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松的古诗句(8篇)

松树为高大常绿乔木。其枝轮生,每年生一节或数节,冬芽显著,芽鳞多数;芽鳞、鳞叶(原生叶)、雄蕊、苞鳞、珠鳞及种鳞均螺旋状排列;鳞叶单生,幼时线形,绿色,随后逐渐退化成褐色,膜质苞片状,在其腋部抽出针叶(次生叶);雌雄同株,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可爱的小编阿青帮大家收集的8篇形容松的古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松树的诗句古诗 篇1

1、青青伊涧松,移植在莲宫。藓色前朝雨,秋声半夜风。长闲应未得,暂赏亦难同。不及禅栖者,相看老此中。

2、远谷呈材干,何由入栋梁。岁寒虚胜竹,功绩不如桑。秋露落松子,春深裛嫩黄。虽蒙匠者顾,樵采日难防。

3、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候,僧来不语时。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4、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5、江蓠漠漠树重重,东过清淮到宿松。县好也知临浣水,官闲应得看灊峰。春生绿野吴歌怨,雪霁平郊楚酒浓。留取馀杯待张翰,明年归棹一从容。

6、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

7、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8、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9、五树旌封许岁寒,挽柯攀叶也无端。争如涧底凌霜节,不受秦皇乱世官。

10、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1、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

12、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13、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14、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

15、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16、危根瘦尽耸孤峰,珍重江僧好笔踪。得向游人多处画,却胜涧底作真松。

17、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候,僧来不语时。

18、漠漠故宫地,月凉风露幽。鸡鸣荒戍晓,雁过古城秋。杨柳北归路,蒹葭南渡舟。去乡今已远,更上望京楼。

19、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0、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篇2

唐代:李白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翻译:作草就要作兰草,作树就要作松树。兰草的幽香随风而远,松树遇寒冷而不改容姿。

《题小松》 篇3

唐代:李商隐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翻译:我喜爱你独秀挺立在庭园中的小松,那细叶轻阴带来满座清风。桃李盛开的季节,你虽然寂寞,但进入* *霜雪繁多的严冬,就显得郁郁葱葱。

形容松的古诗句 篇4

1、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2、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

3、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6、谢公莫道东山去,待取阴成满凤池。

7、时时数点仙,袅袅一线龙。霏微岚浪际,游戏颢兴浓。

8、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缘岸蒙笼出见天,晴沙沥沥水溅溅。何处羽人长洗药,残花无数逐流泉。

11、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12、阴阴清禁里,苍翠满春松。雨露恩偏近,阳和色更浓。

13、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4、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

15、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倘得回天眷,全胜老碧峰。

16、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17、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18、鹤栖何代色,僧老四时声。郁郁心弥久,烟高万井生。

19、雪霜知劲质,今古占嘉名。断砌盘根远,疏林偃盖清。

20、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南园桃李虽堪羡,争奈春残又寂寥。

《咏史·郁郁涧底松》 篇5

魏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翻译: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

《南轩松》 篇6

唐代: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翻译:窗南有棵孤傲的青松,枝叶是多么茂密。清风时时摇着它的枝条,潇洒终日是多么惬意。

《小松》 篇7

唐代: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翻译: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赠从弟》 篇8

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翻译: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