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答案【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文言文阅读答案【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1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客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线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良玉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庄烈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四诗旌其功。会四城复,乃命良玉归。七年二月,贼陷夔州,围太平,良玉至乃走。十三年,罗汝才犯夔州。良玉邀之马家寨,斩首六百,追败之,夺汝才大旗,擒其渠副。贼势渐衰。

当是时,督师杨嗣昌尽驱贼入川。川抚邵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良玉及张令二军。绵州知州陆逊之罢官归,捷春使按营垒,见良玉军整,心异之。良玉为置酒,语逊之曰:“邵公不知兵。吾一妇人,受国恩,谊应死,独恨与邵公同死耳。”逊之问故,良玉曰: “邵公移我自近,去所驻重庆仅三四十里,而遣张令守黄泥洼,殊失地利。贼据山巅,俯瞅吾营。铁骑建瓴下,张令必破。令破及我,我败尚能救重庆急乎?且督师以蜀为壑,无愚智知之。,邵公不以此时争山夺险,令贼无敢即我,而坐以设防,此败道也。”逊之深然之。巳而捷春移营大昌,监军万元吉亦进屯巫山,与相应援。

其年十月,张献忠连破官军,良玉偕张令急扼之,挫其锋。会令为贼所殪,良玉趋救不克,转斗复败,所部三万人略尽。乃单骑见捷春,请曰:“事急矣,尽发吾卒,可得二万。我自廪其半,半饩之官,犹足办贼。”捷春见嗣昌与已左,而仓无见粮,谢其计不用。良玉乃叹息归。

张献忠尽陷楚地,将复入蜀。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巡抚陈士奇,请益兵守十三隘,士奇不能用。复上之巡按刘之勃,之勃许之,而无兵可发。十七年春,献忠遂长驱犯夔州。良玉驰援,众寡不敌,渍。及全蜀尽陷,良玉慷慨语其众曰:“吾以一孱妇蒙国思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悉召所部约曰:“有从贼者,族无赦!”乃分兵守四境。贼遍招土司,独无敢至石砫者。后献忠死,良玉竟以奉终。

赞曰: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彼账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 (节选自《明史·秦良玉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正随 裹:携带

B.独恨与邵公同死耳 恨:遗憾

C.良玉图全蜀形势 图:谋划

D.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 多:称赞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单骑见捷春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B.良玉为置酒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邵公不以此时争山夺险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之勃许之,而无兵可发 以先国之急而后私仇也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秦良玉“饶胆智”的一组是( )

①良玉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 ②良玉邀之马家寨,暂首六百,追败之

③令破及我,我败尚能救重庆急乎 ④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巡扶陈士奇

⑤悉召所部约曰:“有从贼者,族无赦!”⑥所献忠死,良玉竟以寿终。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②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良玉曾和丈夫并肩作战,立下战功。丈夫死后,她继承了丈夫的职位。因勤王有功,她受到崇祯皇帝的召见和嘉奖。

B.巡抚邵捷春不懂用兵,丧失地利。秦良玉向陆逊之恳切进言,分析利弊,陆深为赞同。不久邵捷春改变了军队的布置。

C.面对张献忠的攻势,秦良玉多次向上司进献破敌之策,均被拒绝。张献忠攻陷四川,秦良玉号召部下把守四境,决不投降。

D.秦良玉作为一个女子,尚且能够辗转战斗,为国效力,那些手握军权却临阵观望的人,同她相比实在应该羞愧。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捷春使按营垒,见良玉军整,心异之。

(2)捷春见嗣昌与已左,而仓无见粮,谢其计不用。

(3)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

参考答案:

1.C 图,名词作动词,绘图。

2.A 两个“乃”均为副词,就。B为,前者介词,替、给;后者介词,被。C以,前者介词,在;后者连词,表修饰关系。D而,均为连词,前者表转折关系,后者表并列关系。

3.D ①⑥与“胆智”无关,⑤主要彰显了大义、“严峻”。

4.C “均被拒绝”误,巡按刘之勃“许之”,但无法实施。

5、(1)邵捷春让他巡察各军营,陆逊之看到秦良玉军队严整,心中赞叹。(关键点:使 (之)、按、异等,译句要通顺)(2)邵捷春看到杨嗣昌与自己不合,官仓中又没有现粮,谢绝了她的计策没有采纳。(关键点:左、见、谢等,译句要通顺)(3)我凭着一个弱女子的身份,承受国家恩典二十多年,现在不幸到了这种地步,怎敢拿余生事奉逆贼呢!关键点:以、孱、其、事等,译句要通顺)

【参考译文】

秦良玉,四川忠州人,嫁给石砫宣抚使马千乘。明万历二十七年,马千乘带领三千人马跟随明朝官军征伐播州,秦良玉另外带领五百精兵携带军粮跟随出征。第二年的正月二日,贼军乘明朝官军举行宴会时,夜袭明军。秦良玉夫妇首先打败贼军的偷袭,并且追击到贼军老巢,连续攻破七座寨子,将贼军打得大败。他们的战功位居南川路首位。平息贼乱后,秦良玉没有向朝廷请功。后来,马千乘被辖区内的民众诬告,病死在云阳监狱中,秦良玉继任了丈夫的职务。

秦良玉为人富有胆略和智谋,擅长骑马射箭,并且通晓诗文,风度沉静文雅。但是她管制部下却十分严格,每当行军发令,全军肃静严整。她所率领的军队号称“白杆兵”,令远近的敌军都十分忌惮。

崇祯三年,永平等四座城池失守。秦良玉奉诏率军救援皇上,拿出家财作为军饷。崇祯皇帝为他颁发褒奖的诏书,在紫禁城平台召见她,赏赐她彩币羊酒,并写了四首诗来表彰她的功绩。当时恰逢四城收复,皇上就让秦良玉回川。崇祯七年二月,贼兵攻破夔州,包围了太平,秦良玉军队一到,贼兵就撤围了。崇祯十三年,罗汝才进犯夔州。秦良玉将罗汝才邀到马家寨,杀掉罗军六百人,追击打败了罗军,夺下罗汝才军中大旗,活捉了他的副首领。至此贼军的势力逐渐衰微。

在这时,督师杨嗣昌把贼军都赶进四川。四川巡抚邵捷春率令二万弱军驻守重庆,所依靠的只有秦良玉和张令的两支军队。当时绵州知州陆逊之被罢官在家,邵捷春让他巡察各军营,他看到秦良玉军队严整,心中赞叹。良玉为陆逊之设宴,对他说:“邵公不懂用兵。我一向受国家恩典,按道义应该为国而死,只是遗憾要跟邵公一起死了。”陆逊之询问缘故,秦良玉说:“邵公把我军调至近旁,距离他所驻的重庆只有三四十里,却派张令驻守在黄泥洼,太不占地利。贼军占据山顶,俯视我军营。如果贼军铁骑自上而下进击,张令必败。张令失败就会波及到我,我再败了,还能解救重庆的危急吗?况且杨督师是在嫁祸四川,不论笨人还是智者都是知道的。邵公不在这时候抢占山高险要之处,让贼军不敢靠近我们,却被动地设置防务,这是自取失败的策略啊。”陆逊之非常赞同。不久,邵捷春将驻地转移到大昌,监军万元吉也进驻巫山,两地互相声援。

这一年十月,张献忠接连打败官军,秦良玉会同张令紧急迎击,挫败了张军的锐气。不幸张令被贼军杀死,秦良玉赶赴救助没有成功,辗转战斗又被打败,所率三万人几乎覆灭。秦良玉于是单枪匹马去见邵捷春,请求说:“局势危急了,把我的士兵全征调起来,可以得到二万人。我自己出一半的军饷,另一半请官府提供,这样的话还能够对付贼军。”邵捷春看到杨嗣昌与自己不合,官仓中又没有现粮,谢绝了秦良玉的计策没有采纳。秦良玉只能叹息而回。

张献忠完全占有了楚地,将要再进四川。秦良玉绘制了全四川的地理形势图,呈给巡抚陈士奇,请求增兵把守十三座关隘,陈士奇没有采纳。她又把地图呈给巡按刘之勃,刘之勃赞同她,但没有军队可以调拨。崇祯十七年春天,张献忠长途进军攻打夔州。秦良玉赶往救援,寡不敌众,军队溃败。等到整个四川都被攻占,秦良玉慷慨激昂地对大家说:“我凭着一个弱女子的身份,承受国家恩典二十多年,现在不幸到了这种地步,怎敢在晚年事奉逆贼呢!”她把部下全都召集起来,规定说:“有谁敢降顺贼人,满门抄斩,绝不宽恕!”于是分派士兵把守四边。贼军招抚所有的土司,唯独没有敢到石砫去的。后来张献忠死去,秦良玉最后寿终正寝。

赞评说:秦良玉只是一个乡村女人,却能够率领士兵,自带军粮,辗转战斗,她纾解国难、奔赴道义的精神值得赞扬。那些手握军权的将军大人们,却临阵观望,畏缩不前,跟秦良玉相比,能不感到羞愧吗!

文言文阅读论语节选题目及答案 篇2

文言文阅读论语节选题目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①,以就有道②,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③,必偃④。”

【注】①无道:指无道的人。 ②有道:指有道的人。 ③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

④偃:仆,倒。

(1)根据上文内容,你认为孔子所言“为政”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答:

(2)“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结合上面语段,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正”的看法。(6分)

答:

参考答案:

20. 答案

(1)孔子为政反对杀人,主张“德政”,主张为政者以自身好的品行和做法去影响他人。(3分) (2)孔子认为,为官,首在一个“正”字 ,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所以,在位者要率先做出垂范。(3分)到了当今社会,这种观点仍旧有生命力,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为官如此,治家如此,办企业如此,做人也如此(3分)(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3

文言文阅读(15分)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①晓雾将歇( ) ②能与其奇者( )

③念无与为乐者( ) ④但少闲人(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小题3:《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2分)

小题4:写一句有关“月”的古诗文:  ,  。(2分)

小题5:如何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意思?“闲人”真“闲”吗?(3分)参考答案:

小题1:(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考虑,想到 (4)只是

小题2:(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小题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分)

小题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分)

小题5:闲情雅致的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闲人不闲,只是一种自我安慰。(3分)

小题1:试题分析:“歇、与”是古今异义字,在句中是“消散”“欣赏“的意思,要在学习中特别记忆。“念、但”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字,一般没有难度,应译为“想到”“只是”。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夕日欲颓”“空明”等。“颓”根据语境,应译为“落山”,“空明”应译为“清明澄澈”。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审题点,这样的句子一般在文章的最前面,理解文章可知全文都在写景,因此开头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即是总领句。

点评:句子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一样,总领全文的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部分。

小题4:试题分析:“古诗文”中写“月”的很多,如古诗中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等,文言文中的“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另外还要由此及彼能产生联想进行归类,这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小题5:试题分析:我们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可知,“闲人”包含了作者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及答案 篇4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及答案

汪乔年,字岁星,遂安人。崇祯二年起工部,迁青州知府。乔年清苦自励,恶衣菲食,之官,携二仆,不以家自随。为青州,行廊置土锉十余,讼者自炊候鞫,吏无敢索一钱。

十四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时李自成已破河南,声言入关。乔年疾驱于商、洛,不见贼。贼围开封,三边总督傅宗龙亦至陕,议抽兵括饷,则关中兵食已尽,无以应。宗龙、乔年握手欷歔而别。未几,宗龙败殁于项城,乔年流涕而叹曰:“傅公死,讨贼无人矣。”已,诏擢乔年兵部右侍郎,总督三边军务,代宗龙。部檄踵至,趣出关。是时,关中精锐尽没于项城。乔年曰:“兵疲饷乏,当方张之寇。我出,如以肉喂虎耳。然不可不一出,以持中原心。”乃收散亡,调边卒,得马步三万人。

十五年正月,率总兵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出潼关。先是,临颍为贼守,左良玉破而屠之,尽获贼所掳。自成闻之怒,舍开封而攻良玉,良玉退保郾城,贼围之急。乔年与诸将议曰郾城危在旦夕吾趋郾贼方锐难与争锋吾闻襄城距郾四舍贼老寨咸在。吾舍郾而以精锐攻其必应,贼必还兵救,则郾城解矣。郾城解,我击其前,良玉乘其背,贼可大破也。”诸将皆曰:“善。”乃留步兵火器于洛阳,简精骑万人兼程进。

二月二日,乔年入襄城,分人龙、嘉栋、成虎军三路,驻城东四十里,而自勒兵驻城外。贼果解郾城而救襄城。贼至,三帅奔,良玉救不至,军大溃。乔年叹曰:“此吾死所也。”率步卒千余入城守。贼穴地实火药攻城,垣墙尽碎,左右环泣请避之,乔年以足蹴其首曰:“汝畏死,我不畏死也。”十七日,城陷,杀三贼,自刭不殊,为贼所执,大骂。贼磔杀之。襄城人建祠以祀之。

(选自《明史·汪乔年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部檄踵至 踵:接连

B.良玉乘其背 乘:顺应

C.简精骑万人兼程进 简:选拔

D.而自勒兵驻城外 勒:统率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之官,携二仆 左良玉破而屠之

B.宗龙、乔年握手欷歔而别 乔年流涕而叹曰

C.乔年疾驱于商、洛 关中精锐尽没于项城

D.乔年以足蹴其首曰 襄城人建祠以祀之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乔年与诸将议/曰郾城危/在旦夕吾趋郾贼/方锐难/与争锋/吾闻襄城距郾四舍/贼老寨咸在

B.乔年与诸将议曰/郾城危在旦夕/吾趋郾/贼方锐/难与争锋/吾闻襄城距郾四舍/贼老寨咸在

C.乔年与诸将议/曰郾城危/在旦夕吾趋郾/贼方锐/难与争锋/吾闻襄城距郾/四舍贼老寨咸在

D.乔年与诸将议曰/郾城危在旦夕/吾趋郾贼/方锐难/与争锋/吾闻襄城距郾/四舍贼老寨咸在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乔年任青州知府时,在行廊砌多个锅灶,来打官司的人交一点钱就可自己烧饭以节省开支。

B.在宗龙败亡后,皇帝下诏书提升乔年担任兵部右侍郎,总管三边军务,接替宗龙的职务。

C.在郾城危急时,乔年放弃郾城,用精锐兵力攻打襄城,使贼兵回师来救郾城以此解除危机。

D.乔年进入襄城后,贼兵果然来救襄城,可三个大将都逃了,良玉的救兵又没到,乔年被俘。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议抽兵括饷,则关中兵食已尽,无以应。(3 分)

②贼穴地实火药攻城,垣墙尽碎,左右环泣请避之。(4 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汪乔年“不畏死”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 分)

5. B【解析】掩袭,偷袭。

6. B【解析】B.连词,表修饰;A.动词,去,到/代词,代指临颍城;C.介词,到/介词,在;D.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

7. B【解析】本题第一处应在“曰”后断。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一重要依据。对话、引语常用“曰”“云”“言”“白”“语”“道” “谓”“对”等为标志。“郾城危在旦夕”为一个主谓句,且“危在旦夕”为一个成语,后面需要停顿。“吾”“贼”分别为后面两个分句的主语,前面需要停顿。“难与争锋”实为“(吾)难与(之)争锋” 的省略,要停顿。“吾闻襄城距郾四舍”与“贼老寨咸在”的主语分别为“吾”“贼老寨”,其前要停顿。总之,解答本断句题主要依据名词、代词,因为名词或代词常常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所以找出这些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8. A 【解析】由“吏无敢索一钱”可知,不需要交钱。

9.(1)①(乔年与宗龙)商议抽调兵丁,搜括粮饷,但(这时)关中的兵丁、粮食已经派用完了,无法用来响应。【解析】括,搜集、搜求、搜括; 分)无以:(1“无法用来……”或“没有用来……的办法”(1 分)。;句意 1 分。】

②贼兵挖地道填火药攻城,城墙都被打坏了,手下的将吏围着哀求他出去避开贼兵。【解析】穴:挖。 分)(1;实:填塞。 分)(1;补充省略“之”1 分;句意 1分。】

(2)①在明知无法抵挡敌人时,为了巩固中原地区的民心,依然勇往直前,领兵作战。(我出,如以肉喂虎耳。然不可不一出,以持中原心。)

②在城池被攻下后,自杀未遂,被贼兵俘获后大骂不止。(杀三贼,自刭不殊,为贼所执,大骂。)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找出两个事例,可以摘抄原文,亦可用自己的话说。注意句意的完整性。

汪乔年,字岁星,遂安人。崇祯二年,乔年起用为工部郎中,升任青州知府。乔年贫苦自勉,衣食都很简单,去做官,只带两个仆人,不把家属带在身边。他做青州知府时,在官署的廊檐下砌了十多个锅灶,让来打官司的人自己烧饭等候审理,小吏们不敢向他们要一个钱。十四年,朝廷提拔他为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抚。当时李自成已经打下河南,扬言要进入潼关。乔年驱马急速来到商州、洛南,没有见到贼兵。贼兵包围了开封,三边总督傅宗龙也来到陕西,两个人商议抽调兵丁,凑集粮饷,但这时关中的兵丁、粮食早已派用完了,无法用来响应。宗龙、乔年两个人握着手,叹着气分手了。不久,宗龙在项城败亡,乔年流着泪感叹说:“傅先生死去,没有人能平定贼寇了。”过后,皇帝下诏书提升他为兵部右侍郎,总管三边军务,接替宗龙。兵部的檄文接连发来,催促他出关作战。当时,关中的精锐部队都在项城灭

亡了。乔年说:“部队疲惫了,粮饷又缺乏,让我去抵挡正强大无比的敌人。我一旦出去,便如同用肉去喂老虎。但是我不能不出去一回,来巩固中原地区的民心。”于是召回离散逃亡的士兵,调集边防部队,凑得骑、步兵三万人。

十五年正月,乔年率领总兵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开出潼关。在此之前,临颍被贼兵守着,左良玉打下后进行屠城,全部缴获了贼寇抢劫的'东西。自成听说后大为恼怒,放弃开封过来攻打良玉,良玉退守郾城,贼兵围困他们,形势紧急。乔年与各位将领们讨论说:“郾城危在旦夕。如果我们到郾城去救援,贼兵正气势威猛,很难跟他争锋。我听说襄城离郾城只一百二十里,贼兵的老营都在那里。我们舍郾城不打,用精锐兵力去攻打他必然要接应的襄城,贼兵一定撤回兵力救援,那么郾城之围也就解除了。郾城解围之后,我们攻打贼兵的前军,良玉趁机偷袭它的背后,贼兵可以大败。”将领们都说:“好。”乔年于是把步兵、火器留在洛阳,挑选了一万精锐骑兵昼夜兼程地前进。

二月二日,乔年进入了襄阳,把人龙、嘉栋、成虎分作三路,驻扎在城东四十里,乔年自己则统率军队驻在襄阳城外。贼兵果然解除对郾城的包围,过来救襄城。贼兵赶到,三个大将都逃了,良玉的救兵又没到,官兵大败。乔年叹气说:“这是我丧命的地方了。”接着就率领步兵一千多人入城守卫。贼兵挖地道填火药攻城,城墙都被打坏了,手下的将吏围着哀求他出去避开贼兵,乔年用脚踹他们的头说:“你们怕死,我不怕死。”十七日,城被攻下,乔年杀死了三个贼兵,自杀未遂,被贼兵俘获了,大骂不止。贼兵把他给分尸了。襄阳人修建祠堂来祭祀他。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5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能张目对日/诚宜开张圣听

B. 私拟作群鹤舞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又留蚊于素帐中/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

D. 兰坡临终时/未果,寻病终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怎样对待美的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3.(1) 果然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2)事后才知道(因为)有人想要分植兰花而没被允许,所以用开水浇灌烫死了它。

4.满怀童真童趣,善于观察生活,有浓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爱花成癖,对美好事物珍爱有加。对于美的事物,拥有时,应珍惜爱护;不能拥有,则应心怀美好之念,共同呵护,万不可辣手毁之。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6

阅读书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石雄,徐州人,系寒,不知其先所来。少为牙校,敢毅善战,气盖军中。王智兴讨李同捷,收棣州,使雄先驱度河,鼓行无不前。初,徐军恶智兴苛酷,谋逐之而立雄。智兴惧变,因立功奏除州刺史,诏以为壁州刺史。智兴由是杀雄素所善百余人,诬雄阴结士摇乱,请以军法论。文宗素知其能,不杀,流白州。徙为陈州长史。党项扰河西,召雄隶振武刘沔军,破羌有劳,帝难智兴,久不擢。

会昌初,回鹘入寇,连年掠云、朔,牙①五原塞下。诏雄为天德防御副使,兼朔州刺史,佐刘沔屯云州。沔召雄谋曰:虏离散,当扫除久矣。国家以公主故,不欲亟攻。我若径趋其牙,彼不及备,必弃公主走,我当迎主归。有如不捷,吾则死之。雄曰:诺。即选沙陀李国昌及契菇、拓拔杂虏三千骑,夜发马邑,旦登振武城望之,见厕车十余乘,从者朱碧衣,谍者曰:公主帐也。雄潜使喻之曰:天子取公主,兵合,第无动。雄穴城夜出纵牛马鼓噪直捣乌介帐可汗大骇单骑走追至杀胡山斩首万级获马牛羊不赀迎公主还进丰州防御使。

武宁李彦佐讨刘稹,逗留,以雄为晋绛行营诸军副使,助彦佐。是时,王宰屯万善,刘沔屯石会关,顾望莫先进。雄受命,即勒兵越乌岭,破贼五壁,斩获千计,贼大震。雄临财廉,每朝廷赐与,辄置军门,自取一匹缣,余悉分士伍,由是众感发无不奋。武宗喜日:今将帅义而勇罕雄比者。就拜行营节度使,代彦佐。徙河中。稹危蹙,其大将郭谊密献款,请斩稹首自归。众疑其诈,雄大言曰:稹之叛,谊为谋主。今欲杀稹,乃谊自谋,又何疑?雄以七千人径薄潞,受谊降。进检校兵部尚书,徙河阳。初,雄讨稹,水次见白鹭,谓众曰:使吾射中其目,当成功。一发如言。帝闻,下诏褒美。

宣宗立,徙镇凤翔。雄素为李德裕识拔。王宰者,智兴子,于雄故有隙。潞之役,雄功最多,宰恶久,数欲沮陷。会德裕罢宰相,因代归。白敏中猥曰:黑山、天井功,所酬已厌。拜神武统军。失势,怏怏卒。 (《新唐书·列传第九十六》)

【注】①牙:牙帐。

1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昌初,回鹘入寇 寇:侵犯

B.雄穴城夜出 穴:打洞

C.雄以七千人径薄潞 薄:逼近

D.黑山、天井功,所酬已厌 厌:厌倦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将帅义而勇罕雄比者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使吾射中其目,当成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有如不捷,吾则死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雄素为李德裕识拔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打败入侵的回鹘,石雄挑选了三千骑兵从马邑出发到达振武城。趁夜晚出兵袭击敌人,取得了重大胜利。

B.石雄廉洁不贪,把自己所得财物绝大部分分给士兵,增强了士兵打仗的勇气,为他打胜仗奠定了基础。

C.在王智兴父子手下当差打仗时,石雄在战争中多次立大功,但都遭到他们父子的压制和诬陷,未得到升迁。

D.郭谊想杀掉刘稹而向石雄投降这件事只有石雄相信,可以看出石雄是一个善分析、有主见的出色将领。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雄穴城夜出纵牛马鼓噪直捣乌介帐可汗大骇单骑走追至杀胡山斩首万级获马牛羊

不赀迎公主还进丰州防御使

20.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智兴由是杀雄素所善百余人,诬雄阴结士摇乱,请以军法论。(3分)

译文:

⑵雄潜使喻之曰:天子取公主,兵合,第无动。(4分)

译文: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7

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原文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②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③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④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⑤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原:原国。 ②期:约定。

③金:钟。 ④亡:失去。

⑤卫人:卫国人。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并写出含有这个词的成语。

①裹十日粮

裹:

成语:

②君姑待之

姑:

成语: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原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译文:

3、在文中横线上用文言补出“孔子记之曰”的内容。

4、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①携带 马革裹尸 裹足不前 ②姑且 养奸姑息;指宽容坏人坏事。

2、原国的粮食已吃光,力量用完了, 国君您姑且等待一下吧。

3、攻原得卫者,信也(意思对即可)

4、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信用,明礼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前提。(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8

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遗善为闾里传为焦仲卿母所遣

B.其惧人之拒我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D.终身其行斯言乎其自视也,亦若此也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

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行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

参考答案:

7、D【解析】A项两个为均表被动,B项两个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C项两个以均作介词,解释为用、拿,D项第一个其表反问的语气词,第二个其代词,可译为它们。解答本题既需要考生熟知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语言环境帮助理解虚词,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8、D【解析】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自戒的文章,故不存在劝谏他人。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的细心,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比对选项与原文信息的异同,难度不大。

翻译:

3、(1)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

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2)有行,即使至贫至贱,处于社会最底层,仍是可以亲近之人;无行,至富至贵,不值得亲近。为什么呢?有行之人,寂然不动时,武道为纲,文理为纪,内敛于制度文件中,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篡改一个字,谓之纲纪森然;君子儒,一旦行动起来,动皆法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恣其所行,且不敢一毫越理犯分)。这种君子,已经超越世俗的贫富观,无功不受禄是这类人的操守,君子儒,怎么会妄谋国家大事!君子儒,以忠孝仁义为本,有利于国家,爱惜其在家族、在故乡的好名声;这类人做事严密,能为国家培根固本,不遗后患。无行之人,心胸间充满诡异、献媚、凶残、嫉贤妒能之戾气;一心一意想的是巧言令色、作奸犯科之事,这类人,贪婪的口水都流到嘴外了,其诡异、献媚、凶残、嫉贤妒能的邪恶欲望,犹如炽烈的火焰,在其内心经久不息。这种人得势,国本都会被其劫空。这种人,为争权夺利,有勇有谋;这种人在位,即使发现后被铲除,其政治影响,也难以收回;不慎用了这样的小人儒,必有余殃于社稷。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以其美名在故乡广为流传为荣;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以遗臭为后世笑为荣。

简单判断: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有行匹夫而交之,不仅无损朝廷名声,实在有利于向世人昭示朝廷之英明。我担心的是,这样的人,或许不臣、不仕、不奉诏。怎么让这些德智俱佳的君子,能为我朝所用?与其怕别人拒绝,不如找出德智君子为什么拒绝我的根本原因。明白这个理,就可以找到具体措施了。对所有人都执怀疑之心,德之弃也;如果是这样的执政思想,跟小人又有什么区别?能自检有否有失德的言行,不失君子风范。我要终身信守孔子儒行中的`这些精要之处!年轻时,我不太明白这些道理。是我父亲的高风亮节,感染了我。唯恐违背父母的教诲给父母脸上抹黑,我常以之自警。学圣人之道,成为一个真君子,书以自戒。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4分)

范文正公仲淹贫悴①,依②睢阳③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④,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⑤,内⑥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⑦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⑧我收之,今汝成立⑨,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⑩。

【注】①贫:缺少财物,贫困。悴:忧,忧愁。②依:寄居。③睢(suī)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④笃:严重。⑤封志:封存并加标志。⑥内:同“纳”,放入。⑦而:你。⑧俾:使。⑨成立:长大。⑩封识:即标志。宛然:依然如故。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会术者病笃 ( ) ②使人呼文正而告曰( )

③吾善炼水银为白金( ) ④不足以付 ( )

小题2:与所给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A.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B.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C.不以物喜(《岳阳楼记》)D.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即 以 其 方 与 所 成 白 金 一 斤 封 志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小题1范仲淹死后,后人在祭文中称誉他“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读了本文,你觉得范仲淹身上哪些品质值得后人垂范?(2分)参考答案:

小题1:①适逢②叫,派③擅长,善于④能够,值得

小题1:C (2分)

小题1:即 / 以 其 方 与 所 成 白 金 一 斤 / 封 志

小题1:⑴范仲淹正想推辞,术士已经气绝身亡。(2分)⑵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2分)

小题1:正直,不贪财。(2分)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除了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会”这个字,就要注意其古今义。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A、来,B、如果,C、因为,D、用,例句中“以”的意思为“因为”,所以选“C”。

小题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之外,还要注意句子的结构以及一些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除了要注意到“方、绝、经纶、反”等关键词,有时还要补充冲省略的成份,同时还要让语句通顺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文中范仲淹“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来分析他的品质即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