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改写白话散文5篇

记承天寺夜游改写白话散文 篇1

夜游承天寺

初二(5)班李好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他来黄州四年了。

得到了一个闲职,整日无所事事事。他望着窗外的月光洒进小屋,映在墙角,被窗棂划成一块一块的。万籁俱寂,唯有秋天凄凉的风,吹过修竹,吹过杨柳,落叶的沙沙声袭满了清冷的院落。

他披衣起身,看着油灯上昏黄的摇曳着的微光,那便是屋中唯一的暖色调。他叹了口气,灭掉了灯,又往身上添了件衣服,拍了拍一本没有灰尘的衣角,打开门走了出去。

月色似雪,点缀了一路,照亮了辽阔无边的漫漫黑夜,照亮了清冷的心。独自一人,谁能耐住无边无际的凄冷寂寞?走在路上,望万家灯火,似乎听到了嫦娥幽怨的笛声,玉兔枯燥的捣药声。他又裹紧了身上的长衫,加快了脚步,向着承天寺的方向走去。

行至门前,他正正衣冠,轻轻扣响了那扇老门。门“吱呀”一声打开,与四下的寂静极度违和。

“怀民兄。”“东坡兄!快进快进。”

怀民也没有睡,自己就不觉得唐突了,便与他欣然踱步。如若怀民已寐,也不枉此行,就当作自己是一时兴起,岂不快乎?

两人对酒当歌,把酒言欢。他们又在庭中散步,院子的地面与月相映,如一汪积水澄澈空明。在这清水中,藻荇无声交映着,斑驳着,却又听见修竹萧萧,乃悟水中藻荇为竹柏之影。

“东坡兄能与之奇?”

他沉默许久,叹了口气,等到再开口就是轻快豁达的余音绕梁:“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篇2

深夜,月亮和星星高挂在夜幕中。苏东坡经过一天的劳累,睡意袭来。于是他解开衣服,打了个哈欠,便躺下准备睡觉。

秋风送爽,皓月当空,银霜似的月光照进窗户。他高兴地站了起来,到窗边赏月,心想:“多美的月色呀,但没有人陪我一起欣赏。可怜呀!想当初,我高朋满座,如今却沦落成‘孤家寡人’。”这时他突然想到也被贬谪的张怀民。“对,我可能找他一起欣赏美景!他就住在承天寺。”苏轼兴冲冲地跑去找张怀民。原来张怀民也没入睡,东坡便问:“我们一起到庭院里散散步,如何?”怀民欣然同意。两人便携手步入庭院。

月光洒落在庭院里,就如一汪静静的池水,清澈透明。水中仿佛还有水藻、荇菜,纵横交织,疏影摇曳。苏轼再抬头看时,才发现原来它≤≥们是篁竹和青柏在月光中留下的倩影。此时,他们的心情也与这清朗的月光、斑驳的竹影一般恬静,放下一切仕途不畅的烦闷,不看重功名利禄。

见到如此美景,苏东坡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道:“天下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柏?但所有人都追功名,求利禄去了!哪有心思静心观景赏月呢?名利对我已如尘土。能不汲汲于名利的人也就我和怀民了吧!”

记承天寺夜游白话散文 篇3

黄州,这片苍凉、凄清的土地——他被贬谪之地。都被贬了那么多次,心里已经习惯了,随他们去吧!然而内心深处,总觉得有个地方堵着,如喉中细小的鱼刺,不吐不快。被排挤的孤寂无奈,除了他,有谁能懂!如今落得这样的境地,只是有职无权罢了,去官场上打拼,如今也成了空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一个平凡的夜。他解开衣带,正要躺下睡觉,无意间看向四周。啊!屋里是那么亮啊,像白昼一样!向窗外的更远处看,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柔和似水的光洒向四面八方,也洒进窗户,仿佛在呼唤他。也许这样,才能排解心底里的孤独吧!他高兴地穿上衣服,出门去与明月为伴了。

可月亮终也不是人,月光也不能抚慰他的心境。不知不觉,来到了好友张怀民的门前。想到他同样也被贬官于此,郁郁不得志,他是否也有与自己一同赏月的意想?走上前去,轻轻叩门。满分作文网

令他欣喜的是,门嘎吱一声打开了,好友的脸上并无倦意。原来,他也没有睡呢。张怀民好像知道朋友会来访似的,没有惊讶,只是微笑。苏轼拉上怀民的手:“独自赏月,太过孤寂了。可否与我同行?”两个人于是漫步向中庭走去。

庭院里没有任何声响,只有两个人在院子里的脚步与轻语,清闲自在。月光如瀑布一般,落在地上,形成一片清幽的池塘。在澄澈的水中,到处是一片片的绿藻与荇菜,随风摇曳,沙沙作响——可水草怎么会发出沙沙之响?清风拂过,原来这池塘不过是水一般的月光,而水中之藻也只是竹柏之影,随着风轻轻摆着。

月光,每个夜晚都常在;竹柏,再平凡不过,无处不在。只是,还少了……他思索着。“只是,少了像我们两个人这样无所事事的人啊。”叹息中似乎愁苦难消,却又带着一丝潇洒。苏轼仰望着天空,至少明月,还与他同在。

记承天寺夜游改写白话散文500字 篇4

陈家胜

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晚上,我吹灭了无力摇曳的油灯,脱下厚重的外套,疲惫地躺在床上,多年的被贬经历,已经让我没有了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也让我丢失了对仕途的期待。百无聊赖的我只能看着夜晚的景色,黯然入睡。

已有睡意的我望向窗外,却被景致扫清了困意,窗外的月光斜斜地照进房间,仿若仙境一般。可满分作文网是,如此美的景色竟无一人与我共同欣赏,这是多么大的遗憾。于是我穿上便衣,欣欣然到承天寺寻找那位与我一起被贬到黄州的张怀民。恰逢怀民也没睡着,我提议与他一同到庭院散步,于是他换了身衣服和我到院子里欣赏美丽的景色。月光洒满了庭院,我们低头望向石阶,皎洁的月光似乎充满了阶下,如同一潭积水,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使人感到似乎伸手就能激起一片水波。水里又有藻荇的影子飘忽不定,似乎随波飘荡,但是定睛一看,又哪有什么所谓的藻荇?有的只是几株竹柏在月光下的投影。

“可惜啊,如此美丽的景色,却又只有我们两人在此欣赏。”张怀民感慨道。苏轼笑了笑:“在这万年的苍穹里,何时没有明月相照这万里河山,又怎缺这几棵竹柏?缺少的只是你我两二人这样静心赏景的清闲之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 篇5

夜,四周静悄悄的,偶尔会有风吹过树木的声音。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忽见清冷的月光从窗户宣泄进来,把地面抹成一片银白。我不由得产生夜游的雅兴,披上牙白的长衫,高兴的出门走动。

忽然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心中便倍感孤独,无奈地感慨知音之少。突然,我想到了与我遭遇相同的怀民兄,于是便到承天寺找张怀民,请他与我共赏这月色美景。

我走进古香古色的寺庙,轻轻敲响他的房门,只见屋内的人影正在朝房门走来。门开了,怀民兄看到我好似很惊讶,又微微笑了一下点头示意,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悠闲地漫步。

庭院四周像是被一张黑色的幕布笼罩着,抬头望向天空,只见天空中挂着一轮如玉一般皎洁的明月。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积水中的水藻荇菜较叉错杂,随着水的流动而轻轻地摇曳,是如此的轻盈。我又抬头望望四周,发现这并非水藻,而是庭院中的竹子、柏树映出的影子。

沐浴在月光里的一切,仿佛都被月光洗涤过似的,一尘不染,我深深地沉醉在月夜美景之中。也不由得心生感慨: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的人罢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