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予了我生命,世间美味给了我营养。但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书籍给了我灵魂,音乐陶冶了我的情操……这些世间经典,伴随着我一路成长。
我曾经读过梁启超爷爷的《少年中国说》,上面写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国家的核心在于百姓,百姓的核心在于少年。少年强,则这个国家就会强大。梁启超爷爷是要告诉我们:在少年时期,我们就要苦练本领——努力读书,尽自己的一份努力,将来报效祖国!梁启超爷爷的话语不仅让我明白了:在少年时期就要奋发图强,来回报祖国。也让我感受到了老一辈对祖国的热爱和铮铮铁骨的精神。每当我不想读书、思想抛锚时,他老人家的话语就在我耳边回响着。之后,我又开始奋笔疾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伟大志向,在他的脑海里埋下深根。从此,为了中国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以此为目标而奋斗。
除了经典的名人名言,那些经典的音乐,它带给了我听觉上的盛宴和精神上的慰藉。如贝多芬,正当他在音乐上大展宏图时,老天爷却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失聪,可贝多芬并没有因此放弃音乐,他呕心沥血,继续将自己的作品呈现给大家,创作出了如《月光曲》《命运交响曲》等经典不朽的著作。即使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也会在繁忙中停下脚步,陶醉于其中静静地欣赏。而舞蹈《千手观音》,所有的表演者都是聋哑人,但他们却表演出了连正常人都做不到的舞蹈,动作是那么地整齐划一,精神是那么地饱满。他们告诉我:凡事只要坚持,就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经典在我的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弟子规》中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学会了谦让,知道了一家人要和睦相处;《朝读经典》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让我明白了做人要胸怀坦荡、具备良好的品德……这些经典在我生活中就像启明星,照亮了我前方的路……
我就像一株小草,经典就像肥料,给我不断地输送营养。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这些精华,努力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
在我家中,珍藏着一把小木椅。那是家里的一道风景线,也是我成长路上的辅助线。
那年冬天我刚学步,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过年。爷爷看见附近的幼儿园里丢弃了一把破旧的小靠背椅,像捧着至宝一样把它捡了回来。这把小木椅浑身绿颜色,椅子的一些地方已磨损掉漆,露出光秃秃的黄色脊背,座面上不是缺了一角,就是裂开了一条缝。想必这一定是幼儿园小朋友淘气的“杰作”。
爷爷在座面的四个角上各钉入了一根铁钉,并且在座面与椅背相交处,别出心裁地用一个粗铁线贯穿,还用锤子将钉子敲进已经松动的椅腿中。在他的巧手下,松散的小木椅不一会儿就变得结实牢固,爷爷让这把小木椅获得了重生!爷爷对爸爸说:“再破旧的东西,经过整修,还是能用的……椅子丢了很可惜,修修就好了。你们带回去,给可欣坐吧。”过完年,妈妈抱着我,爸爸提着小木椅上了回晋江的车……
小时候,我十分淘气,常常捉弄这把小木椅。当我高兴时,我就把它倒过来当马骑,嘴里还发出“驾驾”的催促声;当我心情不好时,我就用脚踢它,以发泄自己的情绪。小木椅常常是被我踹得东倒西歪的,就像个受气包;当我愤怒时,我就去掰它的椅腿,像是要把它四分五裂似的,有时会把它掀翻在地,发出“砰”的一声响。爸爸教训我说:“小木椅被你这样玩弄下去是会坏掉的!”我嘟起嘴:“坏了就坏了,再买一张就是了嘛!”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可欣,这是你爷爷送给你的礼物,它寄托着爷爷对你的期望啊。他希望你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年幼的我听后,心中似懂非懂,但看向小木椅的眼光却分明多了一丝柔情。
长大后,我不再像过去那样对小木椅毫不客气地动手动脚了,而是安静地坐在它身上写字、算数。当我感到疲累的时候,就靠在它身上小憩一会儿,它仿佛在提醒我千万别懈怠;当我思考时,小木椅又仿佛给了我不竭的灵感;当我想将剩下的饭菜倒掉时,看着小木椅,我的脑海中总会闪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是因为我与它的点点滴滴,所以我们间已有深深的感情。
2013年,爷爷因病去世,从此我更加珍惜这把曾经伴我成长的小木椅。每当我想爷爷的时候,我常深情地抚着它,就好似杨柳轻轻拂过湖面,有着那片宁静中的温暖。我仰望星空,仿佛爷爷在微笑地告诉我:人的一辈子,一定要勤俭节约,成由勤俭败由奢……
爱,是支撑牵牛花不断向上攀爬的篱笆;爱,是鱼儿对水养育之恩的报答;爱,是老祖母微笑起来的半颗牙。“谁言寸草心”是一种爱,“孟母三迁”是一种爱。爱,充满芬芳;爱,伴我成长。
听大人们说,在我出生的时候,第一眼见到的,就是白发苍苍的太祖母。瘦弱的她颤巍巍地抱起白白胖胖的我,咧开只剩半颗牙的嘴,笑得满脸灿烂的菊花。
在我粉嫩的牙床上冒出“一点白”时,太祖母生命中那最后半颗牙扎在馒头上,被嫌脏的大人们扔进了垃圾桶。她轻轻翻开我的嘴唇,看着那颗小牙,不禁想起了还是小孩时的“大人们”那牙床上的“一点白”……
在我摇摇晃晃地学走路时,太祖母因扶着我而不小心闪了腰。她却依然为我洗尿布,换衣服,有时会因我半夜啼哭而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她,在我一天天发芽中,一天天枯萎。
我会说的第一个字,不是“妈”,不是“爸”,而是“太”。每次,我冲着太祖母撒娇地喊“太”,她就会立即放下手中的活,抱起我,亲亲我的小脸蛋,然后,充满爱怜地望着我,那慈爱的目光,让小小的我感受到无比的温暖和心安……
可是有一天,当我从学校蹦蹦跳跳地回家,家中,却没有了她忙碌的身影。原来,在她完成了“带孩子”的任务后,又回到了她心心念念的乡下。我号啕大哭,想起太祖母那亲切的脸庞、温暖的臂弯、好听的故事、可口的饭菜……于是要求大人们每个星期带我回一次乡下。每次回家,我都要在那儿赖着不走,紧抱着太祖母,闻着她身上的味道,安然入睡。
随着学业越发繁多,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去太祖母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空闲时,我只会偶尔因太祖母寄来的糖糕、饼子,或是一小袋花生米,一朵已经枯萎的野花而想起她。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太祖母在我的记忆中渐渐模糊……
太祖母去世的消息传入我耳中时,我才体验到真正的“晴天霹雳”。那些记忆碎片依稀拼凑着一个空巢老人像无法飞翔的老鸟般翘首遥望远方的小鸟的画面。那些伴我成长的爱如潮水般涌来,让我后悔和愧疚。我是多么难过啊!
别让等待,成为遗憾。珍惜伴你成长的爱!
一次听说“吃货”朋友打探薄荷:“薄荷的生命力顽强,拔根嫩茎,即使是片叶,只要适当浇水,定活。”“薄荷可以当做佐料,摘几片叶子,放入汤中,奇香。”我听后,笑嗔:“你可真是个吃货。”思绪也飘向远方……
儿时,爸妈工作较忙,将我留在乡下。奶奶疼我这个宝贵孙子,给我煎薄荷饼。摘几片薄荷叶,放入面糊中,捣碎,倒于锅中,然后便是等待。等待是要有耐心,要不厌其烦地一次次给饼子翻身。每次煎好,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几家邻居都沉浸在这诱人的香味中。而这时的我,大多情况下正在与朋友玩耍。但一闻到这味道,口水总抑制不住地“飞流直下三千尺”,丢下玩伴迫不及待地冲向厨房,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用手抓起一块就塞进嘴中。入口的一瞬间,清香裹挟着热量直冲心脾。味蕾在那瞬间仿佛得到释放,被清香醉得跳起舞。“香!”“别急,还有!”祖孙俩的笑声回荡在厨房间,久久未曾散去……
七岁那年,因为我要回到城里上学,不得不告别了老家。那一年夏天,我得了肺炎。每天都要在医院呆十二个小时,挂各种药水。在几天里,我的手背上就遍布了针孔。即使如此,情况也一度恶化过。奶奶听说后马不停蹄地赶到医院,带上了薄荷饼和一株薄荷。薄荷饼被闷了一会儿,已不如刚出炉的那么好吃。但我吃起来,确实那么香甜,那么感人。
那株薄荷,自然放在了床头。这小家伙居然不受我的影响,自顾自地长得茂盛。清香时常会顺着我的呼吸,占领我肺的每一个角落。心情好的时候,我就凝视着这株薄荷。它是那么绿呀,让我时常怀疑这绿是不是浓缩了所有树叶的精华。怀疑着,就不自觉流下泪来。因为我又想起了奶奶的仁慈。忽的,我就会多份自信,有了战胜病魔的勇气。一个月后,我也是熬过了病魔的煎熬。
那株薄荷,“迁”到了家门前的小花坛里。本以为它会水土不服,结果越长越茂盛,已经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每天早晨,嗅着这清香,我会想起奶奶。她年轻时,爷爷到外地打工。每天清晨,当村子里大多数人还睡眼朦胧,她就已经走到田里拔草;每天深夜当人们都进入梦乡,她还在昏暗的烛光下缝着衣服……奶奶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整个家。她顽强的精神也感动了邻里乡亲。大家都向奶奶学习,整个村子欣欣向荣。奶奶,不正如薄荷般,既顽强不屈,又散发清香么?
“咦?什么这么香?”朋友的惊讶声将我唤回现实。轻轻一嗅,竟是熟悉的清香。寻香看去,是一株薄荷,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却仍昂首挺胸。“笨蛋,那就是你说的薄荷。”我笑着说道,眼里却不觉有些湿润。
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传承五千年不息的文明之火。“国学经典”无疑是一个蕴涵着情感力量与神圣感召力的字眼。其中最有特色的——便是古诗。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一本书。
诗,散发着一种让我难以抗拒的魅力。我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古诗的魅力。
小时候,跟着大人们牙牙学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博得大人们一片鼓励和赞扬,那时我就知道,诗,是一个好东西!能让我赢得表扬,于是我囫囵吞枣背下一首首古诗,获取更多掌声;却始终,不解其意。
再大些了,我上小学了。懵懵懂懂地知道了,诗是有蕴意的。原来诗不只是一些汉字组成的句子而已,诗,也是有他自己的灵魂的。于是,我开始慢慢的、小心翼翼地抓住诗的神髓,在诗海里探索着前进,在清晨烟雨中体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在夕阳西下中感受“黄昏月影残菊落,晚风秋水澹碧波”。诗的奥妙,我终于摸到了门槛。
现在,入初中了,我终于一脚跨进了诗歌的大门,我可以在诗中感悟诗人的情感,体会诗的意境,我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体会到杏花盛开,细雨绵绵,杨柳婀娜,微风拂面的春景的美好。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中明白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同一首诗,在不同的年龄读,有不同的感受,也会有不同的收获。
就拿“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说吧。小时候只知道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再大些,就知道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到现在,知道了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自我范围,摆脱主观成见。像这样的收获还有很多,很多……
由句子到意境,我不知不觉中就有了许多阅读感悟,诗文没变,感悟却变了,为什么?
原来我一直在成长。感谢古诗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