞口两边上方有两个像龙头石头突了出来,就像两条巨龙守护着,因此得名双龙洞。

接下来我们沿着路向里走,前面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入口,我们需要平躺在渡船上才能进入。等到我上了渡船后,我激动的躺在渡船上,船慢慢的向前划着进入了洞口,周围一片漆黑。不一会前面有了一点光亮,我的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洞厅,原来我们已经来到了双龙洞里面了。

原来双龙洞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里面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竹笋一根根的长在地上,十分美丽;有的像冰锥一根根的挂在洞顶上,一滴滴的往下滴着水;有的像一颗颗巨大的宝石闪闪发光,十分的耀眼。还有的像乌龟、有的像蛇、有的像仙人的床、有的像狗、有的像猴子……。十分的新奇。

我们向上爬了一段陡峭的路,远远的就听到轰隆隆的水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条巨大的洞内瀑布。它就像李白诗中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真的十分的壮观。

我们又一路的向上爬,一路欣赏着美景。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出口,我依依不舍的回头看了一眼美丽的双龙洞。这里太美了,我一定要让妈妈再带我来玩。

我正想着呢,哥哥在催我上车。我快速的跑到了哥哥边上,和他们一起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