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编辑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雨水诗句精选6篇,欢迎参考阅读。
关键词: 志南和尚 《绝句》 意境美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诗句短小、简洁、明快。细细品味口齿生香,妙不可言。作者是宋朝僧人志南,诗名题为《绝句》,在《宋诗纪事》中,志南僧就留有这么一首诗,且还没有实质性的题目,只是借诗的形式题了这么一个不关意旨的诗题。然而就是这一首诗才使后人读其诗、知其名,而此诗意境高远,诗风恬淡、闲适,确有盛唐田园诗之遗风。
首先,以实境与虚境相结合的写法展示了中国美学表现万物之灵趣的特点。“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把藜杖写成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扶人前行,使人有亲切感和安全感,从而游兴大发,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诗情画意。杨柳枝随风飘荡,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摹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另人爽心惬意的春日远足。有人不免要想,志南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志南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就系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
其次,把宇宙中自然景物与人类心灵及生命律动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感人而灵动的姿态,打动我们的心,穿越千年而不变。沾衣欲湿,似红唇轻吻,素手轻拂,多一点则觉猥亵,少一滴则显飘浮;吹面不寒,似耳鬓轻诉,呢喃,轻一丝则过于诡异,重一息则落于粗俗。总之一句话,读此两句,如目亲视,如耳亲闻,如身亲受。这是慰藉忙碌者的清心心经,这是叫醒追逐名利者的静心心经,这是呵护元神回窍的归心心经。归结到一个感觉,这就是天籁之中仙子般的意境,恬淡而又素雅,爽润而又清新。前人写春的诗句,也不胜枚举。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枚《怅诗》)“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四首》)而唯独“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两句既空灵,又动人。诗中并没有提到春之一句,但春天明快的和风细雨却暖暖地流淌在心中。
再次,是把诗与画联系起来。把美境与人的审美意识结合起来。形成主观精神的赏心和客观美境的悦目。造就一种让人心动的感悟与共鸣,宋人赵与虤《娱书堂诗话》卷上曾载:”僧志南能诗,朱文公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这说明志南是诗歌创作上的多面手,不管有无蔬笋气,僧人都能写出好诗。尤其是诗的后两句写二月天的轻柔凉美,生动而活脱,遂成为千古名句。苍拙古木林中,於岸边树阴之处停下小船,系上缆绳,然后登上河岸。“短篷”即小舟。此一句开篇,似乎气氛有些阴郁。古木浓阴,置身其中,四围不免充溢颓腐之气,还会使人想起有古木便会有悲鸟,“悲鸟号古木”,似乎已经是定势了的一种意象组合。然而诗僧却就此打住,只是“古木阴中”,点到为止,化腐朽为神奇,不偏不倚地撑出一只小船来,且不紧不慢,停停当当地系在岸边,悠悠之中,很有方寸。虽不是“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储光羲《钓鱼湾》)般的旖旎与幽丽,但却也别有一种清凉幽静的美感,系舟后,诗僧拄着藜杖,踏上小桥,奔桥东而去,古木斑驳,水流汩汩,似乎能听到诗僧拄藜杖系板桥的笃笃之声;身影萧疏,一步步,隐入了桥东那另一个世界里。“杖藜”即为拐杖,宋代秦观《宁浦书事》诗之五曾有“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句,将杖藜和自身来了一个意识的平等,互为依托。志南此诗更绝,杖藜在他意识中已远没有了“我扶”之作用,也没有“互扶”之作用,倒是反过来了,是“杖藜扶我”,诗僧自己成了不是杖藜的的杖藜,这是怎么回事?实际上,志南此说才正合常道。在平常人看来,拐杖是人扶着走路的,可正是靠人扶,拐杖才成为拐杖,如没有了人,拐杖何以得立,人可以不扶杖,但杖必须得扶人。因此,不是人扶杖藜,而是杖藜扶人,自然便是“杖藜扶我过桥东”了。禅者的观物方式,表面看去有悖逻辑和常理,但正是这种反常,才构成了诗的奇趣,最终又归合常道。这其中,是深契事理的,只不过是比常人更深入一层,更有曲折之感。这就是禅家所说的“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的意蕴与真谛。在带著节奏的“笃笃”声中,杖藜扶著诗僧从桥西来到了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两句是说在二月天里,沾人衣服直要潮湿的,是那杏花开时常下的杏花雨;吹人脸面而不觉寒冷的,是那杨柳树中吹来的杨柳风。“杏花雨”是指清明时节杏花盛开,细雨润泽的景象。“欲湿”是似湿未湿,欲扰犹湿,湿而不沾,沾而不淋的若即若离的状态。这正是杏花雨带给人轻梦一般的惬意和融洽。更兼那使柳丝依依,轻柔和煦,吹在脸上凉美而不寒冷的二月春风,真正构成了一个如诗如梦的境界。人置其中,看如烟杏花,如线杨柳;感如酥细雨,如丝和风,也正如蝉翼纱幕之后,欣赏明眸流睇之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一种特殊感情。
最后,把常人的境界诗体化,形成了有我之意境与无我之意境的结合,产生了一种通透而又酣畅淋漓的美感。宋人论僧诗,“无蔬笋气”似乎是最高境界。他们认为僧诗要具清拨之韵,有本分家风,水边林下气象。看来志南此诗颇合标准,才赢得凡事讲究标准的朱熹的称赞。实际上,有无“蔬笋气”并不见得是论僧诗的最高标准。僧也罢,俗也罢,在诗之真谛上并没有截然界限,“真诗人必不失僧侣心,真僧侣亦必有诗人心。”(钱钟书《谈艺录》八八引法国白瑞蒙《诗醇》语)志南此诗被人称赏,主要还是於平常景物中写出了一种诗趣,或是禅趣。那种桥东桥西的不同境界,那种“枝藜扶我”的反常合道,那种杏花雨、杨柳风的柔美清丽,既是平常的,又是满含诗味的。诚如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所说:“平常非即惯常。譬如人莫不饮食,而知味者则鲜。凝神忘我而自觉,则未忘我也;及事过境迁,亡逋莫追,勉强揣摩,十不得一。微茫渺忽,言语道穷,故每行而不能知,知而不能言,不知其然而然。”同是平常景,不同的人便会有不同的“言”,取得不同的审美收获。成佛成魔一念间,志南留下一首好诗,正是他桥东到桥西知其然而然的缘故。终于说完了,意思其实就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我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杨柳枝随风荡漾,不觉有一丝儿寒意。明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云栖修篁夹道,意境殊胜。”端木蕻良《关山月的艺术》:“画梅花的,很少能闯出林和靖式的梅花品格,总是强调暗香疏影这般意境。”写春天的诗也很多,能写出志南和尚杏花雨杨柳风意境的却也寥寥无几。
参考文献:
[1]王新勇。空山灵语:意境与中国文学。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8.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2009.
[3]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4]顾祖钊。艺术至境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9.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前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给张籍的两首七言绝句,是作者的经典作品之一,其中第一首广为流传。前一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后一首重在抒情,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注释】
⑴呈:恭敬地送给。
⑵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⑶天街:京城街道。
⑷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⑸最是:正是。
⑹处:时。
⑺绝胜:远远胜过。
⑻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翻译】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赏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这一句是全篇中的绝妙佳句。早春二月,在长安,冬天未过,春天还未来临。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最初的春草芽儿就冒出来了,作者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作者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作者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关键词】 杜诗 湿
笔者在讲授高中语文必修五杜甫诗歌《兵车行》鉴赏课时,我着重点出这首诗最后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中一个"湿",表明了杜甫当时极度忧郁悲愤的心情。一个听得非常入神的学生,无意中大声说了一句很萌很潮的话:"唉!杜甫的心情真的很湿呀!",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学生的这句话一下子激发了我的灵感,廓清了我的一些模糊意象。不是吗?我以前曾讲授或阅读过杜甫很多诗歌,在他的诗歌中确实用过很多"湿"字,例如我们耳熟能详一些诗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林花著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曲江对雨》)、"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月夜》)等等诗歌中都有一个"湿"字,杜甫的心情是不是真的很潮很湿?为什么在他诗歌常常提到这个字,是有意为之还是自然天成?
清代著名学者仇兆鳌《杜诗详注》第二册在注《曲江对雨》中"林花着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两句诗时,引说了一则故事:王彦辅曰:"此诗题于院壁,'湿'字为蜗涎所蚀。苏长公、黄山谷、秦少游偕僧佛印,因见缺字,各拈一字补之:苏云'润',黄云'老',秦云'嫩',佛印曰'落'。觅集验之,乃'湿'字也,出于自然。而四人遂分生、老、病、苦之说。诗言志,信矣。" 而周振甫在《诗词例话》里认为这个'湿'字用得并不突出,而用"润"、"老"、"嫩"、"落"反而比"湿"字更费工夫,更讲究练字。且照胡应麟《诗薮》里的说法,用"湿"字不算诗眼,而用"润"、"老"、"嫩"、"落"才算诗眼,故胡应麟认为该诗就是不用诗眼的一例 。
不管怎么说,其实,杜甫在诗中十分爱用"湿"字,而且每每用来,贴切入神,情至理达,倒是一个事实。笔者在教学之余,对杜诗中广泛运用"湿"字非常感兴趣,本人通过检索《杜诗全集》(张志烈编,天地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的电子书初步统计出,在其存诗一千四百五十多首中,用"湿"字入诗的诗句竟达四十七首之多,现摘录如下:
1."东风吹春水,泱漭后土湿。"(《送率府程录事还乡》)
2."长云湿褒斜,汉水饶巨石。"(《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3."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太平寺泉眼》)
4."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龙门镇》)
5."竿湿烟漠漠,江永风萧萧。"(《桔柏渡》)
6."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7."气肠胃融,汗湿衣裳污。"(《雷》)
8."高鸟湿不下,居人门未开。"(《雨》)
9."南方草镇惨,沾湿赴远役。"(《雨二首》其二)
10."秋耕属地湿,山雨近甚匀。"(《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
11."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
12."雨声飕飕催寒早,胡雁翅湿高飞难。"(《秋雨叹三首》其三)
13."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14."落砧何曾白纸湿,放未觉金盘空。"(《乡姜七少府设戏赠长歌》)
15."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言》其五)
16."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湿久飞迟半欲高,萦沙惹草细于毛。"(《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
18."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遇雨二首》其二)
19."碧山晴又湿,白水雨偏多,"(《白水明府舅宅喜雨》)
20."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月夜》)
21."楼雨融城湿,宫云去殿低。"(《晚出左掖》)
22."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端午日赐衣》)
23."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独立》)
24,"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梅雨》)
2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
26."把酒从衣湿,吟诗信杖扶。"(《徐步》)
27."心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双燕》)
28."云霄遗暑湿,山谷进风凉。"(《台上得凉字》)
29."不愁巴道路,恐湿汉旌旗。"(《对雨》)
30."莫令鞭湿地,再湿汉臣衣。"(《遗愤》)
31."晨钟云岸湿,胜地石堂烟。"(《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
32."久露晴初湿,高云薄未还。"(《草阁》)
33."滂沱朱槛湿,万里傍檐楹。(《西阁望雨》)
34."柴扉临野碓,半湿捣香。"(《雨四首》)
35."润休全湿,云晴欲半回。"(《朝二首》其二)
36."江雨旌湿,胡风井径秋。"(《重题》)
37."林花著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曲江对雨》)
38."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示獠奴阿段》)
39."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黄草》)
40."身过花间沾湿好,醉于马上往来轻。"(《崔评事弟许相迎不到应卢老夫见泥雨怯出必愆佳期走笔戏简》)
41."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即事》)
42."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罗衣。"(《雨不绝》)
43."碧窗宿雾湿,朱浮云细细轻。"(《江陵节度使阳城郡王新楼成王请严侍御判官赋七字句同作》)
44."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立秋雨院中有作》)
45."律比昆仑竹,音知燥湿弦。"(《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
46."暑雨留蒸湿,江风借夕凉。(《遣闷》)
47."爽携卑湿地,声拔洞庭湖。"(《北风》)
从以上诗句中可以看出 ,杜甫多以"湿"字入诗描写秋雨、愁绪和人民生活的苦难,以及自己心中的潜在的苦闷,从而营造出一种凄苦惨淡、令人窒息的忧郁氛围。那么,杜甫为什么如此偏爱这个色彩灰暗,令人不快的"湿"字呢?正如晚唐诗人李商隐诗喜用"隔"字,表现自己坎坷终身、孤独无援的寂寞心态一样 。其实,这种表面现象的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中既有自己理想破灭后心中的烦闷,又有亲历"安史之乱"而产生的痛苦人生的体验;既有对苦于战乱的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又有自己以诗为精神寄托的认真不懈的艺术追求。所以我认为杜甫诗中频繁地以"湿"字入诗,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作者有意为之。下面,就此作简要分析。
一、政治理想破灭后的痛苦和失望
纵观杜甫一生,才华横溢而位居下僚,志存高远而终生失意。出身于书香世家的杜甫,自矜于东晋名将杜预之后,并以儒家"治天下"之旨以立身,少有大志。不仅如此,他自幼聪敏而好学。诚如自己所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岁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幼小的心中,即自觉为"治国"而"修身",为"平天下"而勤奋学习。所以他熟读《文选》,以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健亲"。(《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他的终生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可是,事实并非如他所愿,却好像总是在有意捉弄他。当他饱读诗书,胸怀韬略,以至"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欲以满腔热忱施展才能,报效国家之际,却碰上天宝六年权奸李林甫玩弄科举,而失去绝好的实现理想,施展抱负的机会。后来虽偶因赋三大礼表而略得小志,却不料随即"安史之乱"爆发。此后一直郁郁不得志,直至客死他乡。
对于怀济世之才,而命途坎坷且终生不得志的杜甫来说,这真是太痛苦了,甚至简直是残酷的折磨。所以,当他经历屡次失败,理想一再受挫之后,总感觉自己虽然像只搏击长空的雄鹰,可这只雄鹰的翅膀却被时代的霪雨淋湿而不得展翅高飞。这种感受对杜甫来说,真是痛切而深刻。所以,这种情绪在诗中不时表露出来。如《秋雨叹》其三:"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这只胡雁其实就是杜甫自身的真实写照,作者望着在秋雨中徘徊低旋的大雁奋力向上却又不能高飞的情形,仿佛看到了自己狼狈的化身。又如《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湿久飞迟半欲高,萦沙惹草细于毛。"看作者眼中,连雨中落花也因受雨水沾湿而不的自由飘飞,使人顿生怜意。再如《雨峡云行清晓》:"高鸟湿不下,居人门未开。"在作者眼中的鸟,也多是被雨水打湿翅膀而不能凌空高飞的失路英雄的形象。
实际上,在杜甫心中,天宝六载李林甫的擅政科举,对自己来说,犹如一瓢冷水兜头浇下,无情地淋熄了从小升腾在心中的济世报国的希望之火;而当他进三大礼赋而奉命待制集贤院,政治命运即将出现转机之时,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又如一盆冷水迎面泼来,彻底浇灭了他心中希望的火种。所以,在杜甫一生中,这两件事犹如两盆冷水不但淋湿了杜甫的身体,更淋湿了杜甫火热的心灵。使他感到整个一生都如浴凉水,周身寒湿,冰冷透顶。
所以,他时时感到"湿"字萦绕在脑中,挥之不去,处处被阴湿之气所包围、笼罩。送客远行,他看到云气打湿了山谷:"长云湿褒斜,汉水饶巨石。"(《送李校书二十六韵》)逃难途中,他感到路湿难行:"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龙门镇》)梅雨季节,他心中烦闷,心忧如湿:"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梅雨》)
总之,政治理想的破灭,使杜甫深刻感到前途的渺茫,生活的黯淡,心情的沉郁。
二、对乱世生活的深切感受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敌势猖獗。次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迫于形势,仓皇奔蜀,致使长安沦陷。全国上下,一片惊乱。这时,杜甫也不得不带着妻儿与广大百姓一起逃避战乱,颠沛流离。一个月后,当他得知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安顿好妻儿于州羌村,只身奔赴。途中又不幸陷贼,而被押回长安,后冒死逃脱而得投奔凤翔行在。却又因吐蕃、回纥入侵,蜀中军相继作乱而被迫漂泊西南。其间,杜甫出生入死,漂泊流离,备尝人世艰辛。逃难路上,他看到了广大人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惨状;也看到了远离亲人戍守边疆,同敌军作战的士兵们的艰苦辛劳;同时,以自己身为小吏而尚在难中不得自保,妻离子散的窘境,去感受普通广大人民更加困苦的生活。而其中更让他忧心的,是朝廷的昏聩,政治的腐败。为此,他看不到人民安宁生活的希望,看不到国家拨乱反正的曙光,心忧不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道出了他深藏心中的隐忧。他感到战乱之中,广大人民就像长期处在水乡泽国,浑身湿透,何时才能回到干爽舒适的岸上?更叹息自己寄食于人,漂泊流离的生活何时才是尽头?所以,作者时常对雨尤其是秋雨特别敏感。在杜甫诗中,写苦雨的篇章亦不在少数,其原因大概即在此吧!而且每写雨,也多以"湿"字相伴。聊举几例:"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雨叹》其三)以霪雨不断,寓主上蔽于谗言而国事凋敝,兼叹自己抱负不得施展。"不愁巴道路,恐湿汉旌旗"(《对雨》)写自己欲由阆州回到梓州,为无休止的大雨所阻,因而想到此时在外淋雨戍守边防的士兵们的辛苦。"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罗衣"(《雨不绝》)则责为雨所阻而不得归的沮丧心情。"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立秋雨院中有作》),却又独立院中,对萧萧秋雨述说心中悲苦,感慨颇多。由上可知,杜甫因雨而愁,感湿而忧在其诗中已成明显印记。而且此类诗中所述之景,所写之情也多给人凄苦、忧伤、压抑之感。
此外,杜甫在漂泊西南,无家可归,生计了无着落而四处奔波之时,生活的艰辛,时局的动荡,更使他心境烦闷,精神颓唐。此时诗作,更抒发心中不快,多以忧郁之情写伤心之事。怨气极多,正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从而渲染出一种阴暗,潮湿,令人烦闷的意境。使人读后顿觉神情黯然,满心凄楚。诗中也仍多以"湿"暗示该种心情。途径龙门镇时,他看到的是"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龙门镇》)过桔柏渡口,他见到的是"竿湿烟漠漠,江永风萧萧"。(《桔柏渡》)去通泉县的路上,他感受到"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而"南方草镇惨,沾湿赴远役"(《雨二首》)则因入蜀途中天多大雨且峡中多盗而念及远戍战士的辛苦。其《黄草》诗中"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更揭示了蜀中兵乱而人民不堪其苦的社会现实。
总之,读这些诗,确能感受到一秋凄风苦雨迎面扑来,使人深深领略到整个时代的沉重和悲哀。
三、"为人性僻耽佳句"的创作态度
一、从“诗题”上鉴赏“诗眼”
有的诗,诗题起到提示全诗中心的作用。通过“诗题”即可找到“诗眼”,并从这一“诗眼”中体会诗歌情感。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陆游的《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夜雪楼船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首诗分别不着一个“怀”、“愤”,却字字含“怀”、“愤”,句句联“怀”、“愤”,因此标题上的“怀”、“愤”即为诗眼。
二、从词性角度鉴赏“诗眼”
1.实词锤炼之妙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动词、形容词是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关键字,自然成为锤炼字眼的重要对象。因而,动词、形容词做“诗眼”居多。著名的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宿”和“敲”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字。
有时,数量词也可成为“诗眼”。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中的“一枝”。“一枝”为数量词,修饰梅。用“一枝”而不用“数枝”或“几枝”更能突出此梅先于百花而开,先于众梅而放,“一枝”先开,生机乍泻。“一枝”虽是数量词,但在表现“早梅”二字的命意上,却大有画龙点睛之效,传神点出了“早梅”的不凡神韵。
2.词类活用使词意丰富
有的诗因某些词的活用而色彩大增,鉴赏时不可忽略。如刘长卿《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颈联“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中的“同”、“共”二字,本为副词“一同”、“共同”,在这里都活用为动词,有“同度”和“共受”之意。新年中独在天涯且寄人篱下的作者只能朝夕与猿猴为伴,与杨柳同受风烟之苦,离愁别恨,孤境悲苦,跃然纸上。
3.虚词的妙用
古诗中虚词用得恰到好处时,可以使诗文气通畅,情韵倍增。例如刘虚《阙题》:“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由”、“与”二字为首联的诗眼。首联写诗人上山路上,一片白云缭绕,山路似乎已到尽头;路边青青的溪流潺不绝,夹溪花木扶疏,仿佛春天就融化在这悠长的溪流之中。这样,由云遮路尽的画面隔断,在溪流的延伸中重新得到铺展,入云深处的山路随之不断伸展,诗人眼前呈现的美景也不断出新。“由”、“与”二字,使诗句大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
三、从修辞角度鉴赏“诗眼”
辞格本无高下之别,运用之妙全在于恰到好处地叙事状物、传情达意。就各种辞格相比较而言,出现频率较高的是拟人。如秦观的《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后两句中的“含”、“卧”为“诗眼”。写带雨芍药着一“含”字,无力蔷薇用一“卧”字,使“芍药”、“蔷薇”情态各异,姿态可掬:雨滴的芍药花秋波荡漾、脉脉含情;而嬉戏力竭的蔷薇,则沐浴着晓光,静静地安眠,大展“睡美人”之玉姿。这样的诗句,真令人心旌摇荡、回味无穷。
此外,夸张、通感等手法,在锤炼诗眼时也常为诗人所瞩目,鉴赏时必须注意。
四、从传情达意角度鉴赏“诗眼”
有的“诗眼”直抒情意,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有的“诗眼”传情达意则委婉含蓄。
或借景。如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见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诗人用“满川风雨看潮生”七个字传神画出了一幅雨水与潮水齐飞,春水共长天一色的喧腾动荡的“夜雨图”。但关键的是,读者从“满川风雨看潮生”中感受到诗人虽历经人生惊涛、宦海浮沉,即使忧愤深广,感慨万分,依然端坐岸边,在“满川风雨”中“看潮生”的那种从容大气,那份胸襟气魄。
或借意象。如文天祥《金陵驿》:“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结句“化作啼鹃带血归”被认为是“有宋一代最具血性的声音”。它借助“啼鹃带血”这一意象,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誓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为后人谱写了一曲永远鼓舞人心的悲壮之歌、正气之歌。
五、从意境上鉴赏“诗眼”
有的“诗眼”描绘出一幅美妙动人、启人遐想的生活画面。或情景交融,情韵深邃。例如徐俯《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第二句“夹岸桃花蘸水开”,意境优美:湖边的桃花盛开,鲜红似锦,它沾着水面,又是那么清秀水灵;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一派彩晕,岸上水中的花枝联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美丽极了。诗人的惊讶和喜悦跃然纸上。
或虚实相生,相得益彰。如梅尧臣《鲁山山行》:“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颈联“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写空旷寂静的山林,熊在爬树,鹿在饮水,构成了一幅鲜活动人的画面。这画面是动的,诗意却是静的。熊爬树,鹿饮水是实的,意境却是虚的:山林的人迹罕至、空旷幽静,以及人的悠闲暇适、自在平和。
六、从哲理角度鉴赏“诗眼”
有的“诗眼”哲理显然,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的则须仔细玩味,细心咀嚼方能领略,如曾几《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末两句看似平淡无奇,读来却耐人寻味。它告诉我们:只要保持良好心态,就能从单调乏味的日子里找到许多新鲜的东西,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1、减字木兰花(作者:刘辰翁)无灯可看。雨水从教正月半。探茧推盘。探得千秋字字看。铜驼故老。说著宣和似天宝。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2、春夜喜雨(作者: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初春小雨(作者: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来源:文章屋网 )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的《上海市语文中考点击丛书·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2012届新版)》(下简称《点击》)143页《阅读指南》在解说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时说:“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简单点说,也就是《点击》认为次句(即第二句)诗“山色空蒙雨亦奇”即“山色雨亦奇”,这符合诗句的原意吗?我以为是不符合的,因而也是错误的。
《阅读指南》在总结整首诗时说:“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所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这个总结是准确的,不错的。因此本诗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是描写西湖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动人。很显然,下句即第二句(次句)就是描写西湖在雨天里的美丽奇妙,并非是“群山”。“雨亦奇”的应是西湖,而非“群山”或“山色”。但《点击》在解释中喧宾夺主,将此句的主语“西湖”偷换成“群山”,这是完全错误的,使原诗成了“半身不遂”。也即是说只写了晴天的西湖,而雨天中的“西湖”没有了,只有雨中的“群山”。这使原来“晴方好”的西湖和“雨亦奇”的西湖之间对比没有了,成了“半身不遂”。而晴天的西湖与雨中的群山是不能对比的,也不是原诗基本构思“西湖晴天好”与“西湖雨天奇”的框架,只剩下了“晴天的西湖”,残了半边身,这大大歪曲了苏轼原诗的基本意蕴,是完全错误的。
对这首诗的准确解说是:“晴天水波闪闪,西湖正显示美丽,雨天山色迷蒙中的西湖也非常神奇。我要把西湖比作那美女西施,淡雅的妆束或浓艳的打扮都非常适宜。”此诗一、二句的主语都是“西湖”,这才能说是苏轼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写西湖极为美丽神奇,也才能显现出如美女西施那样“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十分明显,无需多言。
虽云“诗无达诂”,但当诗有“达诂”时就不能乱去“诂”。《点击》对“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解说就属“乱诂”之类。(作者系山东潍坊市退休教师)