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看戏作文600字14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年五一假期回老家,最让人难忘的是爷爷向我讲述的他小时候看戏的故事:他说,以前的每年五月份,家乡总要唱几天戏的,而这一传统直到现在也是如此。到了天将暗的时候,已经把戏台装扮好了。在戏台的中央,挂上了几层幕布,旁边还吊着几盏灯,戏台两侧的树枝上安上了两只大喇叭,台底下早已坐满了人。小孩子们坐在最前面,却不安分,不停地在人群里追逐打闹。
听爷爷说,那个时候演得最多的就是《窦娥冤》和《金沙滩》这两出戏。演出的时候,爷爷他们一群小孩谁也没有耐心将一部戏完整地看完,不过,爷爷说他最喜欢看《窦娥冤》里张驴儿父子滑稽逗人的表演了。他一边说着,一边还做出动作:两个丑角互相指着对方,脑袋像公鸡似的有节奏地伸。让我也不禁向往了很久。
爷爷为什么还喜欢看《金沙滩》呢?他说,是因为里面有许多武打场面。在两军打仗之前,几个小兵先要翻一会儿筋斗,耍一阵儿花枪。这个时候,小孩子们连眼都不愿眨一下,生怕错过每一个精彩的瞬间。爷爷说他非常佩服耍花枪的武生,简直将花枪耍得出神人化了,他们即使将旋转的花枪抛到空中,也会稳稳地接住。后来,爷爷央求他的父亲(我的曾祖父)给他也削了根木棍,涂上一圈一圈的色彩,就变成了一根花枪了。于是,爷爷便开始认真地练习耍花枪了,走哪练哪。
可惜,有一天祖母拿着那根花棍赶驴推磨时,被驴踩断了,害得爷爷伤心了好几天。
这些事情虽然已过去几十年了,但是,爷爷说起来的时候,似乎就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我也因为这样,而经常看中央台的戏剧频道,有时候还能哼出几句台词呢!
刘奶奶这几天嘴里不停地嘟囔着要看戏,不论家人怎么劝,还是那句话“我要看戏,我要看戏。”
原来,前天邻居王老伯来看望刘奶奶,是他向刘奶奶透露最近镇文化站要到石庄村送戏的消息。刘奶奶是个老戏迷,她当然开心不过了。
“奶奶,你要看戏,谁来照顾你啊?最近老三厂里要赶货,实在忙不开,根本脱不开身。我除了上班,回来得给家里这几口子做饭洗衣裳,就算有时间,我也忙不过来啊,这可怎么好。
刘奶奶看了看孙媳妇梅子,两眼直勾勾看着柜台上的钟表,上面的指针“咔,咔”,像是一根鱼刺卡住了嗓子眼儿,一个劲儿死咬着牙,似乎再忍不得半刻。
就在前年,丈夫老刘因为心肌梗塞突然撒手人寰,养活老人的担子就落在这些孙子身上,那之前,老刘曾当着亲戚的面指认嫡堂三孙子为他们养老送终,就这样,丧礼办完后,刘奶奶就住在嫡堂三孙子家。
起初,镇里敬老院同志来做工作,请刘奶奶到敬老院去生活。刘奶奶就是那么犟,认准嫡堂三孙子家。
人上了年龄,整日闲着无事可做,就想看看小戏。
梅子每天要陪着刘奶奶,刘奶奶说什么,她就做什么。每当梅子忙完,坐在沙发上小歇一会的时候,刘奶奶就会唠叨:“乖孙媳,我什么时候能看到戏呀?”
刘奶奶边说着,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了一颗金牙,晃得梅子不敢抬头。
机会来了,中秋节当晚,镇文化站真的到石庙村送戏来了。梅子陪刘奶奶去看戏,刘奶奶可乐了。
这次送戏下乡,是省民生工程“送戏进万村”戏剧专场,演出了大型古装扬剧“孝行天下”。
在回家的路上,刘奶奶乐呵呵地一边向梅子夸赞今天戏如何如何好看,一边还哼着小调。
一轮明月高悬,此时此刻,梅子虽有倦意,但心里踏实,也开心地陪着刘奶奶笑出声来。
这天,老师教我们的课文与新凤霞有关,老师干脆让我们看一看新凤霞的戏,长一长见识,一听到声音,我就立刻捂起了耳朵,因为声音太大了,不得不捂起耳朵,当时,我便觉得很难听,别的同学也有同样的感觉,因为我们小孩的审美观和大人不同,我们认为优美的音乐好听,像京剧评戏这一类的音乐都不大喜欢。
可是老师要我们听有什么办法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能将就一下了,听着吧!这世道简直不让小孩活了!就在一片唏嘘声中,我忽然发现,老师听的比我们还入神,简直到了“忘我”的境界,渐渐地,由于被音乐的长时间熏陶,我们也接受了这种音乐,世界上没有音乐是不好听的,这音乐的优点也被我发现了,原来,我只看它的缺点,不看它的优点,不看优点的我们,差点排斥这种优美动听的音乐,和看似平凡的戏文,在听的途中,你会发觉这是一种比人间任何一种音乐还要动听的音乐,仔细听,你会发现音乐中蕴藏着美,这种美,往往被人们排斥和忽视,咦!第一次言不由衷发自内心的感叹!
我知道老人们为什么喜欢听戏了,就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这种美,这种美虽然有点嘈杂,但是,这种美的内在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是中国的的戏曲,外国是没有这种智慧的结晶,这也是民族的精华,这种结晶与精华,是世间独一无二的,是中国人民无法割舍的,没有评戏中国的辉煌成就也没了。
第一次看评戏却有如此大的感受,真让我受益匪浅,中华的结晶和精华,我会永远留在心中,这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结果了,也是老师希望看到的结果。
远方也有好听动人的高甲戏;远方也有演戏的生、旦、净、丑;远方也有琳琅满目的道具但只有我家旁边的广场上的戏曲,才是我最初的回忆。
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来带过我一阵子。那时候我还小,连幼儿园也还没读,每天不是吃就是睡。唯独下午到晚上的时光才是我玩的时候。
中午吃完饭,看会电视,午休一下,下午四点起来,爷爷奶奶最经常带我去看戏。戏台离我们家不远,不用几分钟就走得到。戏台在广场上,是开放的,我们到了那儿,就找了个位置坐下。这时,我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要问爷爷奶奶:“我们要看什么戏?”“高甲戏。”奶奶下呵呵地回答。“几点开始?”“六点半。”“高甲戏是什么?”“是中国闽南的”渐渐地,来的人越来越多,长条木椅也渐渐被坐满了,旁边还围了一大圈。这些人男女老少都有,大多是老爷爷和老太太三五成群地在一起说笑。当然也有不少上班族刚下班就过来,有的领带都没来得及解,包都没来得及放。不少小孩子也都围在外面,等着戏的开始。
六点半,戏台上的灯光“哗”的一下全亮了起来,闪得我眼睛都睁不开,转头看别人,他们似乎不怕这突如其来的灯光,只眨了一下眼睛,就微笑地朝灯光发出的地方看去了。渐渐地,我的眼睛适应了亮光,光也缓和了许多。戏已经开始了可我一点也听不懂,只觉得调子好听。爷爷见我嘴里嘀咕出一些字词,以为我再琢磨这些是什么意思,于是给我当起了翻译,一边听一边讲给我听。我连蒙带混勉强看懂了一点。时间久了,我竟能不用爷爷给我翻译也能听得懂,而且还能哼出两句,弄得家人哈哈大笑。因为爷爷奶奶的影响,我也喜欢上了看戏,一有时间就拉着他们带我去看戏。
还是我家旁边,还是那个广场,还是那个位置,可那戏台却不复存在,成为我的回忆。
一天,他家老妇人遇到一位仙姑,那位仙姑惊恐地瞪圆了眼,上下打量着老太太,还一面唱着:王家今日必有灾,只怪朝中出奸臣,害死多少忠良臣,今日必定把香烧,全家诚心必要到。老太太听了,连忙赶回家,带着全家老小去庙里祈福。不知是有人不够诚心还是祈福没有灵验,第二天就传来老爷被诬陷的消息。老夫人怕儿女牵连被害,于是赐给了传家之宝——白玉如瓶,让儿子带着女儿逃命。不料逃亡时兄妹走散,妹妹找不到兄长,又不想受人欺凌便投江了,却被陈家老爷救起并收为义女。
看着戏台上这家妻亡子散的。外婆看着看着竟然在一旁抹眼泪了。后来台上出现了一位媒婆,身材矮胖,头上插着几朵红花,只见她扭着水桶腰,迈着十字步,字正腔圆地唱到:只要铜钿银子到,万事都帮你做好,只要你一句话,呀·····唱着便从为兜里抓出一大把纸糖,放在鼻尖一嗅,然后扬手将糖抛向观众,小孩子纷拥而上,连糖带土抓起塞进口袋里,生怕被别人拿去。而那些看戏的老头老太被逗得哈哈大笑,也不知是被媒婆夸张的小丑形象还是被孙子孙女贪吃滑稽的样子给逗的。
台上一直依依呀呀地唱着,台下的那些小孩子可是乐坏了。看戏对于他们来说,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你瞧,油炸摊前挤满了小人儿,店主慈眉善眼笑容满面,孩子们吃的津津有味满嘴流油。嘴里还嚼着东西,便又玩起幽灵入侵的游戏。一会儿躲到戏台下,一会儿藏进了人群里,有的还淘气到满戏院的跑,真是吃喝玩乐一刻也不闲着。
戏散场了,弟弟怎么也不肯走,外婆也意犹未尽,他们各自都乐着呢。
三月二十八日上午,天气真好,春风习习,阳光灿烂。我们小记者团兴高采烈地来到皮影轩,看泰山石敢当除妖的皮影戏。
早就听说皮影戏好看了,尤其是泰山皮影戏,那可是泰安的绝技,就连温老师爷爷看了都说好呢。今天我算终于过上戏瘾了。
戏开始了,随着一阵咚咚当当地锣鼓声,威武英壮的石敢当和徒弟就出场了,不一会,来了一个青面獠牙的妖怪,连蹦带跳,像是刚干了坏事回来。石敢当的大徒弟大吼一声,就冲了上去,和妖怪打了起来。大徒弟越战越勇,眼看妖怪就要失败了,突然,不知从哪里又冒出一个妖怪,大徒弟眼看就要招架不住了。说时迟,那时快,勇敢的石敢当猛地跳出,飞起一脚,把妖怪的斧子踢飞,紧接着又唰地一声,把红缨枪掷出去,把妖怪刺死了,又一脚把另一个妖怪踢到了南天门外。
又随着一阵锣鼓声,石敢当的二徒弟又来了,只见这小伙虎背熊腰,虎虎生威,没几个回合,就把骑麒麟的妖怪打落在地。二徒弟拿着一把镢头,对还在挣扎的妖怪说,“我这个武器有四个用处。”妖怪问,“哪四个用处?”二徒弟又说,“一是种白菜,二是刨萝卜,三是耕地,四是打妖怪。”“怪”字还未说完,就把傻傻的妖怪打死了。
表演结束了,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在回家的路上,我问老师,这么精彩的节目,他们怎么练成的呢?老师说,他们的功夫非一日所成,是经过了艰苦地练习,才成功的。孩子,你们的学习不也是这样的吗?听了老师的话,我想,我也要学习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刻苦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天晚上,我正在看书,忽然听到外面的声音,我问外婆:“外面怎么这么热闹?”“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外婆说,我放下书,跟着外婆一起去外面看。
到了桥边,我看见电影院外亮着灯,我想:应该今天有戏文看了吧。我跟外婆进了电影院,走进单号门,呀!今天人可真多。我们找了一个空位子坐了下来,我看见了屏幕上写着《梁祝》。我问外婆:“《梁祝》是什么呀?”外婆回答说:“《梁祝》就是《梁上泊与祝英台》。”我静了下来,等着戏文开始表演。
《梁祝》开始演了。先出场的是祝员外夫妇和祝英台,台下一阵掌声,祝英台鼓起勇气对父母说:“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应祝英台的撒娇而只好答应。第二天早上,祝英台和丫鬟扮成男装,到杭州去读书。到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就遇到了一个叫梁山泊的男同学,他们两个成为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兄弟。三年到了,学年期满,他们两个只好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几个月后,梁山泊前去拜访祝家,结果又惊又喜,祝英台变成了一个大姑娘,梁山泊打算向祝英台求婚,可祝员外看不起穷学生,梁山泊听了一病不起,不几天就死了。结婚的那天,花轿当好碰见了梁山泊的坟,花轿停了下来,祝英台脱去红装,跪在坟前,放声大哭,霎时雷声大作,坟墓裂开了,祝英台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坟墓又合上了,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翩翩飞舞。
演出结束了,人们纷纷走出了电影院,我们都说这场戏演的特别好。
“拉大锯,唱大戏。
姥姥门前唱大戏,小伊伊也要去。
不让去,躺在床上生大气。”
周末,住在乡下的奶奶打电话说村子里要唱戏了,让我们回去看看。一听说看戏,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妈妈教我的这首儿歌。
在奶奶家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之后,我跟着爸爸妈妈奶奶和姑姑姑丈一起去看戏。一到戏院门口,就见人山人海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黑压压的一片。戏还没开演,有的人围在小摊前买吃,有的人安安静静地坐在位置上等。有一群老奶奶在戏院后方的庙里上香念佛。奶奶告诉我前天是佛祖生日,唱大戏是为了庆祝。
奶奶帮我们找了位置,坐在长凳子上,我安静地等待着。戏台很大,布景很美,台两旁贴着一幅对联,右边被挡着了,左边的对联上写着“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妈妈告诉我,“不大地方”指戏台,小小戏台,地方不大,却演绎着家—国—天下的事。妈妈又讲起她小时候看戏的一些趣事,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今晚,我可要认认真真地看戏。
开场歌舞表演后,戏就开始了。第一段演的是《珍珠塔选段》,年轻气盛的小方卿去姑姑家借钱,势利的姑姑不但没有帮助他,反而嫌弃他一身穷酸气,奚落了他一番,志高气傲的方卿气愤离去,并发誓要奋发图强,考取功名后再来见姑妈。正场演的是《富春令》,讲的是三国时期富春县县令盛子明,他清正廉明—不畏强权—秉公执法,让骄淫无度—盛气凌人—杀害妇女的周瑜的儿子周胤领罪伏法,盛子明受到了老百姓的尊重和爱戴。
演戏的演员们打扮得很美,唱得也很动听,背景不断变换,看得眼花缭乱。这场戏看得好过瘾!真是一个奇妙的夜晚!
小时候,我在外婆家居住,在外公外婆的影响下,我从小就接触了京剧,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他们的依依呀呀之中,我也学会了几句,并且学得还是那么回事。
但我始终想亲眼看看京剧,现场感受一下中华艺术的魅力。直到七岁那年,机会终于来了。听说有个戏班子要到曹家湾唱戏,但具体是什么时候不太清楚。于是,刚吃过午饭,表哥就骑着家里唯一的'自行车,把我和表弟都带着,向曹家湾进发。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着车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车慢。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可是,他们已经演完了,要等到天黑以后才演一场。
于是,我们都急切地盼望着夜幕降临。我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连一分钟都这么漫长。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戏剧开演的锣声。家家户户的电灯亮了起来,但只有戏台上的灯光显得最为耀眼,因为这里闪耀着民族艺术之中最为璀璨的明珠,那就是人人喜爱的京剧。
幕布缓缓拉开,只见台上有一个武生,一张脸犹如火一般红,胸前挂着长长地胡须,背后插着四张白旗,手里紧握着一支长枪,怒视着对面的一群黑衣蒙面人。那些恶人个个都是手持大刀的彪形大汉,先是讨要买路钱,那个武生不从,便打了起来。嘴里依依呀呀地唱着,锣鼓声咚咚锵锵吵闹个不休,谁也听不清他们唱的是什么,就算听清楚了也不懂,因为他们只是喜欢那个曲调,或者纯粹是为了看热闹。
那场戏所讲述的故事我并不是很懂,但我看得很认真,记得很清楚,觉得一切都那么精彩,那么新鲜。可自从那次以后,就很少能看到在舞台上的戏曲表演,只是偶尔在电视上看到几次。但我还是很庆幸,毕竟我欣赏到了国粹。
村子下有个戏台,那儿专供城里来的剧院演戏。从上周的连续十日演出持续到这周五。我今天来看戏,不知道戏名,也不想看旁边的字幕,想一自己对本地话来一次考核。
等人都坐好了,戏开始了。上来一个黑脸的大官,他脸上除了黑,额头还有红印子,脸上还有白花纹,他唱了几句。接着上来一个清秀的姑娘,她身着黄衣,腰系玉佩,一副富人家女子的模样,一副悲伤模样,唱了几句,就像百灵鸟。那个大官指着那个姑娘,好像在逼她做什么事。声音格外洪亮,教训姑娘,姑娘也不甘示弱,与他斗嘴。
这时,出现一个俊俏的年轻人,他身着白衣,还有蓝色花纹。一上来,姑娘就依偎在他身上。这个年轻人出来就与大官斗嘴,女人见此况,上前阻止。这时,出来了几个执棍侍卫上前打年轻人,他们一个接一个的向他挥棍,他却空手拉过棍子,可见武功不错。四个侍卫用了群体的技能,围成一团,向他头上打,男人措不及防,大叫起来。他带着姑娘逃走了,侍卫就穷追不舍。第一场结束了。
第二场,两人一直跑,四人一路追。他们前面是悬崖,于是停下了。在这里,他们又进行了一场恶斗,男人被打下山崖,女人大哭,悲痛欲绝。四个侍卫带走姑娘,又被带回王府。两人又经过一番口舌,女人含泪走了,他们没有再去抓她回来,而是失望地看她离去。
我看了二十分钟,剩七场没看,我看懂了意思。是说一个大官要将女儿嫁给别人,但她自己有情人,没答应,大官要逼迫她嫁。两人要私奔,被抓回来。后来因为女人态度坚硬,放她走了。
莆仙戏艺术含量高,是莆田非物质遗产中的中心点。
小时候,外公外婆常常带我去剧院里看戏,总是要早早地过去“抢”前排。我觉得净角、丑角、小生,都不讨人喜欢,因为他们的服装总不是那么华丽,妆容也不够精致。不过有一个角色我一直很感兴趣他的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帽子上有一条极长的小辫子。他唱的时候,总是先双袖一挥,“扑通”一声伏跪在地,双手撑着地面,那有趣的头左摇摇右摆摆,极力地向我们显现那小辫的威力。小长辫在空中挥舞着,挥舞着,旋成一个圈。接着他旋得更厉害了,畅快淋漓地用长辫来告诉观众们他内心的陶醉。
我最喜欢花旦了,她们最好看,尤其是那盘得极其典雅的长发,红润的脸颊,闪着光芒的眉眼,丹红似朱砂的嘴唇,弯若柳月的黛眉,再衬上那长长的裙摆,简直美如天仙下凡!在我听来,花旦的歌声是最轻柔细腻的,像被轻触的湖面泛起的层层水波,荡漾着,慢慢回响在人们的心里。似花儿,让人惊艳于她的美丽;似玻璃,让人们不敢用力呼吸;似白雪,纯洁透亮得让人心神都宁静。她唱戏的神态也是极美的,一会儿面露愠色,双眉蹙起;一会儿笑靥如花,水袖遮掩半边脸;一会儿目闪泪光,含情万千。不禁让人入迷于她拂袖启唇的瞬间真是倾国倾城!
忽然音乐停了,象征着表演结束了。可人们始终不肯快快离去。戏子们的歌声余音绕梁。花旦灵巧地跳下了舞台,拿着一个精致的小碗,向观众们收获演出的结果。这时她走到我面前来了,那只秀手恭恭敬敬地捧着碗,说道:“小姑娘,戏还好听吗?”并朝我眨巴漂亮的眼睛仙女姐姐跟我说话了!我的脸“刷”地红了,掏了左口袋又掏右口袋,摸索不出什么东西来,幸好有外公来救场。花旦朝我们鞠了个躬,又迈着轻快的脚步走了。
我忘不了小时候所看的戏,深刻于戏的美与有趣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一一题记
前几日,早已听说晚上的水秀集市可热闹了,无奈在母亲大人的严厉目光下,有想去的心,却没迈出门的胆。昨天晚上,母亲大人终于对我网开一面,答应了我的恳求。
说走就走,我换上白短袖与牛仔裤,戴上手表,穿好白球鞋,如逃离了笼子的小鸟,脚踩西瓜皮—一遛之大吉。
到了水秀集市,里面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叫卖声、摇滚乐声、讨价声,孩子们的嬉戏打闹声……各种声音汇成了一曲激情四射的爵士乐,此起彼伏。我戴上崭新的白口罩,抚摸了一不腕表,漫步于水秀集市中。
突然,我的眼球被一出戏一一《白蛇传》吸引住了,连忙凑过去瞧。白蛇精在峨眉山上修炼了几千年后,摇身一变,与青蛇幻化为人形,变成了白素贞与小青,来到了杭州西湖边上,白素贞不禁为江南美景而陶醉其中,在这里遇上了许仙,两人互生爱意。扮演白素贞的女孩眼波流转,一翘兰花指,一抖水袖,行云流水,灵动自如,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把一个青年女子的模样演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中途休息之后,戏曲再一次开始了。锣鼓铿锵,乐声四起,白素贞一袭白衣长裙,款款从幕后走出来,身姿婀娜,莲步轻移,风卷着她的裙角,头发上的装饰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宛如坠下云头的仙子,美得如一幅画,让人心头一颤。她旁边的小青,妆容妩媚精致,扮相清丽端庄,音色细腻圆润,表演庄重细致。她们二人把修炼多年的白素贞与小青演绎得惟妙惟肖,令我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夜深曲终,我依依不舍地望着戏台,心里如喝了一杯香甜的奶茶一样兴奋……
一颗流星从天边划过,点缀了整个星空,一阵阵鞭炮声响,迎来新的一年,炫丽的舞台带来了粤剧戏班子的表演,我在他们的表演中找回了我小时候对粤剧的热情。
那是大年初四的晚上,我独自走在街上,打算寻找新年的足迹,感受新年的气氛。看见男女老少都穿上新的衣装,火红的对联在路灯的照射下映入脑海中,天开始下起牛毛细雨,伴随着微风,便觉得冷了起来;鞭炮声渐渐靠近,月色也渐渐变得低沉,我也低沉起来。难道就没有一件事值得我回忆吗?阴云笼罩了天空,冷风冻结了我的心。随后听到街边的人说有粤剧表演,仿佛听到了演员们在尽情地唱着,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走到舞台前时,发现观众并不多,随后一个个观众离开了,我内疚起来,好像对不起演员们辛勤的演出,我们村的人却不捧他们的场。四周都一片寂静,身体颤抖起来。人群渐渐缩小,随之看见前排的观众仍全神贯注地观看,我便有了一丝的安慰。雨点打进我的眼睛,闭目双眼,便不知不觉回想起往事来。
我小的时候,常与爷爷奶奶一起搬来椅子,坐在前排观看,那时更是人山人海,出入都显得不方便,人们都很专注,不时会有掌声和呐喊声,那是我在新年中最高兴、兴奋的时刻
时间如雨点般落下,把我们心中的戏剧抛弃了,只有这么少的人依旧在场,我又失望起来了,低着头,正将转身就走,突然发现我难以离开,因为身后竟是一片人山人海,我仿佛回到梦境,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今天。我便站直身子,认真地欣赏,认真地感受新年的气氛。雨停了,风住了,我的心又暖合起来,陶醉在今晚的表演中,掌声呐喊又回响在耳旁。
看来人们对戏剧的热情并没有消失,我对戏剧的向往也变得逐渐强烈,我们的传统文化必能延续下去、发扬光大。
星期六,我表弟浩浩老家紫阆要演戏,他邀请我去看戏。一得到这个邀请,我马上就急不可耐。其实看戏只是个借口,我更在乎的是去和他相聚好好玩一场。
9点,我们出发了。紫阆村位于五泄山顶。谁能想到,在这么高的山峰上,还有如此大的一块平地,生活着一群安居乐业的紫阆人。经过30分钟,车进入紫阆的盘山公路,随着车的盘旋而上,山雾越来越浓,气温越来越低。
早就听说紫阆村人热情好客,来到村口,果然不出所料。只见公路两边彩旗招展,马路上方挂着一条又一条的横幅。路旁停满了各式的车,路上行人熙熙攘攘的像赶集一样。我们的车子一路停停开开,好不容易才挤进浩浩奶奶家门口。
进了屋,我看到客厅里摆着四张大圆桌,家里的人都忙德团团转。他们还请来了厨师呢!据说紫阆村家家户户都请了厨师,因为亲朋好友都,没有厨师自己根本烧不出来。所以附近的厨师都被请完了。
菜果然很丰盛。饭后,我们便一起去看戏。戏还没开始,台下却已是人山人海。凳子全满了,广播台不停地喊着:“紫阆人不要坐,让给外乡的客人先坐!”场外,各式各样的小摊琳琅满目:有卖气球的,卖糖葫芦的,卖棉花糖的,卖烧烤的……有些小孩骑在爸爸的头上,一手擎着气球,一手吃糖葫芦,玩得不亦乐乎。
1∶38,戏准时开演。我和浩浩太台下站了一会儿便对依依呀呀的唱戏不敢兴趣了。所以跑到后台偷偷地去看演员们化妆的模样。有些演员脸上化了浓妆,身上穿着长长的戏服,却又套着一件羽绒背心,脚下穿着高跟鞋。如此装束真叫人忍俊不禁。
虽然去紫阆看戏连一场都没看完整,但紫阆人淳朴、热情的笑容却暖暖地填满了我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