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长江三峡游记作文【优秀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元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地跨两省。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狭处有100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
三峡旅游区优美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宏伟的三峡工程,大宁河小三峡等。
游三峡有三条路线可选:1、从重庆顺江而下快节奏地观赏三峡的奇特风光;2、从上海、南京、武汉逆流而上游览长江沿途美景;3、从三峡的东口宜昌出发饱览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风光。
我的家乡在三峡,我爱家乡的桔子。
桔子是三峡的特产,三峡人民世代种桔。三峡的山上山下、沟沟坎坎,都是各式各样品种繁多的桔树。
春雨绵绵,细雨如丝,一棵棵桔树贪婪地吸吮着春天的甘露。不久,桔树的枝条发出了新芽,嫩嫩的,绿绿的,嫩的鲜亮,绿的可爱。
到了四月份,一簇簇绿叶中间隐藏着一个个花骨朵,象一颗颗透亮的珍珠,经过几天阳光雨露的滋润,一个个花骨朵都纷纷绽开了灿烂的笑脸,开成了白色的桔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生气勃勃,娇嫩欲滴。桔花一蓬蓬的,开得漫山遍野都是,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一阵春风吹过,香气飘满了峡江两岸。当外地的旅客乘船经过三峡的时候,总是对这奇异的香味由衷赞叹,啧啧称奇。欣赏着美丽瑰奇的三峡风光,呼吸着清新幽香的空气,仿佛置身人间仙境。
不久,桔花慢慢凋谢,花蒂上长出一颗颗绿色的小果子。经过人们的精心照料,绿果子渐渐长大,颜色也由深绿变成了浅绿。
到了秋天,桔子渐渐成熟,由浅绿变成了金黄。那黄灿灿的桔子犹如一个个黄灯笼挂满枝头,沉甸甸的,把枝头都压弯了。三峡的人们热情好客,每当来了客人,主人都会摘来新鲜的桔子招待客人。剥开皮,品尝一瓣瓣鲜黄的果肉,一种甜中带酸的味道,叫人吃了满嘴生香。
丰收了,满江的桔船顺流而下,成了长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桔子运到了祖国各地,也带去了三峡人民的浓浓情谊。
桔子皮又叫陈皮,是一种很好的中药。当地的农民还喜欢用桔皮熏肉,熏出来的腊肉香喷喷的,是待客的佳肴。
我爱家乡的桔子,我更爱家乡勤劳善良的乡亲。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长江三峡游玩,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可我却爱上了那令人神往、波涛汹涌的江水。
清晨,江面上升起了薄纱般的晨雾,透过这层薄薄的“面纱”,我看到江水在缓缓地流淌,向远处望去,一片片浮萍从远方飘来,像是一个个从远方而来的客人一样,慢吞吞地移动着脚步。阳光照射下,一闪一闪地,哦,原来是露珠呀!那刺眼的阳光照在江面上,打在浮萍上,把它们变成聚光灯下的歌星,璀璨耀眼!走近了看,深绿色的江水荡着涟漪,当我在船上眺望时,江水又由绿变蓝,前方的石头挡不住这流水,慢慢地,尖角变秃了,船速变快了,江水也流得更快了,到中午了。
中午,江面上变得繁忙起来,水流也特别急,江水好似一条飞龙,“呼呼——”“哗哗——”“砰砰——”声音交杂不断,我望着船下的水流,它们泛着淡淡的鱼肚白。可我来不及多看,望着那湍急的江水,它们像象棋中的车一样横冲直撞,“啪——”“轰——”“咔——”的声响,声音震耳欲聋,又像一匹飞奔的野马。
傍晚,太阳沉沉地向西边落下,在水面上洒下了金色的余晖。那夕阳的光照在江面上,一片深红,红中带着一点蛋黄,极为好看,我不禁拍起了手。
夜晚很快就来临了,漆黑额夜空里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一颗颗星星像宝石若隐若现地缀满天空。明月倒映在江里,是那么圆,那么亮,仿佛江中也有个月亮。江面上排着一盏盏航标灯,顺着江面一直排到港口。
深夜,奔腾了一天的长江渐渐平静下来,在那闪亮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
站在江边,我不禁感叹,那码头、明月、江水,真美呀!真静呀!
如今,我真想再回到长江三峡,感受江水的波涛起伏,体验那月光下的静谧!
长江三峡游记7月23日,我们一家去长江三峡游玩。我们先坐飞机到湖北武汉,一下飞机我就有一种潮湿闷热的感觉,热浪扑面而来,武汉真不愧是三大“火炉”城市之一啊。在武汉,我们游览了黄鹤楼,这让我想起了崔颢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下午,我们乘上了宾馆一样大的游船——维多利亚女王号,开始了长江≮≯三峡之游。
第二天中午,游船行进到世界著名的三峡大坝前。远远望三峡大坝,那雄伟的气势令人震惊。三峡大坝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长江上,把滚滚长江水阻隔。三峡大坝是至今最大的提后式水电站,有一座梯形船闸和一架升船机。三峡大坝坝顶长3035米,坝高185米,一年可以发电847亿千瓦时。
三峡大坝的船闸分为五级,现在水位只到四级高度,我们的游船与其他几艘船进入船闸,两扇巨型钢闸门徐徐关上后,往里注水,船因浮力随水往上升,等水位达到第二级船闸水位时,第二级船闸打开,船进去后关门注水。这样一直到第四级,一共花了四个多小时的时间。当第四级闸门打开,眼前不再是滚滚长江,而是宽广的湖面。过了三峡大坝,我们继续前行,江两岸奇峰罗列,山峰连绵不断。但江水很浑,跟黄河差不多,我有些失望。船行至巫山脚下,我们换小船去大宁河小三峡游览,小三峡江水水流和缓,清幽碧绿,两岸群山郁郁葱葱,清翠玉滴。与长江三峡的宏伟壮观、雄奇险峻相比,小三峡则显得秀丽别致,精巧典雅。这时我看见一群猴子在岸边玩耍、啼叫,这让我又想起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五天的行程匆匆而过,此次长江三峡之旅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且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受益匪浅。
暑假里,我和家人来到了三峡,参观了这壮观的水利工程。
那天,一路上,我既兴奋又期待,盼望着能早点见到这条“长江巨龙”的芳容。沿途的风景,让我的心也豁然明亮,片片绿叶在微风的韵律中,翩翩起舞,鸟儿的歌声在幽幽的绿丛中,阵阵回荡……远远看去,整个三峡大坝就像一座高耸的山峰,又像一个巨人矗立在我们面前。近了,我们就像是它面前的蚂蚁,显得无比渺小。
我们来到196瞭望台。“哇!”我看清了这条奇迹般的“巨龙”,情不自禁的感叹起来。这条“巨龙”真粗壮啊!看它那强劲的“身体”将滔滔洪水挡在身外,似珍珠、似宝石般的水滴洒落“身旁”,掀起一层又一层白花花的水雾, 让这条“巨龙”盘腾在仙境一般。
登上大坝,虽然只开放了两个泄洪口,但那场面也足够震撼:浑黄的长江水从两个泄洪口喷泄而出,形成两道巨大的洪流,溅起无数银珠飘散到空中,形成一股股乳黄色的浓雾,整个大坝笼罩在这乳黄色的浓雾中,好似一位仙人,使出浑身法术,想到收服一只通体浑黄的魔兽。
往前走,来到三峡背后的185观景台。眼前的江水似乎是平静的,但只要细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在那掺杂着沙子的江水里,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两个漩涡正吞噬着浊黄的江水。那情景,就像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正大把大把地把“金子”揽入怀中。三峡背面还有一条又细又黑的线,你可不要小看这条不起眼的黑线,每到秋冬蓄水就是以这条线为标准的。
185平台附近有一块怪石,怪石旁边就是大坝博物馆,馆内有许多珍贵的图片,它们讲述了建设三峡一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还说明了一个有趣的俗说“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的原理。
这就是三峡,一条巨龙——气势恢宏的工程!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奇迹!
宜昌三峡大瀑布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点**,总是听哥哥王子豪说宜昌三峡大瀑布壮观,今天我有幸来到了宜昌三峡大瀑布,它高102米,宽80米,这样的庞然大物,有着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的帘帘飞瀑、清清的潭水和陡峭的山。
进入大瀑布,我怀着激动又兴奋的心情跳上电平车,渐渐地我睡着了,突然“轰隆”像打雷一样,让我震耳欲聋,原来是瀑布顶上的水量过大,水一下子满了出来,好像是山崖顶上飞下的大河!瀑布的水落进深深的水潭中,溅起无数小水珠,在水中银光闪闪,晶莹透明,好像给大山盖上了一层清清的面纱,但还是遮不住大瀑布的壮观、美丽和神奇!我来不及穿雨衣,像脱缰的野马奔向瀑布洞中,想看看壮观的宜昌三峡大瀑布后又有什么神奇的秘密。山洞中还比较安静,可以听见断断续续的流水声,山洞中很潮湿,好像另一个世界,许许多多的白沫喷到我们的身上、脚上、裤子上,还有一簇簇晶莹的、调皮的水宝宝们,不和水帘哥哥姐姐去潭里沉睡,跑进山洞里,跳到我们的脸上、手上,山洞中又传来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没有任何防水工作的我被瀑布打湿了脸,淋湿了我的头发和衣服,我们走出了洞,可是水珠还如蒙蒙小雨,也许是和瀑布太近了吧!
我走向和瀑布亲密接触的地方,这时的瀑布平静而缓和,好像给山洞拉上一幅很大的帘子,潭中波光粼粼,碧水清清,孩子们在水边闹呀,笑呀,好像时间在倒流一样,我突然叫起来:“快看太阳在链子上系了一条大彩带,那不是彩虹吗?”最后,我们还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回头一喊:“大瀑布,我爱你!”这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山清水秀、奇木花草、奇形怪石,大自然是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得到了无数人的赞叹!
清晨,我与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学校,伴着柔柔初阳、徐徐清风,我们踏上了春游的征程!
当我到达目的地时,一个美丽、圣洁而雄伟的世界出现在了我的眼帘——三峡大坝!
风到这里黏成线,黏住了过客的脚步,黏住了游人的情感。我们就如同过客、游人,被风牵引着,来到这个地方、这个世界来感受它的魅力!
顺着风,我们来到了截流园,走在园内,“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这句话在我心中久久回荡着。小路一旁是一座雕塑,是三个纤夫艰苦地拉船时的情形:手臂扭曲着,身体倾斜着,面目挣扎着。一片树叶随着清风飞舞,在我的耳边旋转了几圈,最后落在了地上,它仿佛在对我说:这不正体现了当年修建大坝时的千辛万苦、这不正体现了我们中华人民的聪明才智与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勇敢坚实的优秀品质吗?
走在坚硬的石板路上,我似乎能听见曾经的回声,仿佛这里的每一块石板都能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随着清风的第二次赴约,我们来到了坛子岭。当我乘坐了五层观光电梯来到这个三峡大坝的最高点时,一切景色尽收眼底!足有“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宏伟气势!
滚滚江水在我眼前翻腾,势不可挡,但在雄伟坚固的大坝面前,却甘拜下风了,这条堤坝!凝结了多少中华人民的智慧与心血呀!在一座巨大的、如坛子状的建筑前,刻着一幅画:上面刻着是三个壮汉手挽手在长江巨浪中翻滚,但三个人的脸上却没有一丝害怕,反而写满了坚毅与勇敢!这条堤坝!凝聚了多少中华人民的团结与勇气……
最后,我们还在185平台上参观了三峡大坝纪念馆并合影留恋……
三峡,秀美、宜人!大坝,宏伟、壮观!
清风依旧吹过,三峡大坝依旧如一条长龙横卧在长江上,任凭风吹浪打!
我们就在今天早上,全班乘车去了国家5A级旅游景点----三峡大坝。
导游在车上给我们讲解了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位于西陵中段三斗坪中堡岛,南临湖北省秭归新县城。大坝长1983米,坝顶海拔高18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有电站装机26台,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840亿千瓦小时,相当于10座大亚湾核电站。
“原来三峡大坝如此之大!”我惊叹道。从来没去过三峡大坝的我,带着满怀好奇、激动地那颗心,出发了。
到站了,我走下车去,看见了许多高高的大树,好似一片森林。往前走,正式看见了三峡大坝。空中薄薄的雾在四周飘扬,而那巨大的大坝,是那样宏伟,那样威严。一条长龙似的大坝横卧在江面上,气势磅礴。
走到了栏杆边上,大坝显得更大了。大雾与大坝相交接,试试听见一丝水声,行成了一种朦胧美。我突然陷入了遐想……
大坝猛地一开闸,滔滔江水从大坝横穿而入,汹涌澎湃的的江水击打着大坝的坝身,飞溅起来。其他江水也随后鱼贯而入,如万马脱缰,如箭离弦,如猛虎下山,大声吼叫着直冲下去。
导游告诉我们,要想去看大坝的全貌,必上坛子岭。来到坛子岭顶坡时,了解到坛子岭原来顶大底小,像个倒放的坛子,是三峡大坝的至高点,故而称之为坛子岭。站在顶坡上,向远处眺望,三峡大坝的景色尽收眼底。看,左边,是喷水池,下面是一级级的石梯,一棵棵树并立着,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保卫着坛子岭。气势不凡哪!
当我走出三峡大坝时,心里默默地想:三峡大坝,这项巨大的工程,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白帝城无疑是李白的惊喜之地,流放途经白帝遇赦,从阶下囚恢复自由身。三峡即从这个“惊喜之地”开始,过巫山,拜神女,访屈原,遥想昭君出塞,直至巴东宜昌。
三峡自古以来都是崇山险峰,哪怕在今天三峡大坝之后,也是如此,不减当年。屈原时代的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数千年的地质运动把巫山抬得更高、堆得更庞大。人随船走,扑面而来的山峦打开臂膊,好似拥我入怀,却又如天石压我至地底成泥,着实叫人魂飞魄散!只有飞升的神女瑶姬才能使我心归于平静。“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优伤”,她化为石,永生永世立于绝巘之上,但是心真的能变成石吗?“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我想舒婷是懂瑶姬的,所有皆是勇气。这巫峡之威,日月不见,直上云端,随处一块岩石皆暗示着过路者:生命脆弱,来往须谨慎!
有奇山必有奇水。水流曲折离奇,对比之下,黄河九曲十八弯也显得不过如此。朝白帝,暮江陵,一日千里,驷马难追,“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如今这江已不似郦道元笔下的“浑洪赑怒,鼓若山腾”了,94年后,大坝修好,秭归没于水底,屈原可以直接从汨罗江回到家乡再见旧人,或欣喜,或埋恨,千年恩怨也谈笑一指间。江水也趋于平稳,游客也不必冒着生命危险去观赏三峡之美,坐着安全的游轮一口气看完三峡全线也不是问题。当年昭君入宫要是也能这般,她受的苦就能少一点了。
斗转星移,山河岿然,唯历史不可追,这边风景独好,仍有渔歌唱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