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大,值得我们去看看那些风景优美的地方,感受大自然,感受人文,感受心灵与自然的沟通。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写景的作文1 描写景物的作文精选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我的家乡香溪,有一条小河。小河的水是清清的,清的就像一块璀璨的水晶;小河的水是柔柔的,柔的就像母亲的手在抚摸着我的头;小河的水又是绿绿的,绿绿的就像一块无暇的碧玉。
我是多么地爱它呀!我爱它的纯洁,纯的透明,纯得清澈,容不得一丁点的污渍,容不得一丁点的瑕疵。河水的纯洁会荡去人们心中的不快与烦恼。
春天,柳树长出嫩绿的小芽,垂了下来,倒映在小河里。这是小河成了一面巨型的大镜子,里面不仅有长长的柳条,还有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青青的水草和来回穿梭的小鱼、小虾。一时间,小河成了一副动静交错的画面。
盛夏,小河成了人们游戏的乐园。小伙伴们成群结队地追赶着小鱼;小心翼翼地翻着河边石子,生怕惊动了那一只只小螃蟹。有的更是全家出动,躺在平整的大石块上,双脚浸入冰冰凉凉的河水中,那种夏日的惬意真是无与伦比。
到了秋天,只见它在那悄无声息的静静流淌着,时不时与落叶共舞,直到冬日,看着它会冒着雾气,而两岸却都是皑皑白雪,内心也变得无比平静······
但是,小河不知从何时起变样了:河水不再清澈,变得乌黑,还伴随着阵阵恶臭,让人不愿靠近;河的两岸小树也已枯萎,换来座座垃圾小山。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自己。为了图自己方便,接条水管,小河就是五颜六色废水的排水通道了;为了自己方便,小河的两岸就成了天然的垃圾场了。小河成了苍蝇、蚊子的乐园。小河流淌着它的眼泪,而人们好像习以为常,变得无动于衷了。
从去年开始,我省开展五水共治工程,其中的治污水这一项让成千上万的小河、池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其中就有我家乡的小河。排污企业整改了,垃圾清理了,坚固的堤坝砌起来了······
河水又开始欢唱了,成群的小鱼不知从哪又冒出来了,伙伴们又回来了,现在的我们吃一堑长一智懂得要如何爱护小河了,要让它永永远远地欢唱下去。
在离家不远处,有一条低矮的长堤,长堤边,生长着一排高大茂盛的枫树。我每天上学放学都要沿着这排枫树走一段不短的路,可我却完全没有注意到,曾经那么茂密翠绿的枫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了红色。
那天回家,我独自来到枫树下,看到遍地都是枫叶,远远望去,像燃烧的火焰一样。近看这些叶子,有的已经破损,有的还残留着些许的绿色,大部分都是红红的,一片紧挨着一片,构成了一幅精雕细琢的立体图案。
我随手拾起一片,轻轻地拭去叶面上的灰尘。叶的边缘尽管有一点点曲卷,可是这更像一种不屈不饶的抗争。叶脉依然是那么清晰精致,那么规律有序,坚毅地支撑着整个叶面,使得枫叶仍旧完整无缺,仍旧精神抖擞。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夹在课本里。看到它那露出来的叶尖,很像是经过艺术大师雕刻成的艺术作品。也像一个特别精美的书签。我要珍藏这片枫叶,让它永远陪在我的身边。
今天放学的时候,李老师让我去办公室找她。
在办公室,李老师拿出我的数学练习本。
“上次考试过的这题,你又错了。”李老师边说边打开我的练习本,“现在我们再来理解一次,好不好?”
李老师教我数学已经三学年了。直到今天我才发现,李老师浓密的头发中有很多已经变成了白色,额头上细细的皱纹看起来那么明显。但老师嘴角的微笑却依旧是那么迷人。在我的印象中,三年了,李老师从来不曾大声斥责过任何同学,无论是什么时候,她总是那么和蔼,那么慈祥。
我明白了我的错误缘由后,李老师又让我现场做了两道类似的习题。离开学校的时候,天色已晚,走出办公室,我看到天边的云彩都是红色,映照着走道的墙壁也是红的。回头看着李老师离开的背影,她那一袭深红色的中长羽绒服,在夕阳的余晖里,显得比以往更加美丽。这时,我忽然想起,我身上的书包里,书包的课本中,被我珍藏的那片枫叶。
东方的天边,太阳渐渐升起,泛起轻微的光亮。
正午,太阳当空,在一片湖蓝的底子上嵌着闪闪的红晕,几片片薄薄的云悠悠的飘着,诗一般的睡眠。
傍晚,夕阳西下,在天边抹上橙色的光,异于黄,亦异于红。
夜幕降临,墨蓝墨蓝的天印着点点星光,一轮金黄的圆月轻盈地挂在头顶上空。又是一年七月的夜。教室里,似乎还残留着上届毕业班躁动的余温,一位位同学褪去深蓝色校服,露出光洁的手臂,露出鲜艳的t恤。陈旧的扇叶不停地转动,拂过一股股燥热的空气。吹得这位女孩耳边的秀发随风飘动,吹得那本被打开的书籍微微颤抖。窗外的风也在涌动,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掺和着馥郁的荷花玉兰的香气,像一条柔柔的丝带,从耳尖到颈项,慢慢抚过。.。.。.灯光适宜的打在各种颜色的玻璃杯上,映着杯里薄薄的柠檬片,淡淡的雏菊,浅浅的薄荷,在透明的液体中,时沉时浮。
温热中带着丝丝凉意。同学们都在埋头奋力书写,握笔的手不停地在纸张间摩擦。
临靠窗边的一位少女,或许是累了,微微扬起头望向窗外,透过墨绿墨绿的叶看到那湛蓝湛蓝的天,偶尔也看见窗外的居民房里,微微亮着的灯光。她用右手轻轻戳一了下身旁少年的左臂,笑着说:“这么惬意的夜晚,我们逃课吧!”少年笑着说:“好呀!”她们相顾一笑,又把头埋到作业中去了。
篮球场上,顶着一头短发,白色衬衫,黑色休闲裤,干净篮球鞋的阳光少年;浓荫下,长发齐腰,长裙席地的美丽少女。.。.。.这些面容姣好的人儿,在这个夏天,在这个夜晚,开得正艳。
今天一大早,小小报童就来到公园卖报纸。可不一会儿,天上就飘起了雨丝。
细雨中走过荷塘,小小的池塘已变成了一片“绿”的海洋:漂泊的浮萍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池塘中心,轻柔的雨丝打在荷叶上“沙沙”地唱着温柔的歌儿。几朵荷花小心地藏在碧玉般的荷叶下,悄悄探出头来,更是娇嫩可爱。一阵风吹来,荷香阵阵袭来,晶莹透亮的雨珠在荷叶上不停地晃动,盈盈欲滴。
经过荷塘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年嘉湖边。雨水落在湖面泛起一圈圈波纹,渐渐地向四周扩散开来,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圆圈。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溅起一朵朵水花,水花落在水面又变成了一个个小水泡,看起来就像从湖面凭空冒出一顶顶透明的小帽子。在帘帘雨幕的笼罩下,湖面升起一层蒙蒙的水雾,烟波浩渺,周围的景物好像也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远处的亭台楼阁一片朦胧,若隐若现,就像童话中的仙境一般。
大雨,虽然没能完成卖报的任务,但是欣赏了雨中的美景,我依然非常高兴!
春夏秋冬,鸟蝉虫雪声声不绝,生活何等宁静惬意!昼夜山水,棋箫松瀑处处相伴,人生何等潇洒逍遥!
总有人对中国古人怀有强烈的向往。古老的沉静,间杂着些许轻灵与飘逸,就这样在时光的彼岸朦胧着,以一种神秘的向心力充当着无数后代的精神栖息地。
然而,有一个问题总是被不着痕迹的忽略:时光远去了,但这些美的事物可曾随之消失?既然没有,为何我们现在对他们的美如此陌生?我们丢失了一种心境,发现美、体会美的心境。无论古今,生活总是生活,有喜乐,有愁苦;美总是美,无论表现形式怎样,它无时无处不在。
周国平先生这样说到:“人类及其产品把我和自然隔离开来了,这是一种寂寞;千古如斯的自然把我和历史隔离开来了,这是又一种寂寞。现代人对两种寂寞都体味甚浅又都急于逃避,旅游业因之兴旺。”现代人很忙,忙着工作,还要忙着悠闲,忙着去匆忙看一眼世人口中的美,然后逢人便侃侃而谈,生怕自己显得不够见多识广。美在变得廉价,美在失去生命力,美不再是个人独一无二的心灵享受,而正在成为文凭式的评价工具。太多人打着自我保护的招牌理直气壮地冷漠,在功利与冷漠面前,美的力量太微弱。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的普及程度之高反而阻碍了很多人对其含义更深刻的领会及实践。发现美,用眼,用耳,归根结蒂是用心。有了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美的涵义便会无限拓展,超出世俗认可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遗迹,而涵盖一切有价值的事物。高中作文
美是真实的,生动的,可感的!它无时无处不在。如果你能用心培育一株植物,在自家阳台狭小的空间里看它沐浴着阳光散发勃勃生机,这美会胜过林海匆匆三日游;如果你能用心吟咏,品味《滕王阁序》,无论环境如何,它给你带来的美感,比之在人头攒动中瞥一眼那块石碑要珍贵、真实得多。
美与道德不同,它不是普世价值,因此,刻意体会美的过程也就是漠视美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是回归美的本质,去珍惜事物与心灵契合的瞬间,迎回感动,迎回温暖,迎回一颗善感的心。
美无时无处不在。我们都可以发现自己的“鸟蝉虫雪”与“棋箫松瀑”,不论它们以何种面貌呈现。
结语:以上内容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心翼翼地踩着雨后润湿的土壤,在初秋,在奶奶的菜地里。
微渐凉意的风拂过脸颊,在耳畔窸窸窣窣地低语,目光从渺远的田野深处收回脚下,一片勃勃生机的绿色。
交错丛生的叶片下,毛豆鼓起希望的风帆,畅游在绿之上,绿之中,绿之下。茄子酱紫的脸颊光滑而鲜嫩,仿佛深闺中娇羞的少女,掩藏在万绿丛中。
眼前的活力景象,不禁使人忆起两个多月前,那场肆意毁灭一切的洪水。
倾盆大雨接连下了三天三夜,田间石子路旁的小河一改往日的平静,冲破层层围堵洗刷了整个村庄。灰色主宰着天地,一种末日将近的恐慌笼罩在每个人的脸上。无助,焦灼,忐忑,惊惶,随着潮水的渐涨在村里弥漫开来。案台上的烛光颤抖着,若有若无的暗黄在风中脆弱的不堪一击。可怜的人们,只剩下心中苦苦哀求的神灵。
当洪水稍退去时,人们不顾一切地冲向菜地,重又燃起的希望的烛火在一片泥泞中黯然熄灭———南瓜青绿的藤蔓变得苍白而柔弱,在泥浆中沉落;鲜红的番茄摔在泥潭中,四分五裂的内脏触目惊心。
我沉重地走向田野深处,渴求那一星点的生命迹象,回答我的,是风无情的呼啸,雨丝划过手臂刻骨的疼痛。
突然,一丛矮矮的在风中挺立的淡绿色引起了我的注意:
怎么是这样!
一路小跑来到它身旁,原来是春末和奶奶一起撒下的玉米种子。它已长出一米多高,青嫩的叶子上残留着昨夜和洪水斗争的血迹斑斑。它竟还顽强地活着!
一霎间,心中升腾起深深的敬佩与震撼。
或许,我们应该去相信希望,哪怕只是渺小微茫的存在,恰如这片玉米,用它小小的身躯同自然顽强抗衡。信念,是超越一切艰难险阻的最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