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劳动心得作文(精彩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天文学家张衡说过:“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作家莎士比亚也说过:“不用劳动而获得的东西,只有贫困。”那么多伟人说这么多话,只为表达一个词语:劳动。
劳动到底是什么?竟然使得那么多人赞扬它,传承它?有人说:“劳动是清洁工人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清理地上的垃圾。”有人说:“劳动是外卖员跑到城东城西为客人送去热腾腾的饭菜。”还有人说:“劳动是医生在深夜跑到医院为急症者治疗。”而在我看来,劳动其实就是为他人、为群众做好事。
劳动是不分男女老少,体面不体面的。现在,疫情肆意蔓延,在集体隔离的时期,医生仍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着,他们签下了“生死状”,为人民服务着,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日夜不得休息,自己的健康也不断下降。但是,他们并没有退缩,坚持与死神斗争。是什么使他们不在惧怕死亡?只是那一句话:“我们是医生,为人民治疗是我们的工作。”没错,就是这句话,这就是他们成为医生后的信仰,多么高尚啊!一句话,一个信仰使他们拯救了不计其数的患者的生命,这才是最高尚的劳动,这才是最高尚的职业。
劳动不一定需要做大事。即使是随手关掉水龙头,或许就能让旱区的人多喝一杯水;即使是少浪费一张纸,或许就能让灾区的小朋友多一本课外书;即使是把碗里的米吃干净,或许就能让贫困的人吃饱一顿饭劳动起来吧,要知道,哪怕是一滴水,也能汇聚成大海。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是是劳动者的节日。在此,我呼吁大家劳动起来吧!为劳动者欢呼!也让自己成为被欢呼者吧!
最近家里在装修,需要在我们的天井下改建个卫生间。
家里来了一个石匠师傅,要先在天井挖个下水道,爸爸负责搬石头,我也去帮爸爸搭把手。首先,我戴上了一双蓝色的橡皮手套,两只手端着一块沉重的大石头,一趟一趟的把它扔到门外。虽然有手套的保护,但手上还是红成了一片,无名指上还起了一个小水泡。汗水顺着我的额头流了下来,后背也被湿透了。可是我根本不把这些小事放在眼里,而是休息了一会,继续努力的干活。还有一些小石子,我觉得这样一趟趟的太麻烦了,我就用“好帮手”——铲子。我双手握着铲子用力的把小石子铲起来,汗水也顾不得去擦,就这么辛勤地劳动着。在我和爸爸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石头终于被我们清理得干干净净的。
“叮、叮、叮”又轮到我这“万能的机器人”出马了,这次我是来帮忙铲水泥。我仿佛就成了一个真的机器人,不停地往水泥桶里添水泥,尽管飞溅出的水泥弄脏了我的裤子,尽管手上也涂满了难闻的水泥,但我还是坚守自己的岗位努力的工作,终于我们又一次完美的完成了任务。
虽然我干的大汗淋漓,双手起水泡,衣服也被弄脏了,但是想起那劳动的喜悦,那些苦、那些累都不算什么,劳动是美德永远是中国人的美好传统。
在这个暑假里,我帮妈妈干了许多家务,有扫地、拖地、擦桌子、洗碗……下面,就让我讲讲帮妈妈扫地、拖地的事吧。
我们家的地板是红木地板,打理起来比较费事,还需要经常保养。首先我用扫帚把每个房间地面上的灰尘扫在一起,再用扫帚把灰尘扫到簸里,最后再倒到垃圾桶里。然后再用专门拖木地板的干拖把,把每个房间拖一遍,因为这种特制的拖把,能把木地板上的灰尘吸干净。最后再保养,妈妈告诉我:在拖把上粘上特制的干绒布,再把绒布喷上液体油状的地板蜡,然后从前往后倒退着拖,这样地板蜡就均匀的涂在地板上了。妈妈一边说,还一边示范给我看。妈妈又告诉我:不能横向拖,也不能反复拖,否则会影响地板的亮度。我按妈妈的说法认真的干起来……半小时后,木地板就把蜡油吸干了,这时木地板就明亮如镜了,我就可以在上面尽情的玩耍了。虽然我很累,但我很高兴。
通过这次劳动,我明白了妈妈的辛苦。从此以后,我要改掉随手乱放东西的坏习惯,养成随手捡地上纸片等的好习惯。我想这样妈妈就可以少拖一次地,少辛苦一些。
星期五,我们上了一节劳动实践课。班级中的每一个人都分配到了任务,有的洗碗、有的择菜、有的打扫阅览室。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亦是汗流浃背也顾不上擦,只想帮厨师、清洁工阿姨干更多的活,多分担一些辛苦,让他们能多休息一会。虽然这次的活动很辛苦,但不仅让我学会了许多技巧,还明白了厨师和清洁工阿姨每天为我们服务非常辛苦,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乱扔垃圾,不浪费粮食。
这次的劳动实践使我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能多参加这样的劳动。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所以,我们是平凡的。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
这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正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老师推荐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以为她是在搪塞我,因为我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感觉,这里面的事情太平凡了,平凡得让我感觉到他们都好像是发生在我的身边。然而,当我读到第三遍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到了我的血液慢慢地开始沸腾了。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孙少平。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的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
关于苦难的哲学,书中这样表达"……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啊?每到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许这种困难与挫折只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的百万分之一——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认识?就算是哪天放学是下了场雨,亦或是天气有些闷热而又停了电,我们往往会听到许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读了《平凡的世界》以后,读懂了“苦难的哲学”,那么就算是你今后遭受再多的苦难,你也不会怨天尤人。
对于劳动的认识,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精辟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理论。“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这里体现出的是两种人,勤劳的和懒散的。人生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在这期间,对于劳动的认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正如我们考到大学的时候,在学习方面,我们没有太多的差别。然而,经历了三年的大学生活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刘罗锅在和绅临终前对他说:“其实,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设计的。”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都应当好好想想,我们是怎样对待劳动的。
孙少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其实,他也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比普通农民多读了几本书,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层次追求的人。在写给妹妹孙兰香的信中充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认识:
“……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凡的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生活平淡如一杯白开水。我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们每一天过这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绎着一幕幕平凡的戏剧。擦亮我们的眼睛,仔细瞧一瞧,哪一位是孙少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