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优秀6篇)

揠苗助长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这次为您整理了揠苗助长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优秀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揠苗助长的故事 篇1

一、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朗读对理解句子、发展语言、陶冶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中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通过多读熟读,边读边想,读懂句子,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特别是对课文的理解能起关键作用的重点句,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疑难句,应抓住不放,引导学生从熟读中去理解、思索。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雪”。这句话,对于地处南方地区的学生来说,对“雪花在空中飞舞”不甚了解,抓住“飞舞”“树上”“积满”这些词语,反复朗读,启发想象,使学生进入意境,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小兴安岭冬天很寒冷,雪很大,连树上都“积满”了雪,既可想到雪大,又可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是密密层层的。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特别是到了三年级这个转折的年级。应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自学能力以便向高年级过渡。

如本册第29课《寓言二则》,学生对寓言体裁颇感兴趣,故事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如《揠苗助长》这则故事,教学课文第一、三、四自然段时,可以凭借课后思考题:“《揠苗助长》里的那个人,想出了什么方法帮助禾苗助长?结果怎样?他错在哪里?”可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应注意几点:

①从读句入手,抓住难理解的词语,通过插图,动手、想象、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从而读懂每句话。

②要把各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如第二、三自然段是讲“揠苗助长”的经过,第四自然段是讲“揠苗助长”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还要知道各个自然段之间的联系:那个人揠苗的原因,揠苗的过程,揠苗的结果怎样。

③学习第四自然段:结果时,应让学生回过头来,联系前后第一、二、三自然段内容,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带进课文的意境中去,感受寓言中所描写的那个人的愚蠢形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说说那个人错在哪里,现实生活中没有这种事发生,或类似的事发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进一步理解寓意。

三、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抓重点句、关键词,扎扎实实对学生进行读懂每一句话的训练。如第五册第23课《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有这样一句话“牢房一年到头不见阳光,阴暗潮湿。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吃的和大人一样,也是发老霉发臭的牢饭,长期的监狱生活把弟弟折磨得面黄肌瘦。”这些句子介绍了弟弟恶劣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指不进阳光,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说明居住的条件十分恶劣,“发霉发臭”指食物变质,是人不能吃的东西,反映了敌人对革命者的摧残,连小孩也不放过。“面黄肌瘦”指面部没有血色全身皮包骨头,既形象地写出了弟弟的样子,又揭露了敌人对革命者及其子女的折磨和迫害。

通过对这些重点词句折分析和探究,对课文的内容和写法有了较深的了解,不难看出,这三句话,前两句讲原因,后一句讲结果,联系紧密。

揠苗助长的故事 篇2

在学习《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之前,我先推荐学生积累一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在对这首诗进行了充分的诵读,了解了诗歌大体意思的基础上,再去读《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不但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而且轻而易举地找到了与诗歌相对应的语句:“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此时,我告诉同学们:能把古诗的意思用语句表达出来,就意味着能进行文言文阅读了,而应对接下来的挑战,就绝对没问题了。学生信心满满,接受挑战———对照着语段,你能推断出“故人”“西”“尽”“唯”这些字的意思吗?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会了诗歌的翻译,掌握了一些文言字词的翻译,尤其重要的是克服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恐惧心理,揭开了文言文神秘的面纱,学生对学习文言文就会充满信心和期待。用这样的方式,我和孩子们不但轻松学完了课本上的所有古诗,还赏析了很多课外古诗,学生特别期待上古诗赏析课。

二、在积累成语时渗透,掌握文言文字词的技巧

成语的积累,我给学生讲这些成语的出处、字面意思和比喻义,要求学生不能死记硬背,要理解着去记忆。在对成语逐字解释的过程中,学生有了许多发现:千言万语,学生发现古时候的语言是没有量词的,都直接是数词加名词的形式;道听途说,学生发现“道”“途”都由名词变成了状语,表示“在路上”的意思;水滴石穿,学生又发现文言文中有时还省略“被”,石头被滴穿了;汗牛充栋,学生惊奇地发现“汗”竟然变成了“使……流汗”的意思……这些发现其实就是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注意的词类活用现象,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发现,远比我们老师去灌输“词类活用的几种形式”要有成效得多。每一次学生的发现,我都会给予充分地肯定与鼓励,并及时拓展一两句此类词类活用的文言文语句,如《核舟记》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正是文言文语句中没有量词的证明,相信在这样的渗透之下,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学习文言文要轻松很多。

三、在寓言故事中渗透,逆向训练文言文的翻译

比如在学完《揠苗助长》后,我将《孟子·公孙丑上》中这个故事的文言文原文课件呈现给学生。“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学生对照课文,理解了“闵”“芒芒然”“谓”“病”“驱”“槁”的意思,并能用把文言原文翻译了出来。我引导学生:寓言故事都是有寓意的,就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文言文中早就将这个道理讲出来了,你能看懂吗?“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学生兴致盎然地读着,译着,很快就将这段话翻译了出来。在后来的成语故事《画龙点睛》《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的学习中,我都在最后将文言文原文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去理解重点字词,翻译句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文言字词,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增加文言文阅读量

每天的“书香下午茶”时间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我每周会利用一次“下午茶”时间进行文言文课外阅读的推荐与指导。以获得较多的文言文的感性认识为主,不进行任何词法、句法的教学,只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句子的大意;不进行深度探究,但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辐射式阅读,以学会诵读、熟练背诵为目标,以指导诵读为主要教学方法,以练习诵读为教学过程,鼓励背诵。这样的目标定位,从根本上保证了培养语感、激发兴趣、减轻负担等预定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检查以口头方式进行,不进行任何书面测试,也不要求学生做特别准备。平时学习以检查朗读、学生提问为主;一学期结束,进行一次综合考查。师生共同商定必背篇目,都能流利地诵读就算合格(照顾后进生);能够背诵的、熟练背诵的分别算作良好、优秀;随意抽查,当众背诵,高标准达到要求的就是超优。五年级期末检查,所有的学生都能流利地诵读30篇文言文,绝大部分学生能流利地背诵所学的全部文言文,只有两个学生有两篇较长的文言文没有背熟。

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 篇3

有一个人种水稻。他把秧苗插了下去,今天看看,秧苗没长高,明天看看,秧苗还是没长高。这个人着急起来,他想:“让我把秧苗拔高一点儿吧。”主意打定,他就动起手来。

秧苗多得数不清,拔一遍得花多少工夫呀,累得他腰也直不起来了。他回到家里,喘着气对家里人说:“累死我了,累死我了。今天我总算帮秧苗长高一点儿了。”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去一看,秧苗全都枯死了。

“揠苗助长”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有人为了急于要把一件事情办好,可是采用了违背事理的方法,结果把事情弄糟了,可以说他是“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注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出处】宋·吕本中《紫微杂说》:“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解释】揠:拔起。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长”。

【用法】作主语、谓语,也可作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欲速不达、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反义词】顺其自然、循序渐进、放任自流

【年代】古代

【例句】学习文化知识,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

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寓意

人们都希望事物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切记凡事都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我们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小朋友们,要知道欲速则不达哦~

揠苗助长的故事 篇4

媒体报道,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初一某“火箭班”的一位学生,他的期末考试排名从全年级的二百九十多名落到了六百多名。孩子在拿到成绩单回家后,直接蹬上窗口前的一条木凳从十一层一跃而下。出现场的民警判断,从录像上显示的毫不犹豫的态度看,这个孩子在回家的路上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

在替孩子的父母难过、替这个夭折了的小生命哀叹的同时,不知有多少人在心里想到了揠苗助长的故事。这个孩子,生前是“火箭班”的学生。通过班级的名称能判断得出,孩子的学习成绩应该是很不错的,大概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在“火箭班”的学习资格。但孩子在“火箭班”拼命努力学习、想不辜负父母老师的希望取得人生的飞速提升的过程中,心灵承受了多么大的压力、痛苦和折磨,以至于孩子宁愿用生的希望和欢乐去换取死的平静和轻松?

孩子的离世,确实太过令人痛惜且令人深思。也许公众不应该简单地把责任推给老师和家长。学生在考试,其实老师们也在考试,学生们的成绩,也是对老师们半年来辛勤工作的考量。当整个教育环境对于老师们的要求和压力超过了一个成人能够担当的程度时,老师们内心的煎熬也不是旁人能够轻易揣测并妄下论断的。而家长,在老师的要求下(比如死者的母亲就一天接到过老师的二十多条短信),则把这种压力经过自身的紧张不安再度放大并传递给自己的孩子。所有压力的终端,就是这些身心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只恐孩子们的身心,如今真的是“载不动,许多愁”!

揠苗助长的故事 篇5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许多植物的生长都要经过种子的发芽、长茎、拔节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动物的生长,也有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从最初的胚胎到性的成熟、繁殖直到衰老死亡。在社会生活中,情形就更为复杂。比如,新生的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定能战胜陈旧的事物;一切旧事物的生命力都正在枯竭,迟早要被新事物所战胜。但是新事物的胜利和旧事物的死亡,总要经过复杂的斗争过程。

人们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也是需要经过一定的过程的。人们对真理的摸索,总要经过由观察现象进入认识本质的过程、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需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逻辑工夫;在思维活动中,又要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等不同阶段。一个青年要做到又红又专,也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努力的过程,而不能企望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地达到自己预想的目的。

世界上有没有无矛盾的、无运动的或无过程的事物呢?没有。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由什么一成不变的物象所构成,而是许多过程的总和,其中各个似乎毫不变易的物象及其反映于人脑中的意象或概念,都是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时而发生,时而消灭的。”因此,事物的发展要经过一定的过程和阶段,这是一个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普遍的客观规律。人们可以认识事物发展的这种规律,并依此来采取各种办法去促进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过程,但不能消灭过程的本身。如果不注意这种规律,而只凭主观愿望,想要超越事物发展的过程和阶段,那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为什么事物的发展有一定的过程和它的必经的阶段呢?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所引起的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量变,是事物本身的逐渐发展,是量的增加;质变,是这一事物变成为另一事物。质变是重要的,因为没有质变,事物就不能发展,就没有“飞跃”。例如,革命,就是质变,新社会要代替旧社会,就要经过革命,但是,任何质变都是以一定的量变为基础出的。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因为,任何质变都不是突然血来的,而是由数量的变化不断积累起来的。例如水转化为汽或水转化为冰,都是质变。但是不论是由水而汽或由水而冰的转化,都有一定的量的界线,当水的温度还没有上升到100度(摄氏)或下降到零度(摄氏)时,就不会有上述的质变。又譬如革命不到时机成熟时不会爆发,任何革命的发动都需要一个积蓄力量的过程。我国革命,不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使革命政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革命力量从弱到强、由劣势到优势的发展,就不可能取得全国的胜利。同样,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由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也需要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发展生产的过程。由一个普通青年到一个经得起任何风险的、精通本行业务的革命战士,这也是质变。但是,这种质变也必须有一定的量变的过程。即:一方面要经过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各种革命斗争的考验,在斗争的风雨中,千锤百炼,改造和提高自己;另一方面,又要勤奋地学习和钻研,精益求精地掌握自己所担任的业务,并且把政治和业务结合起来,做到又红又专。由此可知,事物的质变,总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的,数量的变化是实现质变的基本前提。正是这种质量互变的规律告诉我们为什么事物的发展有一定的过程和它的必经的阶段。

上面谈到,事物的量变和质变是统一的,有量变才有质变。但是量变和质变又各有其自身不同的特点。量变是比较缓慢的、渐进的;质变则是比较迅速实现的。为什么量变和质变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呢?这是因为无论量变或质变都是由矛盾双方的斗争所引起的,在量变阶段,矛盾双方的斗争逐渐展开,新的方面由小到大逐渐增长,旧的方面由大到小逐渐下降,力量互为消长,所以就表现为渐进性。而在质变阶段,由于双方力量的增减已经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斗争的表现就更为激烈和显著,于是,原来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这时转化为矛盾的主导方面,事物就迅速地起了质的变化。我们常说的“相对地静止”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正是反映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不同特点。我们同时还要看到事物发展总的量变过程中还有部分质变的情况,即在总体上,全局上,事物是处于量变过程。但在局部或某些方面,事物则出现质变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仅要把量变和质变区分开来,同时还要把部分质变和根本质变区分开来,根据各个阶段不同的特点,完成当前的任务,并要为下一阶段作准备。

揠苗助长的故事 篇6

利用小学生形象的思维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在优美的情境中赏词、悟词、学文,给学生以新奇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单调沉闷的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愉快,枯燥无味的词语学习变得趣味盎然。如有位教师执教《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一课,课文中有一句话是:“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他发现“圣洁”这个词语学生难理解,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圣洁”?对文章出现的文字描写,学生难于在头脑中形成感觉。怎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片土地的“圣洁”呢?到底怎样的美才是“圣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形象直观的方法,会给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于是教师找了很多美丽的图片,包括蓝天、自云、高山、流水、树叶、树林、湖泊等,还配有优美的音乐,当在课堂上教授“这片土地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这个句子时,同时播放这些图片给学生欣赏,这样学生通过有关的图片对“圣洁”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形象生动,理解了“圣洁”这个词语,激发学生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提高了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我们在教学词语的时候,恰当地创设情境利用图片,学生理解词语时会更加形象、直观,词语的意思就显而易见了。

二、上下联系,词语教学更便捷

请看《烟台的海》教学片段:

师:烟台冬天的海是凝重的。这里的“凝重”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这里的凝重就是沉重的意思。

师:准确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冬天烟台的海浪涛很大,很有力量,气势很大的意思。

师:你的理解很独特,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

生:我是从课文的相关句子中读懂这个词的。

师:真了不起,知道联系课文的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请打开课本,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来解释“凝重”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读课文,圈画重点词语并交流。“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

师:刚才交流的这些词语让你体会到什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冬天烟台的海波浪滔天的画面。

师:好一个“波浪滔天”!

生:冬天烟台的海让人体会到一种浊浪排空、惊涛拍岸的感觉。

生:我从中体验到一种气势磅礴感和充满力量的感觉。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凝重”的理解本来是抽象的,但通过联系文本的描写使之变得形象而充盈,在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中,“凝重”幻化成惊涛拍岸、巨浪滔天的形象画面,知道“凝重”的背后充满了力量,唤起了学生原有的经验积累对新词语情感信息的感悟和感受,这样词语就不是没有情感润泽的干巴巴的文字符号。在研读品悟的过程也提升了词语的效度,课堂也因此而精彩。

三、联系生活,词语教学更多彩

请看寓言《揠苗助长》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学完这篇寓言,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揠苗助长”的意思?

生:把禾苗往上拔,以助其生长。

师:还可以怎样说?

生:为了帮助禾苗长得快些,把它往上拔。

师:你把“揠苗”的目的放在前面,有创意,想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这禾苗是不是一夜之间就能长一大截呢?

生:不是,它每天只会长一点点,而且用肉眼是很难看出来的。

生:禾苗要长高不是一夜之间的事,至少也得几个月的时间。

师:农夫用“揠苗”来“助长”是否可行呢?

生: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你看,最后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师:导致这种惨状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生:农夫的心太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师:那谁能说说“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生: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师: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例子呢?

生:比如说爸爸现在让我看一些深奥难懂的文学作品,想以此来提升我的文化修养,可是我既然看不懂,又怎么会对它产生兴趣呢?所以爸爸这样的做法是适得其反。

生:我们楼下有一个小孩才5岁,正是享受童年幸福美好时光的年龄,可是他爸爸每天都逼着他背《唐诗三百首》,有好几次我都看见他是噙着泪水在那儿背,他爸爸就是“揠苗助长”。

生:学琴的人刚刚学会指法,就让他去练习难度较高的曲子,这也是“揠苗助长”。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理解“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环节上,教师努力寻找词语与生活的连接点,在理解词语寓意的基础上,打开学生记忆的仓库,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设法把生活活水引进课堂,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去感悟词语的内蕴,把对词语的感悟和生活中自我真情的流露融为一炉,同时又对词语运用的广度进行了延伸,让学生学以致用,成为日后生活的文化养料。由此可见只要找准词语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与周围的世界息息相通,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善于用语文去装扮生活。

四、互换词语。词语教学更精妙

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意是理解词语的另一种方法,也是词语教学的经常看到的。换词不但能联系旧的知识,启迪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词语的独到功夫。有些课文的重点词语如果用一些其他词语来代替,不仅加深学生的理解,还同时积累很多词语。如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中有个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学生其实很容易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于是我让学生想想还有哪些词语跟这两个词语意思差不多的,于是有的学生说:“五颜六色”,有的学生说:“五彩缤纷”,有的学生说:“百花齐放”,有的学生说:“五彩斑斓”,有的学生说:“争奇斗艳”。这样,学生不仅更深刻地了解原文词语的意思,积累更多的词语。还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季羡林所说的走在德国的街上,看到一个花的海洋。通过这种换词练习方法,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还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词语、运用词语的意识,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五、比较分析,词语教学更准确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文章文质兼美,作者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上可谓别具匠心,尤其是那些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关键词语,运用得恰如其分,分外传神。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品味作者运用词语的精确、独到之处,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因此在词语教学中巧用比较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教学《开天地》一文中,教师在朗读时故意读错字,把“用脚使劲蹬着地”读成“用脚

使劲踩着地”,学生马上矫正教师,是“用脚使劲蹬着地”。教师笑着说:“哦,是我读错了,是用脚使劲蹬着地,我读踩着地了。那你们说说用‘踩’或用‘踏’行吗?”学生一时说不出所以然来。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再次走入文本,然后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的动作表情,使学生明白此时的的脚要用很大的力气。教师又问:“现在,你们说它们能替换吗?”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不行!因为‘蹬’字写出要把天地分开,他的脚要用很大的力气,而‘踩’与‘踏’不能体现的脚要用很大的力。”有的说:“从‘蹬’字我还知道了的伟大,他要把天地分开是多么辛苦,可他没有放弃,始终头顶着天,脚使劲地蹬着地,直到累倒。”……在学生独立阅读文本中,在师生共同合作探究词语的运用中,学生不但感悟到‘蹬’字的本义,而且透过‘蹬’字看到了伟大的人格,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文本的阅读。真是一字传神,意境全出。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对比、品味与揣摩,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达到了“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教学效果,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可见,比较在词语感悟中作用是奇妙的。

六、实践运用,词语教学更有效

如薛法根老师教学《爱如茉莉》片段:

板书词语:爱如茉莉、平淡无奇、洁白纯净、朴素温馨……

师:这些词语哪些同学来读。指名读(2名同学),齐读。

师:这三组词语都和茉莉有关,茉莉是什么样的?在同学们心中是什么样的?用上一两个词语来描述。说一句话或者两句话。

生:我心中的茉莉,平淡无奇,开出的花缕缕幽香。

师:开出的花一散发出缕缕幽香,要不别人听不懂,再说一遍。(学生说)(一学生描述,用了三个词)

师:词语在运用中才能会用,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还能说吗?(学生用上了平淡无奇、洁白纯净、诗意)

师: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更丰富一些。(生用上了六个词语,师表扬)

师:能说两句话吗?只要开口说话,老师就高兴。(学生反应不积极,沉默了一会)

生:富有诗意的茉莉,平淡无奇,但散发出缕缕幽香……

师:学课文时可以看到很多词语,不但会记,还要会用,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