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堂面
刘斯琪
武汉素有“早餐天堂”之美誉,可是在我的心里,早已将这一美名颁给我的老家沙市,沙市的早堂面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绝大多数沙市人,每个美好的清晨一定是从一碗早堂面开始的,小概率会选择牛肉米粉。每个人心里都认为:只有吃了这一碗美味的面,喝了这一碗美味的汤,这一天才能元气满满、充满力量,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习惯。
早堂面名字有些奇特,但看了它的来历,才会发现,真的非常贴切。早在1895年《马关条约》之后沙市被迫对日本开埠,码头开始热闹起来,大量工人出现在沙市码头,当地一位面馆老板发现,这里的码头工人因从事繁重的体力劳作都喜欢吃油水厚重的食物这一特点,精心制作了一种油厚码肥、汤鲜味美、份量十足的汤面。由于码头工人们多在凌晨时分到面馆吃面后上工,早代表着用餐时间,堂代表着用餐地点(沙市方言堂屋表示客厅),“早堂面”的称呼就一直沿用至今了。
现在的早堂面,适应了现代人的口味早已没有那么油腻,但是还是保留着一贯的鲜美。将活鳝鱼、老母鸡、五花肉、猪大骨和为防止鱼刺掉落而被裹起来的鲫鱼,一起熬制好几个小时,随着青烟袅袅升起,一锅满怀肉食精华的高汤,就熬成了。面煮好后,过凉水放在碗里,加入高汤,再摆上卤肉薄片、手撕鸡丝、油炸鳝鱼骨,最后撒一把小葱,一碗端上来,就足以让吃货们垂涎三尺。
挑一筷子起来,面条口感筋道,沾染上高汤的浓郁香气,再喝上一口汤,鸡、鱼、猪各种风味完美融合,幸福得简直快要落泪。各式配菜也各有特点:猪肉片精瘦、鸡肉丝鲜美、鳝鱼骨酥脆,互为补充又无法替代,面和汤的完美搭配让我觉得排多久的队都是值得的,也同时明白了为什么沙市人过早一定要来一碗早堂面。
早堂面不仅仅是我心目中最喜爱的过早,还是我对于老家的一种记忆、一份思念。我的脑海深处一直保留着,一个小女孩牵着外婆的手穿过弯弯绕绕的小巷,蹦蹦跳跳地走向红星路的向明面馆……这一份食物的记忆,也许是一种对故乡的牵挂,牵动我的胃,也牵动我的心。
家乡的馕
王宇飞
我的老家在新疆,那是一个历史悠久、景色优美的好地方。自然地,这里也有着许多特别的民族风俗。其中带给我最深印象的,便是“馕”了。
馕就是一种圆形的厚面饼,是维吾尔族人们的主食。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以前,堪称新疆这一块全民级的食物了。
我曾经仔细近距离观察过外公做馕的过程。外公先是将早已准备齐全的发酵面团伴着少许盐与羊油一起和匀,揉成“面坯”,接着在面坯表面均匀地撒上芝麻,然后再放到家里特制的馕坑上烤了起来。才刚开始烤不久,就有一股子油香味从坑上飘出来,馋得我不停咽口水,恨不得馕在一瞬间就烤好。过了近十五分钟,馕才完完全全地烤熟烤透。一个大大的圆面饼冒着腾腾热气端上饭桌,我循味一瞅,只见那张馕表面一片金黄,边缘的隆起则是微微焦黄,面上嵌着一粒粒白色的芝麻。我看见这馕观感极佳,便拿起馕,朝着边上咬了一大口。入口最先是一阵颇有嚼劲的感觉,接着便是不断涌上味蕾的香美味道,真是长得好看,吃起来又香啊!
虽然馕并非由维吾尔族发明,但却是维吾尔族将它发扬光大的。光是馕的种类便有好几个分支,窝窝馕、油馕、甜馕、肉馕……最大的馕有近半米的直径,最小的却只有茶杯口那么大,像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一般。
维吾尔族人对于馕也是很有一套风俗习惯的。在维吾尔族里,除了小孩子,几乎人人都有一手烤馕的技艺。走在老家边上的十月街中,两旁走个几步就能见到一个卖馕的维吾尔族人,这也算是新疆独一无二的风景了。若是要在家里迎接客人,那么维吾尔族人便会做很多馕,然后把烤好的馕一张张地叠成塔状,放在桌子中间,既让客人享享口福,又让客人开开眼界。维吾尔族将馕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听外婆说过,维吾尔族人有两句格言:“馕是信仰,无馕遭殃。”“可以一日无菜,不可以一日无馕。”从这就能看出维吾尔族人民对于馕究竟有多么重视了。
自然,维吾尔族在馕这方面也有许多规矩。比如不能把馕渣丢到脚底下、不能浪费馕、残余的馕渣要放到高处给鸟儿吃……更有意思的是,每当维吾尔族人结婚之时,新郎和新娘都要吃带盐水的馕,这是象征着有福同享、白头偕老。
家乡的风俗还有很多,但这里讲到的只有馕文化,因为它不仅是新疆的一种风俗,更是维吾尔以及整个新疆繁荣而质朴的象征!
腌腊肉
李梓菡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聪明的中国人,很早就开始用二十四节气来记录春夏秋冬的变化。而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习俗,与这二十四节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吃也成了这些习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立春吃春卷,冬至吃饺子,小寒喝腊八粥。
在两湖地区冬至这天有个独特的习俗--腌腊肉。腌腊肉的习俗最早起源于公元前,客家先民从中原以南迁徙过来。那个时候是没有冰箱的,食物放在外面容易腐烂,于是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用盐来腌肉,这样可以延长肉的保鲜时间,过年杀的猪即使过完年以后,仍然有猪肉吃。我们家每年冬至这天也会腌腊肉。图片腌腊肉,肉的口感往往和肉的品质息息相关,所以肉的选择至关重要,必须要选用上好的土猪肉。这些土猪肉又必须选择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这样的食材,才可以做出美味。冬至这天买回来的食材,被外婆带进了厨房,她告诉我买来的五花肉是不用洗的,洗了更容易滋生细菌,直接切条就可以了。之后,外婆从柜子里拿出了盐、花椒和八角,将这些材料放入锅中翻炒3分钟过后,椒香味布满了厨房,香气扑鼻而来的。然后将炒好的香料均匀的涂抹在猪肉上,过十几分钟后加入高度白酒。外婆用它娴熟的手法,将准备腌制的猪肉盘成了圆圆的放进了沙缸内,然后用塑料袋盖住肉,用大米压在了肉上,第一部总算完成了。图片经过五到七天的腌制,终于可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了,将琥珀色的腊肉拿出用钩子穿好,再经过五天左右,晾干后就能吃了。
可是腊肉在制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人吃多了容易得癌症,所以腊肉再好也要谨慎食用啊!
虽然腊肉的腌制并不是很健康,但这一点也不影响这种习俗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种地方特色美食,更是寄托着远方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每年我们家也会给远在外地的大舅爷寄去腊肉。他总是会说,这才是家的味道。我想这应该就是习俗代代相传的原因吧。
随州美食名片--炸三鲜
龚运翔
我的家乡随州是个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的好地方,我爱我的家乡。
每年到了腊月,家家户户灌香肠、熏腊肉、蒸馍馍……在这么多美食中,作文我最喜爱的就是随州炸三鲜。过年的时候一顿不见它,我就吃不下饭。
三鲜据说是古时候皇帝来到江南,就用这“三鲜”来伺候。康熙皇帝还有将“三鲜先进太后,朕再用。”的佳话流传民间。历史记载:“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新鲜果蔬纷纷上市,民间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
三鲜名如其物,是由三种主要食组成,新鲜豆油皮、上等新鲜猪肉、新鲜的油条。我的奶奶每次来做三鲜,我都要抢着帮忙。首先把猪肉、油条切碎,再加上一些香葱、白莲藕、生姜等,与其他调味料和在一起做馅,再用豆油皮将馅包裹起来做成方形的薄饼,最后将薄饼放进油锅里炸熟即可。三鲜可清蒸,可下火锅,可小炒,随食随取,美味方便。在煮汤时,放上几片味道别提多香了。真好吃啊!鲜嫩多汁,可真不负它响当当的名号呀!不但我觉得好吃,就连外地的亲戚也赞不绝口地说:“真美味呀!”是啊,这热气腾腾的三鲜不仅吃着香,闻着也香。吸一口,沁人心脾。不一会儿,盘子就空了,甚至连七零八碎的小肉块也没有了,我吵着让爸爸再来一盘。
爸爸把三鲜放进火锅里,我就拿着筷子守在一旁。三鲜在锅中跳起舞来,还往上冒着热气,一闻就让人垂涎三尺。我捞出一块肉赶紧咬上一口,肉的香味和藕的清香搭配在一起,味美汤鲜。
三鲜在往年是很难吃到的,一来是制作起来十分麻烦,二来是过去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只能逢年过节用来奢侈。现在,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三鲜的制作成本并不高了,但是他还是带着浓浓的年味,成为了最有人气的菜,也成了我们随州人炫耀的资本,三鲜成为随州名片当之无愧!
没有三鲜不成席
张毅恒
黄陂三鲜是黄陂非常著名的一道菜,关于它有两种民间说法,第一种是一对夫妻开了一家卖鱼丸鱼糕之类的小店,但生意不是很好,但是得到了一名流浪厨师的指点,把鱼丸、肉丸和肉糕合烧,又标上了“黄陂三鲜”的名字后,名气大增并传遍荆楚,成了湖北菜的扛鼎之作。第二种是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占了黄陂后,当地百姓将鱼丸、肉丸、鱼糕合烧来招待起义军。
关于其做法可谓极其繁琐,妈妈回忆道:在她小时候一到过年每家每户都做黄皮三鲜,当时家家都把大门门槛给卸下来,两端搁在两个长板凳上,再拿来杀好的年猪身上上好的肉和放完水的鱼塘里的鱼的鱼肉,放在门板上事先准备好的案板上,拿出提前磨得澄亮的菜刀,先及其细致地将鱼皮鱼骨和鱼肉分离,再有节奏地在肉上反复的剁直至剁成细腻的肉蓉状,这是为了让肉口感更加细腻,这道工序要将近一天,由此可见黄陂三鲜的工序之繁琐,每到过年,一进村,就可以听到铿锵有力而又欢快的剁肉声音,看到家家户户架起竹制大蒸笼在烹制三鲜蒸汽缭绕,闻到三鲜的独特香味……让人止步不前。
说完了做,再该说说味道了。
“黄陂三鲜”中的三鲜究竟是哪三鲜?是肉丸、鱼丸与肉糕。一眼望去那肉糕的方正,表皮的金黄,与鱼丸的圆滑白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简直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看看那肉糕的白滑,肉糕里肥肉的晶莹,与那来自自然的鲜香味,立马勾起了人们的食欲。在那肉糕的细腻中隐藏着鱼肉的爽滑,在鱼肉的爽滑里又蕴含了猪肉的多汁……
吃完了肉糕,再来品尝鱼丸,鱼丸讲究的是Q弹爽口,绝不能拖泥带水,好的鱼丸一口咬下,那富有韧劲的鱼肉在嘴里“大放光彩”,那鲜味每时每刻都刺激着味蕾,令鲜香在口中肆意,令人回味无穷……
那肉丸也不甘拜下风。因为肉丸是炸过的,所以那汁水被牢牢锁在里面。在口中稍加咀嚼,那猪肉的多汁便回荡在口齿之间……
虽然黄陂三鲜很好买,但是现在纯手工制作的越来越少了,换来的则是工厂的大规模批量化生产,为了让“没有三鲜不成席,三鲜不鲜不算好”的黄陂三鲜流传下去,我们要坚守祖宗传下来的文化,不能因现代科技化而忘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