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雷锋作文3篇,欢迎大家分享。
徐老师带着我们去采访苦难人,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于淑珍奶奶。
于奶奶今年75岁,个子挺高。在于奶奶的头上有着一根根银发,显然是吃苦、操心、劳累的结果。一张瓜子形的苍老的脸,爬满了皱纹。淡淡的眉毛下长着大眼睛,深深地陷入眼眶。从于奶奶的眼神里可以看见阳光,可以看见生活的艰苦和辛酸。鼻子挺挺的,长着一张哀求的嘴。于奶奶有一个菩萨似的心肠,不喜欢社会有着孤儿的流浪和眼泪。于是,她决定收养孤儿,丈夫也同意了。
丈夫是1993年因得了脑血栓而死,于奶奶家负债累累,于奶奶无钱抵债。于是,债主把于奶奶告上法庭,于奶奶一无所有,只有一套房子,她把房子给债主,债主不要。打了三、四年的官司,最后,法官判给了债主那套房子,才免去于奶奶的债务。
于奶奶收留的第一个孤儿叫李鹏,今年39岁了。本来这时的李鹏应该赡养于奶奶的,他年轻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反倒成了负担,于奶奶想:“我把他养得这么大,也没有用,还增加了家庭负担。”
7年前,于奶奶通过法律解除了与大儿子的抚养关系。大儿子和他的妻子去了密山,到了密山不知什么时候就得了脑出血,经治疗保住了生命,真是命大呀!妻子和李鹏离了婚,让人把李鹏送回来了,是一个啥事也不懂,身患脑出血后遗症的男子汉。这对于奶奶的生活是雪上加霜,增加了生活负担。
于奶奶收留的第二个孤儿名叫李月辉,今年16岁了。本来考入高级中学,可是没有钱上,就在职高上学,需各种费用2千多元钱。这对于于奶奶来说是多重的负担啊!于奶奶对二儿子说:“这学咱不上了,行吗?”儿子泪流成河,一天都没吃饭。于奶奶于心不忍,去找了职高校长,讲到这里时,于奶奶泪流满面。校长免一些可免去的费用,这笔费用由学校来承担。李月辉每次考试都是前四名,多么优异的学习成绩,这真使于奶奶安慰啊!
于奶奶收留的第三个孤儿名叫李月红,今年15岁了,在市一中上学。有一次学校让交资料费7元,李月红不知如何向于奶奶开口。她的心思似乎被班主任看穿了,老师知道李月红的家庭困难,就自己代替李月红交了。老师不让李月红告诉于奶奶,人心都是肉长的,李月红能不告诉于奶奶吗?于奶奶听了,双眼再一次被泪水冲洗,于奶奶一直在说:“好人呀!好人呀!”
3年前,绥芬河日报曾经报道过于奶奶一家的生活,有许多好心人给予生活上的帮助。边防大队的战士把于奶奶的债务全部还清了,还给于奶奶捐了款,于奶奶又一次被感动。绥芬河镇政府盖了两间砖房,就是于奶奶现在住的房子。虽然有人帮助,但是现在生活仍然十分困难。
于奶奶家徒四壁,没有家具,没有电灯。有人会想太夸张了吧!不,这一点也不夸张,于奶奶家用的是过去的油灯,吃的那就更可怜了,一家三口每天只能吃一小碗米做成的稀饭,每一天都填不饱肚子,一年可以吃上一次肉就三生有幸了,咱们一年的豆油相当于于奶奶家吃十年,衣服和鞋全都是好心人捐赠的。多么艰苦呀?多么可怜呀!
看一看于奶奶一家,再看一看我们,他们用的是油灯,我们用的电灯。他们每天吃的是稀饭,我们每天吃的是米饭,有的时候还剩饭,还吃零食。他们的衣服、鞋子都是捐赠的,我们呢,衣服、鞋子都是名牌,有时不买名牌就不要。唉,真是惭愧啊!这真是个鲜明的对比。我们比于奶奶一家幸福多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尽管这样,于奶奶一直顽强地拼搏着,用她的风烛残年无私地抚养孩子。她勇于面对生活,不怕命运挑战精神,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将永远保留在我的记忆中。
我感叹,我们每个人虽然不是乱世的刀马英雄,但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精神抖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坚持信念,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他,来自于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每当看到这句话时,我的心都仿佛被重重敲击了一下,因为它总是能够激发出我心中一种对美德的崇敬,美德是什么?“白花从中过,片叶不沾身”是一种清廉的美德;“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是一种忠诚的美德;“安能摧眉折腰车权贵,使我不得不心颜”是文人不屑的美德;“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武人宁折不弯的美德,其实,平日里我们在大肆宣传着学习雷锋精神,可是在这个物流的`时代,这种美是否已经被摒弃了呢?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雷锋是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锋从来不会离开我们,而我们却曾经几度远离了雷锋。
可以说,雷锋的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随处可见,承随处可寻。存在于每一个汪水塘里,充满着海洋的气息,存在于每一汪水塘里,充满着海洋的气息;存在于每一捧流沙里,涵盖着沙漠的体温;存在于每一粒沙子中,萦绕着高山的灵魂。雷锋精神就是一滴水,折射出一个庞大的时代。即便是现在把雷锋推上圣坛,在面对更加隆隆作响的现代化车轮面前,已显得稍许力不从心,但是总有千千万万个像雷锋这样的人,他们用生命去歌唱,用自己渺小的身躯去做那颗螺丝钉,致使时代滚滚向前。这已经成为全民族公认的一种美德,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和灵魂。
雷锋在哪里?雷锋精神又在哪里?是华益慰不计个人得失,一心救治人民的大医有魂;是丁晓兵战时平时忘我,独臂撑起一方大空的勇武;是王百姓为了头顶国徽,国徽上的警的徽章而无数次与死神打交道的荡然气魄;是霍英东“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境界;是林秀贞三十年如一日赡养孤寡老人的真挚热情;是张正祥面对贪婪,愚昧和凶残的困境誓死保卫滇池的勇者无畏;是李灵在贫瘠土地上播撒希望的大爱无疆。
如果我们每个人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做一粒微尘,在乌云遮空的时候,我们拿出坚定的目光去探索光明;在凄风苦雨的时候,我们拿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信念,去身体力行。去问自己,我既然活着,我是否应该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我的努力,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
一个美国商人如此说道;“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尽管简单,尽管质朴,但这却绝不是凡人庸人的道德。这是一个人的良心,一个人心中不灭的一盏灯。
让我们人人攒聚片片落红,以自己的平凡去孕育生命的伟大;让我们人人拘捧汩汩清泉,以自己的平凡去塑造完美的人生。让我们带着雷锋精神,踏着落红的痕迹,用我们的爱心去播种希望,收获不凡。
“啦啦啦,啦啦啦,干活好快乐呀!……”是谁在唱歌?哦,原来是我们班的“小雷锋”——周泽阳,正在一边扫地,一边用他那五音不全的嗓子唱歌。
周泽阳胖乎乎的,长得虎头虎脑。一张圆圆的脸上,眨巴着一双小眼睛。眼睛虽小,却炯炯有神,从眼底透出一种坚定的神情。小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小嘴巴,总是笑眯眯的,每次做了好事,他都不留名,还以为我们不知道,一个人偷着乐。
周泽阳常做好事,他的外号“小雷锋”可不只是浪得虚名。记得有一次,老师发下新本子来,要求我们包本子皮。我在书包里翻来翻去也没找到。糟了!昨晚我忘记把本子皮放进书包了!怎么办?正当我万分苦恼时,一只胖乎乎的手托着一张崭新的本子皮伸了过来。“给你,窦艺灵!”听那熟悉的声音,“该不会是周泽阳吧?”我抬头一看,果然是他。我接过那张本子皮,问他:“你还有?”“多着呢,别在乎!”他满不在乎地挥了一下手。可是后来收上本子一看,他的本子并没有包上本子皮。我很奇怪,心想:“他不是说还有很多吗?怎么自己没包上呢?”后来才知道,原来他给我的那张是他最后的一张,他宁愿自己挨批,也不愿我的本子没包本子皮。事后,他还对我说:“一张本子皮算什么,难道能抵得上我们之间的友谊?”此刻,他就像一个小太阳,把我的心照得暖哄哄的。
周泽阳虽然胖,但一劳动起来,他可是一马当先!每当他做值日生,他的神经细胞就特别活跃,尤其是在扫地时,更是两眼放光,他只要看见地上有同学扫不干净或者忘记扫的地方,就走过去,说:“来,我来扫!”。要是遇到哪个同学身体不舒服,或有事刚好不在,他主动顶上,自觉自愿地为班级服务。每一回,经过他的精心打扫,教室变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此外,只要哪个同学有困难,周泽阳总会第一个出现,鼎力相助。比如,有同学摔跤蹭破了腿,他立马背起他送到医务室;有同学早上来不及没吃早饭,他把自己当早饭的汉堡给了别人;有同学生病了,他主动在放学后去慰问……
这就是我们身边的“雷锋”——周泽阳。哪里需要他,他就出现在哪里,如同“及时雨”一样滋润着每个人心田。如今,在他的影响下,“雷锋”的“钉子精神”在他那一件件帮助别人的事情中继续着,也在我们的实际行动中传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