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作文(精选15篇)

扭秧歌作文 篇1

星期四晚上,我和姥爷去广场散步。

来到广场,呵广场个真热闹呀!有的在跳团体舞,有的踢毽子,还有的在扭秧歌……我和老姥爷来到扭秧歌地方,呵扭秧歌人可真不少啊!足有100多人。他们大多都是老爷爷老奶奶,每个人拿着一把扇子,一条手帕,身上都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排成四排,高兴的扭着,他们扭的姿势不断变化,一会将扇子打开抬过头顶真有点像孔雀开屏一样,一会又把扇子摆到了左侧或右侧,好像蝴蝶飘飘起舞,好看极了!

在队伍的后面,有一伙人扭的异常欢,我问姥爷:“这是什么。”老爷说:“这是老汉推车。”只见一个漂亮的小媳妇,坐在里应对微笑扭的正起劲,一位老汉头戴着草帽,屁股一扭一扭的向前推着车,周围有几个穿着各种颜色衣服的花花公子使劲的扇着扇子,还不时向小媳妇做鬼脸逗的观众哈哈大笑。

呵,广场可真热闹呀!

扭秧歌作文 篇2

提起元宵佳节,人们必须会想到汤圆和赏灯!在我的家乡,最为趣味的还要数闹秧歌了。

清早,太阳刚刚从东边升起,横山中学的操场上就挤满了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们,有老人、有小孩、还有年轻的靓男俊女。我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了人群面前。秧歌队大部分是从乡下来的,演员大多是大人,你可别小看他们是乡下人,秧歌表演的一点也不马虎。最为抢人眼球的是教育系统代表队,他们是由三百人强大的阵容组成,分为伞队、扇子队、腰鼓队、少先队、狗狗队五个队。五个队的表演各不相同,伞队每人拿着一把大伞,伞儿随着演员的动作上下舞动;狗狗队拿着彩球和灯笼,掌控自如,异常精彩;少先队拿着鲜花蹦来跳去,异常可爱;扇子队的演员拿着长扇,红色的绸子随风飘动,毫不逊色;最为让人目不遐接的是腰鼓队,他们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展示着陕北后生的洒脱。他们不停地变换着队形、动作,随着乐曲的节奏,锣鼓队的鼓点,把陕北秧歌表现得淋漓尽致,吸引了诸多观众的驻足观看。

最终,汇演结束了,秧歌队从北向南一路走来,每支秧歌队在行进中展示着不一样的风采。我尾随其后,不细心撞到一个人,不看不明白,一看吓一跳,差点把我吓得半死,我和二师兄撞了一个满怀。再往旁边看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只见他拿着定海神针舞来舞去,然后,又做了十几个空翻,街上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寒冷的天气一下子变得温暖了许多。

欢呼声、锣鼓声、喝彩声响成一片,秧歌表演使得整个横山大街处处洋溢着元宵的节日氛围。

扭秧歌作文 篇3

过年时,老家四川都会举行扭秧歌儿的节目。当时是下雨天,地滑,我只能站在门口远远观望。来了,表演扭秧歌儿的队伍来了,只见一队身穿红红火火的舞衣的大妈们沿着大路走来,她们一个个神采奕奕,笑语不绝。

大妈们停在了下头一点的一户人家的地坝里,放下音响,列好队伍,音乐走起。大妈妈尽情的舞动着,瞧那脸上自信的笑容,那欢快的舞步,那手中的红扇飞舞,犹如一只只不食人间烟火的火红媚蝶在大妈们的周身翩翩起舞,惊艳了众人,大妈们红衣翩翩,脸上的皱纹淡去了,头上的白发被周身的深红色浸染了,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如火如荼的舞蹈,热烈欢快的音乐为其伴奏,再加上大妈们的热情,众人响亮的掌声和笑语做陪衬,整个村子都浸在了喜庆热闹的气氛中,饶是我这个对舞蹈不感兴趣的人也不由得被其吸引去了注意力。

几分钟后,一曲舞毕,“舞者们”远去,人们还沉浸在先前的气氛中,意犹未尽。我相信,当时所有的人们心中都产生了共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果然魅力无限。

扭秧歌作文 篇4

今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今年的元宵节我是和爸爸妈妈一齐在奈曼度过的,我发现,奈曼的年味儿更足,每个人都沉侵在欢天喜地的节日氛围中。上午九点,在繁华的.青龙山路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秧歌比赛开始了。这场比赛很异常,平时这类比赛都安排在大型的广场上,可这次却安排在了大街上,这样做既到达了比赛的目的,又让人们一饱眼福。我也有幸加入了观看秧歌的人流。只见街道两边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远远地,一个人潮向我们涌了过来,原先是秧歌队来了。一阵阵悦耳的秧歌调飞进了我的耳畔,秧歌队越来越近,不一会儿就到了我的眼前。一对身穿小红袄的老爷爷和老奶奶拄着拐棍晃晃悠悠、挤眉弄眼地扭了过来,他们的演技高超,表情夸张,举止幽默,逗得人们笑弯了腰。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划旱船了!一个阿姨身上挂着像小船一样的道具,双手抓着两边的船舷,一颠一摇地向我们扭来,就像划着船在水里走似的。“妈妈,这位阿姨在做什么呀”“她在表演划旱船哩!”妈妈告诉我:“划旱船是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起源于山西,有的地区也叫跑旱船。用木头做成船形的架子,包上花花绿绿的绸布,再用绸带挂在表演者的肩上。表演者戴着这个道具在陆地上做出划船的动作,所以得名划旱船。”我看到阿姨的头上沁出了汗珠,我想,道具必须不轻啊!因为阿姨表演得很认真,所以人群中传出一阵阵喝彩声,阿姨开心地笑着,表演得更起劲了。

浩浩荡荡的人流跟随着秧歌队沿街巡游,人们有的互相猜测这次比赛哪支秧歌队会胜出,有的兴奋地欢呼雀跃,有的干脆就加入了扭秧歌的队伍,手舞足蹈,好不欢乐!其实,哪支秧歌队胜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表演给人们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如果我当这场比赛的评委,我会给每支队伍都打满分。

扭秧歌作文 篇5

因为放假,所以我们全家回了老家。我看见老家成立了健身秧歌队,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我姥姥也在其中,当然还有年轻人和小孩子,我的好朋友紫祎也在其中。我也想学,所以我就让我姥姥教我。姥姥因为没空,所以我就拿着姥姥的两把扇子去紫祎家让紫祎教我。

来到紫祎家,紫祎刚好有时间,所以我就开始学了。

先走两个十字步,就是用左脚迈一小步,再用右脚向左划半圆,走大左脚的左边,左脚再向后退一大步,最终右脚退一大步,跟左脚并拢就行了。走着十字步,还有各种各样的花样,比如:大雁展翅,割草,摘花,放哨,射箭等。紫祎把她会的花样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

过了几天,扭秧歌活动开始了,一些大人穿着服装在前面扭,我们小孩子都拿着手绢在后面扭。我们一边扭,一边走。我在后面往前看,看见两个老太太带着大头面具,一个扮“老公”,一个扮“老婆”,“老婆”的肚子里还填了些东西,扮作孕妇。他们俩可滑稽了,“老公”又是摸“老婆”,又是亲她的脸,那个扮“老公”的还抽着烟,吐着烟圈,惹得路边观看的人捧腹大笑,我们也都笑了起来。

就这样,我们走啊走,大约走了一个小时就回家了。

过这次扭秧歌活动,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凡事只要你用心学,就能学会。我喜欢这项运动,我会永远记住它的。

扭秧歌作文 篇6

我的家在东北,虽然那里不是什么大城市,也没有那么繁华,可是却有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独有的大秧歌,它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大秧歌,在我们的东北,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谁都能扭上一段!每当夜幕降临之际,大小的广场上,挤满了人,伴着欢快的唢呐声和鼓声,从不起眼的小队,排成了长龙似的队伍扭起来,有的小孩子也从旁边扭来扭去的。他们不分男女老少都扭着手中的扇子和手绢开心的不得了。

广场上的小贩小商在秧歌队旁边支起了小摊一时间广场上更是热闹非凡。四周的观众一边欣赏,一边聊着家常话。唢呐的乐曲不断的变换,秧歌的队伍不断的变化着,真是让人百看不厌,这样的场景一向持续的深夜。

每个庆典或节日,过年也少不了秧歌,每到这时候,扭秧歌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有的人装扮成传统戏曲里的人物,还有的'人骑着小跑驴,他们用各种动作和舞姿给人们送来了欢乐。

啊!家乡的秧歌,你为我们东北撒下多少欢笑多少喜悦!你给人们带走了多少疲劳和烦恼,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美酒,醇香甘美,陶醉着家乡人的心!美化着家乡人们的生活!

扭秧歌作文 篇7

秧歌,是北方农民庆祝丰收的一种表演形式,这一股民族风也刮进了我们的学校,在我们学校成立了秧歌队,我也是其中的一员。秧歌队成立至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们接到镇政府,其他学校的演出邀请,每一次演出,都是令人难忘的。记得有一次,我们秧歌队接到了某公园的演出邀请。当我们到达公园时,那场面真可谓是人山人海。当时也有一支秧歌队在演出,可是他们都是大人,待他们演出过后,轮到我们这群孩子上场了。应对那么多人,我们紧张得额头、手心都沁出了汗水。可是,欢快的唢呐和明亮的鼓点一齐演奏起来,紧张就被我们抛到了脑后。每个小演员都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看,头跷挥舞着鞭子,所有演员在他们的带领下,做出一套套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老头”和“老太太”迈着悠闲地步伐,缓缓而行;而上装下装的表演,更令人拍手叫绝了,每个人的动作都不相同。

当时,我们欢快的舞动扇子和手绢,脸上也洋溢着胜利的笑容。当“架象”这个绝活一亮相,全场的观众都给了我们无比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刹那间,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和骄傲涌上心头,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之后,随着套路越来越繁多,掌声和叫好声一浪之后一浪,潮水般向我们涌来……或许有人会说,秧歌很老土,赶不上今日时尚的脚步。可我却认为,这是我们特有的表达喜悦的方式,我们作为北方民族的子孙,更应当发扬这种艺术。

扭秧歌作文 篇8

去年寒假我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家在农村,春节年味很浓,贴春联,放鞭炮,吃年糕,但我最喜欢的是看扭秧歌。

大年初二,姥姥姥爷一大早就起了床,扫干净院子里长长的甬路,放上大圆桌,摆上瓜子花生、香烟、糕点和热腾腾的茶水,然后大人们高兴地聊着天,我和妹妹则兴奋地欢蹦乱跳,时不时跑到门口张望。今日秧歌队第一个来我家拜年咧!

最终鸣锣开道的锣鼓家什响起来了,一会儿就看见一群穿着花花绿绿服装的大妈、老奶奶向我家走来了,我和妹妹向着院子里的大人们喊:“来啦!来啦!”一位老爷爷走在最前面,一进了院子,就双手拱拳,说:“过年好!过年好!”姥姥姥爷忙迎了上去,也说:“过年好!”然后热情地招待他喝茶吸烟。

一只烟后队长令下:“开始!”锣鼓响起来了,时而轻,时而重,时而慢,时而快。秧歌队员们随着鼓点扭了起来,她们左手挥着五颜六色的手帕,右手摇着鲜艳的扇子,有时排成一字长龙,有时又分成红绿鲜明的两列。当她们的手帕和扇子一齐挥向空中时,天空中像飞起了一只只的彩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淘气的大孩子们都爬上了墙头。姥姥也迫不及待地想跳了,她跑进屋,拿出了扇子和手帕,也加入了秧歌队,还不时和有的队员逗着跳,引得大伙直乐。慢慢地慢慢地,锣鼓声停下来了,胖胖的姥姥筋疲力尽了,可也和姥爷笑开了怀。

这时一个精干利索的小伙子拿起鼓槌有力地敲了起来,两个鼓槌忽高忽低,上下翻飞,加上锣声的配合,真像鞭炮炸开了花儿,连躲在巢里过冬的喜鹊都被惊得喳喳叫着冲向蓝天。最终,所有的声音都停下来了了,姥姥姥爷忙不迭地请大伙坐到圆桌前休息,大家吃着糕点,聊着天。

我问妈妈:“为什么过年要扭秧歌?”妈妈告诉我:“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北方汉族人辛苦一年了,为了庆祝丰收,娱乐乡亲,大家组织起队伍唱歌跳舞。敲锣打鼓则是要吓走一切妖魔鬼怪,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逐渐地,就成为了此刻的秧歌。清朝时,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了。”原先这红火热闹的秧歌还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呢!

扭秧歌作文 篇9

在姥姥家,最过瘾的就是扭秧歌了。第一次尝试让我更加感受到了秧歌的美和纯朴。当然,也闹了不少笑话。

在姥姥的鼓励下,我怀揣着激动又好奇的加入了秧歌队。望着大人们走着规定的步伐扭来扭去,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最终加入了秧歌队,担心的是自我会不会走错步伐。我顿时感到踌躇不安,不知该怎样办。我发现姥姥在一旁注视着我,望着那鼓励的眼神,我顿时充满了信心,加入了排练之中……

姥爷是队长,他让我骑一个额头戴着一个大红花,脖子上系着一个铜铃的小毛驴。望着这头小驴,我开始犯难了:真驴我都没骑过,何况假驴呢!我把这想法告诉了姥爷,,姥爷听后哈哈大笑:“哈哈!小傻瓜!不是让你骑在上头,而是让你站在里面,走着秧歌的步伐。还有,你这毛驴还是领队的咧!"边说边给我示范了一下,望着姥爷那憨态可掬的样貌,不禁笑了起来,心境一下子放松了作文。我站在毛驴里,手抓着两边的绳扣,把驴脖上的牵绳挂在脖子上,学着姥爷的动作,上前走三小步,再到退一小步,边走两手边上下摇晃,使驴脖,驴尾颠起来,此时,我的动作越来越娴熟,也学会了上坡下坡。这时候,表弟也骑上了小毛驴,阴险的笑着向我走来,我见大事不妙,就使劲拎着小驴狂奔起来。毕竟,小驴始终都是个累赘,刚跑了一会儿,我已经是大汗淋漓了,眼见表弟就要追了上来,并且他边跑边大喊:“我要跟你比武!冲呀!”我下的顾不上小毛驴,拔腿就跑,表弟也放下毛驴在追我,而两只小毛驴也静静地躺在地上不动,看我们两个疯子追跑

队伍也被搞得一团糟,等我俩疯够了,才各自戴上花饰,骑上毛驴,又扭起来。有了这个小插曲,我和表弟更有了精神头,边走边用驴头互相碰打对方的驴头,这样,越大越欢,有偏离了队伍,在姥爷的劝说下,我俩又恢复了正常,各自领着队伍表演,可是,虽看表面平静,但其实都各自“心怀鬼胎”,趁机报复一下。可过了一会儿,越走越投入,心里一下子就没有了坏想法。看来,这就是“神圣的事业能够净化心里一切杂念”吧!呵呵,疯了一天,不管走得好不好,姥爷还是奖励了我俩一大把糖果。

秧歌舞,虽跳得不好,可是,重在参与嘛!明年,我再参加。扭秧歌记扭秧歌记!

扭秧歌作文 篇10

夕阳渐渐坠落山下,人们吃过晚饭就三一群两一伙匆匆忙忙的向同乐家园商场的广场走去。我和姥姥也一同随着人群跟去。到了那儿,一看是老年人在扭秧歌,有女的也有男的。他们都是60来岁的老人也有年纪大一点的我很好奇就和姥姥一齐停下来观看。

不一会儿录音机响了人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扭了起来。他们个个左手拿彩扇右手拿手绢,前走3步后退1步。个个都高高兴兴、喜气洋洋。9点左右秧歌停止了,他们个个汗流浃背,一点都不觉得累。这时我们也随着人群回家了。

扭秧歌作文 篇11

晚饭后,我和妈妈来到广场,这儿的人可真多呀!有扭秧歌的,有跳舞的,有的小朋友在滑旱冰,有的在骑滑板车,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小朋友在学习骑自行车,有的在散步,还有的……

我站在旁边看,妈妈让我也加入扭秧歌的行列,我有些不好意思,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拿着粉色的扇子上场了,我的脚步有些乱跟不上,我没有泄气很努力得跟着老奶奶们扭着,几大圈下来,我已是满头大汗了,我觉得扭秧歌不但能减肥并且能强身健体,这个运动真不错,让我们开心的扭起来吧!我想仅有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才会有这完美的生活,我们要好好的珍惜今日的一切呀!

扭秧歌作文 篇12

同学们,你们见过扭秧歌吗?如果你们在正月十五来我的家乡龙都濮阳做客,那么你必须会被那热闹的气氛所吸引!

快听“咚咚锵,咚咚锵”阵阵锣鼓声震耳欲聋。“噼噼啪啪”的鞭炮、“嘀嘀答答”的唢呐声一齐上阵。大街小巷一拨儿接一拨儿秧歌开始上场。领头的是“沙和尚”,他头戴小生帽,身穿长马褂,手持大折扇。身后是众多大姑娘与小伙子。随着锣鼓声,秧歌队踏丁步,迈十字,彩绸飞舞。人们只要走过都驻足观看。

走场两圈后,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貌很是滑稽:矮矮的个子,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上衣,红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好长的一个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龙!

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

突然唢呐换了调,锣鼓打得更加响亮了。一对对旱船排着队上来了,老汉在船里像个醉翁东摇西晃,后面还跟着水灵灵的大姑娘忸怩作态。正在高潮,后面突然冲出几个“刁老婆”:手拿木棒,身穿青布大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上还有一个豆大的“黑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她三蹿两跳跑到老汉面前,很快便和老汉周旋起来,他们互不相让,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这时,高跷队上来了,这才解散了这对丑冤家。这一拨秧歌队刚走,那一拨又上来了。耍龙灯、舞狮子、天女散花、丰收锣鼓……人群沸腾了,拥着队伍说啊笑啊,指指点点地议论着。小孩骑在爸爸的头上追着高跷队叫,儿女们扶着老人跟着高跷队走。

人们忘记了寒冷,被这热闹的气氛带进了另一个精彩的世界。同学们,百闻不如一见。来看看我们家乡龙都濮阳的扭秧歌吧!亲眼看一看那醉人的场面,听听那高昂的韵律,融合在那渲染出热闹、喜庆的浓烈气氛中去吧!

我们欢迎你们到濮阳来旅游,到濮阳来做客!

扭秧歌作文 篇13

去年寒假我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家在农村,春节年味很浓,贴春联,放鞭炮,吃年糕,但我最喜欢的是看扭秧歌。

大年初二,姥姥姥爷一大早就起了床,扫干净院子里长长的甬路,放上大圆桌,摆上瓜子花生、香烟、糕点和热腾腾的茶水,然后大人们高兴地聊着天,我和妹妹则兴奋地欢蹦乱跳,时不时跑到门口张望。今日秧歌队第一个来我家拜年咧!

最终鸣锣开道的锣鼓家什响起来了,一会儿就看见一群穿着花花绿绿服装的大妈、老奶奶向我家走来了,我和妹妹向着院子里的大人们喊:“来啦!来啦!”一位老爷爷走在最前面,一进了院子,就双手拱拳,说:“过年好!过年好!”姥姥姥爷忙迎了上去,也说:“过年好!”然后热情地招待他喝茶吸烟。

一只烟后队长令下:“开始!”锣鼓响起来了,时而轻,时而重,时而慢,时而快。秧歌队员们随着鼓点扭了起来,她们左手挥着五颜六色的手帕,右手摇着鲜艳的扇子,有时排成一字长龙,有时又分成红绿鲜明的两列。当她们的手帕和扇子一齐挥向空中时,天空中像飞起了一只只的彩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淘气的大孩子们都爬上了墙头。姥姥也迫不及待地想跳了,她跑进屋,拿出了扇子和手帕,也加入了秧歌队,还不时和有的队员逗着跳,引得大伙直乐。慢慢地慢慢地,锣鼓声停下来了,胖胖的姥姥筋疲力尽了,可也和姥爷笑开了怀。

这时一个精干利索的小伙子拿起鼓槌有力地敲了起来,两个鼓槌忽高忽低,上下翻飞,加上锣声的配合,真像鞭炮炸开了花儿,连躲在巢里过冬的喜鹊都被惊得喳喳叫着冲向蓝天。最终,所有的声音都停下来了了,姥姥姥爷忙不迭地请大伙坐到圆桌前休息,大家吃着糕点,聊着天。

我问妈妈:“为什么过年要扭秧歌?”妈妈告诉我:“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北方汉族人辛苦一年了,为了庆祝丰收,娱乐乡亲,大家组织起队伍唱歌跳舞。敲锣打鼓则是要吓走一切妖魔鬼怪,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逐渐地,就成为了此刻的秧歌。清朝时,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了。”原先这红火热闹的秧歌还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呢!

扭秧歌作文 篇14

朋友,您看过大秧歌吗?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们家乡做客,您必须会被那粗旷豪放的场面所吸引,在流连忘返中,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来。

你听,锣鼓声声,鞭炮齐鸣,锁呐响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领头的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白衣,手持大折扇。后面紧跟的是乔装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七冬锵,七冬锵,七八弄冬锵……”随着这铿锵的锣鼓,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挥下踏丁字,迈十字,彩绸飞舞,龙步生风,自然排成两行,穿花打场。看秧歌的人们见到这雄浑的气势自然停住脚步。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跃步跳入场心,双手抱拳作揖,唱个贺年的大调,热闹的小戏便开始了。这时琐呐换调,锣鼓的韵律,也变得更加昂扬,一对对旱船如同在水上漂,手持“船桨”的老汉在前面像醉翁一样扭来扭去,那水灵灵大多男扮的“姑娘”扭作丑态。正扭到高潮处,后面却冲出几个“刁老婆”。她们手拿棒槌,身穿黑色布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还有一个豌豆大的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三跳两跳来到了旱船前,与“老汉”开始周旋。棒、桨相撞乒乒乓乓,相方相对互不相让,他们似撕似打,似挑似逗,似舞似扭,真叫人忍俊不禁。正在难解难分之时,高跷队冲了上来,这才冲散了这堆“冤家”……

朋友们。来体验扭秧歌吧!

扭秧歌作文 篇15

春节我在河南姥姥家过的,乡村过年虽然不象北京那么繁华但也十分热闹。

刚到姥姥家,就被表姐拉着去看扭秧歌,原先,村里有个秧歌队,我的姥姥、二姥姥都是秧歌队员。为增加过节的喜庆,逢年过节都要锣鼓喧天地表演几场。

等了好长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开始演出,乐队在前,有打鼓的,有吹笛子的……。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貌很是滑稽:矮矮的个了,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上衣,红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

姥姥、二姥姥穿着扭秧歌的衣服、头戴大红花排在第一排,舞动扇子,随着音乐就走两步退两步地扭起来,扭秧歌的全是女的,不像拉丁舞一样有男有女。秧歌队有40多人,好长的一个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龙!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

看秧歌的人异常多,几乎全村人都出来了,真引人注目!姥姥她们走的很远,整个村的四条街道都要扭一遍。

表演完之后,我连忙过去帮忙姥姥拿东西,我问姥姥累吗?高兴吗?,姥姥说:不累,很高兴。原先带给大家欢乐自我才能更欢乐!

我和姥姥、姐姐一齐愉快地回家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