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减负的作文(精彩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哎呦,书包怎么又重了啊?”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学科的增多,书本必然会越来越多。现如今,如何让书包减重成为老师、学生、家长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从一年级开始,我每年都用坏一个书包。不是我不爱惜书包,而是里面的书太多,一年比一年多,它的“体重”一年比一年重,结果最后就用坏了。一天晚上,我用秤把鼓鼓的书包称了称。有十多斤重,将近我体重的十分之一!看着沉重的书包,每天上学、放学路上背着沉重的它,拖着疲惫的身体,肩膀又酸又疼的情景立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就在这时,爸爸说接到学校通知让我们参加“书包减重、身体减负”活动。哈哈,正合我意,说干就干,于是我立刻行动起来。我按课程表将必备的书本、水杯、防疫包归位,再将文具盒整理了一下,将课外阅读等暂时用不到的书本移走,最后拿出跳绳,毽子。
整理好书包后,我迫不及待把它上秤一称,显示九斤,果然轻了不少。书包减重、身体减负,不仅可以减轻身体的负担,还保护了我们正在成长中的身体,我定响应号召,用实际行动积极投入此项有意义的活动中去。
当今社会斗争激烈,大量家长为了孩子考试能多几分,不惜出钱出力让孩子上补习班、兴趣班。许多孩子为了中考能取得和自己能力相符的成绩,不惜付出自己玩耍休息的时间,坐在教室里念着无味的书,做着烦腻的练习。
许多青年为了高考能上线,不惜付出自己的所有时间,在吃饭时看书,在步行时背书,在坐车时读书。为了使成绩上升,练习本、试题纸都蜂拥而至,学校更开设了各个奥数班作文班,甚至在假期里让学生到校补课。
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压力自然是大,多的不能再多的作业总是我们叫苦的话题,睡眠量不足已是家常便饭。网络新闻上一串串惊人的数字总能从心底震撼每一个人。但是每当累得受不了想休息一下时,后面总有家长鞭促的声音:“你考得好就是给我们赚钱啊!”
为了所谓的“以后能过上好日子”这个目的,学生们都奋不顾身得跳进了题海。就这样,体质弱的学生成为了医院的常客,承受能力差的学生甚至走上了不归之路。
20xx年底,浙江省教育局提出了新一轮的减负,许多学校都对课程课时课题做出调整。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这六门学科的教学内容都减少了许多,许多重复的内容做了删减,中考难度下降了不少,学生及家长的意见也可以告知校长。但这还是不能满足我们学生的心愿。一些学校做的措施无非就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若不来巡查,便不会有任何改革,领导若是来了,就执行一些虚伪的课程表。
我很幸运,爸爸妈妈都理解我,从上学到现在只是遵循我的意愿参加过一次国画班,一年空手道兴趣班,即使邻居说起,他们也不会改变心意。学校作业也不算太少,每天晚上都需做到九点十点,做完还需在床上奋斗背书,等零零碎碎的事都做完了,差不多也就11点,睡眠时间根本到不了9小时。
下课时想出去玩只能算痴心妄想,因为老师不是拖课,就是作业太多要在课下奋斗,甚至在课上工作。“减负”一词,在我们同学眼里根本是天方夜谭,校长也不会因为我们的压力大而增加一次秋游。
我觉得他们大人应该多看看世界知名人士的看法,鲁迅的《风筝》,高尔基的《童年》,还有许多文章,在他们翻看过后,兴许能改变一些看法,不给我们施加过多压力。
今天,老师要求我们到学校后不准踢毽子,要在教室里看书。
我们听了都很不高兴,因为一个月前已经不可以丢沙包了,但我们那时还可以踢毽子,那时我们已经不高兴了,但一点办法也没有。
现在倒是好了,连毽子都不允许我们踢了。我们一天共有四个课间,做广播体操占用一个课间,再除去老师拖堂占用的时间和提前到教室准备下一节课的时间,我们自己能够支配的玩耍娱乐时间所剩寥寥无几。
课间不能玩,放学还有一大堆作业,我们什么时候才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老师要求我们好好学习是对的,但不应该以牺牲我们的活动娱乐时间为代价。
我想:我们现在的同学近视眼越来越多,但不能说都是看电视、玩电脑造成的,我觉得现在我们的作业多、课间活动少也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老师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是减少课间活动、多布置作业却使我们心灵的窗户变得越来越模糊。再说了,生命在于运动。
因为我们运动少了,身体难免会生病,生病就得在家休息,这样反而更耽误了我们学习。
我们什么时候减负?
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小崔说事》,我是崔永元。曾经看过一个漫画,作者已经淡忘,但内容却记忆犹新:某教育部官员在一次开会上喊出减负口号,而在家里,却成堆成堆地将书本装入孩子的书包里。还说出了一句发人深思的话:“孩子,记住了,在中国只有分数才是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的标准!”这极大地讽刺了中国的教育现象。是什么是中国的教育以分数衡量学生?是什么是减负只停留在口头上呢?在这样的状况下,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否应该改革呢?若要改革,怎么改?今天呢我们特地请到了中国教育部高官王先生,北京第一中学校长刘先生和来自边远地区新疆某地的高级教师李老师。(观众鼓掌)
小崔:“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标题,今天的标题很有意思:‘减负,减负,不堪重负’。我想就这个标题问一下李老师;李老师,请问您的学生是否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减负了呢?或是反而不堪重负了呢?”
李老师:“在我们地区,衡量一个老师好坏的标准是他教出学生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就理所应当地布置更多的作业来提高学习成绩,这样就增加了精神上的负担;而更多的教辅材料,增加了学生们的身上的负担,可以说国家的号召不起丝毫作用。有一次,我掂了掂一个学生的书包,竟有5公斤左右重!”(观众们倒吸冷气)
小崔:“听了李老师的话,我们大家一定感触良多,我想问一下王先生;王先生,这种情况教育部是否知道?又应采取什么措施呢?”
俺老妈是家中有名馋猫,可她却不知道“吃”与“胖”是成正比的,每天照吃不误。一天,老妈望着自己身上的累累肥肉,决定减肥。老爸二话不说,买来一台跑步机。
于是,早起的我成了老妈的活闹钟,每天六点半准时叫老妈起床,并督促她在跑步机上跑步。可没过几分钟,老妈不是说累了,就是说脚抽筋了,躺在地上不肯起来。我奈何不了她,只好背起书包去上学。
我爸烧得一手好菜,每天晚上,爸总要烧几道小菜慰劳慰劳我。可还没等我开动,老妈总是盛着满满一大碗饭大吃起来,还说:“快来吃呀!你爸烧的菜越来越好吃啦。再不来吃,就要被我吃光了噢!”说着还故意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好像真要把饭全吃光了似的。我叫她少吃一点儿,可她却说:“不吃饭,我呆会儿哪有力气在跑步机上锻炼呀!”说着还做了个鬼脸,冲我笑了笑,让人哭笑不得。
一天早晨,我叫老妈起床后,自己便去刷牙洗脸。等我洗完脸一看,发现了一件蹊跷事:老妈至少也锻炼了五六分钟了吧,怎么还这么气定神闲,一滴汗水都没呢?于是我假装上厕所,躲在一边偷看她的一举一动。果然,老妈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原来,等我走后,她便把跑步机的速度调到了最低!这速度,比走路还慢,怪不得……
一个月过去了,老妈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又重了一公斤。唉!老妈“减负”可比我们小学生减负要难多啦!
减负,最早应追朔到2000年初教育部关于减少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的通知。其后,便波及开来。时至今日,减负,已不仅仅局限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本身,它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当初听说减负时,我们是多么激动啊。同学们手舞足蹈,教室里开心的笑声如同凉透的死灰里落进了火星,又燃烧起来。大家兴奋得睡不着觉,在梦中直喊:“哈!减负了……哈哈……”可是第二天一早,睁开眼面对的仍是班主任老师那冰冷似铁的严峻面孔。我们这群被减负迷得忘乎所以渴望解放的“丑小鸭”们,耳朵里灌进来的只有一句凉冰冰的训斥:“减什么负,乱七八糟的!不好好学习,还想不想升学?”一下子,我们就像霜打的茄子——全焉了。
我们感谢提出“减负”这个口号的人,他理解我们痛苦,甚至真怕我们把书包变成“炸药包”。可是理解有用吗?老师们不是也整天说理解我们,关心我们吗?他让我们好好学习,不过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升学指标。想到这些,我的脑袋里如同塞进了一团乱爬的螃蟹,我整个的瘫软在课桌上,而同学们只是深沉地一笑:“减‘负’嘛,越减越‘富’!”
快毕业了,我知道自己如果走不进高中大门,前途将一片暗淡,而职业中专打死我也不敢去的。九年的学校生活,除了一点可怜的“分数”,我几乎一无所剩。窗外对面一片景色,想起李岚清总理的题词:“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我在心里问自己:“我学会了什么?”
人才队伍壮大了,国家素质提高了,减负吧,我们呼吁真正的减负,我们期待那一天:“减负”促成了全民族的“增福”!
蓝天上,一缕白云悠闲地在学校上飘过,我默默地祈祷上苍:敢问路在何方?
这几天,我家的那盆大芦荟旁蹿出了六七株小芦荟,长得密密的,无数肉质茎叶到处伸展。可是,用来装它的大花盆却有些“吃不消”了,拥挤的根系令许多茎叶顶端发紫、变软,有部分甚至已完全成了暗紫偏棕的颜色,耷拉在上面。看来,这花盆的内部空间严重不足,需要好好地“减负”。
说干就干。首先,我找来一张大报纸,平铺在桌面上来保持卫生;再拿来一把螺丝刀,把)○(芦荟挖出来。
取出了芦荟,我赫然发现,芦荟的根系庞大又密集,将全部土壤都“抓”住了,形成了一个根球,不时发现外层上出现淡黄的根须,显得错落有致。接下来,我仔细地取下小芦荟,挨个放在旁边。
最后,找来小花盆,小心翼翼地种好小芦荟,泥土倒下的沙沙声如一首小令,唱着小芦荟的欢喜。
“呼——”一阵清风吹过,减完负的花盆不再拥挤。一周后,芦荟发紫发干的叶尖已经恢复了翠绿,它们挺直了胸膛面对风、雨、阳光,十分清爽且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