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这次为您整理了文言文短文翻译【优秀10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欧阳修诲学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翻译: (如果)玉不雕琢,(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大树将军冯异
原文:(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翻译: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就把马车驶开避让。军队前进停止都有标明旗帜,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到攻破邯郸,要重新安排各将领任务,每人都有被分配隶属,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帝因为这个而赞扬他。
文言文:
梅圣俞诗集序
〔宋〕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翻译:
我听到世人常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难道真是这样吗?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士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来。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写得工巧。如此说来,并非写诗使人困厄,应该是困厄后才能写出好诗来。
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荫袭补为下级官吏,屡次被推荐去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年已五十了,还要靠别人下聘书,去当人家的办事员。郁积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然而当时人不论贤愚,谈论诗歌必然会向圣俞请教。圣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欢通过诗歌来发泄,因此他平时所写的东西,其中诗歌就特别多。社会上已经知道他了,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他。从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慨叹地说:“二百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虽然对他了解很深,可还是没有加以推荐。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如《诗经》中雅、颂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的功业恩德,献给宗庙,使他类似于商颂、周颂、鲁颂等作者,难道不是很壮伟的吗?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穷苦愁闷的感叹。社会上只喜爱他诗歌的工巧,却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将要老死了,这难道不值得叹息吗?
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它太多容易散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编为十卷。我曾经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兴谢氏能为它分类编排,就为之作序并保存起来。
从那以后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师去世,我已痛哭着为他写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得到他的遗稿一千多篇,连同先前所保存的,选取其中特别好的共六百七十七篇,分为十五卷。啊,我对圣俞的诗歌已经评论得很多了,所以不再重复。
张溥与“七录斋”
原文:(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翻译:张溥小时侯喜欢学习,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抄完了,朗诵一遍,就(把所抄的)烧掉;再抄,象这样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茧。冬天皮肤因受冻而开裂,每天用热水浸好几次。后来命名读书的书房叫“七录”…… 张溥作诗和写文章非常快。各方来索取的',(张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挥笔,马上就完成,因为这样所以(张溥)的名声在当时很高。
31、李存审出镞教子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
(李)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曹生于膏梁,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
【译文】来不及了。
李存审出身贫穷没有地位,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35、陆游家训
一柄剑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到达将相之高,在这中间经过万死才获得一次生存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的险事绝不止一件,剖开骨肉从中取出的箭头共有一百多个。”于是,把所取出的箭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头拿出给孩子们看,吩咐他们贮藏起来,说:“你们这些人都出生在富贵之家,应当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记得你们的父亲当年起家时就是这样艰难啊。”【译文】
3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 后辈中锋芒毕露的人最容易变坏。倘若有这样的人,做父兄的应当引以为忧,而
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不可以高兴。一定要经常认真地严加管教,令他们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书,训导他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和相处。这样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经过十多年,志向和情趣自然养成。要不然,可以忧烦的事情决非一件。我这是给后
【译文】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戒,各位都要谨慎地对待,不要留下后悔的遗恨。
包孝肃公(包拯谥号)包拯在家训中有这样一段话:“后代包家子孙做官的人中,36、孟母三迁
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回归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家族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祖坟上。如不继承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原文共有三十七个字。在家训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后面签字时又写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的墙壁旁,用来晓喻包家后代子孙。”原文又有十四个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译文】
33、陶母责子退鲊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
【译文】住。”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
晋代陶侃年青时,曾经担任监管鱼池官员,他将一些腌鱼送给母亲。母亲封好鱼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干交给送来的人,反而写信责备陶侃说:“你当官,把官府的东西送给我,不仅没有来了。
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啊。”37、曾子杀猪明不欺
34、诸葛亮诫子书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 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罢了。”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1 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母亲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说完,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
38、子路受教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译文】
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发觉后,唐太宗说:“顺德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确实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会贪婪到这地步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呢?”但还吝惜他有功绩,就不惩罚他,只是还在大殿中当众赠送丝绢几十匹。大理
【译文】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再送他丝绢?”唐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太宗说:“他是有人性的,获得丝绢的侮辱,超过了接受刑罚。如果不知道惭愧,就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只是说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如同一只禽兽罢了,杀了他又有什么益处呢?”
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42、陈万年教子谄谀
厚皮。由此说来,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 (陈)万年尝病,召咸(陈万年之子)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
39、孔子因材施教“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译文】
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头碰到了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去,不听也兼人,故退之。我讲,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爹爹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子对上
【译文】司要拍马屁、讨好啊,如此而已!”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43、钱大昕默坐观弈
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什么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说‘有父亲和兄长在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先得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世’;冉求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却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我不理解您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为什么这样,所以冒昧地请教。”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缩手缩脚,所以我鼓励他已。
勇进;仲由平时好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译文】
40、墨子怒责耕柱子 我在朋友家里看一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
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而客人却轻松有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惭愧,不能说出一句
【译文】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墨子对耕柱子发怒,耕柱子说:“难道我就没有胜过旁人的地方吗?”墨子问:44、王荆公旁听文史
“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说我将驱赶那一匹呢?”耕 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柱子答道:“当然驱赶良马了。”墨子问:“为什么要良马呢?”耕柱子说:“因为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人徐问公曰:“亦之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良马值得负用来鞭责。”墨子说:“我也以为你是值得鞭责的。”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41、唐太宗赐绢惩顺德【译文】
2
王荆公介甫,退居金陵。一天,他头裹一块绢,拄着手杖行走,独自游览山寺,48、贤妻桓少君
遇见几个人在那里高谈阔论文史,议论纷纷。王安石坐在他们旁边,没人注意到他。 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有一个客人慢慢问他说:“你也懂得文书?”王安石含糊地应答。人家再问他姓名,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说:“我姓王,叫安石。”那群人惶恐,惭愧的低着头离开。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
45、大树将军冯异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译文】
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渤海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
【译文】的父亲为他的清贫刻苦而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少君出嫁时)嫁妆陪送得非
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就把马车驶开避让。军常丰厚,鲍宣不高兴,就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穿着漂亮的衣服和装饰,队前进停止都有标明旗帜,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可是我实在贫穷低贱,不敢担当大礼。”妻子说:“我父亲因为您修养品德,信守约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定,所以让我拿着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听从您的命令。”鲍等到攻破邯郸,要重新安排各将领任务,每人都有被分配隶属,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宣笑着说:“(你)能这样,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数退回了那些侍从婢女服大树将军。光武帝因为这个而赞扬他。装首饰,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汉代贵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长衫),与鲍宣一起
46、颜回不迁怒不贰过拉着小车回到家乡。(她)拜见婆母礼节完毕后,就提着水瓮出去打水,修习为妇之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道,乡里的人对她非常称赞。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49、魏徵论自制
命死矣,今也则亡。” (唐)太宗问魏徵:“观近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
【译文】失着,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然不自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知,卿可为朕言之,当以为楷则。”徵对曰:“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则万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代永赖。”
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译文】
的人)了。 唐太宗问魏征说:“观察近来和古代的帝王,有传承帝位十代的,有传承帝位一
47、曾参不受鲁君邑两代的,也有自己得到天下自己又失去天下的。我常常心怀忧虑的原因(是),或者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害怕抚慰养育人民不能得到适当的方法,或者害怕心中产生骄傲懈怠的情绪,高兴愤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怒超过了限度,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超过限度了),您可以为我说出这个情况,(我)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应当把您的话当作准则。”魏征回答说:“喜爱欲望高兴愤怒的情绪,圣贤之人和普“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通人是一样的,圣贤之人能够克制它,不让它超过限度,普通人放纵它,(喜爱欲望
【译文】高兴愤怒的情绪)多到失去适当的限度……希望陛下常常能自我克制,来确保能够善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曾子坚终的美德,那么千秋万世就永远仰赖您了。”
决不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50、吕蒙正不记人过
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君赏赐我的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
3 【译文】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
吕蒙正先生不喜欢记着别人对他的犯下的错。当初刚任参知政事的时候,上朝时,人的优劣。
有一个朝廷官员在帘内指着他说:“这样的粗陋之人也能够参与朝政吗?”蒙正假装54、周处改过自新
没有听到走了过去。他的同事很愤怒,让人询问那位官员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事。朝事结束后,他的同事心中仍然愤愤不平,后悔没有追问到底。蒙正说:“一旦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知道了他的姓名,那么我终身不能再忘了他,还不如不知道。没有查询他的姓名,又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与处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气量。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
51、石勒不计前嫌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
后赵王勒悉召武乡耆旧诣襄国,与之共坐欢饮。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沤麻池相殴,阳由是独不敢来。勒曰:“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孤方兼容天终为忠臣孝子。
下,岂仇匹夫乎!”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译文】
拜参军都尉。 周处年少时,为人蛮横强悍,打架斗欧,为当地一大祸害。此外,义兴水中有条
【译文】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三害当中属周
后赵王石勒请武乡有声望的老友前往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同他们一起欢会处最为厉害。于是有人便问周处:既然你这么有本事,何不去杀死猛虎蛟龙,证明一饮酒。当初,石勒出身贫贱,与李阳是邻居,多次为争夺沤麻池而相互殴打,所以只下你的实力呢?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击毙了有李阳一个人不敢来。石勒说:“李阳是个壮士,争沤麻池一事,那是我当平民百姓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经过三天三夜,时结下的怨恨。我现在广纳人才,怎么能对一个普通百姓记恨呢?”于是急速传召李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纷纷出来庆祝。结果周处杀死蛟龙,提着它的脑阳,同他一起饮酒,还拉着他的臂膀开玩笑说:“我从前挨够你的拳头,你也遭到了袋从岸边爬起。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实际上大家也把自己当我的痛打。”随后任命李阳做参军都尉。作一大祸害,不禁满面泪流,萌生悔改之意。遂往吴郡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
52、韩信袴下受辱吴的名士。恰巧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并说:“自己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想改正错误,可岁月皆已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可言。”陆云说:“古人珍视“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笑信,以为怯。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并努力去做,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
【译文】扬呢?”周处听后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孝子。
淮阴屠宰场里有侮辱韩信的年青人,对韩信说:“你即使长得高高大大,喜欢佩55、齐宣王好谀
带刀剑,内心还是胆怯的。”他当众侮辱韩信说:“韩信如果不怕死,用刀刺我;如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果怕死,从我裤裆下钻过去。”于是韩信仔细看着他,俯下身子从他裤裆下匍匐钻过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去。整个市场中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是胆怯的。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
53、世评华歆王朝【译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齐宣王喜爱射箭,喜欢人家夸耀他能够使用强弓,其实他用的弓只要三百多斤的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力气就可以拉开。他在大臣面前显示弓,大臣们都拉着弓试一试,都只拉到一半,便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说:“拉开它至少要一千多斤的力气,不是大王,谁能拉得开?”宣王非常高兴。但
【译文】是,宣王用的不过是三百多斤的弓,但是他一辈子都以为自己拉开了一千多斤的弓。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三百多斤是实,一千多斤是名,宣王喜欢的是名而失了实。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56、陈寔晓喻梁上君子
的人。华歆说:“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4 (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58、汉高祖论“三杰”
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是一县无复盗窃。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
【译文】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
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间出现争执官司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译文】
愿被陈寔批评。”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 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这真实的情况: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不可以不自我勉励。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因此来亲附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相与却不是这样,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慢慢告诉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那一个方面,却不知道那另一个方面。(就拿)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来说),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
57、萧何追韩信豪杰的人,我能够利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以为范增而不利用(他),
(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
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59、东吴四英杰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 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王策安所决耳。”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
【译文】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蒙遂亦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所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译文】
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两天, 孙吴之所以拥用江东,抗衡于中国,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当时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东吴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是当时的(东吴)的所谓社稷心“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膂,)都是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但是因为自古将帅,大都认为自己是贤能之人,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害怕有胜过自己的。但是上面这些贤能的人则不是这样。孙权刚接执掌政权,鲁肃(北“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方人)欲去江北(投靠曹操),瑜止之,而向孙权推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以成功业。”后瑜临终给孙权写信推荐:“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如果能用他来代替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我,我死不后悔!”肃遂代瑜治军。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你现在的才略不再
5
是当年吴下阿蒙(因为吕蒙已学习了大量的知识)。”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吕蒙后翟、杨朱,求他们好坏,谁能避免被讥笑?从前子贡问孔子:“一个乡村的人都喜欢,来也代替了鲁肃执掌军权。吕蒙在陆口,因有病辞职,权问:“谁可代你?”蒙曰: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一个乡村的人都讨厌,那该怎么办?”“不“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能肯定。不能因为乡村的人喜欢就认为好,不喜欢就讨厌他.”那是因为好人和坏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曾被他们打败。虽然他们互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讨厌君子也像好人讨厌坏人,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听君相推荐引见,而孙权又能委心听之,东吴之所以为吴,并非是偶然的。子的话那么小人之道就会废止,听小人的话那么君子之道就会消失。
60、治本在得人63、物各有短长
苻坚召见(高泰),悦之,问以为治之本。对曰:“治本在得人,得入在审举,审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举在核真,未有官得其人而国家不治者也。”坚曰:“可谓辞简而理博矣。”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
【译文】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
符坚召见高泰,很喜欢他,向他请教治国的根本办法。高泰回答说:“治国的根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本办法在于得人才,得人才在于慎重推荐,慎重推荐在于考察这人的真实情况。每个【译文】
官位得到合适人选,国家却治理得不好的情况,是不会有的。”苻坚(听后)说:“说 甘戊出使齐国,要渡过一条大河。船户说:“河水那么浅,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的真是言词简略而道理深广啊。”渡河,又怎么能做出使齐王高兴的事呢?”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
61、齐桓公登门访士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老实谨慎地做事,辅助主人不战而胜;骐骥、騄駬这样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的好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老鼠,还不如小猫;干将这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样锋利的好剑,工匠用来伐木还不如斧头的作用大。而现在在河中摇船,进退自如,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我不如你;游说那些国君,国王,你就不如我了。
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64、汉武帝下诏求贤
【译文】 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dì)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
齐桓公召见小臣稷,一天去了三次没被允许见面。跟随的人说:“有万量马车的国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tuò)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君,召见平民百姓,一天去三次都没被允许见面,也该停止了。”齐桓公说:“不是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这样的。读书人轻视有权有钱的人,所以一定轻视他的国君;他的国君(如果)轻视【译文】
其他国君,也轻视他的城民。即使稷轻视有权有钱的人,我又怎么敢轻视其他国君呢?” 汉武帝下诏书说:“大概有异乎寻常的事业,一定要依靠不同一般的人才能完成。去了五次之后,终于允许见面。天下人知道后,都说:“桓公尚且放下架子对待平民因此,有的千里马飞速奔驰而却能日行千里,有些有本事的人背着世俗讥议的包袱,百姓,何况我们这些国君呢?”于是一同前往朝拜齐桓公,没有不前往的。却能建立功名。难于驾驭的马,放纵不羁的人才,只不过在于人们如何驾驭、如何使
62、陆贽论人才用他们罢了。命令州郡长官考察并向上推荐当地官民中具有超等杰出的才能、可以作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为将相以及能出使极远国家的人。”
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爱憎,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贤如墨、65、宋仁宗重用王安石
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 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可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帝恶之。”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在审基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帝曰:“然则卿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
【译文】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
人的才能和德行,从古代到现在就很少(有人)全部具备,如果任用长处然后补充缺点,【译文】
那么天下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只看见短处就舍弃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录用的 皇帝(宋仁宗)想启用王安石,唐介说:“安石难以担当大任。”皇帝说:“(他)人了,再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如果圣明的像伊尹、周公,贤德像墨文学方面不可信任吗?经术方面不可信任吗?吏事方面不可信任吗?”唐介答:“安6 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以前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了官,要求得到不该得的职份!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店去吧。”吕僧珍老家在市北,前面建(他的)政策肯定经常变更。”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这官署,政事,对(王安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只知道儒家经术,不清楚世务,”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的私宅呢?”他姐姐嫁给于氏,住王安石答道:“儒家经术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世务。”皇帝说:“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仪仗队到她家,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气、礼节、习惯,公布新的法令,(这)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正是现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深信并采纳了(他的意见)。69、刘庭式娶盲女
66、唐太宗论举贤 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两目皆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虽盲,岂负吾初心哉。”卒取盲女,与之偕老。
安可诬一世之人!”【译文】
【译文】 齐地人刘庭式还没中举时,心想迎娶自己的同乡的女儿,两家已草成婚约然而还没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给女方送礼。到刘庭式中举,自己的未婚女友因患病,两眼都瞎了。女家是农耕之家,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很穷,不敢再提起婚事。有人规劝他迎娶那家小女,刘庭式笑着说:“我的心已经许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配给她了。虽然她两眼瞎了,怎能违背我当初的本心呢。“最后迎娶了盲女,并和她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共同生活到老。
人呢?”70、范式言而有信
67、何充直言不讳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
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王敦护其兄,故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敦默然。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
【译文】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王含作庐江郡郡守的时候,贪污很厉害。王敦袒护他的哥哥,有意在与很多人说话【译文】
时夸口说:“我的哥哥在庐江郡一定做得很好,庐江郡的人都称赞他。”当时何充担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学,成为众多求学者任王敦的文书,也在座,就脸色严肃地说:“我何充就是庐江郡的人,我所听到的与之一,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这种说法不同。”王敦一下子没话可说了。在座的其他人都为何充担心,很不安。而二年后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约好了日期。后来当约好的日何充显得态度平和,神色自如,和平常一样。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问:你
68、吕僧珍不仗势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
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一起饮酒,尽欢而别。
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徒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71、王坦直言惊益王
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 王,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作假山,召僚属置酒,众皆褒美,坦独俯首。王强使视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坦曰:“但见血山,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
【译文】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时帝亦
吕僧珍在位期间,公平对待属下,不徇私情。堂兄的儿子吕宏起先以贩葱为业,在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吕僧珍就任以后,就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在州里安排个官当当,吕僧珍说:“我蒙受国【译文】
家大恩,没有什么可以报效的。你们本来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
7
益王是宋太宗的第五儿子,叫赵元杰。曾经修建了一座假山,召集僚属饮酒,众人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都夸赞假山,而王坦却独自低着头。益王强迫他看(假山),他说:“我(在这里)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只看到血山,根本没看到什么假山。”益王很惊讶,问他(只看到血山的)原因,姚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坦说:“我在田间时,看见州县的官吏督促交税,上下一起逼迫,父子兄弟被鞭打痛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苦不堪,血流满身。这座假山都是用百姓租税筑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当时【译文】
(太宗)皇帝也在修建假山,还没完成,听到王坦的话之后马上命人砸毁(假山)。 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作相国。狄仁杰一直排斥娄师德,武则天问他说:“朕重用你,
72、饿死不吃"嗟来之食"你知道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并不是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过了一会,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不了解你,你作了高官,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全仗娄师德提拔。”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我没
【译文】想到竟一直被娄大人容忍!”而娄公从来没有骄矜的表现。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75、司马迁赞李广
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食,才落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73、“殿上虎”刘安世【译文】
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 《论语》讲:“一个在上位的人,他自己行为正直,不下命令,教化也能推行;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自己行为不正,即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听从。”这正好用来说明李将军。我看李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将军诚诚恳恳严肃认真,像一个质朴的乡下人,不善于讲漂亮话。但是当他死的时候,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普天下的人,不论是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全都沉痛地哀悼他。这是因为他那忠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诚朴实的品德,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士大夫面前啊。谚语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这话讲的虽是平常小事,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译文】76、何岳得金不昧
安世身材魁伟,容貌端庄,声如洪钟。起初任命为谏官,还未受命,回到家里对母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亲说:“朝廷不因为我安世不贤,让我任谏官。倘若就任这个官职,那就要有胆识也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以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起职责。如果冒犯了皇上,灾祸贬官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就会立刻到来。皇上正以孝道治理天下,如果说我以母亲年老为托辞,应当可以避免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任此官职。”母亲说:“这就不对了。我听说谏官是皇上面前的敢于直言诤谏的重臣,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你父亲一生都想做这样的官却未能做到,而你有幸任此官职,你应当献出生命来报效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国家的大恩。纵使遭罪被流放,不论远近,我一定会随你去的。”(安世)于是接受【译文】
了官职。他在职多年,神色严肃立于朝廷之上,主持公道。他当面指斥,在朝廷上谏 秀才何岳曾经在夜间走路时,捡到银子二百多两,不敢和家里人说这件事,担心家争,有时碰上皇上大怒,(他)就握着手板退一步站立,等皇上怒气稍解,再上前争人会劝告他把银子留下。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到银子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回辩。旁边陪侍的人在远观看,缩着头害怕得身上冒汗,把他称作“殿上虎”,一时间来寻找。何岳问他那人银子的数目和封存标识,回答全都符合,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没有人不敬仰他。他。那个人要分一些银子给他来感谢他,何岳就说:“我拾到银子而别人又不知道,
74、娄师德与狄仁杰银子全都可以成为我的财物啊,我为什么要贪图这几两银子的好处呢?”那个人感谢
了他才就离去。何岳曾在当官的人家教书的时候,那个当官的人有时要去京城,寄存8 一个箱子给何岳,箱子里面有几百两银子。告诉何岳等有机会的时候再来取回。他一 英公虽贵为仆射,其姊病,必亲为粥,釜燃辄焚其须。姊曰:“仆妾多矣,何为离开就是几年,没有任何消息。何岳听说那官员的侄子有别的事到南方来,就把箱子自苦如此?”勣(Jī)曰:“岂为无人耶!顾今姊年老,勣亦年老,虽欲久为姊粥,交给那官员的侄子托他带回给那位去京城官员了。何岳是一位穷秀才,他捡到银子就复可得乎?”
还给别人,短时期内不起贪心还可以勉励:但那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却毫不动心,【译文】
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唐英公李绩,身为仆射,他的姐姐病了,他还亲自为她烧火煮粥,以致火苗烧了他
77、钱金玉舍生取义的胡须。姐姐劝他说:“你的妾那么多,你自己为何要这样辛苦?”李回答说:“难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道真的是没有人吗?我是想姐姐现在年纪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长久地为姐姐即束装起行。其亲友尼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烧火煮粥,又怎么可能呢?”
趣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80、海瑞遗物
勖。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 都御史刚峰(海瑞的号)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怀民一人。苏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点其宦囊,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千万言谀不置。之,能加于此评乎?
【译文】【译文】
钱金玉做松江县的千总官,性情刚毅果敢,崇尚廉洁的气节。道光壬寅年间(1842年) 都御史海瑞,死在官衙的屋子里。他在南京做官的同乡人,只有户部苏民怀一个人。***战争爆发。钱金玉正在休假回乡探亲,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装动身。他的亲友苏民怀检查清点海瑞做官的俸禄,竹箱中只有八两银子,两丈麻布,几件旧衣服罢了。阻止他说:“战事正紧急,是祸是福不可知晓,您正在休假,上级官员又没有文件催像这样的都御史怎么会多呢?王凤洲对海瑞评价说:“不怕死,不爱钱,不结党。”促您前去,为什么急急忙忙地回去呢?”钱金玉不听,回到吴淞口后,就跟从军队守卫这九个字写全了海公的一生,即使千言万语赞扬他,能胜过这评论吗?
西炮台,和士兵一起吃饭睡觉,一起行动,他们用努力作战的话相互勉励。到了东炮81、腹朜大义灭亲
台陷落后,枪弹炮弹全都落到西炮台。钱金玉奋勇指挥战斗,浴血奋战几个小时,左 墨子有巨子腹朜,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臂中了三弹,却毫不后退。他身边的士兵哭着说:“您有老母亲在,不能死。”钱金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朜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玉笑着辞谢说:“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国家有难时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为我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母亲担心。”不久,一颗枪弹飞来,击中了左胸,他于是倒下了。在临死的时候,他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还大喊“卖国贼害了国家”不停。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78、郑玄谦让无私【译文】
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 墨家有一个领袖叫腹朜(月改黄),居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国的惠王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对他)说:“先生你的年事已高,又没有别的儿子。寡人已经命令官吏不杀你的儿未了。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为服氏注。子了。先生你这件事就听我的吧。”腹朜(月改黄)回答道:“墨家的法律说:‘杀
【译文】人的人处死,伤人的'人处刑。’这是用来禁止杀人和伤人。而禁止杀人和伤人的法,
郑玄想注《春秋传》,还没有完成。这时有事到外地去,,与服子慎(虔)不期是天下(人应该遵守)的大义啊。王您虽为了他开恩而命令官吏不要杀他,腹朜(月而遇,同住一个客店,起初彼此互不认识。服虔在客店外的车上和别人谈论自己注这改黄)我却不可以不按照墨家的法行事。”腹朜(月改黄)不听惠王的,还是杀了儿部书的想法。郑玄听了很久,觉得服虔的见解多数和自己相同。于是走到车边,对服子。儿子,每个人私人所爱啊,忍受私利而行大义,领袖[腹朜(月改黄)]可说是公道虔说:“我早就想注《春秋传》,目前还没完成。听了您刚才的话,看法大多与我相啊。
同。现在,我应该把自己所作的注全部送给您。”这就是服氏《春秋注》。82、闵仲叔辞侯霸
79、李绩煮粥侍姊 太原闵仲叔者,世称节士,虽周党之洁清,自以弗及也。党见其含菽饮水,遗以
生蒜,受而不食。建武中,应司徒侯霸之辟。既至,霸不及政事,徒劳苦而已。仲叔9 恨曰:“始蒙嘉命,且喜且惧;今见明公,喜惧皆去。以仲叔为不足问邪,不当辟也。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这个地方缺个长官,谁适合担任?”祁黄羊答道:“解辟而不问,是失人也。”遂辞出,投劾而去。狐适合(补这个缺)。”平公说:“解狐不是你是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
【译文】“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
太原有个叫闵仲叔的人,世人都说他是有气节的人,即使是周党那样廉洁清高的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称赞(任命解狐)好。过了一些时候,平公又问祁黄羊说:人也自以为不如闵仲叔。周党见到闵仲叔口中含着豆子来喝水,给他生蒜,闵仲叔接“国家少个掌管军事的官,谁担任合适?”(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平公说:受了却没有吃。建武年中,闵仲叔受司徒侯霸的征召做了官。等到他上任,司徒侯霸“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儿子不谈及治国正事,只是嘘寒问暖罢了。仲叔遗憾地说:“开始受到您的任命时,我又是(谁)。”平公(又称赞)说:“好!”,就又任用了祁午。都城的人(又一致)高兴又害怕,现在见到了您,我既没有了兴奋也没了恐惧。如果您觉得仲叔才智不足称赞(任命祁午)好。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话,真好啊!(他)荐举以来谈论政事,您就不应该征召我来做官。既然征召我来却又不用我,这是对人认识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不清。”于是他辞去官职,扔下一封抱怨信走了。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83、杨震论"四知"85、宋濂不隐真情
(杨)震少好学……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译文】
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宋濂曾经在自己的家中与客人饮酒,皇帝派人进行秘密的监视。第二天,皇帝问: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在座的宾客是哪些人?吃了什么食物?宋濂一一将事实回答。皇帝笑着说:好啊,你
【译文】没有欺骗我。皇帝曾经私下召见大臣们,向他们询问朝廷的官员谁好谁坏,宋濂只列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举那些好的来回答。他说:那些好的官员能和我友好相处,所以我知道他们。那些不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好的官员,我不了解他们。
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86、裴佶姑父外廉内贪
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这样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 裴佶常话:少时姑夫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愧地出去了。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谒。姑夫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马、饭仆。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千匹。
优厚吗?”【译文】
84、祁黄羊去私 唐朝人裴佶,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裴佶小时候,他姑夫在朝中为官,名声很好,
晋平公问於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被认为是清官。一次,裴佶到姑夫家,正赶上姑夫退朝回来,深深叹口气,自言自语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地说:“崔昭何许人也,众口一致说他好。这一定行贿得来的美誉。这样下去,国家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怎么能不混乱呢。”裴佶的姑夫话还未说完,守门人进来通报说:“寿州崔刺史请求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拜见老爷。”裴佶的姑夫听了后很是生气,呵斥门人一顿,让门人用鞭子将崔刺史赶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出府门。过了很长工夫,这位崔刺史整束衣带强行拜见裴佶的姑夫。又过了一会儿,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裴佶的姑夫急着命家人给崔刺史上茶。一会儿,又命准备酒宴。一会儿,又命令给他
【译文】马吃草,给他仆人吃饭。送走崔刺史后,裴佶的姑姑问他姑夫:“你为什么前边那么
傲慢而后又那么谦恭?”裴佶的姑夫面带有恩于人的神色走进屋门,挥手让裴佶离开10
这里,说:“去,到学堂休息去。”裴佶出屋还没走下门前的台阶,回头一看,见他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姑夫从怀中掏出一张纸,上面写着:赠送粗官绸一千匹。然后再加以治理。
87、李林甫口蜜腹剑90、治国犹栽树
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
【译文】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
李林甫为宰相后,对于朝中百官凡是才能和功业在自己之上或受到玄宗宠信或官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位快要超过自己的人,一定要想方设法除去,尤其忌恨有文学才能而进官的士人。有【译文】
时表面上装出友好的样子,说些动听的话,而暗中却阴谋陷害。所以世人都称李林甫 唐太宗对侍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口有蜜,腹有剑”。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仍旧不满足,并且东西讨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
88、秦桧专横跋扈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的。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
秦丞相,晚岁权尤重。常有数卒,皂衣持梃,立府门外,行路过者,稍顾謦咳,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皆呵止之。尝病告一二日,执政独对,既不敢它语,惟盛推秦公勋业而已。明日入堂,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做到清静,忽问曰:“闻昨日奏事甚久?”执政惶恐曰:“某惟诵太师先生勋德旷世所无,语终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
即退,实无他言。”秦公嘻笑曰:“甚荷!”盖已嗾言事官上章,执政甫归,阁子弹91、陆贽论审察群情
章副本已至矣。其忮刻如此。 (唐)德宗问陆贽以当今切务。贽以乡日致乱,由上下之情不通,劝上接下从谏,
【译文】乃上疏,其略曰:“臣谓当今急务,在于审察群情,若群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
秦桧到了后来权势更加厉害,平时都有几个军士,穿着黑衣、手持棍棒站在秦府所甚恶者,陛下先去之。欲恶与天下同而天下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未理乱门口,走过路过的人稍微朝门里看几眼,就会受到训斥。曾经生病告假一二天不上朝,之本,系于人心,况乎当变故动摇之时,在危疑向背之际,人之所归则植,人之所在另一个执政大臣独自在朝堂上应答皇上,这位大臣不敢说他什么,只是一直在皇上面则倾,陛下安可不审察群情,同其欲恶,使亿兆归趣,以靖邦家乎!此诚当今之所急前极力赞颂他。第二天秦桧来早朝,突然问这位大臣:“听说你昨天在皇上面前说了也。”
很久?”执政大臣害怕地说:“我只是赞颂您的功德举世无双,讲完了就退下来了,【译文】
实在没讲别的。”秦桧嬉笑着说:“太感谢了!”原来已经唆使官员上奏,这位执政 德宗向陆贽询问当今最为急切的事务。陆贽认为,往日导致变乱,是由于上下之大臣刚回到家里,内阁弹劾他的副本已经送到他的家里。秦桧的狠毒竟然到了如此地情不相通。劝说德宗接触下情,听从谏诤。于是他进上章疏,大略是说:“我认为当步。今最为急切的事务,在于详细察明众人的心志,如果是众人非常喜欢的,那么陛下先
89、治国必先富民去施行它;如果是众人非常憎恶的,那么陛下先去除掉它。陛下所喜欢和憎恶的与天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下人相同,而天下人不肯归向陛下的事情,从古到今,都是没有的。一般说来,治与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乱的根本,与人心密切相关,何况正当变故发生、人心动摇时,处于危险疑虑、人心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向背的关头!人心归向,就会万事振兴;人心离异,就会万事倾危。陛下怎么能不审民,然后治之。察众人的心志,与他们同好同恶,使民众向往归附,以安定国家呢!这一点就是当前
【译文】所最为急切的啊。”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92、齐威王行赏罚
治理。凭什么这样说?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11
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得杀者,以社会故也。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崐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译文】【译文】
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 齐景公(姜姓,名杵臼)问晏子:“治理国家怕的是什么?”晏子回答说,“怕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的是社庙中的老鼠。”景公问:“说的是什么意思?”晏子答道:“说到社,把木头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内援的缘故。”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根根排立在一起(束:聚,这里指并排而立),并给它们涂上泥,老鼠于是前往栖一万户的俸禄。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居于此。用烟火熏则怕烧毁木头,用水灌则有怕毁坏涂泥。这种老鼠之所以不能被除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杀,是由于社庙的缘故啊。国家也有啊,国君身边的便宜小人就是社鼠啊。在朝廷内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便对国君蒙蔽善恶,在朝廷外便向百姓卖弄权势,不诛除他们,他们便会胡作非为,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危害国家;要诛除他们吧,他们又受到国君的保护,国君包庇他们,宽恕他们,实在于是臣僚们毛骨耸然,不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难以对他们施加惩处。”这就是国家的社鼠啊。
盛的国家。96、唐太宗"五事"治天下
93、治国不私故人 上御翠微殿,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曰:“秦府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
【译文】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
濮州的刺史庞相寿因为贪污而被解除职任,自己说曾经在唐太宗作秦王是在他手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下工作。皇上可怜他,想让他重新归来担任(职务)。魏徽规劝说:“秦王身边宫内宫外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顾谓褚遂良曰:“公尝为史官,如朕言,得其的故人很多,恐怕人人都依赖亲情私交,足以使善良的人害怕。”皇上开心的接纳了实乎?”对曰:“陛下盛德不可胜载,独以此五者自与,盖谦谦之志耳。”
他,对相寿说:“我今天总秦王,是一府的王,现在居于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国家的【译文】
主人,不能够独自偏私故人,魏徽等大臣所坚持的是对的,我怎敢违背!”皇上赐他 唐太宗在翠微殿,问侍臣:“自古以来的帝王,虽平定中原华夏,但不能使西北帛之后打发他走,相寿流着眼泪而去。方少数民族臣服。我才能不超过古代帝王,而成绩比他们大,不知什么原故。请你们
94、孟子对滕文公坦率说说。”群臣都说:“陛下功德像天地一样广大,其他万事万物没有什么可说的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了。”唐太宗说:“不能这么讲。我之所以有如此功劳,不过做到五条罢了:一是自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古帝王多忌妒胜过自己的人,我见别人优点,把它当作自己的优点对待,好像自己优则是可为也。”点一样。二是每人的行为能力,不能十全十美,我弃其短取其长。三是一般的君主,
【译文】看到好的,恨不得把他抱在怀中;看到不好的,恨不得把他推到深渊之中。而我见贤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侍奉齐国呢,还是侍奉才,则尊敬他;见表现不好的人,则从爱护的角度教育他。使贤与不贤的人都各得其楚国呢?”孟子回答道:“谋划这个问题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一定要我说,就只有一所。四是君主多半不喜别人当面批评,对直言者暗中加害或公开打击,没有那个朝代个办法:深挖护城河,筑牢城墙,与百姓共同守卫,百姓宁可献出生命也不逃离,这不这样。而我即位以来,直言者比比皆是,没有一人因此而免职。五是传统以汉族为样就好办了。”贵,歧视少数民族,而我独一视同仁加以爱护,所以少数民族依靠我,像依靠父母一
95、晏子论“社鼠”样。以上五条,是我能有今天成就的原因。”
景公问晏子曰:“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97、用心不倦
“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
12
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粘之屋壁,出100、子奇治县
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亦望公辈用心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不倦,以副朕怀也。”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
【译文】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
贞观(李世民年号)三年,太宗(李世民)对司空(官职)裴寂说:“每当有人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呈上奏报的折子,内容很多,(看不过来时)我总是把折子粘在墙壁上,每天出入都【译文】
要看看,用这种方法勤勉不懈怠,想方设法做到了解臣↓子们要表述的情况。常常思考 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政事,有时到了三更才休息,也希望你们这些臣工们也用心政事不知疲倦,来报答我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同车的人都是白发老人。那的心意。”么凭借老人的智慧,凭着年轻的人的决策,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到达阿县,
98、魏徵论隋炀帝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整整
戊子,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励,以自己家的兵器打败了魏国军队。
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译文】
戌子这一日,皇上(唐太宗)对陪立两旁的大臣说:“我读了《隋炀帝集》这部书,发现文章的辞藻深奥渊博,也知道是肯定尧、舜而否定桀、纣的,但是做起事来为什么又相反了呢?”大臣魏征答道:“百姓的君主虽然都是贤哲圣明,但也应当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谏,这样才能使有智慧的人贡献他的才能。勇敢的人竭尽他的全力。隋炀帝这个人,却是依仗他的地位,狂妄自大,刚愎自用,所以尽管他嘴里说的是尧舜之美德,干的却是桀纣的行为。他没有自知之明,结果遭到覆亡的下场。”皇上听了,深有感触地说道:“前人的教训离我们不算远啊,应当引为借鉴。”
99、创业与守成
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译文】
太宗问身边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房玄龄:“建国之前,与各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魏徵说:“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从艰难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难!”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徵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富贵而导致骄奢,忘乎所以而产生祸乱,所以懂得守成更难。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守成的艰难,正应当与诸位慎重对待。”玄龄等人行礼道:“陛下说这一番话,是国家百姓的福气呀!”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暴,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孰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赏析】
赵国将要讨伐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游说赵文惠王说:“今天我来,渡过易水时,看到有个河蚌刚刚打开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如果你不放了我)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会有死蚌了。”河蚌也对鹬说:“(我怎么能放了你)今天你的嘴不取出来,明天你的嘴不取出来,那就会有死鹬了。”两个不肯互相放弃,渔夫看见了,就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现在赵国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时间相持,对两者都没好处。我担心强大的秦国要成为渔夫了。所以请大王再仔细考虑这件事。”赵文惠王说:“好。”于是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赏析】
鹬蚌相争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有趣的道理。
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它告诉人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做事要懂得权衡得失,化解矛盾互相谦让,以免顾此失彼,让别人钻空子。
1、石勒不计前嫌
后赵王勒悉召武乡耆旧诣襄国,与之共坐欢饮。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麻池相殴,阳由是独不敢来。勒曰:“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孤方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拜参军都尉。
【译文】
后赵王石勒请武乡有声望的老友前往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同他们一起欢会饮酒。当初,石勒出身贫贱,与李阳是邻居,多次为争夺沤麻池而相互殴打,所以只有李阳一个人不敢来。石勒说:“李阳是个壮士,争沤麻池一事,那是我当平民百姓时结下的怨恨。我现在广纳人才,怎么能对一个普通百姓记恨呢?”于是急速传召李阳,同他一起饮酒,还拉着他的臂膀开玩笑说:“我从前挨够你的拳头,你也遭到了我的痛打。”随后任命李阳做参军都尉。
2、韩信袴下受辱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译文】
淮阴屠宰场里有侮辱韩信的年青人,对韩信说:“你即使长得高高大大,喜欢佩带刀剑,内心还是胆怯的。”他当众侮辱韩信说:“韩信如果不怕死,用刀刺我;如果怕死,从我裤裆下钻过去。”于是韩信仔细看着他,俯下身子从他裤裆下匍匐钻过去。整个市场中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是胆怯的。
3、世评华歆王朝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4、周处改过自新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与处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从他裤裆下匍匐钻过去。整个市场中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是胆怯的。
5、世评华歆王朝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6、周处改过自新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与处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译文】
周处年少时,为人蛮横强悍,打架斗欧,为当地一大祸害。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三害当中属周处最为厉害。于是有人便问周处:既然你这么有本事,何不去杀死猛虎蛟龙,证明一下你的实力呢?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击毙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纷纷出来庆祝。结果周处杀死蛟龙,提着它的脑袋从岸边爬起。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实际上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不禁满面泪流,萌生悔改之意。遂往吴郡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恰巧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并说:“自己想改正错误,可岁月皆已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可言。”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并努力去做,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听后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孝子。
7、齐宣王好谀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
【译文】
齐宣王喜爱射箭,喜欢人家夸耀他能够使用强弓,其实他用的弓只要三百多斤的力气就可以拉开。他在大臣面前显示弓,大臣们都拉着弓试一试,都只拉到一半,便说:“拉开它至少要一千多斤的力气,不是大王,谁能拉得开?”宣王非常高兴。但是,宣王用的不过是三百多斤的弓,但是他一辈子都以为自己拉开了一千多斤的弓。三百多斤是实,一千多斤是名,宣王喜欢的是名而失了实。
8、陈寔晓喻梁上君子
(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译文】
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间出现争执官司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慢慢告诉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9、萧何追韩信
(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译文】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
10、汉高祖论“三杰”
帝臵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译文】
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这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因此来亲附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相与却不是这样,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那一个方面,却不知道那另一个方面。(就拿)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来说),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豪杰的人,我能够利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以为范增而不利用(他),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
11、东吴四英杰
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蒙遂亦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所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译文】
孙吴之所以拥用江东,抗衡于中国,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当时东吴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是当时的(东吴)的所谓社稷心膂,)都是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但是因为自古将帅,大都认为自己是贤能之人,害怕有胜过自己的。但是上面这些贤能的人则不是这样。孙权刚接执掌政权,鲁肃(北方人)欲去江北(投靠曹操),瑜止之,而向孙权推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给孙权写信推荐:“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如果能用他来代替我,我死不后悔!”肃遂代瑜治军。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你现在的才略不再是当年吴下阿蒙(因为吕蒙已学习了大量的知识)。”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吕蒙后来也代替了鲁肃执掌军权。吕蒙在陆口,因有病辞职,权问:“谁可代你?”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曾被他们打败。虽然他们互相推荐引见,而孙权又能委心听之,东吴之所以为吴,并非是偶然的。
12、治本在得人
苻坚召见(高泰),悦之,问以为治之本。对曰:治本在得人,得入在审举,审举在核真,未有官得其人而国家不治者也。坚曰:可谓辞简而理博矣。
【译文】
符坚召见高泰,很喜欢他,向他请教治国的根本办法。高泰回答说:“治国的根本办法在于得人才,得人才在于慎重推荐,慎重推荐在于考察这人的真实情况。每个官位得到合适人选,国家却治理得不好的情况,是不会有的。”苻坚(听后)说:“说的真是言词简略而道理深广啊。”
李存审出镞教子
原文:(李)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梁,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翻译:李存审出身贫穷没有地位,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柄剑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到达将相之高,在这中间经过万死才获得一次生存的险事绝不止一件,剖开骨肉从中取出的箭头共有一百多个。于是,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看,吩咐他们贮藏起来,说:“你们这些人都出生在富贵之中,应当记得你们的父亲当年起家时就是这样艰难啊。”
翻译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翻译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有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是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
弈秋:弈:下棋。(围棋)
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通:全。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天鹅。(大雁)
援:引,拉。
将至:将要到来。
思:想。
弓缴:弓箭。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谓,说。
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
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
曰:说。
非然也:不是这样的。
矣:了。
弗:不如。
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的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
1、齐桓公登门访士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
【译文】
齐桓公召见小臣稷,一天去了三次没被允许见面。跟随的人说:“有万量马车的国君,召见平民百姓,一天去三次都没被允许见面,也该停止了。”齐桓公说:“不是这样的。读书人轻视有权有钱的人,所以一定轻视他的国君;他的国君(如果)轻视其他国君,也轻视他的城民。即使稷轻视有权有钱的人,我又怎么敢轻视其他国君呢?”去了五次之后,终于允许见面。天下人知道后,都说:“桓公尚且放下架子对待平民百姓,何况我们这些国君呢?”于是一同前往朝拜齐桓公,没有不前往的。
2、陆贽论人才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爱憎,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贤如墨、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在审基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
【译文】
人的才能和德行,从古代到现在就很少(有人)全部具备,如果任用长处然后补充缺点,那么天下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只看见短处就舍弃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录用的人了,再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如果圣明的像伊尹、周公,贤德像墨翟、杨朱,求他们好坏,谁能避免被讥笑?从前子贡问孔子:“一个乡村的人都喜欢,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一个乡村的人都讨厌,那该怎么办?”“不能肯定。不能因为乡村的人喜欢就认为好,不喜欢就讨厌他.”那是因为好人和坏人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讨厌君子也像好人讨厌坏人,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听君子的话那么小人之道就会废止,听小人的话那么君子之道就会消失。
3、物各有短长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臵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译文】
甘戊出使齐国,要渡过一条大河。船户说:“河水那么浅,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又怎么能做出使齐王高兴的事呢?”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老实谨慎地做事,辅助主人不战而胜;骐骥、騄駬这样的好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老鼠,还不如小猫;干将这样锋利的好剑,工匠用来伐木还不如斧头的作用大。而现在在河中摇船,进退自如,我不如你;游说那些国君,国王,你就不如我了。
4、汉武帝下诏求贤
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dì)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tuò)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译文】
汉武帝下诏书说:“大概有异乎寻常的事业,一定要依靠不同一般的人才能完成。因此,有的千里马飞速奔驰而却能日行千里,有些有本事的人背着世俗讥议的包袱,却能建立功名。难于驾驭的马,放纵不羁的人才,只不过在于人们如何驾驭、如何使用他们罢了。命令州郡长官考察并向上推荐当地官民中具有超等杰出的才能、可以作为将相以及能出使极远国家的人。”
5、宋仁宗重用王安石
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帝曰:然则卿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
【译文】
皇帝(宋仁宗)想启用王安石,唐介说:“安石难以担当大任。”皇帝说:“(他)文学方面不可信任吗?经术方面不可信任吗?吏事方面不可信任吗?”唐介答:“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以前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了官,(他的)政策肯定经常变更。”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对(王安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只知道儒家经术,不清楚世务,”王安石答道:“儒家经术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世务。”皇帝说:“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气、礼节、习惯,公布新的法令,(这)正是现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深信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6、唐太宗论举贤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译文】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7、何充直言不讳
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王敦护其兄,故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译文】
王含作庐江郡郡守的时候,贪污很厉害。王敦袒护他的哥哥,有意在与很多人说话时夸口说:“我的哥哥在庐江郡一定做得很好,庐江郡的人都称赞他。”当时何充担任王敦的文书,也在座,就脸色严肃地说:“我何充就是庐江郡的人,我所听到的与这种说法不同。”王敦一下子没话可说了。在座的`其他人都为何充担心,很不安。而何充显得态度平和,神色自如,和平常一样。
8、吕僧珍不仗势
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徒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臵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
【译文】
吕僧珍在位期间,公平对待属下,不徇私情。堂兄的儿子吕宏起先以贩葱为业,在吕僧珍就任以后,就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在州里安排个官当当,吕僧珍说:“我蒙受国家大恩,没有什么可以报效的。你们本来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要求得到不该得的职份!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店去吧。”吕僧珍老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这官署,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的私宅呢?”他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仪仗队到她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9、刘庭式娶盲女
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卒取盲女,与之偕老。
【译文】
齐地人刘庭式还没中举时,心想迎娶自己的同乡的女儿,两家已草成婚约然而还没给女方送礼。到刘庭式中举,自己的未婚女友因患病,两眼都瞎了。女家是农耕之家,很穷,不敢再提起婚事。有人规劝他迎娶那家小女,刘庭式笑着说:“我的心已经许配给她了。虽然她两眼瞎了,怎能违背我当初的本心呢。“最后迎娶了盲女,并和她共同生活到老。
10、范式言而有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译文】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学,成为众多求学者之一,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约好了日期。后来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一起饮酒,尽欢而别。
11、王坦直言惊益王
王,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作假山,召僚属臵酒,众皆褒美,坦独俯首。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译文】
益王是宋太宗的第五儿子,叫赵元杰。曾经修建了一座假山,召集僚属饮酒,众人都夸赞假山,而王坦却独自低着头。益王强迫他看(假山),他说:“我(在这里)只看到血山,根本没看到什么假山。”益王很惊讶,问他(只看到血山的)原因,姚坦说:“我在田间时,看见州县的官吏督促交税,上下一起逼迫,父子兄弟被鞭打痛苦不堪,血流满身。这座假山都是用百姓租税筑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当时(太宗)皇帝也在修建假山,还没完成,听到王坦的话之后马上命人砸毁(假山)。
12、饿死不吃"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译文】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
13、“殿上虎”刘安世
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译文】
安世身材魁伟,容貌端庄,声如洪钟。起初任命为谏官,还未受命,回到家里对母亲说:“朝廷不因为我安世不贤,让我任谏官。倘若就任这个官职,那就要有胆识也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以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起职责。如果冒犯了皇上,灾祸贬官就会立刻到来。皇上正以孝道治理天下,如果说我以母亲年老为托辞,应当可以避免任此官职。”母亲说:“这就不对了。我听说谏官是皇上面前的敢于直言诤谏的重臣,你父亲一生都想做这样的官却未能做到,而你有幸任此官职,你应当献出生命来报效国家的大恩。纵使遭罪被流放,不论远近,我一定会随你去的。”(安世)于是接受了官职。他在职多年,神色严肃立于朝廷之上,主持公道。他当面指斥,在朝廷上谏争,有时碰上皇上大怒,(他)就握着手板退一步站立,等皇上怒气稍解,再上前争辩。旁边陪侍的人在远观看,缩着头害怕得身上冒汗,把他称作“殿上虎”,一时间没有人不敬仰他。
14、娄师德与狄仁杰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
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译文】
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作相国。狄仁杰一直排斥娄师德,武则天问他说:“朕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过了一会,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不了解你,你作了高官,全仗娄师德提拔。”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我没想到竟一直被娄大人容忍!”而娄公从来没有骄矜的表现。
15、司马迁赞李广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译文】
《论语》讲:“一个在上位的人,他自己行为正直,不下命令,教化也能推行;他自己行为不正,即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听从。”这正好用来说明李将军。我看李将军诚诚恳恳严肃认真,像一个质朴的乡下人,不善于讲漂亮话。但是当他死的时候,普天下的人,不论是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全都沉痛地哀悼他。这是因为他那忠诚朴实的品德,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士大夫面前啊。谚语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话讲的虽是平常小事,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