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国规,家有家规。一个繁荣昌盛的家族必然有良好的家规和家风。好的家风是一个家族立足的必要条件,是家庭的精神内核。“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
孝,为家风内函的基础。孝,已经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以来热度始终不减的话题。中国人讲究“百善孝为先”,在汉代的时候更是以孝廉等为标准来选拔官员。因此,孝必然会成为家风不可缺乏的一部分,甚至为基础。以二十四孝故事为代表,当中的各个故事都毫不保留的展现了孝在家风中的地位。鲁迅先生更是认为:“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人若不孝,又怎会有良好的品德,又怎能在这个向着文明前进的社会立足。家风中有孝,晚辈对长辈尊敬,长辈对晚辈爱护,此才为中华民族所寻求的家风,也能更好的为社会的价值观做出贡献,为中国实现伟大梦想而努力。孝,应为家风的基础,我们需要孝的家风为我们的道德添上美丽的枝干。
俭,为家风内函的枝干。诸葛亮写下《诫子书》,告诉儿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其中“俭以养德”的家风则是清清楚楚的表明,做人,必须要会俭。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习性。俭,是告诫我们不可铺张浪费,能用则要继续用。这与我们现在社会所推广的思想价值观符合,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品质之一,是我们所应该具备的品质之一,是家风所要传承和教育的精神之一。北宋名相司马光在家训《训俭示康》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由于教子有方,“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因此,俭也应是家风中传承与发展的品质之一。它能指引我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礼,为家风内涵的枝叶。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这与家风中的礼文化密切向连。中国人向来讲究礼仪,在古代甚至要早晚向父母请安。放到现在,虽说令人觉得有些麻烦与不解,但这也是家风中礼的表现。你礼貌待人,必然比粗鲁对人要好上不少,而且更加促进的家庭之间的和睦,幸福。没有礼文化的国家与民族是走不长远的,更何况是一个家庭,我们应该推崇有礼的家风。《礼记》云:“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家风中有礼文化,更有利于我们从家庭中学会明辨是非,学会做人的道理,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在这个文明程度不断加深的社会,有礼仪,懂礼貌才能更好的立足社会,国家也才能更好的立足世界文化之林。
“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节约展家风。”在国家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家风也应该与时俱进,孝、俭、礼等家风的传承与发展必将会有不一样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